医学教学方法范例

医学教学方法

医学教学方法范文1

目的:对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在湖南省某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将80名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运用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与追踪观察,对比两组学生学习前、后的诊断信心、诊断准确性以及学习兴趣。结果:通过传统教学,学生的诊断信心、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1%、81%;运用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诊断信心由48.3%提高到77.0%,诊断准确率由46.8%提高到90.3%,比传统教学方法有明显的改进。结论: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我诊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诊断信心;诊断准确率;学习兴趣

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Case-BasedStudy,CBS)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一个延伸,目前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已经在世界各地的临床医学教学中广泛应用。CBS教学法是以病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临床病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所学习到的临床基础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探讨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和融合[1]。随着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应用的不断扩展,这种方法也应用到医学影像学教学上。本研究旨在探讨CBS教学方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了解学生经过CBS教学后的诊断信心、诊断准确性、学习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探索、建立一套基于CBS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以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效率,为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套更为有效的培养方案。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湖南省某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实习生中随机选取80名,并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观察。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已顺利完成临床基础课程学习且了解研究目的。选取湖南省某三甲医院2012-2013年所有患者头部CT检查资料。所有资料经过2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医师进行影像报告的核查,对比所掌握的临床、病理资料,排除诊断不明确、诊断错误的相关资料。根据复查后的影像诊断,选取各种头部常见、多发疾病200例(2012年100例,2013年100例),同一种疾病尽量选取不同部位的异常检查。根据以上患者资料建立一套由多个问题组成的调查试卷,所有的问题均采用对、错以及多项选择的答题方式。问题模版的创建以头部CT影像学相关的解剖知识和常见疾病的CT影像学诊断要点为基准,如有一例脑外伤患者CT病例需要观察。①是否存在脑出血,如有出血情况,完成相应选择题目描述出出血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周围情况;②是否存在颅骨骨折,如有骨折,完成相应选择题目描述出骨折的定位、骨折线周围周围情况;③是否存在脑挫裂伤,如有脑挫裂伤,完成相应选择题目描述出挫裂伤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④是否有其他征象,如脑室情况以及中线情况,并描述出其他征象。

1.2研究方法

1.2.1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的建立。

放射科CBS教学方法首先是应用临床病例以及临床病例所组成的试卷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问题发现诊断的要点、关键问题。经过调查问卷的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问题查询参考书籍、文献。整个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并给出建议。

1.2.2教学展开过程的设计。

对两组学生在放射科临床实习的实践课上进行分开学习,设计为期半年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如下:实验组学生在CBS教学方法下使用2012年病例,对照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学习2012年病例,每人随机抽取10例;学习前对实验组学生疾病诊断的信心以及诊断准确情况进行记录,学习完成后回顾所有病例,并且反复学习。经过半年学习后,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使用2013年病例(随机抽取10例)。考核后分别记录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于疾病诊断的信心、诊断的准确度情况,最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交以了解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况。

1.2.3诊断信心分级以及学习兴趣的调查。

对照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对诊断信心进行分级,共分为5级,按照1-5分进行评定:5分,非常肯定;4分,肯定;3分,不确定;2分,不肯定;1分,非常不肯定。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学习兴趣调查,记录如下问题:①对于病例是否有兴趣;②难度是否适中;③教学是否能提高学习效率;④教学方式对于未来是否有帮助;⑤学习过程中的时间是否充足。

1.3统计学方法

对于学习兴趣的各个问题,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学员评分情况,使用统计学软件IBM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诊断信心评分

实验组学习前已经完成临床基础课程学习,初步建立了对疾病的诊断信心。经过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学习后,实验组学生的诊断信心提高明显,对于肯定及以上的诊断由48.3%提高到77.0%,同时对照组学生经过常规学习后肯定及以上的诊断占51%。对照组学生经过常规学习之后相对实验组学生学习之前,非常不肯定的诊断明显减低,由20.5%降低至12%。

2.2疾病诊断准确性比较

实验组学习前经过常规理论学习,诊断准确率为46.8%,经过基于病例的方法学习后,疾病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0.3%,并且对照组经过常规学习后,其疾病诊断准确率也得到提升,准确率为81.0%。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经过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学习后,发现CBS教学方法能够更明显的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的。

