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案例范例

循环经济案例

循环经济案例范文1

 

近几年,在安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安阳市农村沼气建设紧紧围绕“农业立市”这一战略部署,以“农业社区”建设为载体,以满足广大农村对优质能源、优良环境及优质农产品的迫切需求为宗旨,抓重点、举亮点、攻难点,强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沼气工程建设,形成了多种以沼气为纽带的良性循环互动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安阳市累计发展沼气用户29.7万户,建设各类大中型沼气工程902座,有40个村实现了整村供气、全年用气,年可消化处理养殖粪便和作物秸秆150多万t,年直接经济效益2.9亿,受益农民突破120万人。初步形成了从工程建设到管理服务、从技术培训到示范推广、从“三沼”综合利用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一批以沼气为纽带的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社区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环境治理、资源高效利用等一举多赢的目标。   1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是有效解决广大农村对优质能源、优良环境及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问题,转变了农民的思维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二是较好实现了农产品安全生产、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及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三是建立了适合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涵盖多种高效种养及沼气工程技术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2主要模式类型及应用效果   2.1以“一池三改”为主的农业社区循环经济模式   该模式以农户为基本单元,通过建设沼气池,同时配套进行改厕、改圈(改院)、改厨,使人畜粪便随时直接自动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供农户日常生活用能,沼渣、沼液用作农田肥料,培肥地力,生态环保,是一种无污染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自2004年以来,本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生态家园富民沼气工程建设,同时结合沼气国债项目建设,重点推广了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该类模式的沼气生态示范村400多个,受益农民22.5万余人,年增收节支5000多万元。很多农户通过发展该模式实现了“二净”(家居净、庭院净)、“三省”(省煤、省电、省力)、“三增“(增肥、增产、增效)、“两减少”(疾病减少、投资减少)的生态家园建设目标。该循环模式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有效解决了农户的家庭用能,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深受农民欢迎,是本市推广范围最大的一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典型案例:安阳县吕村镇东高奇务村,大力发展庭院农业循环经济,高标准建设“一池三改”沼气生态模式216处,仅庭院经济一项,年直接经济效益就达30多万元。该模式以沼气池为纽带,联动改厕、改院、改厨,人畜粪便自动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基本满足农户全年80%的生活用能;处理后的沼渣沼液通过半自动出料设备,可直接浇灌庭院内种植的经济作物,品质优良,经济环保。由于采用高效立体种植技术,沼气用户的庭院经常是绿意盎然,新鲜蔬菜水果不断,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很受市场青睐。“种二亩田,不如建一个生态小家园,一年四季吃鲜菜,剩余还能卖成钱”,是对东高奇务村农业社区庭院循环经济的真实写照。   2.2以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该模式是通过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农业的清洁生产以及农业经济的高效益。其具体的运行模式是:猪粪(包括牛粪、鸡粪等)或秸秆经过发酵后制成沼气或加工成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沼气可以作为优质燃料解决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沼渣沼液作为优质肥料则用来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模式。   典型案例:安阳县白璧镇吕村镇绿康高效农业示范园,按照土地经营集约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管理科学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形成了温室-沼气-有机肥-无公害蔬菜-市场良性循环产业链。示范园占地面积26.67hm2,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148栋,建设40座共400m3的太阳能沼气池,能向一个养老院提供生活用气,向40栋日光温室提供沼气灯增温、供CO2肥,利用沼液进行叶面施肥,对防治蚜虫、红蜘蛛、飞虱等害虫的发生有很好效果。工程运行几年来,每年可处理粪便污水20t,产生沼气1.88万m3,生产优质沼肥750t,再加上白璧镇东街村大型沼气工程提供的沼渣沼液,为该园区提供了大量优质有机肥,每年可减少相当一部分农药、化肥的施用,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该园区生产的优质无公害蔬菜,除部分供应本地市场外,大部分销往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产品供不应求。每年仅“三沼”综合利用一项,年增收节支20余万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目前,该园区正在筹建一座高标准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该工程投入正常运行后,将按照集中处理秸秆粪便、统一供气供肥供电供热的模式,解决园区及农户的生产生活用能和用肥需求,使之成为集多种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为一体的、豫北地区规模较大、有很强示范带动力的高效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2.3以污染治理、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该模式是指在养殖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场及秸秆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优化集成多种种植、养殖、沼气生产等国内外先进技术,实行气、热、电、肥联产,生产清洁能源沼气,用于生活、生产,处理后排出的沼渣、沼液,可直接作为附近农田的优质有机肥,也可部分进入鱼塘用作饵料,生产的农副产品或直接作饲料,或直接进入流通领域。各种资源在循环利用中实现增值增效,促进了农业社区发展。截至目前,本市建有大中型沼气工程600多处。该模式把农村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及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高度结合起来,克服了实际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种养分离、环能分离造成的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低、环境污染重、发酵原料不足等问题,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对优质能源、优良环境及优质农产品的需要,是促进农业社区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p#分页标题#e#   典型案例一:安阳县东街村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项目,总投资280万元,主体发酵容积800m3,干式储气袋500m3,采用上推流秸秆中温发酵工艺,德国利浦筒仓建筑技术,配套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产气率高,管理方便,实现了沼气工程全年运行和均衡供气。该工程运行近一年,日产沼气近千方,可满足沼气站日常做饭、照明、冬季取暖及附近800余户居民全年的生活用能,此项农民节支增收30万元,沼气站收气费收入43.2万元;年消耗作物秸秆700t,年产沼渣沼液1400t,可解决本村46.67hm2土地的玉米秸秆处理问题及全村部分耕地的用肥问题,此项可免除农民秸秆还田费用2.45万元,沼气站出售沼肥收入1.4万元。扣除工人工资、运行费用10万元,年经济效益67万元,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为拉长沼气产业链条,提高沼气效益,该沼气站计划建设温棚30座,在利用沼渣沼液生产固体无公害肥料、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同时,也可为社会解决部分就业岗位。该沼气站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把沼气产业发展成引领农业社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典型案例二:柳林村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依托生猪和沼气2个专业经济合作社,大胆探索猪-沼-(电)-果(菜、鱼、花卉)等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很好效果。该模式将养殖场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废弃物,通过大型沼气工程为农户、养殖场提供生活用能,沼气发电为养殖场提供电能的同时,还利用发电余热为养殖场、沼气工程提供冬季所需的热能,生产的沼液、沼渣为园区小杂果提供优质有机肥,同时林下散养家鸡,实现园区内养殖、种植的良性循环。目前,园区已建成年出栏1万头的标准化养殖场1座,1200m3的大型沼气工程1座,带动供气农户350户,1台50kW沼气发电机组即将投入使用,建立了1.33hm2小杂果采摘区和蔬菜种植区。随着园区各种产业链条的逐步建立完善,生猪出栏能力将达到1万头,沼气工程满负荷运行后,年产沼气28万m3,生产沼液、沼渣有机肥1700m3,年生产无公害小杂果50t、蔬菜100t,年直接经济效益可达1200万元。   3结语   安阳市这些年的实践探索表明,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解决现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保护、资源消耗及农村能源短缺等问题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广泛认可和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按照安阳市“农业立市”的战略部署,要把有限的自然资源利用好、保护好,要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加大以沼气为纽带的高效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与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加快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步伐,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本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案例范文2

