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范例

心理课程

心理课程范文1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心育德;协同育人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动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对《指导纲要》的落实,也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的必然之举。

1心理健康课实现课程思政的内涵

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并强调“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立德树人的核心是立德,即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积极的引导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而树人是目的,是要通过适当的教育塑造人的优良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包括健全完善的人格、理性平和的心态、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等,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根据发展需求进行自我调整,进而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2心理健康课课程思政的核心问题

2.1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已经明确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对病理性人格特质的研究和探索,而忽视了对积极人格的培养和发展。中国文化中早就有“标本兼治、防胜于治”的优良传统,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结合现代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对于“人格匡正”的积极引导,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深化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抗压能力,促使其养成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意志品质,并有效提升其幸福感和获得感。

2.2发挥协同育人的教育作用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指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是相同的,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各有特点,各具优势,只有协同工作才能发挥育人的最大效力,构建完善的德育系统[2]。目前,多元价值观取向正在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层面造成巨大冲击,大学生群体当中的思想观念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交互影响,也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学生具备良好的自知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又和理想与现实、社会化与发展性的问题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协同互补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合力,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2.3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

建设是心理健康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协同育人目标达成的有力保障。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在新时期,教师不但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使命,还肩负着传播信仰,引导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心理健康教师在思想层面要提高自己的认知高度,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做到人格端正、修身自律、知行合一,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和鼓舞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自身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挖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敏锐地发现学生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也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观引导。

2.4达成“高效、实效、长效”的育人效果

《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心理育人是指教育者通过对教学对象身心特点的把握,依据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心理学原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活动,以促进教育对象积极心理品质养成、提升教育对象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心理育人要实现“高效、实效、长效”的育人效果,首先,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心理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教育管理的整体规划,建立清晰的组织构架和工作层级,保障充足的相关配套资源;其次,教育活动必须尊重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规律,构建因时因地因人、点面结合、多位一体的育人格局;最后,心理育人工作要坚持多重并举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建立面向实际、面向职场、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职业院校心理健康课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及实践

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育心育德工程实施的重要载体。目前心理健康课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结构逻辑主线不清晰,教学方法学科特色不突出,教学资源内涵价值不丰富,评价机制德育效果不明显,服务平台难以满足差异化需求等。针对以上问题,可遵循“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资源—健全评价机制—拓展服务平台”的路径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思政体系。

3.1以“育心育德”双主线思维重塑课程架构

为充分体现“育心育德”双主线思维,系统开展心理育人工作,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实施建设了“4321”心理育人工程。在该工程体系中,心理健康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产生协同育人效应,为实现学生心理素养与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基础。课程依据《指导纲要》修订课程标准,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设置的根本目标,以家国情怀、职业情愫为重点,结合校本特色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通过线上线下空间维度、课前课中课后时间维度、教师学生主体维度贯彻育心育德双主线。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传播传统文化价值观,树立中华文化自信,课程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为目的,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能领略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切身感受到其魅力并自觉地探索和喜爱传统文化。例如:通过故事、典故、名诗、古文等弘扬中华仁爱兼利、自强不息、修身自律、奋发有为的价值体系;通过介绍中华传统医学中身心一体观及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对人心的重视和探究,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体系中对“人心”和“人权”的重视;通过介绍古人治疗心理健康疾病的心理行为疗法,诸如情志相胜法、阴阳相胜法、移情变气法、祝由法等相关理论和技术,让学生领悟身心平衡发展的意义,学会调节情绪、缓解机体紧张的方法;通过营造氛围传播传统美学,采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制作课件并开发其他教学资源,让学生领悟中华文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并热爱自身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广识—善思—内观—明理—笃行”5个教学环节弘扬传统教育精神;通过“一句古语、一个历史故事”增加课程的思想性;通过甄选古人对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如“中庸之道”“阴阳平衡”、张子和心理疗法等,感染、鼓舞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立文化自信。为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观教育,使课程结合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专业的特点,对接相关企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发具有电力职业特色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联合培养社会主义电力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研究专业情境中的职业心理现象及行为来确定课程体系,依据岗位特征来确定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要点,针对职场中出现的安全心理、职场效能、职场人际、职业压力应对等具体情境来确定项目化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课程结构中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分析职业岗位心理素质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模块。以高压输配电专业的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为例,由于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抗压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因此针对岗位特征,教学内容选取了安全心理、生命教育、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团队建设等内容;在实践课堂中,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心理承受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掌握了职场所需的心理调适能力,而且职业心理素质明显提高。

3.2以心理学学科原理革新教学方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遵循人发展的规律,重视人的价值,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作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强调人的幸福感、尊严感、价值感和控制感,而这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3]。高校心理健康课的关键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课程依据积极心理学原理,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进行学生心理素质(能力)培养模块的设计,聚焦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旨在培养热爱生命、人格健全、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培养适应力强、人际关系和谐,能够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培养具有良好意志品质、拥有理性平和心态、能够自我管理和调控的人。课程围绕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展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开发出“和谐关系—平和心态—健全人格”三大模块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运用心理学科学性、实践性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综合运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咨询技术、心理动力学观点及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学原理,设计心理健康课程的各个环节,包括主题确定、单元设计、团体构成、实施程序、活动形式、互动策略等。案例分析、心理测评、项目化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实际运用心理知识为自己和他人服务的能力。为实现隐性教育的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课程运用信息加工心理学原理,以“激活认知体系—重组认知结构—促进技能迁移应用”为主轴线,以“知识储备—能力展示—巩固迁移”为目标,设计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环节。通过探究式的项目化教学活动及翻转课堂的形式,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及微课、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自发主动地建构价值观体系,实现学生从思想认同到行为的转变。

