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文化研讨(3篇)

大学生传统文化研讨(3篇)

第一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升

摘要:

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提升传统升文化素养的原因,从而探寻出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提升;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5000多年历史精华的积淀,人们常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传统文化更是支持着炎黄子孙不断进步的根本。而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问题不可小觑。中华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化,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但是中国文明为什么在其他三大文明相继消亡之后依旧没有被掩埋在历史的洪荒之中?我认为,在中华五千年形成的政治制度、文化造诣、精神产物以及物质文明中,一代代炎黄子孙能够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将其发展且发扬光大的原因便在于总能够找到合适的、能提高自己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最佳路径。

一、现阶段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本来就导致大学生在中学时不断接受来自书本上呆板的知识和只训练与考试匹配的习题,无法接触到关于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步入大学后,由于目前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进行纯职业化教育,可有可无是中华传统文化课程面临的最大的窘状,高校忽略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起不到应有的带头作用,大学生们逐渐失去了承担华夏文化传播的这份责任的意识。

第二,盲目追求西方文化浪潮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关于这点,最有力的体现便在于现在大学生很少有人愿意过重阳节、中秋节,反倒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倍受追捧和热爱。面对西方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固然可以学习借鉴,但由于大学生没有社会历练的经验,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国外的学校优秀,国外的教育体制完善,国外的文化经典才是精粹,等等言论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有过度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不愿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崇洋媚外则会其失去本心,造成年轻人群体逐渐跟风,最终导致传统文化被“冷落”。

第三,科技产物剥夺大量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时间。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更新,其功能越来越全面,使用越来越方便,它们已经成为大学生身边不可或缺的工具。查阅资料、购物、娱乐游戏,一部手机都可以解决,大学生太多课余时间被消磨在对现代科技的利用中,学生逐渐缺少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失去了找寻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匮乏。

第四,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社会上有关传统文化的典藏少之又少,图书馆里的文化读本不过是简单罗列,有些内容又晦涩难懂,大学生缺少了解传统文化的媒介,政府没有鼓励相关单位到大学里出资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没有给予文化应有的重视和扶持,使提升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大大减弱。阻挡着一代人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原因远不止这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提高对大学生培养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视,那么绝对不会长久地生存,我们都该意识到,国家如果要谋求更高更远的成就和发展,传统文化素养绝对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装备的最坚硬的铠甲。

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能够实现,以下条件应是必要的:

第一,高校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吸收多元化文化同时,让大学生热爱传并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激励大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文化课绝对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鼓励大学生阅读经典,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有平台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传授太极拳、开展朗读文学经典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等活动,时时处处让大学生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增加从事人文素养提升的教师队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困惑时,教师队伍能够帮助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继承传统文化观念,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第二,西学为己用,坚持尊重传统文化。大学生不能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席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吸收利用。当代大学生应该秉承这种思想,理性看待西方文化,不可偏执的一味随西方浪潮逐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大学生应当积极了解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到多读经典,解其深意,从中感受到特有的文化魅力,始终坚持尊重中华传统文化,尊重祖国各地域或民族的不同的文化,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第三,不沉迷于科技产品,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作为有了独立思想的大学生,要学会自律,妥善安排游戏娱乐的时间,要以继承传统中华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为己任,主动学习。多去图书馆借阅传统文化书籍;不要只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多查问传统文化知识;多讨教有文学素养的老师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交流,增进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政府应积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政府应组织社会单位到大学进行宣传传统文化的讲座,宣扬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使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精髓,为大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奠定基础。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衰落或昌盛,也往往以传统文化的颓废和兴旺为精准预兆。传统文化是精神的载体,是民族的灵魂,身为大学生应该主动去了解和学习这古老并有内涵的独特的国家民族文化,提高自己的中华民族文化素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质量。

作者:杨扬 何佳 方薇 韩东海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第二篇:传统文化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

摘要:

传统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重要前提;文化自觉缺失或是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关键,是要从价值认知、价值取向和价值实践等方面着力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自觉。

关键词:

传统文化自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

一、传统文化自觉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重要前提

(一)传统文化自觉是作为“人”必备的哲学思考与生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文化化”的人,“文化”是人类进化的主要方式,社会关系的体现与“文化化”的体现都离不开人根植的传统文化背景。“人类需要一种生活哲学、宗教或一种价值体系,就像他们需要阳光、钙和爱情一样。”所以,作为“人”,应首先具备“为人”的文化自觉,认识所处的传统文化环境,主动“文化”而不是“被文化”。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曾说:“‘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具有动态性,且更注重未来取向。”文化俨然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战略。因此,大学生作为“人”,首先应以文化自觉进行自主发展的哲学思考,并获取生命实践的能量源泉。而这,正与“以人为本”价值理念不谋而合。

