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管理论文范例

水利管理论文

水利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档案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水利工程档案指水利工程从提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试运行等各个阶段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与载体的历史记录,对于水利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做好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改建扩建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随着杭州市“五水共治”工作的持续推进,水利工程档案的数量快速增长。因此管理好并利用好水利工程档案,实现档案正规化、标准化管理,使其在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具有紧迫性与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档案的成套性得不到保障。水利工程档案属于科技档案,成套性是科技档案的一般性特点,因此水利工程档案也具有成套性这一重要特点。维护档案的成套性和有机联系是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关键点,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且流程多,参建单位分散且各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一,水利工程档案收集存在一定困难。此外在归档方面,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指出,水利工程档案的归档时间可由项目法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既可在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完工后向项目法人移交归档,也可在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后向项目法人移交归档;整个项目归档工作以及项目法人向有关单位档案移交工作,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完成。在实践中这样的规定往往不能严格执行,造成档案的成套性得不到保障。第二,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得不到落实。水利工程规模较大、参与部门较多,形成的材料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囿于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工程材料分散保存在科研、立项、设计、项目施工、监理等单位,不能按照要求进行组卷、整理、保管等,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安全性等都得不到保障。第三,档案管理的专业性要求得不到满足。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既需要具备档案业务知识,也需要具备水利工程方面的知识,档案管理对于专业性的要求较高。然而在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临时抽调来的,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存在既缺乏专业知识、也不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的问题,日常工作中只能被动地从工程项目负责人员手里接收档案,而且是有多少就接收多少,无法发现档案材料中存在的内容缺失、签章手续不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准、整理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归档质量。

2加强档案管理的若干对策

水利管理论文范文2

在水利工程招投标阶段积极推行清单计价模式,这一阶段不仅要求控制价的编制者要全面熟悉设计内容,还要求其全面了解各专业定额的子目设置及其工作内容,在清单设置上力求不漏项,在清单组价上确保不重复,在取费上严格按要求执行。尽量减少以“项”为清单单位的清单子目,减少或控制“暂列金额”的额度。该阶段还要注意避免不合理的风险转移———把本应属于发包人的建设风险全部转嫁给潜在投标人,因为这既不符合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又不利于项目投资控制。在现实中有个别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招标文件可以说是“毫无保留”地把所有风险都让潜在投标人承担,这种不合理的极端情况造成的后果是流标或工程质量低劣或承包人中途放弃履行“合同义务”等现象的发生,这让项目投资管理适得其反,做好项目招投标工作对顺利实施项目的后续工作很是关键。施工合同的选择应积极推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各行业的“示范文本”有所不同),格式及通用条款应全文引用,专用条款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专门定制。对容易引起争议的“工程变更与索赔、工程计量与支付、价款调整与结算等”专用条款的说明应尽可能详尽,杜绝使用模糊语言或模糊语句,在语句的内涵与外延上要界定明晰,不留缺口。

二、施工阶段

虽然在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中决定项目投资的阶段主要在设计阶段,但项目施工阶段是形成实物投资的最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将直接影响项目投资的效果,因此,加强项目实施阶段尤其是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合同履行。是指发承包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是发承包双方就项目施工及其相关方面的实施达成的合意,严格履行是法律的要求,诚实信用是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地严格履行合同是减少或杜绝合同争议以及减少或预防项目投资增加的最根本的途径。

(2)及时正确处理各种索赔。索赔其实是双向的,承包人可以向发包人提出索赔,发包人也可以向承包人提出索赔(也称反索赔),本文所说索赔是指前者。合同条款一般都有关于索赔的处理程序和时限要求,对此应严格执行。对超越合同规定时限提出的索赔要求应给以拒绝,但应给以记录并辅以说明(包括必要的文字、影音资料);对提出的合理索赔要及时处理,在现阶段,尤其是地方性的中小工程,这种意识很淡薄,对合理的索赔没有及时处理容易导致新的索赔,这不仅会造成最终处理的难度增加,也会造成投资的额外增加;加强索赔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积极预防和处理索赔事件的发生,坚决反对恶意索赔。

(3)严格控制水利工程变更。一旦有不可避免的水利工程变更,应严格根据合同执行变更程序。引起水利工程投资管理变更的原因如下:①是由于前期工作做的不够细致导致的变更,如勘察设计不够细致导致的工程形式、性质的变更,由于工程量清单编制不严谨导致的工作内容及数量的变更等;②是由不可预见的事件引起的变更,如不明的地质或地下障碍物导致的基础形式或基础尺寸变更,由于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工作计划的变更等。对于前一类变更应通过细化前期工作和加强工作的检查与审查来减少或避免,对于后一类变更应采取积极合理的应对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增加。从变更的提出者来看,变更可分为3类,即由发包人、承包人或监理人提出的工程变更。不论何种形式的变更都必须遵循先变更后施工的程序进行,避免或杜绝先施工后变更以及边施工边变更的情况发生,减少因变更控制不严格造成的投资浪费。

(4)联合经济签证。对需要现场经济签证的,一律实施联合经理签证,联合签证的主体应在合同条款中予以明确。一般包括发包人、承包人、监理人和过程审计人员,必要的还要有勘察设计单位、地方代表等单位参加。经济签证必须坚持现场测量,现场计量,现场签字确认,并辅以必要的影音资料,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为投资控制把好签证关。

(5)联合计量。水利工程计量应严格按合同及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进行。由于采用了清单招标与计价,有人就认为只要承包人提交的工程量不超招标工程量就行了,这种认为是不正确的。采用清单招标与清单计价模式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清单计价模式使工程建设风险分担更合理,同时也是减少工程变更及合同争议需要,是使项目顺利进行和有效控制投资的需要。招标文件所附的清单工程量是为潜在投标人提供一个平等的报价基础,招标清单工程量不等同于计量结算工程量。因此,对已完工且符合合同及规范要求的工程量应根据合同及计价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现场联合计量,联合计量要有记录,为工程进度款支付和投资控制做好基础工作。

(6)及时支付水利工程投资管理进度款。及时支付承包人应得的工程进度款是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对符合合同要求的且经联合计量并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发支付证书的工程款应及时按合同要求支付,避免由于支付不及时导致的索赔情况发生。

