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术期刊创新发展路径

综合性学术期刊创新发展路径

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及其是否会被专业期刊取代等问题一直是期刊界讨论、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属性及定位及其发展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创新发展的路径。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性质与定位可以参照197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之时党中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的三大定位: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各地方社科院(联)的职责,尽管会有地域性差异,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因此,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也就天然地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服务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平台以及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机构。

一、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机遇

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不但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需求,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首先,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的必然要求。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1]其次,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而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涉及思想、政治、经济、社会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可以从各个维度给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再次,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的文化产业正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因此,作为以生产文化产品为己任的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应该大有作为。然而,目前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面临诸多现实瓶颈。我们分析、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突破困境,开辟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二、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瓶颈

从总体上看,期刊出版经过多年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办刊专业化、办刊职业化的趋势。而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困境却比较明显,表现为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发展两个方面。

(一)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外部困境

作为服务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大都会按地方社科院(联)的研究机构来设置相关栏目,栏目涉及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马克思主义以及党史党建等方面。但地方社科院(联)相对全国各大高校来讲,前者的科研人员数量较少,科研团队力量相对较弱以及科研成果相对较少,因此,地方社科院(联)自身的研究成果不足以支撑刊物的长远发展,导致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普遍存在“全、散、小、弱”的问题。其次,在国内外学术评价体系中,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很难与深耕某一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相抗衡。最后,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还普遍面临优质稿源稀缺、办刊思维缺少创新、刊物缺少特色等问题。

(二)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内部困境

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内部存在的困境表现为:首先,编辑的职业认同度有待巩固。当下,编辑的职业认同度普遍不高、职业倦怠明显。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编辑也不例外。他们一般有两种身份:一种是事业编制,另一种是临聘人员。有事业编制的编辑,在与地方社科院(联)专门从事科研的研究人员相比,他们把时间、精力几乎都耗在稿件编辑、刊物出版工作上而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做科研工作。他们付出相对多收获却相对更少,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而临聘人员因为没有正式的编制,对期刊的忠诚度较低,他们的职业归属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收入高低和待遇好坏。因此,对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来说,如何有效激励编辑,提高认同度是一个具体而严峻的问题。其次,优秀作者团队有待培养。对于高水平的资深作者来讲,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专业度不够,其出版的成果不容易得到该领域的认可,所以一般会将研究成果投到该领域的专业期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稿件质量,大量的编辑出版工作围绕着普通作者与研究水平有限的一般性稿件,长期以往,不利于编辑自身的成长、刊物的发展。因此,对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来说,如何争取优秀作者的高质量稿件是一个根本而长远的问题。再次,新媒体传播技术支持有待升级。众所周知,纸质刊物以其制作高成本、携带不方便等因素已经很少有人翻阅了。而期刊出版包括知识传播的目的,如果不能有效地传播思想、影响公众,那么期刊出版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但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传播时代,期刊网站、刊物微信公众号、域出版等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先进的传输技术,将期刊内容以高效、快捷、低成本、广覆盖的方式传播。人们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就可以第一时间在有网络的任何地方看到内容生动、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最新期刊内容,从而产生广泛而良好的传播效果。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于受一些财力、物力的制约以及传统办刊思维的影响,在更新新媒体传播技术方面,与面向市场的商业性期刊相比,要行动迟缓得多。因此,如何与时俱进地升级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传播技术、方式关系到期刊内容传播的深度、广度与精准度,关系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的几大抓手

期刊自身的准确定位、优质作者群和优质稿件、高素质的编辑团队、数字化传播手段是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的几大抓手。

(一)明确期刊跨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研究的定位

一是性质认定。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公益文化事业性质决定了期刊管理改革不能以经济效益而应以社会效益为最终追求目标。二是自身定位。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作为地方的重大文化、理论研究的发表阵地和平台,与其他刊物如高校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报在服务对象、关注问题等定位上应有所不同。三是突出刊物特色。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与专业性期刊区别较大,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协调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突出跨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研究的特色。

(二)坚持“内容为王,质量第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也纷纷加入了技术革新的大潮。然而,“内容为王,质量第一”仍然应该是所有办刊人需要秉持的办刊理念。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已经向我们证明了期刊发展在经历了“技术崇拜”后,仍然会回归到“内容为王”上来。“内容为王”则需要有丰富而优质的稿源做支撑。没有丰富优质的稿源,即使编辑工作再努力,内容传播技术再先进,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以说,优质稿件是学术期刊的生命之源,因此,组织高水平的稿件是编辑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维持稿件储备的稳定也是期刊赖以生存和取得长足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不断扩大作者群的数量、提高稿件的质量是期刊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高素质的编辑团队建设

编辑在作者与刊物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编辑将作者的优秀研究成果通过期刊这一出版物平台转化成出版成果。作为期刊出版工作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是由编辑完成的。编辑一直是出版业务的骨干力量。因此,编辑工作的好坏与编辑的素质直接、密切相关。而发挥好编辑的作用,编辑首先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数字素质并保持终生学习的状态。同时,一个好的团队是一个有共同理想追求的团队,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是可以产生1+1=2的溢出效应。俗话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共同的理想追求与团队成员之间互相鼓励可以让团队产生更大的向心力,可以走得更远。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编辑团队对刊物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

