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论文范例

校本课程论文

校本课程论文范文1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适合全体学生学习或参与的内容我们利用校本课程必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精深,体验家乡传统文化的广博,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不适合全体学生学习的内容则利用校本课程选修课的时间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要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与掌握地域传统文化,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学习鲜活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学习要避免单纯的说教,注重生活中的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水平,养成习惯,形成素养,传承美德。

(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继承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勇于创新。

二、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原则

(一)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是以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德行与修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于知识层面的学习,而要深入挖掘知识背后潜在的深刻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容,将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主动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在其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有些得以留存并不断被发扬光大,而有一些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濒临消失的边缘。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就是通过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喜爱,进而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主动承担起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职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与具体的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亲历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相关的技能,使他们成为家乡传统文化的新的传承者,使家乡传统文化能够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得以发扬光大。

(三)实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与落实国家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教育计划以及学校的教育计划、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本地的教育资源,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背离国家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从课程内容、实施途径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与国家课程达成统一。另外,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很多内容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内容或拓展学习的部分。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施集体教学、班级教学与小组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论文范文2

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地位低,不受重视

虽然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普遍存在,但是与专业课相比,公共艺术类课程基本都是“选修课”“通识课”的身份,不具备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评选资格,导致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学生为了学分而上课的现象多有存在。

2.课程体系缺乏顶层设计,教学内容“因师而定”

由于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全面系统的管理,因此,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没有形成整体规划思路,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经常出现“因师设课”的现象,教学内容“因师而定”,随意性大,教学效果不明显。

3.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公共性”和“针对性”

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面向全体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具有“公共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授课教师往往按照专业教学的套路来授课,将公共艺术课程讲成了专业课程,偏离了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由于是选修课,教材选用的随意性大,教师往往不能做到针对授课群体的共性来教授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有混学分之嫌。

二、公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坚持的原则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志“三个代表”和同志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工作。

2.贯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质上是学校为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与组织形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相配套。从专业的实际出发,本着学以致用,以生为本的原则,科学制定开发计划。

3.体现高校办学特色

在高等教育追求办学特色鲜明化、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今天,对高校而言,开发校本课程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激活学校办学活力,形成高校自己的办学特色,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因此,公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体现高校办学特色为准则,时时处处体现之、贯穿之。

4.坚持艺术熏陶、潜移默化原则

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开发,不能等同于专业艺术类课程的开发,其主旋律仍然是普及性、趣味性、实践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须有意识地渗透艺术教育因子,从而达到用艺术滋润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效果。

三、“一基两翼”公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1.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实际,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2.“一基两翼”公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内涵

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它着眼于提升学生自我修养,而非艺术技能的增进;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全面人格,而非简单的传授艺术知识。因此,它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地感觉、科学地思考,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提高创造美的能力,体会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在于营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公共艺术类课程以及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养成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西安体育学院认真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要求,深挖本校教学资源,始终坚持优势课程与艺术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一基两翼”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其内涵是指:以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为“基础”,以学院自主开发的体艺融合类课程为“第一翼”,以校园文化艺术实践为“第二翼”,通过三种方式的联动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品味和水平,促使学生艺术修养和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戏剧、影视等艺术表现类型,可以供具有不同爱好的学生选择。校园文化艺术实践包括课外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等,学院通过社团活动、文艺汇演、竞技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享有艺术实践的机会,享受艺术实践带来的乐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一基两翼”公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⑴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充实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依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院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学院从三个维度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首先,从知识的衔接性上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分为普及、提高、实践三个层次。普及课程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初步建立健康的艺术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解决入门问题;提高课程针对完成基础课后希望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的学生,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践课程给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其次,从选择性维度上做到限选课与任选课相结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同时使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自成体系,特色鲜明,真正从“专业课的点缀、获得学分的工具”的地位中摆脱出来。再次,从课程性质维度方面讲,抓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建设。目前,学院共开设有28门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书法基础与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18门体艺融合类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受到学生欢迎。同时,学院大力加强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通过政策激励、资金支持等方式激发教师参与编写公共艺术校本课程教材的积极性,经过不断积累涌现出一批体现学院办学优势和特色的自编教材。

