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守则范例

网络安全守则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1

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管理包括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运行制度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网络支撑能力管理等内容。其中系统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我区气象信息中心信息传输网络有三种网络结构形式:一是安全等级最高的内部局域网,各盟市台站及区局直属各单位几乎所有计算机都在该网上;二是以数字专线与有关政府机构构成的政务专网和通过不同授权等级共享的各级数据资源;三是通过宽带接入气象网站、供广大用户浏览的公众互联网。系统运行制度管理就是要提高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的科学管理水平,建立相应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系统业务标准,统一规范局域网络。用户信息管理就是包括IP地址和域名在内的基础运行信息,对于用户的基本信息记录,包括姓名、所属机构、职位、职责权限和邮件地址确认等方面也是网络信息管理重点。保证信息源的稳定与有效,一方面要提高信息资源的防篡改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信息的泄露和不良信息的侵入。网络支撑能力管理就是提升网络系统水平,完善公共服务网络支撑能力,涉及到网络服务器的配置情况与信息服务、访问状态以及负载均衡等多方面与服务器相关的信息范畴。

二、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安全防范问题

1.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安全需求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已成为气象业务的重要支撑,安全、快捷、高效和高度共享的省级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是全面提高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的关键。但网络系统遭受病毒侵袭、病毒软件破坏、网络故障等现象时有发生,还会出现配置良好的终端计算机却运行很慢或无法运行等故障。因此着力增强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能力,提高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水平,建设规模适度的核心业务异地备份系统,提高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事件的能力,确保信息网络系统稳定运行,已成为信息网络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2.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安全防范

首先要从硬件上做好安全防范。建立互联网出口硬件防御装置,如硬件防火墙、网页防篡改系统等;局域网内部多层次防护,如网络管理软件、防病毒软件等;针对工作人员信息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应用程序存在漏洞及内网病毒难以防范等安全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服务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综合部署,有效避免病毒等入侵,从而保障计算机系统和局域网络等安全、可靠运行。其次要从软件上做好安全防范。周密的安全策略要求有严格制度的约束、规范的技术培训和机敏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建立。因此制订网络安全管理守则、机房管理制度,做到权责分明、操作规范、流程清楚、保密严格的高安全、高可靠的动态管理是安全防范体系建立的首要条件。

3.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安全保障

气象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干扰或者窃取。因此,建立网络安全系统,对于保障气象信息网络传输系统至关重要。保障气象信息传输系统网络安全,第一建立网络安全组织,从制度上明确气象信息传输系统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第二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安全策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安全措施。如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数据备份策略。第三对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加强对气象信息资源、密码系统、安全检测等系统的管理。因此,要想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信息传输中顺利应用,就必须建立网络安全系统。

三、结束语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2

1校园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

1.1计算机及网络水平应用有限

当前很多学校对校园网络安全不够重视,基本上没有对校园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防范,致使安全威胁愈演愈烈。从实际操作来看,校园网用户大多注重各类应用软件的操作,而忽视了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很多用户希望有方便、高效及其快捷的使用网络,最大限度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相应的较少考虑存在的风险性;加上缺乏完整的密码管理、信息保密的知识,最终导致校园网络存在严重的网络威胁。

1.2攻击工具获取较容易

互联网上存在的攻击工具有很多,大多都没有设置权限限制,可自由下载,加上这些攻击工具的操作较为简单,即使不精通攻击的人员也能够根据软件使用说明,操作攻击工具对网络信息进行大肆攻击,也就导致了自动化攻击工具的泛滥,增加了校园安全风险,使得校园面临的安全威胁愈来愈大。

1.3操作及应用系统存在漏洞

操作及其应用系统所造成的网络安全威胁是网络安全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难解决的问题。据数据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漏洞数量处于较高水平,且逐年有增加趋势。尤其随着计算机数量及其网络宽带的不断增加,网络病毒的传播速度也非常快,其中较为出名的病毒有“红色代码”“尼姆达”及其“蠕虫王”等,这些病毒均在网络安全中占着较大比例。

1.4网络协议存在漏洞

互联网所使用的网络协议有TCP/IP,该网址也是高校主要采用的网络协议,具有开放性及其通用性等,由于在最初的因特网设计中基本没有考虑到网络安全问题,使得存在着较大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在:源路由选择欺骗(SourceRoutingSpoofing)、IP栈攻击(tPStackAttack)、鉴别攻击(AuthenticationAttacks)、数据窃听(PacketSniff)等,这些威胁极易造成系统的崩溃。

2校园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校园网络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研、学习及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鉴于以上存在的校园网络安全威胁,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校园网络安全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认证技术、密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入侵检测技术。

2.1防火墙技术

数据包过滤防火墙在实际应用中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却能够实现很好安全防御能力的系统。在包过滤原则下,系统首先对报头字段进行分析,并确定是否对包进行转发,在智能的分析下,对数据包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应用,其优势是能够在校园网这种相对简单的局域网中,在较小的成本投入下,确保系统的安全性。此外,在包过滤防火墙在传输性能以及扩展性能上的明显优势,也是其能够与任何应用兼容,是存在于整个系统中的客户端程序不需要任何改动就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针对校园网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笔者认为加强系统安全建设着重应当在以下两方面下大功夫。首先,鉴于绝大部分校园网都已经具备了Windows系统自动更新服务以及能够使用网络防病毒服务的现状,当前最主要做的事情就是,针对应用不广泛的现实,对用户进行技术宣传和指导,通过必要的杀毒、补丁软件安装,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其次,对windows系统运作过程中安全策略进行分发,着重建设账号安全建设、加大对共享权限的设置设置力度,提高系统的安全配置能力。其实施流程如下图1所示:智能防火墙技术是一种依靠记忆、概率及其决策的智能方法,进而实现访问控制的目的。到目前为止,一种新型的防火墙技术主要有:入侵防御技术、防欺骗技术及防扫描技术。