2.3学习兴趣差异性比较

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学生经过学习,学习兴趣明显不同,而且从平均分上可以看出,除了问题5,实验组学习兴趣各指标的平均分均比对照组高。基于病例学习的学生对于学习有着更浓厚的兴趣,觉得难度更容易接受,相对于对照组自觉学习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均P<0.05);对于学习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3.1CBS教学法应用的效果及优势

本研究对头部CT影像学检查建立一套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通过对疾病诊断信心的调查,发现CBS教学法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明显的提高。CBS教学方法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对于疾病诊断的信心,通过提高信心以及激发学习的兴趣,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CBS教学法教育下的学生对于诊断的准确性较传统学习方法有明显提高,这一点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中也得到了体现[2]。在学习兴趣方面,CBS较传统教学具有优势,国外有研究指出CBS学习法对于学习动机有积极影响[3]。传统医学网络教学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技术、落后的学习方法已经制约了学科的发展,目前大量研究都指出恰当的教学与培训能提高医学影像科医师的诊断能力以及诊断效率[4]。基于病例的教学法为医学影像学临床工作提供一个新的学习方法,它和传统影像学教学一样能够担负起为临床医师提供关键诊断信息的使命,可以使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得到保证[5]。CBS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并且主动学习、吸收[6]。目前有很多国内医学院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研究指出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有思想、有创新精神、有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7]。

3.2教学方式是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在学习兴趣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病例有明显的兴趣,这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有所区别。传统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思维固定以及教学内容死板已经成为制约传统教学的三大问题。通过传统教学,学生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教学方式单一、乏味使内容较难接受,导致教学效率降低。随着医学教学模式的不断改变,教学已经开始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CBS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临床病例的实践,让学生学习临床知识的同时,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其自信心,明显提高学生对于医学学习的兴趣,降低对临床工作的陌生感、恐惧感[8]。有研究指出基于病例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方法,对于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非常重要———循此模式不仅能够做出正确的影像诊断,更能形成对每一个病例的系统诊断方法[9]。

3.3CBS教学法应用的局限性

本研究所入选的学生均已完成大学本科临床基础课程学习,对于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结合CBS教学,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心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类似[10]。但是在CBS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方法的改进需要教师、学生的配合,这一点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相同[11]。因此要完全开展CBS教学法的应用以及改革,需要教研室各授课老师以及学生的沟通、交流,本研究认为各种课外交流是较好的应对方法。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教师、学生由于临床任务以及实习任务繁重,教学工作往往会犯形式主义错误。因此,在实施CBS教学之前,必须要统一思想[12]。本研究针对头部CT检查使用CBS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控制教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授过程,因此可能会出现教师对于CBS热情较传统教学组热情更高的情况。虽有局限性,CBS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CBS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我诊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阶段传统教学中融入CBS教学法能为医学影像学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工具,有利于学科发展以及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刘进才 周宏 罗光华 李劲松 唐焱 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7]李邦国,陈华,王显高,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重庆医学,2010,39(13):1759-1770.

医学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全科医学;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教学满意度;教学效率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社区和家庭的综合性学科,包含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等内容,作为医疗保健体系的基础,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2]。目前,全科医学主要采用常规课堂教学,虽然能够促进学生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全科医学人才的全面培养,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完善[3]。实践性教学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具体工作中,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4]。为此,本文以临床医学专业2017年9月入学的160名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科医学教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班2017年9月入学的160名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医学生中抽取160名,采用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名。对照组男44名,女36名;年龄为20~2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9.24±0.85)岁。观察组男42名,女38名;年龄为20~2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9.31±0.83)岁。所有学生对本研究结果均已知情同意,两组基本资料数据呈均衡分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全科医学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在全科医学课堂讲述相关内容,对于疑难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以保证其知识掌握;在实验课上通过示范和练习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教学。观察组:在常规全科医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教师领学生深入社区,首先熟悉社区医疗服务的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然后在教师或社区医师的指导下,与患者交流沟通,强化全科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然后进行社区培训,对学生进行讲课、示教以及病例分析和讨论等,给每个学生布置全科医学社区任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和相关技能,从而保证学生对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度。

