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经济发展范例

生物经济发展

生物经济发展范文1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社会分工

一、引言

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其通过参与工业生产流程,提高了工业产业的产出效率,促进产业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Services)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H.Greenfield(1966)提出的。Browning和Singelman(1975)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知识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并将金融、保险服务、法律工伤服务以及经纪等行业也纳入到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资本、高新技术以及高综合素质人才聚集的领域,并且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及特征

2015版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分类已经使用了近五年,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但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统计局于2019年重新修订了生产性服务业分类。修订的主要根据为《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因此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最新印发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制作了简表,具体如下表。综合下表我们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隶属于现代服务业,因此它具有现代服务业的所有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自己的标志性特征:一是高知识资本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逐步发展,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其属于一种中间投入,主要是用新的技术和服务为制造业进行服务,如研发与设计服务。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以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为主要生产要素,集聚了大量的高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汇聚了大量为生产进行服务的资本,因此有学者将生产性服务业比喻为“将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商品生产的飞轮”。二是创新性和产业融合性。人力和智力资本的高密集性意味着高新产业、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主要来源于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传统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具有战略性推动意义。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崛起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创新源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升级、经营方式的创新,以此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有研究表明生产服务业每增长1%,可以提高生产效率0.022%,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国我国经济走创新之路,从而实现弯道超车。除此之外,生产服务业的创新性还能推动各种行业的产业融合:与农业进融合能够极大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机械化,成为现代农业的助力;与第二产业融合,提高第二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生产效率,将第二产业分离成分布式制造和服务式制造,目前全球500强企业有一半以上是从事生产性服务业的。三是具有集聚性。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中间投入服务。工业生产的上下游基本上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工业生产具有区域性,集聚性、异同性,因此为其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具有区域性、集聚性。王帅,吴传琦(2019)通过对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得到“生产性服务的集聚对现代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以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强劲,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点在于继续强化集聚发展趋势,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其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而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加大力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较好的缓解制作业外迁所带来的产业衔接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大多数属于高科技产业,例如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通过技术攻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能较好的服务于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城市产业优化和升级。城市传统制作业一般具有投入大,产出较少,环境污染以及科技含量低等特性。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要想进行经济转型,就必须依托生产性服务业。大中城市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务可以增加就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全国就业人口共计7.76亿人,总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有3.6亿人,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拉动为3.9%①,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第三产业一半以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以广东省为例,2017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52751.18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为24665.14亿元,占比51.94%,由此可见生产性服务业在广东省的服务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城市经济创新

目前各行各业都力推创新,城市经济的发展也逐渐转向“创新驱动”。生产性服务业具备高知识、高技术的特性,处于产业链顶端,集聚了大量高知识人才,创新资源比较丰富,能较好的将创新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制造业,对提高城市科研水平以及创造能力起着主导作用。以广东省的研发设计为例,2018年广东全省共投入科研经费2704.70亿元,比上2017年增加361.07亿元,增长15.41%,其中广州和深圳科研经费为600.17亿元和1161.93亿元,占整个广东省的44.96%和22.19%,主要为试验发展经费,占全部经费的87.22%。推动大中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发展,可以为企业的创新力增加新动力。加快金融业的发展,可以为企业的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通过保险还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加快研发设计,可以较快的推动企业产品的升级以及研发成果的落地;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技术服务,如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检验检测认证,可以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进而推动产业升级;通过信息传输服务和商务服务,可以润滑产业链,加快企业资金运转,提高整个城市的资本效率。

(三)推动产业分工细化,走精准服务之路

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企业内部分化出来的,是社会分工程度不断加强的必然结果。企业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必然会降一些见效慢、风险高的部分外包出去,交给专业人士运营,因此就出现了研发设计生产性服务业。从资本效益最大化原则出发,企业必然将货物运输以及咨询调查等商务服务外包出去,因而就诞生了货物运输仓储以及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了更好的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研发设计等产生性服务业又细化为研发与设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金融行业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不同金融服务的需求,又进一步演化为商业银行服务、资本运作服务以及生产性保险服务。

(四)推动城市经济走绿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传统的制造业和农业普遍存在占用资源多,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传统的工业转向可持续发展、绿色的新型工业。首先,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科技属性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必然能够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低耗能,高产出的工业模式。其次,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的细化,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从而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传统制造业对资源关联度,进而实现走绿色的、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小结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知识密集型,前瞻性、创新性、技术性含量高以及能源消耗低等特点,是一个国家由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核心,也是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产业。因此扶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帅,吴传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12).

