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范例

医疗技术

医疗技术范文1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技术;优化创新

当前我国社会在科技的助力之下,不断的提升医疗设备发展水平,其中重要的发展指标就是医疗器械的先进程度[1]。众所周知,医疗器械是我国现代医疗行业运行的基础,能够为医疗技术诊断的准确性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因此,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就要善于抓住维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机制,防患于未然。

1当前我国医疗器械维修技术的现状分析

1.1设备陈旧且技术缺失

我国对医疗器械设备的难点在于有些设备年代久远且较为陈旧,早已被设备厂家所淘汰,因而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的维修技术普遍存在技术缺失的情况[2]。加之医院科室医疗器械设备的数量较少,对于突如其来的故障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因而会造成医疗器械维修难度加大,无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此同时,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技术范围较大且程度较高,在维修的过程中,往往抓不到主要的切入点,为维修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2终端费用高昂且存在售后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各大医院科室医疗器械种类繁多,但是普遍都存在配件费用高[3],技术服务少,周期较长等情况。并且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主要以监护仪与注射泵为主,监护仪的电路板主要是用集成电路贴片组成,无明显的配件,因而这对于维修来说具备一定的难度。而微量注射泵是一种精密度较强的设备,如果出现故障对对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如果仅仅依靠厂家对于进行配件,势必会造成维修实践较长且费用投入加大。除此以外,一些用于救治紧急情况的设备,其设备大部分都为进口,此类设备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一旦发生故障时,较难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配件,因而维修的安全可靠性难以进行保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关于售后问题,比如像CT、生化这些设备基本都存在厂家保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像彩超或是透析等设备,也逐渐开始向维保方向转移[4]。我国目前医疗器械注重售后维保主要是由于普通单次修理人工费用较高,而售后维保则有一定的保障,但是维保也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当前我国医院各大科室的现代化精密仪器保养起来难度系数较高,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维修培训,很可能在出现故障的时候束手无策。售后维修保养过程中维修技术通常都比较不严谨,因而会为维修带来更大的损失。

1.3医疗器械综合性较强设备档案网络科技利用率不高

当前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水平的提升,医院设备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医院医疗设备复杂程度高且难度较大,因而在发生故障需要维修的时候,就需要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修理[5]。我国目前医院中投入使用的医疗器械多数都属于机械学的范畴,对于维修人才的要求上必须熟练精通机械学、管道学、压力学、信息管理学以及计算机等,要求其知识面要广,遇到突发的故障要专业、准确的进行解决。而对于维修设备是所填写的维修档案还要结合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输入到计算机中长久进行保存。如果全是书面文字,易弄丢,为维修机器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外,维修完成之后如果档案管理依然还是纸质,没有形成系统的维修管理体系,那么则会加大对医疗器械日常的维修难度,阻碍医疗器械维修的正常发展。

2针对医疗器械维修技术的应用探究

2.1维修技术难点培训

现阶段我国医疗事业各大医疗设备的维修难点培训,主要采取的是对维修科室定期进行培训,聘请一些资历相对较高却具有成熟经验的工程师进行主要的讲解,并依据实物分析医疗器械主要的工作原理,对维修奠定基础。在通过一系列实物的实际维修可以发现,主要的维修方向可以大致分为几个方面。首先,针对一些终端设备,如监护仪以及微量注射泵等,难度系数相对较高的设备,就需要多寻找一些技术过硬的第三方维修机构,构建和谐发展的长效合作关系,进而使得医疗器械达到使用年限内最长的使用寿命。其次,针对大型医疗设备,此类设备在购买之初厂家提供的售后维修保养性价比高,如果设备出现突发故障厂家的维修人员不能及时赶到,这就需要医院的维修人员提前与厂家的维修人员达成共识,彼此之间相互的配合,共同解决故障,转危为安。

2.2建立健全的医疗器械维修软件

我国的医疗器械维修技术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呈现诸多的弊端,因而,为有效的进行防范,就需要建立健全医疗器械维修软件,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有效的治理对医疗器械的维修。主要的完善流程应是,将各类对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拷入到光盘备份,统一存入计算机内,再将各个医院科室的负责人也一并存入到计算机之中,制定合情合理的维修任务、维修意见,以此为基础方便与各大科室及时进行沟通,避免出现突发故障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

2.3加强人才的学习培训

此外,对于我国医疗器械维修技术的探究,最重要的要点还应加强人才的学习与培训,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并且保障设备在发生故障时有相应的人员来进行维修。同时优秀人才之间也要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争取在短时间内,拿出解决故障最优的维修方案。自觉的学习机械构造与维修相关方面的知识,强化对人才知识储备的细化梳理,努力提升专业人才的维修理论知识。