1.3观察指标

课程开始前和课程结束后统计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有关数据,并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并加以比较分析。理论知识评估:采用我院自制的全科医学理论知识考核试卷进行评估,该试卷满分为100分,分数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成正比。操作技能评估: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40分)和实践技能考核情况(60分)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与学生的操作技能掌握度成正比。教学满意度:采用自制的全科医学教学满意度问卷开展调查,该问卷由学生自行填写,主要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等于或大于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等于或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80×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160名学生的数据输入SPSS23.0软件处理,定性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成绩

课程开始前两组患者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成绩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堂结束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明显增长,与课程开始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教学满意率

根据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观察组非常满意43例,基本满意35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97.50%;对照组非常满意40例,基本满意30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6,P=0.016)。

3讨论

医学教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

前言

医学影像学得到了世界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在新时期下,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大对影像学医学资料的研究力度,从而有效提高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质量[1]。传统的教学方法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必然趋势,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来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通过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当前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不灵活,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缺乏对教材中医学影像学难点内容的重点讲解,教学工作没有针对性,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当前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要求,单纯的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学效率低,专业教学效果不明显。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当前医学影像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特点来设置课程,教学资源匮乏,从而使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工作受到了一定影响,学生的兴趣不高,在课堂上没有理解教学内容,过多的设置了必修课程,医学影像学的课程设置没有顺应时展潮流。对实践过程不够关注,在学生自身自觉性不强的情况下,导致了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质量不高。

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分析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探究欲望,比如在课堂上积极采用多元化方式来引导学生,营造了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来构建高效课堂,在此环节,师生进行角色互换,将必须学习变为我爱学习,我要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好伙伴,丰富了课堂信息,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将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知识以更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借助胶片、多媒体来冲破传统教学的限制,使得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在线学习,教学资源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在线学习,一边进行问题分析,提高了学习效率,便于对已有的知识系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应用多元化模式来开展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积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及时转变为内部动机,以多元化的方式提高了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质量。

2.以探究式方法来指导学生

在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比如在课堂上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不仅创设了和谐的教学氛围,还促进了师生交流,并给学生提供了宽敞的实践平台,在实践中,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及时提出疑问然后进行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及时解开了困惑,解决了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中的难题。将影像诊断方法与实际的投照方法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自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重视实践教学

在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环节,开展了影像诊断实验、影像设备学实验、医学影像技术实验等实践指导活动,在多媒体教室将学生进行分组。此次实践教学是从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出发,及时创新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新颖、实践性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活跃了课堂气氛,及时将难点与重点进行穿插,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医学影像学专业实践活动,提高了教学质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提出了一些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问题,结合实际生活来开展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及时明确了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目标[2]。

三、结束语

教学资源匮乏,从而使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工作受到了一定影响,学生的兴趣不高。对于这一问题,必须要提高重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探究式方法来指导学生,增强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闫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效果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2):24.

医学教学方法范文4

一个好的医生或医护人员,除了应有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医德,因此医学人文精神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准,还能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人文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方法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护人员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医护人员除了在学习当中掌握医学科学知识,还要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医护理念、预防观、卫生观等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卫生健康的需求和保障,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学科,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等理论知识,从而为学习临床相关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超敏反应性疾病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与医学微生物学相关的观念和原则:如无菌观念、交叉传染、杜绝“滥用抗生素”等原则,这些观念和原则的把握,会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和实际工作中,有助于学生个人和职业素质的进一步提升[1]。

1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医学人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百多年前,加拿大著名医学家及教育家威廉•奥斯勒说:“医学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人文”一词源自拉丁文“humanists”,指的是人性与教养,也指人的精神文化[2]。人文涉及面很广,包括文化知识、宗教信仰、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只要是与人类精神活动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归属于人文的范畴。而医学人文精神是指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要敬畏生命、崇尚健康、维护尊严、抚慰心灵,简单来说,就是以病人为本的精神,从人性出发,关心、关怀和尊重病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尊重和敬畏,发自内心地关爱病人。医学人文精神主要包括“知”和“行”两个方面:“知”是理念,即以人的生命和尊严为主旨,把人的发展完善和精神自由的信念深植于心;“行”则是实践层次,即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务人员应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为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努力[3]。当前,许多医院频繁发生恶性暴力事件,医患关系日益恶化,这与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医学生在学习阶段更应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培养。

