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论文范例

社区健康论文

社区健康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

本组对60例所辖社区患者进行调查及宣教。其中女性28例,男性32例。年龄10岁到80岁。病程3~10年。同时调查患病人群文化程度。

1.2调查方法

采用交谈方式、问卷及座谈会进行资料收集;调查时间于2013年5月-2013年12月完成。

1.3诊断依据

本次调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相关诊断标准(1999年制定)以诊断,均以确诊。

1.4结果

一般情况:患者年龄范围在50岁以上30人,40~50岁9人,30~40岁6人,20~30岁5人,20以下10人,大专及大学以上文化15人,高中文化水平10人,初中文化15人,小学文化20人。并发症:其中合并冠心病的10例,脑出血2例,脑梗塞10例,糖尿病足1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例,糖尿病肾病5例,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3例。熟知并发症且可以自主防护占14%,了解并发症但不可自主防护占30%,不了解并发症占56%。对血糖监测程度:患者能按时监测20%,偶尔能监测占16%,不能监测占54%,其他占10%。

2存在问题

2.1社区居民不注意定期检查

有的患者来就诊时已经出现并发症,有的患者临床症状已经比较严重。有1例病人,工作忙,不注意身体,突然发生昏迷。经检查血糖已经为28.6mm/L,出现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2.2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认识不够

糖尿病是心、脑、肾、视网膜及大血管并发症。控制血糖势在必行。但是许多病人无临床症状,以为血糖高一点,对身体没有影响,导致后来出现并发症,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2.3患者不能执行用药方案

有的病人对用药产生害怕心理,认为药物副作用大,不能按时服药。部分糖尿病患者不能正确使用胰岛素,部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现象。社区中患者常常听信偏方或广告,放弃医生按照指南为其量身定做的方案。有些患者常常宁愿吃一大把药物(具体不详)而不愿意口服指南中提倡的药物,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2.4运动与节食不能坚持

许多病人也知道糖尿病应该控制饮食,但很难坚持。有1例糖尿病足的病人,询问他是否控制饮食。患者说:“控制饮食太痛苦,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经调查5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比较多,这与他们童年曾经挨饿有关,因此食欲好,摄入过多。大专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也比较多,这与他们工作压力大,应酬多,摄入多,没有时间进行运动有关。

2.5社区医务人员缺乏

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只有3~4名,负责日常的诊疗工作及值班,医学上的学习及考核、培训,比较繁忙。没有宽裕的时间对病人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

3解决策略

3.1鼓励病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社区的居民也包括一些颇有文化的知识分子,那种在健康的时候就参与体检的观念在他们身上都远未建立。他们不愿意进行周期性健康检查,认为疾病离自己还很遥远。等到发现疾病,已经到了中晚期。所以,社区医生应灌输居民健康检查的必要性,开展好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工作。

3.2与社区街道合作

利用街道的组织能力,加强开展适当的运动,比如:晚间组织参加广场舞、太极拳等,这样有利于控制体重,提高抵抗力及增加药物敏感性。与社区合作,有利于采取的运动能长期坚持下去。

3.3积极开发糖尿病管理软件

与有关部门合作积极开发完善、实用的糖尿病管理软件。对糖尿病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3.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建立糖尿病病人微信群、QQ群,及时交流,及时管理。让病程长,健康教育执行好,配合治疗,并发症少的患者采用现身说法,让他与其他病友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可以聘请一些糖尿病中医专家,谈谈糖尿病的中医防治。

3.5加强上级检查

每年上级主管部门定期对糖尿病患者管理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定期向糖尿病病人发放调查表,检查糖尿病病人的管理情况。

3.6开展医师多点执业

支持专科医院的医师兼职做家庭保健医,这样可以减轻社区医生的工作量,增加健康教育的医务人员,使病人有问题时可以直接向保健医咨询,也可以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

3.7建立社区健康管理中心

社区健康论文范文2

一、存在的问题

1.宣传与调研上的不足

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在组织健康教育活动之前一般是自己定个时间、地点,然后向参与活动的行政村和社区发个通知,再安排讲课老师,讲课的内容也由老师自己确定。有个别行政村、社区在通知参训人员时也只是简单说要集中开个会,不把事情讲清楚,通知过程过于简单、粗糙。以上这些情况都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如:有些居民到现场才知道要听健康讲座,他们觉得没有重要事情就离开了;有些居民虽然也愿意听讲座,但是觉得讲课的内容不喜欢,也就过过场,没有认真听;有些居民想认真听,但是讲课内容太深、太专业化,不太听得懂等等。

2.居民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有些行政村、社区的联络员告诉我们,通知下去后,大家都不太愿意参加,只有少数一些赋闲在家的老人出于新鲜感主动报名。后来,采取了措施才缓解了这种尴尬的局面,比如:这次除了听健康知识讲座,还要开个短会,有些事情要讲一下,每个村民组、小区都要派4名代表参加等。居民的参训愿望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居民的健康意识还有待提高,很多居民都是生病了才去看医生,但是对预防、保健、锻炼、养生等方面的重视不够,他们认为听这种健康知识讲座没有必要。二是除了赋闲的老人,其他居民确实比较忙,没空来参加活动,如:活动现场有些老人就告诉我们,本来他们一家人都来听讲座,但由于女儿、女婿都要上班,没空过来,就只能两位老人来参加活动。三是健康知识讲座本身的吸引力不大,有些居民觉得听这种讲座没什么作用。

3.健康教育活动效果不明显

一次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下来并不轻松,乡镇社区教育中心要牵头组织,当地卫生部门要落实讲课老师,行政村和社区要落实参训居民,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不少居民表示听过就算了,就是捧捧场,完成个任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不能激发参训居民的兴趣,如:在一场《骨折病人护理》的讲座活动现场,有少数居民听到一半就走了,问他们原因,他们直言这不是他们想听的内容,感觉听了也没什么用。二是参与活动的居民文化程度不高,对医疗与保健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三是习惯差,有些居民不仅自己不认真听,还在现场抽烟、聊天,也有一些居民带了小孩过来一起听课,小孩还在现场跑来跑去,偶尔还发出声音,这些都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四是对健康教育活动的考核往往集中在数量上,对教育质量、讲座效果等不够重视,当地社区教育中心也往往更关心参加活动的人数,对活动取得的效果重视不够。

4.师资队伍问题

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组织健康知识讲座的师资主要来源于当地医院的医生和护理人员,专业性和说服力都很强,参训居民都很信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授课老师钻研教学的时间有限,他们都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平时比较忙,既要上白班,又要上晚班,为居民讲课得自己抽时间。二是对成人教育缺乏了解,在教学方式方法的把握上还不够,特别是参与活动的老人较多,老人们喜欢课间拉拉家常、课上多听听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等,但有些课上很多内容都是专业知识,举得例子也不多,有些学员就不太愿意听。三是授课老师队伍不固定,由于平时工作都比较忙,一般是谁有空就先去上课,不同老师的专业又是不一样的,这就很难满足参训居民的实际需求。

二、采取的策略

1.建立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教育体系

构建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医院、各行政村及社区的三级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并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督促各阶段工作开展,定期召开研讨会,布置工作内容,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反思与改进。同时,每个单位落实一位经验丰富的骨干担任该项工作的联络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协调。

2.重视宣传与调研活动

由领导小组从各单位抽调力量组成健康教育宣传小组,利用双休日、晚上等时间到行政村、社区开展宣传工作。现场向居民宣传健康知识的重要性,让居民明白不仅生病了要看病,没病的时候更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预防、保健、养生等也同样重要。同时,现场向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活动通知单,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活动。现场进行活动调研,让大家讲讲喜欢听什么类型的健康知识讲座,结合大家的建议合理安排讲座内容,使活动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如:今年我们到西阳村调研时,不少居民想听高血压方面的健康知识讲座,我们就安排了双林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副科长杨晓伟作了题为《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的健康知识讲座,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欢迎。又如:今年我们在坞仁村和镇五大社区调研时,大家最喜欢饮食健康方面的讲座,我们就分别安排了双林人民医院蔡建敏和黄孔丽两位护师作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健康知识讲座,在现场也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宣传让广大居民对健康教育更加了解,让健康教育活动在广大居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调研使我们的健康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让我们的活动更受欢迎,更具生命力。