关键词:法治化;农业循环经济;立法;执法;守法

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的统一,故而着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是大势所趋。但农业循环经济的全面落实还需要依赖健全的法制保障体系,唯有推动农业循环经济法治化发展,才能够真正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一、推进农业循环经济法治化发展的必要性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与农业经济的融合产物,其内涵体现为:其一,遵循生态规律,涉及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能够保障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态型经济;其二,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旨在实现低污染、低投入、高产出;其三,充分依托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其四,以农业产业组织为主要发展载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将农业生产引入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而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全面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健全法治保障体系是必然要求。其一,推进农业循环经济法治化发展,能够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地位以及各市场主体的法律关系,使得农业循环经济得到各市场主体的重视,也有助于引导各市场主体协调好彼此关系,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稳定运作;其二,推进农业循环经济法治化发展,能够明确各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为各市场主体提供明确的行为依据,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有序运作;其三,推进农业循环经济法治化发展,能够发挥法律的评价与强制作用,对各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评价,对于各市场主体违反法律的行为进行处罚,并对各市场主体遵守法律的行为予以肯定,从而为各市场主体提供标杆,规范各市场主体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促进其健康运作。

二、法治化视角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困境

(一)农业循环经济科学立法工作推进缓慢

1.国家立法工作推进缓慢。目前,我国还缺乏一部专门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难以协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以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无法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法律地位、实施原则以及相关政策制度,难以明确各地方政府、市场主体以及农民个体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2.地方立法工作推进缓慢。其一,目前,各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都尚未制定《XX省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未能明确规定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思路以及任务。其二,各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尚未制定《XX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条例》,无法提升《XX省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可操作性,难以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农业循环经济执法及监督工作有待加强

1.农业循环经济执法工作有待加强。其一农业循环经济涉及农业、林业、水利、环保、能源等诸多执法部门,然而部分地方政府尚未明确各执法部门的职责,导致交叉执法与重复执法的情况屡有发生。其二,部分地方政府未能重视更新执法装备,导致执法人员难以准确锁定违法生产的农业企业与污染源、精准了解污染程度。其三,部分地方政府尚未构建农业循环经济联动执法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实现各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互享,未能完善案件移送程序,难以准确给予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2.农业循环经济执法监督工作有待加强。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尚未建立专门的执法监督队伍,而已有的执法监督人员在法律素养、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难以规范执法人才的执法行为。

(三)农业循环经济守法激励及宣传工作亟待优化

1.农业循环经济守法激励工作亟待优化。其一,对于积极守法的农业生产主体,部分地方政府未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难以有效引导农业生产主体积极遵守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规章。其二,部分地方政府尚未对于农业生产主体征收原生材料税、垃圾填埋税等税种,也未能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难以引导农业生产主体积极遵守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规章,提升材料与资源利用率。2.农业循环经济守法宣传工作亟待优化。其一,在法治宣传工作中,许多地方政府过于依赖传统媒介,导致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规章的宣传效果受到了极大制约。其二,部分地方政府未能定期开展法治培训活动,也未能对农业生产主体进行结业考核,难以调动农业生产主体学习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规章的积极性,无法确保全体农业生产主体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规章。

三、法治化视角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一)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科学立法工作

1.制定专门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了保障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还需制定专门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并将该法律定位为一部综合性法律,利用其来协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以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法律地位、实施原则以及相关政策制度,明确各地方政府、市场主体以及农民个体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此外,还需明确该法律的基本内容,例如,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式给予明确规定;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的处理方式给予明确规定;对农业生产者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给予明确规定;对化肥于农药的使用标准给予明确规定。2.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其一,各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XX省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各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的综合性法规,规定各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思路以及任务。其二,各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XX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条例》,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内容进一步细化,提升《XX省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可操作性,确保该法律能够更全面有效地落实到位,使得农业循环经济能够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XX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条例》具体可以包含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发展措施、手段与模式;考评机制以及执行方案;技术支持机制以及执行方案;生态补偿机制以及执行方案;激励性政策以及实施方案等内容。

(二)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执法及监督工作

1.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执法工作。其一,明确各执法部门职责。农业循环经济涉及农业、林业、水利、环保、能源等诸多执法部门,各地方政府还需明确各执法部门的职责,避免出现交叉执法与重复执法的情况。其二,更新执法装备。在农业循环经济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必须依赖先进而完善的执法装备。对此,各地方政府还需要为农业循环经济执法人员提供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便携式化学分析仪器等执法装备,帮助执法人员准确锁定违法生产的农业企业与污染源、精准了解污染程度。其三,构建联动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农业部的《全国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着力提升陆域农业综合执法、水域渔业行政执法的应急响应、快速处置、协调联动能力。各地方政府应当加快构建农业循环经济联动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互享,进而完善案件移送程序,准确给予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以此彰显执法公信力。2.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执法监督工作。我国各地方政府还需建立专门的执法监督队伍,提升执法监督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执法监督工作,确保能够规范执法人才的执法行为。各执法监督部门应当定期为执法监督人员提供集中授课,深化其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的认知,提升其法律素养,确保其能够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不定期地为执法监督人员提供思想政治讲座,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强化其在农业循环经济执法监督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确保其以负责、审慎的态度监督执法行为。