2.2认证技术

所谓的认证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建立可靠及安全的通信道的过程,主要是安全信息系统的“门禁”模块,使用认证技术的主要目的则是指验证信息发送者的真实性,能够确信能够被冒充,另一方面,则主要是验证信息的完整性,最终确保被验证信息的传递性。当前,所使用到的认证技术主要有数字证书、数字摘要、数字信封、数字签名及其智能卡等。数字证书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信息安全技术,经过第三方机构中心签发,也是一个经证书授权中心数字签名的文件,可通过加密及签名的电子密钥对其进行绑定。每一个用户则可自己设定一把特定的私有密钥,对计算机进行解密及签名,同时可设一个公共密钥,一组为用户共享,当发送保密文件时,可对接受放的公共密钥进行加密,而接收方则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解码,确保传输信息的安全性。数字签名是指在数据单元上的一些数据,对数据单元所作的密码进行变换,这些数据及其变化则能够使使用者确认,进而达到保密的目的。最后,智能卡是一种智能集成电路卡,不但能够读写数据,而且还具有存储数据的能力,可实现对数据的加密及其解密,进行数字签名及其验证签名。

2.3其他技术

主要包括密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及入侵检测技术:①密码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密码技术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集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其电子通信于一体的学科,通过密码技术不仅能够确保机秘性,而且还能够完成数字签名及其身份验证等,使用密码技术可确保信息的机密性。②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是安全防范及其保护的重要内容,主要是确保网络资源下不被非法使用及其访问,维护网络系统安全及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是确保网络安全的核心。实现访问控制需要经过两个重要过程:依靠鉴别来检验主体的合法性;通过授权来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性。访问控制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对任何资源未授权的访问,保护访问能做什么,预防非法用户进入系统或对系统进行非法使用。③入侵检测技术。可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误用入侵检测技术、异常入侵检测技术。其中误用入侵检测技术是指所有可能入侵行为都被识别及表示的前提下,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这种方法能够直接判断攻击签名的出现,是一种直接的方法。异常入侵检测技术则是指行为的检测,假设所有的入侵行为都是异常的,通过建立系统及用户需要的正常行为,比较当前系统或者用户的行为是否偏离行为特征轮廓,最终判断是否是非法入侵,是一种间接的方法。

3结束语

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步法不断加快,校园网络范围不但扩大。然而,校园网络发展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影响了校园网络的正常及健康使用。为此,本文特分析了防火墙技术、认证技术、密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及其入侵检测技术,旨在增强校园网络安全,以望对今后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智勇 单位:青海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第二篇

一、提高校园网网络安全意识

a.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每天需要备课、制作教学课件以及在网上公布作业等,学生需要借助校园网下载与学习相关的各类信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此教师和学生使用校园网的频率较高,教师和学生对于校园网存在的安全问题是有责任的。但是大多数学校的师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学校需对此真正的重视起来,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这一庞大的用户群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校园网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最基本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师生们应了解并掌握,引导学生将网络技术运用到校园网的安全建设,从而保障校园网的安全。b.完善校园网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无论是企业、学校,还是一个国家,管理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是一大忌,所以严格的管理是校园网络安全的最重要的措施,校方必须对此从思想上真正的重视起来,从行动上真正的落实起来。所以校方需要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来管理校园网,并针对校园网的各个职能部门,明确其岗位职责,同时针对用户需要制定用户使用校园网时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和使用守则。c.规划安全策略。校园网所处的环境是整个网络环境,网络本身和信息安全问题具有动态性,难免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校方应针对相应的各类安全性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并以安全策略为核心,防患于未然,做好各类准备,所有的防护、检测、响应都是根据安全策略实施的。

二、从技术上保证网络安全

a.静态技术。针对校园网的安全问题,管理者除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还需加大安全防范技术来达到保护校园网的目的,而静态技术防护时最传统的安全方法了。运用VLAN技术。VLAN技术的核心是网络分段,校方可以考虑运用VLAN技术来加强内部网络安全管理。运用VLAN技术能够达到限制用户非法访问的目的,该技术能将网络分段并隔离,从而实现相互间的访问控制。网络分段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分段,一种是逻辑分段。由于两种方式的优势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防火墙。防火墙是防范病毒、非法分子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能够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它的过滤器技术同时可以屏蔽不良网站,堵截网站上的非法信息或是不健康的信息,以此来达到校园网络的安全保护的目的。加密技术。加密技术的主要核心思想就是将所有重要的信息做加密处理,重要信息包括校方在校园网上的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学校师生用户注册的各类信息等。据调查,目前这种技术在校园网的安全防范中用得较少。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校园网的安全决策中不可缺少,身份验证是建立一致证明的一种高效的手段,如果是非法用户是没有资格登录校园网的。在计算机中最早应用的安全技术就是身份验证技术,现在同样受到各类学校的青睐。b.检测技术。静态技术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起到防护的作用,但是对于实时的攻击或异常的行为,静态技术是不能作出实时反映的,而且设置不好的防火墙不但不能有效的完成功能,反而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通过反复循环反馈来及时做出有效的响应。安装杀毒软件。定期的检测离不开杀毒软件的协助,因此要在校园网内所有病毒可能入口的地方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对数据、程序提供有效的保护。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对外部攻击、内部攻击和误操作实施一定的实时保护,它是对防火墙的合理补充或补偿,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

三、从管理上保证网络安全运行

a.设备安全的管理。校园网的规划设计会涉及到诸多重要的设备,对于这些有着关键作用的设备,校方应充分考虑到其安全问题,需要对其实行集中管理。对于集线器、小型交换机等终端设备需要派专业人士进行严格的管理。b.定期备份。学校资料极其重要,它们关系到了整个学校正常的教学状况,因此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所有服务器资料进行备份,最好使用专业的备份软件,提高文件、资料等备份的速度,如此做法可降低危害程度。

四、结语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3

关键词:地铁网络安全;SCADA;入侵防御

国家轨道交通需求旺盛,地铁智能化服务应用广泛,地铁网络数据量呈大幅增长趋势,轨道交通的发展对网络的通信形式和质量提出要求,对网络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1]。地铁运营部门需要对地铁网络的安全意识、防御措施、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本研究针对地铁网络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提出有效论述,为地铁网络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1地铁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少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危机意识不足