⑵加强社团艺术活动建设,重视隐性课程发挥作用

艺术社团的建设是公共艺术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校园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对艺术知识的传播、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和知识结构的完善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可以增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于没有加入社团的学生,社团活动可以起到宣传艺术知识和文化、培养艺术兴趣的作用。例如,西安体育学院已逐步形成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风采辩论会、校园十大歌星卡拉OK大赛、主持人大赛、棋类大赛、迎新文艺晚会、书画作品大赛等为主体的校园品牌活动体系。以校园文化为主体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由经常化、制度化,逐步向系列化、高层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⑶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软硬件建设,创建一流的艺术教育环境

软件建设方面,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的高水平公共艺术课程师资队伍是更好地开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基础。就校本课程开发而言还需要将这支队伍打造成精诚团结、熟知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性的课程开发团队。硬件建设方面,学院应注重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套完善,如琴房、舞蹈教室、书画教室、声乐教室、学生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的配备。

四、结语

校本课程论文范文3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各种资源的拥有量和实际使用率与资源发挥作用的大小,反映了中学体育校本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中学体育课程资源是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来源,是学校体育进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课外活动的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人、财、物的支持。根据学校学体育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来说,有形资源是硬件条件是可以通过经济的投入得以改善的,这些有形资源也是体育课程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基础和条件。无形资源就是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素质,这种无形资源的能动性和可塑性较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密不可分,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和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这两种资源的多寡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一个中学体育课程的质量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潜能如何。当然有形资产也是无形资产得到有效发挥其最大能量的基础。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果要使得有形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就需要无形资产的关键人去组织、管理和操作与利用,才能更好的发挥有形资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的作用。其次,无形资源的效益发挥无疑是依附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应。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资源的保障,所以在确保有形资产为教学的基本环境提供便利的前提下,作为无形资产的主体———人可以通过自身在教学中能量的释放,更有效的运用于校本课程教学的进程中。因此,这两种资源之间的形态可以相互磨合和利用,使得有形资源的效益发挥到最佳,使之成为教学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资源保证。

二、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资源的配置

体育课程与课程资源关系十分密切,没有体育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体育课程必须有体育课程资源的支持,才能实现体育课程改革。中学体育资源的配置,是指社会(国家政府、社会部门、工矿企业、私人资助者等)、教育的受益者和家庭对中学体育事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首先中学的体育资源是根据不同区域和学校的调控,学校的布局,等方面来进行的。其次,就是在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已经配备的情况下,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资源的管理来提高场馆、设施和设备的利用率。为此,从宏观层次上中学体育资源的配置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它的目标就是在于提高中学体育校本资源的利用率,使之在投入有限的资源下发挥其最大效能。从微观就是使无形资产如何发挥他们更大的优势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投入的有形资源能被利用发挥出最大效益。

三、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体育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所以,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资源的配置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学体育校本资源宏观层次的分配。根据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来看,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的方式也同样有计划方式、市场方式和计划与市场的协调结合。在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这几种资源的配置计划方式都是依据教育整体利益和发展的要求,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体育教学中的。这些资源配备的主体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由他们统筹安排分配到一定的地方去。另外,最重要的是计划方式虽然配置的时候信息准确并且完备,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由于一些人为的分配不当,使得资源使用效能偏低等一些弊病。市场方式是中学体育与市场经济互动的规律,有时候中学的体育资源可以凭借市场的调节将体育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其效益和最适宜的地方。中学校本课程的配置在市场的调节机制作用下,对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是单单靠挖掘自身资源来调节中学体育教学的供求,而是在除了校本资源以外的校外资源的数量、资源结构的调整和安排上,都必须考虑到校本课程的需求。另外,学校领导要重视并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场地、器材满足课程及体育活动的需求。因为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涉及的是整个中学体育资源的优劣,并具有特定的资源使用范围,须通过校本课程的设置和课堂的教学来体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其效能的展现。这种表现形式就如同体育教学质量是否真正体现校本课程,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其二是中学体育校本资源微观层次的使用和再分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活动的过程,这个活动的结果是开发出的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被利用整合到课程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活动中,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的交互作用中对这些人群发生作用。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有相关的机构统一计划配置后,通过与社会等资源的互补和利用,最终把这种资源的服务于学生,充分利用体育场馆、运动设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如校园足球的开发、新兴项目的引入、各项小型比赛、举办校园体育节等。另外,通过企业、个体及有关部门会为中学体育提供赞助,增加运动设施,使中学体育资源配置上更加优化。为此,任何一种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都要从资源的计划经过运行,再到其使用的条件和基础。由于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不一样,计划方式强调“最重要”和“最适宜”,所以这种资源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的是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发挥能量,这样的资源配置显然最关键的是要使得中学体育课程内容上的“有板有眼”必须要解决好教育资源的有限和教学需求的无限这一对矛盾。现在随着我国城乡大搞基础建设,部分中学体育用地面积缩水,不能满足大部分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需要,开发体育课程,合理利用有限的中学体育资源,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办出学校特色,将是近些年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追求的目标。

