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培训总结范例

写作培训总结

写作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是学术积累和教学应用的开端和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写作课程。语文是百科之母,同时也是开发学生认知和理解以及表达的重要学科,而作文的形式则是语文学科的精华和最终教学培养的目的所在。

1小学语文写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写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1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文科素质。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起源和实践活动的主要交流模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媒介。语文学科通过文字和语言结构的规划和研究,通过一些标准的文学素材,对学生进行标准的文字、语法、阅读理解以及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最终以写作的形式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在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正确运用,能够决定学生整体文科阅读、理解和表达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1.2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提供重要的帮助。众所周知,语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上的逻辑思维和综合的表达能力。通过对基础文字、语法以及句段进行教学和训练,能够让学生对学科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在学习途径上能够为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命题、内容以及学科论述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文化基础常识和应用标准。也是为什么说语文是“百科之母”的缘由。基于语文学科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要注重语文写作的培养和能力积累,来实现综合文学素质的提升。

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学生基本功培养不足:教学实践的开端和基础是针对学科基础知识进行培训和教育。通过传授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单元的过程,让学生形成学科的学习基础和进步的能力,为学科之后的学习和进步做好铺垫。但是,目前的很多语文写作课堂中,没有对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语法分析进行科学的讲解和传授。只是针对大纲的内容进行刻板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应用。没有课程知识点的真正意义做明确的研究和分析。也就是说可能在一堂课中,学生学到了文字和词汇,但是对于文字和词汇的属性和运用的方向没有充分的了解,甚至模糊。导致学生学无所用,语文基础课堂的意义完全丧失。2.2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误差: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文学的应用以及文学艺术的升华。通过教师对语言文字以及语文学科知识的传递,来培养学生们优良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个人对语文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文学修养。很多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上,缺乏对语文学科精华深入理解,不能够真正把学生带入文化意林的状态。而且,自身的学识和文化修养有限,对学生语言应用的技巧和文学艺术的创造能力引导也操之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写作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这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毕竟师资力量在我国教学领域是相对欠缺的,能够获得卓越综合素质的教学人员更是不易。因此,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引导教师群体提升自身教学素养。2.3缺乏新鲜的“进步血液”:随着新课改教学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而不断拓展。很多学校以及学科的教学应用也已经逐渐上升了一个层次。纵观整体的语文作文教学领域,依然有很多陈旧、滞后的教学习惯和理念。对于一些传统课堂中遗留下来的课程教学习惯和教学观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了语文作文教学的骨髓当中。即使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旧教学的固化和落后。很多教师虽然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功底和文化的造诣。但是针对新时代的教学改良和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接还存在一定的闭塞观念和思想滞后。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教学过程中的人本主义理念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发和应用。

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优化策略

写作培训总结范文2

1.1研究生作者需要编辑耐心细致,点对点地指导修改论文

在高等院校开设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有学者进行充分研究和探讨[6-7],研究提示,高等院校应依托自身优势,全面开设科研论文写作课程。然而,根据笔者自身经历以及对周边在读研究生的调研,在高校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要么没有专门的科研论文写作课;要么科研论文写作是选修课,并非全体学生都能够学习;要么该课程开设的时段偏早,研究生尚无写作需要故而没有切身感受;要么课程内容枯燥,授课形式古板。实践发现,很多研究生作者缺乏基本的科研写作素养和经验,写作基本功较差。具体体现在,研究生对生物医学类论文的基本写作规范不了解、缺乏总结科研结果的能力、量和单位表达不合规则、图表设计不适宜、语言表达不规范、文献著录规则不合要求等方面。从整体到细节,从论文框架到每一个字词,加上研究生作者个性化的研究领域、写作习惯等,编辑难以统一通过投稿须知等方式一一告知作者,只能依靠一条条审稿意见,一个个批注修订来表达,有时还需要电话沟通,或请研究生作者到编辑部由编辑当面指导。尽管可以请研究生作者参考样稿或范文撰写,但是很多研究生作者还是不知道写作应该关注什么,也没有真正理解编辑想要传达的意思。因此,对于作者,特别是研究生作者,编辑字斟句酌的修稿指导十分必要。在实际修稿中,大到文章框架,小到标点符号,编辑只有一步步引导着研究生作者,研究生作者才能在若干遍的修稿中,汲取营养,获得知识和经验,创作合格的规范的文章。因此,编辑字斟句酌的指导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效果最好的。

1.2研究生作者需要了解领域内期刊特点、编辑处理稿件的流程,了解出版伦理的相关知识

对研究生来说,做科学研究和寻找合适的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是两件不同的事。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和收录范围,如果研究生不了解自身领域科技期刊的特点,不仅会盲目投稿,也会造成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浪费。一般而言,特定学科领域内的期刊种类和数目是有限的,如果编辑能够提纲挈领地从宏观层面给予研究生作者指导,将大大有助于研究生选择适合的期刊进行投稿,并提高投稿命中率。以针灸学科的两本顶级期刊《中国针灸》和《针刺研究》为例[8],《中国针灸》旨在全面收录针灸学科领域的科研进展,重视临床研究类型论文,而《针刺研究》是我国唯一集中收录针灸作用机制相关文章的期刊,重在集中报道针灸基础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由此,对于临床研究论文而言,投前者更为合适,对于动物实验论文而言,投后者则拥有更高的命中率。对于大多数研究生作者来说,编辑部处理稿件的过程就是一个“黑箱”,不清楚稿件所处的环节意味着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投稿后,往往只能被动地等待编辑部的处理结果。如果处理结果是退稿,也不知如何获得审稿意见或如何转投文章,整个过程较为盲目。此外,一些研究生作者对出版伦理这个概念[9]并不十分清楚。有些研究生作者认为,只要科学严谨地做研究,详实有逻辑地写文章即可,至于文章如何署名、基金项目如何标注、如何投稿等则是“微不足道”的。对出版伦理认知的缺失,可能会造成赠予文章署名、随意标注课题基金,甚至一稿多投等问题。因此,研究生作者应在学习阶段就了解出版伦理的相关知识,明确学术不端的行为,这也有助于研究生作者从源头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端正治学态度,从而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10]。

