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下居住区景观设计探索

生态美学下居住区景观设计探索

摘要:在城市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态意识与审美追求逐渐提高,这导致形式美学和功能主义下的居住区景观建设难以满足人居环境的新要求。生态美学作为观照整体生态系统的美学观,其理念在景观设计中能充分平衡生态与审美需求。该文归纳生态美学的内涵与特点,剖析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问题,立足于生态美学理论,从意识架构、形式表达和意境营造三个层面探讨设计策略,为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生态美学;居住区景观;景观设计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观。居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承载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并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但部分居住区建设和景观规划设计重视功能与美感的表达,忽视了环境中自然部分的重要意义。生态美学作为后现代背景下的先进思想观念,以深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注重提升生态系统的整体美学价值。在城市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态与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兼具生态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居住区环境得到人们的青睐。以生态美学为指导的城市居住区建设可以将人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在保证生态协调发展的同时适度营造美感。笔者以生态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其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潜力和在解决居住区景观问题方面的优势,提出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通过具有生态美学意义的景观设计,为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新思路。

一、生态美学缘起与内涵

1.缘起:自然科学发展下生态意识与美学观念的转变

自古以来,中西方学者便探索自然科学和哲学,以描述和概括自然现象,但所得的结论多与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世界,生态学概念的提出进一步促使人们认识生态系统,形成生态观念,为生态美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关注并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应对环境问题的合理方案,生态环境保护运动就此拉开序幕[1]。以生态学为指导的学术研究逐渐向社会科学领域扩展,生态学在发展中不断吸收社会学、环境心理学、设计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派生出景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等众多分支,生态美学正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分支之一。中西方对于景观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自然美学、景观美学、环境美学等众多学术成果逐渐形成体系。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在深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以存在论和现象学为哲学指导,以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为核心,提出整体性的生态系统审美观,即生态美学观。它倡导用生态整体思维和传统生态智慧构建生态存在论美学的审美体系,强调人的“自然化”,“自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创新理论之上,将人在优美生态环境中的美好生存放在首要位置”[2]。生态美学作为生态学和美学的理论,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有机结合共同构建新学科,毋庸置疑地成为景观新发展的基础。

2.内涵:观照整体生态系统的审美观

笔者的研究对于生态美学内涵的定义主要参考曾繁仁的观点,他将生态美学定义为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协调统一发展的生态整体审美观,追求动态平衡、和谐统一的审美状态,强调人对自然的回归,从而构成“亲和”的理想关系境界[3]。这是一种具有人文性、生态性、审美性的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具有综合性的美学价值,对人类的认知行为和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特点:综合性研究框架与理论形态生态

美学在研究对象和性质上,从研究生态环境美的生态美范畴,发展至研究生态审美活动、生态审美关系和生态审美系统的生态审美范畴[4]。其理论发展态势和研究谱系呈现出包容与多元的特点,不再仅以生态科学为研究主题,还纳入了由生态智慧、生态精神、生态意识等塑造的生态哲学,将两者跨学科融合,共同作为定性研究的基础。这样的学科基础既包含强调生态学知识和生态学原则的科学认知主义倾向,又包含强调生态智慧观念的生态哲学色彩。生态美学在理论形态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强调生态整体性。生态美学将自然视为具有整体性图1的生态系统,突破了现代机械主义主客体二分观点和传统美学在美学认知上的局限,强调环境并非“人化的自然”,肯定“自在的自然”自有其价值。而人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部分,应肩负起维持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在整体生态系统层面上构建福祉。其二,注重审美过程性。“生生美学”作为重要内核,是基于《周易》中的“生生”观和西方美学中的“生命”观的美学思想形态而发展的。它作为生态美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生命自发创生、不断变化的状态,是具有动态性的过程。同时,参与主体的审美体验具有过程性特点,审美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获取信息和观察事物最直接的方式之一,而审美主体的美学感知更倾向于主观体验,在本质上因人、因时、因地而存在差异。因此,在生态美学视角下,景观空间在生命性表达和为参与者提供的空间体验上都具有过程性特点。其三,倡导参与体验性。阿诺德•柏林特提出“场所意识”和参与美学理论,为生态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他指出,“场所”是由空间与人的感知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动态过程性和情感性。场所美学是环境体验的美学,批判无利害的静态美学观,提倡人在空间审美体验中多感官的参与,这与参与美学的理念相契合。参与美学强调在主体及其多感官参与的审美体验基础之上塑造空间,在审美过程中重视审美主体的参与性,同时肯定自然生态作为审美对象的美学本质。从参与和体验维度的思考为生态美学提供了针对城市建设方面的重要理论。中国当代生态美学根据生态世界观和审美规律,反思当下美学领域的理论困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建立起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理论形态,其在研究框架和理论形态上均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图1)。

