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范例

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范文1

我国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分为两部分,分别了GB4789—198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与GB5009—1985《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两个系列标准。之后两个系列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但由于制修订工作没有规范好,致使每次制修订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本文对这些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促使今后标准制修订工作更为规范。

1标准名称

1.1GB4789系列标准名称GB4789系列标准的名称,从开始到修订至今,较为规范且协调统一,列出不同时期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标准便可看出:GB/T4789.1—1984《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T4789.2—1984《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计数》;GB/T4789.18—1984《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与GB4789.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18—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

1.2GB5009系列标准名称GB5009系列标准名称,从一开始就不规范,不协调统一。例如:GB5009.1—1985《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5009.3—1985《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5009.39—1985《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上述3个标准名称的写法就不协调统一。其中与GB5009.39—1985相对应的是GB2717—1981《酱油卫生标准》,后者包含有微生物指标,前者并未包含微生物分析方法,所以《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这个名称是不准确的,应写成《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理化部分》或写成《酱油卫生标准(理化部分)分析方法》。现查到最新修订的只有GB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等7个单项指标这种类型的标准,《总则》以及产品类型的标准,尚未修订,建议参照GB4789的标准名称,重新设计GB5009标准名称,使两者协调统一。

2检验方法的选择

检验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不当,会造成错误的检验结果,编写必须谨慎。

2.1GB5009系列标准检验方法的选择

2.1.1GB5009.1—1985“检验方法的选择”GB5009.1—1985“检验方法的选择”写得很简单:“同一检验项目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检验方法时,各地可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使用,但以第一法为仲裁法。”有条件的常选第一法进行检验。豆浆晶产品的兴与衰,就是选择了GB5009.6—1985《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第一法索氏抽提法”进行检验而造成。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豆浆晶,采用标准中的第一法去测定蛋白质和脂肪,检验结果蛋白质高于10%,而脂肪不足1%,便以豆浆晶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进行宣传,使产品畅销。之后全国出现一股生产豆浆晶的热潮,并且制定了ZBX11014—1989《豆浆晶》专业标准。其两项主要质量指标为蛋白质≥10%,脂肪≤5%。后来发现,用不同方法检验脂肪,检验结果有极大差异。当蛋白质含量>10%时,用GB5009.6—1985“第一法索氏抽提法”检验,脂肪含量小于1%,用“第二法酸水解法”检验,脂肪含量大于5%。这时才知道“第一法”的检验结果是错误的。用错误的检验方法,得出错误的检验结果,进行虚假宣传而兴起的豆浆晶热,从此逐渐降温淡出市场,不再风光。

2.1.2GB/T5009.1—1996“检验方法的选择”发现GB/T5009.1—1985“检验方法的选择”编写有缺陷之后,GB/T5009.1—1996对“4检验方法的选择”作了相应的修改:“4.1标准方法如有两个以上检验方法时,可根据所具备的条件选择使用,以第一法为仲裁法。”“4.2标准方法中根据适用范围设几个并列方法时,要依据适用范围选择适宜的方法。”但GB5009.6—1985没有察觉到标准错误造成的不良影响,1996年应当修订却仍未修订。2003年修订时GB/T5009.6—2003中依然是写“第一法索氏抽提法”(仲裁法)。

2.1.3GB/T5009.1—2003“检验方法的选择”在GB/T5009.1—2003一字不改地抄录了GB/T5009.1—1996“4检验方法的选择”的条文后,特意添加了一段话:“在GB/T5009.3、GB/T5009.6、GB/T5009.20、GB/T5009.26、GB/T5009.34中由于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第一法与其他方法属并列关系(不是仲裁法)。”指出了GB/T5009.3等5个标准编写错了。可是GB5009.3—2010还是坚持原来的写法,至今也未见对GB/T5009.6—2003“第一法索氏提抽法”的编写进行更正。

2.2GB4789系列标准“检验方法的选择”由于GB4789的1984、1994、2003版本中,各种微生物的检验只提出一种方法,故不存在检验方法选择的问题,到了2008版本中才提出。

2.2.1GB/T4789.1—2008“检验方法的选择”:

1应选择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如GB/T4789。

2GB/T4789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以上检验方法时,应以第一法为基准方法。

这里把第一法称之为基准方法而不叫仲裁法,如果确认基准方法这个名称比仲裁法更为确切,那么GB5009系列标准就应按此作出相应的修改,使标准中概念相同的术语统一。

2.2.2GB4789.1—2010“检验方法的选择”:

1应选择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方法。#p#分页标题#e#

2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性检验方法时,应以常规培养方法为基准方法。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量检验方法时,应以平板计数法为基准方法。

这个修订存在3个问题:

(1)与GB/T4789.1—2008的规定脱节,写法不统一;

(2)常规培养方法与基准方法是两个不同概念,2010年已修订的标准中未见有“常规培养方法”的标示,规定与编写不统一。

(3)将平板计数法改为基准方法,但具体标准如:GB4789.3—2010依然按GB/T4789.3—2008的形式去编写,并未修改成“第一法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第二法大肠菌群MPN计数法”。因此GB4789.1—2010应发修改单,建议其“检验方法的选择”修改为:

1应选择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方法。

2标准方法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检验方法时,应以第一法为基准方法(定性、定量检验均适用),并以平板计数法为定量检验方法的第一法。