[2]杨书群,曹大.生产性服务业——“中国制造”走向“中国[J].南方论刊,2010(01).

[3]宁养豪.轮山西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1(11).

生物经济发展范文2

1云南地区畜禽生产现状

云南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以高原地形为主,峰谷夹杂高低起伏较大,水源丰沛,气候温暖湿润,除农业生产外,其畜禽养殖行业发展潜力较大,但从现阶段来看,云南地区畜禽生产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主要包括:

1.1小规模养殖居多

从养殖规模来看,云南地区成规模的大型畜禽养殖基地较少,对于畜禽养殖与产品加工以小规模例如家庭式养殖、加工场为主,这些养殖、加工场所的畜禽养殖在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以粗放养殖为主,往往表现为卫生状况差、畜禽体质差、感染病传播较高、养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投入产出比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

1.2养殖技术落后

由于小规模养殖、加工场所较多,生产资金不足,使得云南地区畜禽生产养殖技术落后,仍以传统的养殖技术为主,对于品种结构优化与改良力度不足,且在如何提高繁殖率、如何科学育肥、如何防止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畜禽产品质量检验方面显然能力不足,导致云南地区畜禽出栏率较低,且产品在品质、口感、营养成分含量等方面缺少市场竞争优势。

1.3不重视养殖善后

除以上内容之外,云南地区畜禽生产的现存问题还表现在养殖善后跟不上,大型现代化畜禽养殖基地不仅在养殖、生产技术及环境卫生上表现出出色,而且还会根据场地需求修建配套养殖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以降低对当地环境的污染。但由于当地养殖的分散性,修建配套设施成本较高,且利用率不足,实施困难较大,容易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

2畜禽生产与生态环境污染

由于云南地区畜禽生产的落后,在养殖、加工等多环节均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污染土壤、空气

在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畜禽的排泄物,冲洗养殖场地所排出的污水,畜禽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气体排放都是对当地土壤及空气的污染源。畜禽排泄物中可能含有寄生虫卵或传染病的病菌,同时,进行畜禽饲喂时饲料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物会通过畜禽的消化系统加工后排出体外,随着排泄物的随意处理深入至土壤中,对当地土壤造成污染。同时畜禽从体内排出的恶臭及气体中的甲烷、氨气会对当地的空气造成污染,影响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当地居民健康。

2.2传播疾病

畜禽养殖技术落后使养殖过程中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不能达到目的,寄生虫卵与病菌通过禽畜粪便、皮毛、肉蛋奶、排出的污水、被污染的土壤甚至是空气向生活区域传播,尤其是一些人畜共患的疾病,例如口蹄疫、布病等,一旦在人口密集区域爆发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对于人类健康危害性极大,很可能造成身体机能的永久性伤害甚至死亡。

2.3污染水源

畜禽养殖场所配套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的缺失,使得进行过养殖场所冲洗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当地水循环之中,或流入农田、渗入土壤之中,造成水体中氨氮含量的剧增,氧容量下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种被污染的水源一旦用于农田灌溉,会由于氨氮含量过高而造成烧苗、农作物倒伏、晚熟、产量下降或绝收;进入水库之中会使富营养植物大量生长,威胁水库中的生态平衡;进入地下水层中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使其丧失饮用价值。

2.4破坏自然平衡

面对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对于牧草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并会随时间逐渐超出牧区最大承载量,使得平方面积内草地植被量减少、牧草肥力下降、生产力不足状况,从质量与数量两方面都呈现出草地退化状况。且当出现小块牧区显露出牧草下土壤,无植被覆盖情况下,土壤凝结力大大降低,随着季风气候造成的雨水、大风天气发生水土流失,最终使得牧区生态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3畜牧业持续发展措施

