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广告设计趣味性研究

平面广告设计趣味性研究

摘要:

本文将拿图形这一种物质来进行讨论,我们将从几个大的方面来论述趣味性,从而来说明在设计的时候,对其趣味性的一些考虑。事实上,合理而且有效的使用图形的话同样可以营造出有趣的效果的。并且,在使用图形的方式上也是形式多样的,每一种方式都可以产生不一样且很棒的效果。

关键词:

趣味性;视觉感受;联想;想象;设计说服;情感诉求

一、在设计平面广告时,如何增添其趣味

对于平面广告的设计,我们大可使用幽默这一方式来使广告变得有趣。对于平面广告设计,我们可以合理的使用幽默的方式,达到一种不一样的,另人喜欢的效果。幽默可以让人们对美丽或是丑陋的不一样的感受相融合,所产生的效果可以让观者更好的理解广告的表达思想。让观者在享受的过程中明白其意。对于平面广告的设计,我们也能使用比喻这一方式。当我们在设计时,使用这一方法,可以使难以理解的事物变得更加的具体,形象而又生动的向人们传达了所要表述的东西,使观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比如对图形的设计,选出一个合适的事物与之比较,可以让观者更好理解,而且把不同的事物相联系,可以使观者眼前一亮,更好的吸引观者。

二、在设计平面广告时,其趣味性体现在哪里

(一)用图形来增添广告的趣味。

在设计平面广告的时候,我们往往在图形上实施创新,来增添广告的趣味。在对平面广告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大多会使用一些图形来传达我们的内心的一些想法。这种方式常常可以更好的突出我们所要表达的创意以及所要表达的含义。我们可以对面、点、和线,还有在颜色与空间上的设计,从而来达到视觉效果上的一种震撼。同时使我们的某些想法等可以得到更好的更完美的体现。当然,合理而且有效的一些图形可以让复杂难懂的事物得以简单明了化,同样的也可以增添它的趣味性,这样的话就可以更好的吸引观者们的眼球,给大众带来视觉上的愉悦的享受。这也是我们设计广告,其目的所在。

(二)如何用图形来突出趣味。

形态的同构在图形上的运用。形态的同构,也就是把两个不一样的形态的东西相互联系的一种方式。它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图形的这一同构是,它的参照物是我们的客观的事物,它可以让两个毫无关系的物件构成一个整体。它当然还讲求一种统一性以及一种整体性,讲求矛盾的统一以及矛盾的对立因此,我们在运用这一方式的时候,要不断追求其艺术性,同时也要合理的使用,让大众在观赏的过程当中,获得一种愉悦的享受。这也是其得以存在的意义所在。解构和重组在图形上的运用。这一种方式弄乱了视觉的元素,然后按照自己的设想再进行组合。它并不是简单地排列,它是在有一定认识上的重新的组装。就是这样的一种拆分,再到新的组成,那么它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意义了。就是这样的一种解构以及重新的组合,这样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往往可创造出许多好的想法,而且,我们可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进行重新的组装,这样的话可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元素的替代在图形上的运用。元素的这样的一种替代,它是凭借两者之间是相像的部分和两者间思维上的不同的部分,进行两者之间的一种替换。然后运用一些处理的方法,使图形有了不一样的变化。所以,用这样一种方式,广告的设计才会有了巨大的飞跃。其实,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使人们传统的观念得以改变,使人们可以肆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图形的正负性。正图形以及负图形的完美的结合,也是可以很好的体现其趣味性的。正与负它们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理论的,也正是两者之间的这样的一种对立碰撞,才会迸发出火花,才会使我们的广告作品有着不一样的,迷人的风采,观众也就会专心致志的关注某一件事物,这样的话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抓住观众们的眼球,获得他们的好评以及他们的认可。图形的异变,这一种模式它讲求的就是一种渐变性,是由一种物质到另外一种物质,其状态的变动的一种过程。它也会呈现出多种的形态,变幻多端,十分的有意思。也正是这种不断变化的效果,才更加符合人们对新事物的一种好奇的心理,也正是这样一种心理,我们才可以俘获更多观众的心。当然,这种方式同样也是可以不断地扩宽人们想象的空间。然后去达到我们所预期的那样的一种效果。图形的悖论,悖论也就是那种与事实不相符合的不正确的理论,但是,事实上,这种看似错误的物质更能够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上的感受。我们可以凭借人们在视觉上的一种错误的感觉,来达到令人出乎预料的神奇的效果。当然,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会有一些荒谬的感觉,但是却有它存在的一定程度上的一种合理性。因此,我们不妨尝试这样的一种方式。

结论:

总之,本文希望通过对平面广告的设计过程中趣味性的一种分析,使平面广告设计者对趣味性有一个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并且可以让广告设计者能够因此受到一些启迪,将一些可以增添其趣味性的方式合理的运用至其中,这样就可以因此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深受观众喜爱的广告作品。

作者:陈秋平 单位: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刚.水墨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J].艺术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