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研究

实践性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全科医学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班接收的医学生160名,根据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全科医学课堂教学,观察组在常规教学的同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分数、操作技能评分和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应用于全科医学教学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加强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实践。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全科医学;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教学满意度;教学效率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社区和家庭的综合性学科,包含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等内容,作为医疗保健体系的基础,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2]。目前,全科医学主要采用常规课堂教学,虽然能够促进学生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全科医学人才的全面培养,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完善[3]。实践性教学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具体工作中,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4]。为此,本文以临床医学专业2017年9月入学的160名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科医学教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班2017年9月入学的160名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医学生中抽取160名,采用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名。对照组男44名,女36名;年龄为20~2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9.24±0.85)岁。观察组男42名,女38名;年龄为20~2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9.31±0.83)岁。所有学生对本研究结果均已知情同意,两组基本资料数据呈均衡分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全科医学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在全科医学课堂讲述相关内容,对于疑难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以保证其知识掌握;在实验课上通过示范和练习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教学。观察组:在常规全科医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教师领学生深入社区,首先熟悉社区医疗服务的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然后在教师或社区医师的指导下,与患者交流沟通,强化全科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然后进行社区培训,对学生进行讲课、示教以及病例分析和讨论等,给每个学生布置全科医学社区任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和相关技能,从而保证学生对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度。

1.3观察指标

课程开始前和课程结束后统计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有关数据,并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并加以比较分析。理论知识评估:采用我院自制的全科医学理论知识考核试卷进行评估,该试卷满分为100分,分数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成正比。操作技能评估: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40分)和实践技能考核情况(60分)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与学生的操作技能掌握度成正比。教学满意度:采用自制的全科医学教学满意度问卷开展调查,该问卷由学生自行填写,主要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等于或大于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等于或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80×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160名学生的数据输入SPSS23.0软件处理,定性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成绩

课程开始前两组患者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成绩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堂结束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明显增长,与课程开始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教学满意率

根据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观察组非常满意43例,基本满意35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97.50%;对照组非常满意40例,基本满意30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6,P=0.016)。

3讨论

全科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新的教育体系,主要是针对社区和家庭,集基础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知识面较广,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难度[5-6]。目前,全科医学主要接受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填鸭式的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但在实践技能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其劣势较为显著[7-8]。全科医学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旨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针对此,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具有很大的必要性[9-10]。以往常规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且并未结合医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及兴趣感受,多会导致医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缺乏兴趣,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弥补了这一不足[11-12]。本研究以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为例,探究全科医学的时间性教学方法和效果。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临床医学专科班学生实施常规课堂教学的同时,给予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社区医疗服务中体验到全科医学的具体应用情况,明确全科医学的应用和价值;然后通过社区医师或教师指导,与社区患者交流沟通,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并通过与患者交流加强学生对全科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最后对学生进行社区培训,通过社区示教、病例分析和讨论等措施,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并通过布置社区作业,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看待全科医学服务,全面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提高其教学效率。研究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理论考试分数和操作技能评分较高。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全科医学学习中体会到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故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率大于对照组,说明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应用于全科医学中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在全科医学教学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作者:杨国华 孙晓琪 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