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运用

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运用

[摘要]平面构成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思维,使艺术设计能够更广泛和多元化发展。而将平面构成应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升传统艺术教学的质量,突破艺术设计教学刻板单一的教学格局,使艺术教学得到多元化、立体化、现代化的发展。本文结合平面构成的分析与形成,探析平面构成在设计教学中的必要性,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平面构成;艺术设计;教学

引言

艺术设计是在观察和学习物质世界后,通过艺术形象的方式,表达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看法,并以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对物质世界进行创作与变形,使自然界中的物质通过艺术审美的规律、方式进行组合与架构,进而形成从具体向抽象转变的艺术创造模态。而借助平面构成的形式,把物质世界的实际状况进行架构与创作,能够实现特定意识及理念的抒发与表达,进而在呈现事物的物质属性的基础上,形成意识形态的思想诠释与表达。而将平面构成与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分析、探索、诠释、重构、解构及塑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使物质世界与意识世界得到有机地融合,进而使其成为学生思想表达与艺术创作的关键及枢纽。

一、平面构成的分析及形成

在理论研究与艺术探索的基础上,能够发现平面构成是根据三维轮廓在二维维度上的点、线、面上所形成的二维世界。简而言之,平面构成是将不同的三维事物进行重组与组合,使其以二维的形式得到重新架构与表征的过程,然而在新的空间与环境下,三维事物的空间感、形体感却能够得到有效保留,并在视点、线条、方位的影响下,呈现出全新的特征及特性。法国画家希德尔·佛朗明曾对平面构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平面构成主要指视觉元素根据力学的基本原理、美学的视觉效果,在二维空间所进行的组合与编排,是以逻辑推演和理性思维来研究形象、创造形象及分析形象的排列策略和方法。由于其拥有理性特质和美学特征,可以将其看作特定的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物。因此在研究平面形态时,可将抽象形态或具体形态根据特定方法进行组合与分解时,能够构造出形式多样的视觉造型。笔者认为这种多元性与多样性,主要以艺术创作者对三维物体的观测点与攫取点而定的,是以特定的感性思维为主导的,通过理性结构所形成的创作过程。在平面架构层面上,平面构成通常以面、线、点击律动形成的,拥有较强的形象感和抽象感,可以形成富有创造力和实用特点的设计作品。相较于具象表现方式,平面构成拥有较为突出的宽泛性,需要学习者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视觉语言、了解艺术造型理念、培养“平面构成”表现及应用方法,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及素养。为具体分析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明确平面构成的种类、骨架、形象及基本的构成形式。首先平面构成骨架主要包括作用骨架、符合骨架、无规律性、半规律性、规律性及单一骨架。其次,平面构成的种类,具体包括机理、发射、渐变、变异、重复构成、分割构成、近似构成、空间构成、对比构成、矛盾空间及平衡构成等。再次是构成形式,主要有点、线、面等三种构成形式,其中线有面化线、疏密线、粗细线、立体化线、错觉化线等。面有几何面、自然面、有机面、人造面、偶然面等。而点则有疏密、大小不同的点,不同规则的点及相对运动的点构成。在应用平面构成原理前,必须以三维物体为前提,用平面空间来展示并诠释三维物体的特征及特点,使三维物体的特征及特质得到充分的呈现,进而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性与审美性。

