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文化范例

数字校园文化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1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本土文化资源;融合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并仍然发挥作用的本地区文化。而在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可以发现很多学校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开设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美术课程,引导高校学生体验、了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文脉得以更好地传播和继承,同时培养同学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自信,提升着他们的审美和技能。笔者作为艺术学习者和教育者,重点从高校美术教育与本土文化资源融合的意义谈起,并对具体的融合方式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一、高校美术教育与本土文化资源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美术学科确立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表现、文化理解五个方面作为艺术核心素养,其中文化素养就包含了对本土地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除此之外,当代美术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开发与利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将本土文化融入创作中,才能彰显出设计的个性和品质,所以本土文化资源对高校美术教育至关重要。

(二)丰富了教育资源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1]我国有着有非常丰富、厚重的文化遗产,多样性的本土文化资源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美术教学内容,这不仅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同时也能给学生在构思、素材、表现等多方面以启示和借鉴。并且,教学的模式可以不局限于课本,而是通过实践制作的方式进行。比如可以从不同本土民族的饮食、器物、民间工艺、雕塑和建筑的色彩、造型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的不同内涵,它们的色彩和造型,力学和建筑学刚好契合了美术教育的本体。因此本土文化资源对于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亲切感,能够从生活、情感甚至思想等诸多方面去影响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食粮,进而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三)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丰富学生美术作品内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本土艺术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其传承和传播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美术源自于人类劳动,属于生产与生活的真实体现,社会基层劳动人民利用自己身边经常看到、用到的材料,发挥出自身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了很多流传多年的美术作品。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引入本土艺术资源,已经不仅仅是教育层面的问题,它更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亲近民族文化,浸润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民族文化修养,从而投入让美术作品更有内涵、更加真实。

二、高校美术教育与本土文化资源融合策略

第一,教学观念方面。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充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把民族文化当成是珍贵的教学资源,提升其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美术教师要丰富和完善自我,主动学习民间美术知识,并与自己的创作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指导教学,对能够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到的民族文化予以梳理,从而进一步丰富美术教学素材,也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另外,学校也要积极挖掘本土艺术资源,倡导特色校本课程,重视高校美术教育大纲对本土文化的倡导。第二,教学方式方面。为增强本土文化资源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融合程度,教师需要提前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案,转变教学方式,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或美术课程设置。对于高校美术教学而言,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还原民族文化形象,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民族文化,掌握民间美术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比如教师要对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化的讲解,或定期组织学生到当地美术馆、文化馆进行参观,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促进其文化素质的提升。第三,实践活动方面。美术教学必须要深入挖掘本土民族文化,优化美术教学内容,进一步更新美术教学体系,坚持循序渐进的给学生传播民族文化。高校美术教学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可以给美术课堂带来更丰富的素材,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民族文化自身生命力较强,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开展一些民族美术文化调研活动,定期组织弘扬民间美术的活动,进一步深化高校学生对美术与民族文化关系的理解[2]。比如为进一步深化民族文化与美术教学的传承与融合,可适当开展一些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对高校学生宣传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许晓红.谈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本土艺术资源[J].金田,2013(04).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2

关键词:中华武术;传统武术文化;体育文化建设

中华传统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中华传统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武术形式,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精神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对中华传统武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也已被各个高校提上日程,但同时伴随着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许多传统的民族精华已经没落甚至已经被人遗忘。因此中华传统武术体育教学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促进其不断发展,发展我国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武术传统文化。

一、中华传统武术教育概述

(一)中华传统武术的历史起源及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是经过数千年才最终形成如今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间与大自然搏斗、与猛兽夺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且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育文化。我国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多年的历史,从最早来说,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毫不夸张地说,原始社会的野兽数量比人还要多,生存环境也十分恶劣,来自各种猛兽的威胁和不同部落之间的冲突让人们不得不拿起武器,用拳脚保护自己,也正是如此,人们学会了最初级的攻击和防御手段,也学会了制造武器,这就是最初武术萌芽的开始。商周时期,格斗技术已经应用于战场上,秦汉时,击剑运动、角力运动等也十分兴盛,汉朝时期是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武术专著数量增多,多种武术流派也开始兴起。到了晋代时期,中国武术已经初现雏形。提起唐朝时期的武状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也是武术得到统治者重视的明显表现,武举制度的产生使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开始练武。宋代的武术组织仍然在发展,但是由于受到理学影响,一些杀伤力较大的武术战术受到批判,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明朝是武术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武术的各个方面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武器制造工艺或者是武术招式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到了清代,统治者明令禁止不许练武,因此多种拳术在此阶段形成。

(二)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内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武术技艺本身,武术包括防守和攻击两种技艺。它以摔、打、踢、拿等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搏斗或者借助器械的身体运动从而达到攻击和防守的目的。中国传统武术的招式众多,武术流派也很多,其中也包含不少攻击力较强的武术招式,但是也因此受到了多个统治者的忌惮,到今天为止,一些攻击性较强的武术招式已经失传,这是我国传统武术中很大的损失。其次,我国武术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因素也意味着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武原为戈+止,其意义为止戈为武,表明了武并不意味着格斗,而是制止格斗,而所谓术,则是方法以及艺术的意思,所以武术就是用来制止斗争的艺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是神意所赐下来的,也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它并不属于格斗,而是用来制止格斗的一种方法,从更高层面上来说武术是人们一种用于修炼的基础,同时也是一条让人们修炼的门路。

(三)中华传统武术体育之间的关系。在近代之前,我国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体育的概念,只有文武之分,武,从广泛意义来说,它囊括了所有的体育活动,甚至涵盖了不属于体育范围的运动形式,有一些中国武术在西方的体育项目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运动项目,但在我国这些都属于武的范畴。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武术被划分为体育项目之一,但其实,我国武术不仅涵盖了西方体育的多种运动形式,同时武术文化当中还含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与独特的思想内涵。因此中国武术不是体育的下属项目,而是比体育本身更加上层的一种存在。