这样写,标准前(GB/T4789.1—2008)后(GB4789.1—2010)连贯,简明准确。

2.2.3对删去“测试片法”的讨论前面说过在GB4789的1984、1994、2003版本中,各种微生物的检验只提出一种方法,从2008版本开始,才提出多种方法(包括测试片法)以方便使用者选择,很好。然而2010年多个标准又把测试片法全部删去,这种做法需要讨论。测试片法在我国已使用了很多年,由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得到了广泛使用。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GB/T4789在2008年修订时,列入了测试片法。但在标准中写得太具体了,写成“PetrifilmTM测试片法”,尽管标准中加上一段说明:“PetrifilmTM是由3M公司提供的产品的商品名。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产品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的产品。”这种写法依然是不能接受的,有在为该企业做广告的嫌疑。因此删去“PetrifilmTM测试片法”是正确的,只需把它改为“测试片法”即可,不应全部删去。需要做的是加强对测试片的生产管理(如实行许可证制度),保证测试片的质量,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3修订计划

标准修订必须有周密计划,并严格执行。

3.1GB/T5009—1996系列标准的修订工作没有完成。打开GB/T5009—1996年标准的合订本,首先看到的是下面的目录:GB/T5009.1—1996GB5009.2—1985GB5009.10—1985GB/T5009.11—1996GB/T5009.72—1996从目录中即可看出GB5009.2~5009.10—1985这9个标准没有修订。这9个标准是最常用的基础标准,没有修订,给后面产品标准引用这些标准时,造成困难和麻烦。以GB5009.2—1985《食品的比重测定方法》为例,GB/T5009.39—1996与GB/T5009.48—1996引用GB5009.2—1985时标准中都将其改写成“GB5009.2食品的相对密度测定方法”。表明这两个标准的起草人都清楚地知道GB5009.2—1985计划要进行修订,没有预料到没有修订。不管什么原因,GB5009.2~5009.10—1985不同时进行修订,整个系列标准就没有完成修订任务。

3.2GB/T5009—2003系列标准明知有5个标准编写错了,未修改好就。具体情况在“2.1.3”中已说明清楚,不再重复,再次说明标准修订计划未得到严格执行。

3.3GB4789系列标准近3年来的修订,显得较为混乱。GB/T4789—2003系列标准总共有35个标准,GB/T4789—2008制修订了17个标准(其中5个新制定标准);GB4789—2010又修订了10个标准,其中2个GB/T4789—2003与8个GB/T4789—2008。现在整个GB4789标准体系,2003版有效标准有21个;2008版有效标准有9个;2010版有效标准有10个;2003、2008、2010三个版本标准同时在使用。所以检验人员手中必须有三本不同年份修订的标准的合订本,才能方便开展检验工作。特别是GB/T4789.3—2008后不久,卫生部又了《关于规范食品中大肠菌群指标的检测工作的公告(2009年第16号)》,公告指出:为规范食品中大肠菌群指标的检测工作,现行食品标准中规定的大肠菌群指标以“MPN/100g或MPN/100mL”为单位的,适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4789.3—2003)进行检测;以“MPN/g或MPN/mL”、“CFU/g或CFU/mL”为单位的,适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T4789.3—2008)进行检测。卫生部2009年第16号公告没有起到规范大肠菌群检测工作的作用,经过一再修订(或称废止)的2003一直以来都比2008、2010使用得更多更广,这不正常,更称不上规范。

3.4GB5009系列标准的情况与GB4789相似,近3年来标准的修订也显得较为混乱,同样存在2003、2008、2010三种不同的版本同时在使用。GB/T5009.1—2003《总则》至今没有修订,它怎样可能去规范,去指导好2008、2010年整个系列标准的修订?上述情况说明只有制订好修订计划,并严格执行,才能做好标准修订工作。

4对规范标准修订程序的一点建议

建议修订标准在送审前,先征求原标准起草单位、起草人的意见,并规定此意见是标准送审必备材料之一。这个程序可减少修订标准出错。例如GB/T5009.48—1996《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把原来的分析方法修订了:一是把GB5009.48—1985中的“各项测定结果应换算成60°时的含量”这条规定删去,而使得高于或低于60°的酒,测定结果都产生误差;二是标示配成每毫升含0.5mg甲醇的甲醇标准使用液,被配成每毫升只含甲醇0.2mg,这将使样品甲醇的检验结果提高到2.5倍;三是甲醇比色法分析的标准曲线制作不准确,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直拖到2003年进行再次修订时才去修改。假如先征求原标准起草单位、起草人的意见,这样的错误就不会发生。本文“2.2.2”中提出的GB4789.1—2010“检验方法的选择”编写失误,同样如此。1996年修订GB5009,应事先就“GB5009.2~5009.10—1985这9个标准暂不修订”的决定,征求这9个标准原起草单位、起草人的意见。因为这9个最常用最重要的基础标准,更应率先修订,率先按《总则》和国家规定,把非法定计量单位(如比重,当量浓度)修改成法定计量单位(如相对密度,摩尔浓度),便于其他标准正确引用。#p#分页标题#e#

5关于标准属性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标准由强制性标准转为推荐性标准,16年后又回复为强制性标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本文不作讨论。只是通过甲醇中毒事件这个实例谈感受与看法。2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数百起假酒甲醇中毒事件,死亡几十人,中毒人数过千人的重大事故有多起。事故为什么如此频繁和严重?这与缺乏检验条件,发现不及时,抢救不及时有很大关系。以1998年山西朔州市假酒甲醇中毒事故为例,一家医院,4天内因饮白酒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例达9人,“由于当地没有甲醇分析条件”,难以做出确诊,后将样品紧急送大同市检验,才确定是甲醇中毒。亲身经历1986年横县、柳州、贵阳、江苏和1987年都安五起重大甲醇中毒事件(总共中毒4765人,死亡81人,失明29人)的广西轻工检验站,对五起中毒事件的接连发生有更深的感受。因为造成这五起事件的掺大量甲醇假冒酒精(简称假酒精)都是由南宁卖出,都经该站检出是假酒精,五起中毒事件发生后,该站很快就印发了一期题为《酒精质量与假冒酒精情况汇报》的轻工产品检测简报,要求有关部门查处假冒酒精。在广西尚未发生甲醇中毒事件之前,广西轻工检测站在送检的样品中,便检出有大量假酒精,并对甲醇的来源开展调查,报告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和查处。当时该站尚无气相色谱仪,用比色法检验假酒精中的甲醇,不仅速度慢,费时,常产生较大的检验误差。于是开展研究,很快就找到了简便快速的折光仪法。此法不仅简便快速,成本低,对含高浓度甲醇的假酒精,检验的准确度也较比色法高。当时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是推荐性方法,它允许认真负责的检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去研究采用更为适用、更为有效的检验方法。因而能提出用折光仪法检验甲醇,但至今仍未把折光仪法写入GB5009.48标准中,须知,现已有不少食品检验方法引用了国际分析化学家学会(AOAC)的分析方法,而AOAC早已将折光仪法列为酒中甲醇的分析方法。