二、平面构成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将平面构成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事物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使学生通过抽象而具体的学习,提升对艺术设计的鉴赏与欣赏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其在繁杂而枯燥的课业学习中,有效地展示自身的艺术才会和审美理念,进而用全新的感知方式,了解事物、挖掘事物,探索事物,使学生更好地确定艺术设计的学习方向。其次,通过将平面构成与艺术教学相融合,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从平面构成原理的角度出发,掌握用二维空间表达三维事物的技巧、方法及技能,使学生能够对后续的艺术设计课程有更准确的把握。再次,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与审美能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感知生活、贴近生活、认知生活,才能挖掘出独特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艺术设计的源泉,同时也是艺术创造的核心与关键,教师通过平面构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激发“艺术感觉”的三维物体,完整地、有效地“复刻”到二维空间中,并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抒发与表达,提升学生独有的艺术敏感性和创造力。此外,平面构成的表达格式有折线排列、弧线排列、90度排列等多种排列格式,在表达形式上,又有重复形式、渐变形式、空间形式、发射形式及特异形式等多种表达方式,学习者在观察及描述三维物体时,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将特定的三维物体呈现出来,使其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性、审美性。譬如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便以点作为艺术表现中心,将三维空间作为艺术传达载体,使形式相同的点以特定的排列方式映衬在三维物体上,进而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效果。(譬如将呈现渐变规律的点覆盖在南瓜表面,用白色的点装饰红球及其所处的背景等)。学生在了解平面构成方法及原理后,能够自然而然地将现实事物艺术化、审美化、感观化、抽象化。最后,帮助学生抒发个体的思想与情感。平面构成中的特异、变形等形式,可将三维物体进行扭曲和变形,使其以“有别于传统”的形式呈现在平面空间中。然而这种扭曲与变形是以创作者的思想理念为基础的,以情感表达为依托的,唯有如此,才能让平面构成成为学生表达情感与思想抒发的媒介和抓手。譬如表现主义、印象主义、达达主义、后现代主义无不以变形的手法表达客观事物在主观层面的形态,抒发创作者独特思想及情感的。

三、平面构成在高校艺术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一)强调课程导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平面构成的应用应以理论知识与艺术原理为基础的,然而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实践训练的必要性与有效性,用事件来巩固理论,用实践强化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平面构成与艺术设计间的辩证关系。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引导学生明确理论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及时地将理论知识简化为学生能够看得懂、听得明白的知识体系,进而让学生了解到平面构成与后续课程及实际案例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将实体物景和理论知识向融合,是学生在感受平面构成的寓意和美感的过程中,提升对平面构成的学习质量。随后,教师应在课程导入阶段,手机大量实体武警和设计作品,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和案例分析中得到成长。

(二)以情感抒发开展针对性训练。平面构成的教学宗旨是让学习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创新力。然而高校传统的训练活动枯燥乏味,虽然能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然而却无法有效地保障学生时刻参与平面构图训练的频率及效率。为此,教师可结合平面构图的基本原理,在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作为案例,传授学生如何用平面构图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情感与思想。进而将针对性训练过程转变为情感抒发与思想表达的过程,让艺术设计教学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的情感。譬如教师在讲到点线面知识时,可引入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通过作品赏析,帮助学生了解作品所呈现的思想情感,进而探索出“点”的应用与表达技巧,使学生明白如何应用点抒发自身的思想及感情,继而形成习惯。

(三)构建多种形式的作品赏析体系。教师的点评与指导对学生创作并练习平面构图技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教师需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赏析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对作品的感知力与自豪感,随后通过赏析与点评的口吻,帮助学生认识到训练作品中所存在的设计问题,进而帮助学生指出优化方法或学习方向。其次在作品点评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设计作品的美学性、原创性及独特性,使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看待并创作艺术作品,使设计作品真正具有专业价值。最后,通过网络直播或新媒体自媒体的方式,将学生所设计的作品呈现到网络空间中,让社会大众对学生的作品提出客观而真切的评价,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和认识到自己作品所存在的不足。结语平面构图是艺术设计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创作能力、设计技巧的重要手段,所以将平面构图应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中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平面构图的特征、内涵、形式以及其所独有的思想内涵及情感抒发特点,通过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形式多样的赏析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及应用平面构图理论知识,从实践中巩固知识,从情感抒发中运用知识,使平面构图成为学生学习艺术设计相关知识的抓手,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赛娟.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科技,2016,29(3):345-346.

[2]王昕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教材创新———评《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设计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8):88.

[3]曲辉.对当下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建设的再思考———兼解读《构成》教材[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43-44,48.

[4]张天阳,尹红.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探究———以广西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5(8):126-127.

作者:王义利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