二、当前高职校园中华传统武术教育现状

(一)教学层面。1.师资力量不足。武术虽然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在高职校园的体育教学中的推广依然有许多的问题,首先就是师资力量不足,传统武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对于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需要明白武术的具体内涵以及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其次对武术的要点和细节也要足够了解,但是很明显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这些不到位的话,学生在武术锻炼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是一种隐患。2.教学内容扁平。从现在的高职校园中的体育教学来看,尽管武术教育已经在实施,但是教学内容是比较少的,并不那么的全面,例如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有太极拳的学习,但是对于太极拳的具体含义以及训练目的,学生并没有足够的了解,而且教师也没有教给学生太极拳的精髓,教学内容过于扁平,过于形式,完全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二)其他层面。1.外来武技冲击。现在我国有许多从其他国家传入的武学技艺,这些武学技艺的发展对我国的传统武术也是一个冲击,许多学生更喜欢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但是这些武技都包含在我国的武术当中,并且其使用起来并没有我国武术那么自然,由于这些武技馆的大力宣传,以及现在西方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武术的发展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2.我国武术研究缓慢。除了外来因素的影响,我国武术自身的发展缓慢也是影响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原因,由于现代技术的影响,现代人更加依赖工具的使用,因此对于武术这种依靠人体力量的运动并没有那么重视,同时我国武术的理论研究比较缓慢,无法跟上武术具体实践的发展脚步,因此就会出现理论与实际无法结合的问题。没有武术专著就无法让普通大众了解武术的具体含义,但武术的实际教学又有一定难度,无法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必须依靠武术理论的帮助,因此,当前武术理论研究缓慢也是影响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中华传统武术教育在高职校园中的作用和功能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中华传统武术教育在高职校园中推广,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通的武术可以让学生达到健身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提高各种功能系统,武术锻炼对人的帮助是很大的,不仅可以健身,而且可以预防病痛,甚至可以延年益寿。当代学生的生活习惯非常不好,对电子产品依赖度过高,锻炼过少,身体素质较差,武术锻炼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可以改善学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功能,提高其身体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观念。中国武术不是为了攻击别人而产生的,它更大的作用在于制止战斗,达到和谐的目的,而不是恃强凌弱,以武制人。这其中包含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精髓,那就是道德,道德二字,道指的是天地宇宙运行的规律,而德指的是按照天地宇宙运行的规律去做事,要尊重规律,尊重万物。这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中国武术练习之人要讲究武德,指的就是武术中的道德伦理。因此在高职校园中开展武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当代学生的武德观念,让学生明白武术是为了见义勇为,是为了打抱不平,是为了维护和平,是为了支持正义,让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观念,用自己的武术去帮助别人。武术的正确教学可以一定程度上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等优良品德,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帮助的人。

(三)有利于构建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在高职校园进行传统武术体育教学有助于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扬,是我国的民族文化的继承,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是很有帮助的。武术教学不仅仅是对武术技艺的学习,也要学习武术的理论和具体含义,让学生明白学习武术的目的在于保护弱小,为了维护正义,甚至是为了保家卫国,维护祖国领土,更大的目标在于维护世界和平。在高职校园进行传统武术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勇于迎战,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和勇者精神。武术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尊敬自然的思想,追求人生真理的探索习惯,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中华文化的精髓。

(四)有利于打造高职校园中的民族特色体育文化。我国武术技艺种类众多,大大小小武术流派数不胜数,到今天为止,许多的武术技艺都是通过多种武术融合所得到的成果,学生在学习武术过程中,也可以学习武术的兼容精神。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地区所流行的武术种类也是不同的,因此,学习武术也可以体会到不同地区的独特文化和风俗习惯。武术包括拳法、腿法、掌法等多种种类,武术的形成也受当地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因此不同种类的武术包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武术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的形成特点,学生通过学习武术,也可以学习到武术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及文化内涵。武术既可以用来强身健体,也可以用于上台表演,我国武术的一招一式也讲究连贯美观,大气流畅,具有武术独有的美学,多样的武术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仅可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还可以培养体育活动的民族特色。

四、结语

对待我国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我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应该接受现代体育的先进部分,并与我国的传统武术进行融合,在高职校园积极推广,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帮助,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促进国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待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应该要做到保留及促进其发展,并且不断使其变得充足且更加先进,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实现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华,刘铁芳.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武术文化自信培养路径[J].四川体育科学,2020,39(06):56–59.

[2]肖振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弘扬传统中华武术文化[J].清风,2020(12):37–38.

[3]吴洁监.论传统武术文化在当代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J].教育界,2020(19):95–96.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3

关键词:衡水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美术教学

1衡水市地方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具有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

衡水市是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地级市。截至目前,衡水市已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5个,这充分说明了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悠久的地域传统文化也为衡水市高校的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1.1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是我国民间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因其产地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而得名,是衡水市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武强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它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

1.2阜城剪纸

阜城剪纸是一种地方传统装饰艺术。阜城是华北最大的民间剪纸集散地,它以陈集为中心,包括普城寺村、大息村、小息村在内的四个剪纸专业村,辐射到周边两市三县十几个州里四十多个村,从业人员有5000多人。阜城剪纸以她迷人的艺术风采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保存了其他剪纸的朴实浑厚,更具有了通灵多变、淳和雅健的神韵,受到中外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1.3衡水内画

衡水市是冀派内画的起源地。内画是在鼻烟壶的内壁上的绘画,是我国独有的民间工艺。鼻烟壶在明末清初时传入中国,是用来装鼻烟的小容器,其体积小,便于携带鼻烟。虽然现代的人们几乎没有使用鼻烟的习惯,但是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流传下来,并且经久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其工艺精巧,“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巧夺天工。