三、结束语

水利管理论文范文3

1.1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子系统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项目的网上申报、审批、公告、查询等业务功能;同时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系统根据登录用户的不同,分别自行生成相应的申报部门和资金类别信息。项目申报单位完成项目基本信息、可研摘要、建设内容清单的填写后,提交申请并等待审核。其中填写项目申请信息时,对于必填信息应有明确提示。上级部门在经过校核分析后,判断是否通过审核。审核过程的状态应在页面上可供查询。通过不同查询条件,如:项目名称、所属年份、所属地区等条目进行查询,其中,项目名称输入时可以只输部分文字作为模糊查询的条件。查询结果以列表形式显示并可打印输出。对项目详细内容通过链接(或鼠标提示)方式进行访问。

1.2浙江省山塘管理信息子系统

山塘信息管理子系统将主要提供全省山塘信息查询服务。信息查询拟采用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相结合方法,快速反馈用户需要的工程信息。系统根据部颁、地方标准和规范对山塘进行统一编码,给每座山塘赋予一个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相对稳定的代码标识。代码标识的唯一性和稳定性,可以充分保证在全省范围内各项管理中共享山塘信息代码。统一编码和名称,实现了水利数据的标准化,便于全省山塘基本信息数据库建设的稳步展开。信息查询采用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相结合方法,通过链接全省山塘基本信息数据库,快速反馈用户需要的工程信息。系统提供综合查询、地图查询等功能,通过电子地图查询工程属性信息:点图查询(或拉框查询)后,能查询到图上所点位置的工程项目,点击相应工程显示该工程属性信息(有关工程特性、工程图纸和工程照片等信息)。通过输入具体的山塘名称在图上定位此工程目标,并显示该工程的属性信息。

1.3农村水利信息专题WEB服务网站

农村水利信息专题WEB服务网站管理子系统将主要提供政策法规、农田水利简报、工作动态等信息查询服务。将各种水利信息、管理办法、先进农业技术等信息快速反馈给社会公众。系统需要农田水利简报、工作动态、节水灌溉等重要水利公文时由系统自动分配简报等重要水利公文登记编号;工作人员输入标题、内容概要等基本信息,需要通过简报等水利公文管理模块进行拟稿时可直接输入正文内容;工作人员也可自行通过文档编辑工具(如Word、Excel等)对简报等重要水利公文内容进行编辑与排版,编排好后将该文件以附件的形式提交给系统进行归档登记以备查阅。

2系统关键技术方法探索与研究

2.1系统开发模式探索

系统通过简单的数据输入和操作后就可查询到所需的结果,同时考虑到B/S结构可以显著地降低对数据控制管理的难度,提供多用户开发操作特性,使整个系统扩充自如,跨平台兼容性好,升级方便,同时保障用户投资。所以该系统体系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即B/S结构。B/S模式把界面和数据处理操作分开为前端(客户端)和后端(服务器端),使得该系统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进行大量数据操作的服务器,而不是前端的硬件设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对网络传输速度的要求。

2.2数据的组织和管理技术探索

在数据组织和管理上,应将图形(图像)信息与属性信息分开管理。属性信息可由大型的商用关系数据库(如SQLServer)来管理可以通过数据库接口技术(如ODBC,MFCODBC,DAO,OLEDB及ABO)进行系统通信。为使系统遵循规范统一原则,也为了使用人员及系统本身查询的需要,还应该建立规范标准库。数据库建立的主要环节是数据的标准化。数据的标准化是基础前提,其目的是建立标准数据模型,解决空间数据的分层、图元编码、图层的划分和图元属性设计等问题,以利于数据的检索、存储、分析和共享。系统中数据库结构设计主要采用层次数据结构,使用管理方便,整个数据库包括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有专门的项目描述数据库。系统数据库采用分布式的元数据库,对内满足查询和访问的需要;对外满足信息互动、共享和的需要。在报告扫描入库方面采用先报告扫描,然后以文档二进制(CLOB)存入数据库中。通过唯一编号进行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关联,以供图库到属性或者属性到图库的查询。

2.3系统空间信息采集与建设的研究

空间信息主要以电子地图方式表达。采集和建设步骤如下:第一步选择研究区合适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加工与处理。高精度地形图通常很大,而低精度的地形图通常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因此首先要选择合理的地形图精度。经过研究首先将相关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拼接和图层处理加工。第二步通过地形图获得高程等信息建立三维虚拟现实电子地图。本项目通过矢量化地形图的等高线及地形等高点获得三维离散点数据,通过虚拟仿真现实技术建立三维虚拟现实电子地图。第三步选择整合和处理虚拟现实的软件平台。经过比较对三维虚拟现实整合与后台处理采用ArcGIS平台,主要原因是建立的虚拟现实电子地图较大,而ArcGIS平台是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位数不多的处理海量数据的优秀地理信息平台。第四步对接ArcGIS平台空间信息数据建立自己的WebGis平台。采用ArcgisServer等方式在客户端进行浏览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是昂贵的的平台费用,每个项目是不同地方自然会采用不同服务器则需要购买多套平台,实施后未来推广成本高;其二做个性化功能还是很受平台限制。在本项目经费等的支持,最终选择了自己开发个性化的WebGis平台,由于WEBGIS平台按照需求量身定做,去除不需要的功能,软件较小运行速度自然比较快,既省去平台购买费用,并较快实现个性化需求,又能解决运行速度等棘手问题。

2.4系统安全性研究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是比较重要的。各系统设计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将根据软硬件产品的特殊性,强调系统的维护,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各项功能满足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系统安全从如下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数据的物理安全。数据的物理安全就是记录数据物理介质的安全,为解决数据物理安全问题,山塘等重要工情数据应实行双机热备份;二是数据的逻辑安全。数据的逻辑安全是指数据在物理完整的基础上由于应用程序、数据库设计等问题导致数据逻辑上错误或不可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为了解决数据的逻辑安全问题,本系统在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设计中重视权限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仔细研究权限,尽量减少高权限人数。在密钥的设计中要采用安全性能高的算法。系统应用程序设计考虑到用户误操作对重要数据的破坏性影响,采取软件友好提示等措施尽力减轻对系统的不良操作影响。

3结语

水利管理论文范文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公共财政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资产管理对于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而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资产管理效益,是保证基层水利管理单位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然而,随着基层水利管理单位承担的公共服务任务越来越重,其发展和建设的需求在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下已经无法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水利管理单位对内部资产财务状况、预算状况的有效反应。为了更好的实现部门向公共服务型部门的转变,提高节约社会资源、维持水利部门的正常运转、提高创新管理的能力,保证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资产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老化的资产与预算管理模式亟待转变。

