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检验范例

卫生检验

卫生检验范文1

卫生检验工作所获取的各个检测数据,几乎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我国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日益重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逐渐加大,卫生检验工作得到很大的发展。优秀的卫生检验检疫技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但在培养的过程中,仍有很多的不足。本文针对目前卫生检验专业大专生实习中的缺陷,对实习模式进行了探索。

1卫检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

作为卫生检验工作和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卫生检验专业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1]。如广西全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学历、高职称卫生检验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82个县区无1名高级职称卫生检验专业技术人员[2]。又如山东省潍坊市卫生检验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构成主体为初级和中级,高级职称最少,仅占2•92%;且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人员太少,无学历者比例较高,占22•22%[3]。目前的卫生检验队伍无论从数量到质量都无法适应今后的发展,加快卫生检验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医学院校专业发展的契机[4]。因此,培养合格甚至优秀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后文中简称“卫检专业”)人才意义重大。由于目前国内有卫检专业(含预防医学卫检方向)的院校仅20余所,每年招收本科生人数仅约800人,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5],这给卫检专业专科生的培养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2目前卫检专业实习模式及不足

卫检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6]。为了搞好卫检专业的教学,已有学校探索将该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安排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制订教学大纲,让学生参与实习单位实验的全过程[7]。但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一般是以工作带实习,也就是说不可能为了实习而专门开展某项工作(直属型附属院、所或中心除外)。另一方面,专科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如本科生,自律性相对较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在实习的中后期,出于就业压力,学生忙于找关系、联系用人单位、参加各种供需见面洽谈会以及到用人单位面试,耽误了大量的实习时间,实习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习质量[8]。

3卫检专业专科生实习模式探索

由于专科生在就业大战中处于劣势,缺实习的现象更为严重,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实习量化管理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实习工作,杜绝缺实习现象,让学生真正地从实习中学到新知识并强化理论教学的效果。按照教学计划,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该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须到省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CDC)及各级医院进行为期10个月的生产实习,主要实习基地安排在疾控中心。专业实习采取与疾控中心及医院联合带教的方式,让学生由疾控中心与医院的老师带教,以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3•1卫检专业实习宜量化学生的实习内容(任务)

卫检专业的实习可分解为3大模块:卫生理化检验、卫生微生物检验和临床医学检验(主要是免疫学和生化检验)。由于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疾控中心,因此,在量化实习任务时,卫生理化检验部分的比重也相应加大。

3•1•1宏观量化宏观上,从实习结束时要求学生交一定数量的实习报告复印件来量化实习内容(任务),如卫生理化检验类报告60份,卫生微生物类报告30份,临床检验类报告30份。综合性的实习内容如参加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疾病爆发流行等)处理3~5次,常规卫生监测5~10次。

3•1•2微观量化微观上,从项目和样本2个方面来量化实习内容,限制宏观数量。根据检验项目的应用频率和对专业操作技能的影响程度将实习内容划分为甲、乙2个等级。卫生微生物检验部分: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弧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和钩端螺旋体等的分离和培养以及ADIS初筛试验等作为甲类项目。卫生理化检验部分:铅、砷、汞、甲醇、有机磷农药、蛋白质、酸价等列为甲级项目。临床医学检验部分:反映肝功能的AST、ALT,反映肾功能的BUN、UA、Gr,电解质和血气分析,脑脊液和腹水的生化检验,免疫学中抗“O”、肥达氏反应等列为甲级项目。余下的归为乙级项目。样本方面可这样量化:如饮用水样本不少于5次、污水样本不少于2次、空气样本不少于5次、定型包装食品样本不少于5种、粮食类样本不少于3种、化妆品样本不少于2种、粪便类样本不少于2次、尿样不少于2次、血样不少于4次、食品容器样本不少于2次、脑脊液和腹水样本均不少于1次等规定,要求检验项目符合以上标(样)本及其频次或种类的要求。另外,要求交1篇某种检验分析方法新进展的学习笔记或小综述。

3•1•3实习量化管理的优势由于某些院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要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实习量化管理无疑给实习生撰写论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不但能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和质量,还可优化答辩时的应答效果。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环节,改善和提高了卫检专业的教学效果和水平;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

3•2写实习日记给每位实习生发1本实习日记,要求学生逐日记录每天的专业实习工作内容。为了杜绝个别学生造假,要求带教老师在日记上审核签字(为减轻带教老师的负担可2~3d审核1次)。实习日记可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专业实习过程。

3•2•1实习日记的要求日记上不仅要记录1d的主要专业实习工作内容,还应重点要求学生记录实习工作中的得失,如实验不成功时,怎样查找原因,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规范操作重要性的认识,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习结束返校时,要求根据实习日记每人总结自己的实习工作量,并列出尚未实习到的项目和实验标本。

卫生检验范文2

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实验性工作能力为主的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目前卫生检验在专业设置上有卫生检验专业(学制4年或5年)、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和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1]。在培养模式上有学校自办、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卫生检验做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卫生检验工作范围越来越宽、要求越来越高的新情况。因此为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进一步强化检验医学人才尤其是卫生检验人才的实践能力,我们从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期望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出符合我院具体实际,又能加速检验医学人才特别是卫生检验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山东省卫生检验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卫生检验人才。