1.4传统手工技艺

景县传统布艺制作工艺由十几道工序组成,图案生动逼真、寓意吉祥,深受民众喜爱。品种主要有婴幼儿服饰和挂件等,样式多以“虎”和“五毒”为主。棉布、亚麻、锦缎、丝绸等不同面料透气性强,柔软舒适。饶阳县的赵艳玲是河北省手工艺操行业著名的“巧女”,曾获中国手工艺品银奖,现为省级虎头鞋手工技艺传承人。她将布老虎鞋等手工艺品销往美国、英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使民俗文化产业香飘海外。衡水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民间艺术特点鲜明,作为创作自由、不受时空约束的民间美术艺术,其独特的造型系统和美学标记,不但提供了发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本内在、钻研人类文化成长的视角,更能对当代美术的成长产生有利的启发。

2高校美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作用和意义

2.1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便是地方文化资源。但是目前随着各国文化语言交流的不断加强,世界文明产生许多相似之处,导致了地方文化资源的削弱。一些地方文化资源被人们忽视,尤其是现今的大学生对于地方文化资源的一孔之见。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美术学科主要是让学生经由过程对民间美术文化元素的进修去继承和发扬国家的艺术精粹,从而达到引领民间美术文化传承与成长的作用,而不只是将学生培育成画家。因此,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美术元素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视,有利于弘扬民族地方文化,让民族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2.2艺术素质的提高与创新

地方文化元素融入高校美术课程是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尊重,突出了高校办学方向和人才的培养特色。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大量思路、灵感和素材,带给美术创作更多的活力。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美术作品,提升审美情趣以及对于艺术的追求。高校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找到独特的发展道路,这就决定了美术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要不断创新。将衡水市地方文化美术资源融入教学内容,让美术讲授常识规模更加广阔,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和理解。将地方文化资源美术元素融入课堂和实践教学中,高校美术教师能够融合其他民族民间美术元素,整合、完善学科教学内容,从而构成有机的整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让高校美术教学更具整体性。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地方文化美术元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因此,美术教育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不但能够激活美术课堂,还能够运用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3地方文化资源融入美术课程的开发思路和实践应用

3.1衡水市地方文化资源的理论欣赏课程设置

开设理论课程特别是对于衡水这个拥有地方文化艺术丰富资源的城市来说,更值得一提。在现有的“民间美术”专业选修课程中,开设“衡水文化资源欣赏”专版,教师利用PPT课件,全面而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衡水的地方文化。同时,还可以将衡水地方文化资源的艺术展览、艺术讲座等引进校园,让学生感受到古老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学生在观看之际还能得到认识上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合理地开设地方文化资源的欣赏课程,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充分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还能推进地方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3.2增加衡水市地方文化资源的美术实践考察课程

对于高校美术教学来讲,在美术课程中引入地方文化资源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层面,还要立足于当地本土文化资源美术元素的实际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操作去感触并体会民间美术的魅力。实践课程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欣赏课程中难以理解的地方,将美术和地方文化资源因素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还能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考察,通过实地交流,对衡水本地传统技艺的创作方法、步骤、技巧等进行系统的观摩学习。接着撰写实践报告,真正地了解衡水地方民间美术。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衡水地方文化资源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创作美术作品。最后,利用衡水本地的地方文化资源建立民间美术教学实习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场所。

3.3融入地方文化美术资源的设计应用课程

在高校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中融入衡水市地方文化艺术资源,不但可以整合衡水市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传承衡水市地区民族文化,还可以构成独具特色的衡水市地方文化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衡水市地方文化资源和美术课堂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将美术应用到地方文化资源中,为衡水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赋予新鲜的文化元素。例如,武强音乐小镇与衡水学院设计课程相结合、美术墙绘走进泰华社区活动等,都是将设计和地方文化资源完美结合起来,促进美术和地方文化资源的双重创新。这对美术设计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完美和立异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地方文化观念,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文化意识的实用型人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结语

衡水市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将衡水市地方文化资源创意性地与高校美术教育相结合,经由多种方法和途径,可以对衡水市地方民间艺术资源加以理论认识和技巧学习。在丰富衡水学院的美术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能通过构建衡水市地方文化资源与衡水学院美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对衡水市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产学结合形式也为衡水市高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了新创意,为衡水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提供一种新的选择,这无疑是一条双赢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小平.河南地域文化传承与高校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大众文艺,2015(18).

[2]王晓丹.黑龙江民族民间美术元素融入高校美术教学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5).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4

1.适应新媒体广泛性的特点,确立校园文化建设法治道德理念。新媒体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载体的广泛性和受众的广泛性上。从载体看,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各种新媒体载体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应用十分广泛。从受众看。有网络和手机的地方就有受众,几乎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覆盖到任何地方。新媒体的广泛性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渗透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正是新媒体广泛性的特点,受众越来越张扬个性,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杂陈其中,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喜欢新鲜、刺激的大学生,极易盲目地参与到这种无中心状态的交流之中,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偏离和行为失范。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法治道德观念,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提高分析判断和信息鉴别能力;应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积极了解与新媒体相关的各种法律规定,把握信息转载、、评论的尺度与界限,明确正常信息与违法不良信息的区别及法律界定,引导大学生明确正确运用新媒体的法律和道德约束,明确违法有据可查并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道理,引导大学生自觉做到对违法、不良信息不跟帖、不传播、不炒作,以守法、文明、健康的方式正确使用新媒体等。

2.适应新媒体虚拟性的特点,确立校园文化建设客观真实理念。新媒体的虚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交往环境和交往主体的虚拟上。这种虚拟性带来的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模糊,容易造成视觉虚幻,认知错位。特别是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无冕之王的记者”。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可以匿名在网上或手机上主动信息和观点,一个人就是一个信息源,一部手机(或电脑)就是一部“信息机”。一些人出于好奇或某种动机,一些不当或不良信息,其道德水准、法制意识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确立客观、真实、理性的观念,的信息要真实可靠、理性客观,严禁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应加强信息的过滤和审查环节;实行信息实名制;对一些网络谣言、不健康及煽动性信息要加强查处力度,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等。

二、把握新媒体发展趋势,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水平

新媒体的出现及其发展,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和平台,引发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全面改变,而且客观上也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综合创新发展。