3.提高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一是把活动地点设在村部、社区的会议室,把广大居民的方便放在第一位,让居民在家就能学习健康知识。如:今年,南浔区双林镇社区教育中心分别在敬老院、东双林村、三田漾村、西阳村、坞仁村、镇街道办等开展了《气道异物梗阻及处置方法》、《更年期健康知识》、《老年人健康保健》、《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健康知识讲座。二是活动时间上尽量错开居民的上班时间,可以选在双休日、傍晚等,让想听讲座的村民都有时间参与活动。三是准备一些活动纪念品赠送给参与活动的居民,让居民感到参与活动不仅能学习健康知识,还能得到实惠。如:今年已开展了六场健康教育活动,向居民发放活动纪念品521份,目前,活动还在持续开展中。四是活动过程中为参训居民免费测血压、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读本等,让广大居民切身感受到活动主办方对他们的关心。如:今年已开展的六场讲座中共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200余份,参与免费测血压人数超过300人次。五是提高讲课内容的针对性,让居民觉得所听知识确实有所求,同时讲课过程力求生动有趣,多举些生活中的例子,多与参与活动的居民朋友拉拉家常、聊聊琐事。

4.重视健康教育活动效果

一是让广大居民主观意愿上喜欢听讲座,就是要努力提高讲课的质量,讲课过程要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让参与活动的居民朋友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二是强化课堂纪律管理,让参与活动的居民能够听清楚整堂课的内容。如:对有些带小孩参训的居民,我们帮忙把小孩集中到另一间教室,让村或社区的工作人员帮忙管理。又如:我们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巡视课堂,对闲聊、抽烟等居民朋友及时制止。经过努力,现在课堂纪律越来越好,不少居民朋友开玩笑说,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读书的年代,有班主任,还有上课老师,课堂纪律也很好。三是开展课后咨询活动,现场为居民解决一些疑问,尽量不要活动一结束就散场。如:在西阳村开展活动后,我们安排了课后咨询活动,有学员现场就“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了是否还需要服药”的问题向老师请教,老师耐心地回答了学员的问题,礼貌地进行了指导。四是设计健康教育活动打分表,打分项目力求详细,让参与活动的居民为活动实事求是地评分,提供合理建议,活动方将评价意见汇总后想办法改进。五是在对健康教育活动项目评价时重视对活动效果的考评,而不只是集中在参与活动的人数上。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社区健康论文范文3

1医学期刊服务领域的不断推进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要求,选择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多维一体生活方式疾病防治体系;研究慢病防治技术筛选评价标准,开发慢病防治技术并在全国试点城市推广;建立集体检、诊断、预防、管理、健康促进为一体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和评估监测模型;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个人家庭检测为手段、中心医院(或医学中心)为支撑的慢病分级防治网络和网络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和促进慢病防治科技资源科普化,集成开发慢病防治信息资源包、健康科普图书等科普资源。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给社区医疗带来很大的发展动力,而社区医疗对疾病诊疗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刊开展以疼痛为例的专题论文,专栏刊发慢病防治的论文,疼痛患病率极高,且给患者、家庭、社会医疗等多方面造成巨大的负担,每年全球用于诊疗疼痛的金额占全球GDP的2%~3%。多数患者会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社区医疗机构对疾病诊疗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社区诊疗现状不容乐观,诊疗水平有待提高,诊断符合率约10%,提示社区医疗机构人员诊疗环节薄弱。所以未来要深入推行科学的社区诊疗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诊疗水平。只有社区医生的诊疗水平提高了,患者才愿意到社区门诊看病,只有患者愿意去社区看病了,才能逐步实现三级分诊的原则。提示社区医生继续教育至关重要,做好基层医生的培训工作,才能整体提高我国医学诊疗水平。例如我刊在重视学术传播的同时,时刻不忘科技传媒的职责,2017年10月27-28日在全国科普日“健康一生”宣传活动中,走进社区,积极宣传预防疾病为主旨,卫生健康引领未来的理念,开展专家一对一义诊,邀请武汉协和、同济的名医专家开展慢病防控讲座,切实将学术殿堂的理论知识落地,使医学期刊既能惠及到社区医生,也让公众在科普宣传活动中受益。

2基层卫生医疗作者群的培养

基层工作的难点在人才培养,为此,杂志的主编联合编委会的专家专门撰写基层医师的培训手册及诊疗指南。通过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强化基层卫生医疗作者的论文撰写水平,提升基础医疗机构的实力,推动基层医疗可持续发展。国家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1200家医院进行基层医师的培训和巡讲,基层医疗服务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和基础,强化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对慢性病的高发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既包含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也包括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已有高血压、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提升对慢性病防控的认知意识。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状严峻,而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在基层,这既是我国医改的重点,也是心血管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了展示我国的医改重点工作,我刊专门约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了一系列专题论文,《“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管理的发展策略》、《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全球健康覆盖及其相关研究》等。为此,还设立了继续教育项目、基层论坛、专家面对面专场等形式,把心血管病的最新诊疗规范、指南、技术、进展、理论传递给广大的基层医师,切实提高了广大基层医院心血管病的诊疗水平,对广大基层医师来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一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数据管理体系以及效果评估体系,保障疾病筛查及治疗干预的效果,切实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协助医生高效管理患者,帮助患者做好家庭长期监测和自我管理,助力“科学就医”的目标实现。医学期刊领域的专家一直坚持推进糖尿病防治的社会化宣传和引领工作。呼吁各方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积极协作,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关注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积极倡导“5公里健康跑”活动,以倡导公众更积极地关注健康、重视健康运动的生活理念。而持续多年的糖尿病经典活动“蓝光行动”,将继续在重点城市、重点地区推进,将糖尿病的防治意识深入人心。

3对期刊数据的深度挖掘,作好学科引领作用

3.1利用期刊的引文数据

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状况和需求评估,为循证决策、恰当应对、有效风险沟通,找寻学科动态,引领学科发展。

3.2依靠专业优势搜集数据

其专业数据来源主要依靠国内医学期刊资源目录,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分析、传染病监测报告、损伤中毒监测报告、地方病监测报告、卫生健康危险因素、卫生应急监测报告,数据采集主要依靠ERP、CRM等期刊系统,保持期刊信息通畅,了解疾病控制工作架构,找寻下一步工作要点。

3.3常规工作的实践分析

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流脑、人感染H7N9、霍乱、高温中暑、救灾防病、食源性疾病的毒理学研究,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疾病谱运行的问题与变化,做出分析与应对措施,同时这些分析结果,也是专业学科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重要来源。当有分析结果出来的时候,医学期刊要行动,这个行动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内告知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科研人员“了解你所需要的最新医学研究动态”。

4办特色专栏,关注疾病防控

抓好杂志质量管理,继续打造品牌期刊。专家论坛栏目为我刊的特色栏目,且一直是我刊的推存栏目,大部分刊出的论文为专向约稿,为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的最新学术前瞻性报道,具有很好的专业学科引领作用。为此,我刊每期均有重点专题栏目的论文刊发。近期刊发的肝病与代谢疾病专栏,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新进展》、《降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治疗策略》、《肝脏与多器官对话》等研究前沿内容。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连续性报道,尤其关注肝脏脂肪含量测定在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对医疗卫生人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刊发的诊疗方法专题论文,定量超声方法不仅可以定量诊断脂肪肝,而且具有简便、经济、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的优势,尤其适合向基层医院推广并进行大规模人群研究。已将肝脏脂肪含量定量技术在社区人群及全国多中心研究中进行了验证、应用与推广,并在大样本人群中获得了肝脏脂肪含量与糖脂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引发了人们对脂肪肝和代谢紊乱这个医学健康问题的深刻关注,公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社区健康论文范文4