3提升我国医疗器械维修技术的优化路径

3.1构建生命周期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新模式

医疗设备具有生命周期性,因而对设备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具体指的是以设备需求提出的设备采购为主要基本点,围绕设备采购、设备应用以及设备维修等多个方面为根本,开展一系列的维修管理工作。对于当前设备发展情况来讲,构建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能够对各类医疗器械构置成本、维修维护成本以及运营成本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还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医疗器械生命周期范围下的对整体成本实现综合效益的伟大目标。因此,构建生命周期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新模式是提升我国医疗器械维修技术最有效的优化路径之一。

3.2借助信息管理技术,推动医疗器械的细致化发展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带来,医院为充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的普及信息化发展趋势因而信息化发展系统在我国医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主要表现在网上进行挂号、划价进行缴费,对设备进行管理,设置电子病历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医疗器械管理过程中,设置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依据设备属性以及功能进行分类,并对医疗器械进行统一的管理,有利于降低我国医疗器械的设备管理成本的投入,不断的提高我国维修工作人员的维修技能,此外,依据信息化的数据分析,还能做好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对设备进行更好的维护。

3.3不断对现有的医疗机械维修管理技术进行完善,定期做好检查工作

我国目前各大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足够的重视,并在重视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创新,为了充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购进更加高端的检修设备,为维修工人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此外还面向社会招聘众多的维修专业人才,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保养。与此同时,为有效的降低我国医疗器械故障的发生几率,延长我国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不断的对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定期开展对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测与保养工作。日常检查的重点就是在于时刻保持医疗器械的清洁性,在器械运行之前检查好电源,仪表等性能是否好用,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做好故障记录,最大程度的保障医疗器械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医疗器械在为患者诊治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设备发生异常情况,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诊断结果出现误差,同时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转。因此,当前,我国只有充分的重视医疗器械维修技术的方方面面,从实际出发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对维修技术进行优化创新,才能在根本上保障我国医疗器械维修的稳定发展,进而以推动我国医疗行业的健康可持续运行,为社会与人们群众谋福利。

参考文献

[1]王哲.关于对本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的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157.

[2]林雄.浅谈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143.

[3]钟建元.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2):103-104.

[4]黄扬,蒋延丰.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探讨[J].电子测试,2016(Z1):152-153.

[5]解其芝.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技术及管理难点之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4):175-156.

医疗技术范文2

关键词:医疗资源;通信系统;响应流程

引言

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不管是社会经济生活,还是新闻媒体都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与此同时,医学领域的发展也受到深刻影响。医院挂号、费用缴纳、检查报告单的获得、就医处方查询,这些工作在有了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之后变得更为便利。此外远程医疗服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能明显提高基层医疗组织的医疗力量。

1探析医疗卫生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

现如今社会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受到国家的重视。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一直存在的问题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而且内部的资源配置也不够均匀,只有部分的大医院拥有比较集中的医疗资源。绝大部分的偏远地区医疗服务可及性比较差,在为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质量不佳。其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从整体情况来看,国内目前现有的优质医疗资源有80%集中在30%的城市里。在城市内,二级和三级医院集中了80%的医疗卫生资源,但是基层才对医疗卫生服务有较大的需求。也就是说医疗卫生资源呈倒三角结构,与正三角的医疗需求结构不相符合。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体现在城乡之间,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也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如果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够均匀,会导致这些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各级专家的价值也不能最大限度得到发挥[1]。

1.2资源信息共享效果不佳

国家政府十分关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正在大力推行各项医改政策,一系列的政策推广,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得到解决。从实际情况来看,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要经过挂号、就医、缴费、看病这些过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排很长时间的队。很多疑难重病患者四处求医问药,却很难真正得到很好的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其中仍然存在看病成本过高的问题。现在的中国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综合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近几年医疗卫生事业的信息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县级以上的医院都建立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一定网络化优势,其中信息化建设比较完善的是大型三甲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是基层的乡镇医院。虽然大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比较完善,会使用单独的信息系统存储病人的医疗记录以及各种有关病情的检验信息。但是医疗机构相互之间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基于“互联网+医疗”背景的医疗信息通信技术

2.1构建完整的医疗信息通信系统框架

所建立开发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要适应于不同的医疗机构,系统框架的构建覆盖多个方面,主体部分有医院整体、康复中心、生命体征研究中心、实验室、医疗设备。用于传递医疗信息的集成接口是其中的重点部分,能发挥作用的通信接口技术是以采集的对象为依据。以某医院为例,通过与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成功建立医院的医疗信息通信系统。各级医疗机构使用的通信接口有各种不同的类型,相关医疗机构想要实现数据分享,应该使用Engine接口。采集医疗信息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HL7是国际上的通用标准。为各种类型医疗系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医院卫生发展需要保存的电子资料有临床、保险、管理、行政、检验。HL7标准中有多个字段和元素,2000年的版本v2.4,到现在为止已经更新为XMLv3.0版,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些机构在使用HL7v2.4这个版本。