四、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资源配置的原则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资源配置的相互协调是为了避免中学体育资源的浪费,保持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得有形资源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良好的教学硬件基础,更能促使无形资源为推动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发挥更大的能量。

1.坚持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开发有形资源,拓宽体育资源来源渠道,拓展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坚持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质上就是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而推行的教育,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来看,在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发现,首先要制定出适合本区或本校教育可持续发展总体方案,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质。二是重视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把兴趣、爱好作为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驱动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把体育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之一,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因此,在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还要保持诸如保护环境、低碳课堂的内容设计、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等,应强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和本学科领域的课程建设,与终身体育意识挂钩。开发有形资源,提高中学体育设施场馆的利用率,利用节假日期间的体育场馆有偿经营,举办体育竞赛,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拓展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管理者、教师应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过程中,增强应用探究的实用性,并对体育资源的供给渠道通过加强校园建设和投入,利用各种校园活动、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和宣传体育文化的机会在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同时,拓展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的有效性,提高办学效益。

2.提高无形资源的潜能,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有的放矢

校本课程论文范文4

1.“工程”意识不强。我国大多数高校工程教育培养目标趋同,没有形成高校自己的特色。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掌握一项专业技能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所以,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重点抓学生专业技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培养人才的思想是“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认为应用型高校的基础应该是学科基础课,后来提倡素质教育,又把人文素质也作为基础,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能力”。目前的经济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工程师,不仅需要有综合素质,更要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增强他们的工程意识。

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工程教育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工程师,传统的培养模式还是按照专业培养人才,在培养方案中,必修课很多,学生自主选的课很少。很多专业培养方案陈旧,没有经过调研和分析,适应不了经济发展,培养模式不灵活。当前,我国很多高等工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开始探索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3.创新实践能力不够。本科生存在动手能力不强的严重问题,培养出的学生不知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相悖的。工程教育之所以要重视实践经验,是因为工程师不能单凭理论知识,还需依靠实践经验来识别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

4.教师的工程意识需要加强。工程教育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过程中,教师的工程意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高校教师一般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走在学科技术前沿的教师有的只注重科研,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型教师只是一届一届地单纯地把书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创新,而且大部分教师没有在企业里工作的经历。杨敏在《工程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和重新定位》中指出,目前,中国需要拥有大量既懂理论又懂工程实际,既有工程科学知识又懂教育学的工科教师。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思考

1.加强工程教育意识,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工程教育人才就要有牢固的创新工程教育意识,来不得半点虚假浮夸,不然,创新型工程教育只是纸上谈兵。应该加强“工程教育理念”,巩固发展学校特色,树立“重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指导思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基层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强调学用结合,直接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区别于一般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同。新建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进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以及创新能力,并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后可以在公司、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从事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的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除了现有的“中外办学”、“校企合作”、“校际交流”、“顶岗实习”培养模式,还要注重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学校工程教育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要避免“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养”,过分重视人的技术价值、工具价值,忽视人自我发展的价值、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等问题,要从片面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转变为兼重综合素质。

3.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采取“点、线、面”的思路。点课程即各种类型的课程,包括人文类课程和按照自身兴趣、特长选的课程;线课程即专业核心课程,是加强专业技术能力的课程;面课程是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这三者的关系:点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除了专业核心课程以外的所有理论课程,客观上为线课程服务;线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面课程和点、线课程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包括点、线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点、线、面”要注意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用知识解决问题,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在实践中运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按照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思路,课程可以分为“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等平台,每个平台中设置必修和选修,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4.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很多高校尤其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很重视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多年来,在实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忽略了和社会的联系,因为学生毕业后最终是走向社会进入企业的。“怎样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快地熟悉业务”是现代工程教育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企业是促进教育创新和变化的重要力量,不仅是教育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新思想和新方法的产生基地。企业应尽早参与到学生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来,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另外,企业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空间,供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应有相应的考核评价文件。