[关键词]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综述;老年教育研究

2017年,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41亿,占总人口比重17.3%;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8亿,占总人口比重11.4%(此为抽样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37‰)。显然,老年人口结构比重愈增,老龄化问题愈加严峻。近年来,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开展,积极老龄化的倡导,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难以满足时展和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老年教育备受重视。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单元,社区老年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的形式之一,日益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热点关注话题。本文对近20年来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未来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趋向加以展望,旨在发现社区老年教育新问题,促进其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老年”“社区教育”为关键词,基于CNKI高级检索项,对全部数据库文献进行跨库检索,共得全部文献759篇(时间跨度为1994-2018):期刊论文637篇,硕博士论文55篇,报纸32篇,国内和国际会议35篇。对每篇文章研读和分析后,剔除全部文献中的重复稿件和与研究不相关的文献,剩余文献198篇(时间跨度为1999-2018):期刊论文135篇,硕博士论文28篇,国内和国际会议9篇,报纸26篇。以社区老年教育的198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并对每篇文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问题与研究结论及其内在逻辑性进行研读梳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198篇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主要从社区老年教育的概念与理论基础、特点与功能、教育模式、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等方面展开综述。

(一)社区老年教育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研究。国内学者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黄淑萍、高娟等研究者认为,老年社区教育是依托社区内资源,旨在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实现老年人的社会化。王英则依托赋权增能理论,认为社区老年教育是以社区范围内的老年人为主体,以赋权和增能为目标,旨在实现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服务活动。万莉丽、陈乃林、赵秀荣与赵瑞鑫等研究者仅强调了社区老年教育的范围和对象,即以社区为范围,老年人为对象。李振兴认为,社区老年教育是以社区为范围,在专兼职社区教师的指导下,以满足其基本学习生活为目标,帮助其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实现毕生发展与自我价值的社会教育活动。朱起民认为,社区老年教育应在多种教育方式及活动的推动下,满足其生活需求和健康发展。“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对社区老年领域的渗入,也赋予了社区老年教育以新内涵。王新春、杨承惠认为,社区老年IT教育应以解决社区老年居民的问题和满足其需求为目的,利用社区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设施,并通过与高等院校的合作,让老年人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开放的新型教育方式。综上可见,学者们尽管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皆对社区老年教育的范围、对象、手段、特点及目的等予以概括,概述出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2.理论基础研究。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学生的硕博论文。刘廷欣主张,在终身教育理念和调整结构功能理论指导下集中社区资源优势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王英]主张,以赋权增能作为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基础,通过机制、制度、心理与环境等建设推进赋权;通过培养和提升其适应变化、掌控生活和参与社会等能力实现增能。高娟认为,以受教育机会均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教育发展等理论来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刘颂用康复、社会适应等理论作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基础。段寅雪认为,支撑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健康老龄化理论和积极老龄化理论。除主张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角度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外,杨山杉也强调其心理学基础,借助桑代克实验证明“人的学习能量永不停止”,并从人本理论的以受教育老年人的需求出发,切实保障其基本教育权利。赵蓓主张以积极老龄化为视角研究社区老年教育,并引用世卫组织关于积极老龄化的理论提出及制度推进来阐明对个人能力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社区老年教育的特征与功能

1.特征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特征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王英、谭琳认为,社区老年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可及性、低成本、灵活多样、参与性。刘颂认为,社区老年教育主要有参与性、邻里性和包容性三个特征,并具有较大弹性和灵活变化性。岑雪军认为,社区老年教育具有便利性、邻近性、量大、低成本和覆面广等特征。陈乃林认为,理想状态下的社区老年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老年人真正地回归社区、主动参与、快乐学习、享受和创造生活、建设精神家园,尽显草根化、生活化、多样化。2.功能研究。了解社区老年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取得各阶层人士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解与支持,推动其顺利开展,更多更好地惠及老年人。黄淑萍认为,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有助于老年人实现新旧角色转换,适应新身份;处理好社会关系和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高娟认为,有满足老年人教育学习需求和再社会化;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年产业,最大程度地消除人口老龄化的消极影响;推动教育结构改革;实现终身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等功能。陈乃林认为其有六大功能:保障其受教育权利;促使老年人快乐和享受学习;推动老年人“再社会化”与积极老龄化;全民践行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节约老年教育成本和最大化老年教育效益;建设社区精神文明与和谐社区。汪娟与许丽英认为,社区老年教育包含内在和外在功能。内部功能旨在促进老年人心理调适、健康保健和个体享受等的发展;外部功能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旨在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

(三)社区老年教育的模式研究

近20年来,教育学者们致力于构建社区老年教育模式,以期在理论与实践上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王英从老年人权利和能力的角度提出赋权增能的社区老年教育模式。高娟[26]则分别从老年受教育者和老年服务人才的教育培训两方面来设计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段寅雪、王艳平等研究者不断继承融合,逐渐发展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王新春、杨承惠[29]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提出建构社区老年IT普及教育模式:“做中学、学中做”任务导向的教学原则、O2O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指导、学员互助以及成果分享。陈乃林[30]提出构建机构化社区老年教育、老年团队自主性学习、老年群体数字化学习、社区养教结合与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学习等“五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赵秀荣、赵瑞鑫提出,以老年学习者为中心,以数字化和体验式的教育空间为载体,采取线上线下学习服务融合、养教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库、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途径开展老年教育。杨初楠提出,通过打造老年学习网络平台、远程老年大学、数字化养老社区、国家老年开放大学等形式,发展社区老年教育。

(四)社区老年教育的现存问题与策略

1.现存问题研究。社区老年教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教育对象单一,往往是老年群体年龄偏低、经济水平良好、受教育程度高、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倾向于接受教育,而与之相反的老年群体常趋向于消极态度。其次是有限的资源与庞大的需求群体间的矛盾愈加尖锐,这主要表现在专业师资不足、教育资金缺乏、管理和服务人员素质的欠缺、资源的整合度低等方面。再次,社会对社区老年教育认识存在诸多误区,往往将社区老年教育理解为唱歌、跳舞、锻炼等休闲活动,而没有意识到此活动有降低社会养老成本、发掘老人潜能、创造社会财富等益处,甚至部分社区老人错认为受教育应该是年轻人的事情,再学习是不必要的,致使社区老年人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较低。此外,社区老年教育内容停留于养生保健、安全法律、休闲娱乐等生活方面,很少涉及到与老人相关的社会及生命等教育。在社区老年教育实践过程中通常采用单一的文艺活动、知识讲座等形式,难以满足社区老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这都导致了社区老年教育难以横远传播和纵深发展。2.策略研究。针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策略。首先,在“因材施教”原则的指导下,综合老年人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经济水平等因素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覆盖网络。其次,加大投入与整合利用师资、资金、管理与服务人员等教育资源,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政府在向社区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对教育的资助,及社区老年群体自助;联动社区内教育设施、课程、师资、管理者、服务者与老年人的协作与沟通,有效利用社区内资源的同时,促进与外部资源的整合。再次,更新社会各阶层观念,重视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此外,还要丰富社区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以“按需设课”为指导原则,坚持课上与课下相结合。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通过分析与综合文献资料,可见研究者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取得了全面而深入的进展。未来研究者需要在保持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研究层次、加大社区老年教育特色化和本土化实践力度、探索和深入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研究。

(一)提高研究层次

对筛选出的198篇文献发文量的总体趋势分析发现,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起始于1999年的1篇文献,直到2009年,社区老年教育的文献研究数量皆不超出10篇,2010年以后的研究趋势才逐年上升;对筛选出的135篇期刊论文是否为核心期刊进行类型统计,显示核心期刊仅有36篇、普通期刊99篇,核心期刊仅占期刊论文总数的26.7%;对筛选出的28篇硕博论文数据统计,仅有2009年撰写的一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南开大学王英的《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其余皆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对筛选出的文献作者的学历背景统计显示,博士、讲师、副教授与教授等学历人数较少。由此可见,社区老年教育是近20年来新兴的研究课题,虽然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文献逐年递增,一定程度上表明社区老年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索,但从核心期刊类型、硕博士论文及作者学历背景的统计数据也可发现,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层次亟待进一步提升。

