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毕业论文范例

影视毕业论文

影视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实践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以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路径,采取理论学习、软件模拟实践、实训、实习、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备较强的营销实践能力、实践创新及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教育部评估指标中“专业与课程建设”一级指标下面有“实践教学”这个二级指标,其中的观测点“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的要求:有50%以上的毕业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滁州学院2015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份,分析该专业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使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评估指标对毕业论文和综合训练的内涵给予了界定:指不同类型院校或专业在毕业前结合专业教育能力所进行的类似于毕业设计的综合教育环节。可见毕业论文工作应该是以强调各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为主要目标。[1]但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下滑明显,传统以学术论文为主的本科毕业论文更容易出现“假大空”的现象,也不利于学生学术道德水平的培养,与毕业论文的设计初衷相去甚远。

1.1论文满意度较低

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整体满意度比较低,“论文管理”中的“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回答率仅占38%,而在论文管理、论文选题、论文开题、答辩方式和答辩时间中“不太满意”和“非常满意”回答分别占到27%、28%、11%、16%和30%,见表1.

1.2论文撰写周期过短

目前,很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周期过短,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以滁州学院为例,本科毕业论文的启动时间是第7学期,第7学期仅做论文进行选题、开题等工作,而真正的撰写论文是从第8学期,甚至部分同学(43.1%)仅用一周的时间来撰写,见图1。

1.3论文实践性不强

当前,虽然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性有着硬性要求,要有50%以上的毕业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市场营销专业更多可以采用社会调查等形式来完成,通过调查发现,仅有11.8%通过问卷调查完成的毕业论文,而其余的同学基本上都是闭门造车,往往是东拼西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粘贴和复制,很难达到毕业论文所设计的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1.4论文对应用型能力提升不够

市场营销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应用型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查发现,论文的写作过程的确提高了学生的部分应用型能力,但是与专业相关的应用型能力培养缺失寥寥无几,见图2。

1.5论文内容与教学、就业等方面关联度不高

首先,学生论文在选题方面轻率,寄希望于老师。高中以来,写作都是命题形式,按照给定的题目或者思路写作,大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理论上的学习,很少自己尝试拟定题目并撰写小论文,到毕业的时候自己很难拟定题目,把握不住命题的方向和范围,因此选题的责任就落到了老师了肩上。其次,论文内容与教学以及指导老师吻合度不高。老师出的题目跟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而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吻合度不高,学生很难将自己平时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因此造成学生从网上复制粘贴、东拼西凑,复制率远远超过30%,甚至高达50%~70%。最后,论文内容与就业脱钩。企业需要市场营销专业的人力资源是实用型的、创新型的,在实践中完成公司的目标,而毕业论文的内容偏重于理论型,与就业岗位的要求关联度不高,有些内容与就业要求严重脱钩。

2原因分析

2.1论文制度建设不全

一方面,学校在选题环节制度过于僵硬,当前很多高校虽然制度上规定实现论文的双向选题,而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是学生没有选题意识,完全凭借导师出题学生选择,学生的主动性受到极大地限制,包括指导教师包办选题甚至选题过于理论化。论文选题制度过于死板,通过图3可以看出,制度上没有给予学生的选题主动权,选题环节由院(部)和教务处直接进行了审定和审核。另一方面,学校对于毕业论文撰写的启动时间过晚,特别在第8学期,由于学生面临毕业实习、就业和考研等事务,90%以上学生并不在学校,使得学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管理无从抓起。

2.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毕业论文主要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撰写,以滁州学院为例,第8学期没有任何理论课程,学生主要工作就是毕业实习、就业和撰写毕业论文,由于毕业实习和就业都是在企业进行,所有学生基本是都是“放羊”模式,也有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在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之中,学生根本没有精力完成毕业论文。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制度上给了学生20多周的时间撰写论文,而实际上学生仅用一周多的时间就将论文撰写完毕,学生不及时与导师沟通,造成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整体下滑。[2]

2.3论文与实习、就业脱钩

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多数是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这种安排和学生考研、实习以及就业的时间重叠在一起,导致学生没有精力也不太重视毕业论文的训练,与实习、就业脱钩。通过图4可以看到,毕业论文与实习、就业完全没有关联的分别为15.7%和9.8%,毕业论文与实习、就业一般关联的分别为35.3%和43.1%,非常有关联都占到17.6%,总体上毕业论文与实习、就业关联度不高,严重影响到了毕业论文的实践性。

2.4指导老师实践性不强,对论文的性质认识不足

专业老师基本上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没有在社会上经历过磨炼,也不是特别清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类型和要求,尤其是不能动态地把握人才的需求类型和要求。有些老师认为既然是老师出题,那么出题的方向和范围就应该是老师自身的研究方向和范围,因此把本科生的论文写作与研究生的论文混为一谈,要求学生的写作范围与指导老师保持一致,这样学生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论文中去。因此,论文质量不高、东拼西凑、复制粘贴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3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思路

3.1选题方面

当前很多高校在进行论文选题时流程过于简单,基本上是教师拟定题目由学生选择,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教师拟定的题目基本上都是自身的研究领域或方向,没有与学生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指导老师在拟定题目的同时,也要与指导的学生进行充分探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点或实习意向进行选题,选题结束后再邀请相关专家和企业人员对选题进行评议,按照市场营销的专业要求将论文选题规范化,这样就极大地发挥了指导教师、学生的自主性。[3]

3.2撰写方面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大多采用文案调查法,对别人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的照搬照抄,从而导致文章复制比过高,而进行真题真做模式的却比较少,通过调研滁州学院发现,仅有11.8%通过问卷调查完成的毕业论文。因此,结合市场营销专业自身特点,让每位同学根据论文题目做好问卷设计,深入实地进行调研,通过旁征博引,精细的图标设计,设计优良的营销方案,这样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论文的撰写质量。[4]

3.3答辩方面

传统的答辩形式是学生先对论文进行简单地陈述,答辩老师提出3~5个问题,学生作答后,答辩教师根据论文的写作情况和答辩情况评定成绩,很显然传统的答辩形式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5]因此,若是采用错峰答辩和分组调研答辩可以较好地解决一定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若是错峰答辩和分组调研答辩有19.6%的同学完全能够接受,有45.1%的同学比较能接收。总之,毕业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市场营销专业更加能够体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市场营销专业本身的特点,改进毕业论文在选题、撰写、答辩等方面的工作,切实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

3.4提升管理环节、确保真题真做

第一,综合管理环节方面,二级学院和系一级最为关键,院和系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真题真做便容易推行。第二,教学管理环节,毕业论文属于教学管理内容,因此教学院长、主任等必须做好出题标准要求和宣传工作,确保出题内容与专业、就业要求相一致,避免出现每个部分单独成章、互相独立的局面。第三,科研管理环节,确保毕业生的论文具有创新性。这里的创新性并不是指本科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有重大的理论发现或者产生巨大的现实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论文的写作得出了与别人不一致的结论,或者通过新的方法印证了别人的理论或观点,或者通过调查得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第四,指导教师环节,指导教师要严格出题,真正理解毕业论文的性质,做到出题内容与毕业生专业以及就业需要相关联,要求毕业论文确实采用来源于实践的一手资料,确保写出质量合格的论文。第五,学生管理环节,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见面指导和监督学生写作,让学生真正做到实地调研、数据真实。

3.5提高命题质量,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首先要让指导教师了解劳动市场关于市场营销专业的用人标准,了解他们最需要的人才类型,指导教师动态把握劳动市场变化,从而提高命题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其次,指导教师还要动态把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本专业的性质,做到出题内容与专业知识相一致,避免专业与论文内容严重脱钩。

参考文献:

[1]朱微,邬德林.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探索,2014(9):64-65.