(三)优化农业循环经济守法激励及宣传工作

1.优化农业循环经济守法激励工作。其一,2016年国家发改委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林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给予多元化信贷支持,拓宽抵押担保范围,创新融资方式”。对于积极守法的农业生产主体,各地方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对于积极研发农村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农业生产主体,给予融资便利,提供信贷贴息优惠政策;对于循环利用农业生产资源的农业生产主体,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其二,对于农业生产主体征收原生材料税、垃圾填埋税等税种,而倘若农业生产主体积极使用再生材料与资源,或者积极改进技术提升材料与资源利用率,则可以减免一定额度的税收,从而引导农业生产主体积极遵守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规章。2.优化农业循环经济守法宣传工作。其一,各地方政府的法治宣传工作人员应当更新法治宣传观念,转变法治宣传方式,积极寻找和创造农业生产主体喜闻乐见的话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微信公众号与官方微博,定期制作法治宣传节目,及时公布相关处罚案例,强化农业生产主体与相关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其二,各地方政府应当定期开展法治培训活动,要求各农业生产主体每年完成一定课时的法治学习任务,向其普及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规章,并进行结业考核,对于通过结业考核的农业生产主体,为其更新生产资质;对于未能通过结业考核的农业生产主体,需要进行再培训,直至通过考核。

参考文献

[1]张莉丽.国外农业法律体系发展趋势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2017(12):17-19.

[2]邓相花.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湖北省经验分析[J].人民论坛,2016(2):226-228.

[3]张富强,李凡.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效生态农业的形成机理、模式选择与政府管理研究[J].农业经济,2016(5):39-41.

循环经济案例范文3

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一重大问题,无论是总的社会物质福利还是个人主观上的福利都一样处在危险之中;经济的增长也就背离了它的真实意义。另一方面,技术的等级决定着经济的等级,因而可以说,当今经济世界的绝对支配力量不是文化、制度,也不是地理禀赋,更不是人的肤色,而是科学技术及其范式。

循环经济作为广义经济问题的特例,有技术范式与经济范式的丰富内涵。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已有的文明,生态环境恶化如不及时遏制,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这被认为是“循环经济”的第一次鸣响。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乐观的时代,她坚信进步。19世纪中叶,非技术的专家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都为人造环境日益发展壮大而陶醉。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就是新技术的表彰大会,功利主义哲学家们也认为“机器”帮助社会实现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新技术完全适合于新自由经济。但是即便在技术就要成为迷信的时代里依然有人冷眼旁观着。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反技术倾向还是印刷在反技术文学作品里,像《寂静的春天》、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杰克•埃洛尔的《技术》。埃洛尔认为,技术已经变得强大,以至于政治和经济这样的社会现象都是“属于它”,而不是“被它影响”;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完全为技术的价值所支配,技术把人类从时间和空间的许多限制中解放出来,但是解放意味着什么呢?解放会朝着完全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吗?

1980年,美国国会颁布了《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责任法》(Com-prehensiveEnvironmentalResponseCompensationandLiabilityAct)。这一法案赋予一系列“责任方”“严格的责任”,以令他们负担清除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的成本,法院里关于“刺破公司有限责任的面纱”的案例不断增多,这意味着股东应该对比他们投入更多的财务损失负责任。科尔内(JanosKornai)的“软预算约束”不幸成为传统计划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都被感染的“病毒”,只不过表现出来的病症不同而已:传统的国有企业在“软预算约束”下经营,它们可以把成本“外部化”转嫁给他人,尤其是转嫁给国家。因此,他们没有责任感,也没有效率;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软预算约束”则鼓励了公司去进行经济冒险甚至是不道德的冒险。而“看不见的手”范式对“软预算约束”不能有效“杀毒”,因为这三项制度——有限责任制度、中央银行制度、破产法——被“看不见的手”遗漏了。在这个隐藏着破洞的经济范式里,技术可能被人类领入歧路。

“治道失于下,则天文变于上。”这句中国汉代唯心主义哲学的“天人感应”成为了现实世界的“解说词”,气候问题、极端天气、臭氧洞警示人类要保障共同的未来,要“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二为一”。实际上,技术范式与经济范式是一条道上两套车。经济上苛求速度与消费,因而对这个星球“暴饮暴食”;技术的神通广大也在大众意识中形成一种新的“谶纬迷信”,以为技术带来的问题技术可以解决。

循环经济案例范文4

关键词:多维可恢复弹性社区;硬和软系统集成;研究逻辑思路

0引言

弹性社区(ResilientCommunity),又称“有恢复力的社区”、“抗逆社区”、“有复原力的社区”,是近年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国外致力于研究的一种基于多维环境要素可恢复的优化防灾社区模式,也是新型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导向。近年哥本哈根成为国际公认的第一个气候弹性社区典范。

1弹性社区硬和软系统集成要素的研究

基于可持续性系统方法所产生的“五大资本”模型,特别是“循环经济”和“自然步骤”框架(Robertetal.2002),其中这“五大资本”确定了五个相应强调的“硬”(物理和生态资本)和“软”(人力,社会和经济资本)的资本(如图1)。一是“硬”系统(Petersetal.2007);二是“软”系统,商业模式(EllenMacArthur基金会,2013;Banaite和Tamo觢iuniene,2016;Urbinati等2017)和更多的社会资本考虑(Kirchherr,2017)的形式不断增加。应该包含经济资本、经济、社会和人力资本与物质和生态资本并列的循环经济新概念。本研究导入循环经济的概念应用,更广泛的构建环境可能涉及的从要素、规范、设计和采购/承包到设计解构(Brown,2016)等的每个阶段,改变我们当前的工作流程,这需要不断增加循环中的商业模式(Cheshire,2016;Osterwalder,2010)、协作和伙伴关系。

