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件范例

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范文1

 

近年来,哈佛大学的《幸福课》,耶鲁大学的《死亡》、《心理学导论》等由世界顶尖名校推出的公开课视频在网络上风靡起来。公开课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各个领域,这无疑造福了世界各地未能接触到的顶尖名校教育的求知者。不用花费一分钱,不用争着抢座位,不用担心漏掉教师的讲课内容,更不用考试、挣学分,就能够自由聆听这些顶尖名校的课程。不爱逃课,爱“淘”课,今天,你“淘”课了吗?无论你在哪儿,城市或者农村?咖啡馆、车站、大街小巷里?只要你愿意花上一点时间,你就可以免费观看世界知名学府的公开课视频,充分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吸取更多的教育国际资源,何乐而不为呢?网络公开课受到了都市白领、国内高校大学生甚至部分社会各界人士的追捧。如今,网络公开课越来越被世人所接受与喜爱。2010年,由中国知名门户网站网易推出的“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就引起了网友们的好评。其首批1200集课程上线,有200多集配有中文字幕,且用户们完全可以在线免费观看,这不仅拓宽了求知者的视野、增长了丰富的知识,也使得一些因语言障碍而未敢接触或者不能完全了解公开课内容的网民接受到了国外大学不一样的教育。在这股“淘”课的风潮中,人们鲜见中国高校的身影,这就太让学生和白领感到遗憾和不满足了。国内高校应有所作为,正视青年学子和白领的求知热情,在网上公开自己的优质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取舍,同时,教育相关部门对网络公开课受关注的现象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网络公开课的管理和成人教育的力量。   一、现状分析   1.国内外高校网上公开课发展现状对比。在众多网民为“淘课”乐此不疲的时候,不免有些遗憾产生:在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所国内的高校开放自己的课程视频,人人影视和网易在采访中都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协助国内高校拍摄和传播自己的公开课。“我们曾和三四所国内著名高校联系,但他们都对此比较冷淡”。网易公开课项目组成员朱玺瑞说,“唯一比较积极的是复旦大学。我们正准备将他们的学校的部分讲座放到公开课平台上,不过进展仍然比较缓慢,复旦大学方面正在协助我们联系讲座的教师,取得他们的授权以后,我们才能传播。这比网络公开课复杂很多,因为国外的课程授权方式是CC协议,我们可以自由地传播。”所谓CC协议,指的是知识共享协议,它允许使用人在遵守作者的某些要求(如署名、非商业用途、不得修改等)后,自由地复制传播其作品,这一协议正认为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一大基础。   “国内高校的很多教师觉得,自己拥有其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自然不会愿意公开。这也是国内高校网络公开课缺失的一大原因”。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开课程是需要资金、人力投入的,而国内高校认为,这样做没有收益,所以不愿意尝试。此外,有一些学校觉得自己的课程拿不出手,公开了以后可能招来这样那样的非议和批评,吃力不讨好,所以,不敢去做。实际上,早在十年前,我国推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时,就已经有了公开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部要求,部级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与国内高校网络公开课的缺位相比,网络上国外高校的公开课却很多,白领网友是这样评价网络公开课的:“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死亡》、《公正》、《幸福课》、《聆听音乐》———你就有想听下去的冲动。”小李是数以万计的“淘课”族中的一员,她每天会抽出一小时来观看网络公开课的视频,至今已坚持了半年:“我的iPhone里面,装的全是各种课程视频,有的时候储存容量不够了,每次删除一些课程都是件痛苦的事。”各大门户网站的公开课专栏,访问人数也相当庞大。2010年11月,网易公开课项目启动,第一天访问观看公开课的独立IP访问量就达到15万。现在公开课平均每天的独立IP方问量都保持在25万左右,不仅如此,项目组推出的公开课iPad客户端软件,上线第一天就排名苹果appstore软件商店中文软件第一名。   2.网课教育在高校成人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我们的高等教育其实并不缺少风度翩翩、有吸引力的教授。他们一样能将课堂搞得生动、热闹,一样能把高深的内容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但为什么我们的高校就没能在网上掀起这样的“淘课”潮?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公布时,就规定“课程内容全部上网,取消登录用户和密码,向全国免费开放”,但在指定网站,评选的公示高挂,最吸引人的课程实录却杳无踪影。   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看到,截至2010年11月10日,部级精品课程已达3523门,省级精品课程8409门,校级精品课程8034门。但现实状况是“淘课族”们对国内精品课的了解甚少,一些知晓的网友也对其评价不高,有网友在百度中写道:“花那么多钱做了很多重复的精品课,但很多人不能用,因为没有权限。很多精品课就为拿到资金,拿到项目,做完一件事就结束了,哪管推广?”“那些‘精品’不是网页打不开,就是堆砌了一些不知所云的所谓论文!”北京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直言不讳,他曾帮导师申请过部级精品课程。“只要录一段上课视频,再把课件什么的交上去就行了,根本没有从接受者的角度进行过任何考虑和设计。”他坚信,这样的网上课程,对自学者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调查发现,其实像北大、人大等一些高校也有自己的开放式课程。为检验国内大学的精品课是否能顺畅地观看,笔者点击中国人民大学网首页的“开放课程”,即可进入一个名为“网上人大开放课程”的页面,用户经过简单注册后,就可以选择课程开始“上课”了。   其实,这些世界名校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懂得利用网络共享的特性,在输出知识的同时,也输出了自己的影响力。当我们的高校热衷于宣传每年招到多少状元,热衷于想办法将高中尖子收入囊中时,却忽视了这种输出才是对学校最有效便捷的宣传。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之一,大学的网络公开课无疑是这一思想的最好实践和促进。很多作为人类共同财富传递下来的知识,本来就没有“版权”,至于教师授课的“独家秘笈”其实更多在个人独特的风格和人格魅力上,那是外人很难抄袭的。所以,我们的高校和高校教师应该转变一下思路,主动推出我们的名校公开课“大片”,将提高高校名气的思路,由输入人才转为输出知识。#p#分页标题#e#   二、对策   1.让网络“淘课”成为成人教育新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曾晓东认为,“淘课”的最初动因是对知识的渴望,但折射的深层问题则是中国大学的定位危机。“研究性大学”、“注重通识教育的本科学院”、“技术性学院”,每一种“大学”都应该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定位,但国内大学多数都认为“研究性大学”是一种“特定身份”,大家一拥而上都要做研究型大学。这样的结果是对教学的资源分配不够,大学忽略了最基本课程设置问题,使很多大学生都感觉知识不够用,该学的实用技能没学好,该打的专业基础也没打好。