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论文范例

网络编辑论文

网络编辑论文范文1

编辑前阶段是编辑部进行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阶段,这是编辑为学术期刊的文稿编辑加工设计之前的准备阶段。编辑中阶段是编辑流程中的核心步骤,这一阶段,编辑者需要对文稿进行评审、加工整理、设计、编排,因此在这一阶段内,编辑部通常会增加多个流程和环节来审查和决策文稿是否采用和是否有出版价值,一般会进行初审、复审、终审三个阶段来决定文稿是否进入最终流程。编辑后流程是整个编辑过程的收尾工作阶段,主要包括出版和对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学术期刊编辑的网络化给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工作模式下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进行的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校对的工作通过网络化整合,通过网络就可以将几道工序在网络上进行整合、完成,据统计,一名大学学报的编辑用传统模式每天使用信息软件校稿的效率比传统人工校稿的效率提高了70%。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其快捷化和网络化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编辑部的编辑流程,节省了编辑时间,并且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学术期刊的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

2基于网络技术学术期刊编辑流程的创新

2.1选题、组稿方面的创新

学术期刊编辑需要及时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选题,传统的选题策划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而网络信息的便捷性使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变得十分简单。学术期刊编辑可以根据学术专业的特点精心设计,组织策划和开发选题,不断提高选题的质量和水平。学术期刊的编辑在网络上通过关键词、主题词等的词频搜索、检索可以快速掌握选题在国内外其它刊物上的发表信息,同时编辑还可以通过其它刊物的文献资料掌握选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向。编辑部通过策划、比较、分析和选题确定,及时评价选题的科学性和研究价值,编辑部通过网络调查使读者参与网络互动,分析市场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组稿计划和编辑方案。在网络化的帮助下,学术期刊可以将组稿计划及时在网络上公布,给期刊读者更多的信息和透明度。编辑部通过在线交流和电子邮件与专业学术条件符合要求的专家学者约稿或组稿,能够提高组稿效率。通过网络技术,编辑部既能快速、高效地组稿、约稿,同时读者又能够参与编辑过程,有利于读者群体的扩大。

2.2审稿方面的创新

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的编辑通过网络数据库可以方便地查阅各种科技文献资料,同时利用数据库的高速运算机制提供的检索功能,通过关键词、主题、期刊来源、参考文献等条件进行定向检索,进而审查稿件的学术价值、论文水平和创新之处,提高了审稿的工作效率和稿件质量。同时数据库上提供的强大的抄袭和复制率查询使稿件的可信度和防止稿件抄袭有了极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稿件整体质量,避免学术剽窃。针对学术期刊的复审和终审,编辑部无需再用传统的会议或当面审核的方式,通过网络交流和在线审稿的方式,网上优选的专家或审稿人,即使身处异地,同样可以审稿,编辑部在网络上综合专家或审稿人的意见。网络审稿的方式节省了审稿时间,降低了审稿费用,并通过优秀专家和审稿人提高了审稿质量,缩短了审稿周期。

2.3编辑、排版、校对方面的创新

传统的稿件收集过程中,因为人为录入的误差导致稿件的错误率增加是编辑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但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交稿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排版时间,保证了稿件的准确性,降低了稿件的错误率。学术期刊编辑在电脑上通过电子排版系统对稿件进行编排处理的同时,可以随时根据版式要求和其它编辑的意见进行及时修改。鉴于学术期刊的特点,其专业性较强、术语较多、专业符号较多,运用计算机编辑软件中的专门模块可以方便地查询常见错误和编辑专业术语中的错误。对于准备采用的稿件,编辑人员在电脑上进行编辑的同时还可以将编辑和修改痕迹保留下来,方便审核或主编审阅。对于包含较为复杂的图表、公式等稿件,编辑人员可以将其通过网络交给专业技术编辑或美编对图表、图片进行编辑排版。校对人员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机上校对,或通过联网进行交叉校对,提高了稿件的准确率,缩短了校对时间。

2.4出版方面的创新

普通的期刊编辑部可以加入专业网站的大型网络期刊数据库,规模较大或影响力较大的期刊或编辑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要求建立自主网站,实现期刊网络化出版。网络化的出版方式提高了学术期刊的出版效率,扩大了读者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读者能够及时、方便、快捷地查阅学术期刊和利用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方式提高了学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增加了学术信息的影响力,同时通过网站数据库的查阅记录和引用记录等信息使编辑可以获得文稿查阅量和引用量等信息,同时许多期刊社或编辑部自建的网站通过建立论坛或交流空间等方式增加了读者与编辑互动交流的空间,使编辑过程体现出更多的互动性和受众参与性。

3基于网络学术期刊编辑流程对编辑提出的要求

3.1编辑部的办公和管理要实现网络化

编辑部的办公和管理要充分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通过网络化管理,编辑部通过网络调查和网络征求专业审稿人和专家的意见、建议等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出版质量,及时跟进读者需要,更新栏目设置、版面设计和刊物特色,以满足读者群体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编辑部通过网络化办公和智能化管理等手段,将编辑部的成本预算、发行管理、行政、财务等方面管理智能化、系统化,降低了编辑的工作量,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

