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业培训范例

农业职业培训

农业职业培训范文1

在新时期,加快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业是中央国务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现代化农业、确保国家农业后继有人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以云南省富源县为背景,探讨了该地区在现有农业农民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并从农民农业职业培训和教育两大层面给出思考策略,希望快速推进云南省农民的新型职业化发展步伐。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云南省;对策

云南省富源县以中山山地为主,非常适合农林牧业发展。从现实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该县从2010年开始每年农业财政收入都照比前一年平均增长20.22%左右,农业化程度相当高,整体态势发展良好。但伴随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富源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向非农产业,这就导致了县内农业的兼业化、空心化现象出现,农业从业人员严重老化,劳动力出现不足状况,从县内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极度影响其农业推进进程。为此,在2013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也对我国与富源县相似的大部分地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要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化农民及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意见,希望为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科学专业技能、有管理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进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农民大量流失问题。

1云南省富源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1富源县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富源县是云南的先进农业县,所以在多年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农业教育经验,例如以富源县农广校为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就已经在劳动人事、农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就,真正实现了以分类培训为主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了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园,包括农家书屋在内的农民教育机制,充分满足了县内农民在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及农业运行机制方面的不同需求。另外,县内也充分运用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以重大农业工程做引导,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到2016年,富源县农广校已经累计开拓了14个专业,学员超过1500人,学员“三率”(学员智力参与率、课堂时间利用率、教学目标达成率)也在全省内都排名靠前。可以说,富源县所实施的“绿色证书工程”真正达到了农业教育目的,其中“绿色证书”教育培训120期,总共培训学员10300人,其中有58%获得“绿色证书”,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转化,为富源县农业发展再上一个台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1.2富源县传统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以富源县农广校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发展快速,但实际上该县在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教育层面还是存在问题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第一,在富源县的农村劳动力群体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了总数的80%以上,这就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因为大部分农民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思想观念也相对保守,所以在接收培训方面意识并不强,这使得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农用技术不能被广泛普及。第二,富源县及云南省各级相关部门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迫切性,虽然每年都有新开设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课程,但实际上其教育工作与部门统筹配合并不是十分有利,支持程度也远远不够,仅有少数农民能够真正完全掌握教育内容并实现职业化转化。这就依然需要农广校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争取更多方面支持,同时寻找更多突破切入点,进一步落实实际,搞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第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属于公益性非盈利事业,所以它必须依靠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的财政支持。但现实状况是目前农广校的培训软硬件建设水平还并未达到标准,在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和补助方面还依然存在资金缺口。再加之农广校在“双师型”师资力量方面储备不足,这也严重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深入展开。第四,富源县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方面还并不成熟,存在一定的媒体教育资源与教学实际环节脱节问题。例如县内目前的数字化多媒体资源开发就还不够丰富,在资源共享与业务交流机制方面也存在偏差。这就让农广校的整体教育体系缺乏结构层次性,造成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与实际预期存在较大差距,还未能全面适应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标准需求。综上所述,富源县在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制,丰富教育体系的同时也依然存在问题弊端,需要进一步深化丰富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内容,才有可能有所突破[1]。

2富源县加快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相关对策

如上文所述,应该从农民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职业培训两大层面来给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相关对策。

2.1农民农业职业教育层面

首先,要加大对富源县农业职业教育的财政倾斜力度。目前富源县内以中等职业教育水平为主,许多家庭也属于中低收入水平,所以农民不愿意再拿出更多经费来承担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经费。为了解决这一经济问题,云南省及富源县政府应该共同出资设立助学金,推动县内农广校助学政策,对农广校正式学籍学生实现全日制教学,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学员的学费开支。从资助范围来看,可以将原本对学员的资助面积从5%扩大到60%,根据情况酌情实施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发展解决经济后顾之忧。其次,要着力培养职业农民教育师资团队,改善农广校知识教育系统陈旧和教育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就目前农广校的状况来看,它的生师比为30:1,这一比例不符合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生师比16:1的标准。所以富源县农广校应该积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问题,通过提升职业农民教育办学条件和教师福利待遇来吸引更多有学历、有实践经验的职业教师参与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当中,形成坚实有力的师资力量支持。最后,也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促成新教育办学模式,争取从多个角度来提升学员的专业实践能力。应该将学生带到农业企业、农场等等参与生产实践,完成所指定的农业生产课题,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并寻求技术提高,丰富自我见识。再者,产学研结合也能为农广校带来更多资金支持,再配合对县内农业发展的直接支持,这让农广校更有能力挖掘职业农民教育内容,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优势,使产学研结合节奏推进步伐越来越快[2]。

2.2农民农业职业培训层面

第一,要创新农业职业培训技法,更进一步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富源县农广校应该将田间农业实践作为一种参与式农民农业培训模式加入到教学过程中,与传统课堂理论教授形成遥相呼应,体现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优越性。在教育内容方面,应该以弄技术推广为主,发展农民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意识,并教育他们针对县内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来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丰富他们的农业知识层次,真正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完美融合起来。第二,要依托富源县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某些农业企业开展农业职业培训教育。让农民学员更多参与到职业培训项目中,例如职业院校、农广校、农业推广机构当中,形成民间农业机构参与模式。针对这些校企合作来研发新的农业短期培训项目,例如“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项目”,联系多家县内农业机构来承担各种短期农业培训任务,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从社会、农广校等多个角度来提高县内农业劳动力素质,也鼓励社会上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都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当中,形成教育合力[3]。

总结

从本文的研究思考可以发现,像富源县这样的农业县若想实现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构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水平是关键。目前富源县还存在农民教育投入不足、城乡差距过大、面临城镇化农民迁移等问题,所以县内相关部门一定要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视为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寻求长远发展,从教育模式上改变思维,创新职业培训模式,真正扎根农村,以培养技术娴熟与管理意识先进的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长远发展目标。

作者:杨丽华 单位:云南省富源县农广校

参考文献

[1]韩娜.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94-115.