2基于“五大资本”模型的弹性社区及新型城镇化案例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城市规划决策需要在项目、组织和网络之间的界面上产生真实、实用或有影响力的知识创新(Grabher,2004)。由于组织学习和知识转移存在困难,通常只有通过将学习机制和过程作为项目过程或计划的明确要素来实现(Swanetal,2010)。基于跨学科的案例研究工作,理想的状态是应该在认识论和本体论层面系统的共同的理论基础上开展(Davies等,2018)。本研究安排相互交叉关联的专家团队结构,并且在组织和项目管理过程中明确使用民族志观察法。主要知识的产生,首先需要依赖项目产生的基于本地化网络的启发式知识(Martin和Moodysson,2011)。此外,组织学习仍然可以将重要的空间要素(Vallance,2007)与项目/组织生态学联系起来,发挥组织和空间联系和网络发展的潜力。本文的研究是以5个案例为蓝本的国际社区比较研究。中国案例选择在中国珠海的三个地区,分别代表着不同城镇化程度的核心城区(横琴)、城乡过渡区(会同)与农村区域(斗门),欧洲的两个社区(英国SaffronLaneNeighbourhood、荷兰CollectiefdeKleineAarde),分别代表经济和能源的社区发展特征,中欧三国的六个案例的典型代表都得到了当地社区主管方及社区成员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包括核心研究内容框架、“社会资本”工作流程、“经济资本”工作流程、“物质资本”工作分项随数据结构模型发展等。从以上五个社区案例项目的研究协作中,中欧团队在务实的基础上,联合探索建立并获取新型城镇化智慧技术背景下,中国弹性社区建立的基本理论和规律,相信会有富有启发的创新性成果。

3弹性社区跨学科合作研究及其多维性研究

循环经济案例范文5

企业间协同创新研究张旭梅等[7]提出了供应链企业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协同创新的内涵和运作过程,针对企业间实现协同创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策略;张哲[8]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协同学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理论等,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的动力系统、博弈过程、绩效评价与协同度评价进行了综合研究;张波[9]分析了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从以上综述可知,目前我国对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研究较多,属于微观层面;对于产业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即中观层面的协同创新研究较少,而对于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协同创新的研究更鲜见发表。随着科技与经济的深度结合,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已经由资源依赖转向了自主创新,由单纯的企业治理转向了产业链的集聚发展。基于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建设以及制造业所存在的劳动效率低、产业链条长、协同创新弱的特点,本文对制造产业链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协同创新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以宝钢集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协同创新问题

(1)创新意识协同问题。在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间客观上存在着创新意识的差异性或者不协同性,即不同企业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影响到整个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集成效应,势必也影响到产业链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效应。

(2)技术协同创新问题。制造业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预防污染工艺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等。技术协同创新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期,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一般较弱,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来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由于技术壁垒,技术引进成本较高,技术模仿空间非常有限,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程度和能力的不协同;二是产业链的关联性对企业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协同运行是客观要求,单个企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突破难以有效改善整个产业链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状况,只有相关配套技术的协同创新才能充分发挥集成效应。

(3)创新协同投入问题。第一,经费协同投入。技术协同创新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技术研发经费的协同投入。但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金融扶持力度、风险投资、创新意识、机制建设等;第二,人力协同投入。创新协同投入的另一保障是人力资本的协同投入,如均衡的企业科技人员比重、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专业人才体系构建等。

(4)制度建设协同问题。制度建设协同即是建设配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我国虽然已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但配套制度建设仍不完善,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加以解决:第一,完善合作机制。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3个主体之间尚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制度和机制,管理机构、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政策等都不尽完善,导致相互间难以沟通和协同,最终出现难以实现集成效应。因此,完善合作机制至关重要。第二,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我国制造业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大量的民营企业、私有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是有差异的,需要建立配套、健全的机制来实现对协同创新的激励。第三,落实科技创新政策。目前,尽管我国初步形成了人才激励、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但是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仍然不够到位,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撑保障作用不够有力,影响了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进程。因此,首要的问题保证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

协同创新对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策

1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下,制造产业链上的协同创新可以充分利用产业链上企业的内外部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系统,形成产业链企业之间,企业家、科技人员与政府之间相互促进,以提高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并促进产业链技术创新发展,实现整条产业链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前提下协同发展。协同创新对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创新意识,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发展。针对产业链上企业创新意识存在差异的现象,产业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发展可以通过具有较高创新意识的企业来激发其它企业的创新潜能,使整条产业链的创新意识达到同等水平,以推动和优化产业链上创新要素的组合与集成,促进产业链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

(2)促进企业间的创新互动。随着制造业对清洁生产、废物再生利用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要求日益增高,新技术的研发不断复杂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可以解决这一背景给单个企业带来的创新困难。协同创新可以促进产业链配套技术的发展,在企业间进行知识交换,有利于产业链技术体系的形成。此外,产业链中某些企业可能会存在创新能力闲置或者创新资源相对剩余的状况,协同创新可以将各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运用,实现资源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实现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

(3)降低产品创新风险和成本,缩短产品创新周期,节约能源资源。产业链协同创新缩短了信息的反馈时间,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有助于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提高创新成功速度。并且,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成功的激励来提高产品创新中产品设计研发、设备与工艺开发、技术研发的速度,使得企业能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协同创新对策产业链企业间的循环经济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因此,只有在战略目标、创新平台、激励机制、组织结构、绩效评价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才能够确保协同创新的顺利实施。

(1)确立以协同创新为中心的战略目标。要在产业链上实施协同创新,各企业就必须以协同创新为中心,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循环经济综合效益为战略目标,并依据这个目标来指导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共创企业绿色创新文化。只有当产业链中所有企业都朝着这一战略目标发展时,才能使所有企业都以产业链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统一目标,避免因争夺各自利益而损害产业链整体利益的现象发生,使得产业链上所有企业都从协同创新中获得长远利益。

(2)构建高效的循环经济发展协同创新平台。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是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这对于新形势下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尤其重要。在平台上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连接整个产业链,实现整条链上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传递,运用各种软件来协助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并且可以将各企业人员的创新想法进行实时共享和共同研讨。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能够消除信息不对称、传递失真和反馈延迟等现象,便于企业间更好地交流与协作,从而使得协同创新工作流程更加顺畅。#p#分页标题#e#

(3)提高企业自身的学习和研发能力,成立跨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团队。提高产业链企业自身的学习和研发能力,可以更好地实施产业链循环经济协同创新战略。企业的自学习和研发能力越强,从协同创新中能够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就越强。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加快技术知识的积累,提高技术知识的使用率,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予以足够重视,以提高学习和研发能力。进一步来看,条件具备时有必要成立跨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团队。使得在协同创新的不同阶段,工作团队能够在协同创新平台上更加有效地开展原材料、零部件、新产品、市场计划和需求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活动,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创新需求,对团队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更替[11],保障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