禽畜养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会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还会对畜牧业的可持续生产与发展造成限制,因此采取相应措施治理生态环境是从实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需要做到:

3.1形成畜牧业可持续经营的现代生态理论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资源匮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成为制约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畜牧业可持续经营是在保证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实现畜牧业可持续经营所需的理论知识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畜牧养殖知识,而需要涉及到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如生态问题防治、自然规律等等,只有形成以多学科为基础的现代生态理论,才能实现畜牧业的科学经营与管理。

3.2建立与健全畜牧业资源与环境核算体系

建立核算体系是从经济方面渗透畜牧业资源保护概念,通过将畜牧业资源利用率、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核算,畜牧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将以实物货币形式计入当地经济核算体系之中,从而让畜牧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倒逼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3.3发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引导

生物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提升;教育;经济社会发展;路径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党的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有机遇,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相互叠加的影响,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体制必须随着新的时展做出相应调整。在这一状况下,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必须认真思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准确定位。具体而言,当前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学科研究问题

学科研究方向是确定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很多传统学科、优势学科、前沿学科,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时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等都对高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高校没有回应这一时展的新要求,支撑作用需要提升,需要进一步发挥好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机制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学科设置不健全,与当前新时代社会需求不一致,第一、二产业专业设置不高,第三产业设置剩余过剩,尤其是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不适应。个别专业重复性高,在这一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进行专业调整。

(二)人才培养问题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根本上靠的是人才,人才质量是高校之本。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数量较高,但一定程度存在着人才培养结构与地方经济建设目标不相符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师资队伍薄弱、运行管理机制滞后等因素,尤其是“就业难”与“用工荒”结构性矛盾凸显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脱节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通过发展高等教育逐步加以解决。

(三)科技创新问题

创新也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来自于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科学研究的导向和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合理;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率需有待提高;尤其是论文的数量大,而重复率较高。在科研管理上,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一定程度脱节;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深度不足,需要进一步构建供需双方信息交流的平台。

二、提升高等教育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思路

鉴于当前高等教育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我们要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机制

前面谈到,当前一些高校一定程度存在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等问题,学科特色不明显、服务面向针对性不强,都影响了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此我们要明确学校发展定位,重组学科资源,优化学科机构,尤其是办好国家发展急需、影响未来发展的学科专业,如与国家核心技术相关的专业。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需要我们自己研究和努力。其次要办好优势学科,因为优势学科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最后要探索和培育新学科,大力实施校企、校地合作工程通过学科间交叉和融合,一定要协调好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

(二)加快一流大学学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得到提升,目前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质量和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助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正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双一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以2020年、2030年、21世纪中叶为节点,确定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规划表。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主战场,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三)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完善高校科技创新的项目布局,支持高校加强与地方、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协同创新。二是建设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的新模式,从源头上解决学科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三是高校应紧密跟踪重大决策,紧密跟踪地方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参与到政府出台的相关专项活动中。四是深度参与给予企业政策咨询、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塑造良好企业文化等方面,使高校人才、科技、仪器设备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关键领域,始终秉持科学精神,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此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指挥棒的问题,完善激励机制,切实为科研人员潜心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氛围。二是要探索教育管理体制,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包括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自主权,减少科技创新活动的干预。三是搭建高校与政府的对话机制,推动教育系统长远、长效发展。

(五)培养创新复合应用人才

高校科技创新关键在于高水平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根本在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这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高校在国家创新中具有关键地位,因此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建设高水平大学,从“硬实力”竞争转向兼顾“软实力”的竞争,抢占学术高地。在这一深刻背景下,我们要着眼创新人才培养,坚持科教融合,完善高水平科技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机制。一是找到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有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二是大力培养在尖端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加大力度,主动对接先进技术转移和创新。三是与行业企业密切联合,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环节,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四是补短板、提质量、调结构、重实践,理顺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症结。

(六)开展中外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国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肩负重要使命。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讲到要扩大教育开放,推进教育现代化,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与世界很多国家进行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为中国走向世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基础。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扩大教育开放,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总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我们进一步建构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服务型教育体系。我们要深刻领会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深刻论述,决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供求平衡,提高办学的社会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注重科技创新的时效性,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网,2018(9).

