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环境下的书籍装帧设计方法

体验式环境下的书籍装帧设计方法

摘要:将艺术展览中的浸入式体验方法应用于书籍装帧中,结合视觉、触觉等感官体验以及心理研究方法,增强书籍设计体验感。通过改变被动式方式接受信息,转而更加关注读者在阅读时的主观性与情感需求,以体验式环境为思路,情感化设计为方向,通过改变书籍装帧设计方式探究书籍设计新思路。体验式设计环境不仅能应用于艺术展览,还能应用于书籍装帧方向。具有体验式环境下的书籍装帧设计既能够增强阅读趣味性的同时,也能更加关注读者自身心理感受。

关键词:书籍设计;体验式环境;情感化;设计方法

引言

一本书能否能在一定水平上获得成功,首先其应该是能够满足阅读需求的,其次应该以读者的心理需求为中心,充分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也能带来一定的乐趣与效率。传统书籍装帧主要通过对书籍的设计满足视觉上的美感表达,并以市场走向为卖点,在对书籍的内容表达上往往是直抒胸臆的表达,读者通常在被动性地去接受书籍内容的表达,按照设计师设计的阅读轨迹,像电影播放式的方式进行阅读。尤其像长篇小说类文章,若读者不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阅读轨迹阅读,很难对小说内容进行准确解读,长时间来,在书籍阅读顺序上,读者往往处被动状态。设计师在对书籍的设计上往往忽略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而往往倾向于自己的情感表达。通过改变传统被动式方式接受信息,转而更加关注读者在阅读时的主观性,更加注重阅读时的情感体验,既能够增强阅读趣味性的同时也能更加关注读者自身的主观情感体验。

一、体验式环境书籍设计概述

所谓“体验式环境”通常是指人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是强烈的正负情绪交替的过程,能够让人专注于当前的视觉环境中并感到愉悦和满足。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开始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如今在艺术展览中应用较为广泛。相较于传统艺术展览需要更多的艺术储备与修养来说,体验式环境下的艺术展览则降低了受众对于艺术的门槛,人们对于艺术展览的认知也不再是拘泥于站在一幅作品前安静欣赏,而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科技手段、互动性与趣味性的结合的方式将艺术作品进行更立体更多样化的展示,使得艺术作品走向了更加宽泛的领域,消除了普通大众对艺术的隔阂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受众对艺术的兴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用者对于产品的要求不再拘泥于仅仅满足功使用功能的要求上,而开始更加重视产品所带来的心理表达与体验感受,变得越来越注重情绪、情感上的满足。体验式设计就是要深入研究使用者,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与情感归属为中心,挖掘出使用者内在的情感需求,用设计满足其情感需求。正如诺曼所说,“设计必须是吸引人的,有效的和可理解的,令人快乐和有趣的”。①基于体验式环境下大众的接受度与兴趣度极大提升的思路上,以使用者对当下环境的要求为中心,探究书籍装帧中的体验式设计新思路。[1]

二、书籍设计新方法

诚然现代书籍设计已经有了将人的感官体验与书籍本身结合的意识,在设计图书时也开始了对书籍本身所带来的体验感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数字媒体普及下所带来的便捷性对传统书籍市场的冲击依然不容小觑。在这样的环境下,纸质书作为一个单一载体的实体,相较于数字媒体的即看即取来说,并不占优势。

(一)增强传统书籍体验感:现代数字媒体书籍随极具便捷性,但其表现在电子屏幕前的状态目前处于单纯的字体表达,无论阅读怎样类型的书籍,其表现状态仍较为单一。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的书籍,可以根据书籍不同的阅读内容,转换成不同的表现方式,讲书籍内容所以传达的情绪在视觉上就率先将其表现出来,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书籍的关联性,增强读者在阅读中的体验感与趣味感,从而实现传统纸质书籍的不可替代性。

(二)增强读者的选择性:传统书籍在阅读顺序上总是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阅读顺序通常都由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固定好,读者若想跳出设计师规定的阅读路线,只能通过书籍目录这条单一的方式进行查找。这样的阅读方式就读者自身的体验感来说并不能带来更多的趣味和便捷性。为加强读者对于书籍的体验感和人情化,设计师应该加深对于所设计的书籍内容的了解,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与其相关的书籍形态。具有体验性的书籍设计中,书的“主人”不应该是设计师本身,甚至不是作者本身,而应该是读者本身。设计书籍阅读的多个形式,不同的读者都可以有对书的不同理解方式或阅读顺序。做到相同的书籍被不同的读者阅读,能有不同的体验感,从而实现书籍真正的独特性。

