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常识范例

农作物常识

农作物常识范文1

 

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温、水、气、热等自然因子,同时也与肥料类型、施肥制度以及田间管理等环节密切相关。随着人类对粮食需求数量和质量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可利用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全球气候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在新形势下研究不同的肥料类型和施肥制度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就成为农业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长期定位肥料试验以信息量丰富、数据准确可靠、解释力强,具有常规试验不可比拟的优点和特点,而且通过长期定位施肥研究,可以克服因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能系统研究不同的施肥制度对作物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等因子影响,并做出科学的评价,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和依据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有关长期定位施肥研究的文献相当多,但主要还是围绕“作物-土壤”两大方面进行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效应的研究,另有论述。本文就国内、外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点的分布情况、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效应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能为我国长期定位施肥在作物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国内、外长期定位施肥研究站概述   1.1国外长期定位施肥研究站概述   有关国外的长期定位研究,我国学者沈善敏先生等曾经做过相关的论述。国外的长期定位研究开始的较早,法国学者布森高于1834年建立了第一个农业试验站。而最早开始长期肥料试验的是英国Rothamsted庄园的继承人,由J.B.Lawes和化学家J.H.Gibert于1843年开始的Broadbalk冬小麦肥料试验,以后1848年开始的Agdell作物轮作-肥料试验,以及1852年开始的Hoosfitld大麦肥料残效试验,当时的试验面积1公顷,各种肥料处理共22个小区,1986年到现在,该试验结果向世界证明了单施化肥作物可以高产,并持续百年不衰。在其它地方,许多农业试验站相继成立,田间肥料试验研究陆续展开。其它较为有名的如,在法国,1861、1867年由G.Ville、Deherain分别Vincennes、Grignon建立了相关的长期肥料研究站;在德国,1873年由Drechsler在Gottingen,1878年由J.Kühn在Halle;在丹麦,1894年在Askov建立的著名的长期肥料试验等(表1)。美国于1875年在康涅狄格州建立了第一个比较规范的农业试验站,而比较有名的则是1876年由GeorgeMorrow在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建立了Morrow试验站,开始了肥料与轮作的长期试验。这些长期定位肥料试验中的一部分一直保持到现在,如英国的洛桑试验站,美国的Morrow试验站,法国的Grignon和德国的Gottingen长期试验等;其它试验则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先后停止。这些试验到现在有的已经成为长期试验的“博物馆”,其研究内容仍在继续扩大和不断深入,并且由历史最悠久的一批长期肥料试验,相继成为农业综合试验站,其中100年以上的有6个国家的6个试验站,洛桑试验站是最早从一个冬小麦肥料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发展起来的,经过165年的发展,由简单的肥料试验到长期试验站,2004年上升为国际研究中心,研究范围不仅肥料、土壤、作物,其研究内容扩大到全球环境、生态,由英国国内走向国际,不仅是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国际技术交流、人才交流和技术传播的国际机构。   1.2国内长期定位施肥研究站概述   与国外长期定位施肥研究开始的时间相比,我国的长期定位施肥研究起步较晚,60年代初在全国典型农业区建立一批肥料试验,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试验有绝大部分半途而废,只有中国农科院刘更另院士于1960年在湖南祁阳建立的红壤肥料试验站坚持了下来,目前是我国历史最长的长期试验站(61年),同时也率先成为我国的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站。其它大部分的长期定位肥料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以及各省市的农业科研机构大都建有长期的肥料研究站;2005年,由国家农业部[2]组织专家对农业各个单位的92个野外试验站进行审查和评审,最终入选58个,命名为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试验站,其中与肥料有关的长期定位试验站有32个(表2)。2006年国家科技部[2]对1999~2001分3批从有关部门遴选了35个野外站中的29个野外站进行评估认证,最终将“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网”等27个试点站正式纳入国家野外科学研究站序列。涉及农田生态领域的有6个长期研究站(网),分别是位于陕西安塞县、山东禹城县、河南封丘县、湖南桃园县、湖南祁阳市的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网”;其中只有后者真正以肥料命名,它成立于1987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联同分布在河南、吉林、新疆、陕西、重庆、湖南和浙江的8个土壤肥料研究所,监测和研究我国不同土壤长期施肥条件下肥料的农学效应、养分利用率、肥力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演变等内容;是建设的部级大型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定位检测试验站网络。   对长期肥料试验研究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主要有包括以下3个方面:⑴研究不同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相对重要性;⑵研究施肥对各种作物的增产效果,比较粪肥和矿质肥料的营养价值;⑶研究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特别是长期施用不同类型肥料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等。国、内外关于长期定位施肥的研究中,施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长期的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氮钾配施(NK)、磷钾配施(PK)、氮磷钾配施(NPK)和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OM)等7个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增加了氮磷钾配施秸秆有机肥(NPK+S)制度的研究。   1.3国内外长期定位施肥研究的文献分析   对ElsevierScienceDirect数据库1823至2009年近200年发表的文章分析(图1),可以看出长期定位肥料研究的文章最早发表在20世纪60年代,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是缓慢发展阶段,研究报道的文章和成果相对较少;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长期定位肥料研究的飞速发展阶段,特别是近10年来,有大量的文章和研究结论被报道,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施肥技术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科技信息和技术支持。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中检索到农业领域中长期定位施肥有关的文章分析看出(表3),当前农业领域的长期定位施肥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学科、农艺学两个领域,发表的文章分别占到了总篇数的74.8%、72.0%;而在农作物和园艺学科两个领域,当前的研究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分别占到了21.2%、3.6%。在农作物领域研究中,近年来发表的文章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图2),特别是近10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篇数在飞速的增长,说明在长期定位施肥对农作物的研究正在愈发受到农业科研人员的关注和重视。#p#分页标题#e#   2国内、外长期定位施肥对农作物效应的研究现状   2.1国外长期定位施肥对农作物效应的研究现状   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效应的影响,国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机肥和化肥对作物有极好的增产效果和持续的增产作用,且两者产量几乎不相上下;G.W.Cooke分别统计了洛桑试验站各试验地18-61年6种农作物长期施用化肥与厩肥的效果表明,总的趋势是化肥的肥效略高于厩肥;化肥和厩肥配合无论是近期或者长期都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3,4~9]。在印度,Bhandari等研究表明无机肥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水稻、小麦籽粒的产量[10];在亚热带半干旱地区,化肥配施农家肥有助于维持高产的稳定性[11~12];在淋溶土上研究表明,长期的小麦/大豆轮作条件下,长期不施肥以及仅施NP肥处理的大豆和长期不施肥以及仅施N肥处理的小麦产量下降;然而NPK配施粪肥或者石灰的处理小麦产量增加[13]。在法国西南部的石灰性土上,长期不施钾肥严重影响谷子-油菜-蚕豆轮作系统的产量,钾的投入则影响开花期的吸收总量,且有助于产量的提高;长期不施肥土壤中的可交换钾含量轻微下降,但是没有达到营养平衡水平[14]。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南部进行了16年玉米/棉花轮作施肥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的轮作施肥条件下,长期的高施氮量比低施氮量增加8%的作物残差覆盖度,说明增加了地上部的生物量;在哥伦比亚北部的沙土上,长期不施肥导致木薯的产量下降,8年试验表明,牧草覆盖还田可以增加木薯的块根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增加根部干物质重,并缩小年际间的差异[15];平衡施用NPK肥可以提高块根和地上部生物量[16]。在德国,小麦/玉米轮作施肥近50年的研究表明,小麦、玉米施用厩肥或者秸秆还田配施NPK化肥的效果较好,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对小麦来说,轮作的增产效应不受施肥的影响,对玉米来说,施肥降低了几乎一半的轮作效应[17]。在非洲,Rebafka等研究发现,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可以显著的提高谷子的产量[18]。在南美洲的巴西,长期施肥可以增加金丝桃属植物的生物产量[19]。在非洲尼日尔的酸性沙土上,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的残差还田可使谷子增产高达60%,不还田的则迅速减产;而且残差还田配施磷肥,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干物质生物量[20]。   对农作物品质的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研究结果认为施矿质氮肥和厩肥可提高产品蛋白质的含量,但化肥区比厩肥区还高4.5%,且不影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施肥对子实产品中灰分元素含量几乎无影响;奥地利Grossenzersdorf试验地1973年对黑麦花4种维生素含量VB1、VB2、泛酸和烟酸分析,化肥区最高,无肥区第二,厩肥区最低;面包烘焙质量以NPK区产品最高,厩肥次之,无肥区最差;冬小麦除半胱氨酸和异亮氨酸外,其余15种氨基酸和氨基酸的总量化肥区均高于厩肥;大麦17中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化肥区都高于厩肥区,认为施化肥并不影响产品品质[8]。在地中海地区雨养条件下,传统耕作,小麦/豆类轮作以及高施氮量结合可以提高籽粒的蛋白石含量和面粉的面团参数;其中氮肥是决定面包质量的重要因素[21]。   对各国肥料试验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⑴不论有机肥或者化肥,对所有作物有极好的增产效果,且两者的产量效果几乎不相上下;施肥与轮作、品种结合,对作物的产量具有叠加效应;⑵化肥具有和有机肥一样的持续增产效果;对英国、丹麦、美国以及法国的超过100年的长期试验进行分析,连续施用化肥并不影响土壤的生产力;⑶在相同施肥条件下,作物轮作比连作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对作物品质的影响:⑴施用矿质氮肥和厩肥可以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但是不影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⑵长期施NPK肥可以改善面包的烘烤质量,施用化肥比施用厩肥有助于提高某些氨基酸的总量,但不影响产品的品质,认为氮肥是决定面包质量的重要因素。   2.2国内长期定位施肥对农作物效应的研究现状   我国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的影响虽然开始的时间短,但是研究的内容相对较为丰富。主要围绕不同的施肥制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品质以及产量等方面进行研究。   ⑴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表明有机肥和氮肥配施能明显增大玉米在灌浆期的株高、开花期的茎粗和单株叶面积[22],降低丛枝菌(AM)真菌对玉米的侵染率(MCP)、丛枝着生率(ACP)以及侵入点数(NE)等[23];随着氮肥或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玉米叶片SPAD值均增大[24]。化肥和秸秆配施在促进玉米生长的同时还能延缓叶片衰老,更大程度地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25];而有机肥配施氮肥或氮磷钾肥配施能够促进夏玉米叶片的氮代谢,提高玉米吐丝后期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改善叶片的荧光反应[26,27]。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降低小麦在灌浆盛期旗叶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旗叶的光合速率;且不均衡施肥时,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升高,光合速率降低[28]。不同的肥料配施对作物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栏肥配施化肥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的小麦、单季稻相比,有效小穗数2季共增加86.9万hm-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的有效小穗数比单施化肥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11.65万hm-2;同时施栏肥的有效小穗数比秸秆还田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33.3万hm-2,秸秆还田的有效小穗数比不施肥对照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19.95万hm-2[29]。曹彩云等研究得出化肥和秸秆配合施用不仅能增加小麦、玉米的穗粒数,提高干物质积累速率;而且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更好的促进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千粒重[30]。氮磷钾配施有利于甘薯块根内碳氮代谢和淀粉的积累,有利于淀粉型甘薯生长[31]。在黄淮海平原的长期试验表明,单施有机肥对土壤碳的固定有负面的影响,有机无机肥配施则有利于碳的固定[32]。   ⑵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作物的品质除受作物品种遗传特性影响外,与施肥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不施肥相比,氮磷钾配施可以明显提高小麦子粒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改善面粉品质和面团品质,增加灰分含量[33]。氮磷配施、氮磷钾配施可以明显提高强筋麦郑麦9023的湿面筋和蛋白质组分及含量,有机无机肥配施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34];NPK和有机肥配施可以提高豫麦49-986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优化蛋白质组分比[27]。但是也有研究认为长期施用有机肥与氮磷钾配施与不施肥或者单施氮肥相比,降低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以及沉淀值,使小麦籽粒的品质有所下降[35]。在其它农作物品质方面,研究认为连续施用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虽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但是提高了食用和蒸煮品质、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了稻米淀粉粘度[36]。皱德乙等研究表明施用猪厩肥和化学氮肥均可提高玉米、大豆籽实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在施用猪厩肥或氮磷化肥基础上配合施用钾肥,增加玉米籽实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效果显著,对大豆亦有增加趋势[37]。另外,长期施用N肥可以提高花生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施用NPK肥,显著地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施用NK、NP、PK肥,则会降低了籽粒中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38]。#p#分页标题#e#   ⑶对产量的影响   大量的长期定位研究表明,氮磷钾配施以及与有机肥配施,均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物的产量。在土壤肥力较低的情况下,氮磷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而且有机无机肥配施的促进作用大于单施[39~49]。林治安等研究认为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化肥均表现出持续提高小麦、玉米产量[32,50~52]。樊廷录等在黄土高原冬小麦/玉米轮作制中通过连续24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是以氮磷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在干旱年、丰水年均具有较高的增产效果[53]。且单施氮肥的增产作用受水分的影响较大,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的产量受水分影响较小;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长期施用氮肥增产作用下降,而秸秆还田及有机无机配合则有逐年递增趋势[54,55]。黄绍敏等[56,57]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作物以及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产量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可以保持土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小麦、玉米的产量[58~60]。在陕西长武县研究表明长期施NP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长期不施肥、单施N或P肥的小麦产量呈下降趋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54]。在黄淮海平原,施NPK肥处理的小麦、玉米产量最高,缺素施肥的NP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是没有可持续性;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维持较高的产量[32]。在甘肃平凉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长期氮磷肥配施粪肥或者秸秆肥较单施氮肥、不施肥以及氮磷配施的处理相比,可以获得持续较高的作物产量[61,63]。在湖南祁阳,NPK化肥配施有机肥的小麦、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或者单施无机肥的处理[64]。在石灰性红壤上,由于土壤含钾量丰富,施用N/P肥就可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施P是维持水稻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65]。长期施用有机肥、有机肥配施化肥、施用NPK可以提高植物的生物量和产量[66]。在南方红壤上,长期施用有机肥或者与化肥配施可以极大的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增强肥效[51];此外,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也可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7,68]。在其它作物研究方面,甄志高等研究认为NPK配施,显著地提高了花生籽粒产量[38];有机肥配施化肥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31]。   ⑷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不同的施肥制度对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和利用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施有机肥可以使小麦对N、P、K的吸收较为均衡,缺素施肥直接导致小麦植株体内相应养分的明显亏缺,不施N肥则制约小麦对K的吸收[69]。氮肥单施时小麦和玉米N的农学效率降低,而NPK配施时N的农学效率有上升趋势;磷肥肥效具有短期叠加效应[59]。NPK配施、NP配施小麦的氮、磷利用率较高,其它施肥处理的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较低;且氮磷钾配施有机肥的肥料利用率有累加效应[56,57]。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常量施用有机肥配施化肥可以提高黄瓜、番茄的肥料利用率,养分不均衡处理肥料的利用率较低[70,71]。长期施用有机肥、有机肥配施化肥、施用NPK明显提高微生物量磷、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玉米对磷的吸收量[66]。在湖南祁阳的长期研究表明,NPK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速效磷、Ca2+和Mg2+交换量、Cu2+和Zn2+交换量均高于施无机肥的处理[64]。在甘肃平凉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长期氮磷肥配施粪肥或者秸秆肥较单施氮肥、不施肥以及氮磷配施的处理相比,在干旱年份显著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率[63]   。我国各地对长期定位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⑴有机肥配施化肥可以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如在改善植株的营养生长(株高、茎粗、叶面积等)的同时,改善某些生理生化过程(荧光反应、膜脂过氧化、增加小穗数等);⑵长期的氮磷钾肥配施或者与有机肥配施可以改善作物产品的某些品质,同时也降低了另外一些品质;如提高小麦、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等;⑶长期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可以持续提高作物的产量,增产的后效性比较好;同时也能提高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量和利用效率。   3我国长期定位施肥在农作物领域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长期定位施肥作物效应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长期采用氮磷钾肥配施、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比单一施肥、不均衡施肥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首先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表现在改善光合器官的功能,为作物的发育提供良好的营养基础;其次提高了养分的吸收能力和利用效率,为作物的获得较高的产量提供保证;最后改善了作物的产品品质,提高了经济效益。   综观国内、外的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效应的研究,明显的发展变化趋势就是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的扩大。国外的长期定位施肥研究开始的较早,持续的时间长,对作物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量、品质方面;我国的长期定位研究开始的晚些,持续的时间也较短,但是对作物效应的研究除了产量、品质外,还开始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等方面。因此,未来我国长期定位施肥对农作物效应的研究将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生态类型多样,各个长期定位研究基地之间的气候类型差异较大,大量的研究证明有机肥无机肥配施以及氮磷钾化肥配施均可提高当季作物的产量。从作物生长发育的角度去探讨增产的机理,研究和报道的相对较少。   ⑵大量研究表明,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以及温室效应等造成的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之一是农田过量施用化肥,超过了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72];在过量施肥条件下,改进种植制度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73,74]。因此,研究在不同施肥制度和种植制度下,获得作物的高产、高效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将成为未来长期定位研究的热点领域。   ⑶在作物品质方面,研究认为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提高小麦籽粒的品质[14,33,34],但也有研究认为降低了小麦籽粒的品质[35]。说明同一作物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在不同的研究地点对长期定位施肥的响应效果机理不同,因此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产品品质影响的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p#分页标题#e#