生物经济发展范文4

关键词:农业生物技术;高效发展;途径;研究

早在1983年,人们就已经采用基因工程制造出了转基因植物,而经过短短几十年发展后,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技术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国际范围内,各类抗病、抗虫的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以及转基因马铃薯,都已经全方位步入到了商业化的应用阶段中,得到了十分广阔的推广,这些都是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在我国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中,尽管研究出了一大批创新性成果,但其具体成效却不尽人意,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优化。

1 当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取得的成绩

当前社会环境中,我国的科学家已经独立完成了水稻的全基因组测序,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这也使得我国成为了能够独立完成农作物测序工作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还创新出了花粉管通道的转基因方式,利用这种方法,能够进一步研制出转基因抗虫棉花,其还具有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除此之外,我国在克隆动物方面还先后研制出了克隆牛及克隆羊等,也成为了世界上掌握大型动物细胞克隆技术的国家。

2推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2.1健全管理体制,实行行业组织管理机构

我国的农业生物生产技术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必须要充分结合我国国情,运用市场以及政府两方面资源来更好的配置出与之对应的调节手段,优化技术、设施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具体存量,保证各方面优势都可以得到高效集成。同时,还要充分调动起地方、企业以及国家范围内科技人员的凝聚力以及内动力,建立起全国性质的组织管理机构,实现对于农业生物生产技术产业的协调指导以及全方位规划,实现决策的协调统一,为农业生物生产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调整战略布局,形成产业聚集区

生物经济发展范文5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化学;工程技术

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指“资源——产品——消费——废物再生”的资源闭环利用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下,能够在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同时,集合资源再生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可以说,利用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能够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能降低生态破坏的程度。对于生态化学工程来说,必须强化技术创新,肩负起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担。基于此,加强对循环经济下生态化学工程技术支撑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工程科学下循环经济模式分类

根据物质流循环层次,以工程科学角度出发,能够将循环经济分为初级资源循环、简单分解循环、产业链循环以及物理-化学-生物耦合循环等几个类型[1]。第一,初级资源循环。这种模式主要指的是保持分子水平不便,通过物理形态变化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主要指的是对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包括废玻璃、废钢铁、塑料瓶等资源回收。利用这一循环经济模式,刺激了20世纪初期很多产业发展。第二,简单分解循环。该模式主要指的是将废气的复杂产品进行拆分,对拆分后的原材料进行再次利用,包括废旧汽车、废旧家电、废旧电器等,拆除后的热塑性塑料能够造粒复用,还可以作为填料使用;而拆除中得到的金属也可以浸出。这种循环模式尽管与初级资源循环一样,分子水平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也向着更加高级的循环经济迈进。第三,产业链循环。主要是分子水平在产业链之间发生变化,体现更加深层次的物质循环。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这种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在我国逐渐开始发展,直到现在这种循环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硫元素循环利用,实施“硫酸厂——磷肥厂——水泥厂”生态产业链结构,实现了环环相扣的硫元素循环利用,还有效解决了材料污染问题。在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规划中,产业链循环已经成为了循环经济重要的考量指标内容。第四,物理-化学-生物耦合循环。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是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之间进行多重转化的物资循环利用模式[2]。低碳经济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解决“碳中和”的重要渠道。人们逐渐对环保、绿色开始重视,“零碳家庭”、“零碳企业”的概念逐渐出现,并成为人们追求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类型。例如,通过生物转基因技术,利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培育转基因素材、含油藻类等,而这些植物生长过程中,又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合成生物物质,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材料,这对于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是一种十分经济的模式。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仍然需要将产业链循环作为主要的循环经济类型,同时加速对物理-化学-生物耦合循环模式的研究,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坚持因地制宜、低碳环保的原则,最以上四种循环模式进行妥善利用。

2生态化学工程对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

生态化学工程与循环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后者为前者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而前者为后者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支撑。

