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招贴设计风格

互联网时代招贴设计风格

摘要:

招贴设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设计风格在互联网时代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图像语言的视觉思维化和借助新兴媒体进行立体式宣传成为招贴设计发展的新走向。

关键词:

招贴;历史;视觉;新媒体

招贴亦称海报,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中一项重要的类别,在宣传和引导方面,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受到设计师和受众的喜爱。互联网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对招贴艺术的设计风格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招贴发展的三个阶段

招贴随着平面设计的发展而经历了三次根本性的变革。一是手工复制阶段。在文字产生后、印刷技术发明之前,人类用来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一直是手工复制。此时比较原始的广告和招贴也是通过手抄文和手绘图案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达。二是印刷复制时代。印刷术的普及提高了招贴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效率,尤其是彩色图像与文字的设计,开拓了设计师自我掌握风格的时代。三是数字传播时代。视觉设计艺术中,信息传播方式朝着数字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并依靠计算机、手机等互动终端呈现。招贴设计也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呈现更多风格走向。

二、图像语言的视觉思维化风格

声音和影像已经在互联网时代主宰了公众,引导了审美。传统的平面设计在互联网时代并不会消亡,反而会借助新媒体的契机,融合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等领域呈现新的生命力。此时招贴设计的风格走向之一,就是图像语言的视觉思维化,即图像由视觉语言向视觉文化发展,并且通过国际化的图像,使这种视觉文化具有世界性的评价。相较于文字而言,图像的感知更迅速,可以让受众在观察的瞬间就形成对图像内容的理解,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能够发掘人类视觉感性的丰富性。2012年,由当时香港在校学生JonathanMakLong所设计的“共享可乐”海报,以国际化的视觉语言,通过动感飘舞的丝带和经典的曲线瓶这两个可口可乐在全球使用的图形元素,用最简洁的设计和充满联想的方式,把广告主题——分享精神、友谊和快乐,通过一只只手传递下去。招贴设计这种图像语言的国际化和视觉思维跨越东西方文化的时空特性,让图像从单纯的叙事层面附会至思维传播系统,起到更好的传播和刺激消费的作用。

三、招贴在新媒体组合中的叙述传播

在商业信息传递的“组合式”发展浪潮下,单一的媒体宣传已经在互联网信息的海洋中风雨飘摇。互联网给艺术设计带来了新语境机遇,使招贴设计在文化、表现和媒介交叉点上开始进行更有效的信息传达,这也改变了以往招贴仅仅“张贴”而静待信息获取者浏览的被动情况。互联网时代奉行的是“无设计不生活”理念,不管是新产品的,还是电影电视的宣传,都在借助各种媒体进行信息传播。招贴设计的风格走向之二,就是在各种媒介的组合中,以坚定的版式、图像、文字传播为信息的传达助力。它由互相连接而又各自独立的宣传构成,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交互作用的活力和参与性,以共享和多样化的传达引发了信息目标的行为、责任和互相依赖。以奥美广告2015年的作品《全联经济美学》为例,全联超市的系列招贴海报是和14个视频短片相结合的。其创作风格单一,以一名年轻人的陈述配上一句巧妙易懂的道理。这一系列的宣传以年轻人的视角表达“节省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经济美学”。这些视频通过各种新媒介传播,展示生活情境,和招贴中可以持久观察的人物与文案宣传相辅相成,对一种逐渐被年轻人抛弃的“精打细算”的生活哲学进行宣传,把这一优良传统以精密、准确的定位,通过年轻人的口述表达出来。这些招贴图像中人物的身份和经历在短暂的瞬间即引发受众的共鸣,使招贴蕴含的意图、目标和受众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其中“长得漂亮是本钱,把钱花得漂亮是本事”“来全联不会让你变时尚,但省下来的钱能让你把自己变时尚”“花很多钱我不会,但我真的很会花钱”等14个通过观察所提炼的文案更是使得品牌成功年轻化,也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传达成为情境提供者不断重复的行为,也为招贴设计的风格走向提供了更多可能。

作者:吕艳丽 单位: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巨欣.设计学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2]于德山.中国图像叙述传播.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3]闫承恂.浅谈欧美招贴设计的主要流派与风格.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