大学的“开放性”本质上应该是大学的内涵之一,大学生“淘”网络课,大学提供公开网络课都是题中应有之义,海外名校的开放网络课程之所以受欢迎,一是因为其水平本身较高,更重要的在于其开放、真诚的态度,其网络的授课水准和制作质量都具备了较高的学习价值。就人文课程而言,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更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也是一些国外高校人文类公开课在网上大受追捧的原因,曾晓东认为,作为21世纪的年轻人,不论是在校生还是白领,“淘课”都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   2.重视知识产权问题。   国外公开课内容围绕社会热点的比较多,是否我们也能这么操作,在当前大环境下似乎很难,有些教师会有顾虑。顾虑来自多个方面,最直接的便是知识产权,目前衡量是否侵权的标准在于,是否进行营利行为。教师如果在教室、学校内举例或使用别人的研究成果,不能算是触犯他人的权利,但一旦对全社会公开,就很难判断。如果面对社会,某种程度也可以理解成面向全社会的宣传。为了能够让教师更加放心地公开自己的研究资料,上海理工大学在维权方面给教师打了包票。曾经有教师的一门课被外省市另一所高校抄袭,而且申报了该省的精品课程,在公示阶段的时候被上海理工大学学生搜索到,校领导了解情况后,马上给对方打电话,该院校的教务处处长、院长、系主任当天就飞来,向教师本人道歉。除了支持产权的顾虑,还有就是讲课尺度的把握,也许教师在上课时讲得会比面对镜头时更为生动。由于视频将公开面向社会,许多教师往往在心里抵触,“像经济管理类、社科部的教师可能会牵涉这些问题多一些。”相类似的问题其实在国外也是一样的,比如麻省理工为什么做得最好,因为纯工科的教学不会牵涉敏感话题,反而更容易操作。   3.建立全国校免费资源共享平台。   高校里的优质教育资源做成网络精品课件,并进一步做到社会共享,这一距离并不遥远。据介绍,2007年1月,教育部启动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工作。到2009年,共评审出149门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分布在43所网络教育学院、中央电大及两所省级电大。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免费开放了相应资源,此举措将有利于进一步大规模开放高校的优质资源,促进资源的建设以及优质资源为更多的社会成员享用。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免费开放,是53所试点高校践行资源共享理念的积极行动,这也意味着不久的将来,网络教育资源将更加丰富,可调用资源的数量和类型会呈级数增长。更重要的是,该计划联盟成员单位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建设和提供优质资源,把提供免费教育资源的相关服务工作做得更加完善。推进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网络教育建设的关键,建设公共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有资源合理配置、整合与共享之意。需要说明的是,体制机制差异及其背后的利益纠葛,在开展资源共享建设中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据了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行开放课程项目后,来自全球的网民访问了7200万次,平均每月访问量在100万次左右,访客基本分为教育者、学生、自学者等三类,其中96%的教师认为这些开放课程促进了他们的教学或者将要改进他们的教学。高校的优质资源免费开放,可以使在教师备课时多了一次参考、扩充知识、丰富课堂,对学生而言可以开阔思维和眼界、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技能、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课程。奥鹏研究院任为民院长介绍,从目前来看远程教育免费开放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知识产权和学分互认两个方面,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规还在不断完善中,教师授课的内容是否应该算做其知识产权的一部分还没有完全的界定。因此,教师的补偿机制也没能纳入进来。同时,学习了高校的网络课程之后,能拿到什么样的文凭也是一个问题。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讲,只有在学校正式注册,成为其学生之后,参加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才能拿到学分,所以学分互认对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一环。目前已经有一部分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成立了小范围的共享联盟,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几所院校的网络学院资源共享,并且学分可以互认,也能提高高校的知名度,中国各大学的教育质量本就参差不齐,要是能够做到资源共享,大学生们就能够通过自修享受到更好的中国高校教育。特别是对于各个高校展示出的精品课程,国内各校学子都能跨越时空限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工科院校的学生享受一些人文教育,文科院系的学生感受一下工科氛围,也不失为一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好办法。对于考研、想换专业的学生来说,寻找适合自己的国内网络公开课来看,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4.“淘课热”不应偏废课堂学习。在不少人看来,网络“淘课”就好比一个市场,其兴起也是源于“供求两旺”。首先,年轻人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大学教育中依旧存在和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得很多大学生或者职场新人,只能通过网络“淘课”来弥补知识结构的“短板”。“法学教育是一个例子,一些毕业生的理论基础不错,但实践能力还需提高”。深圳一位证券业律师对记者表示,现在国内已有六百多所法律院系,每年培养的本科生、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等各类毕业生数以万计,其中不乏法学功底深厚、外语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但很多时候,毕业生来到律师事务所后还需要两三个月的培训。 #p#分页标题#e#   从“供”的方面来讲,动力也非常强大。专家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来的是教育的全球化,欧美名校在这方面的优势远比国内大,他们也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是海外名校开设网络公开课的初衷。同时,国内的一些商业机构、财经媒体也认识到传媒的大众时代正在到来,为年轻人提供有价值的网络课程亦是基于商业考虑。如果偏废学院课堂学习“淘课”无异于“逃课”。对网络“淘课”的热浪,也有人表示“担忧”。   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特别是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淘课热”正是其过于注重课程实用性的体现,因为“淘课”而荒废主课,忽视了大学知识结构的完善是得不偿失的。如果一个学经济的学生,不知道凯恩斯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但对市场蓝筹股票却如数家珍,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网络课件范文2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学;课程建设