2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方式与途径

2.1教师加强重视,转换角色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把自己的知识、学问传授给学生,而育人则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成为正直、善良、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求满腹经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可能把“育人”恰如其分地渗透于“教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角色,不能把自己仅局限于教师的角色,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能够传承一种精神,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所以,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把医学人文的精神文化传承给学生,言传身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培养他们关心、关爱、理解别人的精神和责任,只有这样他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服务于病人和社会。因此,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教师同样要转变角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相关内容把医学人文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医学人文教育[4]。

2.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强化学生的自身感悟。医学微生物学所涉及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且各章节之间逻辑性不强,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本学科易于理解但难于记忆[5]。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全程采取灌输式教学,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积极开展情景模比、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及学术研讨,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念,使医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把人文价值理念内化为医学人文精神。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实验教学。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设计“空气的细菌学检查”试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细菌无处不在,应时刻注重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污染,为以后工作中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及传播打下良好基础;而“口腔、手指的细菌血检查”试验,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的概念,认识到自然界大部分微生物为正常菌群,有些对人类无害而有利,微生物与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密不可分,只有少数才会引起人类疾病。

2.3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2.3.1抗生素滥用与“超级细菌”的出现

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其中20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治疗。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挽救了无数生命,至今抗生素仍然是感染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药品。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引起人类疾病的许多细菌已经对其产生了耐药性。而人类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程度,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甚至是“超级细菌”。超级细菌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名单也越来越长,主要包括产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多重耐药结核菌、泛耐药肺炎杆菌等。为了减缓细菌耐药性及超级细菌的出现,要求医生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或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用于临床治疗;严格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耐药监测。

2.3.2正确认识艾滋病,消除恐艾与歧视

当今社会环境下,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仍存在不少误解与偏见,针对这一现象,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重点介绍该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尽管目前我们尚不能治愈艾滋病,尚未研发出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但是通过宣传教育,严格控制血液和血制品,以及提倡安全性行为等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HIV的传播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当前HIV感染率仍居高不下的事实,分析原因,这与艾滋病患者被歧视、不安全性行为、医疗机构的商业利益驱动等种种因素密不可分,归根结底是个人道德、医生医德等医学伦理素养缺乏所致。这就要强调学生要有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不仅要积极宣传预防,还要以身作则,洁身自好,同时教育学生应该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理解他人的优秀品德。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将人文精神培育贯穿其中,将医学人文理念真正渗透到医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6-7]。

3结语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缺一不可,特别是医学不同于其他科学,研究对象是人,服务对象是患者,所以医学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医务工作者除了要求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学人文素质,这样的医务工作者才会懂得珍惜生命,尊重患者,真正做到“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因此医学生人文教育更为重要,在授课过程中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这就需要教者精心的构思和设计;此外,人文素质教育相关案例也需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同时促进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使学生更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医患关系,促进医学教育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张金平 曾静 胡晓艳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孙桂鸿.小议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培养[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5):封3.

[2]杜宏.医学人文教育乃医学教育之根本[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6):561-563.

[3]王夏强.浅论主体感悟式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23):183-184.

[4]陈锦龙,吕刚,宋婧,等.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69-171.

[5]包常华.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法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0):781-782.

[6]胡晓艳,向丽,姜梁.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J].西南军医,2013,15(3):356-357.

医学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涉及到医学与理学两大板块的内容,其教学内容与生化、生理、人体系统解剖、电子电工、计算机、化学、物理、数学等均具有密切相关性,包含有丰富的信息量[1-3]。为此,采用一种科学合理教学模式与方法,有利于对整体教学活动进行宏观把握,不仅是专业教学理论实践化的需求,而且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重要保障。

1教学模式

1.1“双中心”教学模式

设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专业化的技术人才,还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为了有效达到以上目的,应该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专业知识探索欲望与激情,将其自觉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其对知识形成过程主动探索,将其科研能力显著提高[4-5]。