2.2查询信息的发送和系统响应流程的设计

医疗机构相互之间传达信息,这是一个实时传递的过程。不仅能同时监听多个医疗机构之间发送的信息,也能同时接收到多个医疗机构同时发送的信息。信息识别的这个过程非常关键,有效应用识别技术,就要把通信标准作为基本依据。对于发送方来说,多组相应数据应该同时发送。对于数据的识别、查询、关联,要解析每一组数据,并有效识别其中的医疗信息。在医疗信息系统中存入需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向对方发送有使用价值的信息。这个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同时也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在数据的查询和相应工作中,甲方会先把一个HL7发送给对方,乙方在收到之后会自动发回一个确认告知。这个确认告知的英文简称是ACK。在甲方已经收到ACK的情况下,就不会再继续发送查询信息。如果甲方一直没有受到乙方发来的ACK,甲方的系统就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向乙方发送间隔信息。在达到一定次数之后,甲方就会停止向乙方发送查询信息。

2.3有效应对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创建远程医疗模式

有效评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就应该准确判断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内部工作人员没有有效遵守相关制度,也没有认真履行登记制度和监督制度,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员都有查询信息的权限。存在一些医院内部的服务器处于托管的状态。很多工作人员都有进出机房的权限,而且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并没有实现有效分离,这就导致很多制度都是摆设[2]。建立远程医疗深化分级诊疗延伸模式,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基层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帮助。可以远程传输的医疗数据有病理影像和放射影像。在此条件下,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内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就近诊断,此时病患就不需要反复前往医院。对于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来说,有了远程医疗系统,就更有希望找到权威的专家。在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方面,远程医疗系统也能发挥关键作用。有力提升基层医疗组织的医疗力量,从而构建良好的基层首诊局面。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应用医疗信息通信技术,要构建完整的医疗信息通信系统框架,查询信息的发送和系统响应流程的设计,有效应对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创建远程医疗模式,为医疗卫生服务的纵向流动提供助力,有促进分级诊疗模式的成功实践。

参考文献

[1]冯雅娴,杨顺心.“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医院信息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6):167-169.

医疗技术范文3

1.1无统一医疗器械产品信息库

 目前国内尚未建立涵盖已经由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库,无法实现产品信息的共享。各地采用条形码技术管理时,需自建产品信息库,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外,由于产品信息实时动态变化,使用自建产品信息库,维护难度较大,从而难以保证产品信息的准确。

1.2医疗器械条形码信息单一

近年来,国内许多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为了利用条形码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功能提升单位的物流管理水平,都在尝试开发医疗器械条形码管理系统。但是,由于我国医疗器械条形码使用程度低,医疗器械条形码仅包含品名信息,而与医疗器械密切相关的生产批号这样的重要信息游离于条形码之外,不便于直接通过医疗器械自身包装上的条形码来快速准确完成数据采集。使用者只能是根据自身单位管理的需要另行统一编码、打印,再对医疗器械逐个加贴,即所谓的“贴码”,才能实现条形码技术管理。额外贴码需要增加人工和成本,还可能造成人为的差错。

2建议

2.1以高风险品种开展试点工作

医疗器械分类复杂,品种繁多,同步实行条形码技术管理工作量及难度较大。应以高风险的植入性医疗器械等品种为突破口,启动医疗器械国家统一编码工作,制定统一的条形码标准,开展试点,待医疗器械条形码技术、管理技术、电子监管网络趋于成熟后,再逐步实现全面推行。

2.2制定统一的医疗器械条形码标准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与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标准相一致的医疗器械条形码标准,统一规范医疗器械编码方式、分类标准、条码印刷尺寸及条码在医疗器械包装上的位置,条形码所含内容包括:国家医疗器械编码、医疗器械批号等。为在医疗器械流通、使用全领域实行统一条码化管理创造条件,同时促进国际间合作。

2.3建立基于条形码技术的医疗器械准入制度

为强化条形码技术的推行力度,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从生产环节就开始重视条形码的推广使用,建议监管部门出台政策,规定进入市场(包括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的相应医疗器械品种,均须印有全国统一标准的条形码,以便于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之间流通流通时的条形码管理实现无缝对接,避免经营、使用单位额外“贴码”负担。

2.4搭建远程医疗器械产品信息平台

为实现远程产品信息数据对接,应通过互联网搭建远程医疗器械产品信息平台。由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根据分工,通过平台完善基本信息数据库。并通过授权实现基本信息数据库信息的共享。

3结语

医疗技术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医疗卫生;事业

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移动的互联网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医疗体制的改革与以往是大不相同的,此次医改措施并非政府主导而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人们的健康需求与医疗资源间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医疗改革应运而生。互联网+的医疗信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疗效率、简化医疗流程,使得患者在就医方面更为便捷,增强医患间的沟通对传统区域网络医疗进行突破性优化,实现实时服务与电子挂号。