(4)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产业链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要求知识、技术和工艺过程的高度集成化和协同化。因此,首先要具体分析各企业的利益要求,设计适应于各种企业的配套的、完善的激励机制体系,以及协同创新收益的合理分配机制。此外,还应建立约束机制,将在协同创新中表现差、效率低、贡献小的企业淘汰出局,以提高产业链整体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活力。产业链企业对于利益难免有着不同的考量,来自不同企业的合作人员也难免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故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分歧和冲突,影响协同方案的确定,阻碍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在企业间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例如,专门成立一个协同创新协调工作小组,协调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保证企业间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进。

(5)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科学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很好地反映产业链上成员企业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贡献,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不仅可为创新成果分配提供主要依据,保证成果的合理分配,也可为改进协同创新实施过程提供参考,对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宝钢集团及其产业链协同创新案例分析

宝钢集团兴建于1978年,1985年投产,总部位于上海。2000年创立了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又分别与新疆八一钢厂、广钢、韶钢、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进行重组,形成了跨区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内部机构、子公司、联盟企业众多。目前,宝钢规模已位居全球钢铁企业第三位。宝钢以钢铁业为主业,主业产业链较长,从矿山开采到生产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钢铁精品,已形成普碳钢、不锈钢和特钢三大产品系列,并大力拓展了与主业配套的其它产业,如物流业、煤化工业、工程技术服务业和金融投资业,形成了五大业务板块。从制造产业链来看,宝钢主要处于制造业的上、中游,与下游的汽车、家电等行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以宝钢为核心的产业链属于重化工业,是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点企业集群。显然,宝钢是研究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协同创新的典型对象。

1宝钢作为供应商的“先期介入”协同创新模式作为下游各汽车、家电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宝钢深刻地意识到,只有高度重视且满足用户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市场;只有与客户达到协同状态,才能最快、最直接地满足客户需求;只有与客户合作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开发成本和风险,提高产品创新的灵活性。在下游汽车制造商新产品开发初期,宝钢集团的用户技术研究中心便开展“先期介入”工作,将本属于售后服务的工作内容转变为售前服务,建立起与用户协同的产品创新链,以最大程度满足用户新产品研发需要。同时,参与到制造商新车型的设计、制造和选材、零件模具的调模试冲、工艺参数制定等工作中,根据制造商的各类需求,加快自身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例如,一汽大众公司生产的CA1092系列载重车,一直有着重量重、成本高、油耗多的缺点,在用户进行选材优化时,宝钢与该公司联合攻关,不仅降低了材料消耗和汽车重量,还达到了减少油耗和废气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又如,新飞冰箱制造商在使用宝钢钢板的过程中一直有着涂装效果不佳的困扰。宝钢集团用户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现场试验和实验室分析、模拟试验研究[10],找出了症结,并帮助制造商对磷化工艺进行了调整,解决了宝钢钢板用于新飞冰箱侧板的磷化问题,使其质量水平获得了突破性的提高。小天鹅洗衣机制造商也有着宝钢电镀锌板的涂装问题,宝钢对所存在问题的电镀锌板进行了模拟试验分析,帮助小天鹅调整其处理工艺来改善预处理质量,使得问题锌板数量减少到10%以下。同时,宝钢通过质量研究还附带解决了该产品的其它问题,并对该产品的使用提出了相关建议,实现了企业间的协同发展。

2宝钢作为制造商的“联动反应”协同创新模式宝钢集团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集团内部各企业部门间的协同,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集团的创新能力。作为钢铁行业的核心制造商,宝钢集团内部形成了“联动反应”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冶金方面。宝钢始终坚持在冶金工艺、装备自主化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成套引进—点菜式引进—自主集成—自主创新”4个阶段。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工厂设计及设备供应主要依靠国外厂商,到逐渐加大装备的国产化比例,推进合作制造;从采用点菜式引进,到扩大合作制造和分交比例,再到部分项目实现由宝钢自主承担设计、制造和质量保证。宝钢在30多年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型冶金工厂建设的经验,形成由宝钢股份、宝钢工程、宝信软件、宝菱重工、一重等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团队内部开展紧密合作,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研发范围涵盖产品大纲、工艺方案、装备设计、制造、调试以及功能考核、产品验证的全过程。在团队合作下,宝钢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酸轧机组、热镀(铝)锌机组、硅钢机组、彩涂机组、国内第一条不锈钢与碳钢混轧的五机架冷连轧机组;宝钢在铁水预处理、RH/LF精炼、滚筒法渣处理、全氢罩式退火炉、在线标记装置、在线表面检测等装备技术方面已经形成系列化产品,并已成功实现对外输出。同时,宝钢积极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践行环境经营方针,形成了炼钢及冷轧的除尘、废水处理、烧结烟气脱硫、高炉及COREX炉水渣立磨装备技术等节能环保特色技术。#p#分页标题#e#

(2)钢结构产业方面。鉴于钢铁企业“高产能、高成本、低利润”的特点,以及钢结构“自重轻、节能环保好”的优势,钢结构产业逐步成为钢铁企业拓展经营方向、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目前,宝钢集团旗下的上海宝钢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宝钢钢构有限公司、上海大通钢结构有限公司、上海宝成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与上海宝产轻型房屋有限公司、上海宝产三和门业有限公司这两家建筑配套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协同合作,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定位钢结构高端产品,构建出了较为完整的钢结构产业体系,形成了多个系列产品结构,并参与建设了较多钢结构建筑,如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上海Fl国际赛车场、上海东方明珠、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美国洛杉矶升降机、英国温布利大球场、日本相马电厂等。通过钢结构产业的发展,宝钢已形成了“建筑结构用钢+钢结构加工制造+安装”的产业链一体化运作模式,拓展了宝钢钢材的用途,使宝钢钢材成为我国重要工程用材之一,实现了宝钢集团由单纯的钢材供应到钢结构加工的产业链联动反应。

(3)余热资源方面。日益紧张的能源供应问题和环境容量限制的双重负荷,给宝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因此,宝钢集团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一直都予以高度重视。各钢铁厂自建厂以来,都在持续改善余热资源回收装置,力图提高其回收利用率,以实现节能的目标。通过各企业的长期实践和信息的整合,宝钢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自身的全过程系统能源管理方式,与此同时,也形成了相应的成套余热回收技术,如烧结余热回收和干熄焦技术。2010年,宝钢通过整合集团内部管理、技术和人力等各方面资源,建立了一个为集团节能环保、资源管理提供产业化平台,主营节能环保解决方案的节能服务公司[10]。在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方面,宝钢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各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交流,联合研发生产出了低温余热回收发电装置,并且根据企业使用烧结余热过程中的经验,提供了一套余热循环及利用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拉近了我国钢铁业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