1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模块化层次,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卫生检验专业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县级以上卫生防疫人员26万余名,其中15%~20%为卫生检验人员,卫生检验专业队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职称不高,业务素质不强,专业背景不深等突出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我省总体卫生检验队伍的现状与全国基本相同,公共卫生形势的发展要求与队伍现状不相适应的矛盾也较为突出。经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我院将该专业设置为“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考虑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两大学科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要求较高,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卫生检验专业的全部课程。本着基础深厚、专业突出的原则,我们将课程模块设计成人文公共基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医学检验5个模块,开设了人文公共基础课程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医用物理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科研概论、医学信息检索以及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要等临床医学课程,还有流行病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毒理学基础等预防医学课程;有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职业医学检验、化妆品检验和生物材料检验等与分析检验密切相关的卫生检验课程;有病毒学检验、细菌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等医学检验课程。2003年和2006年我们两次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人文教育基础课占24•1%,学科基础科占22•9%,专业必修课占19•4%,专业限定选修课占14•2%,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和毕业论文占10•4%,课外创新教育占5%。与2003年相比,本次课程调整的特点是大幅压缩了教学学时,从3712学时降低到3223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扩大了专业门数和增加了一定的学时,突出专业知识的学习;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学时,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比例由过去一般的1∶0•6~0•7提高到1∶1;部分专业课程甚至达到1:2。首次将课外创新教育学分纳入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课外创新教育学分。为突出医学检验卫生检验方向特色,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部分涉及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的课程进行了有机融合,例如我们将医学检验的临床微生物与微生物检验课程改成为细菌学检验和病毒学检验,加深了有关微生物检验的理论和检验水平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构建检验医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不仅是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的主要阵地,更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的主要渠道。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既要了解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更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各种实验基本技能并养成创新性科研思维习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科研型和开拓型复合人才[3],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主体,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当中,教师以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努力目标,学生则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定论、定性的知识为目的。这种僵化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经过长期的摸索,我们认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这一弊端进行改革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去进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式思维方法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转换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互动空间和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特别注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卫生检验领域的技术“尖兵”,即所谓“GoldHand”(“金手”)。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求所有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都要坚持一切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原则,主讲教师实验要准备充分(包括坚持做预备实验),指导实验要做到“三勤”,即腿勤(巡视学生操作了如指掌)、嘴勤(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手勤(做必要的示范)。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够圆满完成教师规定的实验任务,而且独立设计并积极要求参加开放实验的热情非常高。根据专业发展的动态趋势、学生的就业前景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我们引入新的实验技术,更新实验项目,对所有课程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进行了重新认证,在开设的20门专业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比例达90%。例如: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检验实验课中,我们把现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采样、实验室的检验、结果的综合评价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在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中,我们把生物学样品的采集、处理、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报告的书写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同时,我们还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科学的、公正的检验医学实验课程考核机制,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实验和学习过程中就十分注意自身素质、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严格实验规范,要求学生必须绝对遵守原始实验数据的记录保存,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从平时测评及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基础和综合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占10%、实验操作(如给出相关理论假说,请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占20%;试题测验(考察相关实验及理论知识)占70%;等多种方法进行,最后综合评定得出成绩。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全面开放实验室,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都是处于相对开放状态,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性学习过程[4]。检验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操作多,动手能力强。学生仅仅依靠实验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要熟练掌握各环节就必须经常练习,如细菌形态观察、白血病细胞的形态辨认、血细胞计数等都离不开显微镜。一次显微镜观察记忆不深或没有掌握,就必须反复练,才可达到记忆深刻。再如刻度吸量管的取样、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经过多次使用才能熟能生巧。目前检验医学实验室全面向本科生开放。我们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安排专门教师,随时随地开放实验室,尽可能的满足学生需求。在开放实验室的同时我们安排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的实验内容,以提高实验室开放效率。#p#分页标题#e#

3注重专业实习环节,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培养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在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时注意医学检验与卫生检验的结合。卫生检验实习共24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10周时间在教研室进行专题实习,即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实习,或与疾病控制中心联合,共同制定紧密结合实际的专题实习计划;另一部分为疾病控制中心14周的毕业实习。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临床医学检验实习共24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批三级医院作为教学基地,与医院一起选聘了一批业务水平高的带教队伍。每个科室均有负责医师,制定了详细的技能考核项目和内容,日常学生有充分的实际操作机会,每一次出科轮转都要组织出科技能考核,考核达不到合格者继续在原科室实习,随同下一批学生进行考核,并在实习鉴定表中记录每一次考核情况。这样严格的实习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对临床工作实际的了解,而且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临床医师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体会到高质量的检验工作对临床医师诊断的重要性,每年学生都从这一阶段的实习过程中获益匪浅。由于卫生检验工作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紧密相关,并且我院已经和实习基地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这一实际,故而安排卫生检验实习在我省21所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科室中进行。我们组织带教教师与基地工作人员一起根据实习工作安排,拟定每个学生的实习研究课题。课题由基地带教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研究。学生不仅要积极投入到这一过程中来,而且研究结束后要独立撰写并上交相关论文。这种目的明确、针对性很强的实习,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避免学生实习过程的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为基地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大大提高了基地工作人员的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与基地的科研协作关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4精心组织专题实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科研能力

专题实习是我院后期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专题实习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是卫生检验方向学生取得学士学位必不可少的条件,并且这一实践对于本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卫生检验工作尤为重要。一个完整的毕业论文实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论文题目,查找并消化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做开题报告并确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采集实验数据,汇总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合理的解释结论,撰写毕业论文,答辩。如此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在10周内完成,时间非常紧张[5]。因此就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和部署。我们根据医学检验卫生检验方向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临床实习-医学检验实习-卫生检验实习-毕业论文专题实习四结合的后期实践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对专题实习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对带教老师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必须由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教师担任,另一方面调整并延长专题实习的时间,整个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我们要求每位带教老师必须严格把握从开题报告,实验过程,论文写作过程,论文答辩每一个环节。在对课题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不仅要报告出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与研究热点,而且要结合本实验室的条件,选出自己的突破方向、论文方案及进行理论上的可行性论证,经开题报告后,方能进入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注重原始数据的记录,将每次实验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并在实习结束后交带教老师审核保存。对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求学生首先独立思考或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文献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工作的精神及能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教师从严把关,反复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在论文答辩过程中,要求学生使用多媒体课件答辩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并接受由教师组成的答辩小组的答辩,最后从每个答辩小组中挑选2名优秀学生进行全院性示范性答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完成一个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经过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学生的积极努力,学生普遍反映,通过专题实习从不知道如何进行课题立项、调查、数据处理、论文撰写到最后基本上得心应手,确实达到了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卫生检验范文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施行。它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食品安全事故的预警工作,突发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安全事故的信息传递与都有法可依,有文可查。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危害的事故。食品中不安全因素源于生物、化学和物理性有害物质,以及食品中过量的营养成分。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随着全球化食品贸易的发展,新的食品资源不断开发,食品的种类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使得食品受污染的环节增多。加之监管部门多,协调配合困难,因而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据卫生部最新数据统计,2009年二季度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报告77起,中毒3063人,死亡48人。另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则在95%以上。由此可知,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形势多么严峻。食品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多么重要。