⑷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我国的长期定位研究开始的时间短,当前研究中得出的结论需要在今后长期定位研究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如不同的肥料配施也对田间杂草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Shannon均匀度指数(E)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MG)均产生影响[75]。   综上所述,由于当前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效应的研究在整个长期定位研究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随着对长期定位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技术的不断不用,人类对作物产量、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长期定位施肥在农作物领域的研究将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领域。

农作物常识范文2

关键词:农业种植技术;现代农业机械化;相关性;分析现代

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可有效降低农业种植劳动力,提升农业种植速度与效率,有效实现增收增产。同时,农业发展与机械化建设结合,更加有利于智慧农业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稳步前行。

1菏泽市农业发展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菏泽土地种植面积达到83万hm2,占山东总耕地面积的1/10,在山东省各市中居第2位,粮食总产量高达505万t,棉花总产量约为28万t,占山东省全省的首位。详情见表1除了上述种植业菏泽市发展较为良好外,菏泽市的畜牧业同样也逐渐由传统经营向规模化发展,同时肉禽蛋等产品需求量逐渐增加。这种情况与合作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经济建设存在重要关联。菏泽市林业发展同样保持稳定,造林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而且人工造林面积逐渐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农田林网化面积水平提升。通过分析这一部分数据可以发现,尽管菏泽市的经济水平在整个山东省排名处于中上游,但是菏泽市的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中的种植业以及林业在山东省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农业种植技术研究,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增加现代化种植思想,实现机械化种植,代替传统人工种植,可有效提高菏泽农业种植技术发展,提升山东省整体经济水平。

2农业种植现代化机械化发展意义

2.1转变传统农业种植思想

传统农业种植发展过程中模式较为固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农业种植。随着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化,进一步影响了传统农业种植的效率。在这一背景下,农业种植技术应逐渐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对菏泽市的自然条件以及农业资源和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考虑,推进其种植过程实现现代化、机械化种植是一种正确选择。现代机械化种植可以更好地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实现农民经济效益提高,对于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综合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1]。加大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技术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达标,改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实现菏泽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新道路。

2.2推动绿色农业种植

绿色农业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思想,而现代机械化农业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推动绿色农业种植发展。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科学选种、有效种植、合理施肥、合理灌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有效地实现自然环境保护目标,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的农产品。在开展农业种植过程中利用现代机械化发展,可以进一步保证绿色农业系列化发展。该种系列化发展重点体现在农业的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绿色生产加工,以及运输流通等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在现代机械化农业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内容:第一,因地制宜原则。各个城市在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发展过程中均存在一定差异,在加大现代机械化农业种植发展力度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农业种植面积、种植品种及生态环境等情况,有效利用当地农业特色优势,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机械化建设。第二,市场导向原则。农业种植过程中,需要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农业经济发展结构及生产规模,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结合机械化种植,降低农业种植成本,提升农产品价格优势。第三,集中种植原则。在开展现代机械化绿色农业种植过程中,需要保证农业种植规模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优势,实现聚集效益,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及机械化农具推广建设。

3农业现代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区域农业种植技术发展失衡

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在开展农业种植过程中往往存在差异性,农作物种植种类的差异,导致农业现代机械化种植技术受到限制。尽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成熟,大部分城市以及农村均开展了具有规模化、现代化农业建设,但其中仍然存在发展不足、技术应用不全面问题。仍以山东菏泽为例。菏泽市目前农业技术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农业种植覆盖种类逐渐增多,如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随着新品种的不断推出,机械化设备需要不断改进。但部分城市在开展农业种植过程中依然需要使用简单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进而影响了现代机械设备的平衡性使用。部分农作物种植往往在丘陵山地等复杂的场所,很难利用机械化进行生产,这也是造成现代机械化种植技术在菏泽市当地无法有效推进的关键原因。

3.2农业种植现代化思想缺乏

新型农业种植思想的缺乏,造成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阻滞。部分农民在市场农业生产生活中利用机械进行生产,改变了自身传统的生产想法,但是往往由于大型机械设备价格较为昂贵,进而放弃,仍然选择传统的人工农业种植或者选用半机械化半人工化技术种植。很难有效增强农业发展速度,同时降低了农业经济效益。部分农民开展机械化种植过程中,由于设备使用时间长,缺乏有效保养,影响设备使用年限,同样使农业种植技术机械化推广受到影响。