3.3以思政元素重构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而需要具备的所有要素的总和。为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课程应深挖思政元素,并结合学科知识特点从教学材料、教学环境2个方面入手进行资源的重构。在教学材料的开发上,课程应综合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培养两大角度,对当下热点性事件进行收集整理,深入分析社会事件中的心理因素,并对学生做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同时,课程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时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形式和内容,在教材、课件、案例及影像图像资料中嵌入思政素材,同时通过活页教材、在线课程、在线互动平台的开发运用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实现学生价值观内化的自我教育。为给学生内化价值观、信念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课程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通过开发1个课程学习平台(在线课程平台),开放2个线上交流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QQ互动平台),搭建1个网络实践活动平台(朋辈心理健康互助平台),来实现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有效衔接,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践行者—传播者。

3.4以价值引领重建课程评价体系

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评价机制上,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学分制”。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过程化考核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4];通过阶段性心理测评和学生实践报告等考查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的提升状况;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纳入整体评价体系,以考评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心理育人评价诊改机制见图1。为使学生意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实现自觉健康发展,课程将学生的价值观、归因方式、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意识、情绪调适能力等都归入统一考评体系,实现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课程同时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身需求与国家、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积极情感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到价值观的转化,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在育人成效上,制订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变化的重要指标,做好学生思想动态的跟踪及阶段性调查,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和发展状况,为德育工作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同时通过学生学习效果阶段性评估、企业人才长效反馈机制等质量监控手段来评估课程目标是否合理,课程体系是否切合课程目标,以持续更新和优化培养体系,进而不断提高育人效能。

3.5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完善课程实践平台

为促使学生有效转变行为,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课程采用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的形式开展。课程依托素质学分系统和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打造的课程实践平台,紧扣课程标准,拓展课程内涵,真正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依托学校素质学分系统,以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6个维度[5]作为素质培养关键点,系统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学生依据理论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在素质学分系统上自主设计、申报、参与、评估实践活动,获得相应学分,这样能打破传统课程主客体及教育空间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功能[6],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依托多方联动的组织结构搭建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平台,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参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公益等各类型活动,教育的方式、时间和地点都更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与朋辈进行实时交流,在解决自身困惑的同时帮助他人,打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和教育空间的局限性。

4展望

心理课程范文2

1.1民族心理认同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代表主流文化之一的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够将民族文化当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学物理相结合,并能够利用学习到的大学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他们在尊崇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对大学物理课程形成肯定性情感和态度,并表现在思维方式和具体行动中;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过分迷信本民族文化,强调本民族生产生活经验,即使这些经验与科学事实或原理相悖也坚信不移,这种对大学物理课程分离的处理方式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态度;另外也有学生采取同化方式,远离本民族文化,脱离本民族生产生活实践,不能结合实际经验将物理知识拓展和应用.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认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

1.2大学物理课程价值的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所谓课程的价值,是指课程能满足主体(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一定需要,即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应,通俗地说,课程的价值,就是课程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课程价值作为教育价值的一个有机部分,强调作为客体的课程价值对主体的人和社会的需求的满足.大学物理课程的价值,除其在物理知识、方法和思想等方面反映出来的独特价值之外,在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课程建构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少数民族基于本民族文化结构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等具有独特的认识和不同程度的认同,反映在对大学物理课程价值的认知、态度、情感和反应等心理过程以及外显行为,也直接作用于于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效果.

1.3物理课程内容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大学物理课程选取物理学科中最具核心地位的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中的实验、原理、概念作为基础并渗透物理学中影响深刻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等内容,典型的物理方法如演绎归纳法、分析综合法、联想类比法、理想模型法以及物理统计法等等,是为理工农医类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其后继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心理认同程度的因素主要有:

(1)理工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分为汉语言教学、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其教学要求整体低于汉族学生,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更加深奥,思维更抽象,工具从简单代数到高等数学,期间的跨度使得多数学生难以适应.

(2)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需求差别较大,但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与专业联系程度较低,仍使用统一教材、统一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形成较低程度的认同.

(3)另外,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虽然包括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的内容,目前前者占比重较大,近代物理的学习要求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近代物理思维,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因此教学内容中近代物理内容较少,使得大学物理课程的前沿性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1.4授课教师在学生中的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特殊的文化结构和心理结构,其知识建构、思想观念等方面处在正在发展阶段,因此教师适时得法地引导尤为重要.总结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的心理认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授课教师的语言能力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心理认同的主要方面.学学物理的少数民族班级有民考民和民考汉两类,前者其基础教育中的物理授课均为民族语言或少量双语,后者汉语言授课较多,但总体汉语言应用水平较低,用民族语言授课的基础物理中物理专业术语均为英文音译,与大学物理全程汉语言授课不能很好衔接,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言物理专业名词不能理解、对号,而大学物理授课教师均未受过民族语言培训,不能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不明白,学生表达的意思教师又不理解,这使少数民族学生与教师不能有效沟通,降低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心理认同,进一步对大学物理课程产生排斥.

(2)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态度也是影响其大学物理课程心理认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他们对与其不同民族的授课教师有着特殊要求,希望教师尊重他们的文化、风俗、信仰等,需要教师耐心、亲切地与其交流,希望教师能平等地对待他们并融入他们的文化,他们亦会对歧视少数民族的教师从心理上产生排斥,进而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促进学生对物理课程心理认同程度的建议

大学物理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与方法训练、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表现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思维、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特点,正确认识心理认同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改革少数民族大学物理教学.

2.1调动学生积极乐观的认同态度

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教育及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与少数民族精神及物质文化的发展、价值观念的转变之间存在矛盾,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6].我们需要更好的尊重、包容并融合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和传统、思想和行为,增进民族交往和认同,协调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调动民族心理认同的积极性.适时引导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互认同和融合,各民族增进相互了解,避免隔膜和歧视,真正认识到各民族社会、政治及文化等方面的平等地位,建构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理念,发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适应主流文化,建立科学的民族发展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样多元一体的和谐、美好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中亦会产生从众心理,在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同时能积极了解并从心理上认同学校教育,认同大学物理课程,愿意了解课程意义和价值,积极与教师、同学沟通、交流,构建其对大学物理课程积极的认同心理.