地铁网络安全管理指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保证地铁网络的通信正常。地铁网络化运营越来越受关注,网络的安全管理过程中,网络平台相对开放,互联网的优势来自其互联性与开放性,以网络服务为核心将现有的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2]。地铁属于公共交通系统,在以网络为基础的平台上,网络安全必须获得足够重视,如果网络出现安全漏洞,将导致依靠地铁网的运营工作无法高效开展,甚至出现网络瘫痪问题,造成损失。因此,地铁设施的设计者和地铁运营的维护者必须提高网络安全的管理意识,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品质。

1.2网络防御手段单一,智能防御能力不足

目前,地铁网络防御的方式为使用防火墙进行隔离,防御方式单一,仅可以实现对已知入侵方式的防御,面对未知的入侵方式和内部接口的侵入破坏时,无法实现智能防御。随着科技手段发展,入侵技术在不断改变,入侵方式更加隐蔽。大数据时代到来,乘客对地铁乘行的需求不断提升,地铁网络的各种服务势必借助互联网提升服务质量,各种新的科技产物逐渐被应用至地铁服务中,如智能指路牌、无人驾驶、人脸识别、体温检测等。新技术的普及主要依靠网络,地铁服务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增加,网络的安全性需求越发凸显,必须提升网络智能防御能力,保证地铁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营。防火墙防御如图1所示。

1.3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存在不足,智能化不足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系统庞大而复杂,必须做好软件方面的防御,系统的安全运行还需依靠工作人员的合理使用。工作人员对管理系统的使用需要接受专业人员科学指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轨道交通具有复杂性,工作人员难以掌握所有网络设备的使用方法,需要实行智能化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配套分级的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手段,降低地铁网络被破坏的风险,提升管理效率,如配备电子钥匙、设置区域登录等级、智能区分不同场合操作权限以及遇到突发情况时相应处理等措施。

2完善地铁网络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完善人员安全培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地铁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依靠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可以大幅降低网络的潜在威胁。运营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应重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问题,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养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责任意识,通过网络安全管理培训与实际工作监督提高工作人员网络安全意识。需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管理培训,网络安全管理是不可见的安全准则,容易产生疏忽,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充分重视网络安全运营的重要性,可能产生网络安全隐患,如不规范使用U盘导致木马植入、远程操控使外部数据直接进入管理系统等行为。网络安全培训过程中,应强化工作人员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将容易忽视的风险以及风险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作为重点内容开展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网络安全责任感。制定网络突发情况预案,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突发网络问题的实际演习,提升在网络发生重大问题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地铁安全运行,降低损失。

2.2提升预防技术,实现智能防御

技术防御手段是保证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网络入侵手段会随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改变,网络防御技术需要进行智能化改造,才能够全面识别非法网络行为,保障网络安全。传统防御手段中,通常使用防火墙实现对内网和外网的隔离,阻止非法用户进入内网。但是新的入侵行为不断改变,可能使用监听口令、植入木马、偷取特权等方法进入内网。在将防火墙作为第一重防御措施的同时,应配合使用入侵防御系统,使用入侵检测监视网络行为,建立第二套防御措施,同时配合使用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主动学习、智能升级的效果。深度学习是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在一定限度上再现人类对问题的思考和学习过程[3],识别更隐蔽的入侵行为并阻止破坏,对潜在的入侵行为进行智能防御。深度学习网络包括深度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深度信念网络和自编码器[4-6],可以应用于不同需求。地铁网络以SCADA系统为核心,实现乘客咨询、综合安防、通信、售检票等功能[7]。地铁网络环境复杂,对安全服务等级具有严格要求,中心、车站、车辆段对网络的需求存在差异,中心和车辆段以内网服务为主,车站兼具内网服务和外网服务,入侵防御方法应根据地铁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智能化处理。(1)对SCADA系统运行的服务器配置入侵防御系统。地铁入侵防御系统的防御包括预处理、检测、防御和管理四大功能模块。地铁入侵防御系统对连接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连接数据的特征行为;入侵防御系统对网络数据的格式进行判断,地铁网络的数据具有规定的格式,数据格式可以作为入侵防御的初步判断,入侵防御系统直接将传输数据按照指定格式进行解析,针对无效数据和异常数据可以直接进行防御并记录日志,阻断非法入侵行为,符合格式的数据进入深度检测模块,通过深度学习对网络行为进行判断,发现行为存在异常时,立刻进行阻断,将入侵行为记入日志;发现的网络入侵行为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通过技术和管理双重手段,阻断非法网络访问;由工作人员使用SCADA系统,完成对入侵防御系统的管理和升级。(2)入侵防御系统将SCADA系统作为数据存储和升级的基础。评估SCADA受网络攻击可靠性的影响有助于分析SCADA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对漏洞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8],对地铁控制系统安全具有同样影响。入侵防御系统将入侵防御特征数据存入SCADA系统,对入侵的行为进行防御的同时能够动态地提升防御能力,实现智能防御。SCADA系统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冗余能力,能够保证入侵防御系统及时地获取和分享最新的防御数据,在出现服务器切换的情况时减少切换时间,保证入侵防御系统的持续防御,提高入侵防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中心和车站的SCADA系统共享数据,防御系统智能升级。车站的网络分布较分散,如果由中心服务器防御全部网络攻击,耗时且会增加系统负担。因此,将入侵防御系统同时部署在中心、车站、车辆段等多个服务器,各站SCADA系统定期分享入侵行为的特征数据,用于全线深度学习网络对入侵行为的识别训练,训练结果通过SCADA系统分享到各个车站,实现全线车站的智能升级,可以降低中心服务器的防御压力,提高SCADA全线的入侵行为识别能力,实现全线共同防御入侵、一站发现、全线升级的智能防御效果。地铁入侵防御升级流程如图3所示。

2.3制定网络安全规章制度,提高智能管理能力

在地铁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除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做好技术防护外,还需要建立网络安全隐患预防工作制度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预防网络威胁,处理网络安全事故,保证地铁网络的各项服务能够正常运行。根据网络安全专业人员的指导,区分不同安全等级场所,制定相应的安全守则和工作制度;工作人员需要认真遵守工作制度,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工作;地铁公司应定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内部网络安全必须作为整体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应同时进行[9],对外接存储设备、外接服务器等行为以及安装的应用程序进行安全判定,排除网络风险。地铁网络管理如图4所示。智能化管理模式需要提升网络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效能。在SCADA系统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用户的操作需求和权限,分配电子钥匙和电子识别卡,设置分级管理制度,包括内网和外网分级管理,重要场所进入权限,内网权限分级管理,增加登录权限验证,设置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等,对不同的登录场合分配相应权限,可以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管理效能。