二、生态美学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潜力

1.受益群体范围广

城市人口基数较大,且居住区建设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雅典宪章》对研究现代城市设计做了基本的分类,其中,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要义。城市居住区作为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居住功能的集合,其空间场所的塑造、人居环境的构建与人类的日常行为模式密不可分。因此,城市居住区景观的服务对象范围较广,且包含了健康人群与非标准化群体。将生态美学理念运用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使公众受益于生态环境与审美感知。

2.公众生态意识与审美层次的提高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的生态认知和审美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居住区景观是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品质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居民对居住区景观不仅有着生活与休憩功能方面的需求,而且有着文化感知和审美体验方面的要求。现阶段,部分市民的生活和精神压力增大,亚健康症状突出,他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对自然的向往促使他们主动地追求生态化的生活环境。

3.生态美学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困境

从生态美学视角出发,现阶段,部分居住区景观设计呈现出过于追求形式美学与功能主义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偏颇,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以人与自然二元论为基础,在实践上侧重对人工景观的营造,而忽视了自然环境本身的价值。在此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居住区景观的观赏性远超过其实用价值和参与体验,仅仅满足了人们的静态审美需求,实质上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空间上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割裂,如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富丽堂皇的人造设施、形态色彩各异的外来植被等,并未考虑到在暴露无遗的硬质空间中居民对于景观庇护感的需求、边界生硬的水景与绿地让居民难以亲近、引进物种只能呈现短暂的视觉景观效果且难以生存等问题。二元论下的景观设计放大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忽视了人类和自然存在的本质联系与和谐共生的关系。在形式美学和功能主义引导下,部分景观设计注重形式美的表现,忽视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向往和精神文化多维度的体验需求。虽然居住区景观设计依照服务对象需求和设计目标愈发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景观设计在形式美学和功能主义影响下往往表现出“高干预”的人工景观特性[5]。宽阔的草坪只为突出几何化、具象化的景观小品或植物雕塑,在满足艺术性表达的同时,却忽视了参与者对景观的感知体验。部分居住区景观在平面图案与技巧表达上过于冗余,在空间上,方与圆、直线与曲面、形式与色彩的堆砌缺乏整体性的考量;在植物搭配上,追求展示效果和临时陈列效果,缺少从物种习性适宜度和生态环境营造角度的思考,影响后期的病虫害管理和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形式美学和功能主义对居住区景观格局的破坏、对人际交往和人文精神的忽视、对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伦理观念的缺失,难以体现居住区景观的生态人居内核,往往会让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的公众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居住区景观建设反映的问题在本质上是设计在生态与审美价值上的失衡,在意识、形态和意境层面上都较为狭隘。生态美学理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构建美学与景观生态学交流互融的桥梁,这有利于其在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方面对于生态审美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同时,它也强调将生态审美外化为景观空间表征,以传达科学知识和获得审美体验的特有方式缓解场地中人与环境的矛盾,在本质上回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要求。

三、生态美学指导下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

运用生态美学理念对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意识、形态、意境三个维度的构建(图2),可以实现优化居住区景观、平衡生态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目标。

1.环境意识层面的架构

现代主义二元论引导的景观美学认识观,与当下倡导的生态理念脱节。主客分离的设计思维将居住区景观要素视为静态的、独立的存在,关注临时陈列效果,却忽视了自然具有的自在属性。繁复、具象的绿植造型其实是将人类的意志强加于环境,忽视了生态美与生态价值。人们需要从动态过程性的认识论和系统性整体价值观方面认识景观的本质美,构建景观的价值取向。

(1)“生生之谓美”的认识论

“生生美学”体现了生态美学的重要内涵,第一个“生”是创造与创生,第二个“生”指生命,强调生命不断生成的活动属性[6]。盖亚理论将地球比喻成“她”的生命概念,强调了生态系统是不断生长的,这是对自然环境本质的高度概括,与“生生美学”的观念相契合,为人们认识景观提供了新的视角。自然环境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生命载体,其形成与发展展现了动态的过程。“景观是包含生命主体、承载客体以及过程性的生命活动的整体。”[7]居住区景观要素并非人类预设的简单外在形态,在景观规划设计时,设计师应基于区域环境条件,以成长式的思维布置景观,不停留于瞬时的视觉效果,构建完整的居住区环境和物种生态环境,合理选择景观绿植,以长期、持续地改善区域小气候为目标,为公众提供优质的人居生态环境。同时,公众对居住区景观感知是持续的过程,设计师需要从时序、叙事的动态性角度考虑景观构成。审美主体的审美经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态景观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居住区景观设计应体现季相变化和时间变化,注重空间围合与穿插变化。

(2)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生态美学的生态审美本性论强调人的生态本源性、人的生态环链性和人的生态自觉性[8]。在生态问题频发的时代,居住区景观空间对公众价值观的引导离不开对现实的观照。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依托,而且是影响人类福祉的关键。在构建居住区景观功能分区时,设计师应向公众传递生态意识与伦理观念,以和谐共生的视角看待人类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积极组织公众参与保护居住区环境的公益活动,以可食农园、植物科普、雨水花园等景观形式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居民的言行,以生态美学的生态整体性构建居住区景观的认知价值。