1.把握新媒体数字化、网络化趋势,加快校园文化数字平台建设。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国际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卫星网等渠道,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体形态。”可以说,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新媒体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新媒体作为人类新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已经融入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针对这一现实,加快校园文化数字和网络平台建设。应适当超前规划大学校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大投入,提升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水平;应加强大学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和开发利用,提升广大师生使用新媒体的基础平台条件;应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力度,也可借助移动、联通和电信等运营平台,开发校园独立的新媒体专用平台,以提升校园文化网络和数字平台建设的质量。

2.把握新媒体碎片化、泛众化趋势,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形式。碎片化”(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新媒体时代,数字、网络和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受众作为传播个体,其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碎片化不但让受众群体细分为碎片现象,也引发受众群体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特别微博、微信的兴盛和流行,更是加剧了“碎片化”趋势。新媒体的泛众化是指信息平台的多元化。随着微博、微信等客户端走进千家万户,现实生活中不再受等级、地域等束缚的平等的信息平台使公民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谁掌握了第一手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有可能在海量信息中获得关注、引导舆论。新媒体的碎片化和泛众化趋势,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效。首先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内容为王”是大众传媒竞争的不二法门,内容建设是新媒体建设的中心环节。应加强引导,按照新媒体特有的信息采集、制作、存储、传输的方式方法,大力提高内容生产水平,大力提高内容制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传播形式的适应性,用品类丰富、内容清新、格调健康、使用方便的信息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如创新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等,提升校园精神文化质量。其次,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可通过拓展校园环境文化功能,如提升和拓展学校的建筑、雕塑、学生宿舍等环境文化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及教育功能,生动展现学校建筑组群的风貌,传递厚重历史和人文情怀,激发大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也可通过引领行为文化,以师生员工在从业、为学、休闲娱乐时的具体行为展示,全方位打造契合校园生活的独特品牌。如可通过校园微博直播校园迎新节目、毕业晚会、歌手大赛等,以独具特色的现场感吸引大学生注意;还可以通过“转发有奖”“、公益募捐”、“读万卷书”、“看红色电影”等形式加强大学生的参与的亲近感等。

3.把握新媒体即时化、个性化趋势,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特色。与传统媒体比较,新媒体的最大优点是能实时即时获取最新信息。如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馈,信息收发双方可以进行即时交流。同时,由于技术原因,以往媒体面对的大众化的人群,新媒体使用者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尽情活动,表现出个性化特色。新媒体环境下,以往被忽视甚至被损害的每个个体的个性价值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和关注。目前的技术还在将这种个性化不断推向深入。新媒体的即时化、个性化发展,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内涵建设,强调特色和适用性。校园文化建设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感受,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设置独具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风格,如理工科学校,校园文化应突出“理”味,文科类学校可突出浓重的“文”化氛围,信息技术类学校可突出“信息”特色等,以此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还应根据大学生信息、表达观点诉求等内在心理需要,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等。

三、发挥新媒体功能作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信息网络条件下,新媒体的功能作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应发挥新媒体的正向功能,强化校园文化的组织领导,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效益。

1.发挥新媒体舆论宣传作用,强化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培养。新媒体可以融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以及模拟现实环境于一体,凭借技术的先天优势、多元的传媒形态,以及超时空、数字化的虚拟传播方式,超越地域界限,促进全球范围内先进思想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播和相互融合,具有强大的舆论宣传作用,特别新媒体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载体和新工具。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样,海量信息观点更加繁杂,人们对信息的了解、接受日益复杂化和多角度化,同时,大量腐朽思想,如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的反动信息进入网络,严重影响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不利于人们对知识的正常吸收和选择。处于新媒体环境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培育,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要是弘扬主旋律,通过大量正面、客观、权威的信息进行引导,使新媒体上有正面声音和正向能量;应加强校园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加大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传递美好情感、守护道德良知,把校园文化作为建设主流价值观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应通过开设新闻宣传专栏,强调正面宣传舆论引导,在舆论的多元多样多变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认同等。

2.发挥新媒体便捷服务功能,强化校园文化功能服务区建设。新媒体的先进技术,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服务潜能,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多方面的便捷服务。异常便利且廉价的服务,也是人们喜爱新媒体的重要原因。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应大力拓展新媒体服务功能,善于将宣传指导与提供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寓宣传指导于便捷贴心的服务之中。一是提供学习求知服务。要努力汇聚、融合、盘活方方面面的学习资源,使新媒体成为创建学习型校园的有效平台。二是娱乐休闲服务。要在“量”和“质”上同时下功夫,既要丰富多彩吸引人,又要健康向上教化人。三是日常生活服务。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新政要务、政策法规,校内生活服务、教室使用、课程公开、研讨信息等等,凡能公开的,应尽可能上网,并及时更新,提供大学生查询,使新媒体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帮手。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5