食品卫生范文2

关键词: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毕业设计;实践能力

0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因危害公共安全所暴露的食品安全事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3]。其中,食品中有害或营养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等研究均需较强的专业性。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的主要关注点为食物、营养及其与人群健康关系,是多学科融合、覆盖范围广的一门学科,在预防各级疾病、保护及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具有较强的科学及社会适用性。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参差不齐,相关专业从业人员中人才质量和数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4-5]。另外,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包含在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低就业率专业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对专业的不明确性等。另外,参照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下二级学科囊括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而多数高等学校将该专业设置在公共卫生学院[6],这就导致该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区分不明显而造成学生就业误区[7]。因此,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探索提升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教育质量的方法迫在眉睫。目前,高等院校的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实践教学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对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要求为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能力,为从事相关专业打下较好的基础进而增加学生就业率[8]。因此,为保证学生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主要探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与实践能力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相关专业就业率的提高指引方向。

1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

毕业设计选题环节可决定毕业设计的方向、范围和深度,故正确且恰当的选题应有一定的学术或应用价值,同时也要适合个人能力[8-9]。因此,选题方式是多元化的,既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可以是教师科研项目的部分内容、实习单位课题的组成部分或学生自主选题,这种多元化的选题方式不仅利于教师根据实际科研进展而及时更新毕业设计,还有利于培养毕业生科研和实践的创新能力。

1.1与大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

近年来,为促进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教育部大力推进高等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及创业教育。而高等院校为提高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及效率,鼓励教师将实践活动内容延伸到毕业设计环节,不仅能使学生在完成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制作,还能完成毕业设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是多学科融合的一门学科既可偏食品也可偏营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故此专业的实践活动应更契合实际应用,其申请相关课题的命中率较高。目前,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助研及开放性实验,其针对对象主要为大二、大三及部分大一本科生,学生将有充足的时间及精力思考和学习,这既能让学生理解并熟悉如何实施科研活动,又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与使用,使科研和学习相长,同时也能较为有效地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为后期就业提供较好的实践基础。另外,专业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总结文献资料及统计数据,撰写并发表科研论文,这不仅能完成实践任务,还可提前为考研或保研提供助力。

1.2与“导师制”教师在研课题相结合

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导师制”(即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前提下,每位教师带教4~7名学生,为期1年)[10-11],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在更大程度上凸显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因此,将“导师制”的教师挖掘对指导教师的在研课题有极大兴趣的学生,并以该课题为毕业设计课题,通过对学生指定阅读方向的文献、让学生对毕业设计课题的问题及时总结并调整甚至完善研究方法。此外,由指导教师的研究生与以“导师制”的教师课题为毕业论文的本科生进行交流和学习,并定期讨论学习计划和科研思路,这样本科生既可从研究生处学习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熟练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另外,“导师制”的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可有意识地筛选并培养有考研意向的学生进入课题组进行研究生学习,这将不仅解决教师课题研究的延续性问题,学生也将在后续的研究生阶段能较早地有科研意识。

1.3毕业实习导师和校内导师相结合

周礼华等人[12]研究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习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报告中指出,在本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中,需要学校、学生、实习单位共同合作,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适应健康中国发展需要的营养专业人才。因此,由实习单位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毕业教育模式逐渐被各高校所熟知。其中,实习单位导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实验或调查方案的确定、课题的实施等工作,学校的校内导师主要对学生的开题报告、预答辩及毕业答辩中材料的撰写进行指导,在校内外双导师的相互协作及共同指导下,既能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而获取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在思想及业务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并掌握专业方面的实践技术。因此,毕业实习导师和校内导师相结合的毕业教育模式既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理论,也能拓展专业知识广度,进而扩大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极大地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1.4课堂联动,学生自主选题

目前,通过PBL教学对膳食调查、膳食设计、营养评价及食谱编制等实践内容的导向性分析,不仅让学生能尽快理解营养调查及评价等方法,并通过联动课堂进行自我思考和自主选题。此外,在学校科研平台的基础上,设置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科的高等院校将逐步建立具有其特色的研究平台。目前,学校在建的平台有膳食管理平台,通过此平台的建立,学生不仅能利用专业实验的仪器和设备完成毕业设计,还可通过食谱编制软件对不同人群甚至特殊人群编制个性化的食谱,这为提升学生科研能力提供了基础。基于此,课堂联动效应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调研类或实验型毕业课题,再利用学校所建的专业特色的研究平台进行毕业设计。由于课堂联动模式让学生自主选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潜能,因此学生能较快地适应社会,毕业后也能较快地投入到公共卫生事业中。