(二)加大社区老年教育特色化和本土化实践力度

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最终要指导实践的发展。近年来,终身教育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增权赋能理论、闲暇教育理论、人本理论、康复理论、积极老龄化等理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通过对筛选出的198篇文献的研究视角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进行实证研究类文献仅有31篇。进一步览读发现,尽管各篇文献研究了不同的案例,但其研究结果却千篇一律,没有突出各地特有的社区老年教育实际状况,使得各地社区老年教育实践进展流于形式。此外,由于各省市区的经济状况、老龄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文化传统以及社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年龄、观念、家庭经济条件等状况的各异,确实应针对不同的社区实际开展本土化与特色化的教育。因此,我国学者应结合相关理论,切实进行各地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探索,突出各地社区老年教育的特色化,推动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横向和纵深发展,进而指导实践,以惠及更多的老龄人口。

(三)加强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研究

社区健康论文范文5

1预防医学观念的比较

A模式、B模式、C模式在树立学生预防医学观念的问题中,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模式优于A模式,其它未见统计学意义,见表1。

2对实习内容效果的评价

A模式、B模式、C模式在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C模式优于B模式,收集资料的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模式优于A模式,在使用统计软件上三种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模式优于A模式,见表2。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培养21世纪新型医疗卫生人才的需要,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了一系列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从理论课、实验课、第二课堂到临床毕业实习,逐步深化和提高医学生预防医学观念和技能[3]。根据表1结果,A模式、B模式、C模式这三种模式学生树立预防医学观念的比较中,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B、C模式优于A模式。认为在实习中能确立疾病预防为主的观念以B模式最优,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的B、C模式优于A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比较中A模式(89.1%),B模式(92.3%),C模式(88.2%);疾病的三级预防的掌握B模式最优;综合比较树立预防医学观念中B模式为最优模式,C模式次之。原因基于B、C模式的实习学生能够有机会在社区或社会调研中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B模式中实习学生进入社区,面对面接触居家住户,预防观念整体较强烈,C模式中学生直接参加社会调研,也比A模式中学生单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的感受明显。群体的预防必须建立在个体预防的基础上,也只有做好预防才能保证个体健康。B模式的实习学生能以社区为范围,以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指导等实践活动,实习效果明显。

实习期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模式[4],有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从内容上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预防专业学生通过参加三种不同模式的实习,普遍树立了预防为主观念和主要的预防医学基本技能。根据表2结果,在实习内容效果的比较上B模式、C模式比例明显较高,参加C实习模式,实习内容中对学生作用最明显的是能基本进行课题设计达97.10%,这些差异可能与C模式的学生,一方面投身到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工作中,加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带教老师通常以日常工作为基础让学生自行设计课题,带教老师以疾控工作为主,在课题的指导时间低于专职教师,锻炼了这部分学生自行设计课题的能力,几乎所有学生能基本进行与疾控相关的课题设计,更加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统计软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的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模式优于A模式,B模式在参与社区实习,到人群中去实践之后这跟学生参加了教研室实习或自身所选择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课题密切相关[5]。到社区后其交流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加之在教研室有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其收集资料的方面也有其优势的一面。社区或社会实践方式,必然有不同的实习要求,带给学生能力和知识方面的掌握重点就有所不同。参加实习后,学生了解和熟悉最多的内容是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和正确搜集资料的方法达90.60%,其次是学会撰写科研论文88.60%。除此之外,通过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实习收效甚微的是掌握现场调查的基本技术[6],原因如下:(1)学生是根据已有数据来进行课题设计和选择的,在论文撰写的全过程中基本不会涉及到与课题相关的现场调查内容;(2)需要进行现场调查的课题开展时,因学生没有接受过调查员培训或不具备相关素质故由指导老师亲自代劳;(3)由于部分卫生单位对学生科研课题的不了解和对科研工作的不支持,现场调查工作艰难重重。通过访谈,学生普遍认为急需改进的方面有抓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分别为加强语言文化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合格的带教老师。其中,在培养合格的带教老师一项强烈要求改进的是参加过B实习模式的学生,这表明社区预防医学专业合格带教老师的严重缺乏,也体现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在社区实习这种模式发展还不够成熟。参加B实习后,除上述急需改进的方面外,学生希望能结合工作实际开设案例讨论课。进行论文的设计及撰写讲座一项,A模式做的及时完善,其它两种模式都需要加入此实习内容并及时改进。

社区健康论文范文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入,重视发展老年教育,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成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要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教育部等九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要求改善基层社区老年人的学习环境,完善老年人社区学习网络,建设一批在本区域发挥示范作用的乡镇(街道)老年人学习场所和老年大学。国务院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对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江宁的老年教育起步于1992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国老年教育协会等的关心指导下,2001年江宁区委、区政府成立了老年教育协会,组织、协调、服务、督促全区老年教育,江宁老年教育步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逐步走在全国前列,满足老年人求知、求乐、求健康等需求的老年教育三级办学率先实现了全覆盖。老年教育越来越成为社区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江宁的老年教育有三种办学形式,一是东山模式,即老年大学和社区教育中心分开独立办学,有自己独立的校园和管理模式;二是湖熟模式,即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兼办老年教育,老年教育完全纳入社区教育行列;三是汤山模式,即老年大学和社区教育中心在一个校园内,有2套班子,合作办学。多年来,汤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实现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有效融合,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2017年,汤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开展了《社区教育中心开展老年教育的实验》的项目研究,该实验项目于2017年6月获批为江宁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二、社区教育中心开展老年教育实验的具体做法

“社区教育中心开展老年教育的实验”项目研究目前已进入中期研究阶段,该实验项目研究实施一年来,我校实验项目研究小组能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更新观念,创新实践,认真制定和实施实验项目研究计划,强化过程管理,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实践工作。1.成立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小组,中心主任亲任组长,成员包括社区教育中心及老年大学教师,分工协作,开展研究。2.网上查阅大量老年教育文献,编辑“老年教育有关论述”,形成实验项目研究理论基础,供研究小组人员参阅借鉴。3.组织开展《汤山街道社区居民学习状况及需求情况》问卷调查,了解汤山街道老年居民的学习状况和切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为实验项目研究提供准确的研究依据,进而为老年教育实验工作探索有效方法。4.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社区老年教育培训活动,满足辖区老年居民的终身学习需求,推进实验项目研究的开展。一年来,我们组织大型老年教育活动六场,普通中小型培训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如“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办好居民满意的社区教育”,“喜迎,书写家乡美”书法笔会,“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区级开幕式,“汤山街道老年大学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等,深受老年居民喜爱,参与人数众多,内容丰富,“南京晨报”“江宁电视台”曾报道宣传我校举办的几项活动。另外,我校还积极组织老年学员参加省市级的多项比赛,如书画大赛、“赞歌献给党,喜颂”歌咏大赛等,荣获多项大奖,以此激励老年学员参与终身学习的热情,为探索老年教育的新途径提供依据。5.积极探索,实现社区老年学校与居民学校的有机融合。协调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老年学校与居民学校形成一套领导班子,统一教育目标,统一教育活动阵地。围绕实验项目的研究,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和“送科技下乡”活动。走进社区居民学校,开展老年教育,为社区老年居民送上“健康养生”、“时事政治”、“文明素养”、“农业科技”、“农产品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促进社区居民学校与老年学校办学教育机制的不断融合。2018年4月27日,成功举办“江宁区社区老年学校教学管理现场交流促进会”,展示汤山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管理现况成果。6.创新形式,实现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与老年大学在老年教育方面的深度融合。积极整合双方的教育资源、教学课程、师资配备、软硬件设施、教育培训活动、教科研、新闻宣传等,实现互助合作,资源共享。围绕实验项目的研究,开展社区教育中心老年教育课程的研究。2017年开始,根据汤山老年教育的需求,我校开设了太极养生、声乐、广场舞等21门课程,拥有30个培训教学班级,及时了解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校又于12月开办了“新型摄影班”,竭力满足老年学员的终身学习需求。创新思维,推进实验项目研究的开展。7.结合实验项目的研究,开展实验调查、研究、总结等工作,写出多篇高质量的论文、案例和研究报告,形成老年教育方面的实验研究成果,促进社区教育工作的内涵、特色发展。8.创新工作思路,谋划新的发展。积极创新探索课堂教学、社会教学和远程教学、教医养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加强社区老年教育阵地建设,凸显社区教育办学名片、品牌和特色。9.通过实验研究,继续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坚持“扩容”、“延伸”、“创新”的教育办学思路。办好让社区居民满意的老年教育。10.以本实验项目研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我校社区教育品牌“清泉书画”,进一步培塑“免费电脑培训”这一市级农村特色培训项目,促进汤山社区教育工作的内涵发展。