二、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

制度约束和法律保障是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资产管理活动的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其制度的约束力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就我国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而言,目前尚无国家层面的法律条例实施保证,资产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因此,更需要各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出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利事业需求的资产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一是仅有少量与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资产管理相关的财务、会计、预算、审计、产权登记等制度,而对于内部控制、稽核、监督制度并未完全建立;二是多头领导,越位、缺位情况普遍存在,缺乏规范的制度安排,分工不明、权责不清、职能交叉,自然加剧了管理的难度、增加了管理的成本。

(二)资产配置地区差异、人均差异悬殊

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一些地方水利部门的盈利项目较多,地方财政资金雄厚,对于基层水利部门的资产配置相对优越,尤其体现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员工福利等方面。而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基层水利管理单位,更是差距显著。在选择资产配置时,常用方式主要有资产调剂和资产购置两种,但大多部门选择资产购置的方式配置资产。资产配置的巨大差异,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人员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攀比。一旦缺乏预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约束,往往造成不切实际、重复盲目的资产购置,既不利于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也不利于水利系统内部的和谐繁荣。

(三)资产使用缺乏严格有效的评估机制

长期以来,对于基层水利管理单位的资产使用绩效评估一直体现在经营性水利工程建设上,而对于其他公益性质、非经营性的资产使用状况往往疏于评估。对于基层水利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估,又往往涉及到水利部、环保部、财政部等多部门,覆盖范围广、评估难度大,对于考核办法、评估结果的认定缺乏权威、公开、规范的评估机制。另外,从实践上看,对于非经营性资产往往存在“重购置、轻使用”的情况,一旦完成资产购置,往往忽略了使用、维修,更别说考核评估。资产使用评估机制的缺乏,一方面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与我国构建节约型政府的目标背道而驰。

(四)资产监督机制不健全

资产监督机制设置的目的在于规范资产配置、使用、维护、清查、处置等活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从内部监督来看,不少水利部门的监督工作并未设置专人专岗、设置专户对资产进行清理、登记,而以临时性检查为主,由办公室牵头,财务部门配合形成资产稽查小组,缺乏常规的制度规范,更没有设置专门审计人员和部门对资产进行审计监督。从外部监督来看,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和违约成本较低使得来自于外部监督,尤其是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

三、加强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实现对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保证,必须加强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制定相关制度安排、建立工作指导、监督资产管理、收缴经营性资产收益等重要工作;同时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认真履行职责,负责资产的日常运营和有效使用。优化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根本大法,从国家层面立法,并从程序法方面予以保证,对基层水利部门的资产管理详细规定其配置、维护和处置事项,另外,对于资产管理法律方面,各项事业单位相关的预算法、会计准则、审计准则都应涉及具体的规范。二是对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标准进行规范。资产购置应列入预算申请,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批准后执行配置程序。同时,为提高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应对资产更新严加控制,由使用者提出报废申请,经技术鉴定后同意报销处置,严格履行程序。

(二)建立资产调剂和共享制度

目前,在资产配置方面各地区、各系统、各单位间缺乏协调和统筹安排,资产的重置、闲置浪费等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提高资产配置的效率、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建议建立资产共享、资源调剂的平台,使不同部门之间建立公平、有序、合理的资产的共享分担机制。确保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尝试建立资产池制度,成立资产保管委员会,将各单位的闲置资产、罚没资产等放入资产池,由专门成立的部门或委托第三方经营形式负责资产的管理,以有偿转让或无偿使用等方式,实现资产的第二次流转,实现效用最大化。对于购置成本高、使用频率低的资产可申报财政部门公共采购,资产保管委员会经营,集中保管,重复使用,减少了重置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节约财政资金。

(三)完善绩效评估机制

由于资产管理工作是保证基层水利部门高效工作的支持性工作,而且其具有非竞争性、个性化程度高、横向比较困难等特点,所以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评价机制应保证公平客观、实事求是。在指标设计时应坚持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在保证科学、完整的同时,又要保证操作性、可及性。然而,基层水利管理单位的资产管理拥有巨大的外部性,对于其社会政策建设、民生工程建设等往往并不能以货币形式估量,而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起到了无形的推动作用,因此,系统全面的选取指标、客观准确的进行资产管理评价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将其纳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才能准确判断。

(四)建立健全资产监督机制

水利管理论文范文5

1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现状

近年来,国家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上的投资不断加大,但目前仍然难以满足全国广大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加之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仍然难以摆脱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方面,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明确的规范,导致管理工作混乱而低效,无章可循,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农村水利事业发展;另一方面,相关事业单位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违法行为认定不全、打击不严厉,导致一些恶意竞争、扰乱农村水利建设秩序的行为时有发生,违法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除此之外,对建设施工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等管理要点的疏忽,也是导致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慢、质量低的重要原因。饮水不安全涉及面较广,涉及人口较多,且有的地区比较严重,用煮沸等简单的物理方法已不能解决,部分村的饮水水质已严重超出国家饮用水三级水质要求且均没有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主要表现是氟斑牙、佝偻病人口增多,因饮水至癌率增高其它病症也略见提高。饮水安全问题已成为群众普遍关注的难题。

2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要点及其对策

为解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施工管理粗放的现状,应采取以下改进策略:

2.1强化技术创新

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要从根本上抓起,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关键,由于施工人员在水里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技术水平如果不过关,就会给施工质量埋下隐患,因此,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人员的选择,重用一些技术好,知识应验丰富的人员,同时,还要做好这些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只要道德培养,以期提升水利施工管理的水平。

2.2严把材料质量关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水利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提高提高土建工程的质量,抓好原材料的采购是关键环节之一,施工单位对此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采购人员要重用那些业务熟练,责任心强,有良好修养的人,在原料采购之前,要做深入详细的市场调查,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掌握原材料的信息,,选择最优质的供货商,在此基础上,材料检验员也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细致的检验,在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在能通过使用,施工单位要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通过多种工作方式,来检验质量,对那些以次充好,不符合建筑要求的原材料,要坚决拒绝使用,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3强化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一定要做好员工的安全培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一,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让员工认识到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艰巨性,确保在工作中时刻绷紧安全之弦,防患于未然;第二,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让教育工程施工的每一位员工克服粗心大意的缺点,对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做到一丝不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整改;第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每个人都明确自己职责与权力,完善奖罚措施。