2.1现有资源(能源)优化利用技术

原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资源,不仅是大多数交通工具用以动力的能源与燃料,同时也是诸多有机化工原料的重要来源[3]。加强对石油资源利用技术的优化,积极开展石油化学工业,为生态化工工程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在石油原料替代方面,经过不断的努力,找出了很多条可行性思路。其中,将煤炭作为原料,经合成气-甲醇/二甲醚生产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就是重要的石油原料替代线路。同时采用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发电能够优化对煤炭的利用,煤炭作为原料生产的甲醇、二甲醚、乙醇等,在替代汽车用油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2.2通过优化替代产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从需求学角度上来说,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本身体现在产品功能上[4]。具有相同功能的不同产品,在生产及全生命周期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同,下表为不同产品二氧化碳单位排放量。而利用能够满足产品功能需求的其他产品加以替代,同样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渠道。例如,在汽车燃料方面,柴油车远比汽油车省能,如果炼厂能够从燃料油全生命周期考虑,适当增加柴油生产,减少汽油生产,能够提升整体的节能效率;同时,合成柴油、二甲醚都是柴油车重要的燃料能源,但相同公里数中,二甲醚作为燃料,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少,汽车尾气排放量少、噪音低,是低碳排放燃料中重要的一种。

2.3对分散资源富集与分离纯化

在产品消费环节,资源品质会有所下降,同时也会被分散。而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必须分散的资源进行再次富集、分离以及纯化。当然,由于资源经过不同工艺合成、生产,需循环利用物质种类较多,且相互之间错综复杂,循环量往往是以亿吨计算。富集与分离纯化技术本身要求产品具有清洁特性,拒绝二次污染。当然,为了能够解决富集分离纯化问题,必须统筹考虑产品的生产、回收、消费等具体模式,才能取得相应效果。垃圾回收利用就是重要的富集模式,比如垃圾桶通常会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个空间,考虑到很多居民无法准确判断,可在垃圾桶外予以文字说明,配上相应的标志或图片,让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池、垃圾厂相对较大,不妨把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餐厨、有害三类,纸张、金属、塑料等属于可回收垃圾,餐饮食品、饭菜羹汤属于餐厨垃圾,电池等则属于有害垃圾。

2.4对低价位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

作为植物代谢产物,木质素与纤维素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可再生资源。根据相关研究部门的调查,每年地球上生长的生物质总量是现在消耗总量的10倍以上。加强对这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能够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石油化工材料的依赖,这也是目前对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趋势。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很多清洁能源备受关注,包括太阳能、风能等。例如,利用太阳光——电转化的光伏电池材料合成,是前景远大的研究课题。另外,在工业生产发展中,不仅会生产出原本产品,也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还会产生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废橡胶材料、废塑料,这些材料不仅浪费资源,同时对环境也会产生大量污染。根据梯级利用的能量原则,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可循环的关键。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化学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对化学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而化学工业不仅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然而,传统化学工业污染性较强,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必须强化创新,发展生态化学工程技术,支撑起循环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东详,刘红静.基于灰色VAR模型的南京市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6,21(7):54-56.

[2]朱静申.化学工程中的化工生产工艺解析[J].化工管理.2017,13(7):69-70.

[3]李洪祥.低碳经济下的冶金工程技术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7,20(11):124-126.

[4]吴佳莲.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技术分析[J].中国市场.2017,12(4):85-86.

生物经济发展范文6

 