农业职业培训范文2

关键词:脱贫致富;互联网;新闻传播;逻辑生成;职业培训

脱贫攻坚是国家实现百年奋斗的标志性指标,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的与要求。在哲学的范式下,确立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中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线分析新时代农村脱贫致富的现念。本文拟从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中农村职业培训的逻辑生成视角进行分析,通过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改变农村传统职业教育的做法,建立农村贫困落后地区的脱贫致富的路径,呈现出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和跨界合作共赢的方式与方法,以此促进农村贫困落后地区的脱贫致富的典型培育与推广,是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之举,是助推国家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必由之路。

一、脱贫与致富: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中促进农村职业培训脱贫致富内涵本质特征

贫困是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等三个角度来认识的,贫困一词并非特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本文贫困主要从指经济层面来研究,包括收入、消费以及能力等低下等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区分贫困与非贫困的状况,确定贫困的划分标准。

(一)农村贫困线标准的内涵实质。1.贫困线标准。区分贫困与非贫困的标准是贫困线,贫困线是根据最低食品支出费用与食品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比率,通过量化指标体系,结合评价对象的基本要素,计算出最低食品支出费用。世界确立贫困线标准使用恩格尔系数法,通过食品消费支出与居民总支出的比值高低计算,比值与生活水平成反比。2.地域不同贫困线的标准。以特定群体收入为界,贫困居民为不同地域存在一定比例低收入居民为标准。贫困内涵是相对的,贫困线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贫困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3.农村贫困线的标准。农村极端贫困线是通过纯收入与粮食生产数量为比照,计算出农村人均纯收入,即是农村贫困线的标准。

(二)农村职业培训的内涵呈现。1.职业培训的内涵。劳动保障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培训的核心要素。国家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使职业培训的地位和作用从法律上得到了保证。2.农村职业培训体系。农业技术技能标准、职业技术技能等级及鉴定、农业职业技术技能竞赛和技术技能人才表奖等方面组成。3.不同种类和不同层级的职业培训。农民农业生产岗位培训、农民工城市就业前培训、农民工转岗培训、农业科技培训、种植养殖培训等,分为初、中、高、技师和高级技师等职业培训。

(三)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中职业培训农村脱贫致富内涵的生成。1.新媒体传播互联网新时代。互联网传播中新媒体传播全民网络化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对微信、QQ、APP、互联网+[1]、网络直播、网络代言、网红等社交媒体营销平台有了充分认识和实际运用,在新媒体营销方式带动下,名人效应和网红不断出现,淘宝、京东、微商、代购等平台与空间打开了农业产品的营销模式,促进了农业高速发展。2.互联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与城市的发达程度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农村缺少平台和多维经济发展渠道,许多特色农业产品滞销,特色不能充分体现,还由于农村贫困地区交通和网络体系不健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互联网农产品营销薄弱,怎样通过新媒体互联网新媒体营销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国家农村脱贫致富战略十分重要。3.农村互联网培训脱贫致富。根据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和农民个人从业需要,农村互联网培训分农业和非农业技术技能培训[5],农业培训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科技、农业管理等培训;非农业培训如:饭店服务与管理、美容美发、家电维修、信息技术、烹饪、采选矿技术、爆破、筑路和国内外劳务输出等专业培训。

二、脱贫与致富: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中对农村职业培训脱贫致富培育思想文化的逻辑生成

从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的逻辑发展历程来看,农民培育思想文化为脱贫提供了源动力,独特的农村农民思想文化构成了贫困农民致富基本本质。

(一)农村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文化类型。1.农村互联网新媒体实然类型。根据农村互联网传播的实际情况,进行国家政策法规宣传、脱贫致富经验介绍和方法、农产品营销和养殖技术等方面。按照区域农村特点如实描述的类型。2.农村互联网新媒体纯粹类型。依据农村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设置一定的参数,按照特征参数,通过区块链上链,大数据归纳优劣的类型。3.农村互联网新媒体应然类型。由于农村互联网新媒体独特特征,理清和梳理实然性,形成关键性的类型。

(二)农村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思想文化的生成。1.农村互联网传播思想文化的生成。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思想必须是按新时代国家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总体思想,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满足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农民农业发展的信息需求,传播正能量展示政务动态、精准脱贫典型案例、农民个人风采录等文化[2]。2.农村新媒体传播内容文化的精准性。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中,农村存在传播内容重复同质、单一信息来源、从上至下传播,往往有精准性较差的现象,同时存在传播内容及时更新速度慢、缺少长期跟踪报道等特征。因此,农村新媒体传播内容要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和扶贫信息,树立致富带头人,立足新媒体精准扶贫。