校本课程论文范文5

相比材料力学课程的枯燥而言,理论力学可以说是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系统相对简单的课程,是入门课程,而且它和大学以前学过的物理、数学结合得较紧密,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轻松一些。而材料力学则将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如果能让学生感到精彩,他们就会学得不亦乐乎;若这个世界让学生觉得乏味,他们就会自暴自弃。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去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般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已学过土木工程概论,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仍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内涵比较模糊,对材料力学在土木工程力学“家族”中的地位也不甚明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绪论这部分内容必须给予重视。然而一些教师不注重绪论的讲解,仅作一些简单的介绍,甚至一笔带过直入正题;学生则更是不重视。笔者认为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将严重影响该课程的后续学习。笔者在绪论部分的教学中,除了介绍课程的基本信息、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外,还特别向学生介绍了课程知识的应用前景和学习方法。应用前景包括该课程与后续结构力学、混凝土、钢结构等课程的关系,该课程知识在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等专业课程,以及土木工程二级学科中的应用情况等。学习方法包括如弄清基本概念———思考、观察、读书、实验,注重知识获取过程———公式推导,认真完成作业———理解、体会、举一反三等。最后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书籍和学习网站,供其课外阅读所用。

二、优化课程,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力学理论基础。材料力学是力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帮助学生明确工程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发挥着夯实基础和启蒙引导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以及学时分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学课时不断被压缩、教学方法单调陈旧、实验课程不受重视、实践教学机会较少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学改革显得刻不容缓。

(一)整合教学内容,力求主次分明

材料力学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广,有固体力学、材料学、电磁学等诸多学科,因此,教学内容必须主次分明,要抓住课程主线和重点,同时也要紧密联系土木工程专业,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最需要的知识。传统材料力学教材的内容体系一般为“拉压→扭转→弯曲→组合变形”,其规律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这种教学次序较为经典,但也存在教学起点低、内容重复多、课时量大等缺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立足于土木的房建结构,对其各个部位进行受力分析,引导学生将这些构件简化为力学模型,然后再思考这些模型的共性,对其应力、应变情况进行集中分析比较。比如框架结构的柱,除了受压以外,还受什么作用?设计柱的时候,长细比对其有什么影响?柱的截面形状到底选哪一种才好?又比如阳台和雨棚,除了弯曲之外,还受什么作用?如何去改善它们的受力状态?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归纳—演绎的模式,始终抓住“外力—内力—应力—变形”的主线,以“内力图—应力状态—强度理论”为具体内容,强化知识的贯通与渗透,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各种基本变形的内在联系。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重点学习拉压、扭转、弯曲和组合变形,而对超静定、压杆稳定等问题可作适当的简化。还可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对相关知识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力求教学模式的创新

1.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存在较多缺陷,比如单一的注入式难以实现教学互动等,因此,课程教学方法应整体转型,根据课程内容由单一方法转变为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组合。如由教师提出话题,与学生进行课题讨论。这种讨论并不只限于“答案”的讨论,而是从“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由权威灌输过渡到质疑理解,经历求解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问题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在引入一些重要概念的时候,先阐述概念的产生背景,提供一个恰当的案例,由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参与学生话题的讨论;最后对概念进行实践运用,挑选典型练习,从模仿性练习到创造性练习。鼓励学生抓住本质溯本求源,“打破沙锅问到底”,而不是依葫芦画瓢。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可安排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形成学习小组,自行阅读相关参考书。对一些课后题和教材的某些章节,可由各小组代表分别为全班学生讲解,教师仅进行总结评价,比较各种解题方法和讲解模式,引导学生找出最优方式。此外,鼓励学生课外多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推荐学生观看爱课程网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邓宗白教师主讲的材料力学漫谈;阅读刘鸿文的《材料力学》,徐芝纶的《弹性力学》;利用校内网下载《力学与实践》杂志的有关材料力学论文等。另外,学院还为学生专门安排每周一次2学时的答疑课,一般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式。利用这些机会,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内心想法等,增进师生间的了解,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手段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的出现,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课件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在课件中穿插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增加有关材料力学领域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与工程案例。比如在讲解压杆稳定这部分内容时,以塔吊为例,可向学生提问:塔吊为什么要采用附着这一措施?附着应该设在什么位置?又如播放冷兵器时代的影视视频时,可提问:如果青铜兵器和钢铁兵器碰在一起结果会如何?如何提高兵器的战斗能力?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理论公式去思考。由于这些技术和内容与课程要求联系紧密,使得该课件不仅不是教材的翻版,而更像是一本讲故事的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除多媒体之外,课堂教学还应充分利用各种简单的小道具。比如用几个砝码和三合板片就能演示梁的弯曲、截面的几何性质、压杆稳定等。此外,为了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设计许多通俗易懂的小实验,粉笔、书本、教室的各种建筑材料等都可以拿来作为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实例进行讲解。