2.2修订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大学物理课程

针对理科基础较为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如何精选大学物理课程内容,适应专业需要和社会、科技发展的时代需求,是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修订的主要目标.修订的主要方面有:

(1)加强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与其专业课程的相关联系,比如电工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偏重电磁学,医学专业则偏重流体力学及振动等,增强大学物理课程的理论基础性、实用价值性、专业前瞻性.

(2)融合多元文化课程理念,修订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多元文化课程是多元文化主义的教育实践,旨在打破主流文化课程垄断格局,对多元文化进行统整、兼容,在课程中反映多民族文化,注重课程的多元文化性和民族性,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世界,并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大学物理课程知识,反映地域特点,增加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应用实例,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有的实践经验,引起学生的共情心理,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传承与发扬,体现大学物理课程与民族文化的共通性和一体性.

2.3授课教师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培训

针对具有特殊文化背景和心理结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物理专业素质及教育教学素养,还需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方面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少数民族语言方面.主要学习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礼节用语、课堂交流简单用语,尤其对民考民班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汉语言应用水平较低,学习民族语言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对教师的心理认同.

(2)少数民族历史方面.主要学习少数民族人种志和发展史,旨在增强授课教师对少数民族及其发展历史的深入了解,认识少数民族形成及发展的脉络及民族性格、思维特点,从而产生共情并融入少数民族团体,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深厚友谊和情感.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方面.主要使教师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结构、特殊习惯、宗教习俗等,在与学生交流与交往过程中尊重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促进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的融洽交流.

(4)民族理论和少数民族政策及教育政策方面.了解我国多元一体民族理论,以及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文化、语言、宗教等政策,民族教育政策中的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民族教育课程政策、经费政策等,促使教师从理论上、从政策上正确认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2.4改革物理课程教学模式

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步伐较为落后,至今仍没有形成联系少数民族、联系专业特点的大学物理课程,其教学理念保守、落后,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使得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难以获得少数民族学生较高阶段的心理认同,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建构交互式、信息化的跨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紧密联系少数民族各专业特点和需求,融合其专业内容,理论联系应用,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和媒体资源,采用师生、生生交互方式,创设开放、生动、形象的大学物理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探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改革.在少数民族学生预科教学内容中增加基础物理的双语教学,一方面为他们物理课程从民族语言授课转换为汉语言授课形成缓冲和过渡阶段,锻炼和提高他们物理课堂上汉语言的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复习与巩固基础物理概念、原理,厘清物理专业术语和名词,为进一步学学物理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3)建立大学物理课程少数民族分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是教学效果的衡量和反馈,针对不同基础、不同类别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依据专业类别如农林类、理学类、工程类,依据语言基础如民考民班、民考汉班等划分不同层次,对他们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深度方面进行区别评价,并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激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之处,鼓励他们创新思维,树立自信,激发兴趣,促进他们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心理认同.

3结束语

心理课程范文3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

1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课程改革问题分析

1.1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高职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的实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有着保障。处在当前的教育发展阶段,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自我意识比较强,但也存在着不良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主要来源于学习压力以及就业压力。这就需要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当前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倾斜化的现象比较突出。高职院校主要是针对学生负面心理进行引导矫正,但是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没有充分重视[1]。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还是采用了消极心理学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分析自身消极因素,但是没有重视对学生自身潜能以及品质的培养,这样就必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面对新的发展教育环境下,就要充分注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样化措施实施,注重科学的改革。

1.2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问题分析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教育中就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有着很大负面影响。主要的教育问题如下:1)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要想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就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完善建立。以往的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充分重视,而高职院校的建立时间也比较短,缺乏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专业教师数量就比较少。专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还没有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一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比较低,这就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提高。2)心理健康教育不注重创新。处在当前的教育发展环境下,只有创新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也是如此。但是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除日常授课外,学校开展的寓教于乐的互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较少,开展的活动质量还有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力度还不够[2]。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少以及不注重针对性。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在课时的安排上比较少,通常是作为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在短时间内进行讲述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作用发挥是比较小的。有的高职院校只是在大一的时候,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大二、大三就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开设针对性不强,造成教育的效果比较差。

2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优化措施实施

2.1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重要性

近些年,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突出,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学生的出走及退学和自杀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并在比例上逐步上升。工作在一线的教育辅导人员要能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开展[3]。在这一发展形势下,充分重视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改革深化实施,对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就有着积极意义,对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在心理教育的改革实施下,能从心理健康角度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友和择业等问题进行科学的辅导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着重要作用。

2.2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原则

1)注重情感原则。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充分重视遵循相应的原则,从而提高心理教育质量水平,对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有着积极意义。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要注重情感为重的原则,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矛盾的情感得不到交流,以及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宣泄等所致。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将情感作为基础,鼓励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对学生要充满信任和关爱。2)注重针对性原则。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注重针对性原则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能面向全体,也要能针对个别,注重因材施教的方式应用。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展方面,要能充分重视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针对性的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良好呈现。