(三)农村职业培训脱贫致富培育思想文化的呈现。1.农村职业培训培育思想文化的生成。思想文化是社会文化中主要形式,思想文化是农村职业培训的精髓。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核心思想文化,体现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在产品设计全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理念[4],是农村职业培训不可或缺的宝贵思想文化。2.农村职业核心能力培育训练的呈现。根据农民就业需要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在农业职业生产活动中要促进个性的素养培养的训练与发展,农村培育思想文化为脱贫致富发挥重要作用。

三、脱贫与致富:互联互通促进农村职业培训精准扶贫的逻辑生成

精准扶贫概念始终处于不断丰富发展之中。按照的“五个一批”“四个切实”“六个精准”的指示精神,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可分为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完善精准帮扶措施和管理手段、强化精准考核目标等三个方面内容[3]。

(一)互联互通精准识别贫困户呈现的逻辑起点。1.互联互通精准识别贫困户。通过互联网系统、大数据和云计算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对贫困户剩余劳动力进行逐人登记造册、建立网络信息卡、精准理清性别比例、年龄段、文化素养、就业创业等情况。有效制订个性化精准职业培训生成,利用真实可靠信息,才能最大限度脱贫攻坚致富。2.互联互通大数据精准服务贫困户。确定贫困户后,建立互联互通大数据平台,形成帮扶贫困户大数据智库,精准服务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互联互通精准识别致贫原因职业培训消除贫困的作用。1.互联互通精准识别致贫原因。根据互联网信息系统,对贫困户致贫进行原因分析,找出致贫的关键原因,从根源上消除贫困。2.职业培训消除贫困。在精准识别出贫困对象、找出致贫原因后,通过农村职业培训精准帮扶,同时制订因地因人相关扶贫政策,务实求新、真正起到脱贫致富的作用。

(三)互联互通贫困户精准考核的更加注重效果。1.互联互通贫困户精准考核。通过信息技术的互联互通的精准考核,精确评估评价扶贫基本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和精准扶贫实施成绩等。2.精准考核成效。精准考核涵盖制度、标准、成效、量化考核指标等,农副产品价格在农业经济发展处于重要地位,由于农副产品种类繁多,分布地域广泛,产品价格不断变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为贫困户精准服务。强化量化考核脱贫致富的工作绩效,强化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效果。从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中农村职业培训教育扶贫的模式,我国的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脱贫致富人口数量逐渐加大,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普遍得到了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如何通过互联网新媒体职业培训扶贫效果更加凸显,脱贫致富的措施更加科学合理、精准有效,脱贫摘帽不是最终目的,职业培训脱贫而不再贫困,地区走上不再返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建设美丽新农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解梅娟.电商扶贫:“互联网+”时代扶贫模式的新探索[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6(02):12-15.

[2]况培颖.精准扶贫下返乡农民工创业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8(18):20-21.

[3]龚芳.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新媒体营销》课程内容体系研究[J].电子商务,2017(05):76-77.

[4]杨克.面向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0.

农业职业培训范文3

(一)农民所处的社会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度明显,土地农转非增速,土地征占规模不断增大。相应地,农村失地农民人数激增,这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问题。然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平均接受教育年限却较短,他们较低的文化素质明显难以适应现代农业或者城市生存的发展要求。最重要的是,绝大部分农民严重缺乏职业技能,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即使有很好的就业机会,其职业技能也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相当一部分农民处于失业状态,失业农民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即使在政府扶持下,一部分农民勉强实现就业,但大多也是从事脏、累、苦、险和低收入的行业,以非正规就业为主,工资待遇低且工作稳定性差。因此,农民亟待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创造和把握再就业机会。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职业培训现状

1、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基础条件差。目前,农民职业培训主要是政策导向性,一些农民培训机构的培训场地和培训设备简陋,培训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象征性地完成培训,培训效果不理想。虽然国家对于农民培训方面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设施建设需求经费巨大,这些费用远远低于实际需求。

2、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不稳定。目前,大部分农民培训教师缺乏相关信息技能培训,教育观念较为陈旧,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不够,缺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培训工作所需的理论及实际操作技能。政府部门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加上农民培训教师工资拖欠严重,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

3、网络培训资源分散且不足。目前,针对农民培训的网络信息体系还不完善,符合农民需求的培训少。目前,农民培训对象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在家务农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是新农村背景下的新生代农民;二是打算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户籍在农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打工为主要收入的农村劳动力;四是从事农、林、渔业、种养殖为生的农村居民。在对农民实施培训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和已有技能基础等个体特征而采取相应的培训策略。培训课程也没有根据农民的具体需求进行分类,导致农民培训项目基本雷同,均是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烹饪等脱离实际需求的培训内容。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民培训中的应用与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农民培训体系