2结语

食品卫生范文3

【关键词】食品卫生档案;审批工作;探讨

一、食品卫生审批档案设立的必要性

对于我国来说,有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发现和解决,为了更好的生产处让人们放心的食品来,我们有必要设立食品卫生审批档案。对于每一个食品生产加工以及营销单位来说,一定要从批准办理卫生许可证那天起,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就应当及时的为这些单位建立起食品卫生审批管理档案,收集他们的所有关于食品的资料并且保存起来,这也是为了以后能够根据这些档案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测,除此之外,还要对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进行有效的培训,还有健康体格的检查等这些方面的监督。食品审批档案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检查监督机构在进行检查工作的时候提供出一份有效的依据和资料。比如有时候工作中会出现和监督对象发生矛盾或者出现了不同概念的时候,食品卫生审批档案就能够起到核对内容,解决问题的凭据,帮助监督人员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我国食品卫生审批档案的类别

我国在早期的食品审批档案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编制的食品卫生审批程序内容为主的,根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经营性质和单位外部的形式为主要的方式,根据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对审批档案进行一些细小的分类,如下:饮食。副食、宾馆饭店类、招待所、集体食堂、集贸市场、加工厂、添加剂、管理照这几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几种分类有着比较明显的欠缺,比如宾馆饭店和招待所都是属于饮食分类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分类主要是分为这几种,那就是生产加工业、批发零售业、饮食服务业、集体食堂这几种,这样的分类就可以大致概括所有的食品卫生审批档案的每一种了。

三、食品卫生审批档案的编排情况

在食品卫生审批档案的编排上,我们必须使用一定的方法来进行编排,达到既能够快速查找档案的目的,又能够完整的记录食品安全单位的目的。在我国最早的食品审批档案编排上,我们采用地段经营性质进行分类,根据地段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类,然后在每一个地段当中再进行饮食、副食、粮食、宾馆饭店等等分类,这样的分类结果导致的问题就是分类的头绪太多,经常会出现重复交叉的问题,查找起来会出现诸多不便。之后我们换了一种审程序,用大流水号系统的对食品审批档案进行了顺理。而且也出现了计算机,程序内容也比较齐全了,一般情况下,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一个经营单位的地址、联系人的电话,法人的各种信息以及经营的面积等等信息,还可以找到档案资料申请的项目这样的详细情况,除此之外,还能够调出食品经营单位的一些详细的分类数据。比如,在一个区域内所有的食品经营单位的数量,在什么时间开办的,或者是多少面积之内的经营单位的数量等等,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对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监督,可以节省很多的工作量以及监督时间,比以前的方式更加快速便捷。

四、食品卫生审批档案的主要内容

在一般的食品审批档案当中,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种:(一)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二)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申请书;(三)验收平面示意图;(四)房产证件或者是租赁协议等证件;(五)法人的健康证明或者是复印件;(六)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以及往年复检的相关资料等等。还有一些不同的单位还应该递交其他方面的东西,比如:法人身份资料或者是负责人证明,个体户还要求身份证复印件等等。其实,食品卫生审批档案仅仅具有了以上所说的本底资料还不能够完全的代表,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食品审批档案这个相对重要的信息资源,还需要每年进行一些补充的资料,就比如,每年都要求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体检,然后把体检报告递交上去,还有从业人员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情况、食品卫生监督的情况和结果汇报。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从一个单位的资料当中看到整个食品加工单位的所有食品卫生的情况,这就可以让我们工作人员在监督的工作当中有的放矢,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监督检测的工作,为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

五、食品卫生审批档案的现实意义

当我们掌握了食品加工单位的食品审批的整体档案之后,就可以及时的了解并且掌握一个区域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整体状况以及发展的历程,或者是在经营的过程当中出现过的问题,还有一些不同经营性质的,在某段时间内证件和复检的情况等等,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进行监督管理。我们把审批档案当中加入这些东西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的掌握一个区域内食品卫生加工的工作动态,包括某一段时间内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测的情况,以及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的情况。有了一个良好的食品卫生的审批档案管理,就可以作为有根据的食品卫生工作的范本,解决在现实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纠纷,维护法律的尊严。如果是一些个别商户擅自增加生产项目或者是中途产生一些变更的话,我们就可以拿出档案来用事实说话。有了这样的食品卫生审批档案,我们能够很有效的杜绝个别商户钻空子的现象发生,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六、小结

当中,我们一直处于进步的状态,但是依然有很多的问题再出现,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起更加高效的食品卫生审批档案来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情况,给人们一个良好的食品环境。

参考文献:

[1]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标示管理规范.2004年1月8号.

食品卫生范文4

全球医学飞速发展下,医学领域专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外语素养,更要通过持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英语能力和水平,以便能与其他国家医学行业进行无语言障碍且直接的沟通、交流,进而为加强本土医学发达程度收集更多专业经验。基于此,医学专业培养现代化人才时,既要通过基础与专业课程加强学生基本素养、专业能力,也应意识到专业英语教学重要性,以学生实际专业需求为中心,设置、开展对应专业英语教学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专业相关术语具体英语表述形式同时,能深层次检索和应用海量医学信息,进而帮助其提升自身专业造诣。对此,本文将结合宋德富主编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英语教程》,分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英语教学现实意义,探索该专业英语教学创新实践的可行性路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英语教程》,主要以我国针对高校营养与食品卫生教学大纲发展所提要求为编写依据,选取近年来深受国内外高度认可的全新专业研究成果,顺应大众阅读思维和习惯所编著而成的专业教辅书籍。就整体构建特征来看,本书从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及膳食营养金字塔等要点,将全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基本理念和类型,并详细说明三者对人体健康所产生影响;第二部分阐述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作用于人体的发展实际;最后一部分则从膳食营养金字塔结构出发,深入讲述特殊人群营养需求,生物分子和食品卫生安全营养学的专业内容。由此可明显看出,本书充分考虑整体理论、内容体系知识性同时,也全方位认识到专业深度层次性和适度性,可作为高校医学专业实施营养与食品卫生英语教学的专用教材。此外,该书文字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合实际生活,可为对营养学感兴趣之人实施自学活动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作用,非常值得人们阅读和学习。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主要是加强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以便提升学生在专业工作环境中的交际能力,从而为强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发展水平提供重要基础保障。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组建完整、成熟预防医学体系的重要基础部分,其发展进程快慢在我国食品对外贸易范围持续扩大情境下,深受国家高度关注,尤其是如何提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英语水平,更是迅速成为社会新晋热点问题。从实际发展视阈出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具有明确地位和意义:首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双语教学一样,是培养学生综合英语素质必要课程,对加强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素质有重要教育价值;其次,辅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短语及句式,让其能累积丰富专业术语量,进而有足够交际能力从国际营养学领域获取更多专业知识信息;最后,专业英语教学不但可将多样且准确的译文资料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其全面知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发展历程,还利于学生收集更多前沿学术信息,以此强力推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学研究进程。专业英语教学的贯彻实行,可有效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形成强劲综合英语实力,进而使其在日后工作与学术研究中更加游刃有余。由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开展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时,可从下述几点深析专业英语教学的创新实践:第一,选取、采用符合现代社会最新发展形势的教学内容和教材。