1.2行为修正教学模式

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依据,对环境刺激对学习者行为结果带来的影响进行高度重视。一般而言,大部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主要从事临床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工作,检查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不当的现象,便可能将患者的伤痛加重或者造成新损伤。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出现,在校期间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检查操作行为进行大力培养,通过操作行为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行为偏差合理纠正。

1.3注重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以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与个别化教学理论作为依据,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强调,将其独立学习能力提高。随着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大型影像设备的高成本投入,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得到一定培养,但是始终比临床实际落后。为此,在教学理念上要充分重视学生对基本技能、理论知识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在校期间,因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水平和临床现状存在有一定差异性,所以要确保其在“三基”平台上将个人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促使专业知识广度与深度得到拓展,更好更快的接轨临床[6-9]。

2教学方法

2.1对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利用

因为大型影像设备价格昂贵,使用成本较高,所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受到了一定限制,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充分应用各种教学软件:包括超声、电路集成、电子电工基本电路的应用、报告书写、影像诊断学阅片等,主要优势在于教学模式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实验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个人辅导与群体辅导的教学模式。(2)充分应用网络虚拟实验室:采用网络技术处理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构建网络虚拟实验室,全天候开放,没有人值守,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实训或者实验,一直到将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完全掌握。(3)充分应用仿真实验室:对高仿真软件进行充分利用,以此来模拟临床实际,对学生进行实训,包括故障排除仿真软件、影像设备故障现象仿真软件、MRI与CT仿真操作软件,学生进行仿真操作之后,能够及早与临床实际进行接触,对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行大力培养。

2.2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方式

现阶段,理论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演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为集动画、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等各种媒体形式为一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传递。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也具有双面性,如果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则能够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促使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与掌握知识重点与难点;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则会降低教学质量。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教师,多媒体演示属于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一般而言,教学过程中主要会应用两种多媒体形式,其一为基于教师本身的教学模式,其二为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板画、板书、手势、眼神以及语气均在进行信息传递,对基于教师本身的多媒体教学形式进行利用之后,能够充分实现和学生之间的学、教互动,促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3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师授课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临床影像技能培养进行高度重视之外,还要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某些经典案例适当插入,对师生之间的交流进行有效促进。除此之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对一的交流形式,对学生独立操作设备的能力进行大力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重视言传身教,从自身做起,促使自身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对其岗位责任感潜移默化的提高。

3结语

为了实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促使教学质量提高,要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特点以及专业知识结构作为依据,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目标、教学条件、课程特点作为依据,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选择,充分体现出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性。除了应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外,要充分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对其进行最优化组合,以此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捷,邹明珠,陈起航,等.启发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6):611-614.

[2]王敏,刘希胜,王建伟.慕课结合课堂教学:医学影像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1):72-75.

[3]唐曦,吴少平,黄丽,等.《医学影像诊断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0):1002-1006.

[4]韩瑞旸,曹玮.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6):909-912.

[5]蔡武,龚建平,蒋震,等.PBL联合MDT互动阅片在医学影像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9):947-950.

[6]梁丰丽,李文菲,马雪英,等.国内医学影像学PBL教学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6):553-560.

[7]邹利光,文利,张松,等.器官系统为基础课程教学结合案例为基础讨论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9(6):697-699.

[8]蔡莉,段楚玮,张丽芳,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5):33-35.

医学教学方法范文6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一种新的研究模式,是基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脱节”而应运而生的学科,它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同时通过临床的观察与分析,帮助实验室进行更优化的实验设计来促进研究,从而实现医疗水平的提高,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转化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强调多学科之间相互合作,打破了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药物研发等多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而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临床(benchtobedside)以及从临床到实验室(bedsidetobench),即通常所说的B2B过程。转化医学不是单向的、封闭的,而是双向的、开放的。B2B的含义包括两方面,第一个B2B(benchtobedside)的含义是将基础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或转化为医药、检测设备等,用于疾病的诊疗过程;第二个B2B(bedsidetobench)的含义是指结合临床观察分析的结果,探索基础医学研究的新思路以及完善实验设计过程。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转化医学的双向循环。而且转化医学突破了以往课题的研究模式,将单一研究者整合成一个研究小组,各自发挥其特长及优势,通力合作,尽可能快速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研究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新的治疗药物,就得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等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定期进行沟通与讨论,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开辟出一条革命性的新途径,缩短从实验到临床阶段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