2.3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优化措施

1)充分重视心理健康课程的灵活性。面对新时期的教育环境,在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时候,就要充分重视对课程的灵活性特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校,在教育的时间上能充分。要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结合实际情况,时间的安排要灵活和充钻,重点对大一的学生进行开展心理课程,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开展心理讲座,在讲座开展的次数上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整。总之,要讲心理健康教育从大一新生到大二、大三都要能进行贯彻。2)注重教学体系的完善建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重视课程体系的完善,高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必修课程的形式进行讲学,以预防为主的教学思想得以落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执行过程中要分重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要不断提高,充分重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结合实际建设科学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知识结构建立,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开展教育,将原理课程和案例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紧密结合。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高职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实施,要充分重视心理健康的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和普通课程教育有着不同,这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的,需要在教育中进行考核,从而针对性的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模式要讲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紧密结合,将课堂和课外考核紧密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让学生进行撰写心理感悟以及自我心理剖析,制定人生规划等,这些方式对学生心理变化的了解都比较有利,可将这些作为对学生考核的手段。4)注重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保障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可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个别的大学生发生心理疾病以及危机的时候,就不能单靠心理教育和咨询,要注重遵循国家所推广的社会化以及开放式和综合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模式,通过学校以及家庭和社会力量的积极运用,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由以下重要环节组成:①发现;②监控;③心理咨询治疗以及干预控制;④转介;⑤回归保健。对每个环节的作用发挥都能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疾病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阶段的教育工作实施,需要从多方面重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注重科学手段的应用,对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实施要细化,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通过此次对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应研究下,就能进一步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对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就能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7-110.

[2]张国萍,杨阿丽.浅析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0-51.

心理课程范文4

关键词:心理测量学;BOPPPS;教学模型;课程设计

1心理测量学的意义与课程定位

测量是科学的基础。在心理学中,我们通常需要通过自我报告与行为观察评估相关变量,如“智力”“攻击性”等。心理测量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的课程,是心理学与教育学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心理测量课程既需要理解和记忆大量的重要概念,又需要掌握公式的计算与推导过程,可视为统计学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的混合,因而难度较大。本科生一般在大三学年学习心理测量,课程开设于心理统计、普通心理学等基础课之后,组织行为学、临床心理学等应用型课程之前,可以说心理测量学承担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1]。

2心理测量教学中的困难

在心理测量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基础不一,教学难以因人而异。前文说到,心理测量课需要统计与研究方法的基础,如果学生这些课程没有学好,学习心理测量会感到非常吃力。如何在课前评估学生基础水平,以及如何在学生基础不一的现实条件下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心理测量涉及面较广,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复杂计算,内容较多,如何在48个课时完成全部教学内容,也是教师需要深入思索的。最后,心理测量可视为基础与应用的结合,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重视理论教学,单纯讲授灌输知识的方式,学生参与度低,从理论到实践的鸿沟无法跨越,学生会觉得课程枯燥,师生间缺乏互动。

3BOPPPS教学模型简介

起源于加拿大的BOPPPS教学模型自提出后就备受关注[2]。BOPPPS是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体系ISW的理论基础,该模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与拆解,在教师培训中通常采用微型课程的演练[3-5]。BOPPPS包括六个步骤,分别为引入、目的、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与总结,具体内容如下:引入(Bridge-in),是BOPPPS教学模型的第一个步骤,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讨论本课程将要发生的事情。在这一阶段,教学策略包括通过讲故事或个人经验,分享本课程的重要性、观点想法以及学习原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目的(Objective),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运用认知、情感与神经运动的技巧,阐明学习的目的,例如学生需要在课程中知道什么以及课程后做哪些事情等。前测(Pre-assessment),教师在这一阶段,通过测验、家庭作业或者非正式的问答环节,了解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层次,进而调整课程的难度与深度。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这一阶段特别强调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通常会被分为若干小组,教师需要基于课程材料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与思考。后测(Post-assessment),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的要求,后测内容与教学目的直接对应。测验的方法多样,包括多选题,可以用以评估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应用、创新、分析等能力可以通过问题解决所反映;学习态度或满意度等能够通过心理学量表评估。总结(Summary),在这一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反思课程学习的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主要知识点,回顾课程内容,答疑解惑,同时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表示鼓励。

4基于BOPPPS的心理测量教学设计

基于BOPPPS模型,我们以心理测量中信度的概念一章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在BOPPPS中,重点与难点的阶段在参与式学习的设计。在本课程中,我们将充分结合生活中的例子,采用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推导出信度系数的计算公式,比如为什么说信度可以理解为测验成绩的稳定程度?知道了前测与后测成绩,如何求出信度系数?如何从分半信度系数过渡到内部一致性系数等,进而加深学生对信度概念的理解。在前测与后测阶段,我们都会使用雨课堂软件,该软件是由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旨在促进教学体验与师生互动。基于该软件,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参与答题,答案能实时反馈给教师,进而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进度,了解学生情况[6,7]。在我们的实践中,对比发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该课程的教学满意度为86.24%,而基于BOPPPS进行课程改革后,该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达到95%以上;在学生知识掌握方面,我们用五道选择题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发现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平均成绩为正确回答3.78道题,而采用BOPPPS教学法后,学生的平均成绩为答对4.33道题。说明BOPPPS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还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综上,我们认为,BOPPPS是一种先进、成熟的教学模型,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生参与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基于该模型对心理测量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再设计,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晓宝.开设心理测试技术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21(4):118-121.

[2]任怡,宁洪,刘丹,等.BOPPPS模型在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中的运用[J].计算机教育,2017(4):104-108.

[3]韩龙,任建莉,平传娟,等.基于BOPPPS理念的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探析——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1):103-107.

[4]杨丽,于为,李晓红.BOPPPS模型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7(4):15-17.

[5]沈旭君,王灵聪,冯晓红.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在西医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2):114-115.

[6]周凤新,王兴辉.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环境的课堂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56-58.

