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困境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困境

一、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信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沟通的渠道和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1]。企鹅智库的《2018新媒体趋势报告》显示,在中国互联网资讯消费者中,平均每天用于资讯的消费时间(所有渠道),人均达到76.8分钟,其中73.7%的用户每天看资讯的时间超出30分钟[2]。上述数据表明,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学术期刊要想赢得读者、扩大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就必须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学术期刊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普遍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并开始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之路。学界也开始不断进行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学术期刊在运营微信公众号时多采取“对话框式”“消息推送式”“分类导航式”及“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四种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多数期刊选择了“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的模式[3]。在分类导航方面,多数期刊设置了菜单栏[4],但是菜单栏结构和功能不全、服务功能有限[5]。在消息推送方面,多数期刊采用消息式推送服务[3],但存在推送频次低、推送内容单一、展现形式单调、没有查询功能等问题[6]。在与作者和读者互动方面,普遍缺少互动,留言回复不及时、交流不畅[6][7]。在运营经费方面,多数期刊由于体制的保障,有相对较为稳定的经费,采取非盈利模式。部分期刊限于经费,不得不借助微信公众号筹措一部分经费,主要途径是广告、付费课程和文章赞赏[8][9]。依托微信公众号,学术期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优势。第一,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相比于传统纸质出版的较长的发行周期,微信公众号可以做到近乎实时推送,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时效性。相比于传统纸质出版的订阅费用和邮寄费用,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上获取相关学术文章的费用可以忽略不计。高效且低廉的传播途径,降低了传播的成本和时间,扩展了读者规模,提升了阅读次数。第二,依托微信公众号,作者可以借此了解投稿要求、投稿方式、审稿情况,读者可以了解期刊动态、查询过刊信息、提出意见建议,这极大的拉近了期刊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第三,微信公众号还提供了一个编辑、作者、读者三方互动交流的平台,改变了过去信息单向传输的模式,读者和作者都可以通过留言方式表达自身的思想和观点,无形中建立了新的学术争鸣平台。第四,微信公众号相较于APP等方式更容易被编辑所掌握。APP的开发需要有专业技术,开发成本较为高昂,微信公众号不需要单独开发且掌握简单的操作技巧即可入门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编辑的工作。微信公众号也不需要像APP那样单独安装,对于读者来说也减轻了负担。微信公众号给学术期刊带来了超越传统纸质媒体的新优势,越来越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在建立和运营微信公众号的过程中,学术期刊也遇到了许多困境。

二、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困境

很多学术期刊及其编辑虽然意识到了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但对于这种变化所导致的深远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也没有应对的长远规划。不少学术期刊虽然提出了媒体融合、新媒体、大数据等改革口号,但现有的探索仍旧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变革,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对传统纸质期刊运营发展的路径依赖,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也不免受到这种传统思维的影响,在新媒体平台上却运行着传统纸质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思维,导致出现一系列的运营困境。

(一)推送内容单一且速度慢、频率低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纸质刊物的文章原文,部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偶尔会推送编辑部的活动通讯、征文启事等动态消息,除此之外的内容则极少涉及,单一的学术文章推送导致受众范围较小,部分读者偶尔会因为一两篇文章而开始关注微信公众号,但是单纯的学术文章使得这些偶尔关注的非学术读者很难保持长久的关注,这也是很多微信公众号关注人群很多,但是推送的文章阅读量却很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学术期刊虽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很多只是赶潮流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有的自从开通后就不推送任何内容,有的则是低频次的不定期推送。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微信公众号无足够的内容可供推送。多数学术期刊为单月刊或双月刊,每期出版的文章多在10—20篇,对于单月刊来说,这些文章数量可以维持1—2天更新一次,但对于双月刊来说,更新的频率就将降至3—5天,这样的更新频率和其他非学术型微信公众号相比要缓慢的多。在本期的学术文章推送完后,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不会去推送一些其它热点文章或与编辑部有关的消息通讯,而是进入到了“冬眠”状态。部分期刊选择在学术文章推送完成后,尝试推送一些热点文章,但这又很容易导致版权纠纷。