三、“实验项目”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效

1.及时总结社区教育中心开展老年教育的工作实践心得、经验,组织项目研究小组人员撰写老年教育方面的论文、案例等。近一年来,项目研究组成员写出5篇研究论文,其中《创新,汤山老年教育生命力所在》、《汤山采取新举措,全力打造现代化老年大学》、《坚持老年教育办学宗旨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篇论文在《实践与探索》杂志发表,论文《目前农村基层社区老年教育的瓶颈所在及其对策》在《中国农村教育》杂志发表。项目研究小组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研究,撰写形成了《汤山街道社区居民学习状况及需求情况问卷调查报告》等;郭军、唐国江撰写的论文《实现乡村社区老年教育全覆盖的做法和思考》已报送中国老年教育协会,有望获奖;汤山街道古泉社区老年教育的“教养医体文结合”实践被写入全国《五个十工程.社区老年教育全覆盖县(市)区项目》成果,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的开展。2.实验项目研究小组还能以本实验项目研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我校社区教育品牌“清泉书画”,进一步培塑“免费电脑培训”这一市级农村特色培训项目,促进汤山社区教育工作内涵发展。3.汤山各社区居民学校与老年学校,在社区教育中心的引领协助下,已逐步走向融合,教育活动完全统一,社区教育活动宣传统一归到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中心的5位教师,分别有自己负责结对的社区居民学校,每月开展送教下乡或指导调研工作,中心设有教师“讲座菜单”,提供给各社区,社区校可根据居民需求随时点讲座,社区一有需求,教师必及时认真做好讲座的一切工作,2018年上半年,我校教师已下社区开设讲座近10场,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四、“实验项目”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社区健康论文范文7

[关键词]社区干预;高血压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评价

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并对其结构与功能造成影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2017年美国的《成人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处理指南》指出: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血压水平为120~129/60~80mmHg即为血压升高[1]。该指南的公布提醒全人类应重视高血压病,提高对其的防治意识。作为医护人员,应做好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干预与对其家属的宣教。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至少有2亿的高血压病患者,且人数仍在不断上升[2]。但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等均较低,因此,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亟待解决。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全科医师及社会医疗保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治疗高血压病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和扭转并发症[3],其一级预防尤为重要,且由于本病患病率高、病情较轻无需住院治疗、生活方式与用药对疾病影响更大,因此高血压病主要预防与控制的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是指在社区范围内针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的干预活动,目的在于创造健康有利的环境、改变其行为与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汇总了现有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对其进行报告学与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纳入标准。1)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类文献;2)研究对象为18周岁以上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3)社区相关干预对高血压病的影响。

1.2文献排除标准。1)综述;2)重复发表;3)数据有误。

1.3文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文检索词式为:“社区OR社区干预AND高血压OR原发性高血压OR血压升高AND系统评价ORmeta分析”;英文检索式为:“hypertensionORhighbloodpressureANDcommunityORcommunityinterventionORcommunityservicesANDsystematicreviewORmeta-analysi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6月,语言限定为中文与英文。同时追溯文献的参考文献。

1.4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由2名接受过循证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的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全文阅读和信息提取,并交叉核对。提取的信息主要包括:作者、年份、国家/地区、包含的研究数量和结果指标。使用Excel2010软件创立一般资料表格。

1.5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首选AMSTAR[4],共11个条目,条目被评为“是”计1分、“部分是”计0.5分,“否”计0分。0~4分为较低质量,5~8分为质量中等,9~11分为质量较高。正式评价前对2名研究人员进行培训,正式质量评价过程由经过培训有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如遇分歧,与第三方讨论与协商。

1.6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20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初检有关文献384篇,经逐层筛选后最终纳入文献15篇[5-19]。文献检索流程见图1。

2.2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纳入的15篇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2.3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AMSTAR评分为4.5~9分,平均(6.5±1.51)分,具体各条目评价情况见表2。

3讨论

3.1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本研究显示,从方法学质量角度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15篇未提供排除文献的参考文献。分析原因可能与期刊版面要求有关,且检索出文献数量较多时,就工作量而言提供所有排除文献的参考文献有一定难度。②15篇未检索灰色文献。检索灰色文献可能导致结果存在偏倚。③12篇未说明相关利益冲突。④6篇检索策略不完全。全面的搜索策略有利于提高文献的查全率。

3.2建议。①高校和医院,特别是一级医院应开设循证医学课程或相关培训,组织一线医疗或研究人员学习循证及相关知识,为提高研究水平打下良好基础。②在研究设计、干预与论文撰写过程中,为提高证据的可靠性和促进证据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应该促进多领域、多组织、多人合作。③期刊应提供未删减版的全文,使研究过程与结果充分展现。④在撰写论文与研究设计时应当严格遵守AMSTAR相关条目要求,提高质量。

3.3社区干预效果。目前,由于实施过程简单且效果好,社区干预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管理。纳入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社区居民、高血压病预防工作均有较大影响。分析原因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家属在社区范围内,接受社区干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接受了很多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了高血压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后会下意识地改变某些行为如饮食控制、体育锻炼与坚持服药,从而促进其生活方式改变与提高其药物依从性、监测血压等遵医行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利于血压的降低,患者血压降低后认识到生活方式改变、提高遵医行为等好处后会继续坚持,最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群体参与到了社区的高血压病干预中,在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与效果明显呈现后,社区内高血压相关知识传播速度加快、居民的认可度提高,居民的生活方式改善,整个社区高血压病患病率下降,社区高血压病一级预防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20-21]。

社区健康论文范文8

文化强国战略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激发全民族的文化活力与文化创造动力。为此,要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此来增强我国的软实力,以及民族号召力、凝聚力、感召力,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树立文化自信。在文化全球化视角下,文化强国就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无论是创新力,还是竞争力和传播力,都遥遥领先的国家。然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形态[1]。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确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命运,依靠文化自信,发挥了民族文化特征,实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下的传承和发展。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现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上下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所有体育活动的延伸,是历史留给现代人的宝贵文化财富,能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自信[2]。社会文化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是由基层群众打造,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对社会能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身价值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的基本价值,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能够实现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体育文化的深刻交流。

1.1体现科学价值、历史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从文化角度来看,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具备民族文化特点,还具备体育文化特点[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举办,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全面、真实地了解我国的体育历史和文化历史,还能让人们了解体育的时代性特征和事件性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含的专业和学科也是众多的,如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等,每一门学科都能体现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民族体育项目中舞龙舞狮的服装、端午节赛龙舟项目龙舟的制作方法、民族服装、工艺品元素,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都在不断创新。也正是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科学价值与历史价值的形成得以实现,为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

1.2呈现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习俗,不同的民俗元素构成了现代的生活文化网络。传统节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历史沉淀,为文化的流传奠定了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身心需求与情感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所以传播和交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服务价值。在新时期下,一切以服务至上为原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基本是同步进行的,传统节日中举办一些体育文化活动,不仅会吸引众多游客,还能推动不同地区经济朝着产业化模式发展,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体现出明显的经济价值[4]。

1.3突出教育价值、艺术价值

客观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文化活动,活动形态完全体现我国的民族符号,是以此为发展、创新的元素。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以如何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髓为主,寻找体育文化生命根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教育特色[5]。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以更生动、艺术、生活的方式进行展现,如民族体育项目、民族健身项目等,其中有一些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无与伦比的观赏感,如高跷、舞龙舞狮、抢花炮等民族运动。历史与现代的契合再加上我国历史千百年的沉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就诞生了。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要困境