在农民培训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新的探索,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应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合理安排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用到的相关硬件环境、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问题。政府对农民培训要统筹规划,省农、林、渔业等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同时,整合农业职业院校、乡镇成人学校、农民培训机构等培训资源,在高等农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乡镇农民培训机构中开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农民培训班。应对农民培训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农民培训效果建立奖励与考核制度。强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农民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跟踪工作,加强培训的督查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二)建立农民培训专项基金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培训需要相应的多媒体教室及网络设施,而这些设施配备需花费较多的经费。参加培训的教师也需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这些都取决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的支持力度。目前,国家对农民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所以,除了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外,还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地市级政府部门以及个人参与到农民培训项目中来,从而保障稳定的经费来源。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可根据各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现代教育技术资金投入。对经济较发达地区,可进一步鼓励企业、民间团体作为培训主体,参与培训实施的全过程,以保障农民培训中现代教育技术人力、物力的充足供给。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河南的农民培训主体除公办培训机构外,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按国家规定也可参与农民培训,因此,呈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培训教师包括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总的来看,教师层次良莠不齐。因此,应该加强培训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以及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应多渠道广泛吸收培训师资,聘请社会上的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等兼任培训教师,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农民培训师资队伍。

(四)重视农民培训教学资源开发

现代教育技术与农民培训课程的有机整合离不开农民培训教学资源的开发。首先,农民培训内容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及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农民工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要安排培训内容,并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组织人员针对培训内容开发多媒体或网络教学资源。此外,还应开发适用于小组协作学习及个人探究学习的教学资源。

(五)加强农民培训的个性化与互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网络的应用,利用网络平台对农民进行培训是农民培训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网络对农民进行培训,应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体现培训内容的个性化,参加培训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以及培训需求来选择相应的网络培训项目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追求个性的同时,农民学员还应树立较强的社会合作意识,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相互配合,不断调整合作方式以改善合作关系,以适应社会化职业需求。另外,网络培训平台还应开发网络辅导答疑系统,鼓励农民应用即时通讯软件、电子邮件、博客等进行聊天、文件共享、文件传输等,随时与其他农民进行广泛交流,让农民通过电脑网络或手机网络随时都能方便接受到专业的答疑。

(六)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农业职业培训范文4

关键词:职业农民;农民培训;职业教育

1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

2018年2月4日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我国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任务与要求,进一步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并对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给予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正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转型,农民对农技知识要求越来越高,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也将进入快速推进阶段。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评估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农民培训课程的现状,而且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追求高端农民培训课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农民。其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内涵,既要农民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也要农民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质、科技文化素养等能力,能够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变迁,而使自身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要想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1]。发展农业现代化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较大,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现代农业的实施者。但现实是农村劳动力缺乏,因此,加快培育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应该做深做实做细。要统筹城乡经济全面、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剥离农民身份属性,让一部分高素质的农民愿意留在农村创业,推进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2存在的问题

2.1农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对于我国农民的各类职业农村技术教育也飞速发展,同时在我国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数量的增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太多,目前农村的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2]。

2.2农民的技能水平低

我国农民受教育和技能水平基础薄弱,农民的技能水平与城镇及国外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据科协公布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公众和科学素养水平达到4%左右,而农村居民科学素养水平只达到0.7%,农民科学素养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约有4.9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大多数农民还只是凭着传统、落后的农业耕种知识进行劳作,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2.3农民的现代市场经济思想意识偏低

长期以来,因为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的程度问题,我国农民市场意识淡薄、竞争能力弱、缺乏进入市场的动力,与现代市经济极不适应。由于文化素质低,绝大部分农民不懂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能根据市场规律生产农产品,常常产生困惑和盲从,不敢介人市场,即使勉强进人,绝大部分都成为了市场经济的牺牲品。

2.4农村实际从业人口素质较低且难以提升

现如今的农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农民背井离乡,奔赴各大城市打工,目前留在农村的人员大都是老人、儿童和妇女,这些人构成了我国农村劳动的主力军,依靠这些人难以提高科技水平,农业科技难以推广,致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削弱,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如何留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是目前农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3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方向

3.1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

总结已有职业农民培训方面的典型经验,立足我国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符合实际、可操性强、理念先进的基于职业教育的培训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要认识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公益性,是政府责无旁贷的,各级政府要加大培养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要树立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重视农村实现技术人才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这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要重视的。

3.2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际,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的实施路径以及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和培训机构在培训时要统筹管理、科学规划、层次分明地搞好农民培训,依照“学以致用,按需施教”的原则,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对农业实用技术、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培训;在培训时间上,根据农作物生产特点提前培训,更要抓住农闲季节安排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多采取课堂集中培训、下田现场指导、农村远程教育等方式。有竞争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培训机构为了能够留住学员,必然着重考虑农民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培训方式,必然采取新型职业农民切实需要的、针对性强的、容易接受的实用技术,减少了很多假、大、空理论,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以此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的形成。

3.3吸引青壮年参与农民职业教育

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式农业生产与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壮年农民参与农业生产与经营,改变现在农村都是留守妇女和五六十岁老人的现象。青壮年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高,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积极参与农业生产与经营中来,农民培训有了好的培养对象,才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

3.4使用远程教育开展职业农民教育

远程教育可以在传统农民职业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客服在地域和时间上的不便,利用远程教育自身的优势,形成高效,快速地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机制,能够有效的传播农业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知识。同时,在我国偏僻地方的农民可以在现有的网络资源下随时接受各种教育资源,从而提高我国农民对于农业技能的知识学习。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农民素质。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分加大投资,积极创造农民上网的便利条件,让农民能够随时随地上网学习所需知识。

3.5深入开展法制教育

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观念。针对我国农民法制观念淡薄现状,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及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只有培养了“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保证农村建设的稳步向前。

4结语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带头辐射影响,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条件。因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研究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海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4):26.