3结语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4

关键词: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网络环境

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和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智慧校园建设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和规范化,但网络环境也给学校的业务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主要表现在网站遭受攻击、传输内容遭篡改、病毒泛滥、网络访问缺乏监管等等现象。为了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安全性,使校园网络更好的为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因此,是有必要探讨如何开展网络安全制度建设及如何构建网络安全体系用以解决日常维护中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网络问题。

一、现有校园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

现今社会见证了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见证了网络带给人们的便捷,但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网络不安全带来的麻烦与伤害。如网络诈骗、网络信息泄露、网络暴力、传播虚假信息等,都是无意中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的事件。因为互联网对所有用户开放,很难追踪信息源,那些没有规范的学习过网络防范知识的人群就容易受到侵害,在校学生犹为如此。

(二)硬件设备的滞后与软件系统的安全隐患

网络硬件设备的滞后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防火墙、病毒防范这些基础网络设备由于学校的前期投入一般都配置在校园网络中,比如行为管理、安全审计、身份与访问管理、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防护措施并未全部到位。软件系统的安全隐患集中体现在系统漏洞上。系统漏洞是指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在编写程序时没有意识到的逻辑缺陷或潜在的编写错误,这些缺陷或错误一旦被不法者利用,通过植入木马脚本等方式可以达到攻击或控制本地计算机,从而窃取信息资料,甚至通过本地计算机破坏其全部本地网络。

(三)监管制度不到位

目前学校大都存在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不规范、不健全的实际情况。2016年11月7日国家了“网络安全法”并规定此法2017年6月1日起生效施行。但学校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方面的建设还未到位。数据信息被滥用或被泄露最终虚拟网络世界的安全漏洞演变为现实生活中的隐患,这种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校园局域网安全体系的构建及其具体措施

(一)加强在校生网络安全教育形成网格化社区自我管理模式

新生入学后对新生发放网络安全方面相关制度、守则的纸质版文档,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建立以学校网络中心教师及学管辅导员为骨干,学生为主要参加人员的学生网络安全委员会,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在校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学生网络安全委员会对于学生遇到的网络安全性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对于受到网络侵害的学生给予及时帮助,由此形成网格化社区自我管理模式。

(二)升级网络硬件设备严堵软件系统漏洞

为使校园网络安全隐患得以排除,管理人员应采取如下多个层面的解决方案:

1.加强网络防火墙的设置与访问策略规划,切实保障网络安全性、稳定性

网络防火墙的设置中,将需要进行安全防护的重要模块转化为隔离区,对该区域实施重点保护;合理编制访问策略通过对网络配置的缜密构建,形成科学的防护体系;定期对系统日志进行分析,获得有价值的特定信息。

2.架设网络行为管理系统,构建一个绿色安全的校园局域网

行为管理系统是一套安装在互联网出口处,对局域网内所有网络行为进行规范的一套系统。通过设置实现不同区域的上网流量控制;严格针对不同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主动关注所有用户的网络行为并对其进行记录、过滤、分析,从而完成事后追踪查询;进行有害信息的过滤,协同防火墙联动,以最快速度完成对网络有害信息的扑杀。

3.在多应用系统中实现单点登录并对接入校园局域网内用户完成实名认证

单点登录认证方式是将大数据应用、权限管理与身份认证等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产生的应用,是在拥有较多子网络应用系统中,借助一个共享的统一平台实现各子应用系统的平行访问。使用户只需注册并登录同一帐号,便可以实现在多个子应用系统中完成其具有相应权限的操作。通过单点登录与实名认证结合,可以防止校园局域网系统中数据信息被恶意篡改现象的发生。即便发生了被恶意篡改现象,也能及时追查到篡改信息的来源。因此,采取单点登录与实名认证的应用对不良用户具有一定的威慑效果,保证了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4.建设完善的本地数据备份系统,建设“多校多中心”备份机制

数据备份是校园网络数据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地备份与“多校多中心”备份方式结合将大大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本地备份是数据容灾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本地备份为数据信息的安全保存和快速恢复提供完整的防护机制,其备份方式可以是物理磁带备份、直连备份等。另外对于校园局域网的数据备份可采用“多校多中心”的架构模式进行异地备份。兄弟院校通过网络实现本校网络核心业务数据的加密远程异步备份并可完成“多校多中心”的系统数据容灾操作。

5.网络终端应安装病毒检测软件,保证网络终端的数据信息安全

病毒检测软件的使用是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基础也是保障网络数据信息稳定的关键。对于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出现的漏洞使用病毒检测软件完成修补操作后可防止黑客或病毒进入到系统中,降低用户被窃取信息的风险。对于网络通信安全方面,因为一些隐性浏览器链接和钓鱼网站的存在,用户可能在不经意时被窃取数据,病毒检测软件可及时阻止相关操作并给出警示页面。病毒检测软件还可实现对系统定期扫描并对病毒或木马进行查杀。

(三)制定或完善校园网络管理与使用的规章制度

保障校园局域网信息安全除依靠先进的技术支持外,规范的网络管理与使用制度也是极为重要的。学校应依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制定出可行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学校网络中心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规范,确保校园局域网的正常运转及校内数据信息的安全。学校除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外也应修订或完善学校原有的网络使用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约束校园师生上网行为,杜绝数据信息被滥用或被泄露现象的发生。此外,学校网络中心管理人员还应针对网络机房的防火、防水及网络安全入侵等事件制定全面的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开展预案的演练,提高网络安全事件紧急处理的能力。

三、结语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促进了校园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但接连不断的网络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到学校师生的学习、科研及管理工作。针对学校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技术探索,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及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师生掌握基础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是解决校园网络安全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斌刘莹.上网行为管理,提升网络安全水平[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7,40(9):72-74.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5