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期刊中心的实践

鉴于研究生作者普遍存在的“两个需要”,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期刊中心身体力行,组织了“针灸科研论文写作培训精品班”,集中宣讲的方式,为研究生作者讲解针灸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以及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同时,邀请研究生作者深入编辑部,观摩编辑如何使用投审稿系统处理稿件,如何审稿,如何编辑加工,如何校对,让研究生作者切身感受并了解期刊出版的整个过程。写作培训精品班的学员均由编辑部根据调查问卷作答情况选择,课程设计为两天。第一天集中授课,杂志副主编、执行主编、资深编辑从实例出发,系统讲授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体例和规范,一字一句地带领学员们发现文章的具体问题。第二天实际操作,每3名学员为一组,每组由1名资深编辑负责。学员们近距离观摩了稿件的实际处理流程,看到编辑们如何不辞辛苦地对每一篇即将发表的论文反复、逐字逐句地修改。此外,学员们带来的论文也得到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本次写作培训精品班充分考虑到研究生作者存在的“两个需要”,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培训课程设置巧妙。集中授课的授课者将满满的干货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学员,从编辑出版的视角为学员讲授如何解决科研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既通俗易懂,又有实用性。实际操作则邀请学员深入编辑部,与编辑们一同进行实际的论文处理分析演练。写作培训精品班学练结合,授课老师水平一流,推心置腹、毫无保留地将多年总结的科研论文写作经验倾囊托出;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课程安排充实,既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也有扎实细致的写作、投稿方法,还有个性化写作指导。这是学员们第一次系统学习和了解论文构思、写作、加工、投稿整个过程,实地接触了针灸科研论文编辑出版的实际工作。学员们收获颇丰,编辑们也在写作培训精品班中受到启发,获得了前进的动力。

3科技期刊编辑的“两个应该”

3.1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帮助研究生作者充分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

科技期刊编辑了解作者在写作的实际过程中易犯的错误,清楚作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能够指导作者在科研和写作中如何进行缜密的思考。科技期刊编辑应对研究生作者进行点对点指导,诚恳耐心,注重细节,使研究生作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进而帮助研究作者以高标准将科研成果呈现给世人。笔者在日常审稿、修稿中正是这样做的。比如,在修稿中要求把计量单位“l”(升)改成“L”,我们不仅要求研究生作者修正,更会明确修改原因,即“L”不需要小写,是为了和阿拉伯数字“1”做区别。这样研究生作者更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不再认为我们“吹毛求疵”,而且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多有关出版方面的规范要求。再如,随机对照试验类型论文的讨论部分,很多研究生作者不知道从何去写,往往重点不突出,深度不够。编辑不是仅宏观评论讨论部分写作不合格,需要重新梳理或重写,而是会在文章批注中告诉研究生作者,讨论部分需要对研究结果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需要包含研究结果是什么,说明了什么,与其他同类型的研究结果相比如何,是否有无局限性,对今后的研究是否有启发。根据文章内容而具体化的批注,不仅有助于研究生作者明确如何修改完善,也有助于他们掌握相关类型文章写作应注意的要点。

3.2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帮助研究生作者了解编辑出版的流程

学术论文的编辑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尽管每个编辑部的审稿出版流程不尽相同,但是从投稿到发表,基本环节和指导思想是相似的。研究生作者对期刊的审稿制度不甚了解,对外审、退修、校对、授权书等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让研究生作者了解基本的编辑出版流程是十分必要的。科技期刊编辑也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研究生作者了解出版的整个环节。除了常用的投稿须知、官网说明等方式外,科技期刊编辑还可采用面对面交流[11]、微信公众号发文、微视频、微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给研究生作者普及编辑出版相关知识。这个过程,也会让研究生作者深刻认知期刊个性化的细节要求。“针灸科研论文写作培训精品班”的学员与编辑面对面交流时表示,培训班的学习,让他们看到了科技期刊编辑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认真的工作精神,这些都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科研产生长远的影响,培训班不仅让他们学会了如何规范撰稿,也让他们重新思考做研究、写论文的初心和意义,同时也更加尊重期刊、尊重编辑的工作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

写作培训总结范文3

新时代赋予教师新使命。教师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从容应对时代之变、教育之变、学生之变。而教师培训是教师学习的常用之计、有效之法。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教师培训的形式悄然变化:线上培训、线下培训,主题论坛、专家讲座、专题报告、名师导航,套餐培训、拓展培训,教材研修、德育沙龙、心理茶座……可谓形式多样、营养全面。

然而,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花费了高价、协调了档期、好不容易邀请到的专家报告现场,打瞌睡者有之,批作业、改试卷者有之,跑到场外聊天者也有之,培训的受众面和价值大打折扣。此非因专家的水平不高、研究不深、成果不厚,也非因报告的内容不生动、言辞不犀利、理论不深刻,实是因“一食难调众口”、授收两个“频道”、供需未达统一。

细究其背后,问题有很多,其中有种现象尤为值得关注——到了年底,有些区域或学校的教师培训经费未达到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额度或标准。于是乎,网上搜、通讯录查,看到某个名校挺有特色,或者某个学校的校长还挺熟悉,就急匆匆联系,带领一众教师“起个大早,回个天黑”,奔波一天时间,美其名曰“考察学习”,其实就是为了消耗教师培训的费用,直到达标而已。这种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对此苦不堪言,却也无计可施。前些时日,临淄区教育科研培训专家报告会在我校举行,邀请了海阳市教科所李云辉所长作讲座。讲座围绕“课题研究”和“专业写作”两个主题展开,李云辉将管课题、做课题、研究写作、引领写作的经验倾囊相授,既接地气,又有指导意义,大家一致反映效果非常好。为何这一讲座被受众高度接受?究其原因,一句话:因为需要,所以喜欢。那么,教师培训如何做到让教师接受、喜欢,实现效益最大化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其一,受众目标一致、认知相当。以李云辉的讲座为例,之所以反响颇好,很大原因是参训者均是区内各中小学的教科室主任或分管人员。这些人都从事教科研工作,都想在此方面有所建树,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疑惑,而讲座主题既解惑又授业,自然受到欢迎。