[2]陈蔚珊,郭润生,张武梅.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设计探讨[J].科教导刊,2011(1):128-129.

[3]温瑶.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2014(48):162-163.

[4]王薇.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与实践探析[J].中国市场,2016(5):138.

影视毕业论文范文2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针对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缺乏创新,本科生就业压力大,指导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水平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本科生

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写好毕业论文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论文不该沦为一种形式。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不容乐观,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已经十分迫切和必要。

1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通常安排在毕业前的第七个学期末或第八个学期初,这个时段正好与学生寻境、业务找就业单位时间相冲突,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寻找工作或者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中,对于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才能完成的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有些学生甚至从网上全盘下载,敷衍了事。尤其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已经在岗实习这部分学生刚刚参加工作,对工作流程等还不是很熟悉,工作比较忙,资料收集也有一定的困难,一些学生认为工作已经落实了,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就放松了要求,不能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汇报,造成了专业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偏低。通过调查显示,有57.1%的学生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顺利毕业,拿到文凭。大学文凭不仅是学校对学生四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肯定,也是决定学生自己能否顺利就业的一个敲门砖;而写作动机是综合运用大学所学知识和锻炼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分别占到20%,这部分人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剩余2.9%的学生对自己写毕业论文的动机不明确。

(2)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偏低。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更看重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在培养方案中也没有安排相关写作课程,这就使得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缺失。同时,市场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能力比较看重,因此,学生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于考取各种资格或等级证书上,平时对于写作并无过多重视,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近几年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辅导过程看,许多学生对毕业论文感到无从下手,论文选题陈旧或多人类似,有些选题脱离所学专业或准备从事的岗位。学生缺乏查阅、检索等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运用不当,尤其不重视实际调研,很少有第一手资料,很多同学直接从网络上复制粘贴,抄袭现象严重,导致论文结构内容雷同。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写摘要和提炼关键词,多数学生不会写文献综述,因为担心论文,而导致写作口语化严重,语言表达不通顺,缺乏专业的、规范的学术用语。

(3)对毕业论文过程管控不够严格。

虽然学校有明确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组织管理办法,但面对的是全校所有专业,所以并不够具体细致,市场营销专业虽然近两年也有公布关于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的指导意见,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第7学期确定指导教师后,毕业论文选题、拟定提纲和撰稿环节缺乏系统地监督和管理,只是规定了提交终稿和答辩的时间。由于一些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不能按照学校要求准时返校,论文指导多是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所以毕业论文指导过程难以监控。一些学生和老师并没有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辅导过程,严格执行管理办法,敷衍了事。在论文最终的答辩和评定成绩环节,鉴于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会导致学生不能毕业,进而影响其就业,所以老师在评定论文时感觉很为难,常常不自觉地对学生“开绿灯”,这也造成学生“重就业、轻设计”的错误心理。

(4)毕业论文安排时间不尽合理。

一般学校要求在第7学期末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后,学生就放假回家了。第8学期的前8周是毕业实习,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一来适应工作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来撰写论文,二来无法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很多学生苦于无法查找资料而难以完成论文。脱离学校,和论文指导教师多是电话、邮件等非面对面的沟通,一些学生缺乏自觉性,老师也很难监督论文写作过程。再返回学校已经是第8学期的第9周,距离论文答辩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时候做论文十分匆忙紧张,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调查显示,有13%的学生认为把毕业论文放在第6学期更合适,有65.2%的学生认为把毕业论文放在第7学期更合适,简言之,多数学生希望把毕业论文的时间提前,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找工作上。

2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思路

(1)端正思想,引起重视。

采取课堂、讲座、毕业生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使每个毕业生正确理解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其内涵。在专业教学环节,专业老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就业方向等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并且能应用到最后的毕业论文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毕业论文引起重视,产生兴趣,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就业。

(2)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学术素养。

首先使全体专业老师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和作业要求方面更加紧密地结合毕业论文的要求,让学生在平时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并开始思考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通过学年论文、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等环节,加强对学生选题、语言运用、写作规范等基本学术素养的培养。提前介入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教育,将毕业论文涉及的规范、内容和格式要求等以专题讲座、宣传资料等形式介绍给学生,而且要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通过调查显示,92.8%的同学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前,专业老师有必要举办“毕业生论文写作指导”培训,这样可以提高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能力。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写作能力欠佳,并有改进的意愿。

(3)加强管理,规范论文指导过程。

切实做好毕业论文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从选题、拟定提纲、开题、下达任务书、教师指导、初稿检查、实施进度、答辩评审、总结归档等各环节的管理工作都要引起足够重视,制定出明确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对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应该具有系统性与严谨性。同时,将毕业论文的相关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传达到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使每个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都明确毕业论文的工作进度、纪律、内容要求、评分标准及答辩要求,真正提高认识,实现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成果的有效结合。校外做论文的学生应该有指导过程记录,并严格履行论文辅导的时间和次数要求。学生最终的毕业论文成绩应由指导教师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构成,并严格按照成绩评定标准考核,不得对已就业的学生无原则亮绿色。

(4)调整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提前安排指导工作。

为了解决学生就业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的冲突,可以将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调整一下,提前到第6学期末或第7学期初来安排毕业论文工作。这样学生就有更充裕的时间来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可以和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很多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同时还可以带题参加毕业实习,在工作的同时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使毕业论文更加理论结合实际,避免内容过于空泛。通过调查显示,52.2%的学生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约17.4%的学生认为三个月才能完成。可以看出对待毕业论文,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毕业论文的任务重,工作量大,应该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提前更早的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对于学生和指导老师在时间和心理上都是更好的选择。

3结论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语言表达逻辑性和解决问题创新性的过程,是一个专业知识凝练、升华和发展的过程。写作能力的提升不但有利于学生做好岗位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创作过程中获得的隐性知识和思维方式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应该不断探索和改革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

作者:王薇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二君.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体会[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2]宋思斯.浅谈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连锁,2014(6).

[3]秦超,武云亮.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途径研究———基于指导过程信息化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4)

影视毕业论文范文3

在经过两轮毕业设计实施以后,商务英语专业针对毕业设计教学的整个过程在2013届毕业生当中展开了调研。调研分成两部分进行:一是对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新实施的毕业设计的看法和体会;另一方面,对少数毕业生和指导老师进行座谈,了解毕业设计实施的总体情况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毕业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12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00份。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针对选题、毕业设计写作过程、毕业设计指导过程等存在问题的反馈信息。针对毕业设计写作前的选题和培训工作,85%的学生认为在毕业设计环节之初,商务英语专业举办的“毕业设计写作指导”对于毕业设计写作的开展是有帮助的。针对毕业设计的选题,33%的学生对毕业设计选题表示满意,65%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还有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针对新实施的毕业设计形式,32%的学生表示满意,62%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仍有6%的学生表示不满意。针对毕业设计教学的指导管理过程,大多数学生表示与指导老师是通过电子邮件和QQ等聊天工具进行沟通的,还借助见面和打电话等方式。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指导老师积极主动参与到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中来,仍存在少数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工作不到位,关心不够。学生认为在撰写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排在前5为的分别是:外文翻译水平不高、理论深度不够、时间投入不够、实践应用性不强、主观重视不够。总体而言,学生对于新实施的毕业设计是肯定的,但是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一些困难。从座谈会交流内容来看,师生普遍反应的一个问题是,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先于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选题内容与真正岗位工作内容不能够挂钩,所以导致毕业设计内容空泛不实际。其次,部分学生反映毕业设计写作是与毕业顶岗实习同时进行的,实习开始之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对于毕业设计重视不够,这也是毕业设计质量不能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再次,部分指导老师反映,由于改革后的毕业设计不再局限于考查学生的英文水平,而是更加注重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顶岗工作内容的结合和应用,由于指导老师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指导起来非常吃力,有时候觉得力不从心。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经过仔细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和座谈资料,我们发现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存在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设计选题工作不够细致,学生选题存在盲目性。