关键词:人事考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

在国家大力提倡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信息系统已被广泛使用到各个领域,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防止非授权用户使用信息和资源,如何保障网络中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确保网络上信息系统的安全,是每个领域都需要认真考虑和对待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事考试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人事考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不法分子利用安全漏洞,非法获得人事考试信息资源。如何更好地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合理地构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对于确保人事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保证考试安全、科学、规范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人事考试信息系统

1.1定义

狭义的人事考试信息系统,是指人事考试中心依托网络平台构建的对考试报名数据、考试相关信息、考试政策法规等内容整合的平台,以网站的形式提供考生访问,方便考生网上报名,管理考试相关信息数据的信息系统。如中国人事考试网、包头市人事考试信息网等。广义的人事考试信息系统,是指与人事考试工作相关的各种信息系统的总和。如通用人事考试管理信息系统GPTMIS、人事考试管理信息系统PTMIS、网上报名系统、门户网站管理系统等。

1.2重要性

人事考试信息系统是支撑人事考务工作的重要平台,对于管理考试信息,处理考试相关数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方便考生及时掌握考试报名信息。②考生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地进行网上报名和缴费。③管理考生报名信息,掌握考试报名动态。④节省人力物力,无纸化,方便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1.3风险性

人事考试信息系统管理和使用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人事考试部门需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管理风险主要是指考生信息丢失、出错、泄露等风险。网上报名过程中,非法人员通过攻击获取考生信息,从事非法活动等。使用风险主要是指考试管理机构内部人员在考试信息操作过程中,因自我主观意识放松、业务技术能力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的外部管理制约机制等原因,造成的考生信息泄露、丢失等。

2人事考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

2.1威胁因素

(1)非授权访问。非法用户在没有经过授权或同意的情况下,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如查看考生网上报名信息,获取考生信息牟利。(2)信息泄漏或丢失。考试敏感数据在使用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被泄露或被遗失。(3)破坏数据完整性。不法分子非法窃得对网站数据库的操作使用权,对考试相关数据进行操作,甚至恶意添加、修改、删除数据,以干扰考生正常使用。取得网站的权限,篡改或重发考试重要信息,对考试造成恶劣影响。(4)植入病毒、木马。通过植入病毒的方式,恶意破坏人事考试信息系统,导致系统瘫痪无法使用,或通过植入木马盗取或篡改相关考试信息。

2.2防范措施

(1)技术手段。利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手段,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入侵攻击等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如杀毒软件、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认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网络监测日志管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2)管理制度。制定各项网络安全制度和使用守则,从制度上保障人事考试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3)安全意识。加强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和网络系统安全培训,警钟长鸣,减少“内患”事件发生。如系统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专机专人使用,并杜绝外部载体如U盘的使用。

3自治区各人事考试中心人事考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概述

3.1基本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人事考试中心以及12个盟市的考试中心,在自治区人事考试中心的统一领导下,使用外包托管方式进行人事考试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采用全区集中的模式,整个信息系统部署在阿里云平台上,并由阿里云提供网络安全保障,各盟市人事考试中心通过授权方式,直接访问阿里云服务进行相关操作。在系统使用和维护中,外包公司负责技术支持、网络服务器运维及系统升级维护等相关服务。各中心工作人员负责考试设置、内容更新和信息等工作。各盟市人事考试中心信息网在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上都有链接入口,方便考生及时了解人事考试相关信息和进行相关考试报名。考生也可通过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的友情链接对全区各盟市的考试信息网进行访问。

3.2存在问题和建议

(1)黑盒式的管理运行方式,存在潜在风险。考试中心使用相同的管理平台和托管方式,在现有的人力、技术和资源的情况下是合理选择,但对于网络平台的构建、阿里云托管方式和相关技术知识的不确定性,会给各中心带来潜在风险。系统出现故障,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往往束手无措,只能等待托管公司进行处理。所以必须严格落实合同,细化责权,确保服务到位,各考试中心需指定专人进行联系和监督,确保系统安全稳定。(2)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防控培训交流机制薄弱。随着人事考试信息系统的广泛深入使用,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和技术漏洞窃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层出不穷,给人事考试中心的信息技术工作带来挑战。工作人员需要进行风险防控培训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确保平台正常运行,考试工作顺利进行。自治区应定期开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培训,及时更新系统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操作和安全防范意识。(3)网络安全防范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完善。虽然各盟市考试中心信息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定,但是制度的制订、执行和落实情况参差不齐,不利于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所以制定统一的安全防范规定和安全操作手册可以更好地统一安全防范意识,更加规范地进行系统操作和安全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

4包头市人事考务中心人事考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建设

4.1现状

包头市人事考务中心使用自治区考试信息系统服务统一平台。使用过程中,平台运行顺畅,考试报名工作顺利。在网络安全方面,平台基本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包头市人事考务中心对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安全十分重视,及时完成各信息系统的部署、升级和更新,并积极配合做好调试测试工作,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考试报名和平时的信息系统使用中,中心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网络信息系统专人负责,考试系统严格杜绝互联网连接,数据交换使用VPN,在与自治区数据信息传递时,使用专用管理平台。中心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强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尽量保证考试信息系统的安全使用。

4.2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信息系统工作存在潜在安全风险。上网和外部设备的使用,可能造成计算机感染病毒或被植入木马。为尽可能减少安全风险,建议操作网上报名系统的计算机专机专用,并将机器的mac地址和登录IP绑定服务器,避免外部非授权机器的操作和使用。(2)信息系统登录安全性策略需进一步提高。系统管理员虽使用复杂登录名和密码,并定期更换,但网络安全风险始终存在,有被撞库盗用用户名密码的风险。建议加强登录安全策略,增加手机或Ukey动态验证码策略。(3)考试数据备份策略和灾难防控机制需更加健全。虽然阿里云服务提供了相应的备份策略,但考试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中心应建立健全数据备份机制,备份和加密相关数据,做好数据灾难防控。

4.3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建设

(1)确保上下统一系统兼容,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市级人事考试中心信息系统建设要与国家、自治区步调一致,及时完成系统建设配置更新,并向上汇总使用中的问题和建议,完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2)加强安全制度建设,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内部风险。结合国家和自治区制度管理规范,根据本中心实际,制定更加细致的安全管理规定。用制度约束,强化痕迹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权限明确,责任到人,监管到位。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检查,防堵漏洞,确保安全。(3)强化沟通机制,将外包公司和当地网监纳入安全防范体系。与外包公司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确保7*24小时服务,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建立与公安网监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考试报名期间,对网站、服务器等进行监管,最大程度保障考试信息系统安全。(4)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机制。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定期学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深化网络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保证考试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考试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的通知[Z].2016-11-01.