就教学实际目的来看,教育者不但要以本专业所涉及知识要点为参考范围,科学选择与专业息息相关的实用性、先进性及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方面,也应在以传统教材为教学基础前提下,顺应国家社会发展实情、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将极具前沿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专业英文文献及外文网站等视作教学材料,以此丰富专业英语教材体系。第二,根据现代医学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摸索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完善、改进路径。新媒体时代下,教育者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专业英语教学同时,也应注重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原则,以现代人才培养标准为方向,积极、努力探索如何创建能跟上时展脚步与知识理论更新、传播速度的教学方式,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其创新思维,进而满足新型医学人才培养需求。第三,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必要性。一来,为确保专业英语教学得以顺畅进行,教育者应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增添专业英语教学趣味与应用性,并利用互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和动力;二来,借助多媒体与互联网创建虚拟教学情境,并要求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进行对话或短剧表演等活动,以便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得到充足练习,从而大力提升其英语水平。综上,专业英语教学是增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且作者参与河北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资助项目(SKJC201906)时,也从深层次研究过程中得知专业英语教学的创新实践,对强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整体教育水平有诸多积极影响和作用。因此,教育者应在不断教学实践中,实时完善、改进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体系,与多方共同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化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作者:李超 韩小卫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外语教学部

食品卫生范文5

一些研究发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育在有效性和实用性方面并不会逊色于非互联网形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学习者的满意度以及在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改变方面两者相当。就我国情况而言,学生相对较多,而教育资源相对较少这种现实情况通过网络教育可以得以缓解。因此,网络教育将成为学习者获得更多学习机会的平台,有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网络教育的现状

从网络教育出现迄今已有七八年,这期间其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纵观国内多媒体远程教育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开设的课程种类、内容质量以及实时交互性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距离。我国硬件基础设施、课程设计开发、师资力量、自主学习导航方面以及网络教育的评价与反馈方面都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虽然发展趋势迅猛,但尚无法完全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主要是充当对传统教育的补充,其主要目标是发展非学历培训等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如高等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岗位培等),还不具备成为终身教育体系和转变成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形式的主要条件。国外高等网络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支持服务系统、严格的教师选聘和服务制度、网络教育系统分工明确。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办学活动,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课程和严格的质量评价标准与定期的评估制度和紧密的反馈控制机制都在国外高等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的网络教育具有高程度的开放性,上至国家教育部,下至全国56个州的教育部门开设了面向国民免费开放的网站。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便捷地从网络获得教育普及读物,政府的主要教育部门和民间的各个教育机构也可利用网络教育培训计划以供查询。同时公众还可从这些网站下载大量的免费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指导、升学指导等方面的书籍、研究报告、论文和其他类型的资料。由于我国网络教育的定位并非教育方式的主流,其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目前,很多出版社已陆续出版数字教材,很多网络教育的产品已经出现在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市场上,且其中大多数资源库都具有上百GB的数据容量。但根据一些引进这些资源库的学校反映,资源库中可用于实际教学的资源数量相对较少,有价值的资源搜索还是存在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资源库在设计和建设时采用了复杂的结构,对资源进行归类时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盲目的将教育资源堆积,资源库的建设者缺乏系统的整合教学活动过程的观念;资源库的设计者仅将资源库定位于提供基本的教育资源,没有设计相应的整合工具来进行系统的管理。因此,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不仅应重视建设,也要重视资源的维护与更新。而且,在建设、维护和更新的过程中需要有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职人员参与设计、实施、改进,使设计者能够了解使用者的需要,更好地将资源整合。

3网络教育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应用

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提高国民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可持续增强。发达国家国民身体素质和平均寿命均处于较高水平,这与他们对营养知识的认知密不可分。美国大学生中约有88%的学生接受过营养学方面的相关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而且从幼年时期即接触营养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我国国民现已逐渐认识到营养学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各种媒体对营养知识的宣传。但是,媒体对营养知识的诠释是否正确,人们无从考量。因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一门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更显重要。《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首先可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完善自己的膳食构成,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而后可对其周围的亲属、朋友进行宣教,有针对性的采纳健康、正确的食物,改进膳食营养状况,从而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的健康水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应做到:(1)资源库中应提供学生所需各种课外相关知识或可查阅相关知识的网络链接,其中应包括文字、图片、声频、视频、课件、电子书刊、文献查询链接等各种形式。(2)资源库中应提供一些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可以系统地将教学内容整合,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并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正确理解,便于实际应用。(3)由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应使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为自己或家人及身边的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评价个体营养状况、为家里糖尿病患者配餐、为肥胖或超重的朋友或家人规划饮食等,通过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增加学生对营养学的学习兴趣。因此,网络中应增加实际应用板块,方便学生查询和实践应用。(4)网络教学应保证学生能与教师在固定时段快速、有效的交流,以便随时为学生解决营养相关问题,增加学习积极性;(5)网络页面中可设学生留言板,每一位学生可在非交流时段将问题写在留言板中,教师可以清楚知道学生的学习动向,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相关内容,满足了学生求知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6)顺应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随时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把素质教育全面贯穿在教学中。教师作为网络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应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兴趣,使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这是网络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通过网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营养保健和配餐的基本技能,可以指导人们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进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病发病率日趋升高,人们对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越发重视,因此膳食营养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迫在眉睫,培养优秀的、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食品与营养相关从业人员的至关重要。设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课程的重要目标是将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向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新型现代教学模式转变,有助于学生毕业后从事营养与疾病的临床工作、科学研究工作、食品相关的研发、管理等相关发面的工作。同时,可根据我国居民膳食结构、食物组成、饮食习惯、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疾病发生等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制适合我国居民的膳食指南,指导人们科学健康饮食,让学生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4结语