一、网络教学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传统的成教课堂教学难以为继

成人高等教育以在职从业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传统的教学活动是利用晚上、周末授课,或者定期集中一段时间授课。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各行各业对员工的工作任务要求增加,职工加班增多,参加成教学习的职工业余时间到校上课时常受阻,请假一段时间集中学习在很多单位已无批准的可能。由于工学矛盾突出,加上交通问题、家庭事务等因素干扰,成教学生到课率不足50%已是常态。有时候,数十人的班级到课者寥寥无几,课堂学习氛围不再。

(二)通过网络开展成教远程教学的条件已经成熟

近年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发展迅速。2013年8月,国务院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国家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通过网络开展远程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基础保障。另外,很多院校都在尝试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不少经验与成效,从事网络教育平台研究开发和课件设计的机构纷纷涌现,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壮大。这为通过网络开展成教远程教学提供了经验参考和技术人员保证。

(三)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学习习惯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上网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打破了学习时空的限制,家中、办公室、上下班路上、出差旅途中都可以进行学习,特别适合在职人员充分有效地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网络查阅资料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学习习惯。综上,成人高等教育传统的课堂授课面临的困境要求教学方式必须转变,网络技术和网络教学发展为全面开展成教远程教学创造了条件,顺应网络时代人们新的学习习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将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基于网络教学的成教课程体系建设

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习惯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及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这样的课程体系忽视了成教学生的特殊性,未能充分发挥成教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的作用,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教学生心智较为成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自我发展意识较强,能够比较主动地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构建知识体系。在网络信息时代,学习资源极其丰富,知识获取变得容易,很多方面的学习可以不再依赖学校教育。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不需要承担全面发展学生的重任。成教学生参加学习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是工作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应当以促进学习者的职业发展为己任。从课堂教学转为网络教学,为学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实行自我改造提供了时机。成人高等教育应当乘机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抛弃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分类模式,以保证基本学业标准的专业必修课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选修课代之,以促进学习者职业发展的课程为修课要求的主要构成部分,取消社会实践实习要求,变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一)设定保证达到国家基本学业标准的必修课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必须坚持高等教育的基本培养规格,必须规定一定数量的必修课程,来保证基本教育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专科、本科两个学历层次的人才。《高等教育法》对这两个层次设定的学业标准是:“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基于这样的学业标准,无论专科还是本科,必修课程的设定都应当紧紧围绕专业培养,不应偏离学科类别、专业方向;都必须夯实基础,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基本知识传授、基本能力训练;都必须针对实际工作,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必修课强调专业基础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达到基本学业标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升其学业水平,满足其个性发展,还要给学生提供自行选课的机会。因此,课程体系中必修课数量不宜过多,以便给选修课留下充足的余地。成教学生多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更应当少而精,建议在课程体系中不超过总数量的三分之一。

(二)提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

相对于较为整齐划一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成教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同样的层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群体往往知识基础和专业背景差别明显,来自各行各业,承担的工作内容多种多样,学习目的可能大相径庭。例如,同样是专科升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有的专科阶段所学就是会计专业,有的专科阶段所学却非会计专业;有的来自金融行业从事结算会计,有的来自建筑行业担任预算会计;有的学习目的是提升本职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有的学习目的是为离职转行做准备。因此,学生对课程和学习内容的期望就存在较多的差异,宜大量开设选修课,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成教学生可排课的时间有限,分散的选课会导致课程在时间上无法安排,选课人数过少也会导致课程难以开展教学,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网络教学为成人高等教育广泛实行选修课开通了方便之门,授课时间和选课人数不再成为制约因素,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大大增加,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选修课应当丰富多样,数量众多,科目细化,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选择范围。选修课分为一般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要按类编码,有比较详细的课程介绍及选修课程提醒,用以指导学生选修,避免学生自由选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了充分适应成教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要,做到因材施教,选修课在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应当达到60%。

(三)加强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课程

成教学生主要是出于职业发展需要而参加学习,学习目的功利性比较强。他们期望通过学习增加知识技能,适应岗位工作需要,期望通过学历提高赢得任职单位的正面评价,带来经济收入的增加,促进职称、职务升迁。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加强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课程。首先应增加专业选修课数量,特别是增加对职业发展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技能型课程;其次要加大毕业条件中专业课的比重要求,专业课数量应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二以上;第三要将专业课与职称考试、从业资格考试、技能证书考试的科目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达到一举两得、甚至一举多得的效果。成教学生以从业人员为主,课程体系中应取消社会实践实习要求。成教学生多在基层岗位,对其学术性要求无需太高,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可以变通为撰写其就职企业、行业的分析报告、岗位工作分析报告、职业发展规划等,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

三、基于网络教学的成教课件建设

课件是网络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课件建设是成人高等教育采用网络教学能否取得理想成效的关键,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学生自主学习