[2]何志成.加强信息网络技术的管理是当前保密工作的新课题[J].国家安全通讯,2001(07).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6

关键词:网络安全;远程渗透;安全测试

2017年5月12日全球范围内爆发的WannaCr新型“蠕虫”式勒索病毒,有15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台电脑遭该勒索病毒感染,造成损失达80亿美元。随着大数据应用的爆发性增长,大数据衍生出独特架构,并推动存储、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的安全问题。国际社会已经将大数据安全列入国家信息网络安全战略,国内学术界、信息安全界、产业界也正逐步关注大数据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科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促进农业科研运用新技术、优化科研服务方式,提高院所的科研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门户网站将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图书管集成管理系统、国家科技示范转移平台及文献资源平台等数据集中存储、智能化管理,大大推进了信息化建设进程。目前,数据信息已经是网络上最宝贵的资源,但由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等特点,网络安全防护成了门户网站数据安全的基础保障。

1门户网站概况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门户网站始建于1999年,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涉农网站之一。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农业产业信息等为主要内容,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而建设的网站。是展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形象、拓宽农业信息传播途径、服务农业科研的重要平台[1]。

2门户网站安全保护管理机制

2.1网站备案

2.1.1网站ICP备案

网站ICP备案管理体系是网站建设中的一部分,备案是国家工信部的规定要求,主要是为了规范网络安全化,维护网站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网民的合法利益。备案可提升网站可信度、访问速度快、不容易被封。

2.1.2网站公安部门备案

依托公安部门网络与信息安全部门的统一监测,实现及时预警、快速处置、同期取证、加固防范等工作流程,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打击防范的整体工作能力[2]。

2.2建立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度

根据甘肃省省委网信办《关于对全省党政网站集中开展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精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确定主管领导和具体联络人,明确检查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原则,落实管理体系,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3]。规范网站建立、、变更与关闭的审批流程,明确内容建设与管理要求,包括信息保护的要求。严格网站备案、漏洞管理和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制定网络见色号管理的奖惩机制。

2.3软硬件安全防护配置

为了加强科研单位网站安全运行,采取了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等安全防护措施,并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硬件配备有防火墙以及备用服务器,软件有日志管理系统及病毒防护软件至少2套,网站备份系统1套,以保证网站安全运行。同时对重点网站进行重点防护,高频次进行网站安全扫描和日常监测,通过不断的扫描,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并整改,来提升网站的整体安全性。这些工作已常态化,不能寄希望于突击检查来解决问题。

2.4建立网站运维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制定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局域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局域网安全管理办法》、《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网络管理服务办法》、《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守则》等内部网站运维管理制度,来具体分工落实网站运行维护管理。

3门户网站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3.1物理安全

网络中心重要区域配置电子门禁系统,以控制、鉴别和记录人员访问事件。机房内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避免机房设备、设施因水患威胁发生事故。机房供电采用冗余供电方式,建立备用供电系统,避免因电力中断对系统造成影响。

3.2网络安全

为了防止非法信息进入网络内部,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重要网段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防止因访问非信任网络资源引入安全风险。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监查,防止内部用户被操控或被植入恶意代码对系统造成破坏。对网络设备的运行日志记录进行分析,审计报表记录文档,直观对审计记录进行查询分析,便于管理员及时准确地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和发现网络入侵行为。对设备管理员的登录地址进行限制,防止误操作及被非授权用户恶意操作。对用户管理操作权限进行划分,防止误操作及被非授权用户恶意操作。所用设备均对同一用户采取两种及两种以上组合的身份鉴别方式进行身份鉴别,防止用户身份被冒用的风险。

3.3主机安全

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防止恶意用户通过反复输入密码猜测用户密码的安全隐患。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避免出现权限漏洞而使一些高级用户拥有过大的权限。合理配置安全审计功能,有效检查和防止虚假数据和欺骗行为,保障计算机系统本地安全和网络安全。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锁定,防止被恶意用户利用或被其他非授权用户利用的可能性,有效保证系统安全的可控性。

3.4应用安全

合理配置访问控制策略,保证应用系统被合法地使用。通信过程中的敏感字段采取加密措施,防止重要信息泄露。对空闲会话时间进行限制,防止大量网络资源和系统资源被恶意用户占用。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防止鉴别信息的存储保密性,防止重要信息泄露。

3.5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

采取技术措施防止鉴别信息的存储保密性,以免造成数据泄露。重要数据提供异地备份功能,当本地系统发生灾难性后果不可恢复时,可利用异地保存的数据对系统数据进行恢复。

4门户网站远程渗透安全测试

渗透测试工作往往作为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图1),为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原始参考数据。渗透测试由具备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安全服务人员发起,并模拟常见黑客所使用的攻击手段对目标系统进行模拟入侵。渗透测试服务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和暴露系统的弱点,从而让管理人员了解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对于客户而言,渗透测试可以带来以下收益。一是明确安全隐患点。渗透测试是一个从空间到面再到点的过程,测试人员模拟黑客的入侵,从外部整体切入最终落至某个威胁点并加以利用,对整个网络产生威胁,以此明确整体系统的安全隐患点。二是提高安全意识。任何隐患在渗透测试服务中都可能造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效果,因此渗透测试服务可有效督促管理人员杜绝任何一处小的缺陷,从而降低整体风险。三是提高安全技能。在测试人员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可提升用户的技能。另外,通过专业的渗透测试报告,也能为用户提供解决当前流行安全问题的参考。

5信息审核机制

5.1领导审核

根据安全和保密工作的要求,制定了网站信息严格程序。按照党管宣传的原则,先由供稿单位党组织审核后,再提交党办、院办主要负责人把关审核,最后由网站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方可上网,从审核程序上确保了信息对于安全、保密的要求。网站主页新闻应围绕院所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科研、贴近服务“三农”、贴近职工的原则,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道科研改革与发展的新举措、新成就,展示科技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为科研院所发展提供良好地舆论环境。的稿件须经本单位主管宣传的县(处)级领导审阅并签字,正文后面必须注明文(图)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和来稿单位。无作者、无审核人、无标题的“三无”稿件不予采用。