食品卫生范文6

关键词:酒店管理;食品卫生与安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随着一带一路的展开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国内外文化传播和经济往来进入了一个高速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星级酒店为此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保障环节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食品卫生与安全。在我国,每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并不在少数,而且,酒店又是食品卫生事件的高发区。据国家卫计委统计,2008~2015年年均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99.63起、中毒7279.38人、死亡127.88人,平均每起事件发病36.47人,年均中毒病死率1.76%。而现在各个酒店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基层从业人员不完全了解食品安全相关基础知识及操作规范,中层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不清楚具体食品安全管理细则,高层管理人员虽然重视,但苦于招募不到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而高校中,虽然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很多,但是专门侧重培养食品卫生与安全监控管理的却是凤毛麟角。食品卫生与安全是食品科学下属的一门专业性课程,然而,酒店管理专业大都侧重于管理类知识的讲授,实操方面主要侧重对摆台、铺床、预定等技能培训。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知识的学习都是泛泛的、不深入的。因此,先对酒店管理专业食品卫生与安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再分析如何实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目前很多学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是酒店管理方面的,比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主要局限于酒店服务层面,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实际上,在酒店后厨和餐厅都离不开质量管理和监控,而相关课程设置少之又少,即便涉及到,也是在餐饮服务的授课过程中一带而过,讲解并不细致。

2.实践教学普遍少于理论教学

很多大学生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的了解都仅限于食品要做得干净的层面。实际上食品卫生与安全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尤其是关于餐厅食物中毒的急救处理,因此在其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而目前很多学校过于重视该专业的理论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滞后,跟不上理论教学的步伐。这就使得学生往往徒具众多理论概念,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因为缺乏实践经验,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往往手忙脚乱,给企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3.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

很多高校在选择学生实习单位的时候前期调研不够全面,合作以后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实习培养计划,完全依赖于企业的安排。很多酒店和餐饮企业只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服务类操作性实习,极少能让学生参与到食品卫生质量监管的工作中,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锻炼。甚至有些学校完全放羊式安排实习,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学生从未接触过社会,人际关系非常有限,所以很难找到适合的实习单位。有些学生由于懒惰,还存在着弄虚作假的情况。而实习的不充分可能会导致毕业后就业的难度增加。

4.师资力量不足

食品卫生与安全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课。而大多数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只招募管理类的教师。这就导致即便开设了食品卫生与安全的相关课程却找不到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甚至有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不得不砍掉了食品卫生与安全这门课程。

5.没有针对性教材

目前国内食品卫生与安全相关教材并没有明确区分,大都是食品加工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导致现有教材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存在针对性不强、知识点不新等问题,亟待改革。

二、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的教学开展情况,必须要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整体的提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行教学改革。

1.课程设置要多元化

可以考虑在酒店管理专业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以讲座的形式开展食品卫生与安全教育。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在日常集体生活中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也可以激发他们以后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与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相关的课程还有食品营养学,鉴于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知识的衔接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分别在两个学期先安排食品营养学,然后再安排食品卫生与安全。在系统学习完食品卫生学知识以后,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让有志于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知识。比如《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不同人群的营养搭配》等课程。

2.设置更灵活的作业和考核形式

按照以往惯例,对学生的作业和考核基本是以纸质或者电子文档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批阅。为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教师可以采取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也可以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去校内餐厅和校外餐饮机构走访调查,以消费者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对于问题的总结汇报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制作PPT和录制视频的形式。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经营管理者的视角去寻找兼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汇报。通过各组同学之间的交流拓宽整个班集体的知识面,也锻炼了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课程的考核形式上,要兼顾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一定程度上加大实践考核力度,结合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实操过程的具体操作及实施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3.合理安排实习

学校必须要与社会上的酒店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习制度,尤其是在酒店餐厅顶岗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巩固酒店餐饮部门食品采购、初加工、深加工、运输与流通、销售等环节所涉及的各项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同时,也应当考虑与除酒店之外的一些实习单位建立合作。例如食品加工厂、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餐厅等。拓宽学生的实习范围,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就业选择的机会。

4.积极招聘相关专业教师

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教出专业的学生。可是,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教师一般不是学酒店管理专业的。所以,在招聘老师的时候应注重师资力量多元化,可以适当招聘专门研究食品营养与安全的教师任教,最好是既懂食品卫生与安全又懂管理学的老师。这样可以把酒店管理中关于后厨和餐厅的管理和食品卫生与安全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更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并且针对教材不专业的问题,应当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相应的专业教材。