一、流域生态阀值   流域生态阀值是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根据。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观认为,流域生态系统的环境问题产生于特定文明条件下人类对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利用和开发。当然,人类对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并不必然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其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开发和利用流域生态系统的力度、广度和方式、频率致使生态系统破坏和污染超过了流域生态阀值。“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相互排斥的生物种和非生物条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阶段。影响生物的性态和分布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气候、土壤、生物、地理条件和人为的因素。当外界干预超过生态阈值,使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降低或消失时,便会出现生态失调,进而可能导致生态危机,甚至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1]流域生态系统,是以河流生态系统为核心,由河流、森林、草原、湿地、生物以及其它子生态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决定其功能正常运转的基本因素就是流域生态阀值。流域生态阀值是流域生态平衡的客观基本指标。它对于流域生态系统的作用遵循质量互变原理。当经济活动主体开发和利用流域生态系统时,就开始不断地干预流域生态阀值,生态系统指标呈线性或非线性变化。当其变化在流域生态阀值范围之内时,流域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自我平衡;而当超过生态阀值时,流域生态系统将会失调、危机甚至走向崩溃;进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因此,保护流域生态系统,实质是根据流域生态阀值规定经济活动主体开发和利用生态系统的程度。   流域生态阀值是一个技术性指标,是流域生态系统固有的、维持其保持自我平衡的自然数值。对于流域生态阀值的研究,是自然科学中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但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改造,并产生了生态破坏和生态污染等环境问题,而要求人类立法对其予以保护时,才使得这个自然数值与社会科学中的环境法学理论基础发生了必然的联系。它向环境保护法学提出了:在法学制度研究和立法实践中,对于人类权利的配置必须考量它的承受能力;权力或权利与职责或义务的配置必须以它为基础形成相互制衡的状态。遵循它即是保护生态系统,实现系统的平衡和稳态。   流域生态系统以生态阀值为根据,具有其自身运行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描述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地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狠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2]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记叙,生态系统具有六条规律:   (1)物物相关规律。这是指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部分,必然会对其它部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相生相克规律。这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都占据一定的位置的,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使整个生态系统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引进一个生物外来物种或者消灭一个当地物种,都将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生态后果。   (3)能流物复规律。这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会逸散出去,而物质一旦进入环境,便会在环境中不断地循环,尤其是那些生物难以降解和不可降解的物质,还会通过生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发生富集,从而对生物产生严重危害。   (4)负载定额规律。这是指一个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是有极限的,只能承载一定的生物量和承纳一定的污染物。当生态系统供养的生物量超过其承载能力时,它就会萎缩,乃至最终解体;当向生态系统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其自净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污染;当对生态系统施加的外界冲击的周期短于它的自我恢复周期时,生态系统也将因不能自我恢复而被破坏。   (5)协调稳定规律。这是指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种多样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平衡才不易被破坏。   (6)时空有宜规律。这是指在每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3]以流域生态阀值为根据,遵循六条生态规律的流域开发和利用行为,流域生态系统将会周期性实现平衡;否则将会打破生态平衡,导致生态恶化。譬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就发生过因上游农业开发用水和水利建设不当导致下游河水干枯和胡杨林死亡,进而流域内湿地生态系统演变为荒漠生态系统。   二、公民生态环境权   公民生态环境权来源于流域生态阀值和生态规律对于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限制。经济活动主体开发和利用流域生态系统的根据来源公民的生存权、经济发展权。“生存权是生命权和生命延续权的统一。在生存权中,生命延续权是首要的,因为人只有首先活着,才有可能有尊严地活着。生命延续权即人作为人应当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保障”。[4]尽管生存权和发展权同属基本人权范畴,并为现代各国宪法予以保障。但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一对矛盾体。在这一矛盾体中,生存权既保障公民物质需求以维持其生命形态的权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在生存权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权。