[关键词]高校;校史;校园文化;档案

众所周知,校史档案不仅是学校发展历程的记录,而且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加强校史档案的管理,在实践中管好校史档案、用好校史档案,将校史档案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1高校校史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后,高校实现办学文化的传承、继承学校文脉,必须对校史档案的价值进行深度开发。因此,高校必须在贯彻落实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高校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一,校史档案能够促进校园文化景观建设。高校校史档案记载了高校办学发展的过程,特别是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现高校校园景观的发展变迁,能够为当代高校办学发展提供历史参考,“使高校通过挖掘档案中的学校发展重要信息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实现文脉的传承,增强学校的历史厚重感,使校园文化的底蕴更加深厚。”第二,校史档案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高校校史档案不仅包括学校发展历程的文字记载,而且包含学校办学历史上获得的各项奖杯、奖状、获奖证书、社会活动的纪念品、宣传册以及相关文件,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资源,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教材。因此,高校要对校史档案进行深度开发,以此为载体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激励在校师生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校史档案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对于高校而言,校史档案记载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的全过程,记载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历程,特别是校史档案中记载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这些内容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了学校办学发展的历程。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校史档案,能够让让全校师生充分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进而了解学校,促进良好校风和优良学风的构建,对于校园文化的形成、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要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2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盛世修史,懿年纂志”,校史档案对于增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和认知度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校史编纂,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学校办学发展的重要工作。但是,如何更好地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发挥校史档案的作用,是高校在实践中必须面临的突出问题。第一,各学校的校史馆建设力度不够。校史馆是学校办学历史的展示的平台和宣传的窗口,不仅展示了学校的发展成就,而且体现了学校文化的传承,因此,当前多数高校都建成了校史馆。但是,有的高校的校史馆却没有发挥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没有生动鲜活地反映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北华大学校史馆,自从建立至今极少对外展出开放,甚至有学生直到毕业都不曾参观过校史馆。通过对学生的走访了解,绝大多数北华大学的学生不晓得校史馆究竟在何处,更不知道都展出些什么。不仅如此,有的校史馆的布展内容单一,仅仅是对图片、文字、实物进行静态展示,难以反映出学校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校风学风,更无法增强学生爱校情怀,完全成为了学校里的“摆设”。第二,校友档案开发不够。众所周知,校友档案是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的重要素材。正因为如此,多数高校都致力于开发校友档案,但是这些校友档案仅限于在校学习期间表现突出且毕业后学术科研取得重大贡献、事业上成就突出的毕业生。多数高校本着这种态度在校史馆内展出了这些校友的个人著作、荣誉证书、大学期间生活的照片。虽然这些展品体现了优秀校友成长和奋斗的历程,展现了他们品学兼优的一面,能够为大学生树立榜样,能够教育和引导在校学生向优秀校友学习,弘扬他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能力,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校友档案开发中存在着片面现象,开发校友档案完全是从功利角度出发,对于普通校友档案开发得不够,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学校发展变迁的全貌。特别是北华大学校史馆,多次出现校友捐赠文物却屡屡拒收的现象,无助于校友凝结学校情怀,更无法激发校友毕业后心系母校的情感,更无法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第三,校史档案数字化成度不高。目前,档案管理过程中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已经成为了主要趋势。因此,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高校校史档案的利用率是当前各个高校档案部门面临的难题。截止目前,吉林省多数学校还没有对校史档案进行系统编研,这就导致了有校史档案需求的部门无法利用校史档案,而档案库堆积如山的档案却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信息查询手段,提升档案数字化比例,进而满足师生的查询需要,是当前校史档案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当前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发挥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对策

高校要发挥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必须着力加强校史编研,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史馆,通过提升校史档案数字化水平进而将校史档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一,高校要加强校史编研,要该想法设法提升校史档案收纳的能力和种类,拓宽和扩大校史档案收集的范围和渠道,面向校友征集散落全国各地的史料,包括教学、科研等档案资料,对这些照片、文字、实物进行整理,特别是要注重发掘基层单位保管的文献,使校史档案全面、客观、准确地还原学校的历史。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校史编研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研读校史资料,而且要有计划地统筹校史脉络,对学校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进行解读,使之充分发挥校史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作用。第二,高校要建设符合时展需要的校史馆。高校要充分认识校史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提高校史馆的利用率,积极组织以校史馆为载体的教育实践活动。2018年秋季学期开学后,齐齐哈尔大学校史馆在党委宣传统战部的支持下举办了首届校史知识竞赛,有300名学生参加,学校领导到场点评,使大学生了解了校史,达到了活跃校园文化气氛的目的,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校发展的辉煌、曲折的历程,增强了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让毕业生、老教工从中找到初心。此外,校史馆应该多向社会开放,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进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促进了学校文化真正走出去。第三,高校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用户体验。要提高高校校史档案的利用率,必须对高校校史档案进行数字化编研,改变长期存在的校史档案编研落后的局面。校史档案数字化转换不是简单的工作,必须按照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方案有序进行。因此,高校要建设馆藏档案数字化数据库,利用现代化的传输设备(如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将纸质和其他载体形式的馆藏档案文件资源建成数字化档案资源数据库。此外,高校要根据重要程度和利用频率优先数字化,“有步骤、有计划地对脆弱、珍贵、重要、利用频率高和利用面广的纸质校史档案优先数字化”,促进校史档案在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因此,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校史档案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真正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仲晨星,李萌鑫,云鹏程.略论民营企业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重构企业文化[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6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络已经悄无声息地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安院校也是如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师生日常生活,校园网络文化环境都以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的趋势,改变和影响着校园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教学生活秩序。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移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发展。特别是3G、4G互联网的出现,使新媒体以社会新媒体的方式丰富着第五媒体———手机的发展时代,使校园师生乃至社会群体增强了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便利性,共同编织着一个网络新媒体的环境。

1.1新媒体在满足学生对信息需求的同时冲击着传统价值观念

高校是知识信息的集散地,更是新媒体信息发展的集散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也渐渐发生着变化。由于校园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建设物质网络的过程中,新的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出新的增长点。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表现为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传播速度快,传播源和传播范围广泛。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络课件共享等,共同组建成新媒体知识信息资源库,为公安院校师生学习、科研、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师生间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进行沟通交流,妥善解决日常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中的难题和困惑,充分享受着新媒体环境发展带来的各种便捷。然而,也正是网络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变化,使得学生思想活跃,社会及校园网络开放性逐渐增强,“快餐文化”日渐盛行,师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实用主义、功利意识和及时行乐等不良价值观,给新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困境,这也是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双刃剑的体现。

1.2新媒体在满足学生对人际社会融合互动的同时滋生了新的环境压力

由于新媒体的科技应用,为学生在校内校外及社会上的交往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时间便利。正是新媒体的虚拟性,师生在人际及社会交往中不受时空距离、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宗教种族、风俗习惯等差异性限制,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中畅所欲言,尽情表达各自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心灵渴望,利于师生进入社会交往的网络圈子,有助于负面情绪释放,调节心情;利于加强社会交往,扩充视野,实现感情的沟通。校园文化活动也通过实体的活动转向网络阵地。如“网络英雄贴”、“贴吧”、“人人网”“QQ”、“微博”、“微信”、“易信”、“密聊”等网络阵地,渐渐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虚拟阵地,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较大的影响。然而,也正是新媒体的虚拟性,使更多学生痴迷和沉醉于新媒体的“诱惑”。学生从高考进入到大学,身心得到放松,在新的环境中,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信息的首要途径就是通过新媒体,传递表达生活烦恼、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思想困惑等复杂情感。同时,他们通过新媒体,在网络、手机终端开展交友、聊天、网恋、网上游戏,这也成为校园网络媒体发展中遇到的“窘境”。