[2]陈慧.创新农机培训方式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J].农民致富之友,2019(03):98.

[3]徐松根,陈建华.嘉兴市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术培训需求调查[J].现代农业研究,2019(01):15-18.

农业职业培训范文5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需要提高质量,农业转移人口也要进行深层次的培训,阐述了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一个阶段,在坚持以人为本培训过程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水平的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培训模式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模式;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将来我国发展战略中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城镇化伴随的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由农民转为市民;农业人口如何更好地向市民转变,关键在于搞好农业人口的职业教育培训,便他们掌握适应城市生活的一技之长。因此,对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培训,其支撑服务体系如何构建,将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工业革命进程中的英国是城镇化的发端。城镇化别称城市化,即农业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转移,把农业人口转变为市民、把农村转变为城镇逐步扩大城镇化规模的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密集发展的过程。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提及和重视,政府在制定重大发展决策时以人为本的理念也经常引用。发展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以前粗放的使用土地和滥用能源中转变为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发展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促进地域城市群之间的协调配合;另外,发展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侧重于关心“人”,应该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宗旨,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正确面对和处理城乡二元矛盾、交通拥堵、房价高、社区服务差等问题。

1.2城镇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新型城市化不能光靠政府的政策指导,要明晰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展城镇化要依靠市场规律,在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协调好政府之外的资源。政府要正确定位,做好制定政策和宏观监督的作用,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政府和人们的矛盾,从而充分发挥人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另外,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也可以不仅仅只依靠政府贷款,可以适当地扩大资金来源,增加一些直接融资的手段,例如债券和股票交易,形成政府、民间和个人等多渠道融资。

2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2.1城镇就业人数稳定增长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规模快速增进,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农村转移人口中,一类是户口在农村但长期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人群,他们大多是渴望城镇更好的就业发展机会、生活、教育和医疗等,这类人群主要有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组成;另一类是户籍在城镇,原来土地被征用的人群,这一类人所占的比重较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2012年末的4.09%;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2012年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

2.2土地城镇化先于人口城镇化

一直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发展往往是粗放式的土地扩张,在“土地生财”、以发展城镇化提高工作业绩观念的指导下,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发展相对侧重发展水平,忽视发展质量。国家统计局统计了从1990年到2011年城镇化发展状况和人口城镇化发展情况,1990年我国的城镇建成区面积12856km2,城镇人口数30195万人,在20世纪末,全国的城镇化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4.5%,土地的城镇化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8倍。截至2011年,我国的城镇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43603km2,城镇人口数增加到69079万人,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26%增长到2012年的53%,伴随着城建区和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但城镇化的建设明显忽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规律以及环境协调发展、城市功能区布局,盲目强征强盖,许多政府强征农民土地的新闻见诸报端,好多居民房建造了没人居住或者建筑配套设施简陋,使得花费高昂的居民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城”。

2.3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发展质量落后

近几十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号召下,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4%,但是我国的城镇化率低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近30%,同期低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规模激增的条件下,相应的配套设施发展不完善。不能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如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户籍、资金等条件限制,与城镇居民平等的享受上述服务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3加强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是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必要条件

3.1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是每个农业转移人口的权利

20世纪70年代,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系统阐述了终身教育思想,指出教育应当贯穿人的一生各个阶段,接受各种教育直到生命的尽头。第2届国际TVE大会也提出了“全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口号,号召职业教育要面向所有人,接受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这种思想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和农业转移人口接受职业教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如今,随着我国对教育的巨大投入和支持,人们接受的教育水平普遍偏高,一般的知识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技能的学习也显得更加重要。职业技能的培训能够满足广大的农业转移人口的需要,能够让他们在城镇“进得去”。

3.2职业教育培训能够使农业转移人口立足城镇

职业教育培训目标更明确,侧重于提高培训对象的技能和文化素质,可以说是最见成效的教育投资方式。农业转移人口往往在农村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低,技能缺乏,在转移城镇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带有盲目性,缺乏长久的职业技能规划。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势必要组织合理有效的针对农村转移人口的技能培训项目,职业教育培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明确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只要能让农村转移人口看到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可观的收入,农村转移人口就能更好地在城镇立足。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4.1法律不健全,政府关注度不够

至今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没有统一独立的部门组织和监管,现阶段实行的是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措施,每个部门都设有各自的管理体系和规划纲要,在组织和监管上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条文。目前,我国政府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再培训问题出台了各种规划纲要和通知,例如早在2003年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2009年和2010年教育部分别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规划和通知都明确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做好农民工培训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尽快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但是在涉及到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方面却没有提及。另外,在已出台的一些关于职业技能的法规如《农业法》《宪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中也提及了受教育者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提及了增强农民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方面的内容,但是均缺乏具体可操作实施的条款。

