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期刊互联网应用新思维

新闻期刊互联网应用新思维

中国期刊协会石峰会长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社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曾说,现在是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时代,尽管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但这是不够的,传统期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编辑人员在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虽然新闻期刊也遭遇了如此困境,面临着网络大爆炸时代的信息冲击,还有新媒体融合等问题,但是只要努力探索,寻求突破,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互联网新模式,就能转型成功,实现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的完美融合[1-3]。要期刊有效完成为传播服务的任务,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增强期刊的可读性,转变办刊思路刻不容缓。从今往后,期刊的主流意识传播形态将会成为多媒体形态的“跨媒体”出版中的一员。如今,融媒体是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的结合体,接收和载体都是多样化的,所以融媒体对传统期刊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不论是内容方面,还是发行方面,甚至在传播方面都面临挑战,这也是推动传统期刊转型的重要原因。期刊作为传统信息传播的直接载体,也会受到新的阅读方式、阅读的时间及空间、生活节奏、阅读习惯改变的影响。期刊要实现转型,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出改变。这也意味着期刊的转型,不是简单的转型,而是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的平衡。它的内容、服务性、受众对象以及传播途径、发行途径、市场运营方式等都将产生平衡转变。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期刊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传统的纸质期刊不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

新闻期刊体现了国家科技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传播时事信息的重要载体。曾经,街头巷尾都有报刊亭,常常能看到群众买书、买报纸。现在,随着手机及其他信息载体的普及,电子期刊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人们不必出门买报刊即可获取最新消息,且数据量极大。这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开始渗透人们的工作生活,形成了一种普遍的阅读习惯。传统的纸质期刊虽然还有一定市场,但销量已经大不如前。如今,传统媒体地位大不如前,各种新媒体纷纷涌现,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如果传统期刊不进行转型,必然会失去市场,失去利润,难以继续经营发展。新闻期刊也是如此,无论是发行量还是观看量,都已跟不上新形势,之前“老大哥”的期刊位置,早已不在了[4]。

(二)期刊社整体缺乏服务意识

在有的新闻期刊社里,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编辑,他们的办刊压力并不大,因为部分期刊的发行是由上级单位拨款完成的,不受市场冲击,没有经济营收的压力。因此,其服务意识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长期下去,期刊社人员必然缺乏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服务水平较其他市场期刊更低。如果要转型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又面临网络运营和维护的问题,期刊编辑还得会运用新媒体进行编辑,这些难处使得期刊社望而却步。但最根本的还是体制问题和观念问题,如果不改制和转变理念,不重视客户的感受和反馈,不改变内容,那么期刊就很难真正实现转型,而只是流于形式。

(三)编辑人员理念落后和技术水平跟不上发展

虽然融媒体的出现使很多传统期刊也在探索利用互联网进行数字化转型,但是做事的始终是人,只要人的思想未彻底得到转变,期刊也很难实现转型。期刊编辑的水平和理念在其中具有关键作用。有的编辑年龄大了,总思考如何轻松退休,要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对他们而言十分困难,一旦他们心生畏惧,则更难尽快掌握,有的人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而一部分年轻的编辑虽然意识到了需要及时转变理念,但因为长期习惯了传统新闻期刊的纸质编辑工作,也难以一下子转变思维。由于信息更新较快,他们要掌握新的技术和新模式,还需要不少时间学习和适应。所以新闻期刊社中有部分编辑人员墨守成规,一部分人持抵触情绪,一部分人乐意转变但还未落实到位。因此,目前新闻期刊社才出现了期刊未能彻底转型的情况。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期刊的互联网应用新思维

(一)融合创新,大众媒体传播专业化内容

要更加注重受众关注的问题及内容,策划热点专题经历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以渠道为核心,到网络时代的以技术为核心,再到自媒体时代的以关系为核心的种种转变后,融媒体的关注点渐渐聚焦在内容方面。新闻学术期刊工作者应更好地利用优质内容及信息资源优势,在热点选题内容策划上用心回应受众关切。一方面,要选择有一定讨论度的热点专题,运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及一目了然的展示界面。另一方面,为满足受众的深度需求,在具体的技术问题上,要进行专业解读。如瞄准时事热点评论话题,一些热点事件的分析评论,关注受众喜欢关注的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受众全方位理解专题内容。除此之外,文章内还可以加入二维码,受众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时事热点评论的新闻背景材料的真实视频、图文等辅助内容,实现内容的融合呈现,更容易让受众被内容吸引。