2.1体育全球化、商业化的逼压

在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体育事业开始全球范围的商业化、经济化发展,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首先,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即要么以西方体育文化为核心,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奥运体系中;要么彻底抵制西方体育,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守护民族精神。虽然上述的两种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极端性,但在实际情况上,体育全球化正在深深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6]。其中,必须要认识到的是,西方体育文化仍然占据主流地位,特别是当前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体育事业发展为载体的各项体育运动,给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都造成了较大的打击。以全运会举例,体育项目除了中国武术之外,其他的体育项目与奥运会基本一致,所以也能体现出西方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这从根本上压缩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学校开展的都是一些现代性体育项目,在全国范围内专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校很少,影响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封闭性与地域性

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生活水平低劣,人们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会以群居的方式进行生活,群居过程中,人群会被分割在不同区域,导致各群体出现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逐渐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形式和生活习惯,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民族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形态,也能体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地域性特点,正是这些特点,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带来了相当多的阻碍和困难。针对地域性问题来说,存在很多的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我国不少少数民族的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不理想,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首先,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方面,由于财政和居民的收入较低,直接导致民族传统体育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体育文化资源难以得到转换,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极大程度降低了群众参与民族体育项目的机会。另外,民族体育的生存环境与现代体育相差甚远,再加上民族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不全面,导致民族体育逐渐失去了生存基础和生存目标,无法体现良好的文化内涵[7]。例如,虽然全运会把赛龙舟、赛马等项目纳入赛事中,但比赛中能看出明显的照搬模式,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脱离了现实的文化语境,民族体育中的很多功能被逐渐弱化。针对封闭性特点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是能体现出明显的空间封闭特点的,同时与其他文化缺少沟通和互动,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少强劲的文化视野。总体来说,世界、社会都是一个整体,所有事物若是独立发展,都不会太长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如此[8]。在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的封闭性特点,在新时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下,逐渐体现出了更为明显的劣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信息传播规模、强度都是非常薄弱的,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正是信息技术传播水平的薄弱,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劣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再加上我国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本就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视度较少,以及语言障碍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而难以被外人理解,甚至还会被错误解读。

2.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落后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动力上呈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的情况,具体表现在文化传承方式较为单一,缺少评价标准,普及程度不足,创新力度不够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削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动力的根本原因[9]。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形势来看,本质上可以分为信仰、民俗、家族、师徒传承四种,传承方式上的单一性较为明显,传播范围不够广泛,是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快速发展的。例如,著名的咏春拳、蔡家拳等,在当时主要以家族内部的形式进行传承,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传承方式也开始面向社会,但面向范围还远远不足,影响力较小。从评价标准方面来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竞赛评价标准一般都是照搬、借鉴西方体育事业发展经验的,依靠裁判对运动员的水平、能力进行打分,这与我国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较多的互斥性,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风筝、五禽戏等项目,就具备一定的表演性和娱乐性色彩,倡导的是不断超越自我,追求肉体和精神统一的理念,并以此促进经济载体的发展,以科学、合理、规范的方式向全世界进行传播,在全球体育文化获得一席之地[10]。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于缺少评价标准规范,在传承发展中极为艰难。从文化认知方面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比较注重艺术性、表演性,强调修身养性,轻视竞技特点的体育文化,这也就导致一些比较传统的体育项目逐渐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中。例如,起源于唐代的蹴鞠、投壶等在清代后逐渐消失。近年来,我国意识到发展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引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率过低,再加上互联网时代、体育全球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失传的地步。根本原因在于,国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不足,文化自信不足。

3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优化路径

3.1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总体来说,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前提在于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只有做好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具备文化自信,具备文化自信之后才能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真正转化成一种自觉的实践。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很多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体育全球化需要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的,这也就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平台和通信技术平台支撑了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给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其次,体育全球化能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体育文化深度交流渗透,突破地域和封闭性的束缚,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和认同,这不仅能加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还能成为东西方体育文化互相渗透的主要载体。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住体育全球化所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着眼于国内与国际的两个市场,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增强群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度,可以挖掘摔跤、赛马、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让这些项目真正被纳入到民运会当中,突破地域性的界限,让各个民族保持高度认同,并积极参与。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方面也要进一步发展,要让其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个阶段,鼓励各高校积极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体系。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入校园后,还需要确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时代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传播形式上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来进行传播。

3.2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

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进一步打开投资渠道,由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在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较低,难以依靠自身解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移动支付、设立民族传统体育的专项资金等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产业开发;各级政府要做好精准扶贫,加强在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同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投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支持。另外,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做好整合工作,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发展。可以打造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品牌、特色赛事等,围绕特色体育赛事,开发服装、运动器材、民族体育周边等产品,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3.3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入全民健身体系中去

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渗透到全民健身当中是解决体育全球化,突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缺陷、瓶颈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首先,在融入全民健身体系后,可以从根本上普及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根据以往调查显示,在全民健身当中,太极拳、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喜爱,这不仅说明群众的休闲娱乐质量和身体健康意识在不断提升,还代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民健身中一直在传承。然而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渗透到全民健身体系中,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的同时,还能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另外,融入全民健身体系还能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更多的创造性转化,如根据武术特点改编的长拳,传承了武术灵活轻巧的同时,还具备了刚柔并济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武术表演和武术比赛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并且已经被列入亚运会比赛项目中。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渗透到全民健身体系中,还能进一步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时代内涵进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高雅、娱乐、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作用,其中还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如担当意识、爱国情怀、崇德向善、礼义廉耻等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的道德行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是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一种集中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在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全民健身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特殊习惯,结合时代需求。

4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结合,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蕴含丰厚的民族精神,构筑了属于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宝库。在当前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需要不断摆脱以往困境,迎接挑战,只有开辟属于中国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承路径,才能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发展战略当中发挥重要的价值。

作者:许琰 蒋林稼 孙国友 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市成贤街小学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篇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各族人民长期交往交融的结晶。本文将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区以及县域层面的传承保护实践进行分析,进一步梳理出其研究脉络,发现其研究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查阅图书馆和检索中国期刊网上(1996年-2020年)的相关研究文献214篇作为分析样本,对时间、核心与非核心期刊、硕博士论文、研究分布、研究方法、研究主题方面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非遗文化、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县域传承的相关文献,从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发展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供学界同仁讨论与参考。

1整体研究情况概述及分析

1.1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领域年度论文数量分析

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领域的年度论文数量统计能够直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力度与发展趋势。从图1中的论文数量曲线变化可以看出有关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呈增长趋势。随着时间脉络,纵观其发展历程可以将研究文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之前),这个阶段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处于萌芽时期,从分析相关的民族文化传承文献中发现,目前这一阶段关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论文数量较少,主要以探索性研究为主,刘铁梁在《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中阐述了村落传承的发展,但尚未得到重视,这也是民族文化传承探索研究起步较晚的原因之一,而该时期主要以民族传统文化探索为主,未能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开展深入的研究。第二阶段(2005-2018年),这一阶段是文化传承快速发展时期,研究论文数量整体呈递增的趋势,由于2005年国家引入非遗后,大批学者们开始注重对民间民族民俗等领域的文化资源进行探索,也是开拓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民族体育文化也逐渐在民族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传承与保护实践也成为学者们研究方向,该时期涌现出对社区、村落、县域等各个方面进行文化传承研究,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阶段(2018-2020年),这一时期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快速上升期。从数据分析可得,关于民族文化县域保护实践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相比之下,民族体育文化方面研究极少,不利于其构建完整的传承体系,主要聚焦于村落社区研究层面上,易导致研究主体过于单一,从研究理论上不利于上下层级之间的对接。

1.2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主要从文献的主题内容中概括凝练而成,可以将关键词词频的数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和共现网络分析可以直接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热点、方向、结构等。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14篇关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研究”文献做定量分析及统计,由图2与表1可见,出现频次最高关键词的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教育、文化传承、社区,其中概念、现状、问题、对策等词频数量较多,说明了目前研究以导向类研究占据了重要比例。

1.3期刊与学位论文、文献报道数量分布

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以及发展方向,由表2可知,在统计214篇关于相关研究的文章中,按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报道文献的数量分布分别进行统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硕博论文与核心期刊论文总计72篇,占发表文献总量的33.6%,非核心期刊论文总量138篇,占发表文献总量的64.5%相比,两者相差的较大,这也说明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尚未达到较高层级的研究水平,研究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问题亟需拓展创新。