3宝钢作为客户的“逆向传递”协同创新模式宝钢集团作为我国钢铁企业龙头,拥有众多供应商,本着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宗旨,通过“逆向传递”方式,向上游供应商传递环境管理要求,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应对循环经济发展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观念协同方面。宝钢与部分供应商签订了共建绿色产业链的倡议书,倡议双方在降低环境负荷方面共同努力,进行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共同推进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在原料运输船舶的选择上,宝钢优先选择节能型新船,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这一举措也大大刺激了船舶制造业的产品创新。

循环经济案例范文6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历来是一个两难选择问题,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需求旺盛的农村地区而言,更是如此。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政界、学界关注的热点,农村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活跃起来。目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大多针对城市、区域或工业,而专门针对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该方面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梳理相关理论问题,为推进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实践奠定基础。   一、国外研究进展   就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协同研究而言,国外首先从关注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开始,继而深入到注重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   1.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   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来看,在全球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对其控制不但逐步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也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主要通过源头控制,对农田面源、畜禽场面源进行分类控制。其核心特征为在扎实的试验研究基础上,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技术替代原有技术,在各主要水域和水源保护区制定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通过技术层面与政策层面的结合,在全流域范围内广泛推行农田最佳养分管理,限制水源保护区农田作物类型、轮作类型、施肥量、施肥时期、肥料品种和施肥方式,实行全流域氮、磷总量控制,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1][2]。国际上,在农村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综合研究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方面关注面比较广泛,在对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关注农业荒废产生的环境问题和政策反映。有学者从具体的技术解决措施和农村环保方案展开研究,也有从农业环境政策出发,提出农村环境管理模式转变问题而进行研究的[3][4]。   2.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研究进展   关于农村经济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协同研究,国外起步早,基础理论成熟,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研究:   (1)传统农业改造视角。以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为代表,他认为传统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化,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他提出的“高收益投入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要得到较快增长,不能靠现有资源配置,而要为农民提供新的更有生产性的高收益生产要素,这就需要改造传统农业,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建立利于农业转型的制度,增加现代农业要素投资和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5]。其核心思想是如何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   (2)可持续发展视角。雷切尔•卡逊(RachelCarson)的《寂静的春天》,指控了农业化学化的弊端[6];《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登博斯宣言》(DenBosonDeclara-tion)明确指出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有机结合,提出了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SARD)的概念;《21世纪议程》把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从可持续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其重点是强调一种发展理念和导向。   (3)生态经济视角。以罗伯特•科斯坦扎(RobertCost-anza)和赫尔曼•戴利(HermanDaly)为代表的西方生态经济学主流学派,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平台上研究了该问题[7][8]。就农业和农村地区发展而言,国外首先提出了“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这个概念首先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业学家M.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同时,由于化肥、农药等的过量使用,形成了典型的石油农业,并对环境产生了污染,在此背景下诞生了有机农业。有机农业的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罗德尔(Rodale)提出的,他从土壤生物学的肥力概念出发,论证了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害处和有机肥在培养地力上的优越性能。   (4)循环经济视角。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Bould-ing)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是其早期代表[9]。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珀斯和特纳(D.PearceandR.K.Turner)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的概念。结合农业和农村地区,循环经济主要涉及到循环农业。世界各国都曾经在这方面做过积极探索,并产生了一系列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如日本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模式、日本菱镇的循环农业、德国的“绿色能源”农业、美国的精准农业以及英国的“永久农业”等[10]。   (5)平衡发展视角。主要以罗森斯坦•罗坦(Resenstein-Rodan)、罗格纳•纳克斯(RagnarNurkse)等人为代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与打破低水平恶性循环的平衡增长理论,实质是强调在一个强大的外力推动下,使区域内部各产业间能够形成相互需求的一种局面,让国民经济各部门都获得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总之,从平衡视角来看,农村地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地域内部生产力的平衡布局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对农村经济和环境二者协同关系也是首先从关注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开始的,然后才逐渐过渡到农村经济和环境协同的研究领域,近期主要是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协同问题。   1.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   国内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内容比较宽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的学者把农村环境问题和“三农”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为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11];②也有的学者从农村能源利用和农村能源结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③研究农村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④研究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技术支持;⑤研究优化农村环境管理的环境公共政策;⑥研究生态补偿机制;⑦研究国外农村环境保护经验借鉴等。近几年,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文献不断涌现:探讨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关系,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也不断拓展,如新农村量化评价、探讨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关系、农村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12]。#p#分页标题#e#   2.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研究现状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同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生态经济视角。石山(1986)在国内较早论述新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根据对黄土高原种草种树的实践调研和经验总结,指出要用生态经济思想、生态农业思想的理论来指导新农村建设[13];马艺芳(2004)通过对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案例分析,指出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新农村经济增长的亮点[14];乐其顺、雷海章(2007)对广西恭城县立足生态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做法和经验作了具体分析[15];冯刚(2008)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根据新农村的具体类型,设计出工业型新农村、特色型新农村、畜牧养殖型新农村、休闲型新农村、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和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等六种与生态农业建设相协调的模式,然后提出了保障协调模式发展和实施的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和法律对策[16]。从国内生态经济的研究视角看,目前还停留在发展生态产业层面。   (2)循环经济视角。发展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和环境协同的重要途径和纽带。邱爽(2007)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实践,其目的就是通过改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打造出富裕、生态、和谐的新农村[17];方杰等(2009)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角度,重点探讨了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路径[18];高慧荣(2009)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较为严重,只有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相应的技术进行指导,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19]。陈诗波(2009)依据协同理论对循环农业各参与主体进行了重新界定,并针对农业循环经济活动中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农村中介组织各自的职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企业主导、中介组织助力”“四位一体”的角色定位,并认为这是建立我国循环农业长效发展机制的关键所在[20]。   (3)生态文明视角。农村经济和环境协同是农村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王朝全(1996)指出,从本质上看,农村建设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应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良好统一[21];黄振中(2006)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全面阐释,并认为良好生态是幸福指数的标志,生态是农村致富的最直接途径,生态文明将加速改变农村面貌[22];胡浩民、马步广(2009)提出,应该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径,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从职责异构和生态农业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23];宋祎、胡木春(2009)从海南省域视角出发,对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新农村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优化生态环境、构筑和谐新农村进行了有益探索[24];刘雪艳、孟祥德(2011)指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能否实现全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5]。   (4)人居环境视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许景伟、胡丁猛等(2010)通过对山东农村绿化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归纳总结出了经济林木用于人居环境绿化的诸多优势,指出经济林木是农村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26];周鑫(2011)根据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庙耳岗村和长阳镇保合庄村的实际,从农村居民的角度出发设计了问卷调查并实地考察了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归纳影响村民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子[27];周侃、蔺雪芹、申玉铭等(2011)通过对北京市首批市级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的问卷调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以来京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要素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水平[28],从人居环境的视角研究农村经济和环境协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三、研究述评和展望   国内对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经济与环境关系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学术界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从最初意识到农村发展与环保协调的重要性,到注意到二者的相互作用,再到有意识地引入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生态产业等新的概念和模式,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实践也不断创新。   (2)一些新颖的研究视角不断涌现。近几年,探讨农村建设与农业、农村环保关系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研究的重视,对新农村量化评价、探讨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关系、农村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对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指标体系构建的量化研究等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3)区域和行业层面上的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研究上,当前主要是通过衡量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相关方法,包括能值分析、生态足迹分析、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评价等,研究区域主要为森林、流域、干旱区等单类型区和单个城市[29],针对农村区域,特别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研究颇显不足。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从不同视角开展了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对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的系统研究和综合研究比较薄弱。因此,运用系统学、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深入分析经济与环境子系统之间协同的要素和关键技术因素,进行协调度的定量分析,并设计提出因地制宜的协同模式,就成为当前及未来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循环经济案例范文7