2生理学教学的现状

在医学基础学科中,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中的基础,它为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以及药理学等其它课程服务,只有学好了生理学,才能对其病理状态一一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做出更好的决策。以往的生理学教学模式大多是“讲授式”、“填鸭式”,学生坐在下面听,授课教师在讲台上讲,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脱离与临床实际相结合,造成了“教基础不知临床,教临床不知运用基础”的弊端,这是与未来高等医学教育的客观要求背道而驰的。生理学又不像其他基础学科,有形态学影像,可供学生联想记忆,往往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理解困难,难以记忆。而且内容枯燥,概念繁多,知识体系庞大。使学生望而却步,丧失对生理学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对基础医学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等的医学人才迫在眉睫。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转化医学思维模式,可以培养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辩证的科学思维能力,在完成一项研究的同时不断提高交流沟通、相互协作的能力,创造积极、严谨、和谐的学习风气,对于医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都将是受益匪浅的。

3转化医学思维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转化医学思维模式下,生理学教学与临床转化的宗旨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理概念、生理功能和功能的调控,将其与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机理进行转化,做到既突出生理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生理学教学的难点,而且为往后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转变观念,积极备课

在当今转化医学背景下,运用转化医学的思维模式培养基础医学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人才,首先必须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校基础医学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实验操作技能,但是他们很少或没有参加过临床医疗工作,缺乏相关的临床工作经历,对临床的需要很难把握。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邀请相关临床科室一起进行教学备案,生理学教师讲授生理教学内容,临床科室医生引入相关病例进行分析,然后一起探讨授课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讨论结语出最实用的讲授内容及教学方法。这样既保存现有的基础学科体系,又体现了与临床科室的相互紧密的联系,重视跨学科知识的联系和传授。由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设计和讲授这些课程,提高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对转化医学的运用,恰到好处地把生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比如,讲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时,可以先引入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展示“甲亢”患者“大脖子”和“浸润性突眼症”的照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慢慢过渡到理论知识。讲到胃液作用时,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胃液的pH值在0.9-1.5之间,属于强酸性,为什么平时我们没有感觉到胃里有灼热感?正常人体是依赖什么来保护胃粘膜的?机制又是什么?如果这一平衡遭到破坏,会产生怎样的疾病?临床表现又是什么?怎样治疗?”等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连续性思考,最后可以举出相关的病例进行讨论。使生理学知识与临床内容有机结合,突出生理学学习的要点及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3.2基础结合临床,采用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

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情况选择最佳的讲授方式,这样才能最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转化医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授教,比如结合病例分析的讲授式、问题式、讨论式、启发式和PBL(problem-baselearning)等。也可以大胆的尝试让学生给学生当老师来授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分析及语言交流等能力,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以病例分析的讲授式方式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出临床病例,逐层展开生理学相关知识的讲解。比如在讲解渗透性利尿的原理时,先引出糖尿病患者的病例,描述其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的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中血糖、尿糖值,然后再步步设疑,深入浅出、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慢慢过渡到最初正常的生理状态。只有清楚掌握了生理状态,才能更好的分析病理状态。从而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强化了询证医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的案例来开题,每一个诺贝尔奖都有一段饶有兴趣且发人深思的小故事,将这些著名的科学家是如何探索生命的奥秘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主动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比如在讲授心血管生理时,可以介绍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项目“一氧化氮”的发现过程。又如在讲述神经递质这一章节时,可以介绍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项目“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的相关发现”。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学生完成生理学理论课的学习后,可以适当的给出几个临床相关病例,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及校园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每个病例进行讨论,对于不同的观点可以进行辩论,最终结果以小论文形式交付作业,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组织协调作用,最后把大家的意见做归纳结语,进行分析后得出合理的结论。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与临床的结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团队合作的能力,与转化医学的精髓不谋而合。