3.3现代机械化种植技术人才缺乏

想要进一步保障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机械化种植有效关联,需要充分做好两者之间的黏性连接,这部分黏性连接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种植技术人才。机械化种植既需要与专业的机械化设备打交道,同时又需要保证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生态化建设、绿色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专业性技术人才直接影响着农业种植与机械化发展的最终结果。就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现状而言,高科技技术型人才往往难以留在农村,大部分技术型人才以及专业性人才不愿回到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生活,同样影响了现代机械化建设与农村农业种植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水平。

4优化解决措施

4.1加强农业机械化设备改良创新

农业机械化设备改良创新,对于农业种植过程中机械化水平深入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而人工种植、半机械化种植技术同样会对农业经济增收增产产生影响。化肥应用无限制、水资源灌溉无节制,同样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还会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农作物不合格等情况,严重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2]。农业机械化设备改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需要形成农业种植中的选种、种植、经营、收获、生产、加工等为一体化的大型设备;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其机械化性能,可以满足不同区域内,不同农作物种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种植发展与机械化建设有效关联,提高农作物种植水平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4.2转变农民新型农业种植思想

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属于新型农业种植方式,与传统的人工农业种植来比更加具有高效性,其生产条件的改善可以进一步实现生产活动水平提高,而且不再依靠传统人力进行农业生产,对其效率以及质量进行提升,可以有效转变人们落后的农业种植观念。例如,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传统人工种植,很容易造成种子放多,或者放少,甚至出现无苗等情况。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农业的经济损失,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农民经济收成。但开展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利用种子播种器,可以保证种子在播种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距离及颗数进行种植,减少了种子多放或少放的发生概率,还可以有效提高播种效率,提升农业种植规范性。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力的使用,减少农业种植过程中人工成本,实现更加精准化、安全化、高效化、规模化农业发展。

4.3加强现代农机具应用人才培养

在农业种植机械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农机具应用人才培养,只有充分保障现代农业设备使用人才充足,才能进一步有效深入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应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培养。第一种方法,选择从事农业经营、种植面积大且具有一定经济水平的土生土长农村人,针对该部分人群有效开展农业现代化设备使用技术以及使用方法,并且使其有效掌握技术应用注意事项,对现代农业机械化设备应用范围、应用类型、应用场所进行有效了解,并且在自身农业种植活动过程中应用现代化设备进行种植,利用该部分人群的农业现代化技术种植成果,引导当地农民进行机械化种植,以少数带动多数。第二种方法,当地政府需要积极加强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人才吸引,在人才招聘及选拔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其农业技术基础,以及农业生产生活常识,更加需要观察其创新性,将招聘的这部分人才作为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指导,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的机械化种植生产,保证生产过程规范化、安全化及科学化。

5如何深入发展两者间黏性

5.1坚持因地制宜、安全环保、增产增收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安全环保、增产增收原则是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种植思想深入发展于现阶段农业建设的关键内容。只有充分重视不同区域内不同特点情况下的农业种植技术,才可以高效地使之与机械化建设进行结合,实现当地农作物种植以及机械化设备高度结合。如果不考虑各地方区域存在的环境差异及农作物种植差异,直接开展机械化种植,很容易造成农业种植技术应用偏差,影响农民经济效益,还会增加农业环保负担。因此,选用何种农业种植技术,需要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使之有侧重性地与机械化设备关联,满足其基本条件后才能进一步谈深化农业种植过程中机械相关内容,不断提升当地农业、种植业整体发展水平以及生产效率,加快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为实现农业种植智能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建设提供重要驱动力。

5.2加强政府职能拓展与优化

农业种植技术发展和现代农业机械化运用整体建设不能脱离政府支持,想要深入保证农业种植技术机械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政府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关的农业农作物种植政策,并且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现代机械化种植技术对于农业发展以及经济增产增收重要性。为农民提供农机设备补贴政策,加大农机使用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针对农机保养保护的意识水平,降低农民利用现代机械化设备种植农业过程中的设备损失。让农民看到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的优势所在,以此不断强化新技术新设备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相关政府部门同样需要做好人才引进来及农民走出去等相关工作。人才引进来重点在于人才的农业素质能力及农业技术掌握水平[3]。农民走出去则重点体现在与其他农业种植水平机械化发展较好的城市进行技术学习,作为技术交换实现新时期、新思想、新农民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过程中人才适配性、技术适配性,使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稳步联合。

5.3以试验田为代表性引导手段

绿色农业种植发展作为农业生态建设关键内容,应借助现代农业种植机械化设备开展绿色种植,以此将传统农业种植手段逐渐转变为现代绿色农业种植。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通过规模化试验田农业机械设备种植技术应用为引导,结合政府支持政策以及企业、农民等多组织参与,可有效深入机械设备与农业种植技术发展应用建设。菏泽市当前种植作物多以小麦玉米为主,为提升当地农业发展水平,需要建立标准良田建设项目,选择科学建设项目位置,利用当地龙头企业提供种植设备支持及技术支持,重点进行适期足墒播种、精播半精播、氮肥后移等种植技术。提升农作物加工流通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保证农产品的无公害性。完成种植后对其生产成本、经营效益进行计算,让农民充分了解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后的农业成本开销以及经济收益,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农民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更加科学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设备,保证农业种植更加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实现增产增收目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环境及资源利用均起到有效保护,有效缩小城乡发展经济差异性,推动乡村振兴有效建设。

6结束语

农作物常识范文3

目前中国农机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距离,但是我国的农机化的进程已经慢慢向中级阶段过渡,我国传统的农业也在向现代农业进发。随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农民就会想摆脱以往繁重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就会对农机化的需求增大,从而也使得中国的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

2什么是农业机械自动化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指农业生产和农业产品在没有人员干涉的情况下,机械设备能够按照规定要求的指令进行自动操作,完成相关的活动。农业机械化就是运用机械进行农务作业,机械有大有小,有重型机械、中型机械和小型机械。另外还可使用计算机进行操控,比如美国、巴西,我国的东北平原也是机械化农作区。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农机装备进行农业生产的具体过程,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重要标志。农业机械是科技的产物,机械化生产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技术要求,已成为引领农艺制度深刻变革、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主要载体。近30年来,农业逐渐推广机械化,一些生产作业和管理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农业自动化主要包括栽培、灌溉、耕地、收割、运输、作物管理、禽畜的饲养等一系列方面。

3农业机械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精准农业方面的技术不够成熟

与传统农业不同的是,精准农业是将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遥感等高新技术用于对农作物精确度管理的一种方法。精准农业能针对各不相同的农田土壤结构、肥力状况、作物生长情况等因素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得出除草剂、杀虫剂、种子、化肥、生长剂等的合理用量,因此它可以实现对作物的投入调节。精准农业是实现高产、优质、低耗、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还可以很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但是在我国,精准农业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3.2农机拥有状况和农业对农机作业的需求不相适应

现有的农业机械使用的比较少,造成的浪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使本来就紧张的农机投资没有物尽其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研究、开发、生产、推广新的配套机具与实际的需求脱节。我国现在一些地方的农业机械配套的比率低,配套农具也非常的单一,很多还是以前的产品,性能不够好、产品能耗高、通用性低、机动性低、经济效益差。而且,已经研究开发出的比较先进的农业机械应用推广也跟不上。研发、生产、应用推广等部门之间不统一,互相隔离,导致科研成果转化周期变长,研发产品和生产需求不符合。而且在工厂化生产、塑料大棚温室机械、种子的生产与加工机械等方面也都较为薄弱。

