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与学术期刊发展思路

媒体融合与学术期刊发展思路

1媒体融合发展背景

西方学者对媒体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首次提出媒体融合的概念(MediaConvergence),他认为“媒体融合是将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汇集在一起”,并指出“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的生存”。在我国,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快速步入信息时代。近年来,3G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在通信和大众传播领域全面推进,数字化新传媒以及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在此环境下,我国新闻传播界引入媒体融合这一概念,并将其内涵进行拓展,使不同媒体通过交互作用,达到和谐共生、互促发展的状态。媒体融合是基于多元化信息传输渠道的新兴传媒模式,将以往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通过数字化技术与电脑、手机客户端、阅读智能终端等有效结合起来,衍生出多种形式的信息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受众能够随时随地、便捷地接收、查阅、观看自己所需信息。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可见,媒体融合将成为新闻传播、出版发行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

2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络技术日臻完善。受众一改以往只能通过纸质媒介阅览信息的状态,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即时通讯设备获取海量的信息。信息时代纸媒危机,曾经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京华时报》《东方早报》均于2017年1月1日休刊,《东方早报》原有的新闻报道及舆论引导等内容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网。具有传播思想、发展学术、传承文化等社会功能的学术期刊,其纸刊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绝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版方式还是以纸刊为主,通常是将纸质刊的同等内容上传至网络数据平台。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术期刊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下一些问题:(1)学术论文的时效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2)学术期刊容量有限;(3)传播面、影响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4)学术论文的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将学术资源和学术信息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及时、迅速地传播出去,在读者、作者、编者之间实时流通,是学术期刊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媒体融合,虽然对以往按部就班运行的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对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进一步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运行策略

学术期刊展示的是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领、评价、传播和馆藏的作用,其中所刊发的文章主要以原创论述、研究综述、书评等为主。目前,各办刊人就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达成共识,纷纷探讨融合之路,并付诸实践,针对传统纸质期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3.1优先出版,网络首发

将学术论文及时发表,使作者的研究成果得到及时传播,是评价学术期刊办刊效率的重要指标。由于学术期刊所刊发文章的学术性很强,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编辑策划、组稿、审阅(包括初审、复审、终审等)、排版、三校一读、过红、清样、印刷等一系列环节的发表周期。按照出版法规定,期刊出版的时间和容量是确定的,不能随意更改。即使作者收到最新印刷出来的纸质期刊,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仍然是数月前甚至是一两年以前的研究成果。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各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尤其是科技期刊所涉及的内容,如此长的发表周期是很难满足作者刊发学术论文的需求的。网络首发的出版方式,是将学术论文在网络数据平台进行优先出版,按出版网址和时间确认作者的首先权,并为论文配置唯一的文献DOI号,之后再将该论文的全部或其根文献进行纸质出版。据统计,2017年10月16日中国知网数据平台正式启动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截至2018年10月10日网络首发已合作期刊856种,网络首发论文56955篇,篇均提高53天。从这一发展势态可以看出,相对于纸质期刊的发表周期,论文网络首发的提前时间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网络首发阶段单篇最高下载量为30712次,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助于作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得以快速发表、广泛传播。通过网络首发的出版方式,将纸媒和网络媒介进行有效融合,形成刊网融合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术期刊时效性不强、容量有限的不足,继续吸引优质稿源。按照国家关于网络连续出版物的管理规定,网络首发的文章均可被认定为正式出版。虽纸刊还未印刷出来,但作者在评职、考核、结项时,均可凭期刊编辑部以及数据平台提供的相关证明,将这些优先出版的论文作为已发表的学术成果。

3.2实施全网络化编辑出版流程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多数学术期刊逐步实现作者在线投稿、编辑在线办公、专家在线审稿的网络化办公模式。从收稿、审稿,到编辑、校对,再到出版、发行,通过采编系统将每个环节都统一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运用新媒体技术创建良好的运行机制,通过网络实时通讯工具与作者、读者、审稿人进行互动交流,接收反馈意见,及时更新与完善业务流程,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媒体融合打破了传统纸刊的工作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各种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新型运作模式。为了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调动潜在用户,建议加强期刊宣传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也可自行开发OA系统和APP客户端,但日常维护和运营成本较高。在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他们更习惯于即时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当今微信几乎是手机用户每天都要翻阅的,因此利用微信公众号为读者提供服务、为期刊进行宣传是最可行的。微信公众号需要经常性的维护,主要包括主界面的更新、论文内容的、最新资讯的推送、与用户的互动等。学术期刊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融合了多种媒介,利用自身移动互联网优势,服务于作者、读者,同时也使编辑的工作不拘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益于学术期刊的资源融合,推陈出新。