3.3结合实验课,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及创新观念

生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是生理学教学核心部分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对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结合实验,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并给学生提供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转化医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及创新性,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倡导以患者为中心,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患者受益。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除了经典的实验外,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的内容进行实验教学,比如在讲解神经生理中的“痛觉”时,可以讲述与疼痛相关的靶点(如受体),通过对靶点的研究来治疗疼痛,并结合细胞跨膜信号转导的机制设计实验的初步方案。我校的医学与生物学研究中心(转化医学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多个实验研究平台,包括动物研究平台、分子生物学平台、细胞研究平台和电生理研究平台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型的实验设计,从查阅文献—写小综述—选择课题—设计小实验—完成实验操作—整理资料—撰写小论文的过程中进行完整的科研能力训练。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完成一个课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培养其今后在工作中团队的合作精神。

3.4采用多元化考核体系

教学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灵活的运用知识。目前的考试形式可能更多的是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有所忽视。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考察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知识运用的能力,更能客观真实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与转化医学的理念是相吻合的。比如可以将生理学考试分为三个模块,理论知识占30%,实验课占20%,综合素质占50%。理论知识考察仍以笔试答卷为主,考试内容为每章节的重点;实验课考察以学生参加实验课的表现,包括动手操作能力、病例讨论等;综合素质的考察包括进行小的实验设计,撰写小论文等。这样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更加深入的渗透转化医学的理念,为培养医疗所需、科研所需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而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转化医学的教学模式是推广应用教学,注重研究成果在临床的可行性,学生只有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系统学习,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

4未来与展望

医学教学方法范文7

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的教学方法不能与普通临床医学学生同日而语,临床医学是一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但其系统性却区别于其他专业,虽然大专生的生源也来自于各地普通高中,但生源质量却大不相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相比之下较弱,而且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只需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利用专科教材对临床医学的相关内容理解并应用,更加强调对学生临床医学操作性的培养,因此研究针对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全日制临床医学;教学方法;现状

前言

与普通临床医学学生不同,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在毕业后多分布于国家基层的医疗机构,如社区医院等,是基层医疗卫生组织的医疗中坚力量,承担着基层为基层人民群众卫生保健服务的责任,也是不可忽视的专业操作基础要求较高的医疗人才。在对临床医学大专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立足于临床医学大专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难点,创新教学思路,不断完善对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在对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对未来工作不抱希望,这主要是由于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专生认为临床医学这门学科较难驾驭,而且纠结于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认为临床医学大专根本不具有社会地位,难以与临床医学本科以及研究生匹敌,虽然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主要以高层次的人才需求为主,临床医学大专生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普遍会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失望,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另外,有一小部分临床医学大专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与一些区或县签订了用人合同,因此毫不担心就业去向问题,也同样会产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1]。

(二)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态

目前存在的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的问题还有学生的心态问题,由于临床医学的专业指向性较强,学生毕业后将任职各个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而国家高层次医疗卫生事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逐年增强,即使临床医学大专生专业技能优于其他临床医学专业的高层次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很难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新时代新思想的冲击也使得学生的情绪较为敏感,对未来的就业去向不甚明了,导致了对学生心态的严重影响,大大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2]。

(三)教师教学手段过于传统

传统的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方法比较刻板,在各个科目的教学中都不注重体现时代特征,不能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相结合,即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所掌握并结合到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全日制临床医学的重要性,无法塑造学生的临床医学学习体系,从而导致学生与社会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脱节,学生的各个科目学习效果得不到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就无法达成,也就无法为社会输送基础医疗人才。

二、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的方法

(一)把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想要完善全日制临床医学大学生教学的方法,首先要求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各个地区、各所院校、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量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最终目的。在这方面,教师在进行科目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进行深入考察[3]。例如,每学期课程开始前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或者开展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学生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看法和对当前就业形势以及教师教学内容、方法的看法,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找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源所在,强化科目教学的效率。

(二)赞赏学生进步,鼓励学生探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心态时刻监控,由于临床医学大专生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普遍无法乐观对待就业前景,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时刻在科目教学过程中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施行发自内心的教育,贴近学生的心理动向,消除学生的焦虑和自卑心理,鼓励学生在临床医学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中勇于探索,及时化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明确临床医学大专生并不劣于其他,而是拥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4]。

(三)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式

全日制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革新教学理念,将教学策略的设计融入时代的特征,使其符合当今临床医学大专生的学习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出一个充满积极和愉悦氛围的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质量,确保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

结论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促进了临床医疗专业的发展,虽然目前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日制临床医学将成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主流,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生的需求度也会逐渐提高,因此,教师有必要总结出一套有效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刘圆月 侯菊花 单位:益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谢立群,王霞,王平,魏睦新.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0).