4推进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的途径

4.1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

可以利用农村夜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向农民讲授和传播法律常识、务工知识,帮助农民多读书,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使他们的技能技术和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调动他们学习生产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科学调整生产结构,推进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促进科学成果的快速转化机制改革,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4.2拓展农业机械自动化范围

除了将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在农作物生产、加工的范围中,还可以将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拓展到畜牧业、禽类养殖、果树产业中。畜牧业可以围绕农区秸秆利用、草原改良、人工草场的建设等方面的机械化,提高奶业生产卫生安全控制能力、提高奶品采集的机械化;禽类养殖可以围绕安全生产条件、环境控制等方面的机械化;果树产业可以围绕节能型无土栽培设备、移栽机具、设施农业装备、监测与调控设备、土壤消毒灭菌设备等方面的机械化。

4.3建设农业机械自动化的人才队伍

首先是各农机技能人员需要农机技能鉴定部门的支持与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管理工作和掌握政策的影响力来发展壮大自己;其次是各农机技能人员需与农机化学校合作,充分利用他们办学条件和丰富的教师技术资源,不断提高农机技能技术水准;再次是各农机技能人员需与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站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在生产一线的条件和优势,有力于承揽服务项目;最后是各农机技能人员需与农机科技推广部门合作,及时掌握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发展趋势,以自己的技术鉴定等级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5结论

农作物常识范文4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民收入;影响因素;新疆

农业保险是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的机制,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保险是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或个人在进行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后,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财产保险。中国农业保险起步晚、发展慢,过程跌宕起伏。1982—1990年为农业保险恢复试办期,1982年,本着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国家和农民分忧的指导思想,人保公司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曾开办多项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保险取得很大发展,试办几十个农业保险险种。1988年,保费收入达3.5亿元;1990—1994年为农业保险发展高峰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和国家财政兜底,保险公司根据各地所需开办农业保险,基本不用考虑盈利问题。到1993年农业保险险种总数近百个,保费收入达8.3亿元,农业保险发展达历史最高峰。然而,与巨额保费相伴的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3年农业保险赔付率为116%,亏损率为56%。1994—2003年为农业保险持续萎缩期,1994年以后,中央财政要求人保公司全面向商业保险公司并轨,并对人保公司实行以上缴利税为主要目标的新的财务核算体制,一切与经济效益挂钩。

1新疆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新疆农业保险从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创办,当时主要以耕畜业为主,保险种类稀有,后又停办。直到1982年全国农业保险恢复试办,新疆农业保险也开始发展,中国人保财产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开始承办新疆棉花保险业务。1989年以后,新疆农业保险开始进入稳步增长阶段;虽然1994年以后,全国农业保险进入持续萎缩阶段,但是新疆农业保险仍然呈稳步增长趋势;直至1998—2006年增速放缓后,可能由于国家对棉花实施补贴,推进了新疆农业保险的发展,2007年以后,新疆农业保险又开始呈稳步增长趋势(图1)。

2新疆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即人们总说的靠天吃饭,新疆地处自然灾害频发区,农业保险风险较高、经营成本大,农业保险仅靠保险公司是非常艰难的[1]。新疆农业保险虽然有中央、自治区、地县三级财政按比例给予部分保费补贴,但剩余部分仍需农民自行缴纳,农民若遭受灾害,来年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生产活动,更将无力进行农业投保。况且新疆财政收入十分有限,全区90%多的县市财政连自给程度都达不到,全区农牧民中有22%属于贫困人口,农业保险地方财政配套补贴政策对比其他发达省份存在显著差距[2]。农业保险地方先出钱、中央财政后拿钱的联动补贴政策对新疆这样一个财政收入不足、经济落后的省份来说,压力巨大,新疆财政能拿出来的农业保险补贴较少。

2.2赔付率高、保费收入低。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较低,因此,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就很难提高。尽管从2008—2017年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呈增长状态,从13.5亿元增长至39.9亿元,但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仍然很低,且新疆农业保险本着“三低”原则经营,即低保额、低保费、实行低保障[3]。保险种类少、保额低,且多数属于不足额投保,导致农民受到灾害时得到的经济补偿不足以恢复生产甚至得不到补偿,严重挫伤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农业保险为了降低风险会将一些常发生的灾害剔除,使得投保农民会产生农业保险骗钱、无用的错觉,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信誉。

2.3理赔效率低、投保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各种农业风险,但是农业风险种类繁多且性质复杂,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新疆地理位置特殊,环境变化莫测,灾后查勘定损难度非常大,加上新疆地广人稀,种养规模一般都较大,农业自然灾害理赔等级划分存在缺陷,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需要保险机构大力培养农业保险方面的专业人才。查勘定损不及时就会导致理赔速度缓慢,理赔金额无法及时、足额地赔付给投保农民,就会使农民产生对农业保险赔付拖拉、不靠谱的错觉,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4]。新疆农业保险多以棉花保险为主,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保险种类较少,林业和瓜果业更少,养殖业农业保险也没有得到积极的开展,农民只能在有限的保险种类里选择,没有办法选择自己需要的保险种类。而且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农业保险的了解不够,再加上每年遇到大型灾害时国家都会给予财政补贴,保证农民来年能够正常进行生产,给农民潜意识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感,觉得农业保险是个可有可无的摆设。再加上理赔效率低,保险种类单一,保险保额低、保障低,更是严重挫伤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农民普遍投保意愿不强。

3数据选取及模型建立

3.1数据来源及选取。本研究选取新疆2002—2017年的数据,包括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作物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上年度农业保险赔付率以及新疆农业GDP5个变量,将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他4个作为解释变量,各变量赋值如表1所示。各数据均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利用分析。

3.2模型建立。本研究结合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农作物成灾状况和农民收入水平,建立相关模型以研究现阶段可能影响新疆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模型设定如下:lnY=α+α1lnX1+α2lnX2+α3lnX3+α4lnX4+μ(1)式中,lnY表示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lnX1表示农民人均纯收入,lnX2表示农作物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lnX3表示上年度农业保险赔付率,lnX4表示新疆农业GDP。

4新疆农业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自变量相关分析。研究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作物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上年度农业保险赔付率以及新疆农业GDP对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影响,为确保实证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自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lnX1(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自变量lnX4(新疆农业GDP)之间存在高度自相关。

4.2回归结果分析。为消除多重共线性,将自变量lnX4剔除,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R2=0.920859,F=59.178520,P=0.000000,得到模型方程式为:lnY=-1.57+1.74lnX1-0.22lnX2+0.06lnX3t=(-2.78)(12.14)(-1.83)(0.41)(2)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到,R2=0.920859,P=0.000000,由这2个值可以看出此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回归方程在整体上通过了检验,方程是显著成立的。lnX1的系数为正,说明农民人均纯收入对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影响是正向的,且系数最大影响效果也最大。对2002—201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就增加1.74%。lnX2的系数为负,说明农作物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对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影响是负向的。农作物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每增加1%,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就减少0.22%。lnX3的系数为正,说明上年度农业保险赔付率对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影响是正向的,但影响较小。上年度农业保险赔付率每增加1%,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就增加0.06%。这是由于新疆是农业大省,自然条件恶劣,人们潜意识里都想通过农业保险来规避风险。