3.2编辑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需变革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的编辑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和时代紧迫感,要紧跟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及时转变编辑出版的思维模式。学术期刊的编辑不仅要具备数字化意识,还要具备开拓精神,敢于开阔传统视野,理性思维处理稿件。学术期刊的编辑还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能正确处理各方的利益关系,在谨慎处理各个稿件的同时,能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期刊的质量,保证社会效益是首要位置,辅之经济效益。此外,学术期刊的编辑要具备一定的计算式操作技术,能熟练进行文字处理、排版编辑、图形处理,并能运用相关软件辅助编辑,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网络基本知识并能有效运用,将全新的网络稿件处理工作方式应用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

3.3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术期刊出版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求学术期刊的编辑应当具备全面的知识和素养,在精通业务知识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新的科技手段和网络技术,针对期刊的专业要求,以相应的基础知识做支撑,同时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学术期刊编辑软件和网络化的编辑流程,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全面系统地掌握网络化的期刊编辑流程。在信息技术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面掌握文稿的背景、内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文稿的研究层次,要根据自身定位合理编辑出版。同时学术期刊编辑要要根据行业的动态和走向用超前的战略思想和行动来武装自己的知识,更新自身编辑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全面适应网络时代的学术期刊编辑环境。

4结语

网络编辑论文范文2

1.1新闻策划能力

在新闻媒介当中,编辑的策划从根本上来讲是对于新闻资源的整理和再度创造。新闻编辑人员要能及时的发现资源,并且对资源进行评估和最大限度的利用。媒体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带来的是激烈的发行以及广告竞争。而要面对这些竞争,媒体人员在版面设置以及稿件的处理上就应该同其他的媒体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就体现在其策划能力。因此,对于新闻行业的编辑人员而言,要具备较高的新闻策划能力。

1.2处理信息能力

在信息和厚报的时代,新闻媒体需要向大众提供很多信息资源,无论是何种媒体的编辑,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于不同的层次,内容十分的繁杂,而最终呈现给受众时确要是简单明了的信息报道。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这些繁杂的信息当中提取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就要求编辑人员能够准确的区分哪些信息资源是需要深入挖掘的,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因此,快而准确的接受和处理信息是新闻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我国新闻行业的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尽管同新闻改革前的新闻编辑人员素质相比有所提高,但同实践要求还存在较大的距离。从编辑人员的总体水平看,新闻行业还缺乏策划型和全能型的人才。由此可见,我国新闻编辑人员的培养责任重大。

1.3文字编辑能力

标题是新闻的核心,短短的新闻是庞大信息的集合。要将一篇新闻报道缩减成短短的内容,能否将主题内容凸显,加以渲染,删除多余的部分,使得文章内容更加的精粹,这不仅要考察编辑的逻辑能力,还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文字编辑能力。而且在短短的时间要能够具备较高的逻辑和文字能力,就需要新闻编辑人员多练和多思。

2.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措施

2.1提高新闻编辑人员的编辑素质

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总是在在匆匆忙忙中购买和订阅报纸。因此,报纸尤其是头版新闻的包装十分重要。除了新闻版面设计之外,新闻报纸的包装能力也是新闻媒介的一个主要的竞争力。例如,标题的制作要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而且还要具有吸引力。诸如漫画、数字等非新闻元素,以此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也更加便于读者阅读。新闻编辑人员可通过采用这些方法来对新闻进行包装,获取更多的读者的注意。

2.2开展交流培训

新闻单位可定期对新闻编辑人员开展业务学习,提供学习型的刊社氛围。新闻编辑人员不仅要接受基本的专业知识培训,还应当接受法律、科技和文化知识等及技能和知识培训,以适应网络时代下的新闻发展趋势。参加各种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交流会等来提高新闻编辑人员的知识层次,扩大其视野,使得其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新闻动态,增加新闻编辑人员的信息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选取一些编辑到高校或者国外进修学习,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有计划的选择编辑人员参加培训,鼓励编辑参与各种新闻交流活动。对于单位中的重点骨干要重点培养,让其接受相关的继续教育或者是业务培训。此外,还组织新闻编辑人员利用网络学习,从网络中获得更多的新闻资讯。

2.3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网络媒体时代,电视、广播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数字化。利用计算机和电视技术来实现电视特效技术,为大众提供更具有可观性和感染力的视频场景。非线性的编辑系统的产品化也同样的使得更多的制作单位通过桌面工作站来对节目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在人才培养中,也应该强化其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得其能够适应网络媒体环境。

2.4改革现有的采编制度

现有的采编制度过于的繁杂,有很多的中间环节。不少报社都是以采编分立的机制建立编辑和采访中心的,而编辑事务以及采访事务也都是分开进行管理的。这种采编分立的机制很容易使得记者同编辑间的交流产生障碍。隶属于不同部分的编辑和记者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记者主要是搜集线索,记者对事件进行整理加工,稿件写好后通过编辑中心传给编辑主任,再通过编辑主任传给编辑。而编辑的想法也同样的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传给记者。其中的环节过于繁杂和冗余,最终影响了记者和编辑的及时沟通,而且也很容易对编辑人员工作的主动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分到什么稿就编什么稿就是其导致的一个不良现象。

3.结论

网络编辑论文范文3

1.1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网络编码较为全面的定义了网络结点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中间结点一旦具备编码条件,那么中间结点就会对其所接受到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方式进行编码方面的处理。当编码的数据被逐渐的传送到后续结点之后,后续结点可以进行编码,也可以不进行编码,如果有需要还要进行编码的话,这时就要对接到的信息按照之前的方式再进行一次编码,然后传输,经过不断的反复编码传输,最终就会实现所有的编码信息都能够到达目的结点。最后一步工作就是目的结点通过对信息进行译码之后,就可以得到最初结点所发出的基本信息了。