三、基于书籍体验式策略对《白夜行》书籍进行再设计

(一)对《白夜行》叙事分析。1.片段化叙述方式:书籍《白夜行》是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白夜行》是该作者小说中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最多的一部,被其粉丝称为“无冕之王”。故事围绕着一对有着不同情愫的小学生展开,时间跨度长达19年之久。全文以片段式的方式进行叙述,文章没有刻意集中文字去描写主角片段,而是以与之生活产生关联的人物视角进行第三人称的表述,并且每个章节间的表述人物都采用了的片段划分。单独剖开每一章节,似乎都能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第四章一开头对本章故事人物的描写:“雨大到没有需要打伞,却也悄无声息地打湿了头发和衣服。秋雨绵绵,灰色的云却不时分开,让夜空露出脸来……②他在大学的储物柜里放了一把折伞,但直到出了大门才想起,便打消了回去拿的念头。他有点匆忙。心爱的石英表指向七点五分,意味着他已经迟了……③他用在车站零售摊买来的体育报挡雨,以免淋湿头发……④几分钟后,正晴抵达目的地,按了门牌“唐泽”下方的门铃”第十二章开头对本章人物的描写:“九月的雨比梅雨更没完没了了。天气预报说入夜雨便会停,但如粉末般细微的雨幕扔包围着整个街道⑤粟原典子走进西武池袋线练马站前的商店,商店前的通道盖有天棚,从车站到公寓步行约十分钟⑥她的公寓位于西武池袋旁……旧公寓的外墙被雨打湿,变成泥土般的颜色……开了锁,打开门……家里有人,看玄关脱鞋处就知道。‘他’就只有这双鞋”作者采用突兀起笔的方式,对每一章新出现的人物都进行了详尽的描写,似乎每个新出现的人物都有担当主角的架势。直到描述结束,才知道作者不过是换了个人物视角去观察文中主角。客观来说,片段化的分散描写并不利于清晰呈现整个故事剧情,读者在扑朔迷离的片段中可能会有些茫然,但这似乎正是作者想要追求的效果,留给读者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通过每个章节的细节拼凑,在似有若无间读者逐渐能够发现桐原亮司和唐泽雪穗似乎有很大的嫌疑,通过引入?垣润三、川岛江利子、筱冢一成、园村友彦、中岛正晴、高宫诚、今枝直巳、粟原典子等人物登场,分别从警察、朋友、同学、老师、丈夫、情人等角色全方位地展开叙述,使得读者能从不同视角立体的了解文章的两大主角。通过这些角色零星化的片段描[2][3]②③④⑤东野圭吾《白夜行》写,让读者自己去“拼凑”出故事的线索。正是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使得《白夜行》能够从一众推理小说中脱颖而出。2.零心理的表现手法:整部小说对除故事主角外的各个角色都进行了详细的心理描写,但对亮司和雪穗的心理描述却几乎空白。细数全文,能称得上心理描述的词语一共两处,第一处是亮司在新年时对唯一称得上是朋友的友彦说“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里走路”⑥。第二处是雪穗在新店开张后对崇敬自己的后辈说“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⑦全文唯一的两处对主角的心理描写足以见得二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正是因为共同的心理感受与经历,才使得二人能成为彼此唯一信赖和依靠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的“零心理”描法,将大量的空白空间留给读者,使读者在捕捉两人千丝万缕的关系中,能产生无限遐想,获得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二)设计方法:基于对书籍碎片化的叙述方式的理解后,进行了人物关系的梳理。全文共分为13个章节,将这些章节中的片段进行提取,选取与文中主角桐原亮司、唐泽雪穗交往片段最多的人物,并提取他们与主角的生活交往片段进行单独整理划分。整理好语句片段后,将这些语句由原本的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一人称,使得这些语句不像是单独的故事罗列,而更像是文章人物的“记忆回放”。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读者的体验感,增强书籍原本的片段叙述方式。书籍外型设计以书中“零心理”的叙述手法为出发点,以故事主角二人的“共生”为主题,用游戏JENGO的设计方式,由多个单独的长方形盒子堆积而成,寓意两人的生活看似没有交集,其实密不可分,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长形盒子表示一个人物对于故事中两大主角的“记忆”,盒子外面记录了固定的时间,打开这块“记忆”盒子,便可以看见这个盒子的主人在他们那个年份对于故事主角的生活碎片描述。书籍整体看起来是由多个长形盒子堆砌而成的一栋“记忆大楼”,读者可以打开任意一个“时间抽屉”窥探他们的生活轨迹。拼合好的书籍盒子看似一栋坚不可摧的长方形整体,但这栋以JENGO游戏为设计样本的大楼若缺少一个就会整体倒塌。预示两个人的“共生”关系。书籍色彩设计上以雪穗的“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以及亮司的“在白夜里走路”。这两句书中仅存的两人心理描写为出发点,只选用了黑白两个颜色[2][3⑥⑦东野圭吾《白夜行》。再设计后的书籍以小说中的碎片化叙述为设计方式,将文章内容进行了再次拆解,按照不同的人物进行分类,真正将叙述手法中的碎片化方式立体化。不同的长形盒子代表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生活“记忆”(图3,图4),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任意打开这些“记忆”盒子,选择小说中人物进行了解,由于文章本身片段化的表现手法,所以人物间的表面联系并不多,且人物都以叙事性方式进行描写,所以立体化后的书籍再设计方式并不会影响对书籍内容本身的理解。为使再设计后的《白夜行》既能给已经阅读过原著的读者带来趣味性与体验感,同时也能满足首次阅读的读者对于书籍的理解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在对书籍本身进行设计的同时还设计了一份阅读导览手册,手册分为三个部分,封面分为九个不同的格子,九个格子分别对应书籍中的九个主要主角,翻开格子另外一面,是对对应人物的人生解读,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小说的人物性格(图5)。第二部分是对小说人物关系明面关系的关系图谱解读,读者可以从第二部分了解到人物的基本关系,便于书籍主体的阅读(图6),第三部分是对小说中人物的暗线解读,当读者对书籍主体或关系出现疑惑时,可通过第三部分获得思路,便于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图7)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性选择何时阅读该本手册,而不再受到书籍阅读顺序的限制,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情感体验。

四、结论

体验式书籍设计虽能在内容区位与情感上充分以读者为主体,但这样的设计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书籍内容需要设计师在充分阅读书籍内容后,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对书籍进行情感化的表达,但体验性设计的思路是存在的,书籍设计不应该只存在于单一的开本中,更应该注重读者本身的主观性与情感表达性。

作者:余希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