每届毕业设计的选题都是经过指导老师出题,教研室汇集讨论,然后发放给学生进行选题。选题前由教研室主任召集毕业班班长和学习委员进行讲授选题的注意事项,然后让他们负责本班的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由于个别班级班长或学习委员信息传达不到位,学生对待选题工作不够认真谨慎,从而影响了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进行毕业设计改革以后,在选题的时候,原则上要求学生选取的选题方向与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岗位实习内容相挂钩,体现毕业设计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但是,由于选题的时候,许多学生没有确定实习单位,他们大多还不清楚接下来的实习内容,所以选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学生往往想当然的选择自己认为简单的选题,等顶岗实习以后才发现与工作内容毫无相关。到了那时,不是要求换选题就是根据自己的假设没有根据地进行毕业设计,导致毕业设计内容流于空泛,质量不高。

2.毕业设计写作整个过程,师生互动不佳。

从学生角度来讲,部分学生顶岗实习以后,认为只要找到工作,就能顺利毕业了,对于毕业设计就不够重视。学生做毕业设计不积极,瞎编乱抄。对于指导老师的建议,采取不理睬态度,敷衍了事,没有认真按照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这就导致了指导老师的工作难以展开。从指导老师角度来讲,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指导老师所带学生数量增加,或者出现所指导学生的选题不属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指导老师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同时,也存在少数指导老师不够负责任,在毕业设计工作上存在放羊现象,让学生自己在那里闭门造车,不加以指导,以至出现学生瞎编乱造,甚至是这边抄抄那边抄抄地凑出一篇毕业设计的情况。有些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不够及时,出现学生催促老师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3.毕业设计主要环节的质量关没有把好。

首先,是开题报告环节。开题报告往往由学生指导老师把关。有些指导老师在学生开题报告的时候,没有把学生毕业设计的思路给引导好,导致学生后面的设计难以展开,影响了初稿的质量。其次,是毕业设计定稿环节。一些指导老师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定稿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定稿文本的格式都乱七八糟,更别说内容了。再次,是毕业设计答辩环节。部分指导老师出于仁慈心理,毕业答辩从简并且提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轻轻松松就过关。在思想意识上,给学生留下毕业设计很容易过,不需要认真对待的想法。

4.毕业设计教学没有激励政策,让许多学生觉得毕业设计做好做差无关紧要。

学生大多抱着只要能过就好的心态,不花时间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势必导致毕业设计的质量不高。

三、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1.选题工作细致化。

一方面,让毕业班班主任亲自布置选题任务,仔细向学生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选题。让学生仔细考虑可能去实习的工作岗位,在选题时加以考虑。同时,在选题之前先分配好指导老师,让学生可以与指导老师商量进行选题。这样,可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初次选题以后,在开题报告期间,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选题更改申请。选题更改由学生提出,专业酌情考虑,如果觉得学生提出的理由合理,那么就允许学生更改。这样,可以让部分发现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工作内容完全不相关的学生在选题以后,可以有一个更改选题的机会。而设置选题更改申请,可以防范有些学生随意更换选题,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序展开。

2.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

首先,由于传统的英文毕业论文不能够体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环节工作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所以毕业论文改为与顶岗实习工作内容相结合的毕业设计。但是,目前在校生存在部分学生要考取全日制专升本,将来他们希望进入本科院校进一步深造,允许这些学生仍旧采用英文毕业论文。还有部分学生是在完成高职学业的同时,参加本科课程函授学习的,本科的毕业论文也是要求用英文进行的,那么也允许这些学生自由选择是采用英文毕业论文或者中文毕业设计。其次,中文毕业设计的形式也可以多样,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学生一个选题的情况,允许学生团队式毕业设计形式存在。团队式毕业设计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来完成一个毕业设计。采用团队式毕业设计形式需要进行申请,由专业教研室来决定是否通过学生的申请。团队式毕业设计形式原则上要求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而且毕业设计项目最好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团队式毕业设计每个团队的人数要控制在2~4人。

3.通过在线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加强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

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全程跟踪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要求学生和指导老师通过平台相互联系,完成相应的学习和指导工作。专业可以通过加强对平台的管理,掌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完成的进度。每周都检查一次,了解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在关键时间结点,比如开题报告完成时间或初稿提交时间,检查学生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况。对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告知指导老师,要求了解情况,并及时跟进毕业设计工作。

4.采取一些激励办法,来提高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让他们主观上重视毕业设计。

例如,可以举办毕业设计比赛,以赛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毕业设计比赛采用自动参与和指导老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给予获奖学生一定的奖励。同时,参加毕业设计比赛的同学可以以比赛代替最终的毕业答辩。在比赛奖励和以赛代答辩的双重激励下,一些学生会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设计,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结语

影视毕业论文范文4

 