尽管它们是一对矛盾体,但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二者成为统一体,而与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一对矛盾体。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观一节可以看出,最初这一对矛盾体中,生存权占居矛盾主要方面;而后是发展权。而在当代生态环境权逐步成为矛盾主要方面。其原因在于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对于生态环境权的侵害已经达到了威胁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程度。而公民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的重要条件之一便是自然生态系统。公民为求生存、在生存权得以保障条件下再求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不断的与人类对其开发和利用所产生的污染和破坏不断抗争。流域生态阀值和流域生态系统规律是保护其免受污染和破坏的根据,是制约人类开发和利用流域内自然资源的硬性规定,上升为立法就是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的边界,形成公民生态环境权。这种边界是人类在反思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过程中、通过立法在制度安排中予以规定的。不论公民从事农业生产,还是根据公司法、企业法等法律规范授权、特许从事工业生产,在行使其生存权、经济发展权时,必须在流域生态阀值范围内进行,否则将会破坏或污染流域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甚至生态危机出现。流域内相关利益主体依据其权利主张享有个体利益,但是因为流域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存在,这种个体利益不得违反保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公民生态环境权。流域生态阀值,一方面是行使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上限;另一方面是保护公民生态环境权的下限。立法通过公民生态环境权,为开发利用自然界生态系统设定可为、可不为、禁止为等行为模式,来保障流域生态阀值和生态规律对于经济活动主体的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限制和约束。#p#分页标题#e#   公民权,是法律保障公民个体自由的表现方式。公民可以依照自己意志行使公民权,实现其个体自由。但主体自由应以不妨害他人自由为前提。公民在追求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时,不能妨害其它公民的生态环境权。同样,公民追求生态环境权亦不能妨害其它公民追求生存权。而经济发展权,在价值位阶上则是较生存权和生态环境权次之的权利,立法可以通过公民生态环境权限制经济发展权。只有在此基础上设计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和生态环境权的权利体系,才能实现流域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生存权具有与生俱来的属性,但公民追求生存权的过程中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虽然这是其追求生存权的自由,但公民行使此自由时应该以不妨害其它公民生态环境权为前提。因此,公民破坏生态系统行为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为法律所禁止和限制。但这种限制不宜过度,否则将影响公民生存权的保护。譬如,国家通过立法设定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制度但同时不设置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就是一项剥夺当地居民生存权利的行为。即使非要剥夺此项权利也必须有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行使替代性功能。对于公民经济发展权保护的制度设计,以实现生态系统最小限度的污染和破坏为最佳目标,以保护公民生态环境权。   三、公民生态环境权与生存权、经济发展权   对于生态环境权与生存权、经济发展权的制度安排,立法不可偏执一端。只关注公民生态环境权的环境保护法律基础理论,体现在立法中必然导致对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制约,导致立法从保护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而牺牲环境权的极端,走向只关注公民生态环境权而牺牲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另一极端。既要保护公民生态环境权又要实现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有序行使,是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条件。而其根据,就是开发和利用必须保持生态系统承受的作用力在流域生态阀值之内。惟此方可实现权利的均衡配置,制度也才有深厚的实践土壤。以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为主导、打破流域生态阀值的开发和利用模式必然导致对公民生态环境权的严重侵犯。不注重公民生态环境权、仅保障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制度设计,长期来看,必然因失去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而削弱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据调查,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玛多县,由于受气候变暧、过度放牧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县草场严重退化、水源涵养功能严重下降,土地沙漠化极为严重,致使黄河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鄂陵湖湖口处断流,并导致建成不久试运行发电的黄河源水电站因库容不足而于2004年1月8日被迫停产,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5]尊重流域生态阀值和生态规律,是解决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与生态环境权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譬如,内蒙古清水河县治理水土流失依靠当地资源解决温饱问题即为例证。[6]生态阀值决定生态系统状况,进而决定依赖生态系统生存的公民生存权和经济发展权的实现程度。公民生存权、经济发展权和生态环境权之间的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安排,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物经济发展范文7