5.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

参考“万豪班”订单式培养的模式,高校也可以在学生接触专业课之初结合学生个人意愿和企业筛选,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由企业出资资助一些致力于从事餐饮管理和食品卫生监管的学生,并协助学校聘请有能力的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做外聘教师。实习的时候也有针对性地派遣学生到酒店的餐饮部门进行锻炼。如果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考核,毕业可以直接进入酒店成为正式员工,缩短甚至取消试用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并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同时又可以为企业提前储备所需要的人才,还可以减小学校师资配置方面的压力。可谓是一种“三赢”的培养模式。

6.编写专业教材

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编写适合本校本专业的教材。此教材既要兼顾食品卫生与安全的知识,又要兼顾酒店后厨管理的知识,应与食品加工专业的食品卫生教材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加入食物中毒的急救和处理以及后厨原材料质量监控等更加专业和详尽的知识点,使其更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使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各大院校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时,既要重视管理学方面的教学,也不能忽视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的教学,要使知识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从教材、课堂和实习单位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的就业之路。

参考文献:

[1]尚生锐.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模块化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李路.基于行业需求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餐饮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

[3]黄薇薇,周海燕,沈非,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贺丹.基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

[5]龚花兰,屠静芳.高职院校食晶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

[6]白晨,王淑珍,黄玥.食品安全内涵需要准确把握——“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建设中的理解与认识[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

[7]杨爱萍.从食品安全事件看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

[8]严雅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学园,2015

[9]张帅.浅谈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10]甄少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3

食品卫生范文7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营养、关注健康。因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这门课程不仅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在医学部对广大医学生开设,同时据了解,广大非医学背景的学生也迫切希望学习这门课程。每次开设的《饮食与健康》公开课都非常受学生欢迎,而且学生已不满足于课堂营养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学习,希望能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并有所交流和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例如每次课后,学生都会围着教师问问题,积极跟教师讨论营养方面的相关知识,索要教师的PPT课件等。另外,由于营养学公共课课程开设人数的有限性,不能给非医学背景每一位学生提供这门课程的学习机会来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要求。鉴于此,十分有必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网络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地接受教学信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网络课程开设,有助于拓展学生学习渠道,促进师生、同学之间协作学习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因此,作为一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授课教师,本文作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建立这门课程的网络课程,向广大学生开设这门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通过运用数字化学习平台、视频音频媒体技术、Photoshop图像处理、FLV等软件工具的应用、Flash及Flashpaper制作、思维导图绘制和应用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构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网络课程,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开阔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拓展了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成为传统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

2基于Blackboard教学平台构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课程

Blackboard教学平台是国际领先的教学平台及服务供应商,该平台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学”的虚拟环境,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将该数字化教学平台与现有的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开展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查阅文献与科学探究技能,倡导学生进行网上的交流和协作,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基于此,利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初步建立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学习平台,以期通过该平台的应用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该教学平台课程结构设计具体如下。通知及教师信息:通知栏主要向学生教学安排、布置学习任务等,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更新与。教师信息栏简要介绍了授课教师的个人简历、联系方式等,方便学生以多种途径与教师交流。课程信息:课程信息栏放置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和本课程学习的思维导图。课程简介对本课程进行了简单说明,如课程性质、地位、主要内容、课程结构等,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认识到学好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教学大纲主要介绍了各章节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程度,注明各章节学习内容中哪些是一般了解、哪些是需要理解的以及哪些是必须重点掌握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避免盲目,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本课程学习的思维导图向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现了本课程学习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便于学生理清本课程学习的思路,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另外还可有助于学生拓展学习思路、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激发创造和促进创新。课程资料:本栏放置了课程PPT和精品网络课程。课程PPT教学课件主要将课堂教学内容按章节细化,将授课内容用powerpoint文件上传至学习平台;精品网络课程直接放置了该课程的相关链接,点击该链接可直接进入精品网络课程学习网页,例如放置了著名营养学专家蒋卓勤教授开设的《饮食与健康》精品网络课程。课程内容:本内容区直接展现了各章节的授课内容,并辅以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屏、音频和flash动画等多媒体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易于理解。课程作业:本内容区放置了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题,课后作业和测试题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必须手段,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作业的类型包括了课程期末考核的所有试题类型,如单项选择题、多选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学习资源:该内容区主要为学生提供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参考书籍、课外阅读文献、学习网站以及学习软件,学生可以下载自主学习,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教师通过检索国内外学术期刊将相关知识最新动态在课外阅读文献区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加广泛,视野更加开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讨论区:教师在讨论区中主要组织学生进行营养与健康讨论,通过给出营养状况案例介绍,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查阅有关文献后将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同时对学生讨论的方向或内容给予适当的引导或作出解释回答。以数字化教学平台为媒介的营养状况案例讨论能够全方位调动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使之在组员的相互协作下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另外,教师也可通过讨论区一些学科前沿热点话题,例如目前研究比较热的膳食因素与基因对慢性疾病发病的交互作用、非营养素植物化学物对健康的影响等,组织学生自学和自由讨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弥补了现有教材知识更新滞后的不足。同时,讨论区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答疑解惑的平台,教师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还鼓励其他学生帮助其答疑,最终根据大家回答的情况给予总结性陈述。

3结语

食品卫生范文8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情景教学法;教学设计;注意事项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为理论基础,研究肉、乳、蛋、水产品、蜂蜜等动物性食品的预防性和生产性卫生监督,产品卫生质量的鉴定、控制及其合理的加工利用,以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和保障人、畜的健康,防止疫病传播和增进人类福利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等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与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病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动物检疫学等多门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让学生了解动物性食品污染的类型、来源及控制,熟悉动物性食品在生产、加工等环节中制假、掺假的手段和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掌握肉、乳、蛋、水产品及其制品的卫生与安全的理论知识和检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相关动物检疫职业的岗位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奠定基础。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具有知识密集、涉及面广、专业技术性强但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强等特点,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生涩难懂、无从下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已有许多高校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了探索[2-3]。国内很多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4-5]。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具体场景,将理论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6]。学生在情景教学法中变被动为主动,既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增强其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为了提高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效果,笔者借鉴了其他高校的经验,首次尝试在西昌学院2015级动物医学专业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授课中引入情景教学法。现介绍如下。