1.2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

在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当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结点要根据哪种方式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组合。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比如说采用的编码系数选择方式,分组编码操作方式等方面,其具体的表现是根据编码结点分组进行编码操作的方式,其中线性网络编码主要表现是结点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实行的是线性编码组合型操作,不然编码的工程就会变为非线性网络编码。我们根据编码系数的选择方式,把网络编码构造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确定性网络编码,另一种是随机网络编码。这两种编码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确定性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编码系数是根据某一种算法进行确定的,而随机网络编码中编码系数是从伽罗符号中随机进行选择的,因此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在整个的网络编码系数选择中占据着灵活性的地位,这也是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特点。我们根据编码在网络系统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将网络编码分为了两种编码形式,一种是集中式网络编码,另一种是分布式网络编码。集中式网络编码是在编码的过程当中需要了解全局的网络拓扑,根据全局网络的情况来分配相应的编码系数,这一编码形式并不适合拓扑变换较大的无线网络。分布式网络编码仅仅需要了解网络当中一部分拓扑信息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编码操作,而且分布式网络编码还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性能。

1.3网络编码应用网络数据传送的研究

网络编码是一种编码和路由信息交换的技术,在传统道德路由方法基础上,通过对接收的多个分组进行相应的编码信息融合,以达到增加单次传输信息量的作用,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网络编码最开始提出时是因为多播技术,网络编码最初是为了提高网络多播的数据速率,而随着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网络编码在其他的领域也逐渐有了优势,比如说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从总体而言,对网络编码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进一步的减少了数据分组的传输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传送的功耗,由此我们看出网络编码为网络的数据传送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途径。

1.4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送技术研究趋势

随着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但是网络编码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尤其是网络编码的网络数据传送技术问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逐一解决。

1)网络编码复杂度得到降低。

现阶段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在提高网络编码效率的同时降低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这会涉及到网络编码的相应网络开销,这也是作为网络编码性能评价的内容之一,还有就是在网络编码实用化的过程当中,逐渐控制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减少网络编码需要的额外的计算量,从而降低系统的实施成本。这对于网络部署以及应用网络编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数据传送可靠性研究。

保证网络性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提高网络数据传送的可靠性,现阶段对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网络编码研究主要是根据多径路由展开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编码中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性。因此在多跳动态的网络环境当中,分析研究提高网络编码数据传送的可靠性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2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的相应解决方案

1)在对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研究当中

其出发点主要向三个方面集中:一是较为系统的分析网络编码在各个协议层与现有协议相结合的参数,其目的是为了让应用网络编码提高网络的系统整体性能;二是设计相应的对应网络性能指标的线性规划模型,以便求解出线性规划模型的最有设定;三是提高各个协议层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来实现参数的实时调整。

2)在对网络编码时延约束控制的研究当中

针对数据在网络中各个结点频繁的参与编码和解码的操作,使得数据编码时延逐渐成为了网络数据传送累积时延的主体,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网络编码的实际应用当中,提出了基于数据传送时延约束的网络编码模型,这一模型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对传送时延进行了优化的控制;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数据传送信息反馈机制,以此来促进数据在网络结点中的及时有效传送。

3结束语

网络编辑论文范文4

网络编码实际上是将路由和编码的信息进行相互交换的方式。传统路由主要是实现信息的存储和转发,网络编码则能够接收到几个不同的数据组,然后将其融合编码信息,增大传输信息的数量,从而能大大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结束了传统中认为独立比特不可压缩的理论。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有限域中的运算,将接收到的几个不同的数据组,在网络不同的结点中进行重新编码组合,然后将编码过的数据以多播的形式转发给各个目的结点,并由目的结点对其解码还原,得到原始数据,这样就实现了通信。网络编码的主要优势是提高了网络通信的系统性能,提高通信效率,这是因为网络编码增大了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减少了传输数据的次数,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网络通信的性能,不仅增加了网络数据的吞吐量,也提高了宽带的利用效率,还能平衡各网络目的结点之间的负载能力。在当前人们越来越依赖无线通信技术的的背景下,网络编码对提高网络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

网络编码在网络数据通信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都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上一些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都展开了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2.1网络协议结构

当前网络编码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部分还是在网络层方面,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有机结合,是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结构研究的重要方面。有一部分研究已经深入到网络编码如何有效结合协议结构中其他协议层,例如网络编码与MAC层协议或者与传送层TCP协议等等的结合问题。因为网络编码的特性与传统网络数据通信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不更改已普遍应用的传统网络协议,将网络编码与其融合将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例如,它们之间的兼容性、网络编码对网络协议结构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后来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研究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提供了框架性借鉴,使得网络编码能够与传统的网络协议有机融合,提高网络通信性能。

2.2数据传送模型

网络编码具有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数据智能化处理,这主要是通过对编码策略的设计来实现,而码构造算法是编码策略设计的基础。码构造算法主要是针对网络中间结点的编码方式,它需要保证目的结点能够有效识别出传递的编码信息并进行正确解码。所以码构造算法包含了编码和解码两个内容,并且要求其算法复杂程度低,易于实施应用。码构造算法主要有三种:代数型、线性型、随机型。线性网络编码能将中间结点接受的各路信息进行线性组合,这种编码运算较简单,所以得到了普遍应用。