一、毕业论文(thesis)是每个本科生在毕业之前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毕业论文写作是总结、检验、深化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为毕业后继续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   我院2011届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本研究通过剖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其折射出的外国文学教学的不足之处,探寻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此来提高改进我校外国文学教学,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同时,指导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提升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学术价值。   二、我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选题偏文学方向且陈旧、缺乏新意通观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有一半以上(53.7%)的学生选择文学类题目。而在文学类毕业论文选题中,大多数学生的选题集中在少数经典作品上,并且重复研究的现象比较多。英国文学选题集中在分析《简•爱》、《呼啸山庄》、《苔丝》、《傲慢与偏见》等作品上,美国文学选题无外是评论《红字》、《飘》、《老人与海》。这并不是不可以,但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要就这些作品的某一方面进行较为深入、有创意的探讨,是非常困难的。   (二)论文内容肤浅、缺乏文学理论支撑毕业论文内容肤浅这一现象暴露出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同时反映出本科外国文学教学的一项不足之处——忽视对文学批评理论讲授。就同一部文学作品而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阅读视角对作品做出的诠释往往大相径庭。教师上课时应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通过教授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   (三)结构不清晰、逻辑性差这在很大程度上突显了英语专业毕业生阅读能力薄弱的问题。   相当多的毕业生由于自身阅读能力差且效率低,他们往往只能在学校借阅三到五本相关书籍或者杂志就开始毕业论文写作,并且他们根本不能有效提取参考书籍或者杂志的信息,往往就直接引用原书或者杂志的文字或观点,或者直接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简单的复制、粘贴,一篇论文就完成了,这样使得论文结构混乱、逻辑性差。日益严重的毕业论文抄袭、雷同等问题就这样出现了。   怎样以外国文学课为契机,增加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是文学课程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四)语言表达不规范,存在大量语法、句法、文法错误我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反映出的最严重问题即是:语言表达不规范。相关要求规定学术论文要用正式的书面文体,从布局谋篇到段落、句子之间的衔接,从提炼主题句到每个句子的结构、措辞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讲究严格的规范,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功底。英语表达能力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功,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论文的选题可以通过教师的细致耐心的指导比较容易的改进,但是语言运用能力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大量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且最有效的途径。   三、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所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补充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及术语等方面的知识。当今外国文学教学大多采取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结合的讲解模式,忽略对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及术语等方面知识的传授。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的诠释。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是要转变文学观念,更新文学批评的内容,向学生讲授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流派,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通过引导学生用这些批评方法解读作品,为学生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增加当代文学知识。现有的文学教材大都写到二战前后,很少涉及英美当代文学,这种厚古薄今的做法已经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通病。其实无论是英国文学还是美国文学的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都不乏优秀作品,作为教师应适当扩充对英美当代文学的介绍,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一些距离我们时代较近的文学作品。介绍和补充当代外国文学,不仅使外国文学教学与当今时代紧密结合,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宽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视野,避免对经典作品进行重复性的研究。   3.在文学选读方面,要强调阅读完整英文原著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这些内容,每月读一本英文原著小说,必须是没有经过缩写、简写或改写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强调从整体上去感受、领会文学作品,以期学生能够对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作品的寓意有所体会。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师唱主角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权威”结论。如果学生对名家的评论或名家的译本存有一种敬畏心理,那他们就不敢提出任何质疑,束缚了他们创造性。   2.娱乐法。影视资源的利用及多媒体设施的普及为外国文学课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和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播放根据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帮助其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英语文学创作模拟   外国文学课时少,内容多,光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复旦大学英语系要求学生大学四年期间要有100万字的阅读量(input),同时要有1万字的写作量(output),这既体现了读写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提出了具体要求。#p#分页标题#e#   文学创作揭去了文学的神秘面纱,使文学进入学生的生活,从而缩短了文学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英语语言与文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对文学和生活的理解在创造过程中得以充分的阐释。同时,创作又反作用于学生,促使他们对文学形式进行研究,对文学内容进行反思,对文学语言进行筛选;扩大其词汇量、完善其语法知识并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为后面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写作功底。   毕业论文不仅反映了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是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体现。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繁多,论文工作的改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不是仅靠改革外国文学教学就能解决的。对于高校英语毕业论文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但是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工作刚刚起步,还需要有大量的后续研究。

影视毕业论文范文5

(一)是语文教师的素质基础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从高考改革中可以清楚看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大量的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文学知识)及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而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侧重培养的就是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及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有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无疑是对本科生知识与技能的检阅与训练,并将惠及今后的教学。

(二)有益于语文教师的晋职论文写作

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他们最实际的问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职称评聘,教学科研论文是其晋职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说,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将会为他们日后的职称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三)与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关系密切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看,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分量增加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分量增加了;今后的高考中,语文总分将大幅提高;随着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也尤显重要。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具备充分的古代文学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恰恰给毕业生提供了一次专业知识梳理与综合运用的机会,这对毕业生今后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二、选题———高师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的关键

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与教师职业关系如此密切,论文的写作自然不能偏废。那么如何才能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呢?笔者以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很关键,好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选题要早,选题早就可以早动手,从而缓解与求职、升学在时间上的矛盾。选题也要巧,好的选题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尽量避免学生到网上粘贴、复制,应付了事。选题应该是师生共同的任务,需要在教学中精心摸索,老师的指导以及学生的兴趣是选题的关键。笔者以为选题最好能做到“三个结合”。

(一)与古代文学的学科教育相结合,从学生的兴趣中寻找好的选题

将教学与毕业论文选题挂钩,不失为培养能力的良好途径。因为要选题就必须发现问题,要发现问题就必须多读、多看、多思考。这样的选题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对选题的指导要切合学生的兴趣。其方式主要有二:

1.通过课程小论文,找到学生的兴趣

课程小论文篇幅短小,不限题目,要求不高,学生可以随意书写。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简单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这简单的看法,往往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是好的选题所在。笔者曾经给大三布置《红楼梦》作业,一学生对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发表了一点看法。之后笔者以《论贾宝玉的玉》作为他的毕业论文选题,近一年的时间,指导他反复阅读《红楼梦》,并查找相关资料,思考“玉”与宝玉形象、“玉”与作品主题的关系,进而完成了毕业论文。学生写得轻松,教师指导得也轻松,教学与选题的结合使师生都受益不浅。

2.通过课堂讨论寻找学生的兴趣

大学高段,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不少问题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课堂讨论越热烈越能显示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次对《三国演义》战争的讨论中,有学生对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性格十分感兴趣。后来笔者以《蜀魏战争与将帅性格》作为他的论文选题。该论文认为诸葛亮的“慎”与司马懿的“疑”是战争胜败关键,观点不一定成立,但能思考,有见解,与《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等选题相比,该文选题新,可操作性强。一次讨论,一个选题,一篇论文,一种能力,这就是教学与毕业论文选题结合的收获。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如果能用心细一点,努力发现学生课程论文及课堂讨论中有价值的思考;用力勤一点,尽早确立论文选题并给予尽可能多的指导,那么学生就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及早进行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避免与求职、升学在时间上的冲突。与此同时,由于论文选题源于兴趣,言之有物,毕业论文的完成就能轻松裕如,同时还能避免写作中的抄袭、应付等不良现象,提高论文总体质量。

(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从老师的兴趣中寻找好的选题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古代文学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他们在教学的同时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教学过程中适当、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科研动态、自己的科研情况,甚至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一些自己的研究,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拉近学习与学术的距离;另一方面还可以增进师生关系,增加自己的亲和力。

1.选择一些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学术热点作为论文选题

比如,近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就是地域文化研究。在向学生介绍地域文化研究成果时,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让学生以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作为选题,研究名人自身、家族或作品等相关内容。这样的选题范围广、自由度大,又便于搜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历史名人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增强写作欲望,甚至增强家乡自豪感。

2.选择与学生所学相关、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内容作为选题

与学生上课内容有关联,不会使他们觉得生疏、有距离感,从而望而却步;与教师的研究内容相关,往往容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师生彼此互相沟通。再者,教师的研究本身强调创新,因此将学生带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学生必然会有所启发,教师指导也相对轻松。此外,教学相长,学生的思考也可能会触发教师的灵感,解决研究的瓶颈,促进教师的研究。这样的选题,或许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因为是老师自己在研究或曾经研究过的,对学生会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也是切实可行的。

(三)与时代结合,在现实中寻找选题

古代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的文化、文学作品,它们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的东西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将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与时代结合,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发掘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与意义。古代文学中有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作品的研读和比较阅读,可以很好地提炼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如可将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红楼梦》《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的影视改编本作为选题,探讨原作与今天改编本的不同,探讨改编的得与失,从而发掘出内在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学会比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在比较中对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三是由今及古,易于产生兴趣。

三、结语

影视毕业论文范文6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广告营销业态、广告传播环境、广告传播方式和广告经营运作模式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因应时展和行业需求进行适时地调整和改变。毕业设计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为例,针对毕业设计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尝试对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以期探索出一套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实战性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

关键词: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人才培养

中国经济和广告业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广告营销业态、广告传播环境、广告传播方式和广告经营运作模式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数字化时代广告行业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适时地调整和改变。