(三)重视实验实践,力求学以致用

实验教学作为材料力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实验设备数量和实验课时的限制,材料力学课程实验只开展了纯弯曲梁正应力、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实验、悬臂梁静应变三个实验。而且由于是分组实验,个别学生往往滥竽充数,抄袭别人的实验数据应付了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开放实验室,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实验时间,同时也充分发挥设备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实验报告中添加实验小结一项,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不少于200字的总结,内容可以是对实验的认识、误差的分析或其他相关感想等,严禁出现雷同,促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实验,并有所收获。如有学生在实验总结中这样写到:“实验虽看似简单,但眼高手低,在将理论转化为操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以此类推,使我认识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程之间的差异。”此外,还要求每位学生在期末完成一篇材料力学课程小论文。内容可以涉及教材任何一部分的知识,但须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实际工程相联系。这就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调研→分析→理论→应用的思路,将实践与理论有机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三、综合评价,改进传统的考核机制

校本课程论文范文6

一、校本课程研究目的

创新制作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阅读欣赏、操作创新、探究合作等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促使学生接受科学新信息。我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做到理论实践相融,动脑动手相融,做人融于做事,在理论与实践间建立零距离接触,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

二、校本课程研究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从学生兴趣和关注点、教师个人专长、所在区域社会特征三个方面,整合校本教材内容,使之成为创新实践活动资源素材。重点围绕“本县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活动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开发和利用”“学校特色资源实践”“学校个案研究”“课程资源包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校本课程特色板块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了六个别具特色板块:探究观察模块、创新创意模块、探究思维模块、创新实验模块、实践制作模块、创新视野模块等,做到课堂教学主渠道与创新活动课互促互补,整体优化。各个模块各具特点,其中以创新探究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为主,延伸拓展我校创新校本课程资源。

(一)开发生活与科技创新内容多样化

创新来源于生活而又改变生活,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从中发现问题,并确立解决问题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创新,使得学生能够设计很多创新作品。我们进而结合地域特色和资源,探索出校本课程开发途径与策略。例如我们在探究《泗州粉丝制作》活动中,就不单单是科技制作,而是引入“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研究泗州粉丝的历史、分类、特点等,把粉丝的制作方法、过程以及如何提高粉丝品质等引入活动过程。学生通过创新探究活动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使创新校本课程向深层拓展。

(二)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载体,开发形式活动多样化

为了满足中职学生兴趣和需要,我们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内容作为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创新小创意、创新小制作、创新小发明和创新小论文活动。创新小创意: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鼓励学生从学习、生活、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有意义的思考,注重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强调自己解决问题多元化。例如:高一年级刘同学研究新能源后经过观察设想写出创意作品———《太阳能斑马线设计与探究》,荣获市一等奖。作品创意设计旨在提高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给行人和机动车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本作品设计解决了以下三方面问题:(1)设立直行斑马线激光安全墙,可有效减少行人过斑马线因闯红灯而引起的交通事故。(2)在斑马线地表嵌入LED红绿灯,可有效降低因低头玩手机过马路引起的交通事故。(3)大货车拐弯月牙死亡地带设计压电自供能主动发光LED安全防护红绿灯,提醒行人远离危险区。创新小制作:有了好的想法就应该将想法变成现实,在实践中不断内化自己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插座电源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之一。随着家庭使用电器的增加,插座的需求变多,常用插座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学生变插头传统方形为倾斜立体拓展式设计,采用了30度角设计,可以使用电源适配器的插头都向一个方向,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整理大小不同的电源插座了。就算是安排大量插头或是适配器,也不会重叠。同时还具有无极充电功能、遥控功能等,克服了现在插座的不足,扩展了插座转换器功能。《无极遥控电源转换插座》作品荣获市一等奖。创新小制作要求学生自己选题,独立与小组合作完成小制作,教师给予辅导与帮助。创新小发明:创新小发明是利用科学方法去设计创造出一个全新作品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创新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去创新制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构思设计、创造出新物品或新方法。作品成果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和真实性。例如王同学结合行李箱、滑板、推车、滑板车等功能,设计一款滑板车行李箱,人可双脚分别站立在该滑板箱包的两个滑板上,把手扶拉杆上,两腿并拢—推开—并拢—推开,这一简单的动作就可以使滑板带动人和箱包一起前进,同时箱包内部可设包式小凳。小凳下部可形成单独的容纳物品的空间。《滑板车行李箱》作品荣获市一等奖。创新小发明能挖掘学生潜能,展现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小论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所想所思所做进行阐述说明,形成科学理论与观点。如针对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发生故障现象,我校学生进行创意与构想,设计独立供电电梯应急预防系统,增设消防迫降停梯功能,相当于汽车“安全气囊”装置。这篇《电梯安全应急系统的探究与设计》小论文荣获市一等奖。