(二)传统文化自觉是作为“中国人”与世界对话的基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立足传统文化是作为“中国人”与世界对话的基础。全球化使得人类在文化上已经不再截然分割。在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各民族文化都被纳入“全球文化”这个大系统,其发展既遵循各民族文化发展固有的轨迹与规律,又必然受到“全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导致文化包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同化和趋同,并由此发出“我是谁”的质疑和呼唤。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保持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血脉根基。虽然文化全球化来势汹汹,但文化的趋同不同于“世界市场”的构建,相对于经济层面的协同,文化的协同是相当缓慢的。可见,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民族文化不会消亡,保持和弘扬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仍然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大学生作为“中国人”,首先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致力于加强中国文化形象和国民性的塑造,主动以文化自觉的态度进行传统文化的选择与思考。

(三)传统文化自觉是作为“大学生”所需的精神涵养与思想品格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自觉提升传统文化和民族信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和价值导向作用,并使之成为自身的精神涵养与思想品格。梁启超早在1900年就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论述过“少年强则国强”。而今日之“强”的支撑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流砥柱,这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理念的集中体现,始终代表并引导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大学生应以文化自觉,深刻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全社会的精神、价值、行为的强大凝聚作用和整合作用。

二、文化自觉缺失是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多年来,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受到各种思潮诸多挑战,如自由主义思潮、利己主义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和全球化思潮等。在努力构建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这些问题与挑战仍然存在。深究其缘由,莫不与文化自觉相关。

(一)多元文化场域的复杂性带来的价值选择困惑

作为“90后”的一代大学生,他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全球信息化、一体化发展趋势使得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融合呈现前所未有的频繁与密切,地球从信息技术到来之前各种文化相互隔离、独立发展的“文化板块结合体”,演变成多种文化共同作用、交互发展的“复杂场域”。由于海量信息缺乏成熟、稳定的文化自觉甄别,加之知识和阅历的局限,大学生对铺天盖地的思想文化往往缺乏真假、虚实、良荞等基本的价值判断,导致价值选择的困惑,甚至出现对“洋文化”言目崇拜的行为(如对“韩剧”、“旧本动画”的疯狂追捧,大学语文尚未修及格却逃课参加英语辅导班等)。这其中不乏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的公开或隐蔽的意识形态攻击,这些来自于外部的力量冲击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

(二)传统文化价值实践上的集体无意识

确切而言,就是大学生的价值认知与价值实践上的差距。一方面在认知上对根植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赞同,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不能以传统文化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行动指导,从而表现出行动与认知不相符的现象。例如:一度出现的留学热、外语热、移民热等,一些大学生荒废专业学习“全力以赴”攻英语;在一些大学中,不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能拿学位,但中文作文错别字连篇的学生却能拿学位等。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文化自觉主导下的批判性精神与思维,缺乏敢于否定,敢于批判,敢于创新并承担其结果的文化魄力与精神品格。如果没有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内化个人价值认同,并外化为行动指南,那么,导致价值选择、价值实践上的左右摇摆,就不可避免。这些来自内部的负面因素也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甚至较之外部势力的冲击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未成熟造成的困惑

有专家指出,“90后”大学生的缺陷是明显的。在价值实践上,他们中相当部分是独生了女,缺乏创业艰辛的深刻体验,更缺少挫折的历练。在价值观上,一是价值本位向主体倾斜,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体利益、个性发展、个人理想;二是价值观念呈现多元性特征,自身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这些来自大学生自身的个体影响因素,正是文化自觉需洗礼、也最难洗礼的部分。一些西方敌对势力更是抓住大学生这一特点,采用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四)社会转型期、大学扩招等带来的变革性冲击

在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先天缺陷充分地暴露,社会人际关系的利益化倾向和不良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强烈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观、职业观、人生观,一股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为导向的思潮更是伺机而发、乘虚而入,抓住大学生现实利益需求,加以更隐秘、更深层的方式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这些来自时局的因素往往最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生活,进而危及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大学生文化自觉必须固化为大学生的精神、人格而固不可摧,敌对势力才束手无策。