5小结与建议

5.1小结。5.1.1农民人均纯收入对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影响农民上年度剩余可支配收入是其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上年度农业收成好、农产品价格高,农民的收入就会提高,来年可用于购买农业保险的资金就会增多,反之可能会减少。上年度农民纯收入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本年度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民收入变化会影响其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当农民收入增加,除去农业生产和生活所需仍有剩余资金时,才有可能考虑通过购买农业保险来规避农业风险,从而保障农业收入。但是新疆农民纯收入普遍较低,不利于农业保险发展。5.1.2农作物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对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影响从常识来看,农业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越高,农民规避农业风险的意识越强,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就越多,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就越大。农民会选择通过农业保险来获得经济补偿,从而弥补损失。但实证结果却与此相反,原因可能是新疆处于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农业风险过大导致农民收入始终无法提高,低收入农民只能靠仅有的资金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没有剩余资金用于规避风险,因此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就很难转变为有效需求,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也可能是由于新疆农业保险倡导“三低”原则,保障水平较低,无法保障农民的实际损失,农业保险种类少且大部分是不足额保险,当保险事故发生后,农民从保险机构获得的经济补偿较少,难以维持来年的农业生产,农民对农业保险失去信心,降低购买的积极性。另外,每当发生较大自然灾害时,政府会对受灾农民给予财政支持,导致农民对政府有一定的依赖心理,也影响了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5.1.3上年度农业保险赔付率对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影响从常理来说,上年度农业保险赔付率越高,越能够增强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意识,增加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信心。然而实证结果却不是这样,原因可能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有自然风险还有市场风险,目前新疆农业保险仅涉及自然风险的保障,关于市场风险的保障较少,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市场风险也在不断上升,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

农作物常识范文5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就是导入,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使他们在疑惑中产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环节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教师精辟的分析,有的是真实生动的例子,有的是精妙的设问,不管哪种形式,其目的是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比如,在教学《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这一节内容时,如果教师的开场白只告诉学生地球上七大板块及其名称,导入就会过于平淡,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有趣的提问来作为开场白:地球上为什么有高山、盆地、平原等不同的地形,为什么地球上的陆地没有连在一起?这些陆地以后有没有可能连成一个整体呢?一连串的提问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这些问题对学生并不陌生,但他们一直没有得到答案,因此更有兴趣去探索这些奥秘。有了良好的开端,再加上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会表现得非常主动,也能轻松地掌握地理知识。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在各个学校普及和应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的同时,给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为学生展现了生动、形象的画面,扩大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应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中,其靓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真实的画面、动感的视频等都会引起学生好奇心、新鲜感,还能够使复杂的、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形象、通俗易懂,进而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以往的课堂中,教师会利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但是由于地球仪较小,且光源不易调整,教师很难演示地球的公转,因此学生很难理解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而形成了四季变换,他们听不懂、理解困难,自然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倾斜着自转的过程中还在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太阳直射点就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一次,学生就会一目了然,就知道了四季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更有兴趣学习和探究更深入的地理知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等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要选准运用的时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三、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知识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用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并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讲到我国的气候特征时,教师可以以南北方农作物的不同来引出气候与农业的联系,然后让学生总结各地的种植特色。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再加上同学间的交流,总结出了南方和北方利用各自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如海南、广东等地靠近赤道,年平均气温较高,适合种植各种瓜果蔬菜,是我国重要的果菜生产基地;北方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基本上是两季作物,尤其到了冬季蔬菜的品种非常单调,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天以白菜、萝卜等耐寒蔬菜为主。又如,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房屋建筑朝向与采光问题,人们的着装与气候的关系等。这样,在教学中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也提高了他们学习地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农作物常识范文6

农民进入了城镇,他们的思想意识对城镇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接受了多少,接受态度是怎样的?为对这些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查找资料,根据本镇实际制定了一份具体的调查问卷(附后),问卷主要内容有参加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目前生活方式和思想状态等几方面内容。大桥社区教育中心人员深入安置区采取定点和入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79份。通过及时总结,发现情况比设想的还要糟糕。通过调查发现农民经过拆迁,经济条件有了一定好转,住进了镇区,成为一名“街上人”,但是他们的思想意识方面仍然大幅滞后。调查中发现40%的人都认为在楼宇中间种植农作物可行,现场查看的确如此,楼宇中间被分成若干块,分别种上了农作物;32%的人认为物业公司比较烦,甚至有人认为物业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小区里环境较差,车辆停放混乱;调查问卷最后一项,问题是您在心底里是否承认自己已经完全脱离了农民的身份和生活,成为市民了么?收回的问卷近450份都没有做出肯定的回答,超过了90%。通过调查总结,我们认为这些农民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身份转换意愿不积极。目前,农村在拆迁、土地流转中均有一定的利益,另外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在计划生育等方面有一些优势,而且目前农村医疗保险逐渐普及,农民对转换成市民的愿望不如以前强烈,他们认同农民的身份,住进了镇上的安置区,成为一个“非典型”的“新市民”。第二,农民的生活行为方式与城镇不相适应。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人不了解城市活动的基本规则,表现出规则观念淡薄,对城镇中一些制度和准则视而不见,在生活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盲目的自主性和自由度,缺乏对自身行为影响力的认识和自制。第三,农民对城市价值观认同度不高。乡村传统、封闭的文化与城市现代、开放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他们主动介入城镇的积极性不大,不愿意与社区打交道,在社会交往上,大多仍然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的交往方式。他们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契约意识、理性经济等思想观念尚未确立,封闭、自私、传统的思想在他们心中已经扎下了根。

二、确定内容,探索转变农民思想意识的载体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社区教育中心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合适的载体来促进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从而使其真正地接受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成为一名新市民呢?通过分析研究,我们一致认为,只有选定一些农民迫切需要知道、了解的,与他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内容才乐意为他们所接受;只有选定一些积极的、文明的、向上的教育内容才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1.城镇生活知识。

农村生活与城镇生活有较大不同,农村单门独院,空间宽敞,生活自由;城镇安置区密度比农村大,生活方式与以前大不一样……农民搬进了安置小区,住所一夜之间变化了,但城镇生活的知识他们掌握却是有过程的。为了让他们迅速了解并遵守城镇生活的一些规则和制度,使他们能更快地融入城镇生活,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查找资料,精心编撰了《社区生活常识》小册子,具体内容包括居民楼生活注意点,防止煤气中毒,如何防盗防抢等。另外根据《城市生活常识》等书刊选编了城镇里的衣着打扮、一日三餐、居家生活、交通出行以及就医指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两本小册子涵盖了城镇生活的若干要点,两本小册子的分发得到了社区干部和居民的一致欢迎。

2.城镇文明知识。

文明礼仪是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镇最亮的名片。刚刚搬进城镇、住进高楼大厦的农民对城市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法规、市民准则等很淡薄,对城市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缺乏公民意识,仍然固守一些不文明、不卫生、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城镇生活,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助推农民实现生活方式上的“市民化”“文明化”,我们准备了《市民文明守册》《市民文明礼仪手册》《市民文明公约》免费发放到农民,普及礼仪知识;组建文明礼仪宣讲团,深入到三个拆迁安置区,宣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文明礼仪、法律法规知识等。

3.破除陈规陋习

树立体现城镇文明的规则意识、交通意识、卫生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城镇人际关系意识、城镇文化意识等等,使思想跟上城镇发展的步伐。进行权力意识、民主意识、契约意识、理性经济等思想观念等内容的培训和指导,进行长远意识、全局思想和法制观念教育。这些都是更高层次的内容,在前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这些内容将循序渐进,逐步开展。

