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设计教学实践

招贴设计教学实践

[摘要]

梅山傩面是梅山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招贴设计课程以其为研究对象,从深入挖掘主题、创意思维整合、设计执行制作来培养同学们招贴视觉语言的多样性。此外,以梅山傩面为主题的招贴设计课程对梅山傩面的传承与创新意义重大,同学们在了解掌握地域性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梅山文化;傩面;招贴课程

一、招贴设计课程的设置理念

招贴设计是视觉传达专业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的专业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事物或观点、理念通过图形创意呈现并以张贴的方式加以传播的能力,这需要同学们在具备创意能力的同时,亦需具备审美能力及画面执行能力。招贴设计的主题是一种观念,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化、社会、时代的特征。“主题”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1]在招贴设计课程中,主题选择尤为重要,是因为学生在特定的主题限制范围内来进行招贴设计的创作实践必然要求学生前期要对主题有一定的了解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与自身的文化价值、审美情趣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积极宣传效力的招贴作品。由于我校地处古梅山文化发源地之一——湘中娄底,梅山傩面作为古梅山地域文化最为重要的艺术符号之一,其神秘粗犷的艺术风格与较强的个性特征在湖南乃至我国民间占据独特的艺术地位。以梅山傩面为主题的招贴设计作为课程教学,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其一,打破以反战、水资源和物种保护等公益性为常规主题的招贴设计课程模式。因招贴具有广泛的传播效力并且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课程试图以宣传、普及和传承梅山文化特色为目的,一方面使学生们能够系统深入地学习梅山傩面艺术,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梅山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XJK013CGD055)、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梅山民俗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应用”(14K054)的研究成果。在掌握傩面图形的特点、造型纹样等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将梅山傩面视觉形象再设计,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趣味的全新视觉语言,逐渐提高受众对梅山傩面文化认知度,从而进一步弘扬湘中梅山傩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充分尊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引导学生们在原汁原味、地方特色鲜明的土壤中汲取养分、积累素材,训练和提高自己的设计创作能力。设计作品要有生命力、有文化、有底蕴是离不开中国本土文化的[2]。其二,该课程教学对象是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其在图形创意、字体设计、色彩构成等专业基础课上着手招贴设计的课程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设计经验,故在该课程的实际操作中具有可行性。

二、招贴设计课程的内容及其评价

以梅山傩面为主题的招贴设计过程是引导同学们运用现代视觉的语言对梅山傩面的造型、色彩、材料等的认知、思考与探求的过程。课程形式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按照学生问题的不同类型和不同要求,来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在看似不可能的逻辑下寻找创意点,使最后的课程成果呈现一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阐述及评价。

(一)挖掘与细分主题

以梅山傩面为主题的招贴设计固然是以梅山傩面为重点研究对象,引导同学们如何将梅山傩面形象再设计,并以招贴作为载体达到宣传梅山文化的目的。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大海捞针般的梅山傩面资料的收集,同时从多角度阐述主题以达到拓宽原先同学们对主题狭隘的认识,并从梅山傩面独特的雕刻工艺、夸张的艺术造型、高度抽象的色彩纹样等对主题进行意义、符号、文本等方面的解读,使得同学们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去认识主题。随后教师在阐述与分析主题之后,给同学们观赏大量图片资料,主要关于其他同类主题下的招贴设计作品,对前人的招贴设计作品进行回顾和反思,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们找到新想法和新思路;另一方面,大信息量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提高了审美鉴赏力。霍尔戈•马蒂斯教授曾说:“一个好的教育模式,就是训练学生对质量的判断”。[3]学生们根据上述分析有针对性地对主题进行具体分析及细分类别,同学们在此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主题产生问题,教师则引导同学们尽最大努力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式采用ppt陈述加以呈现。在确定主题切入点的设计过程中,有的学生通过傩面的造型来进行细分,重点研究招贴画面中正神与凶神面具通过图形的巧妙设计使其和谐融合,而有的学生通过傩面的功能细分,重点研究招贴设计主画面的傩面图形放置于特定环境中以达到某种风俗意念,如吞口一般置于门上可以起到吞邪镇恶、保护家庭平安的作用。学生们由于对同一主题不同类别的关注点不同,因此其表现出的思考方向也不一样。