一、卫生检验在食品安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我国引起广泛关注的“瘦肉精”作为饲料添加剂而造成的食肉中毒事件,欧洲比利时等国发生的严重影响养畜业和人体健康的“二恶英”事件,可能使人患上克雅氏症的“疯牛病”,目前仍在世界各地流行的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猪群中发生的能传给人的尼巴病,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发生的以牛肉汉堡为主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食用毛蚶而造成的甲肝流行等。不安全的食品可以造成某些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传播。引起全球轰动的疯牛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都可以通过食用食品而引起人类疾病。为了保障食品的食用安全,相关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建立了完整的检验检疫体系及法律法规,随着贸易的全球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检验检疫体系已经形成了覆盖全球的相互交叉联系的网络。在全球整个食品安全体系中,由于人畜共患病防制工作的重要性,使食品的安问题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卫生检验担负着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全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检测任务。它是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鉴定的技术支撑。它的检测水平代表着疾控机构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它提供的数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科学依据。在分析判断危害因子、确定毒性级别、控制事故发展和抢救治疗病人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卫生检验的方法

食品类检验项目可分为: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一)感官检验

一般食品可以从色泽、形态、组织、滋味、非食品的物质(外来肉眼的可见物或称为杂质)五部分。感官检验就是检验人员用自己的五官(眼睛的视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咽喉的知觉)观察食品的外在质量特征。国际化组织农产食品技术委员会感官分析技术委员会(ISO/TC34/SC12)已经制定了十几项有关感官分析方法的国际标准,并已先后经ISO批准。随着国际贸易和技术合作的发展,各国对感官分析研究工作都很重视,我国对感官分析学的应用研究早已开始,为使这项工作更加完善,并与国际惯例接轨,已经制定了许多国家标准如GB10220—1988《感官分析方法总论》、GB10221—1988《感官分析术语》、GB/T13868—1992《感官分析—————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GB/T17321—1998《感官分析方法二、三点检验》。部分产品感官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检验,当今企业需要一定数量的感官检验专业人员以提高产品的感官特性,因为消费者对食品的感官特性要求越来越高,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品的感官特性与食品的原、辅材料卫生(指主要配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用料)与食品生产的安全有很大关联。

(二)理化检验

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的检验,简称理化检验。通常食品的物理性能有pH值,电导率、透光率、密度(比重),浑浊度、折光指数等指标,它们是通过酸度仪、电导仪、分光光度仪、比重瓶、混浊仪、折光仪等经计量合格的仪器检测出某种食品的固有物理性能。例如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规定检验纯净水的电导率(us/cm,25°C)≤10时,可以认为,该物理性能符合纯净水的物理性能。如果出现电导率(us/cm,25°C)>10时,可以认为该物理性能不符合纯净水的物理性能。GB5461—2000《食用盐》氯化钠的测定时,由于对特征性指标氯离子的测定除了涉及天平、滴定管、容量瓶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容量分析法,所以在国家标准方法采用推荐性标准方法。只要使氯化钠成分百分含量,水分百分含量,水不溶物百分含量,水溶性杂质百分含量(经换算出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形成的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镁的各个化合物)等总和在99.50%~100.40%,之间,GB5461—2000《食用盐》认定检验报告数据成立。所以食用盐的化学物质检验,是食品类难度大,工作量繁多的一项内容。

(三)微生物检验

是指对食品所含有的微生物做出定量和定性分析。相对理化指标,食品有50%水分,可以说一半是水分(如贡丸、鱼丸食品等)。食品没有半个微生物,或半个细菌的说法,当食品中微生物数目达到多不可计时,也没有微生物占食品中百分之几的说法。因为微生物属于生命范畴,理化指标属于非生命范畴,所以理化指标检验实验用水必须是三级纯水及三级纯水以上,纯水是理化指标分析工作中用量最大的试剂,微生物检验实验用水可以是三级纯水或生活饮用水,通常大多数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微生物常规检验分:1、菌落总数的测定: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克(每毫升)食品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2、大肠菌群的测定: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可能有肠道致病菌的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三、卫生检验工作的现实

(一)机构设置与人员情况目前,卫卫检人员占疾控机构总人数的比例低,检验人员较其他科室人员的待遇差,培训进修少,信息不畅通,许多学检验的专业人员都不愿再干该工作,造成了仅有的人才资源不断流失,严重地影响了食品安全检测科研活动的开展,也影响了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建设。#p#分页标题#e#

(二)仪器设备状况众所周知,应急检测最重要的是定性准确与快速。而仪器设备则是应急检测最基本的技术保障,也是卫生检验科学发展的必备条件。用于应急检测的大型仪器如: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红外光谱、微生物快速鉴定仪、荧光免疫分析仪等却非常缺乏,各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资源分散,仅有的设备利用率也不高。许多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不能就地检测和快速检出,影响了突发事件的定性和抢救治疗病人的速度,有时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质量监督与管理现状现在,大多数疾控机构的卫检实验室都通过了计量认证,少部分实验室还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但质量管理和体系运行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内审和管理评审不能按期举行,开展了也流于形式;有的单位质控科根本就无专人管理,质量监督和控制不能有效进行。在实际工作中,重检验文书管理,轻采样检测过程;重报告结果数据,轻量值溯源过程;重仪器档案收集,轻运行状态检查的现象非常普遍。还有食品安全检验方法的书籍和标准购买难,许多不安全事故发生了还找不到检测方法和标准依据。因而也导致了应急检测水平不高,不能及时准确的发出检测信息,满足不了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正常需要。