三、加强主动性,拓宽转变农民思想意识的途径

1.抓好舆论宣传,树立导向意识。

社区充分发挥镇内电视台、社区小报、宣传栏等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又根据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精心建设了社区教育中心网站,精心选择内容,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宣传城镇生活知识,传播文明。另外注重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针对突出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在社区小报和宣传栏运用照片和文字等形式给予曝光,使市民放弃不文明行为。同时选树一批典型,特别是要注重挖掘、评比、表彰他们身边的好人好事,通过从他们身边的平凡人平常事切入,让他们感受他人的变化,从而自我加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宣传的效果。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把城市生活知识、文明知识变成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社区分发的材料贴近群众生活的热点、贴近群众感情的动情点,吸引群众参与,增强认同感、提高参与度。社区结合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扩大科教、文体、法律、卫生、道德规范“五进社区”活动的覆盖面,让社区中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3.打造社区志愿服务品牌。

农作物常识范文7

淞沪会战后,日军随即于1937年11月侵入安徽境内。“到1938年底,全省有40多个县市先后被日军占领,并相继建立了傀儡政权”,“被占领区约占全省国土的52%、人口的54%、耕地的61.6%。”[1]282日军盘踞着主要的城市和县城,而国民党统治区域多限于皖西、皖南等山区。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沦陷区的物资进行疯狂掠夺,并对国统区所需物资进行了控制。为坚持抗战,适应战时经济的需要,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和统制经济的政策措施。抗战期间,安徽省也组织成立了相应机构,颁布政策,采取措施,推进经济自足与发展,尤其是重视农业生产的开发,这一时期安徽的农业推广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学界目前尚无专文论及,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梳理与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等机构被裁撤,农业推广一时陷于停顿。1938年1月,国民政府将中央直属的稻麦改进所、棉业统制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等统一归并为中央农业实验所,由经济部管辖。中农所下设稻作、棉作、麦作、杂粮、森林、蚕桑、畜牧兽医、土壤肥料、植物病虫害、农业经济等九个系。其中在改良农业方面,中农所倡导与督促各省农事机关,共同致力于改良种子推广种植,如稻、麦、桐油、茶叶、蚕丝等以及可为工业原料兼可外销的农产品;推广肥料、指导施肥,过去肥料的使用常赖于民间旧法施肥,科学方法尚未充分利用,应当天然肥料与化学肥料同时并进;防除病虫害,要制造杀虫剂,推广使用喷雾器,等等。[2]随后,各省主管农业生产机构,将原有农业、园艺、林业三所,合并归一,称为省农业改进所,所有与农业有关的省属零星机构均归辖其下,各县设有农业推广所,并实地指导,扶助农民改善耕作技术和经营方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抗战后,安徽省沦为战区,“农林建设机构在1937、38年度遂全部陷于停顿状态,原有农林基础几至摧毁殆尽,至1939年战事稳定,方始重建,由保管而恢复,由恢复而开展。”[3]1641939年成立了省农林场,并要求各县于私立农林场应加提倡,推进农林推广。安徽省农业改进所,遵照中央迭次指示,自1942、1943两年度起,即拟筹设农改所,并列入本省实施计划,终因经费无着,未能实现。1944年1月才开始成立,掌管全省农业技术改进事宜,内设总务、技术、推广三组。[3]173

安徽省农业改进所开展的主要工作有:设立省立六安农林实验场,该场负江北农业技术改进及示范推广之责;设立战时农业巡回指导队,该队负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优良品种,指导农民组织团体,提倡乡镇公共造产,调查农村经济状况等任务,并以霍邱、寿县、六安、合肥、庐江、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岳西、霍山等十二县为指导区域,深入农村实地指导;要求各县农业推广所,负责各县农业指导宣传调查示范等、推广工作。1944年度为安徽省造产年,省农业改进所饬令各县健全推广组织,充实技术人员,并派指导员经常下乡,协助推行乡镇造产;各县农林场,负各该县农作物地域试验,繁殖优良种畜及协助农业推广之责,1944年度为了辅导乡镇造产及粮食增产,除饬遵照院颁组织章程内所载业务次目办理外,并规定每场至少须繁殖优良农作物种数五十市担,以供推广。1938年5月经济部成立了农产促进委员会,以统筹全国农业推广及促进农业生产为宗旨。为了增加粮食,1940年行政院设立农林部为农业主管机构,负责推广事务的是农林部的农事司,所采取的农业措施主要有:发展农业推广事业,各省县设立农业推广委员会、农业推广所等组织,训练推广人才,成立推广繁殖站,繁殖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等。安徽省1942年度设有县级农业推广所多达44处。1941年为统筹全国粮食增产事宜,农林部另外专门增设了一个粮食增产委员会,主持粮食增产的推广工作。各省的农业行政则集中于省政府建设厅,县则由建设科主管。

1941年8月安徽设立省粮食增产督导处,推行粮食增产及特种农作增值,皖南设分处。1942年6月奉令将处改为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总团内设总督导一人,由建设厅厅长兼任,综理全省粮食增产事宜。各县要求设立县粮食增产总指导团,内设总指导一人,由县长兼任,综理全县粮食增产事宜。皖南各县相隔大江,交通未便,特设立皖南分团,内设主任一人,由皖南行署主任兼任,综理皖南各县粮食增产事宜。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推进本省粮食增产,工作主要体现在:一为积极扩大种植面积,如利用冬季休闲田地,夏季休闲田地,垦殖荒山荒地,利用隙地,推广桐林间作,减少非必要作物,改种农作物,减糯改籼等七项,一为积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推广再生稻、推广改良稻种、麦种,防治麦病,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增施肥料等六项。1945年4月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奉令结束,所辖业务移交建设厅,而建设厅后来又督饬省农改所继续接办该团业务。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在一些具体方法上指导民众,推广新知,如收获之改良“查本省一般农民,狃于积习,对于收获方法多不讲求,或于刈割以后,曝露田间,不即脱粒,或则长期堆集场上霉烂耗蚀,损失甚大”,本团“通令各县,转饬各乡保甲,晓谕农民,切实矫正此项陋习,复兴农改所共同设计制造简单合用之打稻桶,经试用结果,本团已在皖西立煌一带,先行推广成绩尚称良好。”[4]66当然增加食粮种植面积一类工作,只须技术人员,配给政治力量,推行较易。至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则需要优良种子、除虫药剂、大量肥料及普遍技术指导。

在省农业改进所、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安徽在抗战期间的农业推广取得了不少成效。如在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努力下,粮食增产实施者有29县,推广各县稻麦等优良种子28817市斤,沿江一带推广帽子头稻达11611市斤,皖中各县推广美国白皮小麦达8659市斤,沿淮流域推广2905号小麦达7173市斤,紫云英1550市斗,又贷发各县种子款42488元。1944年还在立煌县策动蔬菜增产,共推行面积1879市亩,增产成效为7516市担。就每年度而言,其中江北方面1941年度共推行面积1499895市亩,增产成效为1060453市担;1942年度共推行面积1059097市亩,增产成效为835397市担;1943年度共推行面积811669市亩,增产成效为620642市担;1944年度共推行面积768437市亩,增产成效为695857市担;1945年度共推行面积288340市亩,增产成效为236395市担,四年来种植面积共推行4427436市亩,增产成效共3448740市担。另外在防旱、防蝗、收获法之改良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江北方面1941年8月至1945年4月总成绩统计表如下。[4]43-60皖南各县增产成绩,由皖南分团,汇编报告,本分总各表均未列入。另外,抗战期间特种农作推广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1941年至1945年茶树种植面积累计达490600市亩,产量达332400市担,桐油种植面积达11675市亩,产量达64100市担,棉花种植面积达40360市亩,产量达12108市担,大麻种植面积达64400市亩,产量达98700市担,茯苓种植面积达15000市亩,产量达460000市担,在农林方面,“一乡镇一苗圃,一户十株树”的规定也大致完成。[5]4客观而言,抗战期间安徽的农业推广能取得不小的成绩实属不易,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农业发展也受到多重制约。#p#分页标题#e#