2.景观形态层面的表达

居住区建设呈现效果是情感表达——“态”在造型形式——“形”上的具体反映,构成了最终的景观形态。从形式美学和功能主义出发的设计带有较为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景观的呈现上会表现出过度的人工环境特点,在生态层面和人文层面都不具备可持续性。因此,设计师应该以生态美学理论为指导,构建具有生态美的景观格局,为人们带来交互式审美体验。

(1)构建生态美景观格局

生态美学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原则、地域原则和美学原则,构建生态美景观格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初期,设计师应从整体出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统筹考虑场地内外水、土资源以及气候条件,顺应自然规律,依照土壤和气候合理选择植被。同时,设计师还应尊重区域人文特色,保留古树、古井,更新无使用功能的物件,承载区域记忆,满足人群需求,从生态视角定义居住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美。种植规划设计是强化居住区自然属性、优化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植物栽植应尽量保证小区内外绿廊的连贯性,由斑块与基地构成区域整体景观生态格局[9]。在景观节点植物的选择上,设计师应考虑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审美价值,充分利用植物的环境效应、色彩形态,满足生态人居环境的需求和设计构成语言的需求,科学合理地搭配植物群落。值得注意的是,植物作为综合感知的载体,在营造有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恢复性景观方面有着重要意义[10]。

(2)创造深入互动的景观体验

参与美学强调公众切实参与,通过感官对居住区环境形成系统性感知,从而获得一系列的景观体验。在居住区景观格局的基础上,设计师要充分利用原有场地条件,丰富景观体验层次:可根据场地的竖向变化,设置起伏的草丘、高低错落的跌水供儿童触摸游玩;可利用本土芳香植物组合,构成居住区四季景观,让公众通过植物气味分辨时节,丰富嗅觉体验;可营造多样、健康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借助自然介质的声音,形成多元的视听环境,鸟叫虫鸣、雨击石盘、风吹树叶等听觉刺激可以拉近居民与自然的距离,激发居民与环境产生深入的互动。此外,设计师可以利用新兴科技丰富公众对居住区景观的感知体验。水雾喷灌感应装置不仅可以为面积较大的低矮植物提供灌溉和养护,而且可以丰富居民的触觉感知,达到在夏日消暑纳凉的功效。在适当时间段设置互动环节,通过按压、踏踩等形式激活水雾,可以丰富居民的活动体验,营造具有朦胧美的景观氛围。依靠互联网技术,公众可以利用手机扫描灌木旁或乔木上悬挂的科普牌,进一步了解感兴趣的植物。借助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监测实时获取区域环境数据和植被数据,方便物业管理部门对景观环境的统一管理,构建智慧社区。

3.审美意境层面的营造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自然审美观照下的情感寄托。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携朋伴友在郊野水边饮酒作赋,或登高望远抒发豪迈情怀,又或是隐居山林,享受“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古人推崇自然,欣赏自然美与生态美,《观沧海》云“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己亥杂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咏柳》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些诗句都表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在居住区景观的选材和用色上,构筑物应摒弃色彩艳丽、富丽堂皇的通过人工加工工艺切割的石块,而应选用颜色深沉、贴近自然的原木色材料;道路铺装应选用天然材料,鹅卵石、硬木、植草砖等材料可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触感体验需求;围合与遮挡部分可选用当地石材做成石笼墙,或大胆使用镜面材料映射自然环境和人群。在构筑物组合与空间表达上,凉亭等线状构筑物与水体等点状景观形成围合关系,适当设置聚集节点,可以方便居民之间的交流。人群的交谈声与水流的叮咚声相互呼应,远处芦苇、垂柳与近处的芳香灌木相互掩映,营造出丰富人们综合感官体验的自然审美环境,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国传统园林意境中的自然生态环境表达相联系,可以满足城市人群对自然环境的审美体验需求。针对景观与建筑的衔接处,设计师可以使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障景、对景手法削弱边缘的界限感。利用排植的文竹、乔木与大型灌木组团完成垂直种植,可以形成天然的视觉屏障。根据距建筑的远近距离,合理设置植被层次,乔木与大灌木组团,灌木与花卉组合,再加上开阔的草坪,可以保证居住区景观节点自然体验的完整性。

结语

居住区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活区域,其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福祉。以生态美学为理论指导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有利于弥合生态效应需求与审美体验需求的间隙,建设居住区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同时满足公众与自然环境互动的需求。利用生态美学理论和特点,从居住区景观意识架构、形态表现和意境营造三个维度进行建设,创造具有生态整体性、审美过程性和参与体验性的居住区景观,可以为居住区景观的发展提供新的探索路径。

作者:袁心平 王田夫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