2.3路由协议

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数据的传递效率和性能,它是能够将网络编码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基础,而且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进行更高层次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可以为以后开发新的网络提供借鉴和指导。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独立路由协议和编码感知的路由协议,它们主要的不同点是路由协议产生的过程中能否主动编码,也就是说路由协议是否能够提高编码的利用效率。

2.4数据传输性能保障机制

实际应用中,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数据传输的突然性和网络拓扑结构不稳定都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例如造成数据丢失或者传输延迟等。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技术的开发应该结合实际的网络环境,研究出能确保数据正确传输的保障机制和编码策略,尤其需要尽可能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和保证数据可靠传输。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中,利用QoS保证机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已研究出来几个解决方案,比如建立数据延迟时间的模型,从模型中找出延迟的解决方案;利用多速率编码器来分析各路中传输速率不同的数据,从而减小数据在编码器中的传输时间。

3结语

网络编辑论文范文5

网络编码实际上是将路由和编码的信息进行相互交换的方式。传统路由主要是实现信息的存储和转发,网络编码则能够接收到几个不同的数据组,然后将其融合编码信息,增大传输信息的数量,从而能大大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结束了传统中认为独立比特不可压缩的理论。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有限域中的运算,将接收到的几个不同的数据组,在网络不同的结点中进行重新编码组合,然后将编码过的数据以多播的形式转发给各个目的结点,并由目的结点对其解码还原,得到原始数据,这样就实现了通信。网络编码的主要优势是提高了网络通信的系统性能,提高通信效率,这是因为网络编码增大了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减少了传输数据的次数,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网络通信的性能,不仅增加了网络数据的吞吐量,也提高了宽带的利用效率,还能平衡各网络目的结点之间的负载能力。在当前人们越来越依赖无线通信技术的的背景下,网络编码对提高网络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

网络编码在网络数据通信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都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上一些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都展开了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2.1网络协议结构

当前网络编码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部分还是在网络层方面,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有机结合,是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结构研究的重要方面。有一部分研究已经深入到网络编码如何有效结合协议结构中其他协议层,例如网络编码与MAC层协议或者与传送层TCP协议等等的结合问题。因为网络编码的特性与传统网络数据通信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不更改已普遍应用的传统网络协议,将网络编码与其融合将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例如,它们之间的兼容性、网络编码对网络协议结构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后来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研究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提供了框架性借鉴,使得网络编码能够与传统的网络协议有机融合,提高网络通信性能。

2.2数据传送模型

网络编码具有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数据智能化处理,这主要是通过对编码策略的设计来实现,而码构造算法是编码策略设计的基础。码构造算法主要是针对网络中间结点的编码方式,它需要保证目的结点能够有效识别出传递的编码信息并进行正确解码。所以码构造算法包含了编码和解码两个内容,并且要求其算法复杂程度低,易于实施应用。码构造算法主要有三种:代数型、线性型、随机型。线性网络编码能将中间结点接受的各路信息进行线性组合,这种编码运算较简单,所以得到了普遍应用。

2.3路由协议

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数据的传递效率和性能,它是能够将网络编码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基础,而且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进行更高层次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可以为以后开发新的网络提供借鉴和指导。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独立路由协议和编码感知的路由协议,它们主要的不同点是路由协议产生的过程中能否主动编码,也就是说路由协议是否能够提高编码的利用效率。

2.4数据传输性能保障机制

实际应用中,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数据传输的突然性和网络拓扑结构不稳定都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例如造成数据丢失或者传输延迟等。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技术的开发应该结合实际的网络环境,研究出能确保数据正确传输的保障机制和编码策略,尤其需要尽可能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和保证数据可靠传输。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中,利用QoS保证机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已研究出来几个解决方案,比如建立数据延迟时间的模型,从模型中找出延迟的解决方案;利用多速率编码器来分析各路中传输速率不同的数据,从而减小数据在编码器中的传输时间。

3结语

网络编辑论文范文6

1.1网络设计原则

变电站网络设计涉及多种因素,其主要原则包括:

(1)数据业务分类。

变电站中各种数据业务通信要求不同,利用变电站数据业务分类的特性,组建不同特点的通信网络,在多种信息混合的情况下保证实时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是网络设计的基础。信息多样化和传递实时性是通信系统中的一对矛盾体,解决这个矛盾是选择网络通信方案的基本原则。

(2)网络互通和隔离。

通信网络应提供IED互联的便利性、灵活性,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预留空间;同时网络应满足各个系统间隔离的要求,以保证各个专业系统(保护、自动化)互不影响。互通和隔离是一对矛盾,构建变电站通信网络应该妥善解决这个矛盾。

(3)通信系统的建设成本。

变电站通信系统的性能与成本是网络设计中的另一对矛盾,较高的性能要求,往往导致较高的建设成本。降低成本的途径一是采用合理的网络结构设计,避免复杂的网络结构,减少通信设备数量;二是采用标准、成熟、流行的技术;三是合理配置网络资源,裕度考虑合理。