其二,内容通俗易懂、避免空洞。就一线教师而言,最渴望的是“授之以渔”,真正学会如何能捕到鱼、如何把鱼做得更加味美。培训内容要让教师一听就明白、就会做。这些年,我校积极邀请部分区内骨干教师来校与年轻教师同课异构,并邀请优秀青年教师张小圆分享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这样的研讨和讲座很容易让教师们产生共鸣,深受欢迎。

其三,时机把握准确、有的放矢。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学习是这个道理,教师的培训也是这个道理。教师们若需要照亮前行的路,我们就应该给予其一盏明灯;教师们若需要划向远方,我们就应该为其配备结实的船桨。今年,我校青年教师成长俱乐部的一个主题是提升科研水平、增强写作能力,而李云辉将自己总结的各权威杂志的用稿特点分享给大家,并且讲解了如何运用合适的写作技巧及提高率的方法,恰好解决了教师们面临的“发稿难”的问题。

写作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培训

社区教育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区教育管理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及工作水平的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是促使社区教育更加蓬勃发展的关键。而社区教育人才队伍中,管理干部和通讯员这两支队伍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在开展社区教育具体工作时,管理干部是核心,往往决定着社区教育的层次和方向,而通讯员是窗口,在宣传本社区工作的同时,也为社区教育工作交流搭建了互通的桥梁。因此,常州市为了训练一支强壮有力的社区教育“排头兵”,美化社区教育“窗口”,启动了“社区教育专职管理干部和通讯员培训工程”,每年对社区教育专职管理干部和通讯员进行专项主题培训。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常州市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培训工程运行特点和主要内容的梳理和归纳,希望对其他地区提升社区教育管理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提供一定的启发[1]。

一、常州市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培训的运行特点及内容

(一)“排头兵”建设:社区教育专职管理干部培训

1.主题式推进培训

社区教育专职管理干部是常州市推进社区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愿景直接影响到社区教育的实际发展。因此,常州市以时代需要为标准,以社会热点为议题,每年拟定不同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

2.多视角丰富培训

2016年,7月12至15日,常州市近百位社区教育干部受邀参加浙江大学社区教育专题研修班。此次培训班的最大亮点是邀请了浙江大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高级专家、教授,通过多个视角精彩阐释拓展了学习者的思维,增进了学习者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引领常州社区教育深入内涵发展提供了新见解、新思维。在本次培训中,根据安排各位学员还赴杭州高新产业园区考察了电子商务产业[2]。

3.多形式办活培训

2016年,常州市首次开展“常州市社区教育管理干部在线培训”。此次培训对象主要针对各辖(市)区和常州开放大学的社区教育管理干部,围绕《社区教育干部职业素养培训之领导力的提升》培训课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针对性在线培训。此次培训共有137名注册学员参加,经过系统学习后,每一名学员都顺利结业,并从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学员。随着社区教育专职管理干部培训的逐步深入,社区教育专职管理干部培训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从江苏常州到浙江杭州,从室内讲座到实地考察,从线下到线上,学员们纷纷表示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二)“窗口”建设:社区教育通讯员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通讯队伍的业务素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提高宣传报道的质量,常州市全面启动社区教育通讯员培训工程。通过采用讲座与比赛相结合的方法,充分体现示范和引领并重的理念,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培训方案。具体如下:

1.先进示范“学起来”

每年开展通讯员培训会议,对过去一年社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进行整体性总结,并对工作较为突出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另外,邀请先进分子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从而达到以点带面,以优带优的示范效果,促进新闻宣传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2.专业指导“请进来”

除了先进示范外,常州市坚持“请进来”原则,每年邀请常州本市在新闻宣传方面专业水平较高的嘉宾开展提升新闻写作能力等的针对性培训。比如,2015年,邀请了《常州晚报》王芳主任做讲座,为学员们带来很多启发。2016年,常州市教育局宣传处处长巢小平应邀为的社区教育通讯员开展业务培训。他围绕教育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新闻写作中容易出现的具体问题、做好社区教育宣传报道的基本要求等进行讲解。类似这样的专业讲座还有很多,长期运行后效果明显,通讯员的宣传认识和新闻写作等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3.指导培训“走出来”

为了进一步提升各辖区社区教育新闻写作和宣传水平,常州市终身学习指导中心仲红俐老师还将“新闻写作培训”专题讲座送到新北、天宁、武进等社区培训学院,深入浅出地为通讯员们讲解新闻写作要素及技巧,重点阐述社区教育新闻的特点,并用实例补充说明社区教育新闻的各种类型与写作技巧,指出在新闻撰写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并给出合理建议。此类讲座大大提高了社区教育通讯员对新闻写作的认识,开阔了捕捉新闻点的思路,提高了社区教育新闻稿件质量。

4.线上线下“赛起来”

2016年5月,常州市首次采用网上竞赛的形式,在“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网站开展了“我以社区为眸”主题的网上优秀新闻稿件评比活动,此次网上评比活动非常成功,共选出25篇优秀稿件并公开展示。这类专业能力竞赛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社区教育通讯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广大社区教育通讯员的业务水平,助推了常州市社区教育工作不断前进。

二、常州市推动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培训工程的成效与影响

(1)培训效果显著,整体素质提升。经过几年的培训,目前常州市的社区教育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些提高都生动体现在日常管理中,有些社区的教育活动更加符合居民的需求,有些社区的居民更愿意参加形式新颖的社区活动了,还有些社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等等。每年的通讯员培训结束后,学员上传的新闻报道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他们更加注重新闻报道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影响,也更加善于去发现新闻点。2014年,在各新闻媒体上发表社区教育工作新闻共28篇(次)。在“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网站平台审核、由各辖(市)区社区教育机构报送的新闻报道共1200篇。2015年,在省、市各级新闻媒体上各类社区教育新闻共30篇(次)。在“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网站平台审核、由各辖(市)区社区教育机构报送的新闻报道共1418篇。这些深入而有效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升了常州市社区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常州市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入推展。(2)先进分子涌现,工作亮点频现。近几年,随着社区教育专职管理干部培训的不断深入推进,涌现出了一批工作出色,进步明显的先进分子,他们认真参加培训,将培训所学积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还与培训导师建立联系,时常与同行交流沟通,力争把工作做到有质量、有亮点。这些骨干将成为带领社区教育工作走向更高水平的排头兵。(3)新闻更加优质,宣传再上台阶。社区教育工作中,新闻宣传的地位需要着重突出。启动工程后,随着培训内容专业性和形式多样性的不断提升,常州社区教育通讯员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造就了一支素质过硬,水平较高的新闻宣传队伍。

