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技术培训范例

影视技术培训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1

关键词:艺术教育;政策改革;艺术教育机构

一、研究背景

美育概念源于18世纪的德国,“美育”一词的首次提出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20世纪初被我国学者所关注和倡导[1]。美育是贯彻“以德育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面。美育渗透于艺术课程之中,二者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全面提高,中国应试教育形式下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整体性及个性得不到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5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同年9月再次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开始实行美育教育改革,为下一步美育教育的全面普及与推进做准备。在2018年,同志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2020年9月22日  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中提出重要讲话“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时期,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2021年7月28日最新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教育改革政策,次日紧接着《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美育教育的开展刻不容缓,美育的探索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节点[2],艺术教育是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美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也对艺术发展及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艺术教育政策的改革及政策的落实是推进艺术教育的关键,艺术教育离不开专业的艺术人才,离不开专业的,系统化的学习,而正确的把握艺术教育的美育主要目标,并且运用现代化管理方式改善原有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为艺术教育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艺术教育全面覆盖的发展,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系统化、规模化、规范化的艺术培训机构,是当前阶段艺术教育实现全面覆盖、教育现代化进行中不可少的重要环节[4]。因此研究艺术教育政策的改革对艺术教育培训行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影响成为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艺术教育政策改革背景下湛江市艺术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政策普及度、政策了解度、政策实施各方面来看,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培训机构对艺术教育政策改革理解程度都有所上升,但认可度还需提高。湛江市艺术教育培训师资结构还不能满足艺术教育政策改革的要求,教学内容还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艺术教育政策改革的需求,管理运营模式未适应艺术教育政策改革带来的变化。并且,缺乏前期的宣传,与具体的政策普及分析,无法使受众了解艺术教育政策并对其认可,从而无法引发对参与艺术学习的想法。活动后期缺乏宣传,无法形成及时反馈,将极大影响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招生。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许多机构纷纷表示线下课程较难进行,生源流动较大,班级人数的控制也比原来要严格,报名人数大大减少,近期来才渐渐回归正常招生。而在新政策中进一步完善相关条例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更是对机构的课程设置、安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湛江市艺术教育实证结果分析

1.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问卷发放情况,问卷有效填写人数为505人,家长填写人数为223人,占比44.16%,学生填写人数为117人,占比23.17%,艺术教育机构从业者填写人数为8人,占比1.58%,其他填写人数为157人,占比31.09%,虽然艺术教育机构从业者样本较少,但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将使用最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家长部分数据预处理做文字描述,其余数据做描述性分析,呈现广东省湛江市艺术教育行业在艺术教育政策改革后的现状。表1显示了艺术教育政策改革对家长产生影响的二元逻辑斯蒂(Mlogit)回归结果。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了解艺术素质测评改革文件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报班比选择不报班的发生比会增加140.9%;艺术素质测评文件认可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报班比选择不报班的发生比会减少29.9%中可以看出,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将学校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影响部分家长给孩子报班的意愿,并使相关政策的赞同度下降。“双减”政策中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政策的了解程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报班比选择不报班的发生比会增加87.9%;校外培训范围政策了解程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报班比选择不报班的发生比会增加118.0%;校外学科管理方法认可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报班比选择不报班的发生比会增加36.9%,从这三条政策中可以看出,校外培训机构相关管理政策越完善,家长对政策的支持程度越高,报班意愿也越高。模型2回归结果显示,了解艺术素质测评改革文件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学习艺术比选择不学习艺术的发生比会增加177.1%;艺术素质测评文件认可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学习艺术比选择不学习艺术的发生比会增加0.8%中可以看出,该政策较大推动了家长想让孩子进行艺术学习的意愿。“双减”政策中关于校外培训范围政策了解程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学习艺术比选择不学习艺术的发生比会增加321.7%;校外学科管理方法认可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学习艺术比选择不学习艺术的发生比会增加558.8%,并具有显著性的政策中可以看出,校外培训机构相关管理政策越完善,家长对政策整体上的支持程度越高,让孩子参加艺术学习意愿也越高。表2显示了“以政策改革后您在选择艺术培训机构主要看中哪方面?”来进行分析艺术教育政策改革对家长选择机构产生影响的多元逻辑斯蒂(Mlogit)回归结果。控制其他变量保持不变,对素质测评改革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地理环境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43.9%,不具有显著意义(P>0.1);对“双减”政策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地理环境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增加83.7%,不具有显著意义(P>0.1)。对线下培训课时规范认可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地理环境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32.6%,具有显著意义(P<0.1);对校外培训范围政策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地理环境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92.2%,具有显著意义(P<0.1)。控制其他变量保持不变,对素质测评改革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师资力量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63%,不具有显著意义(P>0.1);对“双减”政策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师资力量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18.3%,不具有显著意义(P>0.1)。对校外培训范围政策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师资力量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86.7%,具有显著意义(P<0.1);对校外学科管理方法认可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师资力量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702.2%,具有显著意义(P<0.1)。控制其他变量保持不变,对素质测评改革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校外培训范围政策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师资力量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80.5%,具有显著意义(P<0.1)。在口碑和信誉度为参照组与地理环境、人文气氛、师资力量、收费标准对比中可得,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中大多更偏向于重视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口碑和信誉度。