2.4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影响因素较多,管理过程较为复杂,管理人员应提高警惕,树立质量意识,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质量控制成效:一是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规程,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二是强化施工质量的日常检查与验收,根据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和工艺标准,制定明确的施工质量要求和技术指标,由专门的质量监督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检查验收,严格确保没道施工工序的质量;三是对施工现场实行监视系统和预警系统,对现场施工的质量随时实施监督和控制。

2.5合理控制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是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施工管理人员应结合施工前编制的进度计划和工程的设计特点合理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通常情况下,农村水利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文件有合同文件、进度计划等。从而就要求施工企业在投标时期就应该拟出进度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文件进行施工,并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将施工过程分为不同施工阶段,并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保证工期都能够按时且高质量地完成。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然而在资金投入相对偏低、管理体系相对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较多漏洞,急需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剖析,不断反思,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如此才能真正不断提高农村水利建设项目质量,为农村居民造福。

作者:刘晋 单位:秦皇岛市卢龙县引青灌区管理处

第二篇:现代数字技术水利施工管理运用

1研究背景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工业迅猛发展的国家,水利工程在建设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诸多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水利工程建设较为重视,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设施,从本质上改变了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落后的局面。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之中,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现如今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水利工程施工的规模和难度不断增大,在成本、进度和质量方面对施工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现代水利工程发展的背景下,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现代数字技术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代数字技术在水利施工管理中应用的优势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出现了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之中,数字化管理模式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得到了不断地推广和壮大,并且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趋势。与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相比,现代数字技术在水利施工管理中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2.1准确性和丰富性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采用现代数字化技术,通过数字化的采集以及数字化的管理可以实现对施工中产生的大量资料进行准确记录,包括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料。而对于这些资料的归档和整理,采用数字化的文档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归档的有序性。除此之外,对于施工中产生的巡检、自检、互检以及关键部位的施工、隐蔽工程的检查等形成的资料和信息,采用数字化技术能够进行直观和详细的储存,比传统的施工管理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在水利工程的竣工验收以及结算中,都能够体现出其优势性。

2.2广域性与快速性

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人力监督的方式,与之相比,数字化的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施工作业面全程、全范围、全时段的监控,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施工管理的时空范围,同时还能实现对施工作业面的有效监控和记录。而对于施工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资料,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快速地进行查询和筛选,同时能够实现资料在业主、监理以及施工方之间进行快速高效流动,从而提高信息交流的速度,大大地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

2.3整合性和易管理性

在水利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模式中,所有资料都是以数字文档的形式出现。从资料员到项目经理,均能清楚、详实的对管理资料进行有序的归档和整理。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种资料,通过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将其整合起来,从而建立企业和项目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可以快速地实现对资料的查阅,同时也为后续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大量的经验和数据支持。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对数据库中资料的分析评估,总结出各类相关的指标和数据。这些优势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都是很难实现的。

3现代数字技术在水利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江西省安源区城市防洪工程近期治理建设规划总长6.6km,河流基本呈W形展布,总体走向东南~西北,河床宽约20~45m,河床底高程81~91m,两岸地面高程89~96m。本次治理建设规划规模为:6600m河道疏浚、4600m护岸工程、4913m河岸治理工程及5887m防洪(土)堤工程的治理建设。以下将对本工程中所应用到的现代数字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3.1建立高效的监控管理体系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管理的因素多种多样,来自外部的影响因子和危险因素较多,同时本工程施工较为复杂,这也对施工的监管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本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建立广域而有效的监管体系。在本工程监管中对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采用的是建立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的形式,从而可以实现对施工工作面全过程、全方面的监控,同时对于施工的进度和安全状况也能进行有效的监控。在施工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即可快速地与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联系,迅速在施工现场组织起处理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施工管理的控制效率,而且也避免了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工作面较大而出现的管理混合和效率等问题。在施工的安全管理方面,数字化管理模式更能体现出其优越性。通过监控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施工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控,记录下违反安全条例的作业行为的证据,同时安全管理人员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立即到达施工现场,对违反安全条例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确保安全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也能提高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效果。对于监控中发现的危险因素,安全管理人员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将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从源头上避免了安全事故的产生。

3.2提升施工作业的进度和质量

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特别注重质量管理。而在工程中,进度和质量往往是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两者的管理控制较为困难。现代数字技术在本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例如,在本工程中进行水利工程前期的测绘和地貌抄测时,采用的是现代化的数字GPS全站仪,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消除地形和天气的不良影响,实现一体式、一站式出结果,其中包括坐标和高程等数据,并将之与CAD、天正软件等结合在一起,可以快速地根据数据形成三维模型,这样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可以实时清楚地把握施工现场的坐标和高程。这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对每日现场观察结果进行汇总,并采用PROJECT等专业软件,快速形成形象进度,并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对比,从而高效地分析施工中出现进度偏差的原因,接着可以采用AHP等分析模型分析出进度偏差背后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而可以快速地采取针对性的补救和赶工措施,从而实现对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3.3对班组和人员形成有效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工作和施工班组,同时施工工序复杂,各种工序之间互相穿插在一起,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而言,做好班组和施工人员之间的协调和工作安排具有很大的难度。对于不同的班组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如果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会出现管理混乱。在本工程中采用的是数字化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直线管理和矩阵管模式,对核心班组和技术工种采用矩阵式管理,而对于渠道开挖和管道安装等班组则可以采用直线式管理模式,这样有针对的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可以确保管理效率,提高管理灵活性。

4结语

随着水利工程施工的规模和难度增大,给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通过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来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实践经验,分析现代数字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优势所在,提出可通过采取建立高效监管体系、对班组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等方面来实现科学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作者:舒丹 单位:江西赣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第三篇: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创新策略剖析

1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特征

1.1施工工程的实物数量众多

水利水电施工的工程的实物数量较大,工作的强度相对较高,施工采用的机械也多种多样,且对工程施工条件要求非常严格,极易遭到工程施工条件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时,必须针对工程施工的各种计划实行比较选用,以选择最优的工程施工计划,对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效果起到保障作用。

1.2地质环境对施工要求较高

水利水电往往在河流处进行施工,因此对地质环境、气象气候以及水文条件等因素的要求较高,为了使水工建筑物能保持在干地上施工,用围堰来维护基坑,并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建筑物泄向下游,对水利水电进行施工导流之后才能开始施工建造。

1.3施工的危险系数较高

对水利水电进行施工时,运用的器械设备相对较多,高空作业、水下作业及水上作业工作复杂繁多,危险系数较高,此类多种危险作业混合的施工措施使其比其他行业的工程施工危险系数更大。