1“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应用

1.1电子挂号模式

电子挂号技术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为解决电子挂号难题奠定了重要基础。患者就医的预约途径得以不断扩充,例如,诊间预约、电话预约、住院复诊的预约以及网络预约各种预约方式,可以分时段进行。而网络预约挂号种类也十分丰富,其中主要有掌上APP预约与微信预约的方式。当患者预约成功时,会有预约成功的短信提示,短信内容还包含就诊所需注意事项。预约挂号突破了传统的就医模式,患者能够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以自身就诊时间为出发点规划车程候诊,减少了就医麻烦。据有关调查研究指出,微信公众号与服务号联合的模式能够有效缩短就诊所消耗的时间。三维导诊服务、在线支付、在线预约、在线挂号以及在线报告查询等大大缩减了就诊程序,通过微信服务的患者于医院的逗留时间取平均值来计算,每人约节省1.34个小时。微信服务号的功能齐全方便快捷,问诊所需常规操作与其注意事项在此都有所体现。医院与银行进行联合微信支付功能实现完美对接,使得手机支付的功能能够被引入医院中,当医生做完检查,医药费等相关款项都能以手机实现支付,一定程度上降低来患者的付款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有关微信平台在地图导航、出诊信息、科室介绍以及医院介绍等方面都得到体现。顺应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手机短信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对患者发送就诊信息提示,能够及时有效的提示患者及时进行就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错过就诊时间的可能性。

1.2诊前化验流程的开发

为有效避免患者在医院就诊消耗太多时间,降低就诊时为检验而出现的多次排队往返等情况。医院不断优化就诊流程,例如对出现发烧或发烧复查的患者在就诊之前进行各项常规检测,经过护士台与门诊预检的指导和把关患者可以填写诊前检验单,付费结束后到检验窗口进行常规检验,取得最终化验结果,以便于在就诊前直接提供就诊所需化验结果方便医生根据化验结果展开具体治疗,大大降低患者的就诊所需时间,简化就诊流程。

1.3管理信息助推

急诊管理的查询系统具体由四点组成。(1)科室挂号时间的分析,依据每日挂号流量,划分具体时间段,科学有效的对挂号收费窗口的工作人员进行安排。(2)对就诊的患者进行实时关注,急诊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员要实施监控,对各大候诊区域的人员流量展开预警,及时保障医生能够增援到位,从而方便患者及时进行就诊。(3)医院两区的信息互联互通,指的是治疗以及检查能够实现医院两区的互通互联模式,两个院区的病历能够进行调阅,TCD、脑电图以及放射科等科室能够依靠信息传输实现跨院出诊断报告。(4)对医生的处方、药占比以及用药情况进行监管,保障用药的安全合理,对医生的工作量实时掌控。

1.4建立电子病历

electronicmedicalrecord,EMR又称电子病历,其中包含着患者完整的信息资料并能够实现共享,计算机能够在同一时间内接受众多终端访问并快速进行数据的检索,患者的信息能够即时被获取与共享。以便于有效提升医疗效率与就医质量。电子病历能够在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与不同医院间进行病历信息的共享,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更有效减少了患者进行重复检查所造成的时间与费用方面的浪费,对于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与公众卫生事业而言带来了较高效益。但电子病历在技术与法律角度考虑还存在诸多难度,所以电子病历的广泛应用还需多方面进行配合与努力,才能更为安全有效的推动此项工程的发展。

2“互联网+”医疗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2.1远程医疗

由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从而产生的远程医疗,在医学领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在这之中就包含了远程医疗应用系统与网络通信系统。网络系统继续划分具体包括电话网络、无线网络、卫星网络以及宽带网络等。应用系统中包含了远程交流、在线检查、信息服务、专家会诊与远程诊断等各个环节。远程医疗由于具备节省约诊治疗的费用以及医疗资源的优势,得到了众多医院以及患者的肯定与重视。远程医疗不但能够对视频、图像、语音、文字以及数据等诸多医疗相关信息进行跨区域传输,还能够加强患者与专家、医护人员与患者在异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如此,远程医疗还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去往医院就诊的次数、降低住院所占比率,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实现在家就诊、保健或治疗,降低患者就诊所需费用。当前国际范围内的远程医疗技术已较为发达,我国在远程医疗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有关政策与市场需求的不断支持下,我国的远程医疗事业发展较快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在互联网+的医疗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远程医疗还会去的越来越好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将实现信息共享、远程会诊、远程诊断以及远程检查等。对现有医疗技术水平进行充分利用,并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以便于互联网+的医疗信息技术能得以更好更快发展。

