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文化中西文化论文

学习传统文化中西文化论文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文化的显著特征

(1)共享性。

它是各类带有普泛意义的概念、观念和行动标准的集合,是使得个体的行为被集体接纳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自人类社会产生,文化便相应存在,并为全体人类社会成员所共享。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西方近代以来的“声、光、化、电”,都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智慧结晶,都具有共享性。

(2)传承性。

文化的关键在于历史继承。文化具有界限清楚的内在构成,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结果,每个历史阶段的人都处在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并顺其自然地从上一历史阶段那里传承传统文化,并适应新的历史要求,因此文化具有传承性。

(3)地域性。

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需要一定的空间条件方可开展,因此,文化具有地域性。就全球地理角度来讲,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之分;就特定区域来讲,有大陆文化、海洋文化、山地文化、草原文化之分,有着宽泛的包容性。

2.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是与“外国文化”相对举的概念,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常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富有民族特质、风貌的民族文化,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流传继承,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华传统文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包括诗、词、曲、赋、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民族音乐、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武术文化、饮食文化、中医文化等等。从大的外延来讲,可同时包括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中华传统文化还包括了除汉族以外的中华各少数民族的自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和品德,支配着我们的行动。所以,每个中国人,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年,应该自觉地去了解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思想,使自己能够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并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例如,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代表,孔孟思想生生不息地滋养着后人,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论语》《孟子》等经典都得到了相当大范围和深度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我们也要努力了解和学习世界其他文化的精华,以拓展视野,开阔发展空间。当前,在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在文化养成上面临着较多困境:物质追求的扩大化,由此形成的精神家园的空虚与荒芜;追逐流行,忽视传统;青春期带来的种种困扰等。用文化来引领学生,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还可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根据中共济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的精神,我们学院在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工作。笔者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采用了以下方法。第一,阅读古典诗词和文学名著。以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为主,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融汇其中,并在所在班级每年要求学生背诵古典诗词10首,懂得其中含义,学会合理运用。第二,诵读儒学经典。重点诵读《弟子规》和《论语》。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努力背诵,并学会其中含义。每到传统节日,就吟诵经典,让传统文化广泛传播。第三,学习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音乐等。笔者出于对书法的热爱,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楷书练起,1~2年后再把行书练习好,让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并努力传承。同时,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绘画、舞蹈、音乐、曲艺等,做到“艺多不压身”,综合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二、学习西方文化,吸取文明精华

1.古希腊文化

作为古希腊文化的典型代表,古希腊神话是当地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财富,是由古希腊人集体创作的,一般也被称为是西方最早的文学形式。古希腊神话汇集了英雄和神的传说,展示出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特别是把实际生活和想象幻想紧密结合,绘制出一幅幅奇丽的五彩生活画卷。身处今天的时代回望,这些神话仍显得形象鲜明、意境深邃,无愧为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相当高的欣赏价值。后世很多作家,都曾从古希腊神话中汲取过养分。古希腊代表作品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等。其中,《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书面文学作品,相传作者是盲人诗人荷马(生活在约公元前10世纪至8世纪),全书的主题是颂扬希腊民族的光荣历史,对正直、无私、勤劳、勇敢、善良等优秀品质进行讴歌,宣传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突出人的价值以及生活的意义。

2.古罗马文化

希腊和中东地区的文化成果被罗马人幸运地保存下来,在世界文化史上被称为古罗马文化。古罗马文化独具特色,风格突出,在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体现:

(1)公共工程、建筑与艺术。

罗马的圆形剧场是建筑史上最值得称道的艺术形式之一,凯旋门、长方形教堂等风格的建筑令世人感叹。《斯巴达克》这部电影真切而又冷峻地向我们展示了角斗士在剧场中供当时统治者们观看相互掠杀的残酷场景,在最大规模时,有超过4万人的观众观看剧场内的“表演”。如今,仍屹立着的圆形剧场的残存部分,彰显了那段历史的存在,使得建筑和艺术价值并存。

(2)语言文化。

拉丁语的使用一直持续到18世纪,在欧洲作家中广为运用。罗马天主教会的唯一一种语言也是拉丁语。在欧洲,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陆续从拉丁语中发展起来。在我们学习的英语单词中,有三分之一来源于拉丁语。

(3)科学研究。

这个时期最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托勒密,相传他出生在埃及,被誉为古希腊最重要的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其《天文学大成》等三部科学著作对欧洲、伊斯兰世界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3.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文化)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并采取“宗教革命”的方式进行广泛的社会变革,最终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统一,使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得以形成。阿拉伯文化一般指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集体创造的具有伊斯兰特点的新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多样性,广泛使用阿拉伯语创作。《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在长达20余年的传教过程中陆陆续续宣布的关于“安拉的启示”的汇总,是伊斯兰教的根本典籍。“古兰”是阿拉伯语Quran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或“读物”。《古兰经》是宗教典籍,也是文学经典,其辞藻优美、行文端庄,典雅大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与语言魅力。《一千零一夜》(又译《阿拉伯之夜》《天方夜谭》)是享誉世界的古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共有243个民间故事,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它虽然出身素朴(民间文学),但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广泛的受众和影响而成为最负盛名的世界古典名著之一。

三、结语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整个世界文明的最终前景,就是东、西方文化中精华部分的融合。这种融会贯通,必将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人类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都是人类社会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人类珍贵的财产。当然,每一种文化都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应该吸收精华,并从糟粕中汲取教训。

作者:刘婷 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