它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农业循环经济则是要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来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我国国情决定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同时,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将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强力推行循环经济。

2、农业生产现状迫使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上述问题如不尽快予以解决,将严重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因此,必须尽快强力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3、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在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的国际化要求我们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的农业只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追赶国际经济发展领先水平,我们必须在推行循环经济上下大功夫、苦功夫。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更应强力推行循环经济。

4、农业的自身特点推动我们必须推行循环经济

第一,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第三,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如此,我们更应强力推行农业循环经济。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明确两个基本思路

循环经济作为生态保护型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明确两个基本思路:

1、要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农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

2、要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干预自然生产过程。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农业领域来组织引导并协调农业生产,或者将农业作为一个工程,借鉴运用工程项目论证、立项、设计、施工和评估等办法,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达到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容的理想状态。

三、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应坚持并灵活运用“4R”原则

1、减量化(Reduce)原则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灵活的方法就是“九节一减”:

(一)节地。选用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生产同样重量的农产品,土地可大大减少;推行间(套)立体栽培先进技术等,提高复种指数。

(二)节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先进实用节水技术。

(三)节种。种子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种子,农民科学用种如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技术和农作物营养土(钵)育苗小苗移栽等先进技术。

(四)节肥。科学施肥,推介生态有机肥,递减化肥用量。

(五)节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禁生产与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过量用药,大力推广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办法,大力发展沼气,用沼液代替农药,运用生态良性循环办法来吸引和繁殖各种鸟类,防治病虫害,采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六)节电。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节电技术、设备、产品、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节约广大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用电。

(七)节油。农业机械和农用运输设备中推行节油技术。

(八)节柴(煤)。推广先进实用的省柴灶和用农作物秸秆、稻壳、木屑。竹屑废料加工的清洁碳;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煤技术。

(九)节粮。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畜牧提高养殖业的肉料比,节约粮食。

(十)减人。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

2、再利用(Reuse)原则

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

3、再循环(RecyCle)原则

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p#分页标题#e#

4、再思考(Rethink)原则

运用再思考原则,就是要着力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四、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

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合生态农业是困地制宜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主)”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三大效益的统一。它既是农、林、牧、副、渔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为目的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

2、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

有机食品(产品)为目的、发展有机产业为手段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发有机农业、发展有机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防治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建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有机农业在环境保护和农业污染防治上较彻底,发展有机产业与循环经济理念基本一致,可跨越式地发展循环经济。因此,应全力推动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有机食品(产品)为目的、发展有机产业为手段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

五、保障措施

1、制定相关法律

加快制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把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化。同时要制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上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加大科技创新,研究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对现已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尽快摸索出农产品反复加工、深加工的模式与技术;还要加大对白色农业的研究开发力度,进一步开发微生物资源。

3、大力宣传,着力培训

生物经济发展范文8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

1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1.1生产效率低

我国虽然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但总体来看,我国农业从业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更多的是依赖于长期以来的种植经验,经济效益的提升大都是以增加人力投入实现的,对更先进、更高效的新技术接受程度较低,接受难度也较大,在人力资源投入遇到瓶颈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另外,由于一定的历史原因和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农业从业者的平均年龄越来越高,不仅加剧了人力资源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限制,也阻碍了一些更先进高效的新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因此,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生产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农业技术落后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拥有漫长的农耕文明,农业人口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大都具备一定的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农户的种植技术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方面,虽然我国农业技术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和很多农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仍然稍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也加大了农业新技术普及推广的难度,很多偏远地区甚至还在采用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另外,我国农业方面的人才并不充沛,创新力也处于弱势,同样也是限制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

1.3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如今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以不断增加成本投入的粗放式发展为主,不仅容易出现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而且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经常出现滥用、错用农药或化肥的现象出现,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已经较为严重[1]。同时,我国快速实现工业化虽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废料的排放对于农业环境的污染不可小视,也是我国农业经济传统发展方式的一大问题。

2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1观念转变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要任务是转变观念。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同,在对干部进行考核时不应该只看经济发展情况,要对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要注意经济的发展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引导农业经济向着更绿色、更环保的方向发展,确保我国农业经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将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观念转变过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更符合低碳经济背景。

2.2生产结构转变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经历生产结构的转变。生产结构会受到资源结构的影响,同时生产结构的变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源结构,生产结构的转变必须慎重。首先,农业的生产结构必须将种植和养护结合起来,不断优化用地结构;其次,针对草场荒漠化等问题,要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对载畜量进行限制,不断优化畜群结构;最后,根据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要减少农村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工厂的数量,不断优化农工业结构。

2.3能源结构转变

目前主流的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并且很多主流能源在利用时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很多农村地区都具备发展新能源的条件,特别是生物能源。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沼气生产已经得到一定范围的实践检验,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如生物能源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重要的方向之一。沼气可以作为能源,沼渣可以作为肥料,不仅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也减少了传统能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结语

我国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对农业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转变。不可否认的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同样困难重重,但想要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马嘉声.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28(00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