3.3促进网络出版的多样化、细节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期刊的媒体融合运行模式,是将传统纸媒承载的论文内容数字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受众在互联网上检索和阅读的问题,在网络数据平台人们可以根据“主题”“篇名”“作者”“关键词”等查找所需信息,互联网媒体向人们提供图片或PDF等格式的全文,这一模式基本上可看作是将纸质内容进行机械的搬运,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学术信息的需求,没有很好地将媒体融合服务于学术期刊的发展。网络媒体具有数字化、全球化、多样性、无限性、迅捷性、互联性等特征,可储存海量信息,页面所呈现的内容生动,能够为用户提供多链接的细节查询服务。这些都是传统纸媒无法比拟的。纸媒的版面容量是非常有限的,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做到尽量精简,更多的是呈现研究结果、证明结论,无法将作者的思维形成过程、具体实践步骤完全展现出来,而这些是读者更想了解的。在未来的媒体融合发展中,为了满足作者刊发需求以及读者对研究成果追踪溯源的要求,学术期刊可以进行有益的尝试,进行增强出版,促进网络出版的多样化与细节化。将在纸媒印刷的论文作为根文献内容,与此同时在网络媒体上呈现将与之相关联的电子附加材料,详尽地描述研究成果的细节和全貌,例如大量的原始数据、工程设计图纸、公式推导过程、软件运行程序、诊断治疗方案、史实考证资料、具体案例分析,以及相关说明性文件。在纸刊数字化出版的网页上,在适当位置添加电子附加材料的链接,方便读者查阅。网络媒体提供的高清度视频可以更形象、准确地呈现研究对象的实施过程、运行轨迹等,达到最佳的刊发效果。在纸刊论文中标出二维码,读者通过扫码,可观看到该视频。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运用网络链接和多媒体描述手段,促进网络出版的多样化和细节化,使作者拓展了表现空间,不受纸媒容量的限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使审稿人更易于了解稿件内容,加快审稿进程;便于读者理解、复制、应用论文的研究成果,实现科研共享;同时提高了论文的阅读量和引用率,提升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3.4加强复合型编辑队伍建设

在学术期刊的运作过程中,媒体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组合、拼接,而是要从刊载内容、应用技术、传播渠道、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进,以达到最佳的融合状态。由于办刊规模及体制原因等限制,目前传统学术期刊的人才储备与技术支持不能满足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需求。以往我们说,编辑既应是专家,也要是杂家,这里的“专家”和“杂家”都是指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储备深奥的专业知识。却没有要求资深编辑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将编辑技能与新媒体业务进行很好的融合。现在很多学术期刊已经购买采编系统,看似已实现审稿、发稿等操作的数字化,但这一过程并非真正地实现了编辑流程与互联网的融合,有时采编系统的作用仅是向作者提供稿件审阅的进程,甚至由于缺乏专人维护,没有及时对稿件的追踪情况进行更新,使作者无法获得最新的进展。究其原因,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想要实现转型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首先,编辑出版人员应掌握多种媒介的操作技能,谙熟互联网技术;了解网络通讯、智能终端等设备的工作机理、运行模式;掌握与编辑流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能够熟练地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操作。其次,对来自各媒介的海量信息,能够进行甄别、筛选、整合,并将得到的有用信息加以梳理、加工。将碎片化的内容,如一些概念、原理、数据等知识元,基于知识元之间的关系进行重组,构建各种所需知识库。再次,学术期刊还需要具备跨媒体传播策划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在进行媒体融合发展时,期刊不再局限于传统纸媒的发行传播形式,其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更多的受众在网络媒介、手机客户端、智能终端接收信息,查阅学术期刊的最新动态。因此,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策划,完善运用不同媒体进行融合时的工作流程,努力打造品牌期刊。加强复合型编辑队伍建设,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式:第一,注重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第二,引进专门人才,各尽其责,打造复合型编辑团队。

4结语

学术期刊进行媒体融合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繁荣学术发展、促进学术成果转化、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需要。而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水到自然渠成,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否则呈现出来的只能是表象,缺少实质内容。并且,纸媒和新媒体并不是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它们能够和谐共处、相互补充、融合发展。学术期刊需要找准发展定位,挖掘纸媒与网络媒体的优势为已所用,促进编辑资源融合共享,逐步推进媒体融合创新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