(二)界面设计单调、功能不齐全

很多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不仅不注重对推送内容的管理,甚至连结构界面也缺乏严谨的设计。许多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管理人员并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运用自定义菜单功能,导致导航系统不完善,结构不合理,读者不能在菜单栏中找到想要的和常用的信息。很多期刊在自定义菜单中仅简单地设置了期刊简介和投稿须知等内容,缺少投稿系统链接、审稿进度查询、期刊目录浏览等功能,更不要说关键词检索功能了。学者程琴娟通过研究国内87家以学报或者编辑部命名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发现多数公众号处在只开通、无结构、无功能,或者只开通但结构和功能不全、服务功能有限的状态,没有菜单设计,没有系统恢复,只是单纯的信息推送[5]。学者李桦、聂献忠认为,学术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对读者提供服务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底部菜单的设计上,他们对67家入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的高校学报开通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内容分析发现,设置菜单的期刊占总量的65.1%,超过1/3的期刊没有或者只通过关键词回复提供功能服务[4]。

(三)推送内容不适合非学术读者群体

对微信公众号价值大小的最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就是流量的大小,也就是用户群体的大小和关注的程度。与此同时,学术期刊的宗旨之一是为了更广泛的传播学术观点,广泛的传播必须要有一大批读者群体。因此,无论是从微信公众号的评价标准来看,还是从学术期刊的宗旨来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都必须关注读者的需求,争取学术观点最大范围的传播。当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内容,多数是将纸质刊物的文章原文复制到微信公众号上,虽然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原汁原味、保证了文章的严谨性和整体性,但是单纯的简单复制,并不对文章进行适应微信公众平台、适应非学术读者的加工创造,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学术文章篇幅较长,多数在1万字左右,甚至达到2万字,必须要有专门的一段时间、完全集中注意力才能有效阅读。这对于非学术读者来说,是对阅读耐心的挑战。普通读者更喜欢的是微信公众号“碎片化”的阅读模式,这显然不适合阅读篇幅过长、内容枯燥的学术文章。因此,非学术读者只能采用跳跃浏览的模式,对文章囫囵吞枣般的看完。另一方面,推送内容的界面形式不友好。大多数推送的文章采用和纸质期刊一样的传统文字排版方式,少有图片,即便是有,也多是文章中自带的表格图片,更奢谈有视频音频等资料,这就很难引起非学术读者的阅读兴趣,阻碍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同时,推送内容的界面版式固定单一,经常是一个版式使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再加之内容多是简单的文字表述,很容易造成非学术读者的阅读疲劳。

(四)缺少互动和回应

大多数学术期刊仅仅将微信公众号作为学术传播的工具,并没有意识到微信公众号还可以作为一个互动交流、学术争鸣的平台。微信公众号除了传播速度快、传播效率高的优势之外,还能够有效实现公众号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这是传统纸质期刊所不能比拟的。传统纸质期刊只能做到信息的单向传播,编辑将作者的文章审校后出版发行,读者在阅读完文章后,缺乏有效便捷的途径进行反馈传达,而借助微信公众号的留言功能,读者就可以便捷的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观点看法,形成交流互动,构建一个小型的临时的学术交流平台。但是大多数学术期刊并没有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互动功能,在推送文章的时候关闭了留言功能,因此读者无法在平台上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建议,更无法将这些好的建议反馈给作者,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参考。除了能够使读者表达学术观点、与作者之间形成互动外,微信的社交功能还可以实现作者和读者与学术期刊之间的互动。学术期刊可以依托微信公众号展示更丰富多彩的期刊形象,借此提升作者和读者对刊物的认同感,同时还可以展示编辑部的动态,向作者和读者公布未来的主要组稿方向,向作者和读者群体征集最希望了解的学术动态和前沿领域,这样的互动和沟通能够有效地增强作者和读者对学术期刊的认同感和参与热情。

