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四个环节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现状进行探索,对其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设置全面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服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对其内容方向形式优化的教学评价等策略进行改善。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应运而生,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将“核心素养”作为本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以及归宿点。但由于推行时间过短,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通过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对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

1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某学科课程后所形成的,利用该学科的观念、思维模式、探究技能,解决复杂的生活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而表现出来的具有学科特色的综合性品质,而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的界定,要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的本质和课程内容。思想政治学科的本质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功能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朱明光教授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具体要素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四大方面的内容。

2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迎来了新的挑战。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对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教学与评价中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但目前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还存在着一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障碍,于是本文对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学评价的设计四大方面在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教学目标中的设定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理查德•阿兰兹说过:“教学目标是设置会给教师和学生一种方向感,并帮助学生意识到他们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目标。”[2]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思想政治课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中重视知识与过程、技能与方法两大目标的设定,缺少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设定。在这种情况下从教学内容看,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大多是针对高考和学业测试的知识点,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学多采用死记硬背的形式。从最终目的看教师和学生的目的都是如何取得高分,而不是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这类目标的设定就丧失了对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就偏离了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性。

2.2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了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四本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科书中的必修内容,从四本书的名称可以发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本书都离不开生活,这也就强调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对高中政治课教师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出了要具有生活性、时代性等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但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忽视了这一点,部分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时设置问题过难、案例选择与时展脱节,从而降低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导致对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性过低。

2.3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展与学生和国家导向脱节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对于教师而言能够更快地达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具有致力于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导向性、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参与性。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中对于教学活动的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在教学活动的创设导向、主题、参与上存在不足。比如说: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课本内容无关,缺少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留给学生对知识自主总结消化后提出疑问的时间和机会过少等等。

2.4教学评价的内容、主体、形式的设计一元化

我国部分学者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定义为:“在系统地收集、分析、整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进行价值评断的活动。”[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综合评价。目前我国部分学校还存在对学生的评价以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为主;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评价形式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就无法满足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元性。

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的解决策略

自2015年核心素养在我国提出,基础教育中各科教师对于该学科核心素养的把握还存在不足,于是在教学设计上出现了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相脱节的现象,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例外,本文根据在教学设计中发现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

3.1在教学目标设置中体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总目标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并指出了核心素养培养涵盖的四个要素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要设计全面涵盖思想政治学科核心要素的四个要素的教学目标,即在政治认同方面,培养有立场、有理想的中国公民;在理性精神方面,培养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在法治意识方面,培养有自尊、守规则的中国公民;在公共参与方面,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4]其次,教师还要分析教材内容对其进行细化,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设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参与、关爱社会、加强自身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等等。

3.2在教学情境创设中贴近学生生活服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设计教学情境时,对于教学情境案例的选择应该秉承“知识源于生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真实的情境。其次,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可被学生接受的、学生感兴趣的入手。然后,教学情境的设计一方面要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成长,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观念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等等。最后,教学情境的选择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

3.3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设置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首先,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选择时,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吸引学生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想学、乐学。其次,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要避免偏离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情况的出现。然后,在活动问题的设置上要设置有效、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究精神。最后,在活动地点的设计上,要勇于创设社会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切身体会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促进学生与社会人士进一步接触交流思考,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公共参与与政治认同。

3.4在教学评价设计中对内容、方向、形式进行细化和优化

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首先教学评价所关注的内容应该聚焦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成上,并对学生今后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导向性,而在评价标准的设置上,既要有统一的标准又不能规定固定的答案。其次,教学评价的方向要体现综合性和多元性,也就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能力、价值观和个性、人格素养的改善。最后,教学评价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等形式,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评价形式对自身进行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及时发现自身需要完善之处,及时改正,另一方面还可以推动学生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精神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4-5.

[2]RichardI.Arend.学会教学(LearningtoTeach)[M].第六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4.

[3]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05.

[4]韩震.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看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4-8.

作者:董少丹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