1.2“两层一网”整体构架

本研究根据网络设计原则,综合考虑智能变电站网络性能要求和建设成本,利用数据通信业务分类的特性,组建“两层一网”通信网络。“两层一网”中,两层指站控层、设备层,“一网”指全站MMS\GOOSE\SV合一网络。在“两层一网”两层网络方案中,笔者采用无源光网络技术,组建统一通信网络,。本研究通过采用面向连接、接近电路交换特点的交换技术(MPLS-TP)替代以太网技术,构建逻辑网络。通过网络互连使得变电站成为一个整体,变电站中任意两个IED设备通过统一网络可以直接实现通信,通过网络互连使得变电站成为一个整体,便于发挥各种自动化保护、测控系统的整体效益;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广播、组播技术实现保护、测控数据的一对多的跨间隔传递,大幅度提高通信的效率。

1.3无源光网络的设计

本研究变电站通信网络设计采用“两层一网”结构,通过引入无源光网络技术PON,将整个通信资源划分为许多小时间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无源光网络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并行网络技术和逻辑子网技术等。

(1)无源光网络技术

智能变电站网络引入了无源光网络技术PON,PON技术将整个通信资源划分为许多小时间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多倍地增加通信资源数量;每一路数据占有一个专属自己的时间片,各路数据之间不产生资源竞争。系统通过无源光网络的应用提高设备集成度和网络覆盖能力,引入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以提供具有亚微秒精度的同步控制环境;通过采用多重路径快速保护机制,提高数据传递可靠性,增强网络的鲁棒性和生存能力;通过采用专用业务网络技术,提供传递高速同步控制为基本业务兼容信息网、多媒体数据业务的综合通信平台。

(2)分组交换技术

为克服以太网交换技术的不足,“两层一网”网络设计中采用面向连接、接近电路交换特点的分组交换技术(MPLS-TP)替代以太网技术作为实时交换机的基本技术体制。分组交换技术采用固定的分组连接,每一个连接固定分配一定的资源,基本保证连接的资源不受干扰;通信网络可以为每两个IED设备之间提供固定的连接和固定的带宽。这种技术在数据传递前通过带宽资源分配机制确定资源,在数据传递过程中固定不变,强调面向连接、严格控制、资源独占和通信保障,因此该技术可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提供固定的通信时延。

(3)并行网络技术

在统一物理网络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并行网络技术,实现IED设备由单点接入到双网络接入的转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体组网中,主备两台完全相同的交换机和接入网络组成并行网络,IED设备配置P模块接口,采用标准的PRP方式(即双路并发、主动放弃方式,IEC62439),实现主备网络无缝、无损的保护切换。全站设备以并行网络保护方式接入,实现覆盖全系统的N-1保护和全路径端到端的1+1保护。

(4)逻辑子网技术

本研究根据数据业务的类型对通信网络资源进行实质性的划分,依据高级、紧急、快速业务资源专用,低级、慢速业务资源复用,各类业务之间资源占用互不影响的原则,利用可预配置时分复用交换技术,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成若干独立的逻辑子网分别传递不同类型的业务。本研究通过资源划分,将智能变电站典型业务分成GOOSE逻辑子网、SV逻辑子网和MMS逻辑子网3个逻辑平面,各业务之间逻辑隔离,互不影响,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

2实验结果与分析

以国网公司220-A1-1通用设计方案为例,变电站规模为主变3台,220kV采用双母线接线、出线6回,110kV单母线三分段接线、出线12回,35kV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8回。本研究采用“三层两网”组网方案,冗余双网配置,全站需配置站控层中心交换机4台、间隔层交换机8台、过程层交换机39台,合计51台交换机,网络设备投资约190万元。笔者按本研究“两层一网”组网方案,构建无源光网络,冗余双网配置,全站设A、B两个网,A网核心交换机冗余配置、双主工作模式,主要接入主变间隔保护一、220kV间隔线路、母线保护一、110kV间隔和35kV间隔;B网核心交换机冗余配置、双主工作模式,主要接入主变间隔保护二、220kV间隔线路、母线保护二。全站共需配置4台实时交换机。网络设备投资约60万元,较“三层两网”方案,交换机数量减少47台,投资减少130万元。

3结束语

网络编辑论文范文7

关键词:网络首发;体育类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中国知网;期刊出版

为了促进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规模化转型升级,中国知网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网络首发平台,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这一战略举措被认为是中国学术期刊迈向新时代、展现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开启新纪元的标志性起点。CAJ-N是英文ChineseAcademicJournal(Net-workEdition)的简称,中文全称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主管单位为教育部,主办单位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出版单位为中国知网。网络首发(OnlineFirstPublish)是指先将论文网络出版,按出版网址和时间确认论文首发权,之后将论文全部或其根文献在期刊印刷版出版的出版方式[1]。截至2020年11月1日,加入知网网络首发的期刊已经达到1895种[2]。网络首发的相关研究[3-9]阐述了其实践情况、对期刊发展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等,不可否认其在时效性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编辑部吸引更多优质稿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对推进我国科研论文的传播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加入网络首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加入网络首发的13种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为例,整理这些期刊网络首发的具体情况,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提高体育类学术期刊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完善网络首发的相关内容提供借鉴。

1体育类学术期刊知网网络首发的现状

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首发出版系统[2]公布的网络首发期刊统计得出,目前只有13种体育类期刊加入了网络首发,而这些期刊都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通过网站调查与统计得出这13种体育类期刊的网络首发及相关情况(见表1)。