三、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期刊学术性与碎片化阅读之间的矛盾

学术期刊区别于其他普通刊物的关键在于“学术”,所刊发的文章都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最权威、最前沿、最严谨的研究成果,专业性强、论证严谨、逻辑严密、表达准确、结构完整。学术文章包含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相关要素,再加之为了系统严谨的论证,学术文章的篇幅一般较长。论证中所使用的语言严谨认真,符合学术规范,这决定了读者在阅读时的舒适度不可能很高,甚至需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脉络思路。这就意味着,普通读者读起来将十分晦涩难懂、甚至是不知所云,即便是对于刚入门的专业研究人员来说,部分较高层次的文章读起来也会比较吃力。这和微信公众号推行的碎片化阅读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和矛盾。微信公众号是适应当今时代人们碎片化阅读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使人们更加低廉、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但信息和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也导致普通人在掌握和吸收如此众多的信息和知识的时候变得力不从心,只能浮于表面、浅尝辄止,因此,碎片化阅读方式盛行。普通读者更喜欢用简单的方式去掌握知识,而不希望或没有时间精力进行深入的思考。普通读者更喜欢通过零碎时间来获取信息和知识,这样就限制了文章的篇幅长度和深度。普通读者更喜欢简洁明了的句式和文字,而不喜欢严谨的词汇和冗长的表述方式。

(二)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新媒体虽然深刻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推动普通民众阅读方式从纸质化逐渐转向电子化,但纸质学术期刊的地位仍旧不可动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阅读图书、报纸、期刊的时间为34.95分钟,且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的成年国民比例为12.3%,相较于2017年的12.1%还有所增加[10]。报告结果反映出,纸质出版物在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字新媒体很难完全取代传统纸质媒介,传统出版物在信息时代仍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虽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率高,但其所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观点噪杂,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学术新媒体尚不能独立存在,故传统学术期刊可以直接向新媒体转型,辅之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11]。因此,新媒体向学术领域涉足在当下环境中尚不具备可行性,更合适的方法是学术期刊借助新媒体的方式进行传播。但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学术期刊独特的地位和优势,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一方面,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职称评价体系暂时还不认可以新媒体途径发表的学术成果。学术研究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学术成果的确认必须要由在本专业领域具有研究功底的同行专家进行评定,学术期刊的责任编辑制度、专家匿名评审制度、三审三校制度、学术不端检测制度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无疑更能有效确保学术文章的质量。新媒体则在这些方面缺失严重,如果要建立起像学术期刊一样的质量保障体系,则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这是新媒体在当下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所无法承担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以新媒体途径发表的学术成果自然也就无法保障质量。因此,无论高校、科研机构还是学术团体都暂时无法承认以新媒体途径发表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审批制和主管主办制是新媒体无法跨界学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严格的审批制度下,如果没有主管主办单位作为依托和保证,获取学术期刊刊号、创建新的学术期刊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新媒体普遍不具有这样的条件和实力,微信公众号多数为小型公司或个人独立运营,没有主管主办单位的信用保证。而传统的学术期刊一般都依托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强大的信用保证使得学术期刊拥有刊号,具有公开出版的合法身份,学术期刊这种独特的地位短时间内还不会被新媒体所冲击。再加之现有学术评价体系对以新媒体途径发表的学术成果暂时还不承认,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必须要经过学术期刊的发表才能得到学界的承认,因此,学术期刊还不存在学术文章短缺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体制局限导致期刊新媒体人才匮乏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着重内容、轻形式的问题,没有把微信公众号的编辑技术问题摆在重要位置,依旧将学术文章的转载量(率)、引用量(率)作为评价期刊质量、考核编辑绩效的重要标准。但现实情况是,新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要想更好地实现学术期刊的发展、更广泛地传播学术观点就必须借助新媒体的独特优势。许多学术期刊都在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多数学术期刊已经独自建立或依托知网采编系统实现了网上收稿、审稿、编稿、发稿。作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投稿、了解稿件审稿的全流程动态。但是这种结合还是一种浅层次的结合,仅仅是运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提升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术期刊传统出版发行的思维逻辑。学术期刊的主办主管单位多以高校、科研院所和协会学会为主,多数责任编辑来自于专业学科领域,深厚的学术功底带给学术期刊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准的同时,也导致多数编辑对新媒体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刻,缺乏运营新媒体的技能,对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和方式没有长远的规划,新媒体仅是发展手段,而没有成为发展理念。一方面传统的思维惯性导致对新媒体技术人才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体制的局限也导致学术期刊很难获得新媒体技术人才。当下国内主要的学术期刊都是依托体制而生存的,体制为学术期刊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来源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但是体制也给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束缚。编制约束和经费约束就是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约束。学术期刊过去的编制多以学科栏目为标准规划的,没有为新媒体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编制。因此,学术期刊当下的新媒体发展多是由责任编辑兼职担任,然而责任编辑平时承担着组稿、约稿、审查、校对等工作,很难再有充沛的精力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日常的运营维护,更不要说学习界面设计、数据分析、版面美化等专业知识技能了。部分期刊选择将新媒体工作外包给专业机构,但预算经费约束导致许多学术期刊“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学术期刊既没有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人,也没有依托外部资源支撑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钱。