心理课程范文5

 

科学心理学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一门实验科学,以实验的手段探讨人的心理现象并为人类服务,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心理学专业的教学,如何适应心理学发展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使其在专业学习中能够真正把握专业基础和实验研究的精髓,为其后续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这正是心理学本科教学需要研究与探讨的关键问题。心理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正是从实验课程体系构建入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   一、构建以《实验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模块   实验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基础研究能力与应用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同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学生经常因学习重复内容而觉得枯燥乏味,并导致对所学科目失去兴趣;知识陈旧,讲授的理论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方法,不仅内容枯燥,很多理论与实验方法与当前的实验研究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晦涩难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给学生理解和接受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对实验心理学产生畏惧心理。[1]   面对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借助当前课程改革的模块化理念,我们在心理学专业本科教学中设计了多课程协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构想。作为心理学的专业人才,要对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就必须运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独有的视角及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独有的方式就是运用量化的方式来探讨人的心理与行为。因此,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掌握用量化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而实验心理学等课程正是培养学生量化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基础课程。所以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认知心理学》三门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相关课程为依托,通过合理整合课程资源,形成实验心理学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应用三大课程模块,在模块下构建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训练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实验方法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优势,增进本科教学效果。这种课程设置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实验心理学教学体系的问题,既减少了课程有效时间资源因内容重复而消耗,同时又发挥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最大作用,便于学生学习与掌握。多课程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和掌握的程度出发设计和安排课程内容、实验和练习等活动,这种灵活的内容设计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重点,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探索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教学形式   纵观当代教学改革的实践,无论是建立在何种理论基础上的研究,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都强调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基础的必要性,因为缺乏基本训练的研究者是难以真正运用本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基础的训练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才能便捷高效地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双基”功底。心理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不比例外,也要以课堂教学为支撑,探索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优化形式。   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讲授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认知心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实验设计原理,使学生建立实验类课程的基本知识结构。实验类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的讲授,更注重量化研究方法的训练。因为量化研究方法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真正领悟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精髓,形成心理学领域独有的思考方式,形成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并有助于其在日后的科研与生活应用中发挥作用。因此,实验类课程体系的课堂教学要注重“授人以渔”,有效地运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讲授教学法,使学生初步形成实验设计的基本理念、掌握实验和认知研究的理论和相应的方法,能够理解实验研究成果及其设计思想,真正体现心理学专业学生专业化训练的深厚的专业素养。   其次,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课外研究性小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心理学科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借助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不同研究兴趣形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学术沙龙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心理实验研究的新成果,并在沙龙中讲解和分享自己所看到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报告的独特的研究视角、精妙的实验设计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不仅有利于学生体会与消化课堂所学原理知识、研究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再次,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永远依赖老师,而是为了实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发展出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今后信息爆炸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立足社会,更好的适应与发展。因此,教学改革从改变单一的以死记硬背为主的考试模式入手,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考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具体操作上,采用笔试、口试、实验设计、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在实验训练中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学习潜能   良好的实验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介入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主流领域,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前提和方法基础。[3]因此,要提高心理学专业建设水平,必须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课教学。[4]以实验训练为依托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正是实验类课程的精髓。实验教学与训练要模块化,不仅给学生实验训练的时间保证,而且给学生实验拓展的机会。   第一,充分发挥心理学实验室的功能与作用,为学生树立科学实验的基本信念,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为理解心理学实验原理和阅读心理学实验报告奠定基础。#p#分页标题#e#   第二,向学生开放心理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新型开放式的实验环境。开放式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开放和自由的实验环境,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有步骤、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设计实验内容,完成某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5]定时开放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资料,为学生验证经典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控制实验过程提供空间,为学生真正掌握实验操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进行创新,设计并验证自己的构想、疑虑以及有新意的小设计,增加学生对枯燥、繁琐的实验研究的兴趣,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完成创新实验设计的实验操作和学年、毕业论文实验设计操作,开发实验室的应用功能。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中如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实验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学生实践演练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真正有利于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和实验训练,有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尝试,为创新实验设计和论文研究实验提供实验设备和实验指导,使学生的创新设计得以实施。经过扎实的心理实验训练,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证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高,不仅促进了多数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与能力,在学生后续发展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心理学专业实验类课程改革一直“以模块化多课程协作培养学生实验心理理论素质为核心,以心理学实验训练为支撑,以教学方法优化为手段,提高学生能力”为教学改革思路,并在2006级本科生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该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达到本专业的新高,而且学生就业适应性较强,这体现了学生对自己的基本能力较为自信,也基本实现了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初衷。当然,心理学专业实验类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仍有许多不完善的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需要不断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发展内容予以充实,更需要所有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心理学专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心理课程范文6

【关键词】通识教育;幸福心理学;课程

教育,是立国之根本,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更要从道德情操、审美怡情等方面培养完全的人,要以满足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需求为旨归。众所周知,国内大学教育目前仍以专业知识为主,这种单一教育目标容易导致人的“物化”或“技能化”,产生情商与智商不匹配、人文与科学不相容、基本道德感下滑等问题,不仅会压抑个人全面发展,还会阻碍社会共同体建构。因此,大学教育中必须实施通识教育来防止该问题发生。通识教育,就是把“知识”与“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知识性的教育”,通识教育在我国发展呈上升态势,“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的成立更将其推至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平衡与弥补,只有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教育的概念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首先,从教育性质来看,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当接受的一种“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实质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其次,从教育目的来看,通识教育是造就目光远大、通融识见、博雅精神、优美情感之人才的、高层次的文明教育与人性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强调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要和谐发展;其三,从教育内容来看,通识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类兴趣、涉及所有学科、兼具准确性和一般性的知识,是关于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具有非专业、非职业和非功利性的特点。纵观中西方文化,通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易经》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博学多识才能融会贯通,只有通识教育才可造就“通人”或“全人”。在西方,通识教育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思想,认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需求,只有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才能够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英国教育家纽曼将该种思想进一步发展,他明确提出,对受教育者而言,大学教育就是自由教育;英国近代教育家马修•阿诺德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普遍认同,无论是较早开展自由教育的耶鲁大学,还是极力倡导文理交叉的哈佛大学,亦或是最早建立通识教育本科体制的芝加哥大学,都试图将“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中国也不例外,越来越多大学逐渐认识到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全方位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015年11月,北大、清华、复旦和中大四校共同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旨在推动通识教育在中国乃至华语地区的发展。时隔两年,该联盟成员即增至44所,通识教育在各大高校开展地如火如荼,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与实践形式竞相展开,本研究的“幸福心理学”通识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得以成型。