在网络教学模式下,成教学生主要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课程,课件建设应当以适应学生自主性学习为首要目标。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份“课程学习指南”,介绍网络学习的操作步骤、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指导学生快速进入网络学习状态。其次,课件结构要条理分明,栏目划分让人一目了然,学习操作简单易用。第三,在保持课程内容完整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将学习内容分解细化为若干知识点,以知识点为基本教学单元,采取微课程的方式来讲解各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原则上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以便于成教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第四,课件的呈现形式应当引人注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课件绝不能简单地将教师的教案转化为电子文本,再由教师对照摄像机叙述教案,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听、看乃至学习的兴趣。网络课件制作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文字内容中穿插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呈现生动活泼、效果逼真的教学情景。

(二)实现交互式学习

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为网络平台教学并不是把学生置于孤立的学习环境,网络课件建设应该为学生创造人机交流互动、师生交流互动、同学交流互动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任务。课件建设时,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知识基础等因素,推测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提出的各种请求,据此在课件系统中设定处理方案,以便在实际请求发生时,系统给予及时响应,实时智能化地予以处理。成教学生比较分散,但网络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互动提供了很多工具,可以实现同步交互、异步交互、一对一交互、一对多交互、多对多交互。课件建设要充分利用此类工具开展答疑解惑、问题研讨、经验交流,活跃学习气氛,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协作开发

一般说来,发挥集体智慧建设的课件会更加完善。网络课件的资源共享性结束了课堂教学模式下同一门课程由多名教师各自讲授的局面,学校应集合这些教师的力量,采取一人牵头、多人参与的方式协作建设同一门课件,博采众长,使课程展现更多的亮点。成人高等教育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己任,课程内容应当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学校应当积极寻求与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建立联系,协作开发课件,让社会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在课程内容中体现职场对人才培养的期望和需求。当今社会,知识获取途径愈加多元化,成教学生的社会阅历和工作实践也会让他们在某些方面有更为切合实际的认识。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学生面前不能把自己作为知识的唯一占有者、绝对的知识权威。在课件建设过程中,教师应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引导学生协作参与,获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搜集学生身边的突出事例,针对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课件内容更加丰富真实、贴切实际,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质量控制

课件不仅体现着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态度、学术水准,必须把好质量关。成教网络课程课件的共享性强,传播速度快,用户众多,容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所以更要认真对待,严格评估,不可草草完事就开放使用。学校要制定尽可能详细的网络课件建设规范和评估指标体系,做到事前有规范可循,事后有评审所据。学校要成立网络课件评估小组,对已完成的课件进行集体评审,确定其是否达到建设标准。评估小组的成员不应仅限于本校教师,还应包括外校教师、社会专业人员,甚至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参与,让课件接受广泛的检查和公正的评价,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丹霞.基于成人特征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模式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

[2]纪河,麦绣文.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基本特性[J].中国远程教育,2006,(1).

[3]陈瑶.基于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

网络课件范文3

关键词:会计;职业教育;“网络课堂”;构建;方式

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将能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学成果。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为了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众多学校普遍都会开设会计这门教学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金融财务知识。在开展会计职业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构建起“网络课堂”,将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会计职业教学过程中积极构建“网络课堂”的良好效果

(一)“网络课堂”是新型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在“网络课堂”的作用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并从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特点出发,选择出自身将要学习的具体会计课程和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全面学习电子教学,针对其中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细致学习,回答相应的作业问题,并针对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良好检测。

(二)“网络课堂”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传统会计职业教育中,多是针对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全面讲解,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演练,积极发挥“网络课堂”的优势和作用,将能够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模拟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比如说,“网络课堂”能够给学生提供整套的电算会计软件,帮助学生模拟相应的账务处理场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网络课堂”凸显了个性化学习特征

“网络课堂”给学生提供了较多方面的可能性,学生能够通过各项软件和计算机技术,选择重要或者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全面学习,学生的自主性有所提升,相应的“网络课堂”还能够给学生量身打造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更好掌握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和技能[1]。

二、“网络课堂”在会计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良好构建方式和手段

(一)采用核心培训模式

现阶段“网络课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无法全面掌握计算机相关技能,达不到“网络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对此,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核心培训模式,打造技术过硬、具有现代化教学意识的师资队伍,为积极开展会计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中青年教师作为重要主体,积极选择一些意识较强的专业会计教师组建起核心队伍,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二)强化硬件环境建设工作

想要充分构建起“网络课堂”体系,需要有科学完备的硬件环境作为前提支撑。首先,需要依托外接Internet校园网,积极创建信息技术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为全面采用“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其次,需要积极优化网络化教学场地,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以及相应的教学设备,并将各项教学设备系统进行统一联结,增强这些教学设备的实际应用效果。再者,需要定时开放相应的教学设备,为学生真正开展会计专业学习活动,创设较好的机会[3]。

(三)提升软件环境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

软件环境的建设,是构建会计职业教育“网络课堂”体系的重要内容,需要积极开发相应的网络多媒体课件,从会计教学的专业知识和内容出发,通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材制作的功能和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参与到会计知识学习之中。在实际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相关教学工具的作用,并针对大量的会计专业课件和教案进行全面收集,推进学生更好开展网上浏览和远程学习活动[4]。

三、结束语

在开展会计职业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网络课堂”教学体系,将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实际构建会计职业教育“网络课堂”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采用核心培训模式,强化硬件环境建设工作,还要能够提升软件环境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设科学高效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升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苏毓娟.关于职业教育"3+2"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7(11):87-88.

[2]樊颖.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构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8):00125-00126.

[3]张道珍,张萍.职业发展导向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1):10-13.