1.1出版周期。13种体育类期刊中有9种是双月刊,4种为月刊。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中国体育科技》2019年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

1.2DOI格式。13种期刊除了《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外都有DOI,多数期刊DOI的后缀都是出版年(4位).出版期(2位).论文目录中的排序(3位);《体育科学》DOI的后缀是把中间的“.”去掉,其他同上;《中国体育科技》DOI的后缀是7位稿件录用编号;《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采用了两种DOI著录格式,整期汇编定稿文章的DOI后缀和多数期刊一样,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DOI的后缀是出版年月日(8位).序号(3位)。另外,《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和第2期DOI的后缀是出版年(4位).出版期(2位).论文目录中的排序(2位)(DOI不是中国知网申请的页面不显示),从2020年第3期开始DOI的后缀改为8位稿件编号)。

1.3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除了《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外各刊都有,其中《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微信公众平台在“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公众号下,《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同在“体育总局科研所书刊部”公众号下。笔者关注并跟踪了各个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发现多数期刊正式出版时都会发消息及时提醒读者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尤其《体育与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研究》等除了目次的推送外,基本每期都有个别文章的单独推送。有些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了出版信息,但是在中国知网上却查不到文章,也就是说网络首发滞后于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

1.4首发时间。首发时间多数都是月中,《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是双月月底,《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的首发时间是单月月初。另外表1中的“随时”表示该期刊实现了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尤其是只标注“随时”的《体育学研究》《中国体育科技》,这两个期刊的单篇首发数量较多。总的来说,虽然13种体育类学术期刊都加入了网络首发,但多数都是整期汇编定稿后的电子版提前上传而已(网站统计显示《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是近期加入知网网络首发的,还没有文章首发)。经调查统计:只有《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体育与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和《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的部分文章实现了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但多数也只是寥寥几篇文章,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网络首发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2体育类学术期刊网络首发的影响因素

2.1期刊办刊自主权的部分缺失与自身重视不足。据统计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有40多种[10],仅有13种加入了网络首发,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从办刊质量和影响力等方面来看,这13种期刊都是北大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除了《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研究》,其他9种刊又都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南大核心)。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中国知网对于网络首发期刊设置了一定的准入条件,另一方面也说明这13种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以及期刊主任或者相关负责人为了期刊自身的发展,非常重视网络首发,积极探索并尝试新的出版模式。体育类学术期刊多数都隶属于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办刊自主权难免受限,期刊各环节相关工作的变动情况要向上级主管主办单位层层汇报,再经过讨论同意后方可实施,这大大降低了编辑部(期刊社)的工作效率,从而导致一些期刊的主动变革与创新推行较慢,尤其是对新技术的应用。如果主管主办单位领导对网络首发这一新生的出版形式不认可或者认识不足,那么期刊自身也就对这类新技术无法实施与推行。办刊自主权的部分缺失是导致期刊自身重视不足的主要原因,另外,部分期刊编辑的求新动力不强,执行力较弱,也使得网络首发难以推行。

2.2DOI的录入格式不适用网络首发。统计显示,12种期刊都加入了DOI,但从DOI的录入格式可知,有7种期刊是论文必须确定了年卷期和页码后才能出现DOI号。这种DOI录入格式是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不能完成的,只有整期汇编定稿才能分配DOI号,所以这7种刊的网络首发都是整期定稿后的电子版提前上传。《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体育与科学》这3种期刊采用了两种DOI录入格式,就是为了实现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沈·29·阳体育学院学报》为了实现录用定稿以及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2020年第3期修改了DOI录入格式;《中国体育科技》的DOI录入格式2019年修改后也不影响录用定稿以及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从调查结果看,有超过半数的期刊受限于DOI录入格式而不能真正实现网络首发。

2.3录用定稿网络首发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据统计网络首发论文质量问题约占30%左右[9]。论文质量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为了抢首发权,文章的编辑和校对比较粗浅,文字以及格式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如果审稿专家把关不严,编辑在校对审读前也没有把关的话,一些没有创新的论文也可能会优先发表。其次,对于急需的作者来说,他们认为网络首发是一条捷径,也会间接造成论文质量下降。对于期刊来说,如果盲目追求首发而不控制数量和质量的话,就可能造成首发文章1年后还没有见刊的局面。中国知网规定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论文最长1年内在期刊印刷出版,超过期限之后中国知网将作撤稿处理。撤稿可能带来如影响作者的职称评定、课题结项以及博硕士毕业等后续问题。撤稿后的倒查机制如何顺利实施?如何规避此类现象的发生?此类问题的存在是许多期刊网络首发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少、整期汇编定稿多的原因之一。

2.4编辑部人员配置缺乏以及首发环节繁琐。经过对13种期刊编辑部的调查得知:编辑部编辑人员最多的仅有4人,人手紧缺是普遍现象,很难配置专门人员来负责网络首发这项工作。网络首发文章上传后进入“审核”环节,知网一般3个工作日审核结束。没有问题的文章直接上网,而存在各类问题的文章会出现在“错误列表”中,这就需要负责人及时关注首发系统,下载审核意见,修改后重新上传再次接受“审核”。另外,提交文稿有录用定稿、排版定稿和整期汇编定稿,如果首发论文是录用定稿或者排版定稿,这些“审核”过的文章后续如果修改只能通过“勘误”或者“撤回”环节才能处理。这两个环节都需要编辑部提交申请、经过中国知网审核处理后才能完成,这些环节走完流程有可能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过程的繁琐让编辑部疲于应对。