[2]王长虹.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生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实用预防医学,2010(02).

医学教学方法范文8

1.1基础知识薄弱

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低,进入医学院后采用三年制专科生教材,与本科临床医学生相比,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稍差。

1.2学习积极性欠佳

(1)就业形势严峻。

伴随国内高等教育模式由精英式的教育转变成大众化的教育模式,新兴的网络教育在各级医学院校快速发展,加以医疗行业自身需求不断扩大,医学大专生的毕业人数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而社会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膨胀。因此,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导致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从而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下降。

(2)无就业压力。

部分临床医学大专生入学时即与北京市区、县就业单位签定就业合同,由于其生源定向,无需担心毕业后工作的着落,因此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1.3自卑情绪较强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医学院校高学历毕业生如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的毕业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而医学大专生处于高等院校学历层次的最底层,社会及家庭对其的认可度较低,导致其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下降,上进心受挫。

2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方法的改进

2.1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特点

大专生因其自身学历层次较低、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存在自卑、焦虑及自暴自弃等心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新一代青年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使其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教育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交心的过程,唯有发自内心的教育,才能深入人心。临床医学大专生在教学医院接受的教育分为理论授课、课间见习及临床实习,教师在给学生们授课之前、学生在临床科室见习及实习期间,教师不乏与学生进行深度接触的机会,授课及带教老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走进其内心世界,消除其自卑心理,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对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化解,进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并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将对教师理论授课及临床带教的效果大有裨益。

2.2针对医学大专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及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临床医学大专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培养基调为面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贴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合格的卫生人才。在理论教学方面的教学方法为:①在遵循大纲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充实、更新教学内容,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方案;②从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入手,结合临床的典型病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临床少见病、疑难病的学习内容,作为了解内容简单介绍,给学生点到为止,不必面面俱到;③在课间见习、实习的临床带教方面,同样以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教学查房的内容包括病种、侧重点一定要与针对本科生及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区别开来,而对于复杂病例或危重病例只需他们掌握转诊要点即可。

2.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医学大专生由于理论知识薄弱、就业压力过大或对未来的就业单位不满意,缺乏自信心,学习动力不足。这就需要带教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做好教学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课堂教学一定要摒弃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培养并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比让学生们记住课堂的内容更为重要。据肖凤等的调查报告显示,喜欢被动式接受学习内容的学生只占15.1%。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教学的每一环节,课堂上充分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4适当运用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认可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不同。PBL教学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运用在临床教学中则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从中国PBL教学的发展情况来看,PBL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培养一种思维模式,而不是掌握确切的知识,其整个过程尚有待完善。针对医学大专生基础理论知识相对不够扎实、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的情况,适当应用PBL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通过临床实践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可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临床见习之前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去准备,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临床见习时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在临床见习中学生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而后带着问题再去学习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切实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二者真正地成为一体,不可分割,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5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以往评价临床医学大专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根据理论考试成绩,不利于真实评价每个学生的理论水平及临床能力。临床课程考试不应只是考核理论知识,更应在平时的临床实践中给学生们打分,考核内容应包括病历书写、患者接诊、实践操作能力、医德医风以及与患者沟通技巧等各个方面,将其计入平时成绩,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2.6加强带教师资的培训

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培训尤为重要。在给学生授课或教学查房之前,首先教师应明确教授的对象及医学生将来服务的对象。在进行理论讲座或教学查房时应将大专生、本科生及轮转的住院医师区别开来,针对不同教授对象的课件内容应有所区别,以提高授课及教学查房的效果。因此,加强教师的带教理念培训非常重要。临床科室的教师在带教过程中根据临床医学大专生的特点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可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及动力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改善。作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大专生教育不可或缺,只有重视临床医学大专生教育,才能为基层百姓培养更加合格过硬的医学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患者无论疾病大小集中大型医院就诊的现状,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