2.2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的前提为无线网络,以其作为核心对个人移动医疗终端、社区医疗方面的移动应用、医院方面的移动应用以及移动医疗中心平台的整合等共同构建出完整高效的移动医疗体系。在医疗资源出现短缺时,最大限度的对有效医疗资源进行整合与配置,以便于更好的解决问题。现如今通信技术与智能手机的发展较为迅速,中国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已十分广泛。在智能手机端的医疗软件的应用也日益增多,移动医疗在应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例如,医疗设备的调配、盘点、管理或是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电子病历、药品管理方面应用普及率越来越高。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山区地区也取得了初步应用。以智能查房终端来说在为患者喂药、护士查房挂水以及医生查房方面等应用十分便捷。此项技术可以在记录患者相关信息、在用药物以及各项生理参数方面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无线射频的识别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扫码能够迅速得到所需信息,以便于实现个性化的护理模式。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在提升健康教育的执行率、护士的认知程度以及护士对工作流程的认知程度有着重要作用。针对于个人移动医疗而言,当前各类用于健康管理的软件已取得广泛应用,各类相关APP层出不穷。在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移动医疗的发展前景非常广泛,虽然在国内还未进行广泛应用,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凭借其显著优势必会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传感器技术日渐完善成熟,各类终端更为便捷智能,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其自身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具体应用中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为快捷的获取到有效信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依靠智能终端设备能够实现远程问诊在线就诊的医疗方式,跨越空间与时间实现对医疗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节省患者的就诊费用。建立起全新的医患关系,保障患者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服务,对于广大医疗设备研究企业而言也是重要的发展机会。

3结语

近些年间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医疗卫生的服务要求也日益提升。各医院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优化服务成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重中之重。互联网+的医疗改革措施受到广泛欢迎,极大的促进了行业内服务水平的进步,互联网+的医疗信息技术为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新鲜活力,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发展并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是医院发展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

参考文献

[1]樊华.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05):199+58.

[2]冯蕾,冀惠玲,陈丽君,郭丽莉.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4):170-171+210.

医疗技术范文5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正在引起业内人士及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愉液(血)器等塑料医疗器具通过非法买卖被制成纯净水桶、食品包装袋等案例的报道在社会上反响较大。2003年6月16日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冲口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强化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约束.疏通医疗废物回收,处理、销毁渠道,杜绝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我国医疗废物的管理向法制化、规范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医疗废物的签本概念   所谓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医学科研和教学及其它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它危害性的废物。   根据医疗废物的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将医疗废物分类为:①感染性废物:指带病原性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敷料、手套、拭子、引流管、插管、一次性医疗器具等废物。②病理性废物:指被切除的人体组织、脏器、胚胎等。③损伤性废物;各种污染的锐器,如针头、手术刀、缝合针等废物。④药物性废物:废弃的药品、血液等。⑤化学毒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爆性的化学废物等。⑥放射性废物:如放疗、同位素废物。此外,还有废弃的各种医用气体瓶、压力罐等。   2.我国目前医疗废物的处理现状   目前,医疗废物中的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和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一次性医疗器具是管理中的难点。残留有人体血液、体液的输血器、血袋、引流袋、血液透析器等医疗器具难以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又不能完全毁形,既使空针、输液器能做到毁形,大多数医院采取的方法是碾砸或剪切,费时费力;若采用焚烧的方法,多数医院设置的焚烧炉难以达到环保部门规定的现行烟尘排放标准,特别是目前医疗废物中塑料制品愈来愈多,其在焚烧过程中产生二恶英等有毒害物质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也是能源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城市大医院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较为规范,但中小医院、县及县以下医院、个体诊所存在的问题较多;若使用填埋方法,虽然方法简便易行,但占用土地,产生渗漏液污染地下水,滋生病菌和寄生虫等,带来生态危害。   3.国外医疗废物的管理及处盆技术   近年来,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可和接受了医疗废物的“梯次优先管理原则”,即第一位是减少废物的产生,第二位是尽量重复使用(如玻璃容器和不锈钢医疗器具经高温消毒后重复使用),第三位推行回收利用(如塑料制品经无害化处理后回收再利用),第四位带热回收的焚烧。同时,还遵循“谁污染谁付费”、“人类健康第一”和“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减少医疗废物产生量是医疗废物管理原则的目的,鼓励回收利用是管理原则的核心,人类健康和清洁环境是管理原则的结果。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国际上逐步形成了国家立法—行业指导—企业运营—环保部门监管的医疗废物管理格局。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医疗废物之前,焚烧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但焚烧产生的有毒害气体和物质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是现代人所不能接受的。   国际上新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高压蒸气法、电磁波法等非焚烧技术。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对环境危害小,且运行相对简单,投资成本小,这为医疗废物的综合治理和无毒化资源回收利用找到了一条新路,同时也是医疗废物“梯次优先管理原则”的重要体现。非焚烧的资源化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菜烧技术,已成为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4.对医疗废物处置及管理的途议   医疗废物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体健康,必须对其实行从产生到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管理。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我国医疗废物的处理应以单纯终末处理向综合治理转变,应注重和强调源头减量,综合利用,在保证安全医疗的同时,能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不提倡使用一次性的,以减少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同时还应简化中间环节避免扩大污染,国家应要求生产一次性输血、输液器的厂家将产品包装箱加工成防水、防刺、防漏可再利用于回收使用过的翰血、输液器的容器,便于社会化的回收利用。提倡引进国际上先进的非焚烧技术,有计划有指导的建设一批规模化的处理中心,集中处理。   垃圾处理能力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医疗废物的产生、来源、分类、转运、储存到最终处置,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健康、生态、环境、土壤等安全。   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暇乏,因此应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学会,吸纳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管理人才,研究制定医疗废物管理中的技术标准,探讨废物减量、安全利用,编写培训教材、培养专业人才,使我国医疗废物的管理逐步进人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医疗技术范文6