二、幸福心理学概述

幸福心理学,即积极心理学,上世纪末兴起于美国,它主张利用目前较为完善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美德和善端。积极心理学指出,心理学应当致力于研究那些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积极发展的因素,进而增进个体的幸福与健康,促进社会的安定与繁荣。2000年,马丁•赛里格曼等人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吹响了积极心理学的号角,主张从三个层面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主观层面重点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包括乐观、希望、福乐和幸福感等;个体层面重点研究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包括公正、仁慈、智慧等;群体层面重点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等。随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幸福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哲学领域,“幸福”成为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与焦点,甚至被看成了积极心理学的代名词。在积极心理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场以课程为导向的“幸福教育”浪潮,国内外各名校纷纷开设了有关“幸福心理”的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挖掘心理潜能,渐臻自我实现,提升个体幸福感。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幸福心理学定义为一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关注人类美德与善端,帮助人们体验快乐、获得意义、实现幸福的课程。很明显,幸福心理学的课程目标、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及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根本一致的。

三、国内外“幸福课”课程沿革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主张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个体的潜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幸福课的实践始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赛里格曼于1999年在这里开设了探讨快乐与幸福的课程。2006年泰勒•本-沙哈尔在哈佛大学开设幸福课,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练习、冥想和记录等方法帮助学生寻找幸福,幸福课因为选课人数众多而被推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英国惠灵顿公学的幸福课实践则显得更为实用,该校校长安东尼•塞尔登很早即意识到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潜力,他从2006年开始每周为学生安排一次幸福课,与哈佛大学不同的是他没有采取讲座的形式,而是将传统团体心理活动课、体育锻炼、宗教教育以及瑜珈和冥想等众多元素加以糅合,指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关注身心健康、合理调节情绪以及实现理想抱负。哈佛大学与惠灵顿公学幸福课的巨大成功,反映了人们对于幸福普遍与迫切的追求。香港也随之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幸福课实践,1999年开始的“成长的天空”课程计划和2005年开始的“共创成长路”课程计划使得上万名中小学生从中受益。在境外幸福课成功案例的启示之下,一大批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开始试水幸福课:浙江大学心理系的徐青模仿哈佛幸福课的体系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中央教科所的孟万金提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华东师大的叶斌和韩晓燕引进香港课程体系并在上海中学加以实践;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提出了积极团体辅导的概念;复旦大学的曹高举开设了幸福心理学课程并完善了网络资源;清华大学的彭凯平牵头成立了清华大学积极心理研究中心。幸福课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足以显示出国家和民众对于幸福的日渐重视,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的幸福实践课程必将让更多受教育者从中受益。

四、“幸福心理学”通识课程设计与实施

在全国高校通识教育蓬勃发展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宽容的态度、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于2016年11月下发了《关于开展校级通识课程立项工作的通知》,经个人申报、专家评审和学校研究,共确定10门核心课程和187门选修课程,笔者申报的“幸福心理学”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获得了学校资助。目前该课程共完成2个轮次的教学,选课人数分别为47和166人,从两次选课人数变化可看出,大学生对于“幸福”这一人类永久主题日益关注,“有快乐、有意义、有支持、有德行”的幸福生活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幸福心理学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全人格,拥有良好人际关系,保持积极情绪,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课程的内容围绕三种最重要的生活结果(体验快乐、人际关系、追求意义)展开,涉及四个方面:(1)幸福心理学理论部分(4课时),主要探讨幸福哲学与幸福模型;(2)积极情绪部分(4课时),重点探讨乐观、沉浸体验与主观幸福感;(3)积极关系部分(4课时),重点探讨感恩、宽恕、依恋与亲密关系;(4)积极应对部分(4课时),重点探讨韧性、弹压与心理资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总学时为18学时(16课时讲授+2课时考核),每周2学时。课程除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个特点,课程采用边授课边实践的教学模式,不同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冥想反思;心理测试;视频赏析;游戏分享和角色扮演等。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以团体活动课为主要载体的授课方式最受大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2]哈佛委员会(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心理课程范文7

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可以从90年代算起,直到今天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心理学专业方面的人才,虽然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该专业的课程如何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如何完善,师资、硬件如何建设,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尚无定论”。为了使应用心理学实验课程更加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追上时代潮流的发展,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需要,同时也彰显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本文从完善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提高心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思路。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实验课程;改革

一、完善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既具有继承性同时又具有发展性,我们要用创新性的眼光来看待它。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专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求知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还会迁移到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所以应该转变实验教学思想,正确看待心里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国有些心理学教育工作者曾经提出,心理学实验课程在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中与理论学习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实验课程的开展是理论学习在实际问题中的实际运用,实验课程的实施可以让我们对实验理论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会更加的简单、容易。因此,学生在学习应用心理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习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实验的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样重要,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二、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

应用心理学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有特定的目标和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使课程体系的完善落实到实处,同时也就必须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