1.4水利水电施工地区偏僻而遥远

水利水电施工建设通常处在偏僻而遥远的区域,由于距离保障建设施工的基础地区很远,对建材的运送与器械的管理调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起水利水电施工的成本起伏不定。

2水利水电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欠缺创新的施工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欠缺对水利水电施工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随着社会经济飞速进步,管理理念持续进步,整体管理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人们依旧欠缺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及创新力,无法起到优良的指示教导作用,造成经济上取得的利益低下,对水利水电施工产生了不良影响。

2.2施工部门工作量不充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对水利水电的标准要求随之提高,所以,水利水电行业蓬勃发展,自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更多的水利水电施工部门应运而生,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许多施工部门工人意识薄弱,导致很多工作没能达到预期目标,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主要因素就是由于施工部门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必定会造成很多施工部门的工作量不充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步。

2.3施工过程中粗放式管理

工程的特征决定了水利水电施工位置与施工工期,水利水电工程工期相对较长,通常几个月甚至几年,当今形势下,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文化水平不达标,造成了我国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在经济投入、成本控制、人员管理、质量监管等生产环节中没有一套合理有效的运行体制,管理中只是为了完成既定目标,而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过程,工料的验收标准,施工技术的管理等过于松懈;工程项目的管理依靠从前的阅历,却并非依据现实状况实行分析勘察,施工管理能力不足,实地考察和分析工作都存在问题。

2.4管理制度和施工管理标准存在误差

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缺乏规范的施工监管制度,缺少监管对应的企业流程运行系统,另外,管理能力与管理效能不足,欠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经历,均对施工管理能力的统一化和合理化造成了极大的制约。

3提升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措施

3.1强化施工方案管理

只有设定了严谨的方案才可以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其是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同样不可或缺。强化施工方案管理,针对施工目的做出合理的评估,各个方案以施工目的为核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严格实行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制度,将施工建造过程分成步骤,对每一步必须有细致的方案作为依照,此举能够降低施工过程无序导致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3.2提升技术管理能力,改善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的优劣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果有很大影响,是水电水利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所以,技术管理能力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工程技术管理是针对多种施工技术与技术运用时的管理,要求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技术材料的保管和掌握具有更高标准。持续实行技术完善与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工艺的同时,还需要提高管理能力。此外,要重视技术管理过程中利用从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或从外部引进技术,为生产新的产品、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工作。进行施工建造时,依照传统的技术形式,此类传统理念对施工技术的进步必定造成阻碍,很难提升技术能力。所以,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必须持续提高技术能力和施工技术管理,使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3.3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水电水利工程的质量优劣是工程的基本,假如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造成的后果必将极为严重。所以,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定严格的标准,要求施工部门与建筑企业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对施工部门或建筑企业要持续以工程质量为核心开展培训,提升企业员工对质量的认知,持续完善建筑质量。务必强化此类质量管理,才能使工程正常施工。比如:大坝砼浇筑和有关的建筑工程,以规划、施工建造,最后开始运行,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标准。所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总体建造过程中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3.4加强成本管理,降低资源消耗

企业的竞争能力取决于其经济水平,强大的经济实力要求施工部门和建筑企业务必加强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最关键的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在工程施工阶段,利用对成本进行防范,监管和实时修正出现的问题,确保将工程成本限制在可控范围,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此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立记工制度,对工程每个部分完成任务量,投入的人力物力、建筑材料、器械设备实行全方位考察,定额记录,依照工程单价对各施工部门的工程及结果独立完整的进行会计核算。

4结语

在水利水电施工建造过程中,尽管施工管理获得了优良的成果,可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相关人员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水利水电施工管理提高重视,确保持续创新和发展,提升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作者:卢云 陈兴龙 薛超桔 单位:南京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和普通工程施工管理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我们想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做出合理的设计,必须深刻剖析其特征。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办法。工程施工管理的特征列举如下:

1.涵盖领域广。

工程施工管理不仅仅涵盖了水利和工业,更是涵盖了水利、电力、城市建筑等领域。更涉及到地质、经济、法律等学科。这就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所需要的各方面专业人才量急剧上涨。仅仅是单一的单面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这样广泛的领域,成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最突出也最难解决的问题。

2.地区差异大。

我国地域广阔,地质天差地别,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的单一性,不能满足地区差异所带来的多面因素。有时,一个县城的两端,地质条件的变化都会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大面积调整。更不用说我国如此巨大的经度和纬度的跨度,会对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了。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对施工的人员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而这使得工程施工管理更加困难。

3.不确定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工程施工管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完成其相应使命。但总会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存在。不管是人员的思想、素养,还是自然的变化无常。哪怕是气象的一点变动,可能都会连带的影响人员的工作效率。更不用说那些让人闻之色变的不可抗力。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这些自然灾害,是我们所不能预料的。

4.量化标准不完善。

工程施工管理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所表现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而在对其评判时,又没有完全符合现实的标准。

二、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工程施工管理不只是在施工过程中起到管理的作用,在竣工验收的时候同样起到管理的作用,内容如下:

1.在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工程施工管理要努力保证工程的进度。与此同时,更要监督工程的质量并控制成本。坚持以监理工程师为根本的管理制度,全力协调项目法人(业主)、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三方面的关系。使之在相互制约的同时,完成及进度迅速又质量优秀的优良工程,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2.在工程的施工期,工程施工管理起决定性作用。其涵盖了项目法人、分包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诸多方面。既要做好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也要完成对项目法人的咨询帮助。施工进度中,对施工技术、施工进度和材料物资筹备都要做出相应的先决计划。工程进度和质量,必须做出全程跟踪调查。对于施工安全问题,一定要做到安全第一,对于安全隐患绝不姑息。

3.工程完成以后,竣工验收阶段应积极做好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并认真协助检查。相关部门验收的时候,应该努力配合其工作。

三、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只有加强学习和培训,才能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各项水平和素质。一个团队是不是能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工程的任务,关键在于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督促。一味盲目的管理,不但不会事半功倍的提成工作效率,反而会导致工作积极性低下。因此,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成为了工程施工管理所必须而又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这是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现实体现。只有技术准确而熟练,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

2.摆正位置。每个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工作人员,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应该端正自己的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创新,提升自身素养。3.严格执行合同。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不管是谁都应该严惩的执行合同。合同是各方面协调工作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工程顺利完成的保障。因此,一切都应该以合同为本,一成不变的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方面的完美协调,达到最后按时完成工程的意愿。