四、校本课程实践成果

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能促进师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找到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理论体系,丰富和完善我校教学资源。我们依照创新素材特征对校本教材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形成目标鲜明、层次清晰,具有可操作性的资源文本,纳入我校创新实践活动的资源库。在大量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形成了校本课程资源的活动案例、创新探究课例、特色个案案例等资源素材。我校创新校本课程的实施,极大调动了教师创造性,为学生走向社会生活提供了创新实践通道。今后我们应把学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研发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运作模式,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出发,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不断研究探索、创新,促使我校校本课程更加完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覃隶莲,戚林.中职助产专业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13).

[2]易浩民.中职单片机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探索[J].才智,2015(13).

[3]郑德煌.中职特色德育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8).

校本课程论文范文7

(一)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1999年以后,升本的一大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高校的现代使命。这也就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必须发生改变,既要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更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充分利用地方院校所处地域的独特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真正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是地方院校必须思考的主要问题。依据地方文化产业优势开设校本课程,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衡水学院是衡水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高等院校,2004年由专科升为本科,正好属于需要转型的地方高校之列。衡水作为冀东南一座最年轻的地级城市,地处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地,虽然建市历史比较短暂,但是历史文化积淀却颇为深厚,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拥有儒学大师董仲舒、孔颖达、毛苌等文化名人,而且在传统民间艺术与民间工艺品资源优势基础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有内画、乐器、年画、毛笔、剪纸、黑陶、金鱼、雕刻、古玩等等。武强木版年画、冀派内画、衡水法帖、深州形意拳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宫廷金鱼、侯店毛笔与内画并称为衡水“三绝”;饶阳的乐器、武邑的雕刻也早已名扬国内外。目前,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支撑着衡水市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以衡水特色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开发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丰富衡水学院的课程体系,而且可以真正实现其“立足衡水,服务京津冀”的办学理念,真正实现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变。通过对“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的开发,了解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根据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凝练学科专业方向,突出办学特色,对于原有专业进行改造拓展,调整一些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缺乏竞争力的专业,根据行业产业链的要求设置相关专业,可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链的对接。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形式上来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校为本,充分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但是隐藏在其背后的真正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和终极追求。因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校本课程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校本课程强调差异性、区别性,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首先,校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只有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校本课程才具有开发价值。校本课程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特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其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可以自己选择课程,还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自助选择材料进行研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加以运用。学生也可以对校本课程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直接参与开发,从而使校本课程开发日趋完善。与其他专业课程注重培养专业技能不同,校本课程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突出地域特色,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往往使用统一的教材,具有普遍适应性,但是缺少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被束之高阁,因而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融入感。而校本课程则是针对特定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进行教学,将教育引向生活,引向社会,树立大教育观,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于在外求学的大学生而言,高校所在的城市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他们可以了解母校及其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我通过平时调查,发现衡水学院的学生对衡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基本不了解,知道衡水九大文化产业名称的学生很少,即使是对武强年画、冀派内画这些享誉国内外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知之甚少。因此,开发“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培育学生爱乡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二、“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价值

“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会给当地高校带来好处,同样也会创新本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独特魅力,推动地方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促使地方文化产业不断创新,提升文化品牌格调,因而极具文化价值。

