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科技时代民间舞蹈文化传承

谈网络科技时代民间舞蹈文化传承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和动态性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历史。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传承必须结合历史文化趋势和艺术发展规律来稳步推进。各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下,正受到多元文化交融的影响,容易导致某些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逐渐衰落。对此,需要深入分析当代社会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求,对此类珍贵资源进行活态保护。早在20世纪末,很多地区的艺术研究工作者就通过民间采风和实践研究等方法,对各个区域境内的民间舞蹈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在经过长期研究之后,编写出了教材、论文和地方史资料等,这些工作给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挖掘现代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越发艰难,对此,需要根据人们的文化审美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让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相互结合。

一、民间舞蹈文化的功能和价值

1-文化内涵

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艺术载体,文化是舞蹈的内部核心,这表明文化和舞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可以说,文化直接支撑着舞蹈的发展方向。而舞蹈作为一种动态性的语言,在特殊的文化环境背景下会有对应的文化意义,特别是民间舞蹈,应该准确定位文化特性,不仅要对其外部形态进行研究,更要对其所蕴含的文化深层次内涵展开深入评估。例如,我国很多地区的舞蹈都充分体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特点。传统农耕文化指的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风俗习惯和行为习惯,主要作用于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其融儒家文化和其他类型的文化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见证,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无形财富,是人们在发展进程当中不能遗忘的文化概念。民间舞蹈来源于民间生活,对区域内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同舞蹈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集艺术和舞蹈元素为一体,既体现了浓烈的地方色彩,又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群众文艺的主要主体之一。多年来,各类地方舞蹈和音乐被二度创作,登上了国内乃至国际舞台,已经成为人们家喻户晓和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研究民间舞蹈文化内涵就是研究区域近代史,因为一个地区的艺术形式能够记录该地区的文化发展过程和社会风貌,给今后其他地区的艺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艺术功能

舞蹈和人类社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伴随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在人们的精神活动和娱乐活动当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直至今日,很多舞蹈的艺术功能仍然保存在现有的艺术体系当中,并且随着时代的转变,对当地居民和文化起到了独特的支持效应。例如,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由于民俗文化来源于广大群众,并且在长期的劳动过程当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性,所以民间舞蹈可以被看作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信仰图腾,其表现的是当地民族文化的活态特性,是汇集当地人群智慧结晶的产物。历史的不断变革,让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不断发生,在与当地历史文化及生活体系进行融合之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现代角度来看,民间舞蹈同样具有娱乐生活功能,其扩充了人们的娱乐渠道。文艺表演正逐渐成为某些农村地区的主要娱乐生活和精神体验。例如,很多地区都通过民间舞蹈展开区域文化交际,每逢节假日和农闲时期,各类舞蹈元素就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场景当中,老百姓在公共区域进行舞蹈演出,一方面有助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情感交流,拉进邻里之间的人际关系。来自各个区域的民间团体,虽然原本并不相识,但通过各类文艺汇演活动展开了文化交流,在展示技术技巧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了区域艺术质量,营造出良好的区域文化氛围[1]。值得一提的是,民间艺术的发展对社会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体育作为艺术的特殊组成部分,来源于人们物质水平提升和精神层面的新需求。近年来,以舞蹈为代表的体育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和热爱,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开始以广场舞为主要健身手段。在表演时,人体的各个部位会互相配合,跟随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肢体运动,这不仅能够让身体的各个关节得到伸展,保障身体的柔韧性,还有助于改善人体的脏器功能。尤其是对于现代人而言,网络科技时代下的互联网公民在生活和工作中大多会长期接触电脑或手机,往往都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借助传统舞蹈进行体育锻炼,无疑是一种相对而言健康的生活方式。

3-社会功能

我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载体和感悟,也是历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在价值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无论是从文化艺术来看,还是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都能突出其社会功能,并且此类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体现出属于其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具有非常明确的价值。这是因为人类为了发展和生存就需要通过各类劳动进行创造,农耕文化背景下的人群也在劳动活动的进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娱乐形式和文化形式,并且将内心情感寄托于舞蹈这类文化产物当中。而民间舞蹈就是一种这样的文化载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特定的社会发展现状,其表现的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缩影,因而具有非常明确的文化功能[2]。

