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特色栏目对地方文化传播影响

学术期刊特色栏目对地方文化传播影响

摘要: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特性。学术期刊特色栏目的设立会产生学术的集聚效应,与浙江地方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地方文化特色栏目,要充分发掘地方文化的内涵,对地方文化进行持续地研究,并不断深入挖掘其学术价值。为此,学术期刊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作用,主动担负起从学术层面传播浙江地方文化的使命,开设高水平的特色栏目,为文化大省建设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

关键词:地方文化;学术期刊;特色栏目;传播

2004年10月11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启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1]在“名栏工程”带动下,各个期刊越来越重视特色栏目的建设。基于此,浙江省各期刊的特色栏目建设开展得十分活跃,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五届评优活动中,“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浙江省高校学报共有9个栏目入选,分别是:浙江警察学院学报《公安学刊》的“‘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版)》的“海洋文化”、《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温州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的“越文化研究”、《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的“浙东学术与中国哲学”、《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的“浙江现象与浙江经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职业技术教育”、《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以及《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的“民办高等教育”。其中,《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的“民办高等教育”和《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分别入选了第二批、第三批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上述9个特色栏目可以说是浙江省期刊特色栏目的代表。不难发现,这9个特色栏目中,除“职业技术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外,其他7个栏目都依托于浙江宁波、绍兴、嘉兴等地的地方文化,带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征。这些特色栏目的开办与影响力的扩大,势必会给浙江地方文化的传播带来正面的、深远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浙江的期刊特色栏目与浙江的地方文化之间的关联,希望通过研究期刊特色栏目,尤其是依托地方文化开设的栏目,探索其对传播浙江地方文化在哪些方面起到了作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继续产生更积极正面的影响等问题。

一、地方文化与特色栏目的关系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特性。近年来,浙江省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在各种场合、文件乃至领导讲话中均可看到对文化建设给予了非常多的关注。早在199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2];2000年制定“建设文化大省纲要”[3],2002年更是将建设文化大省写入了党代会报告。[4]作为文化大省建设“八项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旨在系统梳理浙江历史文脉,挖掘浙江文化底蕴,这是国内第一个以工程为抓手,通过学术研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文化建设重大项目。而挖掘浙江文化底蕴,势必要研究浙江各个地方的特色,也就是要深入挖掘浙江各地的地方文化底蕴与特色。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浙江省的大文化,可以赋予浙江省更鲜明的特色;地方文化也是一个地区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深邃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可以反映浙江省的历史积淀。[5]但地方文化往往是隐性的,需要借助合适的载体才能释放出能量。学术期刊无疑正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地方文化相关特色栏目的开设,一定能够为地方文化研究、浙江省的文化大省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要传播浙江地方文化的价值,学术期刊特色栏目的开设应该有针对性、侧重性,以文化、科技、政治、社会、文明等方面为研究视角,对地方文化进行持续地研究,并不断深入挖掘其内涵和学术价值。那么,如何立足地方特色,办出栏目特色,继而扩大特色栏目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传播浙江地方文化呢?本文尝试就此做一些探索。栏目是在内容上或表现形式上体现一定特色,并有一个提示性、概括性名称的板块。根据栏目的性质和功用,可以分为常规栏目和专题栏目。本文提到的特色栏目属于专题栏目。专题栏目策划是为了产生较为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围绕同一主题组织一组作品推出,其中一类专题栏目就是根据地域文化特色设立的,注重发表本地区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等方面的研究成果。[6]以地方文化研究为主题的特色栏目正属于此类。而要使一个地方文化栏目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就要充分发掘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充实地方内涵,提升地方形象,彰显地方魅力,最终使其成为富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栏目。《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和嘉兴文化”栏目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自其2003年开设以来,依托嘉兴的地域特点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坚持地方性、思想性、学术性和规范性的统一,将地方性与国家战略重点、学术热点相结合,研究地方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并遍邀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对嘉兴文化和嘉兴文化名人进行研究、探讨。[7]十几年的栏目开设历程,迎来了可喜的结果。《嘉兴学院学报》先后多次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学报,“嘉兴名人和嘉兴文化”栏目也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栏目”“特色栏目”等,并于2015年成功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三批“名栏工程”,不仅扩大了学报及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嘉兴地方文化研究、嘉兴乃至浙江省的文化发展和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对期刊和文化传播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二、特色栏目在地方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

期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专业性强,作者群和读者群都有较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对地方文化的传播具有其他媒体报道所不具备的专业性优势。而地方性文化又使期刊的这一特色栏目几乎具有唯一性的特点,例如《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和嘉兴文化”栏目细分出的“丰子恺研究”“王国维研究”“吕留良研究”“朱彝尊研究”“陆陇其研究”“穆旦研究”等研究专题,天然地具有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地域优势。所以,期刊特色栏目的设立与浙江地方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学术期刊特色栏目的设立会产生学术的集聚效应,这从最简单直白的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来。还是以《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和嘉兴文化”栏目为例。其在2013年第4期的“嘉兴名人和嘉兴文化”栏目刊登了9篇系列研究“红船精神”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取得了较高的引用率,截至目前,共计被引用61次,其中,王祖强《论“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一文,单篇被引次数就达到12次,体现了特色栏目的传播集聚效应,也很好地提升了期刊的质量和知名度。再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的“温州研究”下设“专题:温州社区建设”,共刊登8篇系列研究文章,截至目前,被引次数共计达到19次,与期刊其他文章相比,频次较高,被引用次数较为突出。“温州研究”栏目下其他文章的表现同样不俗,这都是特色栏目传播效果良好的体现。又如:《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的“越文化研究”,共刊登5篇系列研究文章,截至目前,其中4篇文章都曾被其他文章引用,被引次数共计达到12次,篇均被引次数达到2.4次,这对于一本人文社会科学的非核心刊物而言,已经是相当不俗的成绩了。上述文章之所以能有较高的引用率,正是因为其作为期刊特色栏目的文章,被刊物作为重点推荐,因而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从而被更多地阅读和引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三、提升特色栏目,促进地方文化传播

由于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对浙江地方文化的宣传和传播作用及学术深挖是无可替代的。期刊特色栏目的设置更是把这种作用作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学术期刊尤其是浙江省的学术期刊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并主动担负起从学术层面传播浙江地方文化的使命,开设高水平的特色栏目,为文化大省建设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为此,学术期刊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特色栏目的质量。首先,学术期刊应该正视特色栏目的开设对浙江地方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学术期刊的宣传平台,以及其在学术界的影响,能够让更多的学者对浙江地方文化有所了解,从而触发他们的学术思考,抛砖引玉,希冀由此集思广益,寻找更多促进浙江地方文化传播的方法与途径。其次,鉴于许多浙江地方文化研究文章的理论性不强,学术期刊可以选择其中选题或着眼点有新意的文章,帮助作者进行加工与深化。这其实本身就是期刊编辑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只不过,现在课题组建议将这部分职能或责任有意识地向浙江地方文化研究类文章倾斜。如此一来,刊物的来稿质量有所提升后,就更能保证地方文化特色栏目的稳定性,不致因为稿源缺失而使栏目空缺。另外,也可借此培养一批从事浙江地方文化研究的年轻学者,对学术期刊与作者来说是一种双赢。学术期刊的特色栏目对浙江地方文化传播的助推作用毋庸置疑,这对学术期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刊要有主体意识和前瞻性,使特色栏目的设置更加合理化,更符合地方文化的研究方向,为提升学术期刊的整体办刊水平和优化学术形象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更好地传播浙江地方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