4.2教育机构单一,形同虚设

现在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通常由教育部、农业部等部门共同管理,各种监管部门各自为政,都设有各自的培训规划,但是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合作,培训机构形同虚设。另外,职业教育培训没有充分引入市场培训体制,缺少民间培训力量的准入制度,没有发挥很多涉及农业的企业、农村合作社、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的培训和宣传力量。有学者对江苏省13个省直辖市的37个行政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4.9%的农民没有接受政府机构的职业教育培训,他们认为政府的就业培训工作做得还不够;有51.9%的农民获得就业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收看电视;有近48%的人不知道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哪里[1]。

4.3培训经费少,缺乏资金保障

首先,现阶段我国《规划》里规定,农业转移人口的再培训经费由三方即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支付。虽然从2012开始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占GDP的4%,但是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在高等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投入少之又少,界定模糊。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数量庞大,多是欠发达地区,所以人均培训经费欠缺。其次,我国政府虽然规定了用人单位有对农业转移人口培训的义务,但是因为各种情况和原因,用人单位不愿意把收入所得的一部分用于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培训投资。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流动性大,且很多所从事的工作为简单劳动技术工作,用人单位考虑到成本或缺乏长远规划不愿拿出资金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技能培训。最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没有足够的资金担负再培训费用。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平均工资低,再加上农民工工资缺乏合理的监管制度,很多农民工存在工资被推迟发放和克扣的情况;外出转移的农业转移人口多为男性劳动力,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通常肩负整个家庭的教育和生活开支费用,所以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不愿意把收入所得投入到职业技能再培训上。

4.4教育内容单一,实用技能少

在现有的实行的职业教育培训中,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通常与职业技术院校合作进行,教育内容陈旧,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培训的项目多与农业转移人口所急需的岗位不吻合,农业转移人口通常是从事简单的手工业者,但是陈春霞等对江苏职位急需岗位的问卷调查结果可知,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工、技师是社会急需人才[2],但是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相关培训的内容却很少。培训项目缺乏针对性,马建富指出,只有17.2%的农民认为对“教学内容很有用”,“部分有用”的农民有60.4%,“教育内容没用”的农民有22.4%[1]。

4.5农业转移人口自身认识不高,观念陈旧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受小农意识的影响,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缺乏主动性,甚至存在一批人坚持认为职业教育培训无用论,或者缺乏长久发展的眼光,舍不得把资金投资在教育培训方面。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信息可知,我国的农民工文化水平多集中在初中,随着学历的提高,所受教育的人群相对较小,但是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所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5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水平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末端,是由农村人口汇集建设新城镇的起点。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如何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入新型城镇、在城镇“留得住”并且“有尊严”地活下去,如何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水平,需要在农业转移人口职业培训时做好如下工作。

5.1国家要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城镇化发展的好坏需要国家政府的实时控制和引导。伴随着改革开放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机,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和文件保证城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但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早就经历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过渡,发达国家有一系列的立法经验值得大家借鉴。英国是最早经历城镇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政府分别制定的相关法律条文有《失业工人法》《技术教育法》《产业培训法》《就业与训练法》《农业培训局法》等[3],这些法律都规定了对失业人员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为失业人员安排就业计划和提供社会保障,规定了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设置、评估、财政等涉及的相关问题。日本政府颁布了涉及到具体实施办法的法规,包括《社会教育法》《青年振兴法》等,其中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中明确规定,为“使农业从业者及其家庭生活得到适当的职业,以利于家庭农业经营相关者生活稳定,必须采取措施充实教育、职业训练和职业介绍事业,振兴农村地方工业,扩充社会保障”。此外,职业教育大国德国很早以前就制定了相关法律,这些法律规定了“双元制”的教育模式。我国应该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的法律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例如,在国家监管层面、企业培训方面、教师准入方面、资金来源方面都应做好具体详细的法律法规。

5.2资金支持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的关键点

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在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资金问题上采取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政策。但是面临各种现实资金不足问题,在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上各方面的组织者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家要制定财政政策,对农业转移人口实施资助和保障,实施农民工职业培训配套的资助政策。这种财政政策能够体现教育公平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对全国的职业教育培训具有导向作用。国家在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上要因地制宜,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试点进行免费培训制度,公共基础课程和高技能培训课程收费标准可以进行相应调整。此外,国家还须要调动企业和民间的力量、中介机构、农业转移人口积极性,充分运用市场竞争规律,提倡资金来源多元化。政府应该规定企业必须拿出一部分收入所得进行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消极完成任务的企业进行罚款,对表现优异的企业进行资金奖励。

5.3建立多方面的监督考核制度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独立的监管部门,在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准入方面做好监管工作。合格的职业教育机构应该具有合乎国家资格的条件和设施,具有组织性、规模性、信誉性。高质量、有特色、高技能、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机构是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水平的保证。其次,要建立职业教育机构教师的准入制度。职业教育培训的教师所面对的对象与在校学生不同,所教课程和课程计划也具有特殊性,所以在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进行招聘和资格考试中要与传统的教师选拔不同,评判奖励标准和教师编制也要相应地改变。最后,要对接受培训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系统的监管和考核。我国现阶段在农业转移人口的考核上面临的人口流动性大、培训不系统,对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尝试建立学籍制度,对每一个培训人员进行学籍编号,建立档案,禁止中途无故辍学。另外,在农业转移人口的考试制度上应该严格管理,对顺利考取证书的学员实行奖励。