1.4研究方法分布

目前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相关研究方法大部分以事实论证为主,采用的方式以定性研究较多,主观意识的层面较多,对于定量研究和综合性研究较少,缺乏实地的调研的实效性。从表3可知,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采用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综合研究方法比例分别是82.7%、1.4%、15.9%,从统计的数据分析,绝大部分研究成果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这与文化传承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大致相同,但侧面也表明对于定性与定量综合研究的不足,两者只有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1.5研究层次分布

从图2研究层次来看,他们主要来自基础社科研究,整体上集中于社科类。论文主要以社科类的基础研究、政策研究以及职业指导为主,分别占到62.10%、3.65%以及3.20%,而工程技术占13.70%,文艺作品占1.83%。

1.6研究机构分布

研究机构(组织)是指由若干人员组成的围绕某一学科领域展开研究的机构或组织。研究机构(组织)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围绕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且能够围绕某一个学科领域持续进行研究和产出成果。[1]从图4的研究单位中可以发现,对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的研究单位分布较散。从数据可得,位列前三的分别是中央民族大学(4篇)、华东师范大学(4篇)、福建农林大学(4篇)、吉首大学(4篇)等,发表的论文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其研究问题主要围绕文化县域传承的发展现状、困境、对策等方面开展研究。

2研究主题

通过检索文化县域传承的相关文献,对主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主要从研究的非遗社区保护与传承以及非遗县域传承实践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学者进行多层面的探讨,进一步提出县域传承的创新议题。

2.1非遗社区保护与传承

随着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了非遗社区的核心地位,其中周星(2004)学者就开始从基层民间文化社区保护进行研究,提出社区保护的理念,冯敏(2005)学者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遗社区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阚如良、李肇荣(2008)开始从社区传承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进行探索,周超(2011)学者基于公约对社区非遗理念进行研究,杨利慧(2016)、安德明(2016)学者分别从非遗社区的地位界定与内涵关系进行分析,学者们逐渐开始从各领域对非遗社区传承路径进行深入挖掘,其中以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社区教育等研究内容为主。社区参与在旅游开发保护中的研究,孙九霞认为社区参与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积极效应,[3]这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得到了较多学者的借鉴与认可,周超、武魏魏学者分别从非遗国际法与两者的关系中明确其关键的作用,[4]邓小艳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下,探索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的路径,[5]而刘晖通过实践验证后发现,非遗旅游开发中存在着社区参与泛化、社区贫富分化等问题,[6]为此,黄益军提出从非遗旅游开发与社区参与之间构建传承机制,[7]邹一婧则通过实例进一步强调其必要性[8]。为社区旅游参与非遗传承提供理论基础。随着目前传承的方式不断创新,研究社区传承内容趋向多样化,社区教育也成为了非遗传承的研究热点内容之一,在传承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此,张飞、曹能秀最先提出把社区教育服务于文化传承,[9]随着文化传承的发展,社区教育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节点。周娟、鲜耀认为社区教育是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文化资源传承整合与开展中是极具重要[10],这一观点的提出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程世岳、叶飞霞基于此观点的分析下,对少数民族非遗与社区教育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探索其教育模式的变迁路径提出相关建议,[11]基于此,对社区教育与非遗传承的不同见解,宋倩雯、李建攀等分别从社区教育与非遗传承的内在逻辑性[12]、社会教化功能[13]、实际逻辑[14]、优势[15]进行研究。综上所述,社区参与、社区旅游开发、社区教育等层面已经包含在社区保护与传承的范畴,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从目前的研究总结出社区传承困境,主要在其政策治理、教育发展、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缺乏整体性的合力,主体之间难以产生联系,因此在社区传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县域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2.2非遗县域传承实践研究

对于非遗文化传承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许苏民学者对文化传承展开研究,提出文化变迁发展中传承是自然而然形成的,[16]赵世林(2002)学者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17]这一观点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随着非遗保护公约的颁布,非遗社区、县域都成为研究方向,其中2002年聂幼华学者就县域层面的文化进行研究,而朱小丽(2003)是最先从县市的民族体育开展研究,随着韩成艳(2014)、高会军(2016)、等学者的深入探索,开拓非遗县域层面的新领域。随着非遗文化的引入,学者们更注重对民族文化非遗传承的研究,通过人类学、民俗学等视角对社区民俗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进行研究,其中周星、李于昆、等学者分别从非遗社区的保护理念[18]、博物馆传承[19]、实践论证、基层经验[20]、法律文本[21]等开展研究以上都是对社区传承的探索性成果。随着社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理念不断拓展,县域层面的研究逐渐开展,其中韩成艳(2014)、高会军(2016)、韩潇(2020)等学者分别从非遗县域实践个案、县域民族体育资源、县域传承现状等进行分析,从收集对县域文化的相关文献研究发现,聂幼华学者较早从县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其研究主要突出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性传承;[22]分析民族文化县域传承的文本,大多以个案分析为主,从民族体育方面最先研究县域传承的是朱小丽、陆元兆,基于地域对县域体育资源的特点、原则进行分析,提出旅游开发的相关建议。[23]随着社会的转型,传承的群体和区域也在不断变化,高会军学者进一步对湘桂黔传承区域进行研究,总结出互利共赢、整合优势资源、错位发展的原则,构建县域传承资源群体,推动县域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区域性联动;[24]从目前较为前沿的县域研究文本中发现,县域传承已应用到非遗管理层面进行分析探讨。[25]在此之前对于非遗县域理论分析尚未有完整的概念,直到2020年韩成艳、高丙中对于非遗县域理论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结合“社区保护”的经验以及费孝通学者的“文化自觉”的理念,进一步提出县域实践的议题,对县域实践的关键概念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县域实践有效地把各部分的社区文化传承主体衔接起来,形成地方认同的集合体,有利于构建非遗的文化共同体[26]。综上所述,结合笔者实地调研发现,非遗理论研究与非遗保护实践相脱节。具体来说,非遗理论研究以社区保护与传承为主,而非遗保护实践是以县域传承为主,前人对县域实践研究极少,县域非遗保护研究缺乏理论指导,与调研发现非遗县域实践“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对接产生脱节、对于县政府推动非遗传承的动力不足等实践问题相吻合,这也证明了与韩成艳、高丙中学者所提出的非遗县域实践关键概念相一致。基于此,非遗县域传承实践值得学者们深入挖掘研究,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在非遗传承过程中的整体性合力,为促进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3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对于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的相关研究较少,随着国家非遗概念的引入,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其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在不断转变,研究内容从社区保护实践逐渐趋向县域传承实践,研究视角从单一转向多元化,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内容研究,从非遗保护概念的引入,对于非遗传承是基于民俗村落社区展开研究的,对于县域与社区保护实践主要从社区参与、社区教育、社区旅游等路径,该阶段主要借鉴国外的非遗社区保护的经验进行探索性研究。随着“土风计划”的试点实施成功,村落社区也成为了传承的主要载体,为我国传承与保护非遗资源提供经验借鉴,进一步推进非遗文化传承研究落实到村落社区等民间传统文化上,随着传承的方式不断变化,传承的群体和区域也在不断扩展,研究从社区逐渐过渡到县域层级。为此,韩成艳、高丙中学者在社区保护的基础上,对县域实践的关键概念进行分析。通过检索文献与实地考察发现,目前非遗理论研究大多以社区保护与传承为主,而非遗现实保护实践是以县域传承为主,前人学者对县域实践研究极少,县域非遗保护研究缺乏理论指导,导致了非遗在传承实践过程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产生脱节、对于县政府推动非遗传承的整合力度不足等问题,进而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问题。随着非遗热的快速兴起,非遗传承研究内容呈现出多元化,主要集中于对村落社区文化传承的现状、路径、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之间缺乏一定关联性,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实践性的研究成果,对县域传承实践的研究重点,必须从县域传承的定位入手,理解其所处非遗传承的位置,自下而上把县级、乡镇、村落(社区)之间的传承联系起来,研究其传承之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宏观分析非遗传承从国家、省级、市级与县域之间的传承联系,找到县域传承的传承模式,分析其传承联系存在的问题,找到针对其研究的新方向。从研究视角层面分析,主要以散点研究为主,缺乏对其各领域视角的持续研究,未能对该领域进行深入挖掘,缺乏跨学科稳定的研究群体。