(一)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验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创新性,不能一味地继承原有的一套。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我们不能拿不变的内容来教育已经发生变化的学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的需要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培养上,使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相互补充,以实际操作为动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首先,筛选验证性实验保证学生实验基本能力和实验的基本素养。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的一些经典实验如知觉特征、差别阈限的测定等还是非常重要的,对这些验证性实验的学习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心理现象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在操作这些验证性实验的时候,学生要思考如何控制各类变量,学会做主试、被试,学会统计处理数据,学会规范地撰写实验报告。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验证性实验的时候,虽然学生能够学习到关于这些实验的理论知识,但是纸上谈兵和学生自己的实际操作还是不一样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到实验室去操作这些实验,学生才能够牢固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点,所以,对验证性的实验的实际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加强对学生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组织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如果想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理论掌握的程度,那么可以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来对学生进行检验,同时也可以检测出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对学生而言,需要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设计实验的内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最后一点,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可以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学习问题以及工作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以及现有的实验设备,创造条件,进行各种开放性的心理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在束缚于书本中理论知识,让学生可以接触到一个更高的平台,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二)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不应该千篇一律,而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每届学生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的来讲,主要有第一,课前自学和课中精讲。在做验证性实验的时候用到这种方法的比较多。有些心理学实验原理、方法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老师上课之前对老师今天要讲的内容提前进行预习,遇到难理解的问题时做一下标注,等到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这样更有针对性。教师在讲解时,对于学生易于理解的内容要简单的讲解,要把课堂的时间用在学生不易于明白的知识点上,做到有的放矢,课堂讲解具有概括性和针对性,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重点讲解实验设计思路、实验中变量控制和实验操作程序等,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哪些内容是学生不易于掌握的,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重难点。第二,分组讨论。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经典演示性实验的操作及对其渗透的设计理论与操作技术的反思。要求学生在观看实验的时候能够提出问题,当时实验的条件和现在实验的条件不同在哪里?为什么自己得出的研究结果和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同?在研究的过程中有哪些研究变量没有控制好?通过小组内成员的讨论以及反思,可以熟悉经典演示性实验的操作,同时也能够加深对应用心理学原理的理解。第三,小组合作探究。此方法适用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大家完成一个共同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并且最终能够得出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答案。第四,研究性学习。此方法适用于开放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一个课题或者实验,通过开放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获得一切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研究性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的理论中,而是走进现实生活中,拓展了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兴趣。

(三)实验教学评价的改革

应用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发展性和综合性评价,注重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按照严格的创新型、设计型实验的要求设计实验、制作实验材料、控制实验过程、分析和统计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使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第一,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报告结果、实验出勤率等方面,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分。第二,突出实验技能考核的比重。实验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众多的实验项目中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实验进行独立实验操作。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合理、规范,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是否得当进行评分。第三,侧重实验设计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心理实验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或者教师制定实验课题,根据学生实验设计的水平计分。

三、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心理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完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保证。一些普通的本科院校没有专职的心理实验教师,心理实验教师都是由理论教学教师担任的,由于缺乏扎实的、系统的心理实验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实验教学上存在着思想上轻视、实践上也力不从心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应该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做法,从外部不断的引进心理实验教师,同时对学校内部的理论教学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双管齐下,不断提高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壮大实验教学力量,此外还可以对本校的心理学实验课教师进行进修培训,积极参加心理学实验教学的研讨会,吸纳和汲取新信息,不断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四、小结

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不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应该不断进行调整,学校在心理学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验体系等方面不断使其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为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心理学实验课程改革又提出了要培养创新性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也为应用心理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不断改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设规范的实验室,优化师资力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心理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雨涵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学民,舒华,周爱保等.高等院校实验心理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3.

[2]刘爱伦.应用心理学专业教改研究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1.2.

[3]沈国方.心理学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出路[J].常州师专学报,2004.2.

[4]王龙.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

[5]张学民,舒华等.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学,2001.

[6]曾莉,熊丽娟.关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反思[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

心理课程范文8

在幼儿心理健康被高度重视的背景下,通过对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课程地位边缘化、内容设置混乱化和责任主体模糊化。针对现状中暴露出的问题,应抓住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配套资源的系统开发和主体责任的评价机制等关键因素提出建设性对策,以期对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

随着人们对全面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已经成为家长热议的话题。诸如社会交往、性格培养、意志磨练和习惯养成等这些以往更多的通过隐性教育去实现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它们被涵盖在心理健康课程这一大的概念内被提上了日常教学的议事日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才应运而生[1]。其中详细规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各项指标,为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指明了方向。此后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心理健康课程方面增加了投入和课时,但由于园所性质、园长认识程度、师资力量配备和配套教材等一系列问题,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2]。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各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情况、内容及效果。找到影响问题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为了全面了解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笔者使用自编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邯郸、张家口、廊坊和保定等地36家幼儿园32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其中公办幼儿园15家,私立幼儿园21;城市幼儿园24家,县城幼儿园9家,农村幼儿园3家。幼儿教师年龄在19~46岁,全部为女性。问卷主要涉及3个方面,包括幼儿园心理健康实施现状、影响因素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等。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一)保障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越来越被人所重视。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能否对幼儿实施适宜的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对其一生的幸福产生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家长和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愉快稳定,行为活泼且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能与他人相处并适应集体生活等多个方面。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家长片面地重视知识教育,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反思,反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回归幼儿教育本质成为了普遍共识。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载体,在课程设置中保证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开展对于矫正幼儿问题行为、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推进幼儿教育创新发展

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健康领域中,而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随着人们对精神追求的不断提高,幼儿心理保健成为了家长的一项迫切需求。幼儿园应在需求的驱动下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也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按照发展阶段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推进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对于丰富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解决个别幼儿心理问题

目前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娇惯、自私、独立性差、缺乏耐挫力、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虽然绝大多数孩子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但个别孩子的独特心理问题往往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甚至整个幼儿园的氛围。例如,幼儿多动而不能自控、适应性差、爱哭闹和攻击性强而不具有同情心等都会带来连锁反应。由于教师和家长对心理问题的不重视,片面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只是暂时的,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消失。结果往往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个别幼儿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展专业辅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这既体现了幼儿园对于家长孩子的负责态度,也传递了幼儿园办学的基本教育理念。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现状

