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招投标管理发展研究

信息技术招投标管理发展研究

摘要:

招投标作为一种常见且趋于成熟的市场交易手段,已得到法律界认可,主要被应用在公共资源分配中,相对合理。在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迫切需要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融入到招投标管理工作中,且对招投标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将围绕招投标管理,着重探究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未来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招投标管理;应用;发展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招投标管理水平,增加了现代化程度,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公共资源分配活动中。随着国家《电子招投标办法》的实施,《广东省贯彻落实〈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实施方案》中提出,从2018年1月1日起,全省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均须经电子交易平台完成全过程招标投标交易,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以交易平台为基础,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枢纽,以行政监督平台为保障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网络。国家《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也明确:推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化政府采购活动。招投标领域的全面信息化时代即将来临。本文首先分析招投标管理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然后着重研究具体应用与未来发展,最后,探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招投标管理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招投标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大幅缩减投保成本。从招标人的角度来说,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协同办公能节约更多成本并大幅提高采购效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归集各类信息数据库,可为招标人准确编制技术需求、选取合适的商品提供可靠的技术信息支持,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提高议价能力和采购成功率,节约采购成本;从投标人的角度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提供可靠的项目信息,使其准确选取目标项目,有效联系招投标人,及时下载标书,降低了投标成本,对中小企业尤为有利,从而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到公开招标采购的竞争中,确保投标工作正常开展。同时,还促进了监管工作的开展,有效提高监督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从整体层面缩短运作周期。

2.有利于建立市场信息共享体系

在招投标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存储和查询工作的开展,与纸质标书存在显著差别。电子标书的出现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并且还能对招投标过程的档案文件进行异地存储,提高安全性。另外,对市场信息进行分类归集,形成各类信息库,如商品行情库、专家库、招标人库、投标人库、项目信息库等,既可实现存储空间的节省,同时便于查询、搜索、综合比对[1]和分析,形成公共服务信息共享体系,为政府、企业以及各类单位的投资、采购决策提供信息数据的支持。

3.信息透明,确保阳光运行

在招投标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将交易过程中涉及的当事人和各个环节运行在网络平台上,通过监督管理网络化和操作执行电子化,规范招标投标交易行为,增加信息的透明度,能有效规避围标串标等不良行为的出现,确保招投标活动的阳关运行,抑制腐败行为,从某种层面上还可制约暗箱操作的出现。同时,可配合政府、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平台、信用评价体系以及诚信创优活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加强企业诚信自律,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招投标事业健康发展。

二、招投标管理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未来发展

在招投标管理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必然选择,然而分析应用现状可知,仍然面临应用障碍,其应用主要局限在信息对接工作中,存在许多壁垒,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不成熟、数据互通障碍、系统扩展性不足、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等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信息技术

《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按照功能定位的不同,将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区分为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其中,交易平台将是未来电子招投标的主要操作平台,其参照功能贯穿招投标、开评标、定标全过程,主要可划分成标书编制、开评标和协调清标系统。前者主要从事文件编制工作,业主或者部门待完成电子标书编制工作后,在只读光盘中刻录标书内容,然后发放到相应的投标人,进而让投标人参照文件内容开展报价活动,同时,将报价依照规范准确填写到电子招标文件,然后刻录与回递[2]。此种形式可有效规避招标文件多次修改的现象,然而,应保证电子招标文件满足数据规范;协调清标系统则有效分析比较电子招投标文件,此类文件通常具有标准的数据格式,全面映射计算错误,有效彰显不达标的项目,并通过报告来显现。评标小组则在次基础上来开展评标工作,顺利完成评标工作。电子评标技术的进步与应用降低了评标工作中主观性和盲目性,还可有效制约围标等不良行为,同时,也是对绿色环保理念的响应。

2.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若想围绕招投标管理工作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则应有效解决信息需求、综合效益等基本问题[3]。一般条件下,应用J2EE平台可全面满足技术需求。该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拥有信息、权限设置、文件传送、标书评定等功能。在权限设置层面,应面向建设单位、材料供货商、监管部门和招标组织设置有效的系统权限。借助信息系统可有效进行存储、查阅、下载和投标操作,开展动态化管理。在开标期间,解密投标文件,主要通过系统参照相应的技术标准,结合报价,综合比对投标文件,并进行专家评分,汇总结果,最终生成评标报告。然后着手资料整理、信用等级评定、数据加工等操作。具体来说,该管理信息系统便是围绕招投标管理工作,依托招投标管理程序,最终设计出来的信息系统。

3.ASP数据库访问技术

现阶段,ASP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应用程序,具有开放性,依托ASP技术出现并落实动态,交互性优良、应用效率较高,在数据库管理中可有效实现繁琐的网页应用。在其网络运行过程与数据库连接中,通过表单Form连接于客户端以及服务器。同时,在数据库的访问过程中,所需ADO组件能够与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相连,可彻底解决招投标数据库内部的标准问题。由此可知,ASP和原有的GGI技术相比,ASP存在于Web服务器内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便于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招投标管理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用户身份辨识

用户身份辨识是指认证和辨识招投标中介组织以及交易各方,在招投标管理活动中,这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可为信息存储、加工和传送提供重要保障,免遭破坏[4]。

2.确保信息可靠、真实

通过招投标信息系统在网上实时招投标信息,并在交易各方之间相互传递,常常以明文形式进行传递,此种传送手段面临巨大隐患,在使用明文传递数据信息的基础上,为确保信息安全,免受非法截取,则应保证传送环境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5]。在明文传送阶段,一旦遭遇非法入侵与恶意窃听等,将会使信息严重失真,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一定要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以此来确保招投标信息可靠、真实。其中,加密技术最为常用,依托公开密钥,通过基础架构技术来进行加密与解密操作,在传送信息之前,通过公开秘钥进行加密,且具有一个针对性的私有秘钥,待接收方获取信息之后,通过私有秘钥来解密以及签名,进而获取可靠信息,该技术不仅确保招投标信息完整无缺,还可有效自辨识使用者的身份。另外,为进一步规避信息破坏问题的出现,一定要全面保护软硬件,围绕信息系统着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处于运转状态中的网络的软硬件被入侵和破坏的可能性最高,一定要围绕硬件采用多层保护,确保正常运转。

3.全面防护客户端

众所周知,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公开性,用户程序不存在保障,信息安全系数不高,客户端潜藏巨大隐患,导致用户时常担心自己的数据信息,害怕遭到非法窃取。而密码精细处理不完全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秘钥在客户端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基础组成部分,在客户端程序内部输入秘钥,进而自主确认与核对数据信息。但当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的客户端遭受非法入侵或者破坏,并获取一定权限后,则秘钥不再安全。由此而知,在优化客户端设计的基础上,还应加强秘钥管理,同时,用户应牢记秘钥。

四、结语

对于招投标管理工作而言,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坚持政府的领导,全面构建可靠、安全、稳定的网站系统。一方面应加大政府与委托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另一方面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增加维护工作的合理性,在编制招投标电子程序、构建数据库时一定要联系具体的招投标需求,科学设计,保证合理、可行与安全。

作者:史威 单位: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罗俊.浅析信息技术在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技术与市场,2014(2).

[2]苗青.分析信息技术在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

[3]林正敏.分析信息技术在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2).

[4]吴梅育.电子招投标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

[5]占陈根.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招投标管理的问题与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