关键词: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在医院内部,医疗设备占据医院大部分的固定资产比例,为患者提供救治服务,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在医疗事业发展的同时,医疗活动对设备的依赖性也随之提升。医疗设备的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对患者的救治效果,而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的应用也是保证设备应用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过去医院的设备计量方式采用相对保守的手工管理模式,现在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水平得到了优化,现代信息化技术逐渐得到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医疗设备的计量质量和控制管理水平,也更便于改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对患者的救治能力。信息技术是网络环境下的现代通信手段,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传递。现代的医疗设备计量技术就结合信息化技术,提升了医疗设备计量工作效果。

一、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的概念

计量是一种科学的测量方式,以量进行推测确认和定性分析,以量值进行统一和溯源。医疗设备计量工作就是对医疗设备参数进行校正的一个过程。目的是提升设备的使用质量,顺利完成对设备参数的矫正,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效果。工作人员在从事质量检测活动时,会对医疗设备的计量方式做出分析和研究,采取措施,保证设备计量的精准度。在应用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时,通过合理的执行程序和控制措施可以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缺陷进行矫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医疗设备计量状况

(一)医学计量意识淡薄

在从事医学计量工作时,需要院方领导提供工作支持,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保证医院的医学技术应用水平。这需要对强检计量器具进行申报,并且制定周期性的计量检定计划。在实际的计量工作进行过程中,各个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在设备出现故障以后才对设备进行检修。在对设备维修过程中,并没有依照医院的管理指标对设备进行检修计量,这就降低了诊断功能工作的准确度,影响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

(二)医院的计量质控制度不完善

医院的质控制度通常表现在制度形式上,在对设备计量资料进行分析时,设备购入人员需要对技术指标做出核实,但是在医院的医疗管理工作进行期间,由于技术人员不足,导致很多计量质控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这就降低了医院监管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且在设备维护工作疏漏和设备超期服役的状况,这也说明医疗设备的计量工作和质控工作存在漏洞和缺陷。

三、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分析

(一)系统组织构架

医疗设备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是进行计量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医疗设备、检定人员以及标准器的信息进行记录。这需要系统具有信息识别功能,可以读取医疗设备条形码或者是电子标签上面的信息。完成设备信息采集以后,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发到计算机,完成数据分析。

(二)计量技术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当医疗设备入院登记以后,院方就会制作专属的电子标签,将医疗设备的信息录入到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并用可粘贴标签贴在设备表面,保留设备信息。对医疗设备进行计量时,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标签的方式来读取设备信息,之后和数据库当中的信息进行对照匹配,保留相关设备信息。这种设备管理业务流程更便于对计量质控信息的查询,给予医疗设备一个独特的身份标识,也便于对后续统计检测计划的制定。

(三)计量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

应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将医疗设备计量系统的功能进行表达,各个模块之间存在通讯联系,可以对医疗设备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读取,识别医疗设备的身份标识。任务计划模块,了解医疗设备计量质控目标,制定任务表单,依照质控检测顺序识别设备的信息标识,确立设备检测周期,自动生产下个区域空间内的设备检测计划。当检测周期临近时,就能发挥系统的智能提醒和检测功能。检测记录模块,检测记录医疗设备的信息,包括医疗设备名称、用途、设备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所属科室等。在查询设备信息时,可以通过检测记录模块查询医疗设备的检测信息和标准器信息。检测记录模块也会对设备使用期间的检查信息进行记录,并自动生成报表。结果审批模块,对经过检测记录模块的医疗器械信息进行审批,核查检测结果。设备信息模块,对需要计量质控的医疗设备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分析。计算某类设备的使用合格率,确定医疗设备的使用效果。系统设置模块,对设备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统计和查询,完成设置及维护作业。

四、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的管理和讨论

计量和质量控制都是确保医疗设备使用质量的有效方式。很多医院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管理,建立了相应的医疗设备计量系统和质量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之后利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完成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应用信息识别技术,对医疗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医疗设备计量系统可以对设备信息进行记录,将设备的电子信息记录在表单内,查询设备信息时,也可以随时完成对表单信息的调用,避免了人工识别时出现的误差。

五、结束语

信息识别技术和医疗设备质控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方便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电子身份的访问,便于他们查询设备的质量信息,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难度,也能及时对设备的质量状况做出评定,建立医疗设备管理数据库,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功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米利利.试论医疗设备的计量与质控[J].技术与市场,2017,24(07):454.