三、推动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培训工作的启示

回顾常州市社区教育专职管理干部和通讯员培训工程的实践过程,可以为其他地区推动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培训工作,提供以下几点启示:(1)意识先行,打造优秀社区教育队伍。2016年浙江大学的专项培训中启示我们,要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队伍,首先应该增强人员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社区教育工作的质量。(2)专业保证,推动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就目前而言,无论是社区教育管理干部还是通讯员,他们的专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开展一系列专业、系统、持续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加以改善。(3)形式创新,切实增强培训实际效果。从线上新闻稿比赛为例,培训形式的创新与便利这两个特点,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不断改进培训形式,更加符合学员的培训心理和学习习惯,将更利于培训实际效果的有效提升。

四、结语

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社区教育工作实际上仍是少部分人带动大部分人的推进模式。这也就意味着社区教育的“排头兵”和宣传“窗口”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唯有不断提升管理干部和通讯员的整体工作水平,才能将常州市社区教育工作带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而“社区教育专职管理干部培训以及通讯员培训工程”恰恰抓住了发展社区教育的关键点,并采取较为合理有效的方法逐步推进。虽然目前这个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需要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扩大培训影响力,增强培训实效,并能为其他地区的社区教育推展工作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让更多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工作开展得有方向、有底气、有信心、有亮点。

【参考文献】

[1]葛俊芬.开放大学开展社区教育内涵建设的研究——以常州开放大学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10-13.

[2]陈莺.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特征与构建原则——以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为视角[J].职教通讯,2015,(34):43-49.