2.艺术机构从业者样本分析

关于艺术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方向的“贵机构经营模式为?”问题中(如图1所示),占比最多为“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艺术培训”选项,占比62.5%;最少为“单类艺术培训”选项,占比0%  ;“综合艺术培训”选项,占比37.5%。  “2015年《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政策改革后近三年内贵机构开设的艺术培训类项目中,参加什么培训项目的学生人数最多?”问题中(如图2所示),占比最多为“书法美术类”,占比50%。而在中小学生生源是否因为政策改革而发生变化?”问题中(图3所示),占比最多为“无明显变化”选项,占比50%,占比最少为“生源减少很多选项”占比0%;“生源增加很多”选项,占比25%;“生源增加很多”和“生源较少”选项,均占比12.5%。关于艺术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方向的“政策改革后现有教师队伍的结构变化是?”问题中(如图4所示),占比最多为“书法美术类老师增加”选项,占比62.5%;最少为“器乐类老师增加”“声乐老师增加”和“影视表演类老师增加”选项,占比12.5%;“中国舞老师增加”选项,占比37.5%;“体育舞蹈(国标舞  啦啦操等)老师增加”选项,占比25%。

四、结论与建议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2

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素质是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低下,严重影响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的发挥〔1〕。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服务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2-4〕。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5〕。本研究于2008年4月-2010年9月根据山东省卫生需求状况,筛选出15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卫生适宜技术,并对5个示范县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山东省海阳、即墨、嘉祥、平阴、宁阳5个试点县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加培训的3087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87份,回收有效问卷3087份,有效率为100%。其中海阳896人,即墨1061人,嘉祥83人,宁阳538人,平阴509人;县级卫生机构181人,乡级卫生机构1397人,村级卫生机构1509人;培训西医类技术人员1684人,占54.54%,中医类技术人员1403人,占45.46%。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培训结束后,组织培训卫生人员在培训现场集体填写由国家课题组统一制定的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问卷,收集被培训卫生人员一般情况、培训影响因素及培训掌握程度。内容包括:被培训人员年龄、机构类别、执业类别、专业技术资格等个人信息,以及被培训者对适宜技术需要性、授课水平、适宜技术难易程度、培训时间、掌握程度等培训相关信息。其中被培训者对适宜技术需要性通过培训需求、单位是否具备使用条件及技术适用程度来衡量;适宜技术难易程度主要通过培训前技术熟悉程度、技术难易程度来衡量;培训掌握程度主要根据被培训人员单项技术考核成绩与总体培训效果考核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后划分成3个等级:<60分为未掌握、60~80分为基本掌握、≥80分为熟练应用。