一、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广告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对广告学专业学生四年专业理论学习一次全面总结,同时也是对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全方位检验,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尚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毕业考核重“论文”轻“作品”,一些高校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考核仍然是以论文为主,学生作品创作能力的考核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应用价值较低,与广告行业实践严重脱节;三是指导教师队伍主要是以偏重理论教学的学院派教师为主,缺乏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业界专家的参与;四是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一些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甚至是共用一套模板,采用同样的评价指标,而没有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毕业设计作品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创办于2008年,在2018年之前,一直是采用毕业论文的考核形式。但是,随着广告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采用毕业论文考核形式的弊端日益凸显。由于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采取单一的、学理性的毕业论文考核形式,使得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以及由于缺乏有效的实践实训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从而无法适应数字化时代广告行业市场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基于此,迫切需要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对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进行改革,有助于更好地对接行业市场,推动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广告实操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

(一)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目标任务

作为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突破口,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目标任务是适应数字化时代中国广告事业发展的需要,克服单一采用毕业论文的考核方式的弊端,结合广告学专业的特点和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制定出更加灵活、具有可操作性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调整和优化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推动广告学专业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项目制的实操训练和团队合作,对大学期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进行全面有效的总结和提升。

(二)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总体思路

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按照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广告专业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广告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教融合,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采取分阶段、渐进式的改革思路。第一阶段:以毕业论文为主、毕业设计为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形式完成毕业考核,鼓励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部分学生创作广告作品完成毕业设计。第二阶段: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要求学生按照真实企业或品牌提供的命题策略单,以个人或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作品的创作,鼓励学生真题真做。除了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之外,其他广告学专业学生一律要求做毕业设计。以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广告学专业学生为例,有资格参加毕业考核的学生共有69名,其中,有85.5%的学生(59名)选择做毕业设计,有14.5%的学生(10名)选择做毕业论文。第三阶段:全面实施实战型项目制毕业设计方案。要求所有广告学专业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这一毕业考核方式。学生自行组建团队,自行联系广告客户并获得相关项目,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毕业设计项目。同时邀请广告客户代表参加学生毕业设计答辩会的评审工作,学生面向广告客户进行现场提案。

三、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主要举措

(一)创建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

2019年4月,创建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的工作目标是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拓展专业素养和提高实践技能的平台,积极对接广告业界,促进产学研结合,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毕业设计、实习就业以及课题项目研究等方面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的指导教师团队主要由广告系的专任教师组成,学生团队则是以广告学专业学生为主,同时吸收广播电视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三个专业学生的加入,学生成员约60余人。自工作坊成立以来,工作坊教师指导2016级、2017级广告学专业学生创作完成了《连花伴青春——连花清瘟公益营销策划案》《爱可疯狂,安全至上——杜蕾斯校园营销策划案》《可比克品牌营销策划案》《卡尔顿新品推广策划案》《在逃公主——名创优品新品营销策划案》《大冒险家——达利乐虎校园营销策划案》《小膜仙探险记——膜法世家校园营销策划案》《愈见“快克”,守护天使——快克校园营销策划案》《京东便利店营销策划案》等20余件毕业设计作品。另外,依托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坊这一平台,工作坊师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创青春”中国青年公益创意大赛、时报金犊奖、海峡两岸公益广告大赛等省级及以上级别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123个奖项。

(二)制定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

2019年,为了规范华侨大学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提高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方案(试行)》。该方案明确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采取“创作作品+创作报告”的方式,由个人或组建团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毕业设计作品形式为广告营销策划案。通过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广告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指导与考核。同时,基于广告行业的需求和广告学学科专业的特点,从选题来源、作品标准、作品类型、创作者人数、创作报告等方面对毕业设计提出具体的要求。1.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符合专业性、新颖性、实战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选题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原则上应尽量选择来自于行业的真命题。选题来源包括学生自己联系的项目命题、教师推荐的项目命题以及选题当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平面公益广告大赛暨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等全国性学科竞赛所提供的项目命题。在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和毕业设计作品等材料时需要附上详细的毕业设计项目命题策略单。2.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考核内容(1)毕业作品考核: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交毕业作品,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分别进行评审并给出成绩。(2)创作报告考核: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交创作报告,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分别进行评审并给出成绩。创作报告主要是从创作的背景和意义、作品阐释、创作的过程、创作心得等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3)毕业答辩考核:毕业答辩以现场提案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由毕业设计答辩评审组教师根据学生答辩的综合表现给出成绩。3.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是保障毕业设计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中,针对毕业设计所涉及的毕业作品、创作报告和毕业答辩等三项考核内容,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评分细则和评分标准。策划案作品的评审主要是从作品的结构、内容、装帧设计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作为一份完整的策划案作品,大体上包括内容提要、市场环境分析、营销策略提案、创意设计执行提案、媒介投放提案、广告费用预算等六个部分,各部分所占的分值如下表所示。毕业设计答辩评审组参照以下三部分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指导教师成绩(占40%)、评阅成绩(占20%)、答辩成绩(占40%),以上三个评分均以百分制记分,然后按规定折算成五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分的总成绩。

(三)优化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广告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除了《市场调研与统计分析》《电脑图文设计》《广告创意与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影视广告创作》等实践课程之外,增设《广告全案项目实训》课程,旨在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为后续的毕业设计作品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针对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广告营销业态和广告传播方式出现的新变化,增设《数字营销》《计算广告学》《人工智能与媒介文化》等课程。

四、结语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考核采取论文和作品并行的方式,但以创作作品完成毕业设计考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广告学专业学生的选择。而且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创作毕业设计作品将会成为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主流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符合数字化时代广告业发展需要的广告人才和提高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设计的开展宜让学生直接面对市场,与客户直接沟通、联系,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实现客户的市场目标,进行实战练习。按照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产教融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突出实战性,积极对接市场,选择来自于行业的真命题,“真题真做”。同时,把这种实战性较强的实践实训贯穿于平时的实践教学活动中,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创作作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对于广告学专业学生而言,通过平时的实践实训,积累作品创作的经验,不断提升作品创作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为将来完成毕业设计考核任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陈辉兴 单位: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2

1研究综述

如果能够通过毕业设计,在学校教育和实际的就业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必然能够造福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也能真正实现毕业设计的目的和大学教育的初衷。目前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方案缺乏创造性,不符合实际需要,这恰是我们研究该课题的初衷。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方法,以河南省内四所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师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电话访谈,研究得出如下的研究结论。

2研究结果分析

2.1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论文选题

据调查,毕业设计在选题上,大多是老师出题,学生选题。而这些题目往往是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或是根据广告学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而出的题目,这些选题通常理论性较强,缺少实践。因此,学生在接受毕业设计任务时,他们不仅难以把握论文选题研究的框架和思路,也很难通过毕业设计学到知识。

通过对我校广告专业毕业选题分析,笔者发现:首先,不少选题为概括性题目,如“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其次,题目理论性强,如“有限传播理论在当前网络广告环境中的应用”;再者,选题多年重复,不仅缺乏创新,也缺乏应用价值,如“植入式广告”论题;最后,许多老师在提供选题时,范围过大,这使学生往往摸不着方向。针对学生的调查显示,86.7%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题目理论性过强,并缺乏真实性和实践性,不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不利于毕业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2.2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形式

当前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大多是一篇论文,外加一篇专业外文翻译。仔细考量,作为实践性最强以及与社会发展最密切的广告学专业,仅仅通过一篇论文来衡量学生四年所学,是远远不够的,根本体现不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广告学专业的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广告媒体策划等实践课程,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必须包括对这些实践知识的运用。因此,当前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过于简单,不能有效地体现出学生四年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客观、科学的评估。这也助长了后期学生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的不正之风。