写作培训总结范文5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规定: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英语写作是《标准》提出的四种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它作为一种语言产出能力,能够衡量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水平。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英语大纲规定的必考内容。《标准》明确提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对一至九级的写作标准作了具体的规定。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在基础教育阶段日益凸显,高中英语写作研究也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综合来看,国内的外语类期刊主要关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对高中英语写作关注较少。《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和《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是国内专门关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研究的期刊,这些杂志刊发的文章能够代表国内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总体发展情况。研究整合依据了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采取系统的方法,以发现针对某一问题的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单独一项研究代表性不强、各项具体研究结果不尽一致的窘境。[1]通过对这三本期刊中有关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文章进行整合,我们可以了解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为此,笔者以2005~2011年七年间这三本期刊中刊发的有关高中英语写作的文章为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展现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范式、问题与前景,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二、调查与分析   笔者以“写作”“、作文”“、书面表达”等为关键词,对2005~2011年刊发在《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等三本期刊上的文章进行检索,然后根据文中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筛选出与高中英语写作相关的文章,共224篇。为了便于分析,笔者从研究的基本趋势、内容和类型三个维度对这些文章进行分析,以呈现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1.研究趋势   2005~2011年,《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等三本中小学外语类期刊上共刊登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相关文章224篇,可见,国内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和写作研究相当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图1中可以看出,七年间,高中英语写作研究成果数量在平稳发展的同时逐渐上升。其中,2008年论文数量最多,共41篇,占论文总数量的18.30%。这说明,随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大力发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人员尤其是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关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写作教学地位的上升也促进了写作研究的发展。   2.研究内容   根据统计文章的研究内容,我们将224篇文章致分为五大类(见下表)。七年间,我国高中英语写作研究内容广泛,涵盖了英语写作的各个层面,焦点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有相关文章125篇,占文献总数量的55.80%。这说明广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研究者最为关注写作教学层面的研究,他们积极探讨写作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寻找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三本期刊关注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为中小学外语教师服务的办刊宗旨和指导思想。其次的研究重点是针对高考英语写作试题的分析、写作反馈以及作文评分等方面的写作评估与测试,有相关文章51篇,占文献总数量的22.77%。这说明,如何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意见、如何客观地评价学生作文以及对历年高考书面表达试题进行分析等内容都是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了高考指挥棒在发挥调控与引导的作用,高中英语教师以高考书面表达试题为切入点,积极寻求有效的作文评分方式与反馈形式,以指导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也有一部分研究以学生作文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作文中的语块和连接词的使用情况、时态错误分析等,这一方面研究的相关文章有23篇,占文献总数量的10.27%。还有的研究者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关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思维方式与认知心理特点,共有相关文章18篇,占文献总数量的8.03%。最后,还有少量对高中英语写作课程的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研究,提出了不少完善课程的建议。鉴于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写作研究中最主要的内容,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写作教学研究的特点和趋势,笔者将125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章,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细分为以下七类。(见图2)如图2所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写作教学模式和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这两大类,各占论文总篇数的25%和20%,另有18%的研究关注写作教学法,三者数量共占到写作教学研究总量的63%。这说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教”写作,高中英语教师积极地寻找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和策略。此外,还有一部分研究就英语写作训练与高考书面表达备考等问题进行探讨,与广大高中英语教师交流经验。另有10%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还有少量研究对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如何合理使用高中英语教材、如何发挥教材的作用,以促进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   3.研究方法及类型   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实证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实证研究以系统的、有计划的采集分析材料为特点,包括定量、定性研究以及二者的结合运用;非材料性研究指不以系统采集的材料为基础的研究,包括个人经验总结和观点陈述、理论思辩等。[2]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程晓堂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分类方法,将上述224篇文章分为五个类型。[3]一是观点与评价陈述与交流,这类研究主要是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陈述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讲述针对某个问题采用的解决办法,与读者进行交流;二是教学实践与反思,这类研究的作者主要是中学英语教师,他们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英语写作教学理论、探讨新的写作教学模式等;三是现状调查与分析,这类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围绕某一现象或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讨论,[4]或者定性分析学生的书面表达、高考写作试题等材料,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等;四是理论探讨与研究,这类研究一般通过引入某种理论,分析其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从理论的思考出发,得到诸多启示,然后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讨分析;五是教学实证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是提出假设或研究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教学实验等方法,以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类型主要分观点陈述与交流、教学实践与反思两大类。这两类文章各有83篇和47篇,分别占研究总数的37%和21%,共计58%。这说明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研究者主要是中学英语教师,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教学实践。广大英语教师擅于从写作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认真思考梳理,最终形成系统的认识,从而反思写作教学。实证研究与调查分析类的文章在高中英语写作研究中也不少,共有69篇,占研究总数的3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有研究质量高、深度广,也说明了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积极学习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英语写作研究。此外,还有25篇文章涉及教学理论探索与研究,占研究总数的11%。这说明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十分关注语言教学、外语写作、认知等相关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理论回归实践的研究能为英语写作教学带来诸多启示和建议。#p#分页标题#e#   三、研究特色与展望   近年来“,写作”逐渐从一个边缘性的、附着性的学科角色中独立出来,外语教学慢慢改变其偏重阅读和听说技能培养的现状,开始将目光投向“写作”这一重要领域,写作教学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写作教学地位的上升促进了写作研究的发展。[5]在《标准》的指导下,2005~2011年我国高中英语写作研究成果在平稳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增长,研究数量颇多,研究内容广泛,研究类型多样。在研究整合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现有研究的特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1.研究内容广泛,紧密结合教学实践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发现,现有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宏观的写作课程设计与评价到微观的写作文本分析均有,这些研究以写作教学研究为主,研究成果服务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同时包括写作评估与测试、影响写作因素研究等多个层面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写作教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其中,一个很鲜明的特色在于与教学实践结合紧密,如,某研究尝试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牛津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写作中常出现的词汇贫乏、搭配混乱、句式单调、结构松散等问题,在词汇、语句、衔接等方面展开了一些运用衍射策略的尝试。[6]还有一部分的研究内容涉及到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探讨激励评价机制的运用、分析档案袋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等内容。无论是哪一层面的研究,大多都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这是因为研究者多为高中英语教师,他们可以整合教学研究资源,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也便于其他教师和研究者借鉴与应用最新的研究成果。   2.研究类型多样,实证性研究增多   现有研究的另一个特点在于研究类型趋于科学化、多样化,实证性研究不断增加。广大研究者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探讨和思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而是寻求更为科学化、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理论学习与研究、现状调查与分析和教学实证研究共占研究总量的42%,其中仅实证研究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就占到了研究总量的21%。现有实证研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有声思维法、实验法以及行动研究等。如王永林、卞永成的研究项目,他们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方法,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影响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的非语言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认知能力、英汉思维差异、教师的教法与评价等对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影响。[7]李艳玲采用有声思维方法对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行为进行研究,以总结高中生英语写作过程中的特点。[8]可见,高中英语写作研究质量在不断提升,研究方法也日趋多样化。   3.大力拓宽研究对象,丰富研究理论   尽管目前研究的内容很广泛,但从上述统计分析中不难发现,研究对象始终以教学研究为主,研究的重点在“教”上,研究的主体也以“教师”为主。然而,英语写作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写作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复杂认知过程,而不仅仅是高考作文的“应试”那么简单,因此,未来研究应向学习主体侧重,关注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动机、写作策略、写作过程等与学习者紧密相关的因素。与此同时,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教学研究”本身,而应该多多关注高中写作文本的分析,以及影响高中生写作过程的认知、心理等多维度因素的探讨等,这些研究能间接反映写作教学中的问题,更能从根本上指导写作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此外,未来的研究应继续丰富现有的理论,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有研究中已经涉及的理论有图式理论、支架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语篇分析理论、母语迁移理论和语块教学理论等,研究者不仅要能够阐述这些理论的基本涵义,还要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避免研究空洞、重复等问题,以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外语教学、二语习得和英语写作等理论有很多,与英语写作相关的认知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也不少,而且理论的涵义与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高中英语写作研究者应有意识地学习、了解更多的理论,积极服务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   4.研究者的来源应多样化   浏览224篇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作者介绍后不难发现,95%的研究者是高中英语教师,这一方面反映了广大一线中学英语教师对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他教学研究人员对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关注度不够。一线英语教师直接参与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他们拥有最直接的研究资源,但由于师资发展的不平衡性或高中英语教师侧重教学等缘由,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研究的素养,在研究方法、实验设计、论文写作、教学理论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研究者来源的多样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鼓励更多的研究者参与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笔者认为解决方法有二:一是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外语教学研究与写作学习的相关培训;二是呼吁其他外语教学研究人员(高校英语教育科研人员,大学英语教师,外语专业博士、硕士生等)加入到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队伍中来,他们在英语科研方面有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具备基本的研究素质,掌握了前沿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研究方法,这些都有助于提升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整体水平,能从更深层次上推动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发展。

写作培训总结范文6

基础医学研究生是我国医学以及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力量的新力军,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关系到祖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生命科学领域科学研究的进步,因而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和塑造一支科研作风严谨、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较强的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为我国科学家攀登医学和生命科学高峰奠定坚实的基石。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科研思想作风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逻辑与创新思维培养、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培养、科技论文写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等方面。

一科研思想作风培养

科学研究的实质在于探求真理,揭示未知领域的规律,因而,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客观、公正、尊重事实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然而,近年来,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逐渐渗透到了科研领域,为了毕业能拿到学位,或者评奖、晋升,一些研究生甚至导师不惜捏造数据、扭曲事实,发表一些伪科学研究论文,这些都不利于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绝大部分基础医学研究生毕业后都是从事科研工作,是我国科研事业的新力军,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思想作风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其将来从事科研的态度和作风,因而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导师应注意端正自己的科研作风,对研究生进行言谈身教、耳濡目染,养成其严谨的科研思想作风。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培养模式与高中和本科阶段截然不同,研究生的课程少,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自由,老师的监督力度小,绝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自学。因而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方法远比直接传授知识更重要。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课本获取远远不够,除了阅读专业书籍外,还应多向往届师兄师姐请教,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BBS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还应多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和讲座,学习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最重要的是还应多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综述,了解最新科研技术的进展。