1.2.2培训内容本研究共培训卫生适宜技术15项,其中西医8项,中医7项。总体培训时间为1年,培训推广应用时间从2008年8月-2009年7月。各示范县基本采取由课题组统一制定的分级集中培训方式,即由山东省卫生适宜技术专家组对各项目县和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师培训,再由经过培训的培训师对县和乡镇卫生院其他业务骨干进行培训,最后由经过培训的业务骨干对村医和其他卫生人员进行技术应用指导。每次培训时间约1周,省级培训1次,县级培训5次,乡级培训78次。

1.3统计分析

数据资料录入Access2003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表1)本研究共培训基层卫生人员3087人,20751人次。被培训卫生服务人员平均年龄为(45.13±11.95)岁,31~50岁年龄段占54.9%,98.8%卫生服务人员认为卫生适宜技术培训需要或很需要。

2.2卫生适宜技术掌握程度单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将因变量适宜技术的掌握程度分为未掌握、基本掌握、熟练应用3种情况(因变量为多分类有序资料,且分类水平>2,故选用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自变量赋值量化情况如下:机构类别分为县、乡、村级医疗机构3级,文化程度分为高中/中专及以下、专科、本科及以上3级,专业技术资格分为无职称、初级、中级、高级4级,培训需求分为不需要、一般需要、很需要3级,培训前技术熟悉程度分为未掌握、基本掌握、很熟练3级,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很难、比较难、一般、较容易、很容易5级,授课难易程度分成完全听不懂、较难听懂、基本听懂、完全听懂4级,技术适用程度分成不适用、不太适用、一般、较适用、很适用5级等,对照组均为第1级。采用单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α=0.10水平上,性别、年龄、机构类别、专业技术资格、文化程度、培训需求、培训前,技术熟悉程度、培训时间、技术难易、授课难易、单位是否具备使用条件、技术适用程度12个因素与卫生适宜技术掌握程度有关。

2.3生适宜技术掌握程度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表2)为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12个变量进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县级医疗机构是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掌握情况的保护因素;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培训技术不需要、培训前对技术不熟悉、技术难度大、授课完全听不懂、单位不具备技术应用条件7个因素是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掌握情况的危险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表明,专家授课水平对卫生适宜技术掌握程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对培训技术需求程度、技术本身的难易程度。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3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践

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将新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素质过硬的创新型人才,而高校教师就肩负着传播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教师必须适应时展潮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1高校教育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

1.1理论知识基础较差

一些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教学观念陈旧,照搬老套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仍以教材为中心,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教育技术观念的认识还不够。在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很多人对教育技术理论感到乏味,有的学校甚至直接把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取消,造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缺失,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1.2教育技术能力不够

教育技术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也可以把它当做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只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但一些教师能力有限,缺乏系统的教育技术知识,无法灵活运用新媒体,无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虽然有些学校开展了教育技术培训,但由于参训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很难达到培训的预期目标。

2高校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策略

2.1明确负责部门

教育技术培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牵涉许多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合作与分工。例如,可以由教务部门负责协调培训教师的工作,人事部门负责组织管理参加的培训教师,教育培训部门负责设计培训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具体内容如下:制订合理的培训方案、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确定培训教材。

2.2完善培训机制

培训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并非搞一次培训就能建成,需要有一整套完备的培训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激励措施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据可依。要想搞好培训,必须“事有专人,人有专责”。教育培训部门作为组织培训和会务服务的主要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教师培训,及时关注教育培训的前沿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要有计划性地组织专题培训,积极探索新媒体的教学模式,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2.3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很多教师参加培训时满腔热忱,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很少应用新教学方法,教育技术也停留在口号上,最终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培训应有的效果。首先,要着重加强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培训,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加强沟通交流,要到教学中了解实际应用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使培训效果真正落到实处,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最后,发挥监督作用。可以对教师进行抽查,给教师以紧迫感,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3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践应用

3.1改变教学培训模式

可采取“混合式教学+培训”的模式,即“面对面教学培训+网络”在线互动,这样可以将传统的培训方式与网络学习的优势进行互补,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参与培训的兴趣,大幅提高教学效率。

3.2丰富培训内容

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内容,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信息化专业素养,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与时俱进,融入前沿的教改实践理念。