2.3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据调查,70%以上的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开展的时间在第7学期,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论文写作时间都集中于第8学期,也就是最后一个学期。而第7、8学期除了考研学生外,大部分学生都在实习或找工作,学生找工作和毕业设计的时间重叠,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成毕业设计,以致答辩前夕匆忙编造一篇,其质量可想而知。

以我校为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沿用工科院校多年的传统方式,毕业设计工作从第7学期开始,第8学期集中进行。在分配方式上,将学生分配给指导老师。由于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导致实践性较强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不太好。我们希望,未来的毕业设计改革能在时间上进行规划,避开学生找工作的时间;或寻找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将平时的实习实践选题纳入毕业设计创作中,从而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

2.4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方式

根据对我校部分已毕业的2012、2013级广告学专业学生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常以找工作为由请假离开学校,根本没有时间来应付毕业设计。而从论文指导老师方面来看,老师们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学生。尽管老师采取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和学生联系,但有80%的学生不积极主动回复教师,也不按时汇报其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因此,毕业论文开展的效果不能保证,结果也就不尽如人意。并且还有许多学生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老师修改论文,但实际上却不执行,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也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

2.5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答辩形式

据调查,传统上,学生在进行广告学毕业设计答辩时往往是学生讲、老师听,然后提问题、评分。整个答辩环节都是围绕前期“虚拟的”理论性题目开展的。换句话说,整个毕业设计从选题到创作再到答辩,都没有体现出学生进行广告研究、广告实践方面的能力,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对于老师来讲,他们感觉答辩只是走过场而已,因为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从一开始选题就没有太大的创新,换句话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深入研究,但是事到临头,却又没有时间修改。因此,毕业设计答辩的成效都是源于前期所有的工作组织和安排。

2.6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方法

据调查,现在大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平时表现;二是论文题目、内容、研究框架、答辩环节的成绩给定。但是,却缺乏评价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材料,无法全面评价学生四年学习的表现,也无法通过毕业设计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就需要采取措施,不管是改变毕业设计的形式,还是改变毕业设计的内容,都必须保证学生在实践方面能力提高的同时,实现理论知识的提升。

2.7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监督机制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所有院校都制定了毕业设计相关的规章制度,也制定了多种毕业设计管理形式,如毕业设计抽查、答辩后抽查等。但是,每种方式都没有详细、明确的标准,更是缺乏在实践价值评定方面的标准。这就造成毕业设计管理仅限于检查毕业设计的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这也最终造成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积极性不高,也存在放任自流和疏于指导的现象。这就造成当前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也不能实现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目标。

3总结

毕业设计不仅可以检阅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成果,也是学生在即将踏上工作岗位时的练兵,当然也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作为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创新性学科,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如果单纯囿于理论框架去做,必将导致“理论脱离实践”。我们希望,如能对实践性较强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进行重新规划,必能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实践能力,实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

作者:卢金婷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3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2014年又出台《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广告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交叉性学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避免教学与业界脱轨,是该专业在教学改革中一直探索的问题。文本将加拿大ISW中广泛采用的BOPPPS教学模式引入至“工作室制”模式中,力求建构对广告学专业有实践意义的创新教学模式。

一、“BOPPPS”和“工作室制”结合的必要性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欧洲,魏玛国立包豪斯学院成立,开设了多个不同专业的工作坊,更侧重“做中学”,主张在短时间内让参与者获得实操经验,并学会协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挑战性目标而获取知识,这一模式是欧洲率先进行现代设计教育改革的成果。“BOPPPS”教学模式由加拿大教师培训(ISW)广泛采用,整个模式包含引言、教学目标、摸底、参与式互动教学、检验评估和总结六大要素,注重学生的中心地位,倡导建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联系,该模式鼓励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能充分提高其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使得学生能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很多研究者对这两个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提出诸多看法,虽然提出的研究角度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一致认为这两个模型有利于人才培养。广告学是一门交叉性、应用型的学科,将“BOPPPS模式”和“工作室制”进行结合符合其培养需求,具有必要性。

(一)强化实践性。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认为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的原因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度不高”的比重位居第一,教师希望增加的课程中“实践操作类”的比重位居第一。基于BOPPPS模式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将带入更多的实践性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满足教学的实践性需求。

(二)建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又称作结构主义,注重基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在该理论的影响下形成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并在BOPPPS教学模式基础下完成多个阶段的学习,全程基本是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把课堂交到学生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项目实践中提早切身体验业界规则和要求。

(三)以“赛”做项目,增长实战经验。该模式将竞赛作为项目教学内容,“以赛促教”十分适合工作室制,加之引入BOPPPS模型,使学生更直观地参与到实践操作中。例如,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参赛题目,之后师生共同完成比赛内容,细化比赛流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既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能积累一些荣誉,提高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四)在“互评”中不断修订,提升教学体验。在该模型中制定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考核评估体系,每个项目结束后,都会让学生与教师互评,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加强师资建设,新模式也在不断修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

(五)打破教学壁垒,教学接轨就业。通过将BOPPPS与工作室制结合,教学过程中打破学科界限,针对不同实践部分邀请不同院校不同学科的教师来授课,比如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教师,同时打破了业界与校园的界限,尤其针对具有市场导向的项目教学,可以邀请业界精英甚至广告主来进行指导,该模式为教师设计了时间可控的教学环节,将教学与就业接轨。

二、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工作坊项

目教学模式的建构及验证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分析了大量中外文献,问卷调研,组织学界头脑风暴,开展了较为深入的业界访谈,在深入了解教学需求后,将“BOPPPS模式”中教学过程的六个阶段与“工作室制”进行有机结合,建构了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广告专业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其中包括引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阶段。同时,笔者将此模式运用到实践教学中验证其可行性,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下次此模式的运用提供修订依据。

(一)模型的初步建构。经过以上调研工作,笔者对该模型进行了初步建构,如下图所示:该教学模式共包含六个环节:1.教学主题导入及学习目标确立(课前及课中进行):这两个环节交叉同时进行,教师选择线上学习平台教学主题,确立学习目标,吸引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关注点落在教学主题上。2.前测(课中进行):这一环节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检验,设置一些选择、填空、简答题等进行摸底,这之后有所侧重地讲解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3.参与式学习(课中进行):这一环节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学习重点难点,并对实践类课程内容(例如参与竞赛、使用设备、操作软件等)进行讲解与指导,全程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4.后测(课中及课下结合进行):这一环节即双向评估,根据评估标准,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效果评估,学生对教师教学授课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如下:学生评估标准(100分):①创意能力(20分)②专业知识掌握能力(10分)③专业技术能力(10分)④策划和组织能力(10分)⑤执行能力(10分)⑥沟通和协调能力(10分)⑦责任感(10分)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分)教师评估标准(100分):①授课态度。(10分)②备课情况。(10分)③授课内容合理性。(10分)④授课内容前沿性。(10分)⑤授课进度安排。(10分)⑥课堂互动性。(10分)⑦课堂趣味性。(10分)⑧讲授方法。(10分)⑨课下交流。(10分)⑩为人师表。(10分)5.总结(课中进行):教师对项目进行总结梳理,同时可以至线上平台,以便课下巩固及之后的考核。