一、引言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这种组合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大多学者都赞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的转变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等。不管如何转变,都应该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定位在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生态的承载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2010年以来,国家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制度,铁腕淘汰18个工业行业的落后产能。产业政策趋向节能、清洁生产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西主要优势产业大多属于国家限制产能产业,产业、产品和能源结构不合理,制约工业节能降耗。2010年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235吨标准煤降到2.123吨标准煤,下降5%;年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416家重点耗能企业要节约能源123万吨标准煤;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14户企业要节约能源24.6万吨标准煤;全区要淘汰落后电力产能36万千瓦、炼铁产能200万吨、水泥产能446.4万吨、造纸产能11.23万吨。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这些问题,根本途径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转变,必须从党政领导干部、金融与企业家转变开始,战略取向应遵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着力从思维战略上突破向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取向。

二、广西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比例失衡广西现有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协调、结构档次低、产业素质低、产业增值能力差,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持续发展。从产业的构成上看,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增加值在GDP中仅占有37.4%;新兴产业比重过小,2008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产值258.4亿元,占总产值的4.3%。

(二)产业结构的资源能耗偏高、效率偏低在广西重点的工业产业中,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等,特别是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电力、石化等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例,资源能耗偏高、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产出效率偏低,经济发展相对粗放乏力的特点仍较突出。1、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08年广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4%,低于全国40.1%平均水平,远低于2001年67.9%的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低收入国家48.5%的平均水平,与中等收入国家54.2%的平均水平、美国的75.3%,印度的51.2%相比,差距明显。2、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结构中,有色、冶金、重化工业比重大。产业布局和结构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和环境的投入,而自主创新技术不足等问题。由于产业技术水平低,造成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浪费,对环境和生态构成较大破坏。2009年,广西重工业增长20.1%,轻工业增长13.9%。2009年,广西单位GDP能耗1.057吨标准煤∕万元(下同),全国单位GDP能耗1.077吨标准煤∕万元,而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分别为0.606、0.684、0.741、0.727和0.76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西单位GDP能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高于东部地区,因此,在客观上要求走低碳经济之路。

三、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

(一)低碳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涵盖了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多种经济形态,旨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的变革,也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西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突出低碳排放、高附加值,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现在各国正抢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技术制高点,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在经济转型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种种气象表明,广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从“节能减排”进入“低碳”的新阶段。

(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广西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资源耗费大,集约化、信息化进展缓慢,严重阻碍了广西的工业化进程。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1、改造传统工业。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快淘汰电力、钢铁、水泥、有色、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转变广西工业粗放的发展模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2、发展低碳新兴产业。大力支持电子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低碳产业,积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对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推广和应用低碳经济技术,引领广西向新型低碳经济发展,抢占发展先机。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低碳产业不仅包括制造业、建筑业,还包括金融业和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第三产业是低耗能、低排放的行业,而且附加值高,能解决需求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增加劳动者收入等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只加快淘汰第二产业“两高一资”的落后产能,同时,更要创新技术发掘第三产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从经济结构调整入手,着重发挥服务业、物流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等低碳、高效产业的作用;建立软件、计算机与网络产品、现代通信、高技术服务业、环保、生物与新医药等重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用低碳技术改造钢铁、水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降低广西GDP的碳强度。因此,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广西产业向低碳经济方向途径之一。#p#分页标题#e#

(四)发挥政府的作用,严格产业准入制度市场自我调节和政府适当干预的有效地结合,能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调整。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做好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及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严格准入制度,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鼓励发展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具有高效益、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

(一)循环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马克思曾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中,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把循环经济作为新取向,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佳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首先,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广西的资源,一方面资源种类和数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其次,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提高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率,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再次,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性生产流程的线性经济。广西经济总量不大,主要是工业总量不大,不仅传统工业不强、不优,而且新兴产业基础也相当薄弱。广西提出建设“14+4”新型产业体系,即打造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等14个千亿元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等4个新兴产业,建设糖业、有色金属、石化、钢铁基地。到2012年,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工业化率达到2.9以上;到2015年,工业化率达到4.2以上。事实上,14个支柱产业仍然是广西淘汰落后产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到2015年,要求重点行业中半数以上企业建成循环经济企业,任务十分艰巨。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取向,路径上可以从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来推动。1、在企业内部建立“点”的小循环,全面实现减量化。引进和创新节能减排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企业改造升级,利用生态设计和现代技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绿色设计、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循环经济技术,促进企业内部节能降耗,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在生产过程之中,实现减量化。2、在产业链上建立“链”的中循环,实现企业间的废物再利用。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建成资源、能源梯级利用产业链,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利用。广西可以突出建设“14+4”新型产业体系,向园区聚集,延伸产业链条。广西贵糖循环型生态工业的成功实践,已给人们启示和信心,他们实现了在制糖、造纸过程中产生的蔗渣、废糖蜜、白泥、酒精废液、二氧化碳等废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实现“吃干榨尽”的工业梦想,年产值近6亿元,大大超过制糖本身。3、在社会层面上建立“面”的大循环,实现废物资源化。在社会各行业、产业间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倡导生态文明,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提高全社会可再生资源利用,实现资源化。