3.3完善组织与管理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分层次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应灵活运用培训方式,可采取“长短班结合”和“面对面+线下授课”的培训方式,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与专业素养。

3.4搭建在线交流平台

利用平台的交互功能构建协作学习模式,组织受训教师协作学习,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在线答疑,摆脱传统培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最大限度提升培训的实用性。搭建在线交流平台能促进教师间的沟通和互动,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定制学习。

3.5改进评价方法

必须重视对参训教师的评价。在培训的评价反馈上,可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应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结果需要综合受训教师的日常表现、学习情况等因素,并通过教师自评、小组互评、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4结语

科技不是万能的,科技再先进也不能代替教师,但与时俱进的教师却可以取代固步自封的教师。高校教师必须要满足时展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素养,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督促高校教师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成.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1):65-66.

[2]陈勤.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2017,(08):28-29.

[3]孙松滨.中美高校师资培训比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3):50-51.

[4]黄海.信息环境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161(21):92-93.

[5]费英,谢百治.以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为支点,加速信息时代教师角色转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08):334-337.

[6]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20-21.

[7]赵呈领,贾永娜,程明凤,等.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01):142-146.

[8]杨哲.增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效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01):154-157.

[9]罗文浪,王志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职前培养问题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09):61-62.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4

【关键词】手术室;多元化;专科培训;继续教育;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手术室是医院行使诊断、治疗、急救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一个医院手术治疗工作开展的核心场所[1],承担着大量手术;由于手术室内医疗操作开展多而复杂,对护士护理配合能力与专业素养水平的要求较高[2],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医学专业的不断细化,引进的手术的设备越来越高端、精良、顶尖,因此对于综合性的医院的护理工作来说,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所以需要护理人员的水平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尤其是对于接触工作不久的新护士来说,要想短时间使其在面对手术室内高强度的工作量、复杂多变的手术病种、精密复杂的仪器设备、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和种种意外突发情况时做到游刃有余,并以较高水平的手术护理配合辅助手术医师完成手术,采用一种合理、实用、高效的手术室护理培训方法至关重要[3]。为提高培训质量我们采取了多元化专科培训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该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7月的护理人员86名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18年5月的护理人员90名为研究组,对照组护士年龄均在20~43岁,平均年龄(28.2±1.5)岁,男性9名,女性77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0名,大专学历36名,平均工作年限(3.4±1.6)年;研究组护士年龄均在19~45岁,平均年龄(27.8±1.7)岁,男性7名,女性83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2名,大专学历38名,平均工作年龄(3.6±1.4)年。经比较,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时间段内存在的人员变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邀请院内的外科教授担任讲师,进行外科专题讲座。可以有护士长代表与外科专家进行沟通讲课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外科手术会涉及到很多的科室,比如神经外科、肿瘤科、胸外科、骨科等十几个科室,所以这就需要拟定合理的授课计划,授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术中的配合、解剖结构等[4]。授课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以示范、讲授或者小组讨论为主。加入多媒体更加形象具体化的展现讲课的内容,也可以借助医院内的模型及接收的真实案例。时间安排保证院内每月有1次90分钟的课程,在课后护理人员可以积极的与专家交流互动,讲课遇到的重点或者疑问第一时间解决,对于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每一季度都要进行一次考核,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2)采用专科组长带头的培训方式,邀请专科护理组长进行讲座,我院有5个专科组,每组设立一个专科组长,专科组长的选择标准为组内专业能力最强的,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5]。科室内为专科组长安排外出学习的机会,专科组长在学习回来后在科内进行互通交流,提高科内其他人员的专业水平。专科护理组长的授课1个月可安排1~2次,主要的授课内容包括本科内的手术特点,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术中要求、术后对患者的体位摆放、在术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以及科内手术医师的习惯。(3)安排人员定期授课,为科室内的其他护士讲解新的技术、核心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现场演示等方法,也可通过案例分享的形式对相关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讲解[6]。(4)针对院内引进的新器械进行专业的培训,邀请生产厂家的工程师来授课,使用前讲解具体的操作及使用的注意事项,并将操作的流程制作成卡片悬挂在旁边。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可以使用,关于器械维修、保养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7]。