(四)以编辑为主的运行方式忽视了作者和读者的需求

传统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过程是一个单向的信息传播机制。围绕期刊的定位和需求,期刊编辑部拟定未来组稿、发稿方向和栏目,栏目责任编辑根据学科研究重点和前沿研究动态进行具体的组稿约稿工作。整个约稿、收稿、审稿、组稿工作都是以编辑为中心在运转的。虽然有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但依旧无法改变编辑在学术期刊出版发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编辑个人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栏目的文章情况和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作者和读者的地位在信息时代开始逐渐提升。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学术期刊是发表个人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虽然只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成果才能被现有的评价体系所认可,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为作者提供了一个传播自己学术观点的平台,也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部分文章可以轻松产生10W+的阅读量,虽然学术文章很难达到这一水平,但传播效力依旧不容小觑。单纯的从传播效果来看,传统纸质刊物的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和时间,读者的知识水平在不断提升,对自身的认知和需求不断清晰,进而引发读者对学术期刊的期待和诉求。再加之互联网给予读者以建立交流平台的便捷性,共同的诉求使读者群体更容易形成具有一致意见的行为共同体,读者群体的力量也逐渐壮大起来。因此,未来学术期刊的发展,尤其是借助互联网而发展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必须更加重视作者和读者的诉求,改变单纯的以编辑为中心和主导的运行模式,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四、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能力的路径探析

(一)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对文章进行深加工

使学术观点和思想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是学术期刊的目标之一,广泛的传播离不开读者群体。不同的读者群体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的不同,对学术文章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要想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力,就必须要对读者群体进行区分,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对学术文章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读者群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一定学术基础的读者,这部分读者一般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小众化的特点。虽然这部分读者人数较少,但却是学术期刊最稳定、最忠实的读者。另一类是普通的不具有学术基础的读者,这部分读者多数是被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某篇文章而吸引,或者是朋友介绍而关注,虽然数量广泛,但学术基础较差,对相关领域并不研究,只是基于兴趣而阅读,数量广泛却经常容易因为不喜欢某篇文章的观点或读不懂学术文章而选择取消关注,是流动的读者。两类读者群体由于自身特点不同,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诉求也有所不同,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必须兼顾两类读者群体不同的需求。针对普通读者学术基础较差的情况,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压缩凝练,以普通读者能够理解和阅读的方式进行深加工,梳理文章脉络,标明核心观点和主要论据,使普通读者更容易抓住文章的重点和思路,逐步提升学术水平。同时,还要结合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吸引普通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但同时也必须清醒的意识到,不能一味的迎合普通读者而放弃学术期刊的学术性和严谨性。学术性才是学术期刊得以安身立命之本,不能全盘碎片化、浅阅读。对文章的压缩凝练不能一味追求信息量压缩、阅读时间短,必须在不损害文章整体完整性和论证严密性的基础上进行压缩,不能因为过度压缩使主要观点遗漏或缺失。否则,不仅不利于学术交流,让普通读者无法全面阅读文章,还会导致有学术研究基础的核心读者的流失。任何将两类读者群体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有偏颇的,不同读者群体的差异需求表现在学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上,但他们对学术交流的诉求是一致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该恰当的对文章进行深加工,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要,而不应在不同诉求之间左支右绌,最终因为发展目标摇摆不定而导致发展停滞。