(三)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积极举措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消费、流通、分配各个领域,还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建立一个由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行体制,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面推进循环经济。1、政策驱动。对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的建设项目、企业、产业优先列入重点发展项目,在能源、资源、水、土地等生产要素配置上给予优先安排。2、产业拉动。以生产要素为基本纽带,链接和聚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企业、产业,使企业相互依存,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循环发展与扩张,形成集聚效益,拉动传统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3、集团带动。以重点集团企业带动辖区其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4、创新推动。以创新体制、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水平和科技实力;创新金融服务和财税政策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向循环经济集中。

五、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取向

(一)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由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构成的有机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应该说,从更深层次上分析,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者之间是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原则和方向发展。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原则、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观念、方向和目标,而且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即把生态文明的建设引入到经济领域的建设之中,这应该是今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所追求发展方向。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形态巨大变革,关联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是一种大趋势,始终不可阻挡、不可逾越、不可逆转;是一个大方向。

(二)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目标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这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最优组合和良性运行,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以来,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结构和效益目标;突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进一步强化了能源节约的政策导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如何应对环境与资源领域的挑战作了科学而明确的回答,不仅从更广泛的领域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而且更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中,将其升华为社会前进的新目标。#p#分页标题#e#

(三)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核心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即把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传统的工业文明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体,只有人具有价值;而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只是对象或工具,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人类是自然的主宰,自然界也就成为人类肆意征服的对象,这就是工业社会“人类中心主义”,它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严重对立,从而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目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就是这种价值取向的后果。生态文明哲学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既有斗争性(人类索取自然),又有统一性(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并以统一性占主导地位,人可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统一性)。生态文明价值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种群对于其他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人的存在不但要对社会、对他人负责,而且也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承担义务和责任,才是体现人的价值的全面性。生态文明的道德观认为,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要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人们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目的。

循环经济案例范文8

1.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2007年高速公路新建20295公里、改扩建1759公里,主体工程永久用地共15.267万公顷,新增占用耕地共6.967万公顷,不可否认的一个问题是国内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势必会加剧我国耕地资源锐减的现象。另一方面工程建设便道、建设材料混合场、公路原材料堆放场等一些临时用地同样会使该处土地表层植被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公路运行周期内会逐渐影响周边地方的土地功能产生变化,比如会造成该地农业生产用地逐渐转变为具有商业性质的服务型用地,严重影响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

2.不可再生沥青材料的大量消耗。国内目前大部分公路路面使用材料是沥青,据实际工程资料显示每公里公路铺设将会消耗多达23吨的沥青材料。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石油资源匮乏,人居石油存储占有量仅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石油消耗量主要依靠对外进口,国内石油进口量占消耗总量百分比从1993年的6.3%增加到现在的59%,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破坏生态环境。公路施工过程中会导致不同程度环境污染问题,不科学、不加治理与保护的公路建设与施工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比如公路建设中为满足施工要求大面积进行土石方挖掘就会造成当地绿色植被破坏、水土资源流失、河道阻塞和地形变化等问题;除此之外还会阻断生态系统的连续性,破坏当地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物种之间食物链的流通,破坏生物和谐的生存环境。

4.损害人类健康。公路施工过程中沥青等施工材料的高温混合搅拌、运输铺设等操作将会使其中含有的苯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的挥发与扩散,会对施工技术人员产生一定的健康损害;施工建设材料运输与公路运行过程中掉落物、滴落的油料等有毒有害物质都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二、循环经济理念在公路工程中的运用与案例分析

1.公路边坡防护技术的实际运用(以福建省道206德化城关至赤水路段边坡防护工程为例分析)。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新兴公路防护技术,它将公路建设、岩土质量监测、生物科学等多项技术融合起来,对公路路基周边的动植物种类与绿化带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培养,使植被能够在路基周边自生自长构成高效、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对公路养护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省道206德化城关至赤水路段的边坡防护工程就是实际运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该工程2004年7月开工,工程周期为7个月,工程养护周期为2年,现阶段该地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公路边坡防护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并且能够与周围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赞扬。通过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可以看到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具体施工虽然操作复杂、要求高,施工技术综合性强、后期维护成本较大,但是该项技术取得防护效果非常好。同时,施工周期较短施工成本较低,对于维护公路周边生态环境稳定效果明显,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化利用又能实现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是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公路建设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陈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以泉州城市道路路面改善工程为例分析)。公路运行一定周期之后沥青路面损坏现象不可避免,因此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沥青混合料,一方面废旧沥青材料的堆放将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还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还会造成沥青混合料的大量浪费;因此,运用公路路面再生技术重复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材料铺设公路路面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科学高效化利用,还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费与环境污染,是现代循环经济理念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又一具体运用。泉州城市道路路面维护工程采用的就是运用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养护,该工程的施工特点是采用施工机械进行高效化的利用且没有使用任何一种再生添加剂实现废旧沥青混合料的百分百利用,节约路面维护成本达50%,目前该技术项目运行状态良好且正在进行阶段性的路况性能测定。

3.公路垃圾回收砂石再利用技术(以泉州市公路局惠安分局回收公路垃圾中的砂石再利用为例分析)。随着道路里程的增加和人流车流量的增大,公路垃圾也在成比例地增加。由扫路车清扫收集的公路垃圾,大多不同于生活垃圾,它主要由泥沙、碎石、破布、饮料壳及塑料物等一些不可降解的建筑垃圾组成,无法采用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处理,所以,城市垃圾站均不愿回收公路垃圾,造成公路垃圾处理十分困难的局面。然而,利用“公路垃圾分离处理设备”对公路垃圾进行处理,将公路垃圾中的主要成分砂石经过分捡、清洗后,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既解决了公路垃圾堆放困难,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惠安公路分局从2012年3月起利用“公路垃圾分离处理设备”对清扫车清扫收集的公路垃圾进行分离处理,两年来共回砂石近2000吨用于路面修补和其他生产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