三逻辑与创新思维培养

除了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科研工作者还应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研素质就是开拓创新精神。创新是推动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科学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故而科研立题应该新颖,揭示一些未知的东西,促进人类的进步,而不应该是对前人研究的简单的重复,对科学发展毫无意义。对基础医学研究生逻辑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发现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目前已知什么、未知什么,这就要求研究生要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明确该方向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凭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去发现问题,提出科研假设并借鉴、学习他人的方法或者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证实或证伪提出的科研命题。

四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培养

基础医学文献的检索主要包括图书馆期刊的检索和网络数据库检索两种途径,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绝大部分杂志上的文献也同时上传收录到网络数据库中,网络上的生物信息资源不断扩充且获取方便,故当代研究生文献检索的途径以网络数据库检索为主。故应着重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网络检索文献的能力,收集整理常用的数据库网址,学习各类数据库中文献检索的方法和路径,学习如何整理和收藏文献。随着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国际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国际上绝大部分重要的医学论著、综述、指南等多为英语媒介,因而还应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并在看懂文献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其如何从文献中快速获取所需的信息。比如,若需要学习某类方法或技术,则检索详细介绍该方法或技术的文献,建立文件夹,将其整理到方法类文献中,重点看方法或技术要点部分;若需要深入掌握某些理论或机制,则检索与该理论或机制研究有关的论文或综述,将其整理到理论类文献的文件夹中,重点阅读和理解作者对于该理论或机制的探讨。

五科技论文写作培养

医学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对科研成果的总结与反思,论文在公开杂志上发表是科研工作者与国内外同行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工具。每位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就读研究生阶段都要求并撰写毕业论文,论文质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和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写作能力是对其科研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顺应科学交流的国际化趋势,目前通常都鼓励医学研究生发表SCI论文,这就要求首先要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广泛的文献阅读和计划性地写作培训是离不开的。在早期阶段,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和学术写作水平都是极不成熟的,可以通过加强专业文献阅读、撰写综述、撰写中文论文然后再进行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六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通常一个重大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团队协作完成,每个个体承担其中的一部分任务或一个分支课题,这就要求团队中的成员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基础医学研究生的选题往往也是导师承担的课题中的一个小分支,各分支课题相互之间既自成体系又存在一定联系,不能完全独立。研究生是导师带领的课题组中的成员之一,需要与其他师兄师姐或老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大的课题或任务。因此要培养研究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其团队协作意识。通过组织研究生定期开展科研讨论、实验室总结会议(labmeeting)等方式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写作培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科研能力;培养课程;临床医学研究生;妇产科;科研文献检索;科研论文

写作科研能力是当下对于一个医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重要指标,而在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教学中已深刻体现出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目前对于科研能力培养的模式有一定的研究与探索,但是效果甚微。单独开设科研能力培养课程的临床教学单位相对较少,临床医学研究生对于科研能力的认知有待提高,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还有待优化[2-3]。本文旨在了解目前妇产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初步探索开展科研培养课程的模式,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寻找最佳的培养课程模式来有效提高妇产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临床培训的全部硕士研究生105名,其中一年级研究生29名,二年级研究生32名和三年级研究生44名。

1.2方法

对研究生开展一年的科研能力培养课程,时间节点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课程内容包含文献精读分享、实验经验总结、特殊病例分析、实验操作解析、专家主题讲座、开题及答辩预试讲等,由带教老师、外请专家和研究生们分别轮流进行汇报,期间要求一年级研究生提交每次的文献翻译,有意愿的二年级研究生提交中文论著或综述,有能力的三年级研究生提交外文论文。开始第一次课程前和期满时对105名研究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含研究生基本情况、科研能力背景、培养课程效果和对培养课程的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问卷由3名带教老师共同商讨定夺后制定,汇总数据由专职录入员进行录入汇总。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篇数(n)和比例(%)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产科临床医学研究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发出问卷105份,收回105份,有效问卷105份,有效回收率100%。根据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被调查的105名研究生中男性10名(9.52%),女性95名(90.48%),男女比例1:9.5;年龄范围22~29岁,平均年龄(25.87±1.70)岁,≤25岁43名(40.95%),>25岁62名(59.05%);105名研究生均为临床专业,其中12名学术型(11.43%),93名专业型(88.57%);招生类型中,来源为七年制8名(7.62%),5+3学年制10名(9.52%),统招生87名(82.86%);来自郑州大学的研究生52名(49.53%),河南大学43名(40.95%),新乡医学院10名(9.52%)。

2.2妇产科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背景的培养效果分析

在接受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后,105名研究生中有除此培养课程外其他的科研培训经历的人数增加显著(χ2=19.507,P<0.0001),比例从35.24%上升至65.71%。其中已确定自己独立课题的研究生人数增加显著(χ2=28.982,P<0.0001),比例从32.38%上升至69.52%。有实验室学习经历的研究生人数增加显著(χ2=27.628,P<0.0001),比例从28.57%上升至64.76%,见(表1)。

2.3妇产科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效果分析

在科研能力培养效果分析中,科研文献检索的能力分析如下:29名一年级研究生刚入院时,了解文献的途径多分布在知网和万方,且仅有51.72%的使用率(15/29),但接受一年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后,使用率提升至89.66%(26/29),检索能力显著提高(χ2=10.069,P=0.002),尤其在百度学术、丁香园和PubMed的检索上较为明显;32名二年级研究生同样在接受了培养课程后,了解的网站数量有所增加,使用PubMed的人数有所增加,使用中文检索网站和学术网站的人数也相应增加,使用率从68.75%(22/32)提升至100%,检索能力显著提高(χ2=11.852,P=0.001);44名三年级研究生因为面临毕业论文的写作,使用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全员熟练掌握知网、万方和PubMed,检索能力显著提高(χ2=18.082,P<0.0001),且半数以上常使用百度学术和丁香园,见(表2)。