四、提高卫生检验的改进措施

在岗位设置、人才引进、培养提高方面,有计划、有落实。重点发现和培养处理突发事件的“核心能力”人才。适当提高检验人员津贴和待遇,特别是那些接触各种高危害因子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技术人员。给他们建立健康档案。鼓励他们开展食品安全性检测的科研工作,探索各种危害因子的检验方法,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并要求他们随时掌握各种应急检测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拓宽应急检测资料的收集渠道,强化实验室管理、标化实验室操作,建立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应急检测队伍。重视实验室设备建设,合理地利用国债资金和贷款项目,加快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必要时可自筹资金购置一些应急检测的高端设备,如:GC-MS、LC-MS、ICP-MS、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以及一些新型的农药、鼠药专用检测仪器,为卫生检验创造良好的仪器设备硬件条件,缩短检测时间和周期,为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检测和抢救治疗病人赢得宝贵时间,满足各种应急检测工作的正常需要。

卫生检验范文4

实验教学是卫生检验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基于实际问题的一种认识活动。学院从2005年起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把科学探究贯穿实验教学始终,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不仅获得了卫生检验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增进了对“卫生检验”学科的理解[1]。本次改革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卫生检验实验教学要突出探究活动的主题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实验的学习由“照方抓药”式向“探究式”转变,实验教学首先应该注意选题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要突出探究活动的主题设计,并尽可能地以科学探究的方式来组织和呈现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卫生检验专业知识。在这里,教师应注意必须放弃话语霸权,不能限定过死,更不能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猜想,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如,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设计“大运河污染现状调查”、“纸质食品包装的利与弊”等课题,要求学生独立搜集相关信息,走向市场做调研,确定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案。又如,在学习氟的测定时,教师可以结合氟在生活中的存在,设计“饮用水中氟测定”、“牙膏中氟的测定”等,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在这些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会必要的技能和技巧,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卫生检验实验教学要设计好探究的水平层次

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活动设计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层次,当学生的探究水平较低,或探究活动难度较大,就离不开教师引导,随着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渐增强,教师过多的参与又可能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降低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分析学生现有探究水平,正确处理好学生的独立程度和教师的调控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探究划分为5级水平,供教师把握学生科学探究自主性水平时参考。

1级水平是最低层次,确定课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都由教师完成,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由学生做,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提出优缺点,然后由学生补充。显然,这种水平的探究活动,教师的引导起主要作用,学生的自主性不强。2到4级水平,学生自主性逐渐增强,教师逐渐成为合作者和参谋。5级水平完全由学生独立进行探究,属于最高水平。在卫生检验实验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从1级到5级逐渐放手,最后到完全开放实验,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长科研和实践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常用的科研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3卫生检验实验教学要重视科学探究的方法教育

卫生检验范文5

近年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实验室陆续进行改造建设或重新建设,其中,有相当多的基层卫生检验实验室采取对原办公大楼或旧实验室进行改造的方案。这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减少工程量、节省费用、工期短的理想方案,但在现有的建筑基础设施条件下进行实验室改建,并符合特殊的卫生检验实验室专业要求、规范,使得实验室改建成为一个复杂的过程,改建所面临的特殊性和应变能力对实验室管理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1]。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卫生检验实验室改造、建设的综合性论著可供借鉴。本文结合本中心实验室改建工作实践,对基层卫生检验实验室改建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改造前卫生检验实验室的状况

1.1本实验室是七十年代后期建成,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又陆续进行了小修小改,实验室只有简单的工作分区、简易的基本工作台(混凝土台面,木框结构)、简陋的无菌间(角铁框玻璃结构)。本次改造,要将原实验室(不足400m2)和旧办公室改造建设为理化检验室、微生物检验室、临床检验室三大功能分区的综合卫生检验实验室,并达到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等资质认证、认可的要求。

1.2由于工作用房不足,精密仪器、普通仪器、专用仪器摆放无分区,甚至部分仪器设备堆放在实验室走道中。早期的实验室基本没有把网络、电话、监控、消防、门禁、喷淋等设施纳入设计方案中,各自独立,检修维护困难。

1.3水、电、气管线无规划,临时拉设为主,强、弱电没有分开。排气、排毒系统设计不合理,效果不好。空调系统出风口设置不合理,风口对着仪器设备,影响仪器正常工作。

1.4办公区与实验区交叉,样品库与试剂库没有严格分隔,工作流程不合理,安全设施不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改建卫生检验实验室的难点

2.1由于是利用办公室和旧实验室进行改造,改建时受到原有的建筑结构、布局的制约。

2.2检验人员一般是从事具体检验工作,没有实验室改造、建设的经验,视角较窄,无法形成科学、全面、合理的需求报告。

2.3可利用的国家卫生检验实验室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不完整,缺口较多。现有人员均没有实验室设计、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和招标管理经验,很容易出现施工过程中增加、更改项目过多,超预算过多的情况。

3改建卫生检验实验室的工作思路

3.1需求分析是实验室改建前期工作的核心[2]。做好需求分析关系到实验室改建的最终结果,在需求分析时必须考虑改建的规模、规格和经济能力。要符合卫生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对卫生检测实验室必须的资质认证、认可的要求。

3.2实验室改建工作要因地制宜,讲求实用,量力而行,设计严谨,预算中要留有余地(在改建项目中,不可预见开支往往达到20%甚至更高)。改建工作必须考虑消防、环保、职业危害等特殊要求,提前做好申报。

3.3实验室改建的设计指导思想应考虑整体风格统一,突出重点和特色,美观得体,易于监控观察,易于安全管理。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职能要求的但改建时未能开展的,要进行论证,预留发展空间,要考虑日后维护和维修易于进行,使用的材料也应考虑日后的维护成本。

4做法

4.1组织专门机构成立实验室改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担任组长,成员有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临床检验,财务、信息、水电维护、仪器维修等不同专业人员,下设实验室改建办公室,全面负责实验室改建的所有工作,该办公室是实验室改建工作的关键部门,我中心特选择一名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具有建筑学知识的卫生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改建办公室主任。

4.2前期调研前期调研的核心是做好需求分析,其关系到实验室改建后能否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卫生检测实验室的需要。要向实验室使用者和相关人员通报实验室改建计划,建设目标,经费预算和筹措方案,改建规模、规格,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设想等。如何让大家提出需求,提出什么样的需求,如何让需求提出者提出既现实又有远见、既便于工作又符合技术规范的需求,是实验室改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实验室改建办公室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组织相关人员参观各类实验室。既参观高水平的综合性实验室,又参观不同档次的专业实验室,还参观一些民营实验室。参观人员必须做好分工,明确观察内容,观察内容至少包括布局、结构、流程、使用材料、专用设备、实验室家具、排毒通风柜、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