1.3观察指标

考核成绩:包括理论和操作成绩,理论考核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手术室专科知识,为闭卷考核,满分100分。操作考核以考核者现场观察受训者参加2个专科手术(均为随机抽选),评价台上以及台下的手术配合情况,考核表为课题组参考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自行设计,考核内容包括以下10个维度:术前患者身份的核对、术前术后患者运送、患者体位摆放、台上无菌操作、手术配合、器械配合、患者的安全管理、麻醉配合、标本管理、应急处置[8],每个维度分为3~5个考核项,按照表现好坏由低到高打分,最后得分相加为总分,满分100分。:为2017年1—7月和2017年8月—2018年5月手术室护理人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的数量。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护理配合的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由本科室教育组护士长设计,内容包含护士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专业主动配合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综合护理能力等,手术医师对其进行评价,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登记,并将数据导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统计数据均行双侧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的成绩考核和情况

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7.0±0.9)分和(96.1±1.5)分,高于对照组的(87.1±1.2)分和(85.2±2.2)分(P<0.05);且研究组发表在一级和二级刊物上的论文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两个时间段内手术医师对护理配合的满意程度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时间段内,手术医师对于手术室内护理配合的满意程度,研究组非常满意率显著更高,而不满意率显著更低,表明手术医师对研究组护理配合度的满意程度要好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5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危机时期恰好是动漫产业兴旺的黄金时期。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动漫产业就适时得到了极大发展,迪斯尼应运而生。亚洲金融危机时,日韩的动漫产业再次印证了这一规律;从产业划分上看,动漫产业属新型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因此,建议今后动漫产业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统一思想,加强政府引导和管理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优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尽早形成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动漫产业的环境和氛围   首先,要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政策。目的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有条件也最需要的地方,比如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就离不开政府采取的《湖南省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等五大系列扶持措施的刺激,湖南电视动漫在全国电视动漫排行中稳居第一;天津动漫发展的起步较晚,但力度比较大,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从2008年在自主创新资金中设立“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连续拨付五年,保证对动漫企业的各项目分级奖励兑现;同时对动漫企业包括重点影视公司的入驻,直接免五年的房租,制作《杨光的快乐生活》的杨议影视公司办公场所原来在石家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直接搬到了天津影视动漫基地。   其次,完善动漫产业领导机制。各地应重视动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动漫工作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主管,这样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更具有执行力,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相关的问题和难题。小组成员由政府相关人员、高校专家、企业家组成,共同谋划当地动漫产业的发展规划,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学习其它动漫产业基地的先进经验,扶持政策与时俱进,不搞一刀切,对于不同的动漫企业实行“一企一制,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对于真正从事动漫原创及外包加工的优秀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使动漫行业的龙头企业快速地发展壮大。   再次、借助第三方力量解决动漫发展中的问题。政府不能参与产业的管理,需要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发展中介组织。第三方机构应当是非营利、非政府的组织,提供社会支持和共同服务,以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难题。   英国的做法在于:通过非政府创意产业发展局推动并协调产业的发展,建立公共服务网络,集聚非营利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产业物色风险基金,争取政府基金的支持,进行项目的策划和评价,进行人才的培养等。   二、加快建设融资服务体系   动漫产业的发展当前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财政投入少和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地政府职能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   一是设立动漫产业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动漫产业,建议扶持2-3家发展前景好、生产规模大、行业影响力强的动漫企业快速发展,扶持方式包括参股、贷款担保、贴息、风投等方式帮助企业打开绿色融资通道。   二是通过积极地宣传、推介或者相关信息和动态数据等,为更多的企业涉足动漫产业领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平台,杭州的成功做法就是是采取部门组织推荐,企业自主申请的方式,征集有资金需求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通过组织开展“银企洽谈会”、“融资洽谈会”等活动,对外集中有关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信息。   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动漫企业的信贷支持,各商业银行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帮助动漫企业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等组件文化产业融资服务中介组织,为文化产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三、培养人才提高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动漫产业,人才是关键。动漫制作技术首先要求制作人员的艺术修养,美术人才经过短时间的技术培训即可成为动漫人才。因此应当依托高校的师资力量,重点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动漫人才,对动漫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级人才予以重奖;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参与,高校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发挥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培养动漫技能型、操作型人才;调动动漫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积极性,为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训基地,锻炼其实战能力,形成动漫技术人才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同时加强与京津高校及国内外文化培训机构的合作,多渠道培养、引进文化与经营复合型人才。多方进行合作,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以杭州动漫人才的培养为例,杭州就是借助创办“西湖创意市集”和“酷卖街.动漫市集”,为“草根”创意阶层和大学生创业成长搭建了平台。目前正在开展文创产业大学生实训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以实训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政校企合作推动着动漫的发展。   四、加快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动漫产业链条的形成   推动园区建设,使其逐步产业集群化,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制度成本,促进人才的交流和企业间合作。参照苏州、无锡和常州的经验,以1—2个大型企业来带动众多中小企业,逐步形成交叉产业链,以及产业延伸的行业网络。有能力的园区可以培育动漫龙头企业2-3家,吸引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创意工作工作室,从事动画制作、游戏软件开发、动漫衍生产品生产制作等,以培养、完善动漫产业链形成和产业聚集。   同时,园区建设可以为企业间搭建沟通的平台,实现资源的互补和整合。比如《海尔兄弟》当初由海尔集团和东方红叶动画集团共同投资制作,这就是海尔集团的一种动漫营销策略,之后海尔兄弟作为海尔集团的品牌形象(卡通形象)深入人心。海尔公司一举成为国际品牌,东方红叶也日益壮大,建成了中国最大的电脑动画生产基地。#p#分页标题#e#   《海尔兄弟》的运作模式简单说就是艺术与企业联动,即海尔集团投资拍摄、民营企业东方红叶公司制作,是此种合作方式成功的首例,此种合作方式也是中国动画业规模化、产业化的一条途径。另一个是借助动漫产业发展传统行业,例如广东奥飞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从最初以传统玩具为主、到国外动漫形象玩具、到目前确立了产业运营与动漫形象创作一体化的盈利模式,奥飞动漫走出了一条适应中国产业环境的动漫产业发展道路。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6