网络课件范文4

(一)课程资源更新缓慢,教师学生利用率不高

金融课程有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它的许多理论、知识点可谓日新月异。特别是在目前国际经济形势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各种新的金融理论不断提出,金融类课程资源也应当得到及时更新、补充和完善。然而,笔者在对所抽取10门课程的资源建设情况进行研究时,发现其更新缓慢。表1总结了各课程资源的更新情况,具体地:(1)除了“金融企业会计”在2009年曾经进行过教学大纲的修改以外,其余课程均未更新教学大纲。(2)对于IP课件来说,仅有“保险学概论”、“金融理论前沿课题”、“金融统计分析”和“金融企业会计”共四门课有过更新,这其中,仅有三门课程是对串讲类的IP课件进行过更新,占调查样本的30%。(“西方经济学”由于没有IP课件,因此,在统计时用网络课件的情况代替)。(3)更新得最频繁的资源是期末复习指导,所选择的10门课程都能够根据考核要求的变化进行期末复习指导的更新。教学大纲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主要是规定该课程的目的、要求、主要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后续其它资源的建设都必须立足于教学大纲,因此,教学大纲的上传时间基本可以说明该课程的资源建设起始时间。

在所选取的10门课程当中,资源建设历时最长者为《国际金融》,长达11年,最短者为“金融风险管理”,只有2年。然而,时间长并不意味着资源质量高。“国际金融”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这两门课的资源都始建于2002年,在长达11年的过程中未曾进行教学大纲与IP课件的更新。事实上,除了“金融风险管理”由于课程开设时间较晚致使课程资源较新外,其它课程的IP课件最新的是在2009年建设的,学习者在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性学习的时候,用的都是若干年前的资料,这种更新情况大大地影响各种课程资源的利用率。由图1可见,各种课程资源的点击数量最高不过3000,与庞大的资源受众———师生人数(图2)相比不过九牛一毛。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的资源内涵不佳、更新缓慢、无法跟上形势等原因之外,各教学点的面授指导状况、对网络资源的宣传、学生本身的经济情况和对远程学习方式的接受程度也是影响低利用率的因素。

(二)交互式平台建设功能完备,但形同虚设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中央电大远程教学平台为每门课程都设置了单独的论坛,为师生、生生交流提供了友好的交互平台。由各论坛的利用情况可见,“保险学概论”和“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课程论坛的主题帖最多。具体地看,“保险学概论”论坛的第一个主题帖发表于2003年12月,截至本文统计时间(2013年4月)近10年,数十万的师生只为该课程论坛贡献1000多的帖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甚至只有300左右,“金融风险管理”等还不超过200,可见课程论坛利用率极低。纵观各个课程论坛中的帖子,各个主题帖的回复率往往非常低,有许多帖子“开天窗”,长期处于无人回复的状态,即使是有回复,也不过一两个回复帖。这种冷淡的讨论气氛不但会打击发帖者的积极性,也会给后来进入论坛的人传输出一种“无人”的信号,导致课程论坛的利用率越来越低。(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并未将“西方经济学”纳入统计的范围。)

二、国家开放大学金融类课程网络资源的构成

(一)学习资源模块

由于网络资源最终目的是方便学习者获得该课程学习所需资源,掌握该课程的理论和知识点,因此,这个模块作为整个课程网络资源的核心模块,理应受到重视,而且比例要大。从内容来看,学习资源模块需要放置该课程的所有资源,既包括教学大纲、实施细则等说明性资料,也包括教学及辅导类材料。从形式来看,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这些资源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既可以采取文字性的文本材料(包括教师的讲义、POWER-POINT讲稿、练习辅导材料、参考资料、课外阅读等),也可以是视频或多媒体材料,如视听资源、计算机媒体资源(包括网络课件、流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可以避免学习形式的单一化,有效提高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二)交互平台模块

远程教育不同于传统课堂面授的教学方式,师生、生生之间在时间、空间上通常处于一种相对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引起的学习孤独感容易导致学习者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激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交互方式多种多样,如电子邮件、BBS讨论区、QQ、微博、微信等,师生、生生之间可以利用交互平台进行高效有益的交流。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习者将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与主动发现式学习方法相结合,提高学习质量。交互资源模块与学习资源模块的分离是造成目前电大课程论坛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不一定所有的学习者都有时间和精力去看完论坛中的所有帖子,通常学习者只对自己关注的话题和有疑问的知识点感兴趣。因此,在进行论坛设计的时候,除了每个课程单独设置论坛外,还应该设置若干子论坛或者帖子,各个子论坛或帖子与学习资源中的各个知识点、案例、例题等建立超链接,通过下文谈到的导航资源模块将交互资源模块与学习资源模块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遇到问题时能够马上通过超链接直接访问相应的子论坛或者帖子进行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就把所有对该知识点感兴趣或者有疑问的学习者集中起来,不但可以提高学习者获得问题解决方案的效率,也可以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

(三)考核资源模块

为了检查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考核是教与学都必不可少的过程。国家开放大学在进行考核方式的安排上,应该既包括通用类的考核指标,也包括区别化的考核手段。如对于没有争议的知识可以采用客观题等计算机直接阅卷的考核方式,学习者在提交答案后可以即时知道考核结果,有利于及时地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而对于类似于金融事件案例分析类知识可以采取先由学生发表观点,后由教师进行评价的考核方式。考核资源模块则需要呈现这些多样的考核手段。考核资源模块与学习资源模块不是相互独立的,而应该相互穿插。边学边练更有利于学习者掌握知识。在每章、每节、甚至是每个知识点都可以安排一些单元练习或单元测试,供学习者进行阶段性的学习效果检测。终结性的大型考核除了用于学习者自身检测学习效果外,更重要的是向学校汇报其学习成果,作为获得相应证书的依据之一。