4.3收集需求报告,进行需求分析根据我们的经验,做需求分析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⑴需求报告不仅向检验人员征集,还要向维护维修、后勤、供应、质量管理、卫生监测、信息工程等不同专业的人员征集,尽可能全面,只要有工作关联,都要征询到;⑵所有的需求报告均应以文字、图纸等书面形式提出来;⑶需求报告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归纳、总结;⑷各种需求,可能会出现不尽合理,不符合技术规范,不符合建筑结构要求等情况,所以汇总后的需求报告应组织检验人员讨论会、专家论证会和装修设计、水电安装、实验室家具、财务管理等各种专业人员咨询会的方式来确定取舍。

4.4根据实验室改建计划、目标、经费预算和论证后作出的综合需求分析报告,请专业设计公司做出初步的总体规划草图、各实验室功能布局草图、上下水、强弱电、灯光和各类气体管道布局草图、排毒通风柜、实验台、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布局、选材草案等。

4.5组织使用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相关的维护、后勤、供应、质量管理、卫生监测、信息工程等人员反复讨论和修改草图草案,也可同时邀请上级专家参与论证。这是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有的草图甚至反复修改了10多次。

4.6平面设计图的确定经反复修改后的平面设计图确定后,应由使用科室负责人和改建办公室负责人签字确认,送中心主任审查签字后加盖单位公章定稿。由于卫生检验实验室涉及的技术规范、标准较多,结构复杂,除了设计图外,我们还增加了一份设计说明和参考标准规范目录为附件。

4.7整理完善改建方案后,拟定卫生检验实验室改建立项申请报告,向主管部门申报,办好有关的审批手续,并按程序进行采购招标,标书中一定要写清楚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对一些重要的材料和设备要有明确规定,以免在施工阶段引发争议,造成不应有的损失。#p#分页标题#e#

4.8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改建办公室主任同样起到重要的核心作用。一要严格把关,二要做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使用科室的及时沟通。由于实验室改建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要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阶段未考虑到的各种问题,尽量减少因四方协调不足而造成延误工期、大量增加变更项目等情况出现。

4.9试运行和验收实验室改造建设完成进入试运行时,可能会发现很多问题,要及时收集并及时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通报,要求及时纠正或解决,否则不予通过验收。

5结果

通过连续几年的实验室改建,我中心卫生检验实验室使用面积增大到1100m2,硬件建设已达到地区的先进实验室水平,先后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计量认证资质认定(转版),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定”等认可认证。

6讨论

6.1利用办公室和旧实验室改建成新的卫生检验实验室,我们采用半岛式或靠边式实验台布置,首先解决实验室改建受到原有的建筑结构、布局的制约的困难。实验台半岛式或靠边布置不需设地沟、不穿楼板,可预留检修口,上下水、强弱电均便于安放。缺点是靠内墙一侧容易光线不足,要增加人工采光。

6.2实验室空间分隔我们采用综合式大、小空间结合的方式,室内间断采用玻璃等材料,使特殊用途和一般用途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空间灵活性,减少实验室内的空间压迫感,并很容易地对实验室工作情况进行观察。

6.3关于实验室设不设吊顶天花。装上吊顶天花可以屏蔽实验室顶部的管线,改善视觉。不装吊顶天花可以保证实验室的有效高度,比较容易适应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不同要求,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变化的需求,便于维护检修,减少工程造价。据我们参观掌握的资料和向国外同行了解的情况,最终我们决定实验室全部不装吊顶天花。实践证明,只要在实验室顶部管线排布的设计、施工中抓紧抓好,不会对实验室上空的美观造成太大的影响。

卫生检验范文6

随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乡集市贸易全部放开,畜禽及畜禽产品大量上市。由于上市的畜禽及畜禽产品来源广,流通渠道多,有的鲜肉和肉制品卫生质量却大为下降,大量未经检验的病死畜禽肉、注水肉及其威胁人身健康的肉制品涌入市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专收病死畜禽、经加工后当做好肉或制成品在市场销售的“专业户”。因此,大力开展畜禽及其产品的收购、屠宰、运输和市场各个环节的检疫检验,对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繁荣市场、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肉品卫生检验失控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谈谈本人的看法。

1肉品市场卫生检验失控的原因

1.1放松了畜禽的收购检疫

收购畜禽时必须进行检疫,一是避免收购有病畜禽;二是防止造成疫情的传播。根本不进行检疫、尤其农牧部门要求的检疫,使畜禽在收购环节上未能受检,其结果给畜禽和肉品的流通过程带来不良的后果。

1.2运输环节的漏检现象产生

由于畜禽在收购环节上未能受检,加之偷运、抢运、夜运,所以运输途中的畜禽也多半得不到检疫,畜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抛尸污染环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使畜牧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

1.3取消了待宰与宰前检疫

现在除一些大中型肉联厂仍按原先一整套畜禽屠宰加工程序严格执行外,有大批定点屠宰厂都是规模比较小、设备比较简陋,工序比较简单,采取快节奏的经营方式,即现收、现宰、现销。取消了待宰与宰前检疫,这样就把一些宰前容易发现而宰后无法查证的疾病给漏掉了。另外,畜禽宰前得不到休息,没有断食饮水的机会,长途运到屠宰场,防御机能减弱或受到抑制,导致肠道内的一些条件致病菌进入血液,然后随着血液循环侵入到组织器官,造成了肉品污染,卫生质量下降,不仅给宰后检验带来困难,肉质干枯,而且肉的贮存期和食用安全均降低。

1.4检疫力量明显不足

在畜禽饲养密度高的地区,检疫人力物力较容易解决,而饲养密度较低的地区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很多地方受编制和经费的影响,此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根据对武威市(包括区、县、乡)调查结果来看,共有兽医卫生检疫员445名,监督员43名,兽医卫生检疫人员明显偏少,工作量大,按照市工商局批准的定点市场计算,每个检疫员要负担3个市场肉品卫生检验工作。正因为如此,部分农贸市场出现了病害肉进入市场,个别地方出现只盖章不检验,肉品卫生检验工作出现漏岗漏检的现象。