5.4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前沿化

要倡导培训模式多元化,培训方式要因地制宜。例如,在中国北部和南部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别,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对象也常常因为工种、工作时间、个人情况等原因要求实行有计划的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此外,除了传统的“师徒制”培训模式外,还应该提倡适应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培训,我国现在正在尝试发展“企业培训与开发模式”“公共职业培训模式”,我国农业转移人口众多,只有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模式才能满足他们再教育的需要。在面对我国职业教育培训内容滞后、空泛,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对称、不实用的特点时,要依据市场需求从课程模式、课程实施和评价方面进行改进。在改革职业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改进经验,把科技技术运用到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从土地脱离转移到城镇,他们通常技术性水平、素质水平低,意大利和韩国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都经历了类似的阶段:农业转移人口重新选择就业时往往优先选择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和建筑业。他们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为依托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

作者:刘志兵 李洪辰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32-36.

农业职业培训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农民培训

进入新时期后,国家日趋关注农业农村的发展,先后将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制定出来。而农民群众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影响到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需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与能力,从人才层面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1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必要性

人才供给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群众占据着主体地位,只有充分依靠农民,方可以促使各项建设任务得到顺利完成。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村产业,如休闲旅游业、现代种养业等,这样将会对农民群众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经济学层面分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要素涵盖土地、资本、劳动力、资源等,而劳动力占据着核心地位,会对其他要素功能的发挥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持续提升和供给劳动力,方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步伐。因此,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工作的实施,将具备专业技能、生产经营能力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出来,大力改革、升级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从人才角度推动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1]。

2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发展路径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复杂性,为进一步改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效果,需在完善外部培训政策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农民自身成长的积极性,以便促使教育培训质量得到提高。

2.1完善培训体系

第一,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政府需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对多元化教育培训体系进行构建。要引导地区周边的职业院校、农业企业等多类主体深入参与进来,协同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在具体实践中,要对培训机构进行合理选择,将公平、公正的原则贯彻下去,对选定机构的视野进行拓展。通过政策等手段鼓励一系列社会力量投入进来,促使农民教育培训的活力得到增强。要积极建设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充分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力量,促使农民实训基地建设成本得到减少。同时,可与周边市县的实训基地加强协作,这样实训基地的选择范围可以得到扩展,进而将类型多样的实训基地提供出来,充分满足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训需求。确定过培训教育机构、实训基地后,每年需将考核工作落实下去,如果考核结果不符合相关要求,则要督促相关主体进行及时整改,以便促使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得到保证。第二,加强多部门协作。为促使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瓶颈得到打破,需将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主体相结合的投资机制建设起来。同时,构建部门联动机制,将沟通平台搭建起来,促使职能部门能够对资源进行统筹协调与利用。此外,每年可将讨论会议组织起来,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实施情况进行探讨,进一步调整相关政策。

2.2明确培养对象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面向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即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在培养实践中,需结合农民群众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人员要将摸底调查工作深入实施下去,依据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向,结合重大工程项目,将培养对象数据库科学构建起来。结合培养对象的客观差异,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等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机制进行构建。如针对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等培养对象,由于这些群体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因此需将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组织起来,帮助这些人群对生产经营方面的先进理念、技术等进行掌握。针对基层农业生产者、小农户等群体,则需将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起来,重点传授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而部分群体主要从事农业产前、产后服务,需将休闲旅游、新型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教育重点,对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进行构建[2]。通过明确与划分教育培训对象,可有效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满足不同群体的发展需求。

2.3优化教育内容

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目标后,需依据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与产业需求,对人才培养内容进行科学设置,要无缝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这样教育培训工作方可以真正对接新农村建设战略,将符合新农村建设需求的优秀人才培育出来。第一,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重点,由于各个村庄具备差异化的地域条件和资源优势,那么将会形成不同特色的创业。因此,在教育培训专业设置时,需将地区资源特色、产业布局等纳入考虑范围,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如部分地区存在着丰富的种养资源,可将农业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专业开设起来。部分地区的环境条件优良,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则可将旅游管理服务、农家乐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开设起来。第二,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在农村职业教育过程中,需将产业职位需求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对各个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要求进行明确,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同时,要结合时展要求,将一系列新的知识与技术引入进来,以便同步更新产业岗位需求与教学内容,促使供需平衡得到实现。第三,对接教学与生产过程。过去一些地区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实践中,仅仅从理论层面出发,导致培养对象的实践技能得不到提高,阻碍到教育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面对这种情况,要积极对接生产过程,与农业企业等相关主体构建合作关系,于实训基地、实际生产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这样培养对象的理论水平、能力素养方可以得到全面提升[3]。