三、大学生传统文化自觉与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几点思考

(一)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认知

自古以来,思想与人文就难以分家。孔子既是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教育家,而后的董仲舒、朱熹更是集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于一身。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肩负起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的传承重任。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每个思想政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历史人文密不可分。以传统文化、历史人文为载体,透析思想政治理论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批判地看问题,学生对理论的认同自然顺理成章。如果生硬地“就思想谈思想”,而导致丰富的思想精神沦为枯燥、单薄的理论框条,学生自然难以吸收,更别谈内化为个人品质、固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动指导。因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人文活力,实现内涵拓展,使之成为思想理论有根可寻、有脉可把的课程,是适应大学生认知需要的。它符合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需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以之为思想源泉。

(二)优化大学精神环境,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专门机构,就是要在大学精神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功能,培养出富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与稳定的价值取向,塑造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需要建立在强大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和振兴使命之上,必须全面深刻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文化自觉仍然是根本之根本。这种基于民族传统文化自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品质具有本质性、民族性,一旦形成和固化,便支撑起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和民族气概。

(三)关注社会形势与学生需要,加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实践教育

孔子曰:君子不器。也就是说,一个有才华的人不要一成不变,应该多才多艺,有多方面的功用,不能太单一了。我们对当前教育的反思,应着力改革功利主义、就业至上的大学教育,深刻分析社会形势动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立足更长远的发展,进行教育引导。大学的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最直接获取价值体验、最直接影响其价值取向的阵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因此,一方面要通过思想理论课、素质培养课、专业课遵循统一培养规格的共同努力,整合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事理教育和事实体验相结合的方法,衔接不同环节的培养效应;另一方面,要使形势与政策教育成为及时性、经常性的教育与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打破狭隘的教材教育枷锁,使学生亲身体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开阔视野,开拓思路,从而获得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省、自悟,最后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

作者:郭鹏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M].刘利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M].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钟瑞添.创新形式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N].光明日报,2009-09-15.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第三篇: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与传统文化

摘要:

本论文以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为中心展开研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把握时代内涵,通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新空间。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

本论文为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S2012Q02.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驳杂的新媒介环境,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受西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向,集体认同感削弱,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教育缺失,使得青少年文明素养的教育模式出现了困境。关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文明素养的关系,近年来国内研究大多倾向于将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及育人载体等进行论述,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手段,成为辅助性的教学工具。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文化性符号在承担其文化表象作用的同时,也肩负着育人功用,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探究青少年文明素养教育新模式,对当前高校所面临的九零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困局的突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和影响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积淀的精华,在建构中华民族价值观、道德伦理体系、提升个体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当代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不同的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1文化具有育人功用,而传统文化作为前人积累的道德感召力量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传统文化具有基础深厚、心灵默认感较强等特征,当前,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及活性载体,为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等教育则是当代肩负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时代的要求为依据,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渗透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将传统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境界、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等融合,实现并发挥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具有时代内涵的育人功用。

二、探寻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人们在创造文明过程中创造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从广义上讲,文化与文明相伴而生,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传统文化精神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机制具有互通性,“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文化是从真空状态突然发展起来的,传统是整个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本大源。”2传统文化作为整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凝华,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传统文化中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与大学生文明素养中的国家责任意识相映射;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与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相联结;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与大学生文明的交往观相关照。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可以说传统文化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时代意义。传统文化资源与文明素养教育内涵互为映射,也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反思,九零后主体生长于新媒介环境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倾向,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缺失造成的,使得九零后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生态呈现出断裂现象,探讨传统文化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寻求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困局的新途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传统文化视域下开拓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新模式。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充分关照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现实环境与精神特质,开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在教育形态中,不拘泥于思想道德修养等理论课的单一平台教育模式,不断拓展大学生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明素养教育的多渠道发展。

1.整合经典传统文化资源,发挥文明素养教育时效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新思想的产生带来了教育管理的真空状态,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负载新时期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重任。而“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产生巨大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3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多元思想,具有潜在的美育功用。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倡“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以及“恭、宽、信、敏、惠”五德与当代的文明体系构建也有互通之意,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其德育、美育功用的时效性,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亟待开辟的新途径。

2.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相融合,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新语境。九零后大学生在新媒介传播影响下,对于价值观导向等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受到了图片化、快餐化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与解构,如何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承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用,开辟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多元空间,即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价值观认知目标模糊、自我管理意识单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成为完善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新媒体形势下探讨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深度发展,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的融合与发展,对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新语境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新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现代性式微、九零后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复杂性等现象,明确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价值影响及作用等,探讨传统文化现代性过程中对青少年道德进程的新要求及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新思路,以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联系,对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文明素养的科学化、规范化等教育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丽杰 张蕾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注释:

1.[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范英.社会公德概论[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1.39.

3.李大伟.基于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德育天地,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