5.2管理员审核

门户网站设有各级管理员账户、权限和口令设置,由系统管理员全面负责,采用实名制原则。并设有加密机制,3个月修改密码1次,保证后台账号安全。口令密码设置采用多种字符和数字混合编制,要有足够的长度(至少8位以上),并定期更换,以有效地破解攻击。

6结束语

科研单位的网站是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窗口”。网站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加强统筹规划,不断深入研究安全保障技术,将安全理念始终贯穿于网站整个生命周期[4]。不能仅依靠杀毒软件、防火墙、漏洞检测等各种各样的安全产品,还要仔细考虑系统的安全需求,注重树立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将各种安全技术结合在一起,才可能防微杜渐,把可能出现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建立一个高效、通用、安全稳定的网络系统[5]。

参考文献:

[1]马海霞,杨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网站数据迁移重建实践与特点[J].甘肃农业科技,2017(12):73-76.

[2]樊荣.网络安全检查常态下政府网站面临的安全状况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8(7):51-57.

[3]张健,常青,王琚,等.政府网站安全问题的研究[C].第三届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大会论文集,[出版社:不详],[出版地:不详],2014:509-513.

[4]宁章.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与防护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7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中心;信息安全;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的建设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在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的建设当中,需要对其保存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防护,防止其出现泄露,和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机会。比如在教育管理平台当中,其对于日常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辅助作用十分突出。但是其也受到了很大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一旦数据中心遭受不明用户的攻击,将会极大地影响教学秩序,严重的会使整个教学工作面临瘫痪。因此,应加强相应的网络信息建设,将有效的数据进行及时的保存。本文就对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的建设重要性和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的重要性分析

1.1电脑系统本身的问题

目前计算机操作系统一般都存在一定的漏洞,虽然经过系统升级,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系统软件的研发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复杂程序,各种漏洞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很多便利,利用这些漏洞会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不法分子会将一些恶意恶意程序植入到系统当中,长期会对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一些重要的数据,包括商业机密等很容易泄露。

1.2黑客在网络的攻击

黑客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应运而生的,是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可是掌握较高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人员,在一定的目的和利益驱使下,会对不同的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窃取的不法活动。通过植入网络系统的恶意程序窃取他人的大量信息,很容易给企业造成重要信息的流失和商业机密的泄漏,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3数据风险

一般来说,网络信息资源会存储在计算机的硬件当中,但是如果损坏,各种信息就会面临无法找回的问题,会造成严重损失。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很容易受到病毒等方面的网络攻击。很多伪装成电子邮件和一般软件进行传播,在用户维护不及时的情况下,就会对网络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在计算机系统上经常有各种不法链接出现,当我们不能对各种链接进行识别时,就会对系统造成病毒的影响。当进行网络操作时,这些病毒就会自动进行信息的窃取,或者导致计算机系统的瘫痪,严重的影响着工作的效率,甚至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网络信息安全中心建设框架分析

2.1建设目标

通过对于网络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对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的建设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信息安全中心建设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2.1.1可用性

信息安全中心的可用性可以有效的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如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逻辑性的整合,在对数据进行保护时,需要实现存储的长期性,以及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恢复数据的功能。

2.1.2保护隐私

使用者存储的信息一般具有较高的价值,需要对数据进行访问时加以安全防护,防止信息出现泄露的问题,对数据登记人员的信息进行登记,这样可以保证隐私不轻易对外泄露。

2.1.3恶意攻击的防护

网络安全必须要实现对恶意攻击的防护,防火墙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恶意数据的拦截,对数据起到安全加固的作用。

2.1.4访问管理与审核

在对用户的访问进行安全控制时,需要对用户的权限进行不同的设置,保障授权的合理性,实现用户访问的可控。同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审核,防止非法数据的侵入,对访问进行控制。

2.2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的构建

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的建设对于网络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其构建进行合理的规划,应从安全信息体系、防护模型、关键技术等三方面进行构建。

2.2.1安全信息体系

安全信息中心需要实现数据存储、网络功能、应用运行等多方面的功能,对安全访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包括访问控制、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信息审核等方面。在系统构架上,需要又主机层、物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对边界进行安全防护,避免部分安全风险。

2.2.2防护模型

防护模型主要负责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响应,作为防护模型的管理人员,应熟知安全中心的运行状态,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方面的培训,对安全操作规范和守则进行详细的学习。主机的安全防护应进行主机加固、访问控制、主动防御、数据监测等方面,最终实现主机的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技术进行防护,对于入侵的数据进行监测、识别等。应用安全主要由平衡负载、控制非法网络的访问,对病毒进行有效防护,加固系统,使其免受外来的攻击。数据的安全防护与备份功能有效的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对于出现系统问题的数据可以实现恢复的功能。

2.2.3关键技术

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的运行,需要一定的先进信息化技术进行支撑。

(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可以实现系统内外的隔断,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外部的安全隐患入侵。在进行设置时,可以对访问记录与网络使用数据进行统计,结合分析对隐患进行识别。

(2)漏洞扫描

只是单纯使用防火墙还不能完全实现对病毒的隔断,针对电脑系统中存在的漏洞,需要及时对漏洞进行扫描,通过系统补丁,完善系统的运行。对冒充用户、违反安全协议等行为进行有效的事前防护。同时,对于病毒库的及时更新,可以有效的防止最新病毒的侵害。

(3)CA认证

在对用户访问进行身份验证时,可以使用CA认证体系进行支撑。对于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同时对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行了有效的防护,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4)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功能是网络信息安全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数据灾难出现时的恢复工作。在服务器上对集群管理进行应用程序的管理与配置,对于业务运转的流畅性和安全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备份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当数据出现损失时,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完整的实现数据恢复功能。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的建设对于维护网络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的重要性和网络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以此说明网络安全信息中心建设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网络信息安全中心建设的思路,在防治病毒侵害的前提下,在主机、管理、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对信息安全中心的建设框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目前信息化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应用网络信息安全中心可以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应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小辉,刘腾,陈荣.浅谈网络信息安全在数字油气田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0(23):227-228.