[2]帅万钧,李玉鑫,董灿,等.基于信息识别技术的医疗设备计量质控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6):11-13.

医疗技术范文7

【关键词】医疗设备;设备使用;维护技术

医疗设备作为医院救治病患的有效工具,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医疗设备是医生感官的延伸,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病情,提供参考[1-2]。但是医疗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轻则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耽误患者的治疗,重则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医疗设备的使用问题

1.1正确使用医疗设备的重要性

每一种医疗设备的诞生都是针对着不同的使用情况,从其设计之初,就要求符合一定的规范,这一规范不仅是针对医疗设备的诊断结果,也是针对医疗设备的操作过程。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就会影响设备的检查结果甚至造成设备损毁或者人员财产损失。医疗设备是医院诊治不断专业化的表现,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一方面可以保证医疗设备的作用得以正常发挥,挽救更多的生命,保障更多人的健康,另一方面,医疗设备往往较为精细化,正确的使用方式下,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得到保证,医院维护医疗设备的成本会相应降低,可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1.2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可以更好地保证诊断结果,提高治疗质量。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即面向操作者即医师的要求,二是面向检查者即患者的要求,三是医疗设备使用的责任制,这三者缺一不可。医疗设备购入之初,应当由专业人员对操作者进行专业的使用方法培训,应该提供完整的技术指导,讲明全部注意事项,并监督操作者行为,确保其能完成全部操作环节。医护人员在使用设备之前应该注意检查设备的通电、放置、材料等基本情况,注重对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及清洁消毒工作。操作中应按照说明书的相关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不能出现随意变更流程,防止因不当操作导致的电路故障或其他事故。患者是医疗设备面向的重要环节,医疗设备的使用归根结底是为了患者服务的。部分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患者对医疗设备的移动等情况做出或停止反应,才能避免发生危害事件。使用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清楚讲明注意事项以及对患者配合度的相关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患者的情绪等,用语言、表情等缓和患者的紧张情绪,并做到及时提醒。

2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技术

2.1预防性维护的意义

医疗设备关乎患者安全,预防性维护一方面可以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保障患者安全,另一方面则可以为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进行预演,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在设备真正发生故障时能够更加迅速准确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性维护还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更好的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可以提前对可能发生故障的零件等进行替换,针对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预防性维护,可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

2.2医疗设备的维护

医疗设备的维护分为硬件维护与软件维护两个方面。硬件维护是指针对设备本身结构及防尘处理等行为,通过仔细检查,观察设备零件、线路等损耗情况,及时更换,对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检查,防止设备零件出现脱落等情况造成损伤。注重对医疗设备的定期清理,不止清理设备表面的脏污,还应深入设备内部,对设备主板、通风口等位置吸附的灰尘、毛絮等进行清理,防止影响电子元件工作。软件维护是指针对医疗设备中安装的相关软件的维护,这一类维护需要更高的专业知识,一般的医护人员难以完成,需要需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医疗机构应与医疗设备软件维护专业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由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检查。此外,部分医疗设备的运行时间过长,其中的软件系统容易被各种资源占用,软件的运行效率就会降低,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求设备的操作者每日需对设备进行定时关机与重启,减轻医疗设备的运行压力。医护人员不仅要对医疗设备有基本的了解使用,当医疗设备出现一些小故障的时候要能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修复[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医疗设备的影响力也逐渐变大,当今医院的医疗设备尤其大型设备有一些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设备如果出现故障,就需要请厂家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检修,而且调配件周期比较长,配件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医院在引进一些常规设备的时候,可以考虑尽可能地引进一些国内生产的医疗设备,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后期使用维护起来也较之方便快捷[4,5]。总而言之,医疗设备在当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都需要相应的医疗设备的参与,只有更好的掌握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技术,才能保障医疗设备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促进人类健康,减轻财务负担,提高医疗机构的综合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华伟.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技术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201.

[2]付晓龙,杜晨迪.论设备使用效率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6):160-161.