4.严把质量关。质量关乎人的生命,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在工程施工和完工运营中得到意想的结果。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一切工程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标准。

5.加强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养。道德的提高可以使自身素质相应提高。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高素质的人员配备,会使管理变得更加简单,从而提升工程管理的效果。

6.坚持以人为本。不管到什么时候,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时时刻刻严把安全门,时时处处坚持以人为本。在做好安全的同时,才能更好的完成工程施工管理。

四、结语

我国的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现在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早已过了当初那种照搬国外模式的时代。现在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不仅仅要坚持质量和效益,更重要的是坚持安全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工程施工管理在做好管理的同时,更要努力提成施工成员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从而在枯燥的工作中寻找乐趣,在一成不变的工程中找到属于每个人员的节奏。现时代的多面性,要求工程施工管理的全面发展。一味恪守陈规,只会事倍功半。在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中,完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各方面不足,从而构建一个集安全、效率、技术、管理为一体的专业化队伍。

作者:马淑港 王海燕 单位:莱阳市沐浴水库管理局

第五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1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特征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十分重要,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管理人员只有认真对待管理工作,科学设置管理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下面简要分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特点:(1)水利工程施工涉管理中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除了水利、施工方面,还包括管理、交通、水电、机械等等方面,涉及范围广阔,施工难度大。(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应用学科也非常广泛,包括地质、管理、经济、法律、水利等,对管理人员的知识综合能力水平要求比较高。(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比较多,除相应的《合同法》外,还包括一些具体的法规,对管理人员法律法规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要求比较高。(4)水利施工工程管理具有不确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各种人为、地质、环境、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5)水利工程施工地区与地区之间具有差异性,因此管理上也各有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其施工管理上也要遵循具体情况,其难度等级不一。(6)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缺少统一标准,由于各工程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管理上也难以统一,这种现象给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工程施工开工前,要建立合理的合同管理模式,确定交付工期,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施工方案,协调好与施工有关的各方的关系。(2)在工期内要加强对施工进程以及质量的监管,要细心、细致,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与各方沟通,及时解决问题。(3)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工作。

3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为了更好地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相关单位与人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3.1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现成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经理)

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水利施工管理工作涉及的面广、问题多且复杂,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及工作能力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有广博的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还要有过硬的社交能力,具备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经常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的能力。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对于水利工程有关的项目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最新的法规法规政策,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能够掌握相关的政策为水利事业服务。(2)学习合同法规和管理方面的具体知识,掌握如何制作合同、设立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保障自己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做到条款清晰、不出问题。(3)加强相关的行政与人事管理培训,在管理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调解人力物力财力,做到资源的合理的优化配置,保障水利施工工程的顺利合理运行。(4)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应该掌握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能够准确确定施工资金的使用情况,核算水利施工工程各阶段的成本,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5)要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学习风险防范机制预警以及处理方法,有利于工程在遇到风险时,及时发现风险、解决风险问题,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6)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应该掌握一些水利方面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在施工中与施工单位和人员交流,提高自己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3.2摆正位置,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协调处理各方关系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树立服务意识,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进行管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正确管理施工工作,正确处理各方利益。

3.3严格执行合同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一定要监督施工人员按照工程合同进行施工,明确施工合同双方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在施工监管过程中,要及时检查,确保施工按照合同要求,确保工程如期交付。

3.4严把质量关

质量是工程的灵魂,只有严把质量关,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才能够保障施工质量,按时交付工程。在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中严格监管,如果发现与施工要求及设计不符的情况,要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进行修改,以保证工程质量的标准符合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设立相应的检查周期,确保工程进度。

3.5加强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积极加强自身道德品质的提高,加强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在工作中不怕麻烦、认真检查、不受利益影响、坚持质量原则,维护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正确有效运行。

3.6坚持以人为本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工程每个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都加入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4结束语

水利管理论文范文6

1.1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相违背

在水利工程施工方面,随着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断的完善及健全。尤其是《合同法》及《招投标法》的实施,政府部门也对水利工程施工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让施工人员按照指定程序施工。但实际上,仍然存在一些不招标、不报建的违规行为。此外,有些单位达到某种目的,将整个项目工程拆分之后,再招标,或者先招标,然后再报建,更甚者,有些建设单位还强行施工单位垫资施工,严重违反了施工的公平性。另外,在施工中,通常见到工期延迟、资金供应不足、压低造价等违背规定的行为。

1.2合同管理人员管理技能有限

要管理好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知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对水利工程施工各环节的知识有所了解。也就是说,在水利工程合同管理中,应将经济学和水利工程知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管理效能。但实际上,在水利工程合同管理中,管理人员大都是施工技术人员,对管理学知识并不了解,只将合同管理当做一件简单的事项,以至于酿成施工和合同条例不想符合的现象。

1.3合同履行程度低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合同和施工不一致。也就是合同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在施工之后,并不按照合同规定行事,导致工程延期或者出现施工质量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使工程无法顺利实施,也给水利施工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1.4合同文本不规范,缺乏约束能力

在签订合同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一定要注重合同文本的规范性,否则将在施工中出现意见分歧,将会对工程造成严重影响。但目前,水利工程合同签订时,签订双方并没有对此给予重视,导致施工中经常出现意见分歧或者因协商而不能达成意见统一,导致工程停止的现象,不仅延误了工期,也给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5违法签订转包及分包合同现象广泛存在

在《合同法》中明文规定,当承包人将施工工程承包之后,再不能以个人名义转包给第三者,否则,将是违法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也有明确规定,项目中标之后,不能再转让给第三者。另外,对于项目工程中的主要部分,承包人也不能进行转包或者分包等。虽然有这诸多规定,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仍旧会出现转包、分包不法行为,严重影响了工程稳定、快速的发展。

2加强水利工程合同的全过程管理

2.1建立相关机制,规范市场行为

在水利工程合同管理中,应建立相关机制,并制订科学的评标办法和程序,以减少人为因素在合同中的影响,从而避免了招标中人为操控的现象,使中标机会和企业实力相联系。另外,通过建立合同管理机制,也能为施工企业预留足够的利润空间,缓解了盲目压价的弊端,使水利工程向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此外,应采取一定措施,将投资和施工相分离,以便于施工单位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减少了建设单位的强行干预,对于工程实施具有积极意义。还有,为了构建一个良好的水利工程施工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施工情况,制订一套考评制度,对于考评不达标的,或者恶意扰乱招标市场的施工单位进行扣分、处分。