[2]杨恒,车向芝.浅谈电子政务中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J].山东水利,2010(4):59-60.

[3]刘光强.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J].城市地理,2015(3X):249-250.

[4]马茹.论新形势下通讯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及实践意义[J].科技资讯,2011(31):22-22.

[5]李景梅.企业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7):230-230.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8

当前,企业信息安全尚在起步阶段,发展不够成熟健全,还有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信息量的大幅度上涨,处理信息必须依靠计算机才能完成,但计算机存在一定的弱点,例如计算机病毒、人员素质低下、黑客入侵等因素,以及移动4G、WIFI互联等多边界企业网络环境下,由于内外部网络是直接连接,其互通性和网络访问无限制性易形成黑客或恶意份子入侵的切入口,若是没有设置任何的网络边界安全机制,将造成企业信息受到潜在的安全威胁。企业要想持续发展,信息安全是基本保障。企业信息化程度越高,企业数据也就越安全。企业发展的基础即信息安全,企业管理者要正确认识信息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和紧迫性。从保护企业利益,促进经济发展,保证企业稳定与安全的角度来看,只有做好基础性工作和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以及建设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才能有助于信息化安全建设。其实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技术如何高超,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体,所以信息安全已无法离开人类。不少企业信息被泄露,多是人为因素导致,员工滥用企业信息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2企业信息化安全建设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对企业良性长久的发展尤为关键,但目前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无疑是企业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点难点。所谓的企业信息安全就是对企业信息资产采取保护措施,使其不受恶意或偶然侵犯而被破坏、篡改及泄露,确保信息系统可靠正常并连续的运行,最小化安全事件对业务的影响,实现业务运行的连续性。因此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关键。

2.1做好网络保护

其实要保证外网安全需要企业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信息安全产品在网络经济发展下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防火墙、信息加密、防病毒等已无法有效的抵御外部入侵;同时由于内部操作不当,导致内网感染病毒造成信息泄露的现状也是信息安全的焦点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建立事前有效防御,事后追究机制是企业信息化安全建设的当务之急。根据现代企业的特点,笔者认为从下面这几点入手,有助于保护网络的安全:

(1)身份认证技术。

企业内网操作时,可采用身份认证技术,借助PKI、PKM等工具,控制网络应用程序的访问,以及进行身份认证,实现有效资源合法应用和访问的目的。

(2)审计跟踪技术。

通过审计跟踪技术监控和审计网络,控制外设备如MSN、QQ、端口、打印、光驱、软驱等,从而实现禁止使用指定程序,并促进员工操作行为及日志审计规范的目的。

(3)企业还应组建自身网络拓扑结构。

利用严格密钥机制和加密算法,有机的结合加密、认证、授权、审计等功能,保护最底层不同密集评定和授权方式的核心数据,而非限制应用网络和控制网络,进而真正实现合理保护,确保企业信息数据资源的安全。

2.2安全边界的界定和管理

安全边界的界定通过分析现有网络边界安全的需求,笔者认为有几方面:首先,内部网段。即企业网内网,是防火墙的重点保护对象,安全级别和授信级别更高,主要承载对象是企业所有人员的计算机。其次,外部网段。即边界路由器以外的网络,比如移动4G、WIFI互联等多边界网络,安全级别和授信级别最低,是企业信息数据泄露最大的安全隐患,需要严格禁止或控制。最后,DMZ网段。即对外服务器,安全级别和授信级别介于内外网络之间,其资源运行外部网络访问。

(1)由于外部用户访问DMZ区域中服务器的方式较为特殊,在系统默认情况下是不被允许的。

可实际应用中是需要外部用户对其进行访问,所以防火墙上必须增加相应允许外部用户访问DMZ区域的访问控制列表,通过对列表的控制允许用户行为,并对进行很好的监控管理,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

(2)内部用户对外部网络以及DMZ区域中服务器的访问。

按照ASA自适应安全算法,在系统默认情况下是允许高安全等级接口流向低安全等级接口流量的,外部网络安全级别远没企业内部网络安全级别高,所以在默认情况下这种访问方式是被允许的,不过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限制对外访问流量。

(3)外部用户对内部网络的访问。

在系统默认情况下这种情况是不被允许的,是对外部用户非法访问的有效抵御,能有效的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安全建设。

2.3强化系统管理

由于任何安全软件都有被攻击或破解的可能性,单纯依靠软件技术来保障企业信息安全是不现实的,只有强化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管理才行之有效。所以,企业内部信息管理体制要完善,尽可能促进管理系统规范性和可靠性的提高,才能为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提供更高保障。同时,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因为各个信息系统使用的都是不同的技术手段和组成方式,其自身优势及安全漏洞也具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在选择企业所需的信息系统时,一定要先做各个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信息安全系统的选择要针对企业自身特点,降低信息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最后,就是加强系统管理。在实际生活中信息窃取和系统攻击大多是在网络上完成的,企业必须要强化网络管理工作,以便促进企业的运行更安全政策。

2.4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团队建设

当前,企业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中已完全渗透“七分管理,三分技术”的意识,强化企业员工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制定完善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信息安全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建设时要另立专门管理信息安全的部门,负责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对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及常规检查。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团队的职责主要包括:工作人员安全操作规范、工作人员守则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再交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监督制度规范的执行;定期组织安全运行和信息网络建设的检查监测,掌握公司全面的第一手安全资料,根据资料研究相关的安全对策和措施;负责常规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维护工作;定期制订安全工作总结,且要接受国家相关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对信息安全的工作指导。

2.5入侵检测系统(IDS)与入侵防护系统(IPS)

IDS即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弥补防火墙的缺陷,能实时的提供给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手段保护网络。良好的入侵检测系统不但可有助于系统管理员随时了解网络系统的变更,还能提高可靠的网络安全策略制订依据。因此,入侵检测系统的管理应配置简单,随时根据系统构造、网络规模、安全需求改变。IDS必须布置在能够监控局域网和Internet之间所有流量的地方,才能第一时间检测到入侵时,做出及时的响应,比如记录时间、切断网络连接等。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