(一)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

校本课程是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本土文化不仅是生活在这方土地上人们历代生活经验的总结,是地方百姓的精神家园,同样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如何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是每一座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衡水学院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拥有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固定的教学场所、配套的教学科研激励制度和浓厚的课程改革氛围。这一切将保证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促使文化产业的呈现不再支离破碎,杂乱无章,而是有章有序。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可以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程开发,他们可以了解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并逐步产生认同感和家乡自豪感,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把传承和创新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当做自己的使命。这样,他们会通过各种行动积极宣传和研究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深入挖掘产业的文化内涵,不断创新产品的外在形式,从而促使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创新。衡水学院目前在校学生一万多人,生源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这些学生无疑是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潜在宣传员。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历史渊源、丰富样式、产品特色、精湛技艺、文化底蕴以及现展状态,就会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传播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

(二)提升文化品牌格调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把文化产业当做一般的产业来做,只看到了产品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产品的文化价值,对于产品以及文化产业本身的文化品牌格调重视不够。“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对地方文化产业的重视,是对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进一步确认,对衡水文化产业品牌的提升无疑会起到推动作用。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引入高校课程体系,可以充分发挥衡水学院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作用,发挥地方院校教师学术科研资源优势,从理论高度对衡水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研究,为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品牌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例如,衡水学院教师对衡水侯店毛笔、武强年画、冀派内画等文化产业分别进行了系统研究,申报了省、市级课题数十项,撰写了数十万字的论文和著作,大大提升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可以最大限度挖掘文化产业的文化底蕴,扩大文化产业的精神影响力,进而提升文化品牌格调。例如,衡水侯店毛笔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制笔工艺精湛,在清朝光绪年间曾被奉为“宫廷御笔”,并立碑表彰。如果将侯店毛笔开发成校本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毛笔本身的研制历史、生产制作工艺特点,欣赏历代的书法作品,提高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毛笔文化的内涵,并通过毛笔书写了解了做人的道理。写字要一笔一画清清楚楚、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做人做事同样要清清白白、踏踏实实、堂堂正正。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产业在陶冶性情、铸造人品和提升品位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校本课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传统文化;规律;对策

当今时代,地方经济文化与地方高校文化高度互补、深度融合。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重要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地方高校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的数量和学生数量已分别占全国高校总数和学生总数的90%以上。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是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梳理,在实践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1]。新时代赋予地方高校新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必须不辱使命,努力承担起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传统文化建设的规律辨识

(一)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辨识。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既彼此依赖又相互制约。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在推动经济发展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早已不是昔日的“象牙塔”,而是从社会边缘日益走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此培养的大量大学生给当地各类机构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高校里高级知识分子云集于此,成为当地最大的智力集团,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尤其是高校里众多科研成果的转化,校企合作中的产学研结合,直接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注入活力,推动地方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文化的制高点,也起着对地方传统文化加以弘扬的重要作用,对提高地方文化的品位和推动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这也使地方发展对地方高校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地方高校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谋求更好的发展,也特别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因此,地方高校要不断发展,其对地方政府的依赖还会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又相互制约。地方政府作为地方高校的业务主管单位和财政投资主体,二者相互依赖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需求,这就必然引起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干预,比如控制高校的发展方向和规模等。同时,地方高校的发展和壮大,在某一时期或领域,也会制约地方政府的决策或行动。

(二)地方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辨识。地方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地方传统文化涵养和熏陶着高校校园文化。通常情况下,我们将高校校园文化归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类。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多元文化成分给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高校在本地的长期发展中与地方传统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逐渐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形态。向来被称为文化殿堂的高校,本身也是社会组成中的一个子系统,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始终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根植于地方传统文化之中。高校师生长期工作、学习、生活于当地,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使他们“三观”的形成也打上本土化的烙印。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地方文化也随之不断进步和发展,而高校处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最前沿,能够及时吸收地方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从而促使地方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在融合中向前发展,使高校最终成为地方文化的创造者和弘扬者。正是高校与地方文化不断的交流碰撞,使得高校校园文化能紧跟时展,并展现出自己传统性、时代性、独特性的一面。与地方传统文化相比,高校文化往往更具前瞻性和国际性,其先进的文化思想能够为地方文化带来新活力,最终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辨识。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课程文化是重要载体和有力工具。从广义的文化来理解,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三大类。本文从的狭义文化来理解,课程文化主要指课程的精神文化,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课程本身蕴含的精神文化,二是课程教学和研究中通过课程思想、理念所蕴含的精神及情感,具有教育和文化的双重属性。而地方高校课程文化因其承载内容和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又被赋予其特有的特征和功能。首先,课程文化具有民族性。课程文化本身源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必然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导致特点不同的课程文化。因为课程文化是历史积淀、民族文化的精华,凝聚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其次,课程文化具有传承性。文化是不能以遗传的方式获得,而必须以一代一代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传承是文化延续的根本条件。美国学者墨非说:“可以万无一失地说,几乎所有文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都是来自传播。”[4]可见,课程的产生就是因为文化传承的需要,不传承文化就不需要课程的存在,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和工具。最后,课程文化具有工具性。课堂教学是传承文化的最重要途径,所以课程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工具性的色彩。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传承文化,课程在教育中充当着典型的工具效用。