动画诞生于1831年,它的发展已经有将近170年的历程。我国动画的创作生产始于20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摄制的第一部动画片,也已经有80年的历史,针对动画创作生产,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长达半世纪的滞后缓慢的动画教育发展时期。在这期间,全国只有一所院校,招收几十名学员,而且发展时断时续。本世纪初,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动画业高发展高收益的强烈刺激和中央大力倡导、积极扶持下,中国动画教育仅短短几年便骤然空前繁荣,截至2006年底,全国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0所大学开办涉及动画专业的院系,社会各类动画培训和各种制作机构也应时而起、多如牛毛。

动画教育的“”,一方面为迅速改变我国动画业落后面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情况下,无计划地大规模建院设系,盲目地大批招生,也不可避免地给动画教育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弊端。其主要体现在动画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资金短缺;动画教育与动画产业脱节;教学指导思想上,普遍重视技术培训,轻视史论教学重视三维动画,轻视手绘动画;教育质量良莠不齐。针对目前国内动画教育的种种弊端,作为动画从业者及教育者应该做怎样的努力是我们要不断研究探讨的严峻课题。第一是匮乏的师资。对于紧缺的师资力量问题,我们目前可以解决的是一方面把同性质专业人才转化为动画动漫专业人才。当然在这种转化中要注重同性质专业人才的质量,除了具有设计从业人员的所有必备条件外还要有具有从事影视方面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就是大力扶植高等院校发展动画专业,培养专业动画人。在这方面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重视,各地纷纷建立动漫产业基地,各媒体开始重视动画动漫的宣传等等,都在表明我国动画发展正在步入春天。