1.5检疫手段落后,无害化处理措施无法跟上

目前检疫员采用眼、手、刀,而某些检疫员由于缺少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掌握不了主要疫病宰后规定的检验部位的典型特异的病理变化,检验只是流于形式;此外,对畜禽疫病只靠肉眼分辨的也只有少数,而基层实验室条件简陋,缺少必要的仪器和设备,而不能开展肉品的微生物检验和理化检验。对在市场上检验出来的畜禽病害肉无相应的处理设施。据调查了解我省地级市至今没有一座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工厂,大多数农贸市场没有无害化处理措施。

1.6肉品检验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

1.6.1漏检现象严重肉品市场开放后私屠乱宰现象很难制止,加之社会上有少数投机经营惟利是图的不法分子千方百计逃避检验,使应检的肉品得不到检验。

1.6.2检验不彻底畜禽未做宰前一系列检疫,宰后肉品检验也不彻底,检验中不是通过头、蹄、内脏、肉尸全面综合检验判定,而是单纯检视一下肉尸或零块肉。另外,绝大多数定点屠宰场对寄生虫只检囊虫而不检旋毛虫,这是很危险的,也不符合我国现行的《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等规定。

1.6.3检疫人员自身素质低、技术力量薄弱据调查一些县城所在地肉品市场鲜肉检验工作,由于监督管理措施跟不上,出现了检疫流于形式,只收费不检验的现象(应检部位不动刀);乡镇肉品市场的检疫问题更多,检疫人员几乎不懂肉品卫生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个别检疫员还私自降低国家规定检验收费标准。出现了畜(货)主联手违章,拒绝检验,拒交检疫费等现象。

1.6.4定点屠宰点设备简单、条件简陋以武威市区为例,市内大型的半机械化屠宰场屠宰量不足,人员和机械处于半闲置状态,现有的都是一些作坊式的屠宰点,根本不可能做到病健分宰,宰前不能淋浴,肉尸得不到冲洗,病害肉品不能无害化处理,规范化检验程度无法进行,老百姓吃放心肉是一句空话。

1.6.5城区农贸市场各职能部门间不协调在一个城区农贸市场中有工商、农牧、卫生、税务、公安等各职能部门,部门间的扯皮、争议已成为肉品卫生管理及检验工作的主要障碍,严重地影响了检验工作的开展,造成检验失控。

1.6.6检疫经费投入不足基层肉品市场检疫工作开展的程度取决于检疫费收入的数量。市场检疫工作量大面广劳动强度大,多数编制内检疫员只有工资,缺乏办公经费,没有福利待遇。导致检疫工作与效益挂钩,偏离了检疫工作的真正目的,不检疫收费、专卖检疫证明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不正当“竞争”,县与县、乡与乡之间互相降低收费标准,异地出证。

2农贸市场肉品检验违章的特点

2.1违章情节简单、直观、多属一般性的违章农贸市场违章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种:出售经检验不合格肉类及肉类制品,出售未经检验及无检验标志的肉品,涂改、借用、伪造防疫检验证明、标志,阻挠拒绝防疫检验。

2.2违章人员杂、手法多样涉及面广一般进入农贸市场交易的经营者主要是城乡个体商贩、农民、企业部分富裕人员,经营品种繁多。在城郊农贸市场以各种肉品、畜禽副产品及活禽为主。在乡村市场范围甚至扩大到役用大牲畜及雏禽、仔猪等。由于经营者及经营范围复杂,因此违章主体及违章手法也呈多样性。

2.3违章者流动性强农贸市场是传统的自由交易场所,不少商贩(尤其是无证户)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经营方式,哪个市场东西好卖好销,管理不严,就往哪个市场钻,即使不是流动商贩,也是钻管理制度不严与执法人员上下班前后时间空挡,违章作业,非法牟利。

3市场卫生检验失控的对策

针对上面提到的市场卫生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和稳定检疫队伍,使他们发挥更大的潜能。加强政策宣传和政府监管及协调力度,改善市场肉品卫生检验设施设备条件,更好地促进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措施的落实。提出以下对策。#p#分页标题#e#

3.1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和执行力度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和执行的力度,依据现有的《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条例》、《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及《家畜家禽防疫实施细则》,《食品卫生法》以及农业部有关配套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出规范地区畜禽收购、运输、市场、屠宰、加工、经营、销售行为文件,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将鲜肉市场管理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3.2加强屠宰加工的兽医卫生监督和检验加强屠宰加工的兽医卫生监督和检验,是解决我国肉类卫生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首先按照《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和《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新建或改造一批屠宰加工企业,使在设施方面达到卫生要求,然后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进行生猪的屠宰加工,并依据《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检疫检验。动物防疫检疫监督部门要依法行政,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在市场中树立防疫检疫监督部门的威信和权威,对违反法规单位和个人要严惩不贷。检疫员应该做到依法检疫、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有售必检、有检必验,卫生出售,绝不能对一些不法分子姑息迁就。

3.3建议由政府出面协调农贸市场各职能部门协调一致,共同配合,各司其职,依法共同管好肉食品经营和卫生防疫检疫监督工作。

3.4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建议畜牧兽医行政机构及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管理机构,要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机构、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村级协检员,满足动物检疫工作应该到位的各项要求。经常有效地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城区主要农贸市场肉品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有违反《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条例》、《家畜家禽防疫条例》、《食品卫生法》,收、售未经检验的肉品或经营病死畜禽及其肉制品的,必须依法处罚,严厉打击违法者。

3.5加强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两员”素质,做到持证上岗为了提高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员、检疫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技术素质和执法水平,每年要由上级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有关法规文件,进行业务技术经验交流和培训等,增强“两员”的责任心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使检疫员、监督员都能按《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技术操作规程》熟练进行检疫,为搞好屠宰场检疫工作提供技术保证。

3.6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检测手段建议科研单位或生产厂家研制、生产快速、准确、方便实用的肉品卫生检验检测仪器,以适应新形势下对肉品卫生检验的需求。