(二)建立符合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的评价体系

学术期刊利用新媒体扩大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大势所趋,不能因为缺乏驾驭新媒体的技术和经验就裹步不前。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因此而变得娱乐化、碎片化、功利化,不能偏离学术期刊追求理性思考、科学探索的本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是由学术机构来运营的,这样的问题还比较少,但部分学者自己建立的学术自媒体就出现了偏差,经常使用一些惊悚的标题和夸张的语言来博人眼球。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必须坚持严肃的学术品位和学术传统,在坚守严肃学术品位和大众化阅读方式之间寻找平衡。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科学的、符合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的评价体系。微信公众号的评价标准关键在于读者数量和阅读量,这样的导向自然会导致一部分微信公众号不择手段的扩大影响力,比如推送未经核实的虚假消息、侵犯版权盗用文章、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甚至是丧失政治立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不应采用普通微信公众号的评价标准,一篇普通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达到10W+的阅读量并非难事,但学术文章想要达到这样的阅读量就十分困难,毕竟学术文章相对晦涩难懂,传播的是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读者群体。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可以在意用户数量和阅读量,但不能简单地将用户数量和阅读量作为核心指标,单纯追求阅读量、读者数必然会危害到学术期刊的学术性和严谨性。

(三)建设学术期刊新媒体人才队伍

技术是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虽然不是决定要素,但是离开技术的支撑,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必然只能浮于表面。运用技术的关键在于人才,制约学术期刊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专业人才的匮乏。体制机制的限制、编制约束、经费约束导致大多数学术期刊都没有专门的新媒体岗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行多数由责任编辑兼职担任,普遍缺少深谙新媒体技术、精通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在现有体制机制内破解人才难题,一是可以从编辑部内部培养,对负责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使其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真正树立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维。二是可以从学生中培养选拔,多数学术期刊都依托高校或科研院所,有大量的青年学生可用,且这些青年学生在运用新媒体技术方面更加灵活娴熟,在保留学术期刊对文章进行内容编辑的前提下可以聘请学生团队负责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技术工作。一方面给了学生锻炼实践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节省了编辑部的人力物力,使编辑能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稿编辑工作中。三是可以联合多个学术期刊共同将微信公众号运营工作外包给专业团队。一方面可以借助外包团队的专业力量提升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能力,另一方面,多个期刊共同外包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分担压力,避免单独外包造成的资源浪费。

(四)探索编辑、作者、读者三方互动新模式

信息时代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提升了作者和读者在学术出版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认识到这一变化并重新定位自身工作。这一改变虽然影响了传统上编辑在学术出版中的中心地位,但新媒体技术也为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编辑地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被边缘化,编辑在学术期刊中仍旧是核心的一环,恰当地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可以使编辑更好地与作者和读者进行沟通互动,提升编辑工作质量,推动学术期刊跨越式发展。学术期刊编辑在坚持紧跟学术研究最近成果和学科前沿动态的传统的同时,应学习如何收集读者的需求和兴趣,打破凭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取舍文稿的传统,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组稿约稿工作更能吸引读者,扩大栏目和期刊的影响力。微信公众号为编辑收集读者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了平台,微信公众号自带的留言功能给广大读者群体反馈自身需求提供了途径,也搭建了编辑和读者沟通交流的桥梁,让编辑能够真正直接地感知到读者的需要和诉求。微信公众号不仅能联接编辑和读者,也能够联接作者和读者,借助留言功能,作者可以看到读者对文章的看法和探讨,这样的学术争鸣有助于作者在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和改进。在信息时代,编辑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加深了。在过去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的时代,多数作者在发表完文章后,就和编辑之间暂停了联系。编辑无法根据作者的研究专长进行组稿约稿,作者也无法把期刊和编辑介绍给自己专业研究领域的其他学者,高昂低效的沟通成本阻碍了学术交流。信息时代则解决了这一难题,依托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编辑和作者之间很容易建立起共同的网络交流平台,吸纳更多的专业领域学者进入平台进行交流,推动学术争鸣和科研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