(四)评价体系模块

使用者(包括基层教师与学习者)与专家对所建成的各种资源的评价将成为后续改进和完善的重要依据。评价可以借助交互平台实现,并通过导航资源模块与学习资源模块进行连接,使用者在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超链接访问交互平台并发表使用感想或者改进建议。事实上,这种做法已经广泛运用于B2C的电子商务,消费者对已购买商品或者服务进行评价和打分,其他潜在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评价和打分来决定是否选择此项消费。同理,学习者根据前辈或者专家的评价来判断该学习资源的质量高低以及与自身的学习习惯契合程度,决定是否使用该教学资源。然而,由于受到某些文化传承和教育哲学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看法常常带有一定盲目性,所以需要引入基层教师与专家的评价,以便学习者得到更加科学的指导和理性选择的依据。

(五)导航资源模块

在国家开放大学的背景下,学习者在学分银行制度的保证下,对课程的选择拥有非常大的自由度,但同时也给一些已经适应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者带来选择上的困扰。完善的课程导航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学习者了解相应课程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与自身已有知识之间的差异。具有四十余年办学历史的英国开放大学在这方面主要采用两种资源体现方式:一是文字说明。如,为了帮助学习者判断该学校的学习方式是否适合自己,英国开放大学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在官方网站上从“业余学习或者全日制学习”、“学历层次的选择”、“边工作边学习”、“英国开放大学的学习能够怎样对我的职业发展有所帮助”等七个方面进行介绍,方便学习者了解情况。二是小测试。如,学习者如果不确定“AccessModule(入门模块)”的学习是否适合自己,那么就可以通过“WhereShouldIStartQuiz(我应从哪儿开始的测试)”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导航资源不仅体现在课程选择方面,更应该在每门课程各种资源、各模块内部发挥重要作用。以学习资源模块为例,为了方便学习者的学习,建立知识点的导航是必要的。当学习者学完某一知识点后,可以通过超链接很容易地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继续学习,而不需要回到目录。这种概念同样适用于课程之间的导航,当完成某一门或者某几门课程的学习,建立一定的学术基础之后,可以通过课程导航,较为方便地进入下一门课程的学习。由以上的分析可见,五个模块之间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穿插、相互配合。这种穿插与配合应该以导航系统为重要的实现手段。结合上述各模块的配合方式,如图3所表现的,以建立超链接为主要手段,学习资源模块、考核资源模块、交互平台模块和评价体系模块通过导航资源模块形成了网状连接。交互平台模块与评价体系模块有所重合,这主要是因为部分评价是通过交互平台实现的。要注意,出于方便学习者的考虑,超链接在建立时,应对被链接的内容做出简明扼要的说明。

三、国家开放大学金融类课程网络资源的构建原则

(一)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资源容量

在课程资源建设上必须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学历与非学历课程的各种资源容量。如《经济数学》作为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如果安排在大专层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中,则应该根据大专层次学生的水平和需要进行构建,课程资源的重点应当主要集中体现各种数学公式的应用,各种数学定理的来龙去脉则可以淡化。然而,如果安排在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中,基于学生既有研究、改革、创新的能力,也有这种需要,则不应只停留于数学公式的介绍和应用上,而应该将各种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来源、发展和推导等作为该课程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来设置。

(二)以课程性质为基础,采用界面友好、紧跟时代的呈现方式

教育部在2012年《关于同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的批复》中指出,国家开放大学主要面向的学习者是成人。由于精力、时间、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并不是所有成人都能够在所有的课程资源中高效、准确地判断和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资源。因而,可以说界面友好、紧跟时代的资源呈现方式是学习者便捷调用网上资源的基础。界面友好应该从多方面体现,首先,资源的命名应简明统一,“简明”是简明扼要,学习者一眼就可以从命名中了解资源内容,“统一”指统一各种课程间同一类资源的命名规则,这样学习者可以大大缩短了解资源内容的时间;其次,资源的内容应该不定期地更新、充实,对于质量低和利用率不高的资源应该进行定期修改或者清理,以突出最新的、实用性强的资源,方便学习者选用;再次,文本资源的篇幅不宜过长,且最好能够以总结式的图、表、要点列示代替大段的文字;最后,呈现手段宜精不宜多,应该根据课程性质选择主要的呈现方式,其他的资源呈现方式可以作为辅助,例如,“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的资源可以采用专家访谈的视频资源作为主要呈现方式,辅助的相关背景事件和知识的解释则用文本资料的方式呈现。“紧跟时代”并不是指一定要使用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它所强调的是内容和教师用语的时代性。例如,适当使用一些非严肃的网络用语可以拉近学习者与教师的距离,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目前大多视频资源呈现的都是教师坐在摄像机前用一成不变的姿势授课,给人死板、不活泼的感觉,不易吸引学习者,因此,可以考虑对教师授课过程进行全程拍摄记录,教师个人风采得以充分发挥,使课堂有真实感,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求知热情。

(三)以优质资源为根本,持续保持后续更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中国远程教育机构的数量日渐庞大,国家开放大学要想从中脱颖而出,课程资源的品质是基础。特别是金融理论动态性极高,经常随着国内外金融政策和经济形势而变化,由此金融类课程资源的建设绝不能一成不变、一劳永逸,必须保持后续更新。例如,近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III》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有新的规定,课程资源中相关知识点就需要及时更新和体现。在资源更新中应该充分发挥在职学员的作用,考虑适当给予学习者上传资源的权限,同时需要教师对所上传的资源进行把关和选用。

