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族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谈民族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大不相同,而民族舞则是各个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了实现民族舞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本文阐述了民族舞的起源及主要特征,深入分析了民族舞文化传承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族舞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关键词】民族舞;文化传承;发展

舞蹈是两千年来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经验积累,已经成为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发展至今,民族舞已经不只是一种传统舞蹈形式,而是融合了民族情感及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其体现出的特点蕴含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彰显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特征。民族舞利用多元化的肢体语言突显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情感价值以及审美理念,是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民间艺术的缩影和汇总,具有极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

一、民族舞的相关概述

(一)民族舞的起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舞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淡化,其发展也遇到较大的困难,甚至,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已经濒临失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民族舞的特征和内涵,充分意识到,民族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究其发展需求及发展规律,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舞起源于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不同地方的民族舞都带有各个地方的特色,大多数民族舞是少数民族当地人根据社会风俗、生活习惯以及日常劳作行为自编自演而成,加强对民族舞的深入探究分析,能够帮助大众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以及传统风貌。

(二)民族舞的主要特征

1.传承性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民族舞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民族舞的艺术体系和艺术结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群众性民族舞并不是独立存在于社会中的,它来源于群众生活,因此,传播民族舞蹈文化需要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在特定的地区和场所下,人们会根据自身的心理需求及表演欲望,利用舞蹈的形式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样的舞蹈是扎根于群众的舞蹈。由此可见,民族舞一旦脱离了群众,就失去了其内在价值。3.民族性顾名思义,民族舞起源于民族,也在民族中得以发展,民族舞体现的是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性、文化、审美等内涵,在对民族舞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时,应当有针对性地体现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

(三)民族舞的表现形式

发展至今,民族舞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传统的民族舞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歌、舞、乐三个模块,后来,传统的民族舞整合了民间艺术资源,丰富了民族文化内容,逐步融合发展为现代化的民族舞,其中又包含歌舞、鼓舞和以乐伴舞等多元化的形式。

(四)民族舞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随着现代社会区域间交流的日渐频繁,各民族在生活形态、风俗习惯、经济文化以及医学等方面都彼此渗透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民族舞文化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进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平台。部分少数民族的民间舞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价值,受到文化工作者的关注,这些文化工作者对当地的文化历史进行了考证和挖掘,再基于现实情况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考证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为其注入全新的文化内容,使原有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都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做法进一步丰富了民族的艺术文化形式。

二、民族舞文化传承的主要因素

民族舞是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特征的主要形式之一,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推崇的文化理念以及当时的审美意识、气韵内涵都大不相同,不管是民族舞的形成,还是民族舞的传承都会受到外界影响,而这些外界因素均不易被大众发现,需要以高层文化为基础进行探索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民族舞的内涵:

(一)历史发展因素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朝代更迭、民族迁移等事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渗透,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民族舞的发展与创新,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促进。例如,边塞地区和秦岭——江淮地区的舞蹈艺术文化都是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霓裳羽衣曲》是唐朝时期非常著名的舞蹈曲目,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多民族舞蹈文化相融合的艺术曲目,它的舞蹈动作不仅仅包含了汉族舞蹈中“小垂手”的舞姿,也结合了西域边塞地区的旋转动作,整体动作优美流畅、意境豪迈,深受大众关注和喜爱。

(二)后期传承演变

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族舞的本质是使劳动人民在生产之余放松身体,减轻压力和负担,因此,民族舞有代表性的动作包括狩猎、宗教祭祀以及膜拜等。同时,舞蹈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传统社会,大多数人都十分推崇宗教文化,通过宗教来追求他们理想中的生活,因此,民族舞在发展过程中也大量引入了宗教文化,宗教文化对民族舞的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藏族舞蹈将藏族群众日常生产劳作场景与宗教文化进行了有效结合,藏族舞蹈动作中的送胯和曲背都是日常劳作中的动作。