(二)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的验证。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可操作性,笔者选择了《影视广告制作》这门课程进行实践验证。该课程共51课时,以大广赛题目作为项目主题,课时安排及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第一阶段:首先,教师在课前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学习通与该课程相关的视频片段以及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供学生预习;然后,教师对课前所内容进行简单讲解,导入教学主题,介绍大广赛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最后,教师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按要求在课下完成小组的划分,本项目组成了十个小组,每组五人。第二阶段:在前测环节,教师将影视广告制作的概念、历史发展、制作流程及方法的相关基础知识制作成试卷在学习通上,在课上及时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通过统计学生成绩发现大部分同学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但在实践流程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将在参与式学习中进行补充教学;在参与式学习环节,根据同学们的选择,发现大广赛中的三个题目较受欢迎,于是决定以这三个题目为主题,教师先对往届优秀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对该竞赛标准有一个大概的感知,然后邀请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相关教师讲解和指导市场调研,邀请业内影视广告制作专家做创意讲座,之后笔者对脚本、拍摄、剪辑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最终定稿后对作品进行了点评。第三阶段:后测,根据建立的双向评估体系中的评估标准进行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评估,总体情况良好;最后,教师对该课程的整个教学理论体系进行了总结梳理,同时到线上平台,以便课下的巩固,同时也为下次的教学提供经验。通过该课程的实践验证,教师和学生对该模式反响良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模型实践后的反思

通过实践教学验证,基于BOPPPS的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在广告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课时安排的随机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固定课时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例如这次实践验证中的“视频修改”环节,只利用课上3课时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同学在课下进行未完成的工作。因此,课时安排上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安排教学课时。其次,小组能力划分的均衡性。教学中划分学习小组时,采取的是自愿组队,但后来发现这样并不能让组内每位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例如有些小组中有多位同学擅于摄像,而有些小组内普遍摄像技巧不足,这就出现了能力不均衡的情况,不利于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之后的划分可以采取老师指定和自愿组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小组能力最优化。再次,指导教师人数不足。在此次的教学实践中,除了邀请部分其他学科教师讲授少量课时外,只有一位教师负责全程指导,由于学生所选主题不一,很难保证及时一对一沟通,应增加全程指导的教师人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最后,多平台教师授课有待进一步融合。在此次实践过程中,虽邀请其他专业和业内专家进行授课,但由于讲授一次后就不再指导,学生的接受度有限,课程内容和所做项目的结合度也有待提高,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与教师或业内人士加强沟通,力求备课充分。

四、结语

基于BOPPPS模式下的广告学专业工作坊项目教学模式实现了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本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符合时下的教学需求,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不断修订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梁晓琳.“BOPPPS”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课堂中的实践应用——利用“雨课堂”教学工具[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2):142-144.

[2]朱世敏.基于移动学习的BOPPPS对分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01):67-71.

[3]冯咏薇.智能互联技术+BOPPPS模式下的广告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以“广告文案”实训课为例[J].传媒,2019(08):79-82.

[4]许爱军,蒋新革.“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与概念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21-25.

影视毕业论文范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正是艺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根据时代的要求与艺术学科的本体发展,如何在给定的学制内培养创新实践型艺术人才,是目前各艺术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此,高等艺术教育应从课程结构、教学理念、考核机制等方面作出重大变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推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强调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提供多种人才成长模式,使专业不同、志趣不同、特长不同的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找到最适合的成长之路。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以及评价的方式不尽相同,势必形成不同的培养模式。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施在一所高校同时出现是理所当然且十分必要的。比如,美术类专业可以实行专业工作室制和导师工作室制培养方式,根据工作室风格设置特色课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创新意识、理论知识“三位一体”的培养,积极探索美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类专业尝试将社会项目引入课堂进行实战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探索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画专业将书画教学统一互进,以中国画为主,书法、设计为辅进行宽口径教学,通过“修为、作文、习艺”综合协调发展,探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音乐类专业以学术交流为手段,以艺术实践为检验,突出技能训练、理论提高、本土音乐融入,探索音乐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舞蹈类专业将重大演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艺术实践载体,结合舞蹈专业特色和现代市场需求,进行舞蹈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优化以重实践、强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   (一)课程结构突出综合化   课程是构成专业的最基本单元,设置什么课程、如何实施课程教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课程体系要处理好课程与学科发展、培养目标、学生发展的关系,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自身潜能的发展,优化课程结构,推进课程综合化。在课程结构上,以课程模块的形式构建课程群。   如设置专业素质能力培养与提升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素质拓展通识课程、专业知识性课程等,将学科课程、实践性课程、科研创作课程紧密结合,保证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设置高度融合,使学生在知识、素质、技能、创新实践等层面都得到系统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艺术理论素养、艺术创作水平、艺术创作能力技艺、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课程体系上,应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开设数量足、水平高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及职业发展需要。在课程质量上,既应重视单门课程的质量,也应关照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发挥课程整体质量。学校应分层次抓好课程建设工作,以此带动课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凸显素质与能力   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以“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为主导,遵循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规律,充分利用综合性艺术院校专业多元、结构互补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一是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从总体上提升课程内容的质量。按照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以素质拓展为指导提升公共选修课的整体质量。公共选修课既有通识性课程,也有能力训练课程,还可开设一些创新思维及创业能力训练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例如,可要求音乐舞蹈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美术类课程、美术设计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音乐类课程,促进学科专业交叉渗透,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二是突出实践性课程内容,融人民族艺术资源。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每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与学分,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实训课时、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明确要求。还可将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融入教学,为学生积淀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及富足的创作素材,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比如,舞蹈类专业可尝试“取材于民间、应用于教学、形成于实践、升华于舞台”的课程开发思路,将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创作表演,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课程内容突出重点、体现精讲多练。在总学分、总学时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每节课的上课时间,例如,可将每课时50分钟调整为每课时40分钟,变更教学工作作息时间表,每天可净腾出1~2个课时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这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从事科研创作、社会实践提供宽裕的时间。   三、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之根在实践”H1。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开展实践教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要体现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多种实践活动的相互融通与相互促进,以创新为导向,形成教学体系。   (一)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1.依托课堂,加强课内实践。积极探索研究性实践教学,创新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及参与式教学,构建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教学模块组成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利用多维的活动形式,拓展课外实践。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平台,全国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为契机,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以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承接的大型社会工程项目以及直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艺术实践项目,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开幕式、“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旅游品设计、会展设计”等,为学生的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高更广的舞台。#p#分页标题#e#   3.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是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高效运作的关键,没有平台的支撑,再好的内容、方法、设计也只能流于形式。艺术高校首先应优化校内实践基地,根据音乐、美术、设计、舞蹈、影视等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建设先进、科学的实验教学中心,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其次,应探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可与工厂、企业、演出团体、公司、媒体、风景区等单位紧密联系,形成布局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走学校安排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之路。   (二)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四年本科教育,应当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向社会,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成长。在完成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同时,可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活动内容提升到课程层面,把社会调查与实践、专业主题实践、艺术考察、教育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课程纳入培养计划,融入各教学环节。这对推进实践教学实施是极其有效的。   (三)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课的安排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环节,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进行全程监控,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激励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参与度、效果等方面制定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中期检查,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的终结考核,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考核,以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的总结与表彰,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四、践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毕业环节考核机制毕业环节是以强调综合能力考察为基础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环节的作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还应改革毕业环节考核机制,以专业为基点建立一套毕业环节考核方式并严格实施。   (一)选定适宜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毕业环节形式   我国学位条例指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环节形式是多样的,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显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可主要通过毕业论文形式来突出科研能力的培养;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可主要通过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形式来突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应改变千篇一律按照普通人文学科的毕业论文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选择适合的一种或几种形式,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毕业环节方案。例如,侧重理论类的音乐学、美术学等专业可采取毕业论文形式;侧重设计类的艺术设计、广告等专业可采取毕业设计形式;侧重创作表演类的绘画、舞蹈、影视表演等专业可采取毕业展演形式。   (二)严格践行毕业环节考核机制   首先,强化开题报告工作。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毕业展演,都应做好开题报告工作。应根据本专业毕业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拟定工作方案,在二级院系范围内组织召开毕业环节开题报告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开题:学生阐述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文案.÷审核小组成员提问、学生回答一审核小组讨论审核提出意见。其次,重视答辩评分工作。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一直都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键是要积极探索如何成功开展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的答辩评分工作。   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的答辩会场可设在作品展览厅、音乐厅等,与作品的展示同步,要求学生从创作主题、作品分析、创作成效、改进设想等方面进行作品陈述,接着是问答环节,最后由评分组老师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文案综述、作品质量与水平、答辩情况等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五、引入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激励机制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引入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可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构建一个含“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实践学分”、“管理实践学分”四个板块的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考评机制,设立一个大学生创新活动资助项目专项资金,建设一支大学生创新活动导师专业辅导团队,搭建一个校内外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将科研创作、专业竞赛、行业服务、社团活动等引进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特长。此外,还可将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评价机制与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改革结合,把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高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创新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当然,种种路径的实施还有赖于教师的能动性发挥及良好的制度环境。学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为本,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切实实行弹性学制,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试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全程管理,重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度的评价,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与条件保障。