(四)以对外推广为目的,适当利用外部力量

网络课件范文5

汉字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拥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并且形态优美的文字,可是在我们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只能单一的根据课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讲述汉字的构成和写法,过程单一、枯燥,容量也十分有限,而一些网络资源则为激发学生的识字潜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提供的一些与识字相关的游戏、教学动画来获取更多更有趣的识字方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校、老师、课本的范围内。教师可以从网络上精选动画课件来辅助教学。如在教学汉字“日”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在老师的播放控制下,那圆圆的红太阳会渐变成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教师将一些有用的网络资源巧妙的应用于识字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识字教学更加高效。

二、利用网络资源,使写字教学更加专业化

我国的文字从原始象形文字开始,经过真、草、隶、篆书体演变发展至今,其本身就是我国的文明史、文化史。在古代的私塾里,塾师除了教稚童“三字经”之外,还必须规定习字课。“日课三千”摹、临之法不可或缺。至近代,不管是光绪、宣统时的办学条令,还是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都设有专门的习字课,概莫能外。这充分表明写字教学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秀传统。从审美角度来看,写字教学中也包括美育的成分,汉字中的点、画、线条、结构、布局等是众多的艺术门类中既具象又抽象的元素。在小学,专门的书法老师是很少的,写字课上的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大都由语文教师兼任,因此,在指导学生书写方面都不是很专业。自从有了网络之后,我们发现网络上提供的一些教育软件可以为孩子们习得一手好字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比如,由全国书画十大教育名师胡一帆主讲的“一帆书法课堂”软件,就为学生提高写字水平提供了权威、细致、有效的指导。该教学软件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一共分成25个包装。提供钢笔字、毛笔字和粉笔字的写字姿势指导和书写方法示范,全套共含600余个课件,10000余个视频,20000张图片。平台采用校园网络版设计,操作简便,交互性强,只要安装在校园服务器上,即可做到全校所有电脑共享。本软件的开发对于校园写字教育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突破意义,也使语文习字、书法教学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三、利用网络资源,使阅读课程校本化

有句话说得好:最好的大学是图书馆,最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阅读,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孩子都喜欢阅读,因为喜欢阅读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前途。由此可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仅仅依靠语文课本中的单篇断章,显然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有效的阅读就应该把整本书阅读做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很多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的学校都积极提倡学生在小学阶段全程分层次整本阅读百本中外经典图书,并引入课程体系,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一些精读和必读的书目,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牵线搭桥,结合当地实际对教育部《新课标》推荐的书目和全国其他知名学校推荐的书目进行精心的对比、遴选、甄别、整合,进而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最佳图书,探索出以“语文教材为主,经典图书整本阅读”为辅的教育模式,使阅读课程校本化。

四、网络传播技术引入作文教学,开创了作文教学的新格局

网络的功能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具有其他作文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的优势显而易见。一是可以利用网上资源,丰富学生写作素材;二是能畅通发表渠道,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三是创设虚拟班级,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批改、讲评,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学习活动更加民主、开放。新颖的写作素材,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他们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更轻松,更踏实。

五、结语

网络课件范文6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异构的复杂程度增加以及网络设备种类增多,如何保证网络高效、可靠、经济、安全的运行已成为网络系统的重要内容,这也成为网络管理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网络管理系统的能力和质量关联着网络系统的各种性能及状态质量。因此,人们认识到网络管理的研究、开发建设成为目前网络管理建设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网络管理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网络管理的原理、协议及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培养学生网络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及评估,网络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及系统恢复等方面的能力。

二、网络管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网络管理课程是我系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在近几年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已经无法满足网络工程专业高素质、实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求。目前,网络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网络管理的大部分教材都很大篇幅介绍基于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的OSI系统管理模型以及电信管理网TMN,由于互联网规模不断变大,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网络管理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在该课程教学内容上应以SNMP协议为主。实验实践环节中,由于网络设备以及网管设备等条件限制,该课程实验比较单一简单,多为基础性实验以及验证性实验。在教学模式上,多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网络管理的内容较抽象,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三、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网络管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网络管理教学中,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优化是网络管理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前提。网络管理课程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网络管理的概念、管理模型、管理信息库(MIB)、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以及网络性能测试与评价等。

2.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的总称。根据网络管理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讲授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结合本课程,教师在讲述内容之前,要首先“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必须将计算机网络管理作为一门课程来学,然后再将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遇到的问题尽可能铺展开讲,让学生“起疑”我们该如何管理这么复杂的网络呢?网络管理究竟该管理些什么?如何管理?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必定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该课程的兴趣。第二,采用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网络管理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很多概念比较难以理解,如果直接给出定义,学生往往感到困惑,所以在讲解这些概念的时候,可以先给出一个具体实例,再抽象出基本概念,使得学生对这些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到概念就想起当时讲的实例,容易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印象。例如,“对象”与“对象实例”就比较抽象,有了对象和对象实例有什么区别?在讲解过程,通过一个集线器的实例就很容易能理解这两个概念了。还有,管理信息库中的“被管对象”,什么是对象?这个概念也是比较抽象的,但是如果能够结合一个路由器,就很容易说明被管设备与被管对象了。再有,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v1引入了一个共同体的概念,本身是很难理解其作用的,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利用snmpuitl工具获取MIB变量的具体过程,就会让学生清楚明白,原来共同体名就是双方通信的一个“口令”。第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网络管理是跟网络技术相关的教学,所以应该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丰富课题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将视频和文本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借助于自行开发的基于android的教学互动系统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获取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如课件、实验指导资料以及网络管理的一些标准文档等,还可以通过即时消息和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