2.4妇产科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效果分析

在科研能力培养效果分析中,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分析如下:29名一年级研究生入院前均未撰写和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在接受一年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后,已有16篇在写和发表的中文论文;32名二年级研究生写作的数量有所增加,从课前已写和发表了5篇论文,上升至一年培养课程后在写和发表了36篇,其中发表的论文中16.67%(6/36)为外文论文;44名三年级研究生因毕业、读博、就业等各种压力,基本都已在升入三年级前完成写作及投稿,但在此一年培养课程中也与所增加,完成写作数量从15篇上升至24篇,发表的论文中87.50%(21/24)为中文论文。见(表3)。

2.5妇产科临床医学研究生对培养课程的评价

根据科研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的内容、形式、实际价值和指导意义进行调查,100%的研究生认为形式内容可取,3名研究生认为必要性和帮助性一般,所以有97.14%(102/105)认为开展该科研能力培养课程有必要,对于其之后的学习和毕业都有十分大的帮助。见(表4)。

3讨论

新一代临床医学研究生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更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加速我国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壮大[4]。科研能力培养课程的开设势在必行,如何让临床医学研究生在短短的三年学习时间里兼顾扎实临床知识和提升科研能力仍待研究[5]。本文通过对妇产科临床医学研究生实施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分析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及培养效果,以期为设计最优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3.1强化科研思维培养,提高科研兴趣和积极性

从基本信息统计可见,统招专业型女同学居多,由于妇产科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和中国自古以来的应试化教育,使他们多数熟知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善于背诵记忆妇产科规划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但就科研创新能力这一方面,相对来说难以自行体会、理解并创建固定的科研思维逻辑[6]。首先,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我们的科研能力培养课程通过转换师生角色,让研究生自己站在讲台上授课,前期备课过程中自行发掘问题并当场解决问题,强化其科研思维培养。随着参与课程次数增加,科研兴趣在三个年级的研究生中均有所提升,并积极主动参加其他的科研培训讲座,同时随着学习年限的提升,在学校和医院参加科研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增多,科研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会的经历也相对增加,因此三个年级有科研培训经历的人数均有所增加。

3.2加强导师辅助作用,尽早确定科研课题

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要言传身教学术知识,更要带领研究生一起更新创新理念。一年级刚入院还不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二年级忙于住培计划轮转,多数没有自己的课题,三年级因毕业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才能答辩,仅剩一年的时间来紧迫匆忙的完成自己的课题,时间和精力上都远远不够,这样的培养进阶方式显然不合理,因此教学改革首当其冲是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开题。导师应及早与研究生沟通,帮其发现兴趣点,协助寻找研究课题并指导实施方向,在研究进展阶段要实时察觉研究生的问题所在,及时指出并改正,让研究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科研思维和科研创新的认知。在我们的培养课程启发下,研究生表现出主动发掘临床科研问题的意向,辅以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深入,积极与导师沟通,最终三个年级的课题数量均有大幅度增加。

3.3优化住培轮转计划,增强科研实验动手能力

基础医学研究是临床医学持续进步的基石。“双轨合一”模式下的临床医学研究生不仅要接收住培,还要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按照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毕业标准完成科研学术指标比如毕业论文的发表,因此学业压力相对较大。我们的研究发现,由于妇产科的临床任务相对其他科室较为繁重,在时间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研究生和导师都会选择多投入在临床学习中,因此一年级多数没有实验室学习经历,二年级因转科和课题需要才会观摩学习,而三年级有实验室学习经历的38名研究生中亲自动手操作的仅有16名,撰写和发表科研论文的研究生中无实验室经历的仅有6名,说明实验室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实验技术的操作经验对于科研思维培养也有一定帮助,有利于科研成果产出[7-8]。因此,教学改革应在住培计划中添加实验科室轮转,包括检验科和病理科中有关妇产科检测项目的实验技术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培训,这样才能够让妇产科临床医学研究生切身实际的体验到科研能力的真正用武之地。事实表明,因培养课程受到启发而主动申请进入实验室学习的三个年级的研究生人数显著提高(χ2=27.628,P<0.0001)。

3.4加强文献检索能力,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写作培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文献阅读;化工;研究生;培养体系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深刻影响着全球产业变局,当下前沿技术呈现群体突破态势,全球产业已走到发展“拐点”,产业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经济范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对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化工、医药等行业面临结构优化调整,生产过程向绿色低碳转变迫在眉睫;在科技创新方面,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开发是目前重点发展方向,而国内外社会对化工专业创新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1]。因此,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能力强的化工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成为当前高校化工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重点。

1培养现状

化工类硕士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化工领域坚实基础理论知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解本学科的研究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2]。何培育出优秀的高水平硕士是培养化工类高素质研究人才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我国化工整体科研实力的必要条件。优秀的化工类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选题应为学科前沿,具有开创性,具有理论意义或较大实用价值,可以综合、全面地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2)在实验方案设计上运用新视角、新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有独到见解,并在相应领域取得较大成果;(3)论文成果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潜在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学术论文应体现出作者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工作量饱满,论文结构严谨,推理严密,逻辑性强,文字表达准确、流畅[3]。但是目前我国化工类研究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论文选题缺乏创新性,存在大量重复和模仿工作,缺乏对真正科学问题的贡献;(2)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相比,研究内容偏少、缺乏深度,论文结果分析过于简单,缺乏有深度的探索与讨论;(3)论文书写缺乏科学逻辑性、严谨性与准确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反映出目前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素养训练。其结果表现为学位论文质量低下,不能在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期刊上发表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文章[4]。由此我们认为,如何培育出创新型研究生是我国化工领域提高研究生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养是目前培育出高水平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根本解决办法。

