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模式、新理念,是指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主要分析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的意义,并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课程思政;护理学导论;教学设计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思政应运而生。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充分挖掘护理学导论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着痕迹地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提高道德素质。

1护理学导论课程

护理学导论是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类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我们选用的教材是李丽娟、邢爱红主编的国家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同时也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护理学导论课程集系统的护理学理论、护理技巧方法和护理艺术为一体,是一门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现代护理理念、科学思维和法律意识以及职业安全防护、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职业生涯相关问题的一门课程[2]。

2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的意义

课程思政以思政为主题,以课程为主要载体,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为主要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3]。护理学导论课程于大一第二学期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护理专业课程,前期设有护理人文、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等基础课程,后期设有基本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承前启后,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起到奠基作用。但是,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讲授本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很少涉及思政元素,甚至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或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导致学生服务意识较差。在入学调查中问及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回答“护理专业好就业”“护理专业分数线不高”“家里人让我读这个专业”等,很少有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护理专业,没有意识到护理是服务于全人类和全社会的工作,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要求护理课程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而这正是所有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坚持开展课程思政,对学生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

护理学导论课程一共有5个单元:认识护理学专业,认知护理学的支持理论,认知护理学理论,认知护理职业道德与文化,认知岗位职业能力。将认知护理学的支持理论和认知护理学理论两个单元进行合并,最终形成4个课程思政教学模块。

3.1认识护理学专业模块融入奋斗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

本模块主要讲述人类生命与护理的关系以及护理学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护理学导论课程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并明确什么是护理、护理到底是做什么。教师列举相关历史事件,讲述国内外护理的起源,强调我国护理事业从过去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凝聚着许许多多前辈的心血,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儿女为了理想自强不息、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讲述南丁格尔将一生都奉献给护理事业的感人事迹,展现她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结合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典案例,讲述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叶欣护士长殉职的故事,以及以她为代表的一线护理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救治病人、以人民利益为重、不畏牺牲的事迹。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认识到护理是为人类健康造福,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2认知护理学相关理论模块融入探索精神和价值信仰

本模块主要讲述系统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压力与适应理论等护理学理论。每一个理论都有一位创始人,通过介绍他们的经历,弘扬他们的价值信仰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些理论能把分散的护理实践有机组织在一起,使护理工作更有目的性,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包容病人,有较好的共情能力,主动关心、爱护病人,形成整体护理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和责任心,使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运用护理技术为社会做贡献。

3.3认知护理职业道德与文化模块融入政治和人文素养

本模块主要介绍护理职业道德与伦理、多元文化与护理。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教师除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反映了就是这一教育哲理。护理专业课程多,学时多,专业课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丰富的理论学识、熟练的技能操作、良好的人文素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平时除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外,还应提升政治和人文素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3.4认识岗位职业能力模块融入安全意识、哲学理论、法律意识

本模块主要内容包括护理职业安全与防范、护理程序、相关法律法规、科学思维能力等。护理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调查发现[4],58%~61%的医务人员在过去一年内有发生锐器伤的经历,其中大部分为护理人员。教师通过引入国内外关于护理职业安全的研究数据以及讲解职业暴露带来的后果,引起学生重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知晓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接触针头、缝针、刀、剪、玻璃碎片等物品时如何防范。护理程序是本模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护理专业教师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讲解,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例如,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确定病人护理的首优问题,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等[5]。专业教师在讲解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时,要让学生分清医疗事故和护理差错,侵权和犯罪,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可以结合《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的相关条例进行讲述,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在护理学导论中开展课程思政,把思政教育贯穿护理教育全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素养等,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使思政理论与思政实践有机融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国家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李丽娟,邢爱红.护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3(1):31-34.

[4]曹玲丽,金云玉,于颖,等.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及风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6):3838-3840.

[5]史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8):586-590.

作者:刘沛君 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