4研究展望

4.1加强多学科视角相融合研究

在研究视角上从整体层面思考并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视角下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多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打破学科故步自封、画地为牢的狭隘意识,把学科界定不清晰、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转化为跨学科或超学科的优势,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从宏观、中观与微观进行构建理论分析,寻求合作同时借鉴于不同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与实践创造发展机会。比如:借鉴于民俗学、人类学的理论知识,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从“俗”走向“民”的研究转向,其中包含了人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道德情感等,探索其背后存在的社会动因。

4.2顺应时展明确研究议题

在研究内容上应立足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首先重点应从表象研究转向内在研究,强调从服务国家需求转向服务于民众需求。比如:从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理论借鉴,结合“人”的本质特性出发,应从民族传统文化项目、三月三等节庆个案研究转向到“人”的深层次研究上,在理解民众的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挖掘其背后的社会内因,此外还可以迎合时展,依托于“互联网+”、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理念新技术,开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思路,对其保护实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议题。

4.3转换研究范式相结合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从文献研究到田野实证的转变,借鉴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在县域传承实践研究中,深入到田野研究,比如:李志清(2008)、胡小明(2010)、万义(2010)分别从侗乡抢花炮、黔东南独木龙舟、侗族舞春牛等所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开展的田野调查方法,基于前人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从整体来看,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对于社区与县域保护实践的田野调查研究较为不足,部分研究尚存在“走马观花”的现状,难以真正嗅到“田野芬芳的气息”,基于此笔者认为应从自身研究实践及研究案例出发,探索出自身特有的方法体系运用在民族传统体育县域传承研究上,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锦鸿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篇3

1983年由国务院批转的《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首次提出了体育强国奋斗目标。2008年9月29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发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1]。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分别对2020年、2035年和2050年3个阶段制定了阶段性的战略目标。《纲要》的印发意味着我国正式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之路。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全民健身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本民族人们的体质健康和体育生活方式,而且关系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健康。

1“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1.1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在语言、精神、行为以及文字等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它反映着民族的精神、行为制度、规范与习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是在通过本民族特定的生产、生活经历,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的风土人情、体育精神、道德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等本土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不论是内在的文化精神还是外在的表现形式都体现出民族性,具有民族标识意义。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产生、历史演进到今天的整合发展,都是在各民族的社会生产、社会制度中不断融入民族特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而逐渐演进。所以,民族精神、民族特征、民族感情以及爱国主义等融入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各个层面。这些丰富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结,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民族的强大,才有国家的强大,体育亦如此。

1.2传承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各民族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祭祀等习俗中产生、演进以及融合中不断传承变迁。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将我国各民族的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规范以及体育精神等得以保存和延续。因此,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核,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比赛,这项活动不仅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也是一项民俗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仅感受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更能深深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这对培养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精神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精神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体育文化,更是培养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民族发展和人类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是关键,是“灵魂”。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正是培养人们民族感情、民族凝聚力以及爱国主义思想的有力手段。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更多的中华优秀文化不断“走出去”,实现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所以,传承性在当代“体育强国”战略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内部需要,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

1.3健身性

民族传统体育自古就有,是我国各族人民非常熟悉的体育项目。虽然近来以来,西方体育发展迅速,但民族传统体育仍然是我国各民族人民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体育项目,更是民族特征,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人们的一种宗教信仰,一种风土人情,尤其是民族节日举办的体育活动。比如端午节的划龙舟,彝族火把节和春节的摔跤等等。我国地域宽广、民族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如摔跤、舞狮、荡秋千、划龙舟、赛马、踢毽子、竹竿舞、斗牛、抢花炮等等,这些项目有的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有来源于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有来源于人们平时的娱乐消遣等。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强调的竞技性不同,它更注重项目的娱乐性、健身性和思想性。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更加喜欢和积极参与的体育活动。

2“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

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文化影响力是衡量我们是否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基本要素[2]。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不仅是体育强国建设中“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而且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2.1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需要

“传承”顾名思义“传递继承”,是历史的纵向延续。广义上讲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产生、碰撞与融合,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任何文化的持续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只有将文化中的精粹不断加以继承和发展,文化才会更加繁荣与璀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展示和保存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特征,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民族精神和物质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纽带。它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各民族生产劳动文化,宗教祭祀文化、节庆习俗文化等的传递继承,非常直观和直接地展示出了民族特征。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能够很好地将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继承与发扬,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和时代需求。

2.2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需要

体育强国的建设既包含竞技体育“硬实力”的建设,也包含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因为,体育文化不仅能反映出我国体育事业物质方面的建设,更反映出我国人民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思想,体育文化层面的崛起对体育强国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3]。因此,体育文化建设也是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更好地培养我国人民的体育精神、民族感情和家国情怀。同时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国家体育事业“软实力”的建设,有利于让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能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我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地位。民族兴则国兴、民族强则国强。只有强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支撑,我国体育事业的国际地位才能更有话语权。因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提升我国体育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质”的突破口,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根基,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2.3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需要

世界体育文化是一体化的,又是多元化的。任何文化的存在都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生。近现代以来,西方体育文化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流的体育文化,尤其是目前国际国内的体育竞赛主要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不仅如此,目前国内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也主要以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反而非常少。虽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趣味性、多样性以及传承性等特征,但在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方面发展均不理想。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基本手段,也是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长期被一种体育文化强势主导,对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全球影响力的奥林匹克运动,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一元化的西方体育主导,但不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此,国家奥委会决议也指出了奥林匹克应该是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大融合,而不能仅有一元化的西方体育长期主导。

3“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价值解析

在“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有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更有培养人们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思想的价值,是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丰富“营养”的土壤。

3.1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体育强国”之根本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反映着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模式和民族心理,有着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印记,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土壤”,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丰富的“营养”,具有其强大的魅力。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现实路径选择[4]。民族兴、则国强。因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更是“体育强国”之根本,是战略实施的有力举措。

3.2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凝聚力和家国情怀的培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沉淀、演进而形成并传承下来的,蕴涵丰富的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情结等精神文化,并通过特有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培养各族人民的群体意识,增加民族认同感。因此,本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更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一种文化认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唤醒民族意识,维护民族感情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和文化交流。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东文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世界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对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浓厚的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3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我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天人合一”的传统道德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是“天人合一”传统道德思想的代表。所以它不仅是东方体育文化,也是东文文化的重要代表。“体育强国”战略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也为其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世界文化能够持续辉煌和灿烂,正是因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不断融合与碰撞。“一带一路”倡议,“体育强国”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我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些倡议与国家战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能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更能有效地推动我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3.4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安定有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崇尚礼让等以人为本的体育思想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各族人民强身健体的基本手段,也是各族人民交流,团结互助,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有效的维系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稳定问题,减少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增强民族自信。所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内容。

3.5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发展民族体育产业,振兴

乡村由于地理条件、社会习俗以及交通等因素,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开发和利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现代社会,民族的、自然的、传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更受人们的青睐。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集民族、自然、传统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对当地的经济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在传承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必须重视其传承性、民族性和特色性等,切忌过度侧重经济效益,忽视其特有色彩,为了开发而完全商业化。这样才能吸引人们来体验和消费,形成体育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解决当地人民的就业,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除此之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能加强当地人民与外界的思想、文化以及行为习惯的交流,促进当地人民的社会进步,振兴乡村。

4结语

“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体育强国”战略实施中要认真思考和审视其价值与地位。民族兴则国兴,民族强则国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新时代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5]。体育强国战略是国家战略,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推进实施。所以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保护和继承意识,要更加重视体育文化的价值,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让其不断释放影响,发挥独特作用,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

[2]张建玉.体育强国视野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研究[J].喀什大学学报,2020,41(3):87-91.

[3]刘晓锐.全媒体视阈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问题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5):151-154.

[4]刘俊伟,郭修金.体育强国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机制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7):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