1.3新媒体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在异化着其思想认识

在公安院校,刚入学的新生,面临着学习的放松,思想的活跃,学生管理要求的转变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警务化管理要求学生养成统一规范的纪律作风和参加警察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生活,学生在内心深处渴望自由的大学校园到处充斥着“清规戒律”,他们需要寻找一片自由的空间,使心灵得以释放,心情得以调节,于是往往通过新媒体方式,在论坛、贴吧、个人网页空间及其他网页、媒介展现自身个性,表达个人观点和主张,强化自身的视角和价值取向,拓展内心心灵空间。随着3G、4G网络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空间、信息源和信息量的膨胀,使学生的内心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下逐渐得到满足。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使越来越多的高校青年喜欢通过这一方式吐露心声,张扬个性。在虚拟而隐匿的网络新媒体世界,学生还可以更加轻松地传递信息,组织网络活动。在这些空间中,讲话可以不讲语法,不要规范,可以诙谐、随意、简单装可爱、卖萌,甚至是图文并茂地吐露心声,丰富地表达着自身心理情感,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网络语言和媒介特点,异化着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举止,“丰富”着新媒体环境。

1.4新媒体在满足学生娱乐和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要求其不断提升网络道德修养

在新媒体中,可以便捷传递视频、图文并茂的丰富信息,让学生全方位、多维度地感受到新媒体的文化和美学乐趣。通过新媒体,实现网上下载、上传信息,更新自己的网络空间和天地,实现购物、缴费、储蓄、电台收听、心情释放等,新媒体渐渐成为师生青睐的便捷、经济的流通方式,实现了他们各自对娱乐和消费的需求。同时,由于传播者因商业利益驱使和媒介素养缺失的影响,新媒体媒介传播着一些低级文化、庸俗文化的信息,随同海量信息源共同“入侵”着校园新媒体的环境发展。如暴力、色情、虚假信息和流言蜚语、非正式组织信息等,通过手机、论坛、网页实施传播,充斥着校园新媒体建设,不断冲击人们的网络道德修养底线,误导师生在网络中的信息研判,破坏校园秩序,败坏校园风气。

2提升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提倡一种忠诚规范、团结奋进的校园精神,树立一种风清气正、求实创新、和谐积极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随着科技网络的广泛运用,新媒体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社会各个方面的浸润和冲击。在2014年“8•19”重要讲话中强调,“当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交锋冲击的重要平台。新媒体思想舆论工作的正道,在于化解负效应,激发正能量,成为治国理政、凝聚共识的助手,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平台。”校园文化建设也需要发挥新媒体作用,在新媒体中把握思想舆论的话语权、领导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正能量的传播。因此,公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迫切需要贯彻落实系列讲话精神,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视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汲取公安职业文化的养分,把握公安校园文化的特色,完善新媒体管理机制,优化新媒体环境建设,实现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现思想性,反映时代感,富有文化内涵、思想教育引导的功能。

2.1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坚持校园文化建设正确政治方向

人无精神不振,国无精神不固,校无精神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一表述,特别强调了文化建设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新思考。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小小分支,应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把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认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培养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意识,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用先进的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新媒体的阵地,规范新媒体建设,拓宽先进的文化载体,改善校园新媒体文化环境,宣传先进文化意识形态,培育公安院校的先进文化,提高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2.2统筹发展建设,拓宽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覆盖面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2014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强调,“要顺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校园文化在高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路径,新媒体的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领域。这需要我们统筹发展,扩宽新媒体的校园文化建设覆盖面,扩展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中的基层覆盖面。然而,大部分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普通高校一样,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长远性。新媒体在形式和内容上均与传统媒介不同,它更多体现在集中了数字化、多媒体、网络化等最新技术,新媒体的素材尽可能快捷、丰富,既达到图文并茂,又能实现交互的良性效果,把校园文化阵地与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融合起来,集校园网络、广播、视频、微博、微信等一体,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新媒体时代,增强新媒体的系统性;正是如此,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要突出新媒体的建设内容,既要注重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需要校园新媒体的个性化发展;除了要反映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统一价值理念,也要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既要注重内容的丰富,突出思想性、新闻性、人文性、知识性,又要贴近实际、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集欣赏性、娱乐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

2.3整合有效资源,构建良性的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环境

物质决定精神,也促进精神的发展。优美的校园环境对于塑造师生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当前,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紧紧围绕法治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网络宣传阐释、营造新媒体的良好氛围,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为良性的新媒体校园文化创建优良环境,需要在学校基础设施的主体建筑上下功夫。如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宿舍楼等是最为主要的部分,通过描述、设计反映公安职业特点、教学科研的艺术传统媒介,反映艺术元素、新媒体元素等。同时建设网络、数字化新媒体的良性环境,在吸取公安职业传统文化过程中,体现公安职业的本质特征和时代感。如具有现代法治社会的法律意识、科学精神、为民服务意识等内容,强化新媒体环境建设,增强广播、网络在传统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进一步扩展“网络论坛”、“广播访谈”、“微博”、“微信”、“易信”、“密聊”等数字化新媒体,增强校园文化的视觉直观性和感染力,构建起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媒体环境,增强新媒体环境的育人功效。