(二)强调知识服务,创新生产模式

如今,出版行业迈入了大数据知识服务时代,而传统出版期刊时代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因此,期刊社在内容生产上不仅要接受挑战,还需抓住机遇,如果能在有效时间内把握契机,就能在知识服务时代中实现重大飞跃,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服务领域。期刊社应延长内容产业链,努力寻找突破点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优化纸媒编辑流程,实现内容产品化转型,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成果,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延长知识产品产业链,在各个过程中融入知识服务,提升产品的交付价值,向知识付费模式转变。创新内容生产模式,打破传统的作者或编辑生产模式,转向“PGC(专业生产内容)+UGC(受众生产内容)”共生模式。

(三)注重受众服务,创新运营方式

传统期刊出版是将内容生产出来,以杂志为载体销售给受众。从期刊社生产内容到受众接收内容,形成一个商业链。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整个商业逻辑都围绕受众展开,旨在为受众提供好内容、好服务、好产品。新闻期刊要站在受众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受众平等对话。

(四)依靠网络构建立体式传播格局

互联网时代,人们受益较多,生活更加便利了,但是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导致一些产业退出市场。如果产业不及时转型,则会被市场淘汰。新闻期刊的传统模式显然与时代不符,所以期刊社应该看到当前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移动手机等网络终端载体,给传统期刊带来的冲击,努力实现转型。因而,新闻期刊社的编辑人员要利用网络,架构网络体系,建立立体式传播格局,才能给传统媒介提供一个继续发展的机会。必须正视的是,现在传统新闻期刊的竞争核心已不单单是一般的文字和专业性的内容了,而是更加丰富的图片与视频。图片与视频能带给受众更强烈的直观感受。所以新闻期刊要树立数字化互联网新理念,传播路径和发行路径在互联网平台,做到互联互通,实现受众与期刊的无缝连接。可预见的是,数字化是未来的新闻期刊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因此,构建新格局,是以数字化为方向的互联网新格局。一方面,要做好新闻期刊的官方网站,及时准确报道时事新闻;另一方面,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可以申请新闻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受众随时可以登录微信查看有关新闻评论。

(五)培养互联网综合应用型人才

人是期刊的关键执行者,要实现新闻期刊的转型,必须提高人的水平。只有加强对期刊编辑的培养,不断提升其水平,才能使出版行业充满活力,不断发展进步。有的新闻期刊编辑还负责传统的选题和组稿、校对工作,未参与互联网操作和运营工作,这不利于个人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此背景下,新闻期刊要实现实时报道,吸引受众关注期刊。努力培养期刊的编辑,让期刊编辑参与创新改革工作,切忌“一刀切”,仅安排编辑完成期刊生产工作。如果他们脱离互联网,很多工作还是采用传统纸质期刊的做法,那么发行的内容就仍然与市场需求不符。因为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新闻期刊社,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编辑要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有互联网思维,才能在创新中传承,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聚合,发挥品牌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期刊要按市场经济下公司的模式转型和运作,所有人竞聘上岗,期刊效益和个人收入挂钩。期刊社每年组织编辑培训,培养他们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期刊社还应该出台奖励政策,调动编辑的积极性,激发编辑的热情,使得编辑敢于创新改革。此外,还要明确人员晋升通道,给予编辑极大的转型发展空间,着力打造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期刊人才。

三、结语

新闻期刊在信息承载和传播信息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但是在融媒体时代,编辑必须正视转型困境,只有找到问题,探索互联网发展的突破口,积极迎接挑战,打破传统期刊的发行模式,才能确定新的转型路径。新闻期刊编辑必须坚持以服务受众为宗旨,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转变思维,用创新思维驱动发展,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坚定媒体融合理念,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既发挥传统媒体的发展优势,又利用互联网优势扩大期刊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