(三)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思路

在对民族舞文化进行深入探究时,应当着重分析文化传承的基本规律,明确民族舞的传承在具体操作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和掌握传承与发展民族舞文化的方法,推动民族舞文化的进一步创新。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民族传统文化或多或少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流行进一步加深了地区间的文化冲突,商业化思潮也对传统民族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部分群众对民族舞文化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认为民族舞属于某一特定民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古板性,甚至与封建迷信活动相似,忽略了民族舞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不了解其蕴含的价值。调查显示,部分民族舞的传承者信念不坚定,在传承民族舞的过程中逐渐迷失方向,盲目追求西方商业文化,导致大量的民族舞被遗忘,甚至有一部分民族舞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失传。为了与时俱进推动民族舞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及社会也开始鼓励人们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民族舞传承的革新和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式传承必须立足于民族舞发展的实际需求,不能出现任何破坏民族舞原生态的行为,一旦破坏了民族舞的原生态,即便民族舞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也与最初的目的大相径庭,失去了传承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舞的传承发扬必须以其民族性为核心,基于民族舞发展的本质要求进行创新,例如,部分优秀艺术家虽然艺术造诣较高,但缺乏对民族舞的深入了解,也没有深入当地进行走访调查,只是根据自身的主观意识及实践经验进行民族舞的创作,久而久之,民族舞会逐渐失去其内涵,甚至会出现艺术异化的现象。由此可见,对民族舞的创新必须尊重民族舞的历史事实,顺应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保护民族舞的文化特征及文化价值。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旅游业的进步,旅游业的发展对民族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近年来旅游行业的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变为乡村,民族舞是乡村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组成,能够充分凸显出乡土人情及民族文化,能够高效地对外输出当地风俗文化,因此,民族舞是我国地方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地方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推广。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了民族舞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了民族舞的传承和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如果民族舞长期与旅游业的发展紧密捆绑,会使得民族舞逐渐商业化,尤其是,为了迎合消费市场和旅游市场的需求,民族舞必然会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改变,而这样的改变可能会违背民族舞的本质内涵。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少数民族的舞蹈难以被外地游客认可,此时,舞蹈工作者不得不做出改变,这种改变直接冲击了民族舞的本质内涵,甚至有部分人将一些具有浓厚风俗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舞蹈改为肤浅的艺术动作,导致民族舞失去了其民族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立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民族舞的文化内涵,积极思考进行民族舞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

(四)民族舞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及政府部门为了大力推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政策和制度。对民族舞而言,首先必须分析其内涵价值,继承其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其现代化价值。第一,对民族舞文化的传承必须把保护其原生态价值作为核心要义。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舞的特征在于民族性、群众性及区域性,本身并不会受到外界因素较大影响,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自由性,而原生态就是其自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维护民族舞的原生态内容,才能符合国家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要求。所谓原生态,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民族舞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仪式及多元化的民俗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民族舞起源于民族,也是民族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只有使其具备突出的文化价值,保证其原汁原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深入挖掘民族舞的文化价值。一方面,凸显民族舞的文化内涵,激发民族凝聚力及向心力,使得人们树立民族自信。民族舞反映的不仅仅是当地人的民族风俗,也能够从政治高度上发挥移风易俗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民族舞本身的内在价值也不可忽视,其体现出的民族风俗、文化特色、利益习惯等内容,都是一个民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也是记录民族历程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加强对民族舞文化的探究和挖掘,才能保持其原有形态。尤其是,对于一些已经快要消失的民族舞,必须采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紧急保护措施,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留存并发扬民族舞。另一方面,对民族舞文化的教育价值也应当给予足够重视,挖掘其教育内涵,并有针对性地融入院校教育工作,根据教学需求及文化传承的具体需要,搭建健全完善的民族舞教学机制,在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中,有效规范和约束学生及教师的行为,有效扩大招生规模,让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及层次上了解民族舞文化的优势和特征,并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自觉主动进行民族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凸显院校舞蹈文化艺术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同时,丰富院校的艺术教学内容及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第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根据民族舞文化传承及发展的实际需求,整合多方力量,共同搭建健全的发展体系。众所周知,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依靠某一单一力量就能够实现的,政府必须发挥带头作用,给予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积极与高校及职业院校进行交流,也要加强与旅行社和旅游企业之间的互动,不断完善发展体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推动民族舞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新。

三、结语

民族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近年来国家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中的艺术工作者必须发挥主动性,投入足够的精力资源,分析民族舞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新时期人们的实际需求,深入探究民族舞文化传承的基本规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赋予民族舞新的时代生命。

参考文献:

[1]杨苑磊.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普洱市为例[J].艺术大观,2019,000(016):1-3.

[2]郭璟怡.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J].戏剧之家,2019,305(05):105.

[3]葛宗男.高校舞蹈教学传承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方法与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1):265-266.

[4]赖程程,张逸.“互联网+”背景下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价值及其学校传承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135(04):118-123.

[5]孙涛.浅论中国民族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000(011):86-87.

[6]姜洋,杨程越.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赏析与传承[J].中国民族博览,2020,(1):154-155.

[7]郑珈.浅析中国民族舞的传承与发展[J].当代音乐,2019,000(004):132-133.

作者:占历妮 单位:铅山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