卫生检验范文7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卫生检验已成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常工作重点之一。卫生检验实验室是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及采取措施,为卫生监督提供技术支持,为社会日益增长的卫生需要提供卫生技术服务的检测机构。加强卫生检验工作将是疾控中心今后发展的重点。现就乌鲁木齐市卫生检验工作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做一讨论。

1卫生检验机构基本情况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的乌鲁木齐市,辖7区1县。辖区内同时驻有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铁路、民航、军区等多个中央、自治区驻乌机构、单位,各单位均设有附带检验科的卫生防疫机构。2004年市卫生防疫站分成卫生监督所和疾控中心两个单位,检验科设在疾控,承担疾控中心、监督所的食品、环境、公共卫生、健康体检、医疗机构用品等样品检验工作。防疫科、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地方病科、结核病防治科、职业病防治科等科室仍设检验室,承担各自专业范围的检验工作。

1.1卫生检验人员状况分析乌市疾控中心检验方面现共有专、兼职检验人员40人,其中29人为检验科工作人员,其余均为各专业科室检验人员。乌市所辖7区1县疾控中心检验科因人员编制所限,多为综合性检验科,即检验科分管中心全部检验工作,共有检验人员60人。

1.2仪器设备情况在检验检测仪器配备上,市疾控中心除自筹资金,加大对检验方面投资力度外,同时借助世行贷款项目,新购置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型仪器,逐渐淘汰那些使用年限长久,跟不上检验技术更新脚步的仪器设备。7区1县疾控中心检验科近几年虽也相继购进了一些大型仪器,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但毕竟数量有限。其余均为使用长久的仪器,更新缓慢,已影响了部分检验工作的开展,具体情况见表2。

1.3检验项目开展情况乌市及7区1县疾控中心检验科均设有卫生理化及微生物检验组。但因检验人员数量、水平及仪器设备方面的差异,使得可开展的检验在项目上相差甚远。各区县检验科基本上仅开展常规的检验检测项目,且其中的一些项目由于缺乏仪器设备,往往不能使用国标第一法检验。一些仲裁样品及冷僻项目更是极少问津。而市疾控中心检验科除能进行常规项目检验外,还可开展许多非常规检验项目。这里所指的常规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计数,致病菌,Pb,As,Cu,Hg,Zn,Mn,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酸度,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水分,氨基酸态氮,亚硝酸盐等。非常规项目为:食物中毒,霉菌、酵母菌鉴定,K,Na,Ca,Mg,Fe,Sn,防腐剂及各类添加剂,色素,游离棉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农药残留,食品掺假掺伪,毒物分析等近年新增检验项目。

1.4机构改革后市疾控中心承担检验样品情况2004年机构改革后,以往的工作格局完全打乱。市疾控检验科只能依靠监督所的外出监督检查工作来获取样品。样品的种类、数量及检验项目随监督所日常检查工作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近几年样品的种类、数量情况见表3,由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06年,除医院消毒监测外,其余种类的样品在数量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检验人员分布不均,技术力量悬殊大目前,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市疾控中心,人力资源比较充裕。7区1县检验人员中仅有高级职称人员6人,且专职检验人员匮乏(部分区存在使用外聘检验人员情况),技术水平偏低,仅能开展食品、水质、体检、结核、艾滋病初筛等常规检验工作,根本无法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由于各区、县站检验人员数量较少,近年来日益增加的检验检测工作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及精力去参加内地的检验类学习班,失去接受新的检验技术、技能的机会,直接影响了检验人员水平的提高。

2.2检验仪器陈旧,检测手段落后近几年乌市及7区1县疾控中心相继购置了一些检验仪器,但多数仪器仍为十几年前投入使用的,性能落后,导致检测技术手段明显滞后。检测数据准确度、精密度往往达不到最新国标要求,而且由于缺少仪器,分析项目不全,使卫生监督部门的卫生评价报告很难书写。与环保局、技术监督局等系统的检验仪器设备的快速更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某些同志可能认为,现有的检验仪器只要能运转,能出结果即可。殊不知现在的检验技术更新很快,随着一批批新版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出台,许多旧的检验方法均退归到第2,3,4法,作为替补法存在(甚至作废)。而国家以第一法作为仲裁、考核等指定方法,以落后的检测手段得到的数据、结果往往难登大雅之堂。

2.3机构重复,资源浪费乌市方寸之地上,现有自治区、兵团、军区、铁路、民航、乌市及7区1县13家卫生防疫机构。自治区、市、兵团、军区、铁路、民航等疾控中心因资金相对雄厚,仪器设备先进,但管辖范围较小,业务工作量相对少,仪器利用率低,甚至有闲置的现象。而如今的7区1县疾控中心由于监督工作的属地管理原则,使得原市卫生监督所的大部分工作移交到各区、县,相应的检验工作也随之跟到各区、县,出现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吃不饱,各区、县疾控中心检验科工作异常繁忙的现象。但各区因检验仪器设备陈旧,性能和技术无法满足检验方法、卫生标准的要求。加之检验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缓慢,许多应开展的检验项目至今开展不起来,严重制约了乌市卫生检验工作的发展。

2.4重视眼前利益,忽视计量认证近几年,日常检验工作转移到各区县后,给各区县带来大量财政收入的同时,使他们再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提高自己,更无暇顾及疾控系统必须参加的计量认证以及自愿参加的国家实验室认可。市疾控中心已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通过计量认证评审,而7区1县疾控中心中仅天山区、沙区、乌鲁木齐县通过计量认证评审。计量认证及国家实验室认可不仅是贸易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政府管理部门和客户的需要,是社会公证的需要,是产品认证发展的需要,更是实验室自我改进和参与检测市场竞争的需要。计量认证工作对于各区县来说,似乎是劳民伤财的事,但往长远看,随着我国加入WTO,实现与国际接轨,未通过计量认证的检验机构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单极有可能会在某些国家、某些方面遭遇“不承认、不认可”的待遇。