医疗技术范文8

1电子技术对医疗行业发展重要性

电子学是一门具有复合型的现代科学,其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材料学等内容,电子技术发展是电子学的延伸,按照科学原理设计并制造电路模型,使其为社会生产提供帮助。电子医学则建立在电子技术基础上,属于现代化生物医学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医学工程的最关键分支,例如:计算机、大数据、信息处理、信号传输、电磁波射线都属于其核心技术,通过操作设备来分析生物生命状态,检测量化情况,从而掌握生命机体结构,并根据生理功能与疾病情况做出进一步治疗方案。虽然电子医疗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通过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当前已经得到较好成果,例如:精密注射泵就融合了医学与电子技术,采用电机及其驱动器、丝杆和支架构成,并且有能够移动的丝杆、螺母,所以也可以称为丝杆泵,仅需要在注射器中盛放药液,就可以做到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的液体传输。电子医学融具有很强的复合型与跨界性,是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电子医学已经被划分为独立性学科,目前在精密医疗设备应用效果较好,联动大数据实现信息在线交互、医疗传感、数字信号传感等内容。例如:当前可穿戴医疗设备就利用自身良好的精准度与效率性,实现了对患者健康的在线监控,生理信息的集中上传,给慢性病管理提供良好支持。

2电子技术在精密医疗设备的应用

2.1电子传感器分析

传感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科技,能够对社会多个行业有良好的适应效果,我国研究院了《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预测报告前瞻》系列文件,表达了其对于医疗卫生领域的贡献。电子传感具有精密性、现代化、智能化、规模化等优势,能够帮助医疗行业向着创新型转变。将电子传感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中主要是在设备仪器上装置电子传感器,从而感知患者身体情况,并根据传感信息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在中控计算机中得到身体物理性质,然后把其整合成数字化内容,录入到数据系统当中,最终便于医疗人员解读数据。当前最常见的电子传感技术就是院内设备检查,例如:CT、X光、细胞检测等等,此类设备的应用不单单是电子传感,同时还有其他多个综合学科的应用,由此可见电子技术具有低能耗、高精密、便携带等优势,融合了生物芯片技术,能够不同类型的生命体进行检测,常见芯片材质有硅类半导体、塑料、玻璃、金属等等,多元化的技术类型能够打破传统医疗体系制约,当前很多家庭式精密电子仪器中也应用了电子传感技术,从日常身体检查、慢病健康监控、急病预警等多个方面发挥出良好效果。

2.2无线网络通信器

当前社会群众身体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很多医院都开始应用电子技术加持的精密医疗设备,有效提升设备功能性,减少患者在就医时面对的心理压力以及身体伤害风险,降低各项身体检查的重复性,精准给患者身体病变位置进行判断,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方案,继续后续治疗计划。无线网络通信在精密设备中较为常见,因为该技术需要前期成本投入比较低,所以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在比较近的距离范围内仅需要低能耗就可以完成数据的高速传播。无线网络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单双向结合电子技术,常应用在一些功耗低、近距离的精密设备里,数据显示,仪器精密程度与功耗之间存在正向发展比例,无线网络通信较为实用,所以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护理的患者有较好应用效果,有效提高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效果,通过无线通信能够及时了解到患者个人情况,方便高效掌握就医信息,提高治疗进度。

2.3数字信号处理

可穿戴医疗设备是当前很多家庭选择的一种护理型精密设备,该设备中集成了智能化信息技术、网络中断等内容,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获取目标信息。例如:佩戴在患者身上,能够利用生物传感器感应心电信号,然后过滤处理后,突出特征性数字信号,按照心电滤波计算公式判断心电参数,从而感应到心电信息的异常,按照:记录-预警-上传-呼叫等顺序流程向控制中心发出信号。当前我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建立在FIR、IIR科学基础上,综合功率谱计算、自适应滤波、维纳滤波等技术,精准提炼目标内容,然后实现综合判断与再处理。这种家庭式医疗设备能够集成无线网络、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交互性科学,并且具有小体积、成本低等优势,不用将患者限制在医院当中,方便医生及时了解到患者病情,有良好的精准度,提高医护决策的有效性。

2.4远程病情监控

现代化电子技术精密医疗设备开始逐步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当中,包含了生物监测、放射治疗、病情远程监控等内容,例如:X光仪器在融合了电子技术后,结果的精准度与分辨率都有进一步提升,核磁共振、B超检查、内窥镜等设备也能提高精准度,防止病患在进行检查时受到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另外,对于部分有慢性病的患者,电子技术能够有效实现远程病情监控,通过网络传感与数字蓝牙医生就能知道身体情况,实现在线病情检测,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患者不在需要长时间住院观察,影响日常生活。

3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的繁荣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有体现,提高生产力水平,医院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单位,需要给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医护服务。虽然从发展历史来看,电子技术与医疗医护属于两个独立学科,但是目前二者开始实现高度交互,电子技术能够利用计算机优势完善设备精密度。

参考文献

[1]黄家富.精密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必要性探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2):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