农作物常识范文8

(一)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1.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县级设立了农技站、种子站、经作站、土肥站、畜牧站、植保站、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等17个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10个乡镇(街道)设立了农技农机站和畜牧兽医站,全县每个行政村(社区)都配备了农科员和兽医员,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2.农业科技力量不断增强。县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现有人员17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0人,占全部人员的84%;农艺师职称以上74人,占技术人员的49%。乡镇(街道)专业技术人员61人、村级农科员92人和兽医员127人。这些农科员承担着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及具体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3.完善各类专业协会。全县现有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26个,会员3238人,带动5000多农户靠科学发展和致富;创办各类经济实体6个,逐步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新力量。4.开展多方合作。在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业科技带动推广协议;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把先进的品种、技术和成果引进来,加快了农业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推广,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开展多种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措施

1.强化技术培训。通过会议和现场培训,深入田间指导等方式,开展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多生稻栽培管理和果园间套种粮食等技术培训。2�加大宣传力度。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赶集日和“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等有利时机,采用上门服务和现场咨询等形式,抓住各种场合,深入各乡镇、街道和村民小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新品种保护、农作物转基因知识、安全购种常识等相关法规和知识宣传。3.加强经济作物培训。围绕经济作物种植,采取课堂讲授、实地观摩和手把手操作等培训方式,对广大种植户进行生产实用技术培训。4.加强防疫防灾培训。结合动物防疫工作和抗旱救灾等技术服务,积极组织开展生猪免疫、动物生物安全、兽医检测等防控技术及实践技能操作培训,有效控制疫病发生和流行。

(三)农业良种的实施推动产业化进程

近年来,全县各类农技推广组织试验示范和积极引进并举,在研究全县地方特色品种资源保存和创新利用的同时,加大了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力度。1.应用良种。做好农作物种子室内检验、品种纯度小区种植鉴定和新品种试验示范。2.应用项目。抓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水稻单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3�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引进?果、火龙果和荔枝等优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示范,为储备优良品种资源及下一步推广提供依据和打好基础。4.强化农业机械对生产服务。针对农业生产的时令性及对农业机械的需求,组织农业机械下田作业,确保了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需求。5.加强畜牧科技推广。积极引进和推广良种猪、良种牛、良种羊;进行了生猪人工授精、牛冻精改良等畜牧科技推广应用。目前,全县畜牧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科技措施到位率达9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55%。

(四)农业科技的推广带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全县积极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推广,整合公共服务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示范户资源,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扎实开展测土配方、生态种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2018年,全县共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2�72万hm2;开展猪、牛、羊、禽免疫注射,免疫密度达100%;主要作物病虫鼠害防控面积1053�67万hm2;实施水稻、玉米高产创建项目153hm2;稻鱼种养模式680hm2;推广经济作物副产物饲料化开发利用和甘蔗叶稍、玉米秸秆氨化技术,化肥施用量比上年减少2071�89t;农药、地膜使用量比上年分别下降12�7%和7�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年组织10家企业(合作社)21个农产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累计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7个、有机产品认证4个、有机转化认证8个、绿色食品认证8家企业12个产品。

二、存在问题

(一)农技人员后继乏力,服务一线到位难

当前元江县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存在力量薄弱的状况,面临着“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在全县现有农技人员中30岁以下的仅占4%;50岁以上的占24%;中青年科技人员少,40岁以上的比重达71%。乡镇(街道)的农技推广人员老化和“青黄不接”的现象日趋严重;农技推广人员分布不均,特别是山区乡镇只有2~3人,最少的乡镇只有1个人。基层农技人员经常得不到进修、培训和参观学习的机会,许多农技人员仍然靠着老知识、老经验和老办法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

(二)资金投入不足,农技推广经费紧张

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不能满足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需求,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基层农技推广仅靠“一张纸、一张嘴、两条腿”,农技推广手段落后。此外,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奖励政策绝大多数没能落实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劳动者素质低,农技推广难度大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大批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能力的高素质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和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妇女,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对新技术和新事物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农村新生代劳动力对农业不熟悉,对农业没感情,农业技术和高效率农机设备难以推广,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此外,几千年养成的小农生产方式一时难以改变,存在急功近利的意识和回避风险的习惯,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接纳愿望不太强烈。

(四)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化服务滞后

当前,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主要靠乡镇农业中心来实施。虽然农技推广体系健全,但是在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上还比较滞后,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各类服务组织还不够完善,无法为农业产销提供配套化和系统化服务。产前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与及新技术、新品种研究与推广、产中的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及生产技术指导、产后的加工与销售服务都还没有形成系统性。实际生产中主要以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及产中服务为主,对农户生产不能做到“五统一”。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无有效的措施,农民只能根据以往经验和滞后的市场需求信息来安排生产,导致农产品产销信息不一致,抗市场波动风险弱。

三、几点建议

(一)健全组织领导,加快农技队伍建设进程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专业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使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强化岗位设置,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强化职称岗位的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职称岗位的动态管理,通过职称引导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鼓励高学历人才到农业基层干事创业。加大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招聘高学历人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和推广先进技术。完善农技推广专业人才激励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对优秀农技推广专业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以多种途径留住农技推广专业人才。

(二)总结成功经验,全面提高农技推广水平

全县以优质为前提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已初见成效。在下一步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工作中,要认真总结技术培训咨询、试验示范和良种引进等农业科技推广的成功经验。在抓好面上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形式搞好宣传培训活动,如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会、科技讲座、组织巡回辅导、交流科技信息、举办科技展览和印发技术宣传资料等等。随着农业的发展,采取现代化手段搞好声像宣传,如放映科教影片、幻灯和录像等,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帮助广大农民发展生产。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通过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和信得过,提高接受能力。同时改进技术推广方法,把技术推广和有关物资供应密切结合起来,强化技术措施的落实,并为产前和产中技术服务创造良好条件。

(三)健全服务体系,构建农村科技服务网络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以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龙头,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载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为平台,逐步完善县、乡、村、户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大力扶持和组织特色产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尽可能多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更加充实,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充分发挥县农广校。县职业技术学校等相关培训机构的作用,突出务工技能和农业优势产业化项目培训。要尽力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以标准化示范基地为龙头,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建立特色农业示范园和养殖示范区,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养殖和加工,力求在规模效益上取得新突破。

(四)增加资金投入,提升农技推广创新能力

用战略的眼光看待投入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投入运行机制。县财政应根据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工作发展需要,科学测算落实各项推广经费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健全财政对农业科技推广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以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类项目,以项目争取上级补助资金,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逐步解决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办公设备老化和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保证重大技术推广、重要推广方式的创新和农技推广信息网络的建设。

(五)创新推广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