2.4完善媒介制度,增强新媒体在校园文化中的制度保障

校园文化在公安院校中,更多体现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公安院校担负着培养合格法治人才的重任,校园文化建设在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熏染作用,是锤炼忠诚警魂品格、强化公正执法意识、塑造为民服务的宗旨和清正廉洁职业操守的重要途径。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广泛运用,其自身虚拟性、隐匿性、交互性等特点,促使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的熏染过程中存在正面引导和反面误导的两面性,这需要完善的新媒体网络制度予以保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建设中,需要通过开展新媒体伦理、法制教育和正面引导,强化学生的法纪意识和保密意识,规范新媒体的使用行为,建立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制。通过信息审查、监控等,强化新媒体使用的管理和监控,严格新媒体网络的行为准则,有效分析、研判并处理新媒体中存在的反动、不健康内容和行为,确保新媒体环境的安全有序,干净清爽,和谐发展。

2.5强化软硬件建设,提高新媒体媒介素养水平

在新媒体环境中,选择有效的新媒体建设,正确分析、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是促进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首先需要抓好软件、硬件建设。通过构建校园门户内外网站,拓宽公安院校校园信息占有渠道和途径,实现资源信息迅速和准确共享;通过建设“红网工程”,促进“红色网站”中正确、积极向上的健康内容占领校园新媒体网络主阵地,形成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大正能量传播的有效途径;通过模拟警情的虚拟新媒体网络整体的构建,引导学生找到公安职业的归属感和主体意识。其次,培养新媒体素养理论水平。新媒体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讯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记忆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能力。提高新媒体素养,可以通过培训、实践等,构建良好的新媒体环境,凝聚新媒体发展的正能量;通过加强新媒体使用的正面覆盖性宣传,引导学生丰富新媒体前沿信息和知识结构,提高区分新媒体中良莠信息的识别能力,成为新媒体信息的驾驭者,为自身成长成才进行理性的使用和消费。再次,建立新媒体队伍保障机制,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事业责任心强和爱岗敬业的新媒体宣传队伍,包括校园文化团队、新闻宣传队伍、舆情监控队伍、分析研判队伍和网评员队伍,及时了解掌握“网民”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现象、国家决策等的理解和看法,通过培养思想素质过硬,有较高信息驾驭能力和沟通能力、网络管理和监控研判能力的队伍,为新媒体建设提供技术、智力支持,防止各类不良信息侵入校园。通过各种网络宣传平台,积极回应,做好舆论监控和引导,传递社会正能量,打造良好的新媒体舆论生态环境。

3结语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7

1.1新媒体的内涵

学者对新媒体的界定有不同的见解,综合各方学者观点,笔者认为,新媒体是指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主要指网络媒体,包括各种搜索引擎、网站论坛、虚拟社区、微博、博客等新传媒,还有就是手机媒体,主要包括手机短信、彩信、手机视频、手机广播、手机报纸等,另外还有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数字传播媒体。

1.2新媒体的特征

1.2.1传播主体多元化、平等化

传统媒体的主体,主要是高度组织化的官方机构或专业新闻媒体部门。信息传播的主导权掌握在少数机构的手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体不再是报纸、电视、杂志等传媒机构,随着新媒体使用的普及,如今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一名普通人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手机、网络等新媒体,通过微博、论坛、QQ、电子邮件等方式随时随地自己的信息与别人分享或参与评论。在信息的传播中,信息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体不再上被动的灌输关系,传播者与受传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不仅可以平等信息,也可以平等参与评论与争论,是一个相互影响互动的过程。

1.2.2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传播媒体,信息主动权掌握在官方媒体机构或商业媒体手上,出现受众手上的信息都经过严格挑选与审核,传播的内容一般代表着统治阶级或商业机构思想与理念。在传播的方式上也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图纸、信号、文字、电子单向传播。新媒体时代,实现了世界信息资源共享,在空间上包括世界各地的信息,时间上囊括古往今来的信息,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囊括任何领域的各种知识信息。在传播的方式上,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新媒体在宏观上通过微博、论坛、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方式传播渗透信息,在微观上可以运用了flash、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通过组合的应用实现信息的传播。

1.2.3传播上实时性,空间上全覆盖,时间上全天候

在传统传媒时代,信息的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传播的对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新媒体能实现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可以滚动报道,即时更新也可以通过微博、QQ等新传媒能及时把此时彼地发生的事情及时出来。另外,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每个人手中都可以拥有一个新媒体,调查显示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已经达76%以上,这样无形中扩大了信息传播的对象。新媒体在时间上具有全天候的优点,网络具有储存的功能,新媒体使用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搜寻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随时在新媒体上可以看到即时更新的信息。

2新媒体给高校校校园文化带来的机遇

2.1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新媒体以网络技术作为基础,而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知识、信息通过网络汇聚在一起,知识信息囊括古今中外、包罗千奇万象,人们可以超越时空上的限制,随时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教育管理者通过新媒体的窗口认识、获取校园文化建设所需的信息资源,吸收、借鉴国内外高校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学生个体也可以有通过新媒体学习校园文化相关知识,了解社会最新动态、新理念、新文化,保证思想上与社会的发展相接轨,加深大学校园里面的群体对外面世界的感知,扩展他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

2.2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吸引力与趣味性

新媒体知识容量大,传播方式多样化,娱乐性强,深受高校学生的欢迎。据调查报告显示,92%学生手上至少掌握着一个新媒体,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学习之余大部分时间都与新媒体保持的密切接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应用新媒体技术,校园文化的流通、传播不再局限于文字说教等传统传播方式,可以以图像,音频,视频为基础,通过游戏、音乐、新闻、自由论坛等形式将校园文化表达出来,让学生参与其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看法,一方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渗透校园文化。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学生吸引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促进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增强了大学校园文化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2.3加速了校园文化与外界的交流,扩大了文化的传播范围

校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建设的重要的发展目标,网络应用的技术开始深入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了高校与外界社会的联系,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的互动交流。通过新媒体高校可以向外界展示学校的办学品牌、校园文化,也可以及时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与最前沿的教学、科研信息。同时,社会可以随时分享高校的信息资源,通过新媒体了解高校的历史文化与发展。通过这样一个互动方式,促进了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此外,由于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校园文化的传播不再局限于特定的领域,特定的场所,透过新媒体,校园中的学生、社会群体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接触学校的校园文化,进一步扩大的校园文化的传播范围。