1基于情景教学法的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进度精细设计角色和问题,设计时要考虑每个角色的职能和特点,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要符合动物性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实际,又要综合覆盖多章节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角色模拟采用分组形式,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分组前,对各部分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布置任务。每组任命1名组长,协助教师辅导其他小组成员扮演不同角色。

1.1入场监督查验

A组人员作为生猪屠宰场业主提出检疫申报,填写检疫申报单,准备相关材料。B组人员作为官方兽医检查A组所准备的相关材料,包括“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检查猪只佩戴标识的情况,询问生猪运输途中有无死亡等情况,同时进行临床检查,主要检查生猪的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排泄物状态等。根据查验结果,做出处理决定。经查验符合条件的,可以卸载入场,同时回收相关的动物检疫证明。不符合条件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1.2宰前检查

①A组提问,B组回答:宰前检查时,如何对生猪进行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②B组提问,A组回答:禁宰、缓宰和急宰分别有哪些要求?

1.3宰后检验

①A组提问,B组回答:同步检疫的程序和内容是什么?宰后检验时为何要摘除“三腺”?如何进行旋毛虫检疫?②B组提问,A组回答:宰后检验后如何处理?不同检疫结果模拟实施不同的处理方式。检疫合格的,加盖检疫验讫印章并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疫不合格的,说明理由并出具“动物检疫处理通知单”,同时做好“生物安全处理记录”。

1.4集贸市场肉类监督检验

A组人员作为肉类经营者,B组人员作为市场检疫人员。B组提问,A组回答:屠宰动物来自哪里?产地有哪些疫情及疫病流行情况如何?动物宰前健康状况如何?定点屠宰场的检验检疫情况、运输情况如何等。B组检查A组提供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同时检查运输工具和包装物的卫生状态,观察胴体上验讫印章与检疫证明是否相符、胴体应检部位有无检验刀痕及切面状态等。

1.5劣质肉的检验

①A组提问,B组回答:注水猪肉、注水牛肉有哪些特征?PSE肉、DFD肉有哪些特征?②B组提问,A组回答:公、母猪肉有哪些特征?黄疸和黄脂的区别?

1.6肉品卫生检验

情境一:假设你是某冷鲜猪肉加工企业的一名质检员,你如何对猪肉进行肉品卫生检验及品质评定?情境二:假设你是一名农贸市场检疫人员,你如何对农贸市场售卖的猪肉进行瘦肉精残留检测?

1.7乳的卫生检验

情境一:假设你是某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一名质检员,你如何对原料牛乳进行卫生检验?情境二:假设你是某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一名质检员,你如何进行掺假牛乳(如掺水、过氧化氢、三聚氰胺等)的检验?情境三:假设你是某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一名质检员,你如何进行兽药残留的检测?

1.8蛋的卫生检验

假设你是某蛋制品加工企业的一名质检员,你如何对蛋进行卫生检验?

1.9检疫监督

情境一:假设你在执行市场检疫时,发现某店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你应如何处理?情境二:假设你在执行市场检疫时,发现某店经营疑似染疫的病死猪肉,你应如何处理?

1.10围绕食品安全开展讨论

围绕食品安全进行分组讨论,如转基因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特征及认证要求,凉山州常见畜禽疫病的检疫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以上材料全部提供给学生,由学生分小组并查询资料,各小组随机抽取1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或现场汇报。在小组完成角色扮演或回答问题后,由小组成员代表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整体概述。教师根据各小组成员的表现及工作完成情况、过程实施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点评,纠正各环节的错误,弥补不足,强调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以小组互评、小组自评等方式作为补充。

2教学效果分析

2015级动物医学专业1班和2班的学生随机选取了16个场景。因此,本轮情景教学将学生共分为16个小组,其中有6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10个小组进行现场汇报。除2个小组准备不够充分外,其余14个小组均认真查询了资料,自主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条例、规范填写了“屠宰检疫申报单”“动物检疫处理通知单”“生物安全处理记录”等相关材料,其中有2个小组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了精彩的演绎。通过情景教学,提高了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情景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采用情景教学法授课,教师认真组织案例导入、播放教学视频、设计角色并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教学效果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但是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

虽然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交流较少,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数学生被动学习,但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如组织严密、条理清晰、便于实施、易完成教学任务等。目前,虽然情景教学在国内外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因耗时而可能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等。由于不是所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知识都适合情景教学,因而应将传统教学与情景教学2种教学方法融合使用,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8-9]。

3.2明确教学主题

每次教学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主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适当控制讨论的范围和进度,防止出现过度延伸,使教学流于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目标。

3.3积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在学习的参与中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和掌握技能的差异,给每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4结语

根据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课程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情景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为辅,为学生进行场景设置,学生以设置的主轴进行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缩短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间的差距,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彦明,佘锐萍.动物性食品卫生学[M].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2]翟军军,郑家三,鞠晓峰,等.参与式教学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4):233-234.

[3]欧长波,王秋霞,郑玉姝,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18):333-334.

[4]谢书阳,李有杰,岳真,等.情景教学法在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4):41-42.

[5]李莉,高蕾,靖雪妍,等.卫生监督学情景教学的重要度及满意度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64-65.

[6]黄建平.情景教学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以“数据处理”类课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6(13):103-105.

[7]王刚,喻世刚,廖娟,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动物检疫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动物检疫,2018,36(1):35-36.

[8]谢璐妍,蔡文学.基于建构主义情景教学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情境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11):107-109.

[9]李存霞,姬瑞海,林克伟,等.基于工作过程的CMM情景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157-160.

[10]骆彩燕.论情景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