影视毕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毕业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学科专业,属于艺术学学科,一级学科为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立足于设计专业,强调的是使用媒体传播手段生产、传播利用数字技术创作的美术和设计作品,其中涉及科学史、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网络技术、数字音频、游戏编程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及视觉艺术、素描造型、构成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公共环境艺术、产品工业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等相关艺术类学科的知识。此外,设计应服务于需要其或者即将需要其的用户,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应该要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其中也涉及一些人文学科的知识,如传媒学、广告学、社会学、音乐、戏剧、舞蹈、影视编导等。如此看来,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高度融合和交叉的专业。各院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抓住这一特点,制订具有特色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跨时代”的概念和内涵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创新切入点应着重在毕业设计环节,以研究学生毕业设计的实用性、综合性及专业的融合性为主要内容,明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为目标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在实际操作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学生毕业设计这一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跨专业、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域,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如何整合四年所学知识,积极应对、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设计多种“跨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最终的设计结果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平台内容或价值载体,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行业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一、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对于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有助于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经过研究,笔者发现目前部分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采用的技术过于陈旧,难以较好地与市场接轨,毕业设计作品的价值转化率低。部分学生针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某一个技术模块分支进行毕业设计,影响了自身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一些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单纯地照搬理论知识,设计缺乏应用性,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其二,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和技术点与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不吻合。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闭门造车,其选题往往针对的是若干年前的社会需求。数字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如果选题方向不合适,学生即使再努力也往往只能事倍功半。其三,部分学生难以把控毕业设计的创作时间。一些学生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往往在前期准备阶段缺乏合理的规划,对毕业设计部分环节的琐碎程度预计不足,难以预见在实际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也难以把握毕业设计的创作时间。其四,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毕业论文是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检验,艺术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应当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部分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过大,论文往往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少数学生的毕业论文难以达到概念清晰、结构合理、语句通顺等基础要求。

二、探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问题产生的根源

对于以上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笔者探究了问题出现的源头。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高度交叉和融合的学科,但是在部分院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中,各年级在课程学习上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各设计专业和各学院之间的课程无交叉。同时,技术类课程、文学类课程和艺术设计类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相互独立,三者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这导致学生难以做到在专业内部的纵向方向上循环交流,也难以做到在专业外横向拓展学习。横向、纵向上的问题会立体式地反映在最后的毕业设计环节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进入当年的实践教学阶段时,由于所学课程无交叉,往往难以就之前积累的实践学习经验展开深入交流。相比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往往具备更强的设计实践能力,但是部分高年级学生难以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传授给低年级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有大量工作是基础性、重复性的,对于这些工作,低年级学生在适当的引导下也可以胜任。然而,一些高年级学生需要重复进行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将大量的精力放在熟练操作而不是进阶性、创造性的拓展上。因此,要想解决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入手。

三、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解决数字媒体艺术毕业设计环节中的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才是意义建构的主导者。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的;斯滕伯格和卡茨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等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进入学习环节。在数字媒体毕业设计环节中,教师可结合项目导向实践教学,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使项目可以从多角度被认识。一方面,教师应开展跨年级、多层次的纵向联合,打破各年级之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造成的壁垒,以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实践项目或毕业设计项目为创意选题,开展项目实践。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负责项目组中的基础性工作,高年级学生引导低年级学生,以此形成学生成长的内动力,推动学生内部形成良好的梯队循环,为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会在不经意间进行知识更新与迭代,其设计实践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校内开展跨专业多学科联合,突破各专业、各学院之间学科的限制,以项目为导向,通过跨专业多学科联合作业的形式,将各方人才聚集在一个项目中。其优势在于可以多角度地解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这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大各专业间交流的力度,为其他专业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也体现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特性,解决了原本技术和艺术难以有机结合的问题,并且帮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融入人文元素,为拓展毕业设计作品的深度、提高毕业设计作品的社会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策略

针对前文提到的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四点问题,笔者从选题、团队和考核三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首先,对于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价值转化率低的问题,以及毕业设计选题和技术点与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不吻合的问题,可从毕业设计选题方面入手解决。一个优秀的毕业设计选题好比把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以合理的价位卖给需要它的人,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毕业设计作品的价值。教师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让学生跨专业、跨年级开展合作,让学生拓展思维,在团队协作中拓展毕业设计作品的深度、广度,从而提高毕业设计作品的价值转化率。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企业和当下社会的需求确定选题方向,以问题为导向设计选题、开展设计工作,使学生符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其次,对于学生在把控毕业设计创作时间方面的问题,可从对毕业设计团队的搭建和管理工作方面入手解决。毕业设计团队的搭建和管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团队,另一方面是学生团队。在教师团队方面,学校、学院应对跨专业、跨学院以及企业导师队伍建设给予充分支持,给予优秀指导教师团队一定的鼓励和嘉奖。在学生团队方面,教师需要以项目为导向合理分配人员。学生团队以毕业生为主导,团队内的其他成员应不分年级、不分专业,让合适的学生负责合适的工作,保证项目合理运行。此外,教师应加强管理,在团队内部做好考核工作。指导教师团队需要贯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其开展自主性研究学习,从多方面给予学生专业指导,以此形成团队内部的立体式良性循环机制。最后,对于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从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方面入手解决。指导教师需要让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意义和要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对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并要有明确的定位。学生可将毕业论文定位为围绕自身的毕业设计作品的设计说明书,在格式、内容方面区别于学校其他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教师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作如下要求。在论文的第一部分,学生应论述作品的风格和制作方法,查阅相关的资料,讲清楚毕业设计的灵感来源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明白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途径。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学生应主要论述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突出表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项目导向过程中收获的内容,以及自身的知识体系建构,并说明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等。在论文的结论部分,学生应回顾整个毕业设计乃至整个大学四年学习的历程。在结论中,学生需要评价自己的作品并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也可以说明设计存在的不足,以及将来的完善方法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考核,可以采取“毕业设计作品+毕业设计团队考核+毕业+毕业设计答辩”的评分体系。项目的受众代表、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学术教授等组成考核小组,公平公正地得出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