2.2增强合同管理人员得到管理素质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合同管理效果,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都应配出管理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硬的管理人员。由于水利工程合同内容较多的涉及到水利专业方面的知识,对这些进行有效管理,应管理人员除了具备熟练的管理学知识外,还应了解水利方面的一些常见概念。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企业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对水利知识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将合同管理好。另外,当工程实施一个阶段之后,需要转入下一个施工阶段,这时,合同管理人员应做好合同交底工作,将上一阶段的合同实施情况基于分析,然后预备实施下一阶段的工作。这样做,能够使合同被有效执行。

2.3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使其全面执行

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为了保证具体施工和合同规定相一致,合同管理人员应做好检查工作,对于出现的不一致现象,应及时找出原因,给予解决,以免给施工带来负面影响。

2.4在签订合同时,应依照合同范文签订

水利工程合同种类较多,为了避免不规范现象发生,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合同签订时,应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设计合同》颁布的合同范文格式。除此之外,还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它是由水利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合颁布的,行文正式,格式规范,合同签订双方应给予采用,才能避免因合同内容不规范而引发的纠纷案件。

2.5加大分包过程审查

在施工中,常出现分包现象,如果不给予严格审查,将会引发众多施工质量问题。审查主要包括分包商资格是否合法、分包内容是否违法、分包合同格式是否规范以及分包合同签订过程是否完备等。在分包审查中。

3结语

水利管理论文范文7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利行政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指标和评价办法,对水利财政资金的执行、实施情况以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实绩和效果进行的综合考核评价,旨在使水利财政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

(1)开展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水利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2014年是湖南省水利全面深化改革年,按照省政府和水利部《加快水利改革试点方案》的部署,完成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基层服务体系和水价等5大改革任务,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就是要促进职责履行,提供优质的水利公共服务产品,提高水利行政效能。与此相适应,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必须以效率和效果为重点,增强水利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积极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大局。

(2)开展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水利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效举措。

水利财政资金有90%以上是基本建设投资,水利财政资金的管理绩效直接关乎民生。水利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既要求有规范的管理程序,先进的管理技术,更要求水利资金的投向目标明确,科学合理,体现民意,发挥效益。开展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就是要推进水利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平衡水利财政资金在收入与支出、分配与管理、数量与质量上的关系,合理地配置水利资源,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3)开展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水利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抓手。

随着预算公开的逐步推进和预算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水利财政资金在水利项目上的实施情况,直接反应出水利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就是要将水利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分配科学、使用规范、管理完善,使水利财政资金切实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水利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

2提高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1)水利预算编制要突出科学性。

将“大事优先,绩效优先”的理念融入预算编制环节。要把水利预算资金分配作为重点,在预算资金分配阶段即考虑绩效考核要素,拓宽思路,通过竞标水利财政资金,强化预算单位自身的竞争意识,明确水利预算编制思路,引入专家评审机制,建立水利预算资金分配程序和规则,借助外部专家库的力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把握预算分配的合理性,不断挖掘预算资金潜力。同时,辅以因素分配法等客观分析数据,充分发挥水利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预算分配过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完整的制度化过程中科学分配资金,实现资金分配的透明公开,使水利预算编制符合水利发展和水利管理的要求。

(2)水利预算绩效目标要突出合理性。

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水利项目具有工程类别多、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因此,水利预算绩效目标要结合水利项目的实际,按照水利预算规模和内容,设置预算绩效目标,要详细说明为达到绩效目标拟采取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资金需求、信息资源等,并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同时阐明预期产出及效果、服务对象或受益人满意程度等。绩效目标要清晰、可量化,以便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实行监控和预算完成后实施绩效评价的对照比较和考核。

(3)水利预算执行要突出约束性。

预算执行效果直接影响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水利预算执行要与绩效目标管理有机结合,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明确时间节点,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反馈机制,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尽量减少预算调整,严格规范水利预算的资金项目调整、下达追加等的业务办理程序,进一步落实支出责任,以保证预算执行结果的真实、完整。

(4)水利预算绩效监控要突出锲入性。

水利预算要建立动态绩效监控机制,及时反馈预算绩效信息,通过采集绩效运行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纠偏扬长,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跟踪监控过程中发现绩效运行目标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预算单位应迅速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防止偏离预算绩效目标。

(5)水利预算绩效评价要突出客观性。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要客观真实地反映水利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效果,就要以水利预算绩效目标为依据,以水利项目实施效果为重点,以水利项目的实施过程为评价内容,既关注项目的实施情况,也关注资金的使用情况。要通过规范绩效评价程序,实现水利预算绩效评价的点面结合,通过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升绩效评价质量。

(6)水利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要突出权威性。

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水利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要结合水利预算资金的安排,体现项目决策和资金分配的科学性,要结合项目的建设管理,促进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要结合体制机制的建设,不断完善长效机制的建立。只有把水利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落到实处,才能使水利财政资金切切实实在民生项目上发挥最大的效益。