(四)数字化传播手段

一旦具备了准确的定位、优秀的作者和稿件来源、一个精诚合作的编辑团队,那么刊物质量提升是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的事情。接下来就是刊物的传播。正如前面所说,纸质期刊的出版、发行成本过大,除了作者本人之外很少有人真正需要。那么,如何将刊物内容广而传之,就变成刊物出版后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了。在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由纸质书本、报纸、刊物变成随身携带的手机、iPad等移动通讯工具时,刊物的内容自然应该通过网络传播送到每个可能读者的移动通讯中去,以便他们在第一时间在网络信号覆盖的任何地点阅读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数字化传播也是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

四、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新发展路径

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要在坚守意识形态领域前沿阵地的基础上,明确定位、突出跨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研究优势,加强创新型编辑队伍建设,加强数字化建设、创新学术期刊传播途径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

(一)要把好意识形态责任关

期刊出版,特别是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出版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性。因此,要把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我们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在具体的编辑业务中认真贯彻执行,坚决把好政治关、把好意识形态关。[2]

1.要加强专题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所有的期刊出版人,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责任编辑,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站位和高度的政治自觉,要认真学的重要讲话,要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几个关于意识形态的文件精神,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切实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出版导向、期刊质量把关的责任意识,要主动作为,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

2.要强化导向意识,彰显主流思想价值

出版社作为意识形态的阵地,要坚持导向意识,以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要通过出版物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要坚持“48字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把导向管理、质量管理的要求贯穿于出版的全过程。在期刊出版中我们尤其要警惕一些隐性意识形态问题,如鼓吹西方宪政、新自由主义、宣扬,集中宣传社会阴暗面、负能量以及道路理论倾向性问题等。总之,政治导向是不能触碰的红线,是社会价值的判定线,也是期刊的生命线。

3.要强化阵地意识,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

期刊出版要以优秀的出版物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尤其要加强专题栏目和优秀研究成果的组织与出版工作。除了“精神专题”研究、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栏等重大时间节点策划选题、组织笔谈,还要重点策划推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新时代主题的研究成果。

4.要落实相关制度,履职尽责担当

一是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无论是社科院领导还是编辑,都要各负其责,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作为出版流水线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参与者,都要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要从选题申报到编辑加工各环节严把责任关和内容关。[3]二是严格落实“三审制”。“三审制”是确保导向和内容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切实加强责任编辑、二审和三审和校对等各环节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当前,要特别加强涉及意识形态稿件的审查,初审、二审、三审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忽视或放弃对稿件的导向和内容的管控,从而真正规避因导向和内容带给期刊社的政治的风险。

(二)明确期刊定位,突出跨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研究优势

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应明确智库的性质与定位,在此基础上突出跨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研究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栏目。

1.强化智库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作为一个智力成果的载体,聚集了很多专家资源。要充分凸显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智库功能。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应该解放思想,在服务专家作者出版其学术成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期刊理论创新、政策宣传、思想引领等服务功能为地方党政决策和地方经济发展起作用。进一步通过定向选题等方式让专家作者团队服务地方党政决策和地方经济发展,挖掘专家作者队伍为地方发展服务、解决地方具体问题的巨大潜能。

2.突出学科优势和重点,打造特色栏目

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要在提倡学科交叉与融合研究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减少栏目细分,利用优势资源,确立重点领域,突出学科特色,塑造鲜明的期刊学术特征,突显专业领域学术阵地的地位,从而从根本上摆脱困境,提高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一要突出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跨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研究的特点;二要重点打造“名栏”。“名栏”是基于刊物的优势资源,通过重点选题策划,集中于某一或某些专业领域的研究,形成该领域的优秀作者队伍,展开学术交流与争鸣,从而吸引更多相关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形成“名栏”效应;三要以“名栏”打造“名刊”。“名栏”效应形成之后,作为“名栏”载体的某个具体的刊物,也便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刊”。从而带动刊物其他栏目的发展,形成良性反馈机制提高刊物的质量,最终成就“名刊”。四要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要建立具有较强责任意识的编委会,尽量利用编委征集高水平稿件,还要让审稿专家尽职尽责,严把稿件的学术质量关。

(三)加强创新型编辑队伍建设

编辑队伍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编辑队伍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期刊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责任编辑是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改革与发展战略的核心竞争力和最终实践者。编辑队伍建设是提高地方社科院(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编辑队伍建设包括道德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素质两方面。编辑的道德素质主要体现为坚定的政治导向、严谨的学术规范和恪守职业道德等方面。因此,要加强编辑的业务培训、提高编辑的学术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同时,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不仅要评估稿件的学术水平,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出版理念和新媒体传播技术,实现思想理念、知识结构、工作职能和方式的全方位转型和提高。

(四)加强数字化传播手段

一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新媒体网络传播手段的重要性,这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生存与发展的快速通道。二要从人力、物力方面加强对期刊网站、刊物微信公众号、域出版等新传播渠道的投入。要由懂业务懂技术的专业人员,或者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来专门负责数字化传播工作。三是数字化传播作为一种自媒体,要做好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