(一)幼儿心理健康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幼儿园中开展是大势所趋,这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本次调查幼儿园类型多样,既包括城市公办和私立幼儿园,也包括县城幼儿园;既有省示范幼儿园,也有农村私立幼儿园。涉及调研幼儿园的范围和层次较广,绝大多数被调查教师认为,在幼儿园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非常必要,占到所有被调查教师的91.5%,认为没有必要的占4.3%,认为无所谓的占4.2%。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但是,调查同样显示只有21.2%被调查教师所在幼儿园开设了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没有一所幼儿园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在《健康》等相关课程中涉及一些零星的心理健康内容。“思想上高度重视,实施上缺乏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共识。这一方面说明幼儿教育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幼儿教育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幼儿园教师缺乏教育创新能力。《指南》只是提纲挈领式的给出了幼儿心理发展的总目标,并未具体列出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幼儿园教师缺乏实践指导,在实际执行中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3]。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混乱

幼儿园教师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设置和配套教材,必然导致教授内容的多样化和随机化。在回答“心理健康的幼儿具有哪些表现”时,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和遵守纪律和规则。这反映出在教师的眼中,聪明和听话是健康孩子的重要特质。在回答“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包含哪些内容”时,更多的教师选择了人际交往训练、情绪情感教育等与情商有关的选项。尽管个别私立幼儿园有意识的开设过交朋友、理解他人等方面的活动和游戏,但整体上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幼儿园亟需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且操作性强的幼儿心理健康教材或可执行性方案。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责任不明确

家庭与幼儿园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仅仅依靠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无法实现幼儿心理的全面发展。有75.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二者均应承担责任,23.7%的教师认为家庭应该承担责任,只有0.8%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应该单独承担责任。虽然共同承担责任成为主流,但仍有近三成被调查者在推诿幼儿园的责任,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教师的心态。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13.6%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由心理专任教师来开展实施,认为带班教师或保育员为主要实施主体的占14%,剩余的72.9%的人选择了“包括幼儿园领导、保育员在内的全体教师”。应该明确的是,集体负责很多时候更容易出现推卸责任,最终导致无人负责的尴尬境地。而目前,这种选择仍占主流。说明还未明确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责任也不明晰。

三、优化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对策

(一)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调查显示,目前幼儿教师存在专业理论素质不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能将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要优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4]。个别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观念上仍未脱离照看孩子的传统观念,缺乏必要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手段。城镇公办幼儿园教师虽然入口关把控较严,但学习和培训机会不足也制约教研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更高。因此,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可以通过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来补充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短板。在培训内容上不应该局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通识性内容,而是应该培训包括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与防治、幼儿心理疏导技能等专业性技能。这些技能培训操作性比较强,幼儿教师也容易上手,也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而提高自信心,是今后幼儿教师素质培训的重要发展趋势。此外,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创造型教师必备的能力,要热爱创造,有创造的动机,能创造性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创造性。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和游戏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家长互动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参观和实践相结合。幼儿教师只有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才能将本园的实际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课程,真正实现每名幼儿的身体、心理等健康成长。

(二)开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配套资源

当前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并未专门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独立门类,该内容主要通过渗透在其他五大领域中零星呈现。这与幼儿心理健康被高度重视形成鲜明的对比,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园日渐增长的教学需求。缺乏优秀的教材和配套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开展的主要瓶颈。尽管近年来在上海等地开展过“比比和朋友们”等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源于英国的教材和模式无法发挥最大效果,其教材内容与国内家长期待和幼儿园课程均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该课程的实施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索,为我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确立和教学方法与形式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更多的关注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已经成为幼儿园相关课程教材开发的潜在规则。将数学、拼音、音乐甚至美术等科目单独设立,已经成为幼儿园选择教材的常态。幼儿教师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在工作中感到困扰等都与缺乏相应教材有关。因此,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幼儿园实际情况,针对幼儿的现有问题,开发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才能够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体内容,便于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开发“园本课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百花齐放的新局面[5]。调查也显示,幼儿园教师普遍关注的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多个方面。经过整理和分析,幼儿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适应、交往、爱与感恩、习惯、情绪和性格等几个方面。将这六个部分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动画导入、教师讲解、参与体验和示范表演等四个环节展开课堂教学,构成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课程的核心内容。目前,笔者正在开发相应配套课程的教材和辅助用品。该内容本身作为一种尝试希望能够为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三)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以及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建议在幼儿园中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与活动,保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及考核评价机制[6]。如果全体教师均参与幼儿心理健康内容的渗透与引导是初级阶段,兼任心理健康教师是过度阶段,那么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则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高级阶段。“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仅能够极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能够保证工作质量。专职心理教师需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为园内幼儿建立心理档案,及时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开展心理辅导,定期跟家长反馈幼儿心理发育情况等。因此,还需要在幼儿园中设有配套的幼儿心理辅导室或“心理抚育室”,为专职心理教师开展个别辅导提供场所和支持。例如可以通过“箱庭疗法”来疗愈儿童的心理创伤,通过“绘画疗法”来宣泄幼儿的负面情绪,通过“家庭治疗”来改善父母和子女间的亲子关系等。当然这也对专职幼儿心理教师以及幼儿家长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专职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及时针对“个别人”开展工作,更重要的是对“所有人”也应负有相应的责任,这一责任通过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来实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应该作为必修内容列入一周教学计划,采用游戏导入、教师讲解、幼儿模仿等方法将涉及知情意等相应心理品质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育起来,并配合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最终达到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其中的关键在于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最近发展区”在合适的年龄段来训练和培养孩子特定的心理品质。进一步细化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的放矢的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的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做出评价。

作者:彭丽华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教育建议解析[J].幼儿教育,2013(13):16-19.

[2]姚本先,张灵.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当代学前教育,2010(02):4-9.

[3]李小球,郭铁成,姜协武,等.《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的初步建构[J].教育科学,2014(04):47-54.

[4]杭曦炜.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