第二就是在硬件逐步完善的这个漫长时期内,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动画人才去支撑起中国动画发展的担子。这也是我们动画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急需明确的。动画本身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但随着美术、文学、哲学、音乐、戏剧、计算机技术等各种艺术的介入使它变的不再简单。“一部优秀的动画是多元产物,它兼具电影艺术与平面视觉艺术(即我们常说的美术)的双重特性,但它比美术与电影包含着更多的信息量,要求有文学、戏剧学、视觉原理、美术、音乐、表演等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求创作人员具有动画人特有的内在修养。”①因此,动画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在动画教育中应该明确以下几个目标。

首先作为动画专业的学生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因为画面是影视作品展现给观众的最基础也是最为直接的媒介,所以动画从业者必须具有很强的图形画面语言表达基础,也就是我们经常会提及到的美术功底或是美术基础。在动画创作中,创作者的造型能力,色彩感觉,设计思维都决定了动画作品的优劣。在造型能力上,要求创作者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这也是目前动画专业招收学生要求较高专业课成绩的重要原因,只有善于描绘不同物象的外在形体与内在结构,才能直接呈现角色造型,空间环境以及动态、透视、空间、节奏等画面所涉及的绘画语言,用最简单的线条加上自己的想象,勾勒出具有“动画感”的适合制作的非现实形象及背景。在色彩感觉上就不必细说了,不仅对影视作品,其他美术设计类专业同样异常重要。不同的色彩在带给受众的感觉和传达作者的情绪上是完全不同的。我也曾就动画造型的色彩做过一些浅泛的研究,“可以说动画的色彩是一门高度概括、高度夸张、高度写意的高级色彩样式”。因此在选择和培养动画从业者时我们就应该重点培养并善于发现那些对色彩异常敏感的人,建议他们在选择从事动画创作的时候发挥其特长,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有体会,比如就色彩感觉来说,女生的色彩往往比男生运用的到位。

造型能力、色彩感觉,这两方面其实或多或少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但接下来我们谈到的设计思维则是要通过不断积累和本身的意识所决定的。设计思维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你如何将假定的,非现实性的东西用自然的,可见的物象呈现给受众。那么这样一来,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都要有所涉及,无论功能的,美学的,心理的,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都要有所研究,有所涉猎。所以动画人才的培养要涉及多个专业层面。那么是不是只要大杂烩式的全方位灌输,全方面涉足就满足了所谓动画人才的打造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以上谈到的只是作为动画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基础素质。掌握影视创作规律和制作方式才是学习动画的开始。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7

首先,集中培训,可以全面学习和实践某一项信息技术。传统培训模式自有其优势,其培训效率高,能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次数完成最多内容的培训。尤其适合一些基础性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基础性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如操作系统、常用教学软件、办公平台等。面对各年龄、各层次基础教师,更多的是采用微型讲座的形式,时间短、内容活、学员少,因此效果虽不是很好,但效率最高。其次,分层培训,可以有针对性提高适宜人群亟需能力水平。在具体培训活动中还要注意分层,使得培训更有针对性。教师年龄与能力方面各有不同,统一普适的培训往往是效果不佳而培训者却不自知,因此,需要重视受训教师的年龄以及原有信息技术水平,注意这些教师基础上的差异性、发展要求的差异性,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师的发展可能性。在培训内容上也是动态和不断发展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弹性。

二、日常实践需要与重点展示提高相结合

日常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是一般教师最常见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遇到问题如能及时的解决,并帮助其发现问题的本身,就有进步,且印象很深。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础。培训内容应活动化、日常化,以日常教学活动相关内容作为培训的主要载体和形式,把需要培训的内容按照其逻辑关系编列成一系列活动,并使这些活动相互关联,将培训内容置于教师的真实世界情境,使呈现的内容和技能与实践亲历产生互动。例如,每次家长开放日汇报、每次班级、教研工作总结等都要求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活动,提高教师使用交互式教学设备、网络信息搜索获取的频率与能力。并结合日常班级网站维护工作、教育博客更新、班级视频制作、班级专题学习网站制作、公共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操作等,开展针对性教师培训活动,是建立在与实践活动相吻合的基点之上,教师可以不断获得经验,不断重建经验,进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日常的应用毕竟只是基础、支架,在此基础上还需有针对性的提炼和提高,借助竞赛评比活动,如每学年进行信息技术教材制作评比、交互式电子白板赛课、校园影视制作评比等,有效激发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开拓教师视野、思维,主动创新,学以致用。