(二)思维发散与整合

设计思维不是单线状的思维,也不是此在和彼在,而是纵横交错的经线和纬线。[4]同学们在细分主题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则是围绕细分的内容做思维发散,思维的发散是以细分的内容为基点,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提出较多的设计设想与方案,这是创意的关键所在。这个阶段教师的首要任务则是对学生们的思维进行启发及引导,要求每位同学并绘制思维导图,从主题的细分内容出发,通过文字、词条等发散性思维,列出与主题内容相关的事物及场景,将抽象思维转向形象思维。例如某位学生围绕从梅山傩面造型来进行细分与分析,从凶神面具的题材(以动物为原型)、正神面具的题材(以世俗人物为原型)、两者的色彩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思维推倒链,将梅山傩面主题性的造型类进行系统整合,为后期招贴设计的延伸提供一定的可能性。在思维发散与整合的过程当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善于将梅山傩面主题性的凶神造型通过具象变形将其巧妙转化成可爱的玩偶形象,但又不失其原型的基本特征,反映擅长形象思维,从具象图形视觉语言寻求对主题的诠释。

(三)设计执行与制作

教师在检查完学生们创意思维导图后,就要着手指导学生用电脑将手绘草图执行制作,之所以要将其手绘草图制作为电子稿,是因为无论是学生学习阶段还是工作阶段都要面临提案工作,干净、漂亮、技术娴熟的电脑稿是提案成功的筹码。就目前而言,笔者发现教师在此类设计课程中,严格要求学生们的创意思维及手绘草图,而对方案的电子稿执行能力完全没有太多的训练要求,最后导致学生们的电子稿作品画面表现草率告终,画面的执行力严重影响到创意水平的发挥,使学生们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和画面能力都没有得到较好的提升。除此之外,同学们在梅山傩面为主题的构思中整理思维导图及手绘草图,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要考虑傩面图形的具体形态语言,还要考虑招贴整体色彩的选择,文字与板式等各种设计因素。在设计表现及电脑执行制作等手段上每个学生都有所不同,蒋妍巧同学思维侧重于对理性的分析,利用图表罗列的方式从视觉逻辑的转换中寻求对主题的阐释,即从傩面造型细分,将正神、凶神、傩公、傩母、歪嘴和尚等具有代表性的梅山傩面进行具象图形的夸张变形,并将色彩对比强烈、绚丽的红、黄、黑、蓝等颜色巧妙置入于已设计的傩面形象中。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蒋妍巧同学将传统的红、黄、黑、蓝色都相应的提高纯度,以至整个招贴设计作品既有梅山传统的风格又有现代的气质。又如图3所示,虽然杨慧哲同学与蒋妍巧同学都以具象傩面造型为基点,但执行手法则反其道而行,将设计处理后的傩面不以色彩填充,而多以圆润的曲直线(线描)的方式凸显傩面具精湛的雕刻技术。

(四)教学评价与思考

梅山傩面主题性招贴设计教学是让同学们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的过程,对招贴设计傩面的形式及内容进行可能性的设计。在课程结束时,笔者要求同学们以汇报展的方式加以展示,面对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口头陈述,训练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德国平面设计大师克里斯坦教授说:“作为一名教师,我为年轻人能有一份成功的职业而准备”[5]。的确如此,进入社会后同学们要具备推销自己作品的能力,清晰与生动的语言表达会赢得客户的青睐。该课程在教学及作品展览中有一亮点,即以班级为群体,以系部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为依托,设立梅山傩面主题性招贴设计大赛,大赛借鉴中国美术学院的白金创意大赛、靳埭强设计奖等国内外知名大奖赛的评选方式。在同学们完成汇报展及讲解后,由教研室主任牵头,邀请省内著名专家教授担任此次评审团主席,视觉传达教研室所有教师作为评委会委员,通过贴标签、投票表决的方式来评选金、银、铜各一名,及五名优秀奖的同学,获得等级奖的同学有一定的物质奖励及获奖证书,优秀奖的同学则获得获奖证书。这种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生的设计交流;另一方面更以奖励机制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从而同学们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

三、招贴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总结

以梅山傩面为主题的招贴设计教学课程一方面可以极好地丰富同学们的艺术审美情趣;由于利用了当地传统民间文化精髓,课程教学分阶段地为同学们提供大量梅山傩面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完善同学们创意发挥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发现与探索出招贴设计语言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我校作为梅山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梅山民间艺术与高校课堂的结合是一种新的创新形式。所以,笔者试图借助梅山最重要的艺术符号——傩面为基点,并逐步努力建立以梅山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设计课程,为梅山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带来新的希望与途径。

作者:陈竑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

参考文献:

[1]吴宗.克里斯坦教授的主题性海报设计课题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2:03.

[2]杭间、何洁、靳埭强.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398-399.

[3]何见平.世界名师平面设计教学案例经典--霍尔戈•马蒂斯与他的学生们[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3):120.

[4]周至禹.艺术设计思维训练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3.

[5]何见平.设计+生活•国际平面设计师丛书克里斯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