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传统文化建设的对策解析

(一)构建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和谐关系。政府机构改革以来,我国政府机构的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由过去那种全能型、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但是,目前的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直接管理和干预依旧突出,仍然是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决策者。由于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实质上是上下级隶属关系,地方高校在业务上必须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必须加强协作,保持良性互动,构建协同发展的和谐关系新格局。第一,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明确地方政府的自身定位,打破地方政府大包大揽、集多重角色于一体的弊端,依法释放相应的权力给高校,使地方政府从地方高校的领导者逐渐转变为地方高校发展的服务者,为地方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二,完善地方政府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配套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应积极主动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依照《高等教育法》建立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度建设,提高管理人员水平,确保各项政策法规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第三,合理分配教育权力,力争做到大权集中、小权分散,具体管理交给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使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真正得到落实。第四,努力解决资金困难,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地方高校也要克服坐、等、要的落后思想,积极拓展其他经费渠道,比如企业赞助、校友捐赠、科研成果转换等。第五,搭建地方政府和高校之间的教育中介机构,比如高等教育决策咨询机构、拨款中介机构、评估中介机构等。这些中介机构作用突出:一方面,它们能够以高等教育代言人的身份向政府提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以政府助手的身份给高校施加相应的责任。当前,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之间成立多样化的中介机构势在必行。

(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与地方传统文化融合。首先,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中,要着重以校园建筑、校园景观、公共设施等为依托,使它们成为展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平台,把它们打造成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物质成果。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成果能够鲜明展现出高校的精神文化,甚至体现出高校的综合实力。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高校的开放性和时代性特征越来越强,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吸收借鉴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整合、历练出更加包容的胸怀与魄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引领,做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时代文化的引领者。同时,地方高校在校园景观、建筑和公共设施的打造过程中,也要结合校园本身的历史和文化,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地方高校还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秀文化成果,结合地方传统文化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景观。其次,在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中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高校的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文化积淀的精髓,是被高校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理念与价值。它深受时代和地域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包容性。地方高校在培育精神文化时,必须吸收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与校园文化进行因地制宜的整合。具体来说,地方高校的文化要具有其独特性,需要以地方传统文化为支撑,从中凝练内涵,使高校精神文化更具地域文化色彩,并从校风、校训等方面得到具体体现。高校的师生员工将这种校园文化加以内化,通过继承和传递,潜移默化成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

(三)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和创新课程文化。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或地方课程纲要指导下,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宗旨、特点,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为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自主开发的一种课程”[5]。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课程开发的补充战略,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的出现也是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6]。地方传统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我们要在课程实践中,很好地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这个优势资源,带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文化的创新。国家高校课程设置是比较宏观的、带有普适性的,要适应和突出本地特色,需要校本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只有将地方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融入到高校整体课程中,才能促进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把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校本课程中,首先,要精选人员,组建好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其次,对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和高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做好调研,确立课程建设的具体项目和目标。再次,在前期的遴选项目中确定优质项目,组织编制课程实施方案并实施。最后,构建课程的评价体系,并对前期的课程方案进行反思和修订。总之,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校园优秀文化资源,研发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并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必修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这既有利于高校学生充分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增强对地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面,特别是文化鉴赏和人文素质提升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探索,2017(2).

[2]肖玲俐.地方院校发展定位趋同化现象探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

[3]申晓辉.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传统文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11).

[4]李兆前.试论艾略特的文化传播观[J].社会科学论坛,2014(7).

[5]霍志宏.利用陇右文化资源着力开发校本课程[J].甘肃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