二、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1-完善传承保护机制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有些传统艺术形式被忽视,虽然民间舞蹈长期以来受到了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关注,但现有的发展趋势对于民间艺术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对此,需要通过社会力量的广泛推广和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来完善传承保护机制。民间舞蹈作为一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运作体系,一方面继续保持传统艺术广泛的传播影响力,另一方面在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扶。具体来看,文化传承人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者,也是传统文化保护环节的核心载体。特别是在当代文化的冲击下,如果传统文化后继无人,必然会导致此类艺术形式边缘化,甚至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并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文化推广的过程当中,使民间舞蹈凭借其独有的艺术性拥有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再加上一部分艺术文化的传承人本身年事已高,年轻人群体又不愿过多涉及传统艺术领域,使得某些舞蹈甚至濒临失传局面。对此,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建立必要的奖励机制,在政府部门的主导帮助下带动全民提高参与意识,以机制保障推进文化传承[3]。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非常明确的后继者培养机制,为确保这些新的演员和文化传承人能够在社会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得到良好的培养,应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建立人员保护机制。例如通过系统化的课堂训练,了解舞蹈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进程,同时全方位掌握舞蹈特征与技术要求,在各类动作道具和表演技巧等方面打好基础。此外,文化传承人的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为一部分文化传承群体提供谋生手段。换个角度来说,文化艺术要想实现长久而稳定的发展,就需要重视演员和继承者的就业问题,无论是继承者还是普通群众,都需要全方位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当中,对此,政府部门也可以采取一定的鼓励体系,让宝贵的历史资源在现代社会得到保留。

2-传统文化进校园

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样可以和学校教育建立联系。不同民族的舞蹈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并且将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民俗民风等融入舞蹈元素当中,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下,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实际上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契机,能够和学校教育进行融合,建立全方位的舞蹈教学体系。我国很多高等艺术院校和舞蹈艺术教育专业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他们作为文化传承主体,要主动承担起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因材施教,培养更多的工作者,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跟上时展潮流,借助技术手段构建舞蹈文化教育链[4]。专业院校本身就拥有舞蹈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他们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和技术经验对民间舞蹈元素进行提炼,在不改变原有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让舞蹈适应现展需求。如在课堂上完成舞蹈的学习之后,可以以此为基础创作题材和舞蹈剧目,参加各类舞蹈比赛或艺术演出,让此类舞蹈被更多的人所熟知。除去专门的艺术院校之外,此类民间舞蹈文化还可以被宣传至普通高校当中。普通高等院校同样是全国优秀学生的聚集区域,这些学生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知相对清晰,对于特定的民间文化有着独特的情感。所以对这些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教育,不仅能够提升民间舞蹈文化的影响力,也有利于促进优秀文化的宣传。学校可以通过影视资料或各类载体,以讲解的方式,先让学生了解特色艺术文化,并且将这类文化融入校园当中发挥校园第二课堂的功能,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可以组织各类民间舞蹈社团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一些中小学当中也可以以此构建校园特色文化,让优秀的民间舞蹈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多地区的中小学院校已经将课间操替换为当地的特色舞蹈,其目的在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5]。

3-市场化运作体系

市场化运作体系可以成为网络科技时代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方向,目的在于综合利用民间舞蹈文化的成果,使文化传承创新持续获得推动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开放式的心态进行文化宣传。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和社会文化部门进行合作,举办各类文艺大赛或舞蹈比赛,通过比赛让这些民间舞蹈或广场舞被大众所熟知;整理和编排之后的民间舞蹈也可以在各类演出场合作为参与剧目上演,上到国内国际专业舞蹈比赛,下至民俗民间节日活动展演,都可以成为舞蹈的宣传平台。特色传统文化要实现传承和发展,就要紧跟时展步伐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寻求商业化发展进程,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和社会主流群体的关注。原有的一些民间舞蹈,由于缺乏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演出空间,大多都以走街串巷的形式为人们所了解。政府部门可以与社会资源配合,吸引更多企业资金或与当地的舞蹈艺术社团等与之进行合作,为这些舞蹈提供固定的演出平台,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扩展文化传播领域,发挥其商业价值。此外,还可以考虑以文化旅游产业形式丰富区域文化底蕴,依托旅游市场让民族舞蹈和旅游产业进行深度结合,打造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许多地区的民俗文化都和当地的旅游产业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各地区也可以吸取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与游客展开交流互动,充分发掘舞蹈艺术价值,为其传承发展提供持续性动力[6]。

4-新媒介文化宣传

网络科技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互联网拉近了全世界人民之间的距离,文化传播的速度更快。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直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各类载体和终端了解世界范围内的热点。所以,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同样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例如可以通过人们常用的微信平台和微博平台来进行文化介绍,或是利用年轻人比较喜爱的抖音平台和快手平台一些与民间舞蹈有关的短视频[7]。这些平台的共同特点在于流量较大且互动性较强,能够广泛吸引现代社会主流群体的关注,也给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空间。民间舞蹈作为我国主流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下,其发展面临新的难题,对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和弘扬家乡和国家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并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提出更多可行策略。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民间舞蹈文化不仅要实现新旧内容的融合,还要改变传统观念,融入现代网络科技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沈国仁 单位:厦门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