3体育类学术期刊网络首发的对策

3.1完善期刊管理制度。学术期刊是否受重视,多数取决于其等级或者排名情况,尤其是期刊的等级,是南大核心、北大核心还是省级,学校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11]。期刊若想受重视,就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等级或者排名,不断创新求发展。期刊需完善自身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工作落实。编辑部或者期刊社要建立完整的工作规范,细分编辑出版工作和编务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编辑部或者期刊社要创造条件,畅通编辑职称晋升通道;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编辑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以提高编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12-13]。

3.2积极探索新的DOI录入格式为了实现录用定稿或排版定稿的单篇网络首发,《沈阳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修改后的DOI录入格式值得借鉴。虽然《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体育与科学》为了录用定稿或排版定稿的单篇网络首发,采用了两种DOI录入格式,但是笔者认为两种录入格式同时使用不如一种格式规范。所以建议各个期刊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一种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DOI录入格式。

3.3坚持保障首发论文质量的原则。体育类学术期刊要坚持首发论文质量第一的原则,主编、主任、编辑等要对论文严格把关,对首发论文也要实行主编终审制度。体育类学术期刊还需要从自身的出版流程和管理上查找不足,不能为了论文首发速度而求快,要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保证稿件质量;确保各种基本信息与印刷纸质版保持一致,避免基本信息(尤其是论文的题目和作者信息)的更改[14];坚持“对优秀稿件实行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原则,杜绝各种情况的撤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首发。另外,中国知网规定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论文最长1年内在期刊印刷出版,笔者认为1年时间过长,建议缩短二者的时间差为6个月。

3.4优化首发操作环节。多数编辑部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网络首发工作,如果网络首发的各个环节要求过高或者烦琐,势必会影响正常的编辑工作,所以网络首发的上传稿件或者修改环节应该简单易操作为宜。建议在“稿件状态”环节增加“重新提交”之类的选项,这样如果稿件还有相关完善内容,可以重新提交,操作起来更方便。目前的环节一旦提交后只有审核结束后才能通过“撤回”环节实现重新提交。网络首发还是新兴事物,有些操作环节和相关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4结语

网络编辑论文范文8

西方学者对媒体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首次提出媒体融合的概念(MediaConvergence),他认为“媒体融合是将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汇集在一起”,并指出“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的生存”。在我国,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快速步入信息时代。近年来,3G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在通信和大众传播领域全面推进,数字化新传媒以及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在此环境下,我国新闻传播界引入媒体融合这一概念,并将其内涵进行拓展,使不同媒体通过交互作用,达到和谐共生、互促发展的状态。媒体融合是基于多元化信息传输渠道的新兴传媒模式,将以往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通过数字化技术与电脑、手机客户端、阅读智能终端等有效结合起来,衍生出多种形式的信息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受众能够随时随地、便捷地接收、查阅、观看自己所需信息。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可见,媒体融合将成为新闻传播、出版发行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

2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络技术日臻完善。受众一改以往只能通过纸质媒介阅览信息的状态,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即时通讯设备获取海量的信息。信息时代纸媒危机,曾经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京华时报》《东方早报》均于2017年1月1日休刊,《东方早报》原有的新闻报道及舆论引导等内容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网。具有传播思想、发展学术、传承文化等社会功能的学术期刊,其纸刊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绝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版方式还是以纸刊为主,通常是将纸质刊的同等内容上传至网络数据平台。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术期刊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下一些问题:(1)学术论文的时效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2)学术期刊容量有限;(3)传播面、影响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4)学术论文的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将学术资源和学术信息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及时、迅速地传播出去,在读者、作者、编者之间实时流通,是学术期刊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媒体融合,虽然对以往按部就班运行的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对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进一步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运行策略

学术期刊展示的是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领、评价、传播和馆藏的作用,其中所刊发的文章主要以原创论述、研究综述、书评等为主。目前,各办刊人就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达成共识,纷纷探讨融合之路,并付诸实践,针对传统纸质期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3.1优先出版,网络首发

将学术论文及时发表,使作者的研究成果得到及时传播,是评价学术期刊办刊效率的重要指标。由于学术期刊所刊发文章的学术性很强,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编辑策划、组稿、审阅(包括初审、复审、终审等)、排版、三校一读、过红、清样、印刷等一系列环节的发表周期。按照出版法规定,期刊出版的时间和容量是确定的,不能随意更改。即使作者收到最新印刷出来的纸质期刊,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仍然是数月前甚至是一两年以前的研究成果。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各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尤其是科技期刊所涉及的内容,如此长的发表周期是很难满足作者刊发学术论文的需求的。网络首发的出版方式,是将学术论文在网络数据平台进行优先出版,按出版网址和时间确认作者的首先权,并为论文配置唯一的文献DOI号,之后再将该论文的全部或其根文献进行纸质出版。据统计,2017年10月16日中国知网数据平台正式启动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截至2018年10月10日网络首发已合作期刊856种,网络首发论文56955篇,篇均提高53天。从这一发展势态可以看出,相对于纸质期刊的发表周期,论文网络首发的提前时间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网络首发阶段单篇最高下载量为30712次,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助于作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得以快速发表、广泛传播。通过网络首发的出版方式,将纸媒和网络媒介进行有效融合,形成刊网融合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术期刊时效性不强、容量有限的不足,继续吸引优质稿源。按照国家关于网络连续出版物的管理规定,网络首发的文章均可被认定为正式出版。虽纸刊还未印刷出来,但作者在评职、考核、结项时,均可凭期刊编辑部以及数据平台提供的相关证明,将这些优先出版的论文作为已发表的学术成果。