3新媒体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的挑战

3.1网络信息多元化,核心校园文化面临冲击

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在新媒体上会充斥着各种无序的信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信息,也有危害人们的思想的信息,比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色情、暴力等低级趣味文化存在于新媒体中。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主流文化思想比较明确,不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核心校园文化的构建就会受到来自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下,如果人们缺乏相应的正确引导,一方面低级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会侵蚀他们的身心,另一方面,也会弱化他们对校园核心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就会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健康发展。

3.2信息传播主体模糊化,意见领袖权威受到削弱

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官方机构、榜样、名人等引领着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信息传播的主体也比较明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学生对传播的信息认同度较高。新媒体产生以后,开辟了一个超越时空的虚拟世界,信息传播者以虚拟的身份活跃在新媒体平台中,休息传播主体身份模糊,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新媒体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学生缺乏正确引导,就会分不清谁是正确的、权威的传播主体,进而弱化校园文化信息传播主体的地位,消解大学文化说教者的权威。在没有明确的、得到信任的信息传播主体的前提下,领袖说教方式吸引力就会下降,给统一正确引导主流校园文化造成困境。

3.3新媒体的依赖性,弱化了群体间的交流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媒体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校大学生大部分人至少拥有一台可以触屏上网的手机,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拥有一台电脑。新媒体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很多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上,不管在休息时间还是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是抱着手机、电脑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获取信息都懒于动脑思考,严重依赖新媒体。这样的学习、生活方式严重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严重违背了人类交往的社会性原则。学生一旦回归现实,则会手足无措,造成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蜕化,导致心理形成封闭,极易形成交往心理障碍。

4新媒体给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4.1必须辩证看待新媒体的作用。

作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我们可以正确利用他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必定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对校园文化建设造成重大的挑战。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及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新媒体,既要认识到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也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给校园文化建设造成的挑战,并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现代校园文化观,正确把握新媒体,进一步促进新园文化的建设。

4.2加强对学校利用新媒体的素养教育。

一方面,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新媒体素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新媒体应用的好与坏关系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校园文化建设者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身对新媒体的驾驭能力。同时也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修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用红色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阵地。另一方面,提高校园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能力,懂得正确运用新媒体为学习、生活服务,获取学习需要的资料,同时提高对有害信息的分辨能力,自觉抑制不良信息的传播,让自身成为新媒体主动的驾驭者。

4.3坚持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与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8

有了专业公司的参与,从技术的角度上保证了校园文化设计的成功,但要想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柴园特色,更贴近全体师生员工,还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参与。美术教师从美术专业角度出发,设计了“此木亦柴”的“柴之园”校标;根据校园的建筑风格,设计了学校的备课本、办公信笺、信封;设计了学校的名片、宣传手袋、活动邀请函、校服等。学校充分利用档案室资料,搜集了学校历史上的名人,并以他们来命名学校建筑物的楼牌名。仲仁楼(张一麐,字仲仁。江苏吴县人,著名爱国人士,1931年创办我校);振音厅(王振音,学校第一任校长,聋人,后长期在宝岛特教学校任教);冠群楼(柴冠群,柴园的主人,激励盲聋学生在体育和艺术上能够夺冠超群);泽恩楼(冯泽恩,第五任和第八任校长,在任期间提出:加强职业训练以利将来立足社会,增设打字、雕篆、缝纫、烹饪等职业教育)……这一系列的楼宇命名,使校园的楼宇更具有厚重感,更具有人文性、历史性。英语组的教师,将这些楼牌名巧妙的从A、B、C开始排列。康乐楼(学前康复幼儿食用)AmenitiesBuilding,盲教学楼BlindDepart-ment,仲仁楼ComplexBuilding,聋教学楼DeafDepartment……

二、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数字校园文化

传统的手段,对于校园文化的表现总有些不尽如人意,在“柴之园”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充分运用了现代媒体、技术手段,增强校园文化的表现力。

1.景观灯

每到傍晚,当你走进“柴之园”校,映入眼帘的是校园主广场上一块硕大的云彩石,上面雕刻着由社会爱心人士为学校搬迁而作的柴园赋,下面是白色的细沙,背面的碧绿是慈母竹,上方悬挂着“此木亦柴”的校徽,地面上一排射灯照向云彩石。主广场上由地灯引导,向校园的各个方向扩展,草坪上的草坪灯,旱船船坊里的宫灯,连廊内的壁灯,雕塑旁的矮柱灯,操场周围的顶灯……这些景观灯全部采用电脑控制,在不同的时段将不同类型的灯开启。灯光彼此辉映,使得整个“柴之园”校给人美轮美奂的感觉。

2.数字广播联动

数字广播系统是校园文化的“软零件”之一,它承载着学校作息时间的广播、重要事件广播、学生文艺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学校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首创了数字广播联动系统。系统将校园分成了22个区域,202个音箱喇叭,173个LED显示屏。在控制中心,将每天不同的时间节点编成不同的程序,当有需要的时候,广播里便会播出悦耳的音乐,教室里和公共区域设置了LED显示屏,会同时显示汉字、图标,取代了传统的枯燥铃声和红绿灯,满足了盲聋学生的不同需求。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地震、火灾等),在控制中心按下按钮后,整个校园便会有刺耳的警笛声,同时LED显示屏上显示相对应的隐蔽、逃生等图标。

3.“E卡通”

我校的师生人手一张IC卡,这张卡片接入了苏州公交、地铁、图书馆等系统,具有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图书馆借阅图书等功能。同时,在校园内,又具有考勤、食堂消费、超市消费、门禁等功能。学校用社会上的爱心款,建成了爱心超市,学生可以使用“E卡通”内的虚拟爱心币在超市消费。所谓的爱心虚拟币,是根据学生平时在校园内的表现,如帮助他人,作业认真,成绩进步,作品得到某项荣誉……学校相关部门可以给予爱心模拟币的奖励,让学生知道,自已付出了,一定会得到回报。这张卡还可以起到“门禁”的作用,每位师生员工的“E卡通”都可以根据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开启不同办公室的门锁。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