3推进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1)健全组织结构。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水利财政资金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因此需要发挥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领导机构的职能作用,形成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明确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通过责任分解、过程管控、跟踪监督,引导管理对象强化自我管理。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领导机构要积极协调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保持预算绩效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2)加大宣传力度。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作为3完善注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重点环节重点推进政府搞投融资,核心是运作资本,起点是运作资源,变资源为可增值的资本,变资本为可融资的资产,并形成一头连接政府所掌控的资源,一头对接市场和市场主体的良性闭合循环。当前,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总体上是货币流动性过剩,CPI连创新高。各类资本包括金融资本,都在寻找有效益、有回报、有前景的项目。搞活投融资,一个重要前提是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我们要牢固树立“宁让项目等资金,不让资金等项目”的理念,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充实完善项目库,提高项目成熟度,增强项目融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政府性项目投资决策、实施和监管体系,减少低效投资,杜绝无效投资。地方配套补助重点应放在前期工作阶段,只有通过长期稳定的注入前期工作经费,才能加快前期工作进度,提高工作质量,促进项目成熟,实现既定的融资和建设目标。重点水源工程专项资金以县(区)间互助的形式集中用于在建项目,资金跟着项目走,5年一个周期进行平衡,5年内各县(区)筹集的资金原则上全部返还各县(区),少数无法平衡的则滚入下一个5年周期调配。水利专项贷款资金则重点用于项目开工前期上级补助不到位时的应急,上级补助资金到位后,除满足归还到期贷款外,通过置换调剂借给其他具备合法手续的项目使用,尽可能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县(区)也应建立相应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确保不错过新一轮水利建设机遇期。4健全制度保障、严格规范运作,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必须高度重视风险控制,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为保障,规范运作,强化监管,提升信用,做到举债规模与政府投融资主体掌控的资源总量相对称,与政府投融资主体具备的偿债能力相对称,实现融资规模最大化、债务风险最小化,确保“借得来、投得出、用得好、还得上”。为此,我们要完善政府投融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投融资运作行为,强化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形成程序严密、运转高效、监管到位、有效制衡的管理约束机制。水利建设的新一轮机遇期已经来临,如何破解长期制约当前水利建设发展的投入瓶颈问题,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在新形势下有所作为。因此,我认为以市场手段融资解决水利项目投资问题,发挥融资平台公司对资金的放大、应急作用,是当前水利建设的现实需要;做实水投公司,规范公司运作,是争取金融部门支持、搞好水务投融资工作的基础;用好用活现有财力,建立前期费有偿滚动使用机制,高质量做好前期工作是确保项目满足贷款要求的前提;继续筹集重点水源工程专项资金,实行县(区)互助,超前落实地方配套,是争取上级支持,实现水利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水利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注重舆论宣传,使“权责要对等,用钱必问效”的理念深入资金管理的过程,改变过去“重投入、轻支出、重使用、轻效益”的管理模式,树立起水利部门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的观念,把有限的水利财政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3)强化制度措施。

水利管理论文范文8

(1)设施老化失修,效益较低下。

由于我国各类骨干小型农田水工程是上世纪中叶建造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些设施从设计、勘测、规划和施工方面都有局限性。特别是施工过程中,主要依靠农民建造,直接造成标准低、技术落后、配套不足的结果。经过多年运行后出现设施老化、损坏以及失效也就在所难免了。据调查,国内各类中小灌渠和干支渠的完好率只有50%左右,节水灌溉也只占到总面积的43.5%左右。

(2)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不符合实际现状。

上世纪末开始,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增加。个人务工收益的增加导致农民兴修水利设施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另外,各种水利设施材料的应用(如:水泥、管材、钢材)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导致人员投入上的大幅降低。这也造成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所需资金的大幅上升。资金投入的增加制约了偏远地区水利施工更难以推进。

(3)相关设施管理体制不健全,主体责权不清晰。

国家将水利投资重点放于城市防洪、水库发电以及大江大河的治理上,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与管理上属于短板。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这些项目收益较低、政府资金紧张以及各级组织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要求不严等客观原因的存在,造成了只建不管、带病运行等局面的出现。

2.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利的投资结构不够合理。

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不及全部基本项目投资的1%。这是小型水利设施发展和管理不力的根本症结。

(2)农民缺乏投资能力和欲望。

由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并且不够稳定,他们消费后的剩余额非常有限。此外,当地信用社为了降低信贷风险,要求农民提供抵押物才能放贷。这就造成了农民很难提供必要的担保无法获取信贷资金。

(3)基层农村干部有抵触心理。

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做好宣传组织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基层农村干部要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

3.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思考

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一号文件,该《决定》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在此前提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设施的抗灾、减灾能力也逐步提升。完善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需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民生项目来管理。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属于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大事,这项工作问题多、工作繁琐艰巨。基于当前状况,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相关要求,真正将这些工程作为民生工程进行管理。我们要增加相应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水平纳入对基层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范畴。

(2)制度化是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顺利建设先决条件。

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农民参与的管理机制,倡导农民参与项目规划。这样才能逐步确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制度化。①引导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民参与要依照注重实效、自愿互利的基本原则,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的民主程序加以引导。②规范议事法定程序:经过民主表决和讨论确定集资酬劳会更符合民意。议事过程中要依照“规范、公开、民主”的原则,切实采取每条河、每个水塘、每条水渠单独议事的过程。只有这种民主的方式才能更好的推动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③小型水利工程要做好协调工作。众多河流、塘坝与沟渠都有跨县市、乡镇的区域特点,施工中要依照“谁负担,谁受益”的基本原则。所有涉及到的村组、乡镇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协作互助。所筹资金必须进行统一安排,采取有偿用工、换工、借工等多种形式加以实施,真正做到轮流受益的效果。这就要求相应部门与基层组织要加强合作,不断在新形势下开创出有利于水利建设的局面。④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要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根据国家发展情况,我国暂时不能在小型农田水利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中提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建设由受益单位负责”,这一原则可以确保建设者与投资者的收益。这样可以引导农民增加相关建设项目的投入。这样工作的基础就是统一分散经营农民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上级部门的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本上都具有难度大、工程复杂,这要求各级政府在整个工程推进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各级政府需要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放入工作日程之中,各级领导要根据目标指定必要的考核办法。

(3)加大政府宣传力度,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扎实开展。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出现了农民群众出工、地方政府组织困难、跨区协作等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和领导,要充分调动舆论宣传部门做好相应的教育宣传,切实引导、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建设当中。第一,以宣传教育为基础,真正实现土地承包权与之挂钩的硬性机制。第二,切实完善农民参加建设的政府资金补贴,真正调动这些人员的工作热情。

(4)调整资金结构,完善小型农田水利的投入机制。

①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属于特殊的工程项目。因此国家需要加大财政支出,在继续对各类重点水利设施出现加固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农村堤坝、沟渠等专项资金的投入。这个过程要有必要的监管机制,确保这部分资金能切实应用到实际工程之中。项目所在地的政府机构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按步骤、分重点的去解决当前农村水利项目中的突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抓大不放小,稳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的逐年改善。②由于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明显的公共性与公益性,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做找相应的支持和引导。第一,对相应政策不断完善来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事业。我们要真正与当地农田水利工程情况相结合,做好调研并指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建管与投入机制。第二,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费用要逐步纳入当地财政预算,财政列支要给予定期的处理解决。第三,依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逐步整合相应的资金投入。这种增加切忌盲目,要保证其科学有效性。相应管理部门必须将相应资金进行合理规划,集中使用。真正做到治理一处,受益一方,建设一处,巩固一方的实际效果。

(5)实行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引导农民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资。

我们要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方面的产权改革。前提条件是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真正实现投资、建设、所有、管理与受益的一致性。此外,要合理的放宽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经营权。只有这样才能确实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人力、财力的投入。

(6)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方式的创新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