3.2实施全网络化编辑出版流程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多数学术期刊逐步实现作者在线投稿、编辑在线办公、专家在线审稿的网络化办公模式。从收稿、审稿,到编辑、校对,再到出版、发行,通过采编系统将每个环节都统一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运用新媒体技术创建良好的运行机制,通过网络实时通讯工具与作者、读者、审稿人进行互动交流,接收反馈意见,及时更新与完善业务流程,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媒体融合打破了传统纸刊的工作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各种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新型运作模式。为了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调动潜在用户,建议加强期刊宣传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也可自行开发OA系统和APP客户端,但日常维护和运营成本较高。在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他们更习惯于即时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当今微信几乎是手机用户每天都要翻阅的,因此利用微信公众号为读者提供服务、为期刊进行宣传是最可行的。微信公众号需要经常性的维护,主要包括主界面的更新、论文内容的、最新资讯的推送、与用户的互动等。学术期刊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融合了多种媒介,利用自身移动互联网优势,服务于作者、读者,同时也使编辑的工作不拘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益于学术期刊的资源融合,推陈出新。

3.3促进网络出版的多样化、细节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期刊的媒体融合运行模式,是将传统纸媒承载的论文内容数字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受众在互联网上检索和阅读的问题,在网络数据平台人们可以根据“主题”“篇名”“作者”“关键词”等查找所需信息,互联网媒体向人们提供图片或PDF等格式的全文,这一模式基本上可看作是将纸质内容进行机械的搬运,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学术信息的需求,没有很好地将媒体融合服务于学术期刊的发展。网络媒体具有数字化、全球化、多样性、无限性、迅捷性、互联性等特征,可储存海量信息,页面所呈现的内容生动,能够为用户提供多链接的细节查询服务。这些都是传统纸媒无法比拟的。纸媒的版面容量是非常有限的,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做到尽量精简,更多的是呈现研究结果、证明结论,无法将作者的思维形成过程、具体实践步骤完全展现出来,而这些是读者更想了解的。在未来的媒体融合发展中,为了满足作者刊发需求以及读者对研究成果追踪溯源的要求,学术期刊可以进行有益的尝试,进行增强出版,促进网络出版的多样化与细节化。将在纸媒印刷的论文作为根文献内容,与此同时在网络媒体上呈现将与之相关联的电子附加材料,详尽地描述研究成果的细节和全貌,例如大量的原始数据、工程设计图纸、公式推导过程、软件运行程序、诊断治疗方案、史实考证资料、具体案例分析,以及相关说明性文件。在纸刊数字化出版的网页上,在适当位置添加电子附加材料的链接,方便读者查阅。网络媒体提供的高清度视频可以更形象、准确地呈现研究对象的实施过程、运行轨迹等,达到最佳的刊发效果。在纸刊论文中标出二维码,读者通过扫码,可观看到该视频。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运用网络链接和多媒体描述手段,促进网络出版的多样化和细节化,使作者拓展了表现空间,不受纸媒容量的限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使审稿人更易于了解稿件内容,加快审稿进程;便于读者理解、复制、应用论文的研究成果,实现科研共享;同时提高了论文的阅读量和引用率,提升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3.4加强复合型编辑队伍建设

在学术期刊的运作过程中,媒体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组合、拼接,而是要从刊载内容、应用技术、传播渠道、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进,以达到最佳的融合状态。由于办刊规模及体制原因等限制,目前传统学术期刊的人才储备与技术支持不能满足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需求。以往我们说,编辑既应是专家,也要是杂家,这里的“专家”和“杂家”都是指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储备深奥的专业知识。却没有要求资深编辑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将编辑技能与新媒体业务进行很好的融合。现在很多学术期刊已经购买采编系统,看似已实现审稿、发稿等操作的数字化,但这一过程并非真正地实现了编辑流程与互联网的融合,有时采编系统的作用仅是向作者提供稿件审阅的进程,甚至由于缺乏专人维护,没有及时对稿件的追踪情况进行更新,使作者无法获得最新的进展。究其原因,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想要实现转型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首先,编辑出版人员应掌握多种媒介的操作技能,谙熟互联网技术;了解网络通讯、智能终端等设备的工作机理、运行模式;掌握与编辑流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能够熟练地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操作。其次,对来自各媒介的海量信息,能够进行甄别、筛选、整合,并将得到的有用信息加以梳理、加工。将碎片化的内容,如一些概念、原理、数据等知识元,基于知识元之间的关系进行重组,构建各种所需知识库。再次,学术期刊还需要具备跨媒体传播策划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在进行媒体融合发展时,期刊不再局限于传统纸媒的发行传播形式,其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更多的受众在网络媒介、手机客户端、智能终端接收信息,查阅学术期刊的最新动态。因此,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策划,完善运用不同媒体进行融合时的工作流程,努力打造品牌期刊。加强复合型编辑队伍建设,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式:第一,注重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第二,引进专门人才,各尽其责,打造复合型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