三、模仿学习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个好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必须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对于新手,可以先从模仿再到运用,贯彻参与式、体验式原则。立足于先进的教育理论,可以通过大量的案例、模板资源,使教师通过各种“阶梯”,能够轻松愉快地模仿、借鉴、运用,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内化、领悟、迁移、再创造。当前,网络资源无比丰富,获取方便。当然,仅仅停留在模仿案例的基础上是不行的,教师正确、先进的教学思想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风格、长期积淀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智慧,是设计质量的根本保证。而创意则是设计魅力所在。教师要想运用好交互式终端,教师就必须掌握好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具有独特创新之处,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教学设计上融合创新、生成的教育理念,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四、团队协作与个人努力相结合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8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高职文化产业人才主要培养文化创意技能型人才和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高职文化产业人才可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性教学模式、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等策略实现。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人才;高职;培养策略

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从文化产业的产业特性和基本属性上讲,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高职作为文化产业人才链的重要组成单位,理应主动探索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途径,承担其应有的责任。

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支撑体系

本世纪以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趋缓,而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文化产业却发展迅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层面,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每年都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2014年更是实现增加值2.4万亿元,占GDP的3.77%,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文化产业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一般包括影视制作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娱乐业、文化会展业、动漫产业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求大量文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是指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意能力,能够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按照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一般包括这几种层次的人才:策划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策划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策划和创意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是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中的顶尖人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真实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技能型人才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作品的形式再现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人才的主体和中坚力量;经营管理型人才是综合运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已有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服务进行运作和实施的人才,这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基础力量,专业化程度较低,综合素养较高。这三类人才直接指向文化产业不同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同时依仗这三类文化产业人才的智力支持。

二、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规格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方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学历结构和专业设置的差异方面。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情况,高职文化产业人才主要以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既不同于本科院校,本科院校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对文化产业属性、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有深层次的逻辑观照,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入里,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及内在原因有清晰的认识和独到的判断,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和见解,突出表现为注重学生原创能力的培养;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培训学校或机构,技术培训学校突出学生技术操作能力的反复演练和形成,具有明显的程式化色彩,按部就班,跟着师傅手把手地学,达到“照葫芦画瓢”的效果。高职文化产业人才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涵养,熟悉特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沿袭,能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个性化地或差异化地以文化作品的形式来呈现创意思路,即有一定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其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既精通技术又具有一定创意能力;二是既懂文化又懂审美。文化产业发展既需要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捕捉产业发展动态的原创性人才和策划人才,又需要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支撑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真正的支柱性产业的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这是文化产业人才需求规格的主体部分和基础部分。

三、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1.关键:

构建指向文化创意与技能操作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课程,课程的设置原则和依据来源于特定的培养目标。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高职文化产业人才是具有一定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就要围绕“文化创意能力”和“复合技能”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围绕文化创意能力的培养,可开设创意思维、文化活动策划等课程,因为文化创意能力的前提是要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所以,可针对性地开设文化艺术鉴赏、美学鉴赏等相关的基础课程。围绕复合技能的培养,可沿着文化创意表达技能、文化项目经营管理技能两个方向展开,开设文化创意口头表达、文案表达、影像表达、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项目运营等方面的课程。在实际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般分通用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四大模块来设置课程。

2.模式:

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也必须遵循一般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通过单纯的知识讲授并不能形成,必须在真实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逐步培养职业技能,形成工作能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必须也应该把工与学、校园与文化企业、知识讲授与职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广泛探讨适合自身的工学结合模式。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哪种模式,最终都要以创造各种能让学生进行职业实践的机会,完成实践性项目并最终培养文化创意能力和复合技能为目的。

3.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