3建议

3.1政府统筹规划,充分利用资源乌市疾控中心在国家的支援扶持下,新的检验大楼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按照国内一流水平建造的新检验大楼共有6层,检验方面占据3层,共有75间大小不等的房间。各类实验室按规范化装修处理,现有P2、PCR室、洁净实验室多个,购置世界领先生物安全柜多台,充实艾滋病检测、病毒检验及肠道病菌检验工作。世行贷款项目购置的气-质联动、原子荧光、原子吸收、液相等多台仪器也即将到位。7区1县疾控中心也应加大卫生检验投入,及时改善仪器设备和检测环境条件,建立高质、高效的卫生检验机构。现在市级卫生检验机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低,而各区因工作任务增加,又在申请购买大型仪器,资源浪费十分严重。上级管理部门应及时合理安排检验工作,将一些须大型仪器检验的项目统一归到有能力的部门检验,各区、县可进行一些力所能及项目的检验。#p#分页标题#e#

3.2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在职人员培养力度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为边疆地区,受经济发展较慢及路途遥远影响,去内陆发达省市学习及接受新的检验技术培训的机会很少。要想在短期内使检验人员水平、素质得到一定提高,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在职人员培养力度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每年均举办几期业务培训及检验新技术学习班,各级疾控机构可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选派检验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或针对特定检验技能,派员到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进修学习提高。采取多种形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

3.3积极进行计量认证,搞好质量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实验室是为贸易双方提供检测服务的技术组织,实验室需要依靠其完善的组织机构、高效的质量管理和可靠的技术能力为社会与客户提供检测服务。所以计量认证对任何一个疾控中心来说,是一项必须进行的工作。只有搞好检验质量管理,检验科出具的检验报告才具有权威性。市疾控中心质管办在经历了计量认证评审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后,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在完成本单位日常工作的同时,亦应积极帮助各区、县疾控中心,从建立、规范质管办工作入手,尝试举办计量认证、质量管理方面的学习班,进行人员培训,使他们在今后的计量认证工作中少走弯路,顺利通过认证评审。同时亦要同我中心检验科一起认真搞好对本中心及7区1县疾控中心检验科的质控考核工作。

卫生检验范文8

近年来,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对产业工人的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病的预防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对长期处于实验室的疾控中心检验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面对越来越多的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和公共卫生监督工作的加强,涉及疾病预防控制的检验工作任务明显加重,作为长期工作在一线的一个特殊群体,又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人员的组成部分,受到物理化学伤害、病原生物感染和心理危害的机会日益增多,理应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重视和社会的理解。对卫生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很有必要。

1职业危害因素

1•1物理化学因素卫生理化检验项目烦杂,涉及到食品、化妆品、车间空气和生物样本,工作流程复杂,精度要求高,实验室人员在配制试剂和样本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酸、碱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侵害,既有强腐蚀性的,也有强氧化剂和有毒有害气体,如常用的强酸、强碱、氯仿及苯系物等;在检测过程中又将接触到有毒无机气体和被公认的致癌物等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硫、氯气、氨气、氰化物,砷化物,高汞化合物、氯胺T、有机磷、有机硫等,以及在分光光度法中参与显色反应的很多有机化合物和有机染料等,通过皮肤、呼吸道进入机体,长期反复接触易引起酸碱烧伤、呼吸道粘膜损伤、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甚至中毒等[1],从而危害身体健康。近年来各地时兴实验室整体装修,大量使用彩钢板和木工板等材料,而实验室通风有限,长期释放甲醛等有毒气体等,对检验人员具有慢性毒害作用。而空气污染物的损害效应决定于它的化学性质、浓度和人体接触的时间,实验室内空气污染有特殊的一面,经常是多种有害物质的混合性污染,发生有害物质的毒性相加现象。低浓度的污染物质长期地作用于人体会产生慢性的远期效应,这种效应往往不易被人注意,而且难以鉴别。微生物实验室室内有无通风设备、消毒剂的种类、浓度、有效作用时间和使用方法都会对检验人员产生影响。

1•2生物危害因素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是疾控中心卫生检验人员的又一项工作,随着疾控中心职能的扩展和深化,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监测任务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检验人员在对患者标本的采集、运送和检查过程中都会接触到致病性的病毒和细菌,如果自身防护不严和操作失误极易发生职业暴露事故,如在采集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粪便等标本和在处理检验废弃物时,通常发生针刺损伤、标本液溅起污染眼睛、破损皮肤等,都易感染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在采集呼吸道患者标本时引起呼吸道传染病。

1•3心理危害因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是一个半封闭的工作环境,与外界接触有限,一方面工作性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检验人员必须具有严谨、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工作状态又是细致的脑力劳动与持久的体力劳动的结合。疾控中心的检测报告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书,这就要求检验工作者要了解一般的法律常识,在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同时必须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稍有不慎,将引起纠纷和投诉,有时还会有家人的误解,心理压力极大。另一方面近年来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检验人员经常性加班加点地工作,打破了日常生活规律,心理危害不可避免,主要是精神紧张,压力感所致,常常表现为偏头痛、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腿痛、反复洗手等症状。调查表明,部分从一线下来的医务工作人员约有50%有程度不同的强迫症状,35%变得非常敏感和焦虑,50%有抑郁症[2]。

1•4检验人员防护意识的欠缺部分检验人员,尤其是基层的检验工作人员,对自己身边已有的危害因素视而不见,不注意防护措施,认为没关系,甚至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或者是对现有或潜在危害因素缺乏认识,不知如何加以防范和控制等,这些将直接影响着检验人员的健康。

2控制措施

2•1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改善实验室环境及工作条件对于理化实验室,应添置通风设施如通风柜、万向排气罩等将实验废气排空,同时安装洗眼器和紧急冲淋装置,配置防护眼镜、手套和医药急救箱,确保暴露后得到及时便捷的处理。在新建改建实验室时应注意城市的主导风向和房间朝向,合理布局,以减小实验室的交叉污染和对外环境的污染。对微生物实验室根据检测因子的分类级别建立相应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用生物安全柜取代原有的净化工作台。在呼吸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装独立的送排风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向和压力梯度,完善排污系统和空气高效过滤系统[3],加强实验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增设感应水龙头和自动洗眼器等设施,配备好常用消毒液与急救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