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交通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学育人的重要工作。本文针对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调研,指出学院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精神文化建设仍处于积累阶段、环境文化建设系统性不强、行为文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适时更新校园文化建设构成要素、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力量、突出创设特色校园文化等对策,力求建成与学院实际特点相结合的特色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职业院校;反思;对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文化要承担起更大责任。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是彰显学校个性品格和整体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它以潜在的、独具特色的方式熏陶、感染、影响着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作为一所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交通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只有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充实完善校园文化的新内涵,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一、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2004年,在学院“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规划。2006年4月,学院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三个工作小组,全面开展建设工作。同年,制定了“十一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结合学院实际,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分为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三大块内容。据此,学院每年制定年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细化安排每年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设计并开展了师生技能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重要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建立。2010年,学院在开展“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时,把校企文化融合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作为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策划并组织实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融入优秀企业文化,重点开展校企文化一条街等特色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校园文化品牌。在学院“十二五”和“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中,继续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规划。在浙江省中职名校建设项目中,也设置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多彩系部魅力校园”建设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基本确立了以校训为核心的学院精神体系,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校报、微信公众号、校园电视台等文化载体不断建设和充实,教室、寝室、校园公共场所的人文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各类师生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通过40周年校庆活动,进一步挖掘了学院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为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精神文化建设仍处于积累阶段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影响着其他文化的形成。多年来,学院秉承着“立足交通办教育,融入市场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紧扣职业特色,围绕“厚德精艺”的校训,形成了“敬业乐学、求实创新”的校风、“乐教善导、德艺并进”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注重凸显“技能”“职业”的特色。在这样的精神和思路的指引下,学院在培养以交通类为主的技能人才工作方面卓有成效。但是,由于原有办学层次不高、文化底蕴积淀较少,对学院精神的宣贯缺乏明确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学院精神体系真正发挥统一思想、鼓舞精神、凝聚力量、规范行为的效果还不够明显,学生对学院精神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不强。

2.环境文化建设系统性不强

随着校园土地征迁问题的逐步解决,从整体上看,学院的环境文化建设近几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学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校园内园林小景、文化宣传栏、校园标语、室内外文化布置等陆续丰满,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提高师生人格品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的作用。但由于受到校园扩建尚未完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欠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设计思路和方案,呈现出零星散乱、不成系统的状态。

3.行为文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目前,学院行为文化建设效果显著,形成了以师生技能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三大节为主要载体,以团学系统、学生社团等为主要力量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成为师生提升素质、陶冶情操、展现风采的重要舞台,特别是近年来顺应时展陆续增设的职业教育活动周、一月一台戏、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照搬其他院校的活动较多而自创的具有本校精神文化内涵的活动较少、娱乐性休闲性活动较多而思想教育及学术研究类活动较少、学生社团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

1.适时更新校园文化建设构成要素

对于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的认知,一般表述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大类。2006年,学院在建立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时候,从工作实际出发,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界定为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三大类,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更具操作性,更有抓手。多年来,按照这一思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持续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包容性,内涵边界较为模糊,具体建设过程中往往缺乏抓手,容易使工作开展趋向虚化;同时,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区分稍显粗犷,一些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工作,如VIS形象标识系统建设、学院宣传片、宣传画册的制作推广等工作很难归类,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思路不清、顾此失彼等问题。因此,笔者在研读相关理论文献、深刻分析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任务和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即理念系统、形象系统、环境系统和行为系统。其中,理念系统主要开展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作风方面的建设,以理论性研究为主;形象系统主要包括学校形象标识系统和宣传系统,以树立学院良好社会形象为主;环境系统以景点小品、墙壁文化和室内文化为主要建设内容,致力于环境的美化提升;行为系统涵盖师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各类文化活动,致力于第二课堂建设。这一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是在原有体系基础上的细化,总体继承了原有的建设框架,保证了工作的延续性,又对工作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定位,便于理清建设思路,开展整体设计。

2.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力量

一直以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运行模式为党政办负责总体设计,团委、工会、教务处、各系部负责分项实施。这种单线联系的方式执行效率高,分工较为明确,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一模式的弊端已日益凸显。党政办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往往由某一名工作人员承担,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设计时,除了主动与各个实施部门的零散沟通外,很难聚集起更多的智慧,一些工作安排容易出现“拍脑袋”的现象;同时,随着岗位、人员变动,工作思路难以衔接,导致校园文化建设随意性大、层次不高、整体规划意识不强,有时还会游离于学校的整体规划之外,难以实现校园文化的品牌化建设。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建立一支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团队,由学院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部门牵头,每个部门精选一名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热情、有见解的人员组成,按照岗位职责和个人所长分项进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开展顶层设计,督促项目落实,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延续性。

3.突出创设特色校园文化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校园文化的建设方略在于通过创新实现有效的传承。职业院校既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也承担着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以创新为主题,实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要善于从先贤们千年沉淀的厚重文化底蕴中挖掘宝贵的文化教育资源,让学校精神在传承中不断提升,让文化底蕴在创新中不断博大精深。同时,还应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灵活引入交通文化、企业文化,突出建设带有职业性的特色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里感受行业的气息,从而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完善知识体系,培育良好的品牌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动态的工程,需要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和完善。经过多年的努力,交通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交通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和推进与学院实际特点相结合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学院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真正发挥出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强.多元主体参与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

[2]刘静.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打造实践及思考[J].科教文汇,2016(23).

[3]张俊.文化自觉和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关系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6(8).

作者:管武鲜 单位:浙江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