3.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传统的网络管理课程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本课程增加了综合性与设计性题目,将实验内容设置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软件的安装与使用,通过对SiteViewNNM网络管理软件的安装使用,使学生掌握如何在主机与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等)上安装SNMP服务与配置SNMP服务属性,另外对软件的使用,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网络管理功能的理解和认识;第二部分为MIB变量的读取,通过snmputil工具查看网络管理设备的MIB信息,加深对MIB结构、对象实例等重要概念的理解;第三部分为SNMP数据包的捕获以及SNMP协议分析。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SNMPPDU的结构以及BER基本编码规则,理解SNMP协议的工作原理。

四、总结

网络课件范文7

关键词:出纳实务;网络共享课程;建设

1《出纳实务》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目标

目的在于建设优质的《出纳实务》课程资源,通过知名的网络平台实现共享,既可以为高校师生教学服务,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可以为社会上的会计人员自学提供服务。

2《出纳实务》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原则

为了解决传统的《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建设丰富多样的数字教学资源,借助良好的平台实现共享等举措。

3加强《出纳实务》精品网络共享课程建设的措施

3.1校企合作,科学设计课程内容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应该邀请企业一线会计和出纳岗位的业务骨干参与课程建设全过程,包括课程开发与建设、授课过程、学生实习、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校企合作双方专家经过广泛调研与深入探讨,针对出纳岗位所应具备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进行深入分析,设计教学内容及对应培养的职业能力分析如表1。

3.2建设丰富多样、优质的网络共享教学资源

根据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应编写和制作全面的学习资源,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学习指南、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设计、课件、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制作教学微课和教学动画、特色教学视频、习题、案例、实训等。总之,尽量将教学内容以图片、动画、影像等令90后甚至00后学生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眼球、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有关假钞识别等内容采用网络课程和电子课件、微课等来直观展示,有关手工点钞方法以及翻打传票、票证填制等技术要点采用视频教学,有关中英文录入采用打字软件进行教学等比较抽象和重要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表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对知识的掌握。

3.3加强共享平台的构建,大力宣传和推广

优质的教学资源,必须依靠好的平台推介出去,使学习者能知晓并方便使用。目前,互联网上存在许多影响力比较大的共享资源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智慧职教、蓝墨云等。各大高校可采取先进的网络技术借鉴已建成的网络平台模式,建设一个统一权威的资源共享平台,并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化,保证资源管理的统一性,这样才能够高效地管理和维护相关资源。另外,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推广是必需的,可以在校报、推广专栏、某些有影响力的网站和教学研讨、教学网络群组等场所推广信息,提升相关资源的知晓度,以此促进学习资源的共享,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渠道。除了线下的课堂教学外,利用线上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共享资源,可以进行学生自学、留言讨论、辅导答疑、作业测试等多个教学环节,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使得教学不受时空的限制。

3.4建立完善、有效的教学共享资源管理制度

要使优质的教学共享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就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管理和监督,要配备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进行管理。有关管理部门可以制定详细计划和考核指标,定期抽查考核。另一方面,要建立奖惩机制,给予那些及时更新和维护教学共享资源的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年终增加绩效考评分、职称晋升方面给予加分等;如果没有及时更新,可以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如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以及职称晋升方面给予降分等。

3.5改革考评方式

考评方式还是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但由于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网络资源共享课程较多地利用了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为教师及时全面检查学生作业、进行平时测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样教师平时可以更方便、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因此,可以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比重,如平时与期末成绩各占总评成绩的50%,或60%和40%,甚至70%和30%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比例。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包括:网络教学互动、课堂出勤、课堂参与、平时作业、实训测试等;期末考试以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为主要考核内容,教师从题库中调取试题生成试卷,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总之,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过程,今后的高质量的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可以从资源优化、平台建设、宣传推广、制度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多方面来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使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平洁,屈文,鄢友娥,等.网络共享资源在高校药理学教学课程上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33).

[2]徐德良,田玉兰,赵亮,等.网络精品共享课程资源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30).

网络课件范文8

关键词:网络教学;微课堂;实时性指导

一、绪论

自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以来,我国的网络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因此,网络教育已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的网络教学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网页给学习者提供教学材料和有关资料,同时与其他的有关教育网连接;第二层次是除了在网上提供学习材料外,还要求学习者能够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网上练习等方式进行异步双向交流;第三个层次是除第一和第二之外,要求能够和系统进行同步双向交流。对于实践性教学来讲,通过网络很难实现对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实时的指导性工作。同时通过网络也很难实现对实践性教学效果的评价。因此,目前实践性课程的网络教学还基本上停留在第一层次。同时,目前的实践教学的网络教学技术水平也比较低,主要还都是采用PPT课件展示的方式。展示的手段也非常的单一和呆板。因此,本项目组认为实践性网络教学需要谋求比较新颖的网络教学方式,尽可能的实现对学生实践步骤的实时性指导,因此本项目采用实践性课程《电子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实践性课程网络教学的实现。

二、项目研究目标

探讨实践性课程的网络实施,并以《电子技术》课程为研究对象,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设计,实现网络教学的高效。

三、本项目的研究内容

(1)实践性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2)实践性网络课程的网站建设研究;(3)实践性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探讨。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要能够做到实时性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能够做到快速的查找以及快速的得到解决。

四、方案实施

具体分为三大块,先细分知识点,再罗列常见错误,最后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实时性指导。(1)方案采用实例教学法与课题组探索的教学法相融合,与网络教学的实际相结合;(2)针对实时性指导问题,学生在实践操作电路板时,通过网络能够将操作步骤和细节问题快速的查找到;因此,实施的方案是将电子技术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分解,学生点击任何一个知识点时都可以查询到;(3)针对学生评价与意见反馈,后台直接回复并及时完善对应的知识点和常见错误。

参考文献:

[1]夏欧东,章站士.关于网络课程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