2总体思路

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包含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知识的运用和融会贯通能力、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以及科学写作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科学素养的核心问题[5]。然而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课程内容与研究方向及内容严重脱节,不利于研究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性选题的开展;(2)缺乏文献研究能力,不能有效开展科研活动,师生间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从而使得研究生只是导师思想指导下的简单劳动力,缺乏对科学问题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其结果会导致研究生毕业后只是在实验动手能力上有所加强,而在创新能力上和本科生相比并无明显提高。因此,如何建立一套以阅读文献为主线的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方法迫在眉睫。我们由此提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以阅读文献为核心训练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对研究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科学素养训练。这是因为阅读文献是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产生创新想法的源泉,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6]。因此,使研究生掌握阅读文献的本领会使他们更好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由此认为,在培育优秀化工类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应建立一套以阅读文献为主线的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方法。总体工作思路应遵循“阅读最好的文献,做出最好的研究”这一科学研究准则,从第一学期开始使研究生通过阅读文献接触课题,并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形成自己的科学选题;第二学期通过进一步阅读文献完善选题,并参照文献开展实验研究;第三和第四学期通过深化阅读文献进一步从深层次理解课题的研究,并通过比较前人的文献解释和讨论自己的实验结果;第五和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的研究,并通过参照文献的写作方法归纳总结出自己的学位论文,同时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有效的拓展,提出研究课题的展望。

3培养过程

3.1研究方法总论。在训练中首先围绕“本科学习和研究生学习区别”,“科学研究的本质”,“什么是好的研究”,“研究组成要素”等几个方面介绍,由此让学生认识到思考是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进而引出做好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最好文献的阅读”,“最棒的思考”,“最佳的实验设计”和“最优秀的科学表达”。继而对上述四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例如,如何找到想要的文献,如何追踪文献,如何找到科学问题(researchgaps),如何思考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培养科学精神和素质等诸多方面内容,使学生对做研究过程有初步的了解,以及熟悉研究工作的特点。最后举诸多科学家事例进一步激励大家做好的研究,为科学工作作奉献。

3.2阅读文献方法训练。此培训目的在于指导研究生阅读本领域中的一些经典文献,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一套阅读文献的方法;继而引导学生从已有文献中归纳总结出寻找有价值科学问题的方法,并以作报告的形式将所发现的科学问题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表述,提高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针对很多研究生对于文献阅读的种种误区,我们进行了辨析。我们首先对研究型论文的结构做了分析,让学生首先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文章的要素;此外,让学生们意识到阅读文献不是对每一句话均需深入理解,而是对全文观点的把握和理解。同理,研究生在不同研究阶段对文献的阅读重点应有所不同。例如,在选择课题阶段应对abstract和introduction以及conclusion部分重点关注,而在课题开始执行过程中对实验方法更关注,在完成实验后对数据分析和总结,甚至在后续书写论文过程中对数据的消化过程中应对resultsanddiscussion有更为深入的阅读。对于文章核心观点的理解,我们首先强调了文章句型的类型与结构,让同学们认识到科技论文存在fact和opinion两种组成,而作者的观点或前人文献的观点就是文章的opinion,也是文中作者的态度,应予以足够关注。对于文章中诸如however,although,but这类转折词汇的存在,应仔细辨析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此外,为了强调阅读连贯性的重要性,我们训练学生在很短时间内通过速读几篇文章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以及conclusion,通过训练达到学生对文章整体观点和创新点的把握。通过阅读introduction中每句话逻辑的分析和关键科学问题的找出,学生们对于introduction的结构了然于胸,加深了对文章研究目标的理解。在开展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实验设计以及化工过程中常见的表征分析的介绍,使大家掌握了如何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实验和标准方法设计实验,进而实现研究目标。在resultsanddiscussion阅读中,通过对文章句型和句式的分析,使同学们进一步分辨出作者对数据的解释和观点,前人文献的观点以及如何证明作者的观点,进而强化同学们对于创新点的把握与研究目标实现过程的熟悉。最后,通过对文献如何引用,何时引用以及引用规则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有关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要求,进一步使学生们掌握了学术规范性。

3.3如何根据已读文献寻找科学问题。通过进一步拓展相同类型文献的阅读,启发学生依照现有文献以及现有知识寻找researchgaps,进而寻找到关键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为学生介绍了环境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分离与传质领域的最新发现,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阅读文献以及几次“头脑风暴”的讨论,让大家展开想象,畅所欲言,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并指出寻找到课题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在后续环节中,我们进而启发学生如何寻找相关证据,进而证明自己寻找到科学问题的正确性。比如我们通过“我从未踢过足球,但我怎样通过展示证据向大家说明我一定会是一个好足球运动员”等诸多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到如何通过逻辑和相关事实用来证明论点的可行性。通过该项训练,我们总结归纳出一套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方法以及通过实验与批判性思维形成一套自我创新的方法。

3.4如何根据已读文献设计实验。对于学生寻找到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文献以及通过与前人文献的比较,对自身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一套对科学问题的分析方法以及对科学数据结果的分析讨论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原则。研究生实验的对照性原则、一致性原则、重复性原则、随机性原则,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特别是让研究生掌握了设计参照实验、平行试验、开展动力学实验、热力学实验的原则与方法。通过该训练,使研究生进一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实施与深入。

3.5如何科学表达。通过借鉴优秀文献的写作方法,对学生进行英文写作训练。要求用英文撰写实验记录,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使用英文进行汇报总结,从而全面提高研究生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并归纳总结出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同时,我们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写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逻辑而非语言本身,我们之前通过文献阅读对学生们逻辑的训练对于后续写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的写作训练因此主要围绕文章的层次和逻辑展开。通过对论文不同结构的写作训练,使学生们了解写作的技巧和原则。

4训练成果

研究开展后,我们形成了一整套“从高水平文献的阅读培养化工类创新型研究生”的新方法,并形成了16学时课件,总共培训了四届共计58名同学,并收到了研究生们满意的反馈意见。经培训的大部分同学在后面的研究过程中可以自主地寻找科学问题,提高了学术型研究生在化工领域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也提高了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经我们训练后已毕业的学生(12人),高于80%以上可以在本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同时,我们也总结归纳出一套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方法以及通过实验与批判性思维形成一套创新性想法的一般性方法;归纳总结出一套科学实验进行的方法与原则。我们的培养模式也已被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采纳,可为其它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作用。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