2.4完善激励机制

目前,部分农民接受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内在潜力得不到发挥,导致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这种情况,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过程中,需同步将激励机制构建起来,以便促使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第一,物质激励。要对职业教育、农民培训补贴力度进行加大,将各项补贴政策严格落实下去,免费培训那些贫困户、失业人员等群体,且依据相应标准进行适当的补助。学员顺利通过培训、考核之后,需将职业资格证书及时颁发给学员,这样不仅能够对学员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还可以证明学员的自我能力。特别是近些年来,职业资格证书与岗位就业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只有获取相应的证书资质,方可以顺利实现岗位就业。第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需要将精神激励机制建设起来。相关部门需定期评选、嘉奖那些在教育培训中表现较为优异的人员,将具有良好带动作用的榜样模范树立起来,这样能够对其他民众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进行有效激发。

2.5加强评估与反馈

为持续优化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效果,需做好评估与反馈工作,了解教育培训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完善。在具体实践中,需结合教育培训方案的实施效果以模块化处理行之有效的内容,摒除、调整实施难度较大的部分,在教育培训各个环节内全面贯穿评估工作,促使培训教育效能得到提高。完成教育培训活动后,要动态跟踪那些接受培训的人员,了解这些人员是否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学习到的内容。在跟踪过程中,要对各项经验、教训等进行全面总结,以便促使教育培训模式、内容等得到针对性优化和调整。

3结语

农业职业培训范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职业技能提升;理论与实践;农民工

在研究现代中国发展问题的大部分国内外论文中,基本上都将农户群体视为一种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因为他们的经济环境、生存境遇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处于较为弱势地位,所以农户群体一旦出现了职业能力或经济社会地位上的流变,则不管流动是以何种方法实现,绝对多数人都将是向非农产业转移。以中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为培养对象,既包括所有向城市非农业转移的农户群体,也包括已进入城市非农行业的农户。对他们开展职业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其走向小城镇,或分流至小城镇的第二、三产业市场以进行再就业,从而更安全地融入城乡生活,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城镇建设的合格生力军。所以,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提高培训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场农民非农化或者说农民市民化运动,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相关的理论

(一)农村劳动力迁移理论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因,发展阶段经济学给出了一个诠释,即指出由于某一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各种技术变革,或是由于一些工业生产部门,如工商企业的扩大,导致了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这种转移是某种职业或就业的改变。劳动力从农村转向一些工业生产部门可从他们货币收入回报的差别中获得解释[1]。即出现某种产业部门相互之间的劳动收益的比较利益差别,劳动力往往从其他货币总收入较低的农村部门向利润较高的工商企业等部门流转,此说作为基本预设前提条件的社会经济学解释农动力转移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基础。后来发展经济学还以各种方法对此理论逻辑做出了深入的发展,如最杰出的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二元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劳动力无限供应的模型,把传统部门看作是现代部门的劳动力储水池,对处在社会经济人均低收入部门的人而言,在高薪资部门早已确定了所必需的资金和技能之后,其余所有的人必然会尽最大的力量挤进高薪资部门中去[2]。拉尼斯、费景汉等则改进了刘易斯模型,并指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是传统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托达罗的移动模式指出,人类进行移动决定的基础在于预期的城市和乡村的实际工资差距以及在城市实现就业的概率,从而指出失业人数可能对总人口产生影响效应。作为对绝对收入差异假设的补充,伊斯特林又引入了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另一种解释框架—比较经济地位变动假设,此学说指出,相对收入确定了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斯塔克等用相对的经济地位变动这个范畴来说明劳动力转移问题,以弥补托达、罗伊斯特林等预期收入假说理论阐释能力的缺陷,即人们转移不仅仅是受到相对人均收入差异的推动,还深受农户与农户间人均收入相对差异的影响,即他们感觉根据当地基本条件来看收入水平太低,所以很多感觉到经济地位降低的农民也会有转移动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的观点,首先产生在1676年英格兰的古代法政经济学奠基人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中的“技艺”,其后,有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人力资本只是工人提高的程度,可和方便劳力、节约劳力的机械和用具一样作为人类社会上的资产。人力资本实质构成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时代初。1957年,明塞尔的博士生毕业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对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个人总收入相互之间产生的必然性关联,做出了细致探究。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有其发展历史必然意义,是人类经济工业化蓬勃发展到特定阶段后的必定产物。通过人力资本理论,找到教育培训投资与社会个人收入水平之间的关联,从而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模式;将员工投资界定为教育投入和职业培训投资两种变量,从而确立社会个人收入水平和这两种变量间的函数关联;找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生产特性,即资本对人力投资不仅是消费,而且是生产投入,并由此把对劳动者支出的费用界定为消费性开支和制造性支出(员工投资)[3]。因此,人力资源理论首先明确提出了劳动力的品质(人力资源素质)问题,将劳工这一概念划分为劳工品质(素养)和劳工总量,进而确立了劳工品质(素养)与个人收入和社会经济成长之间的关系理论。

二、当前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农业国家,但通过实际调查,可以看到农村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且大部分处在初中学历层次,专业技术的比重也偏低,造成了输出地农业的大批富余劳动力不能进行充分转化或分流后也无法充分就业,同时输入地还有不少岗位上没有就业人才,和农村出现了民工荒这样一个问题并存的局面,既制约了农业富余人口向非农产业单位和乡镇分流,又制约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其次,政府部门和营利性团体(中小企业、营利性的民营技术培训组织)是目前我国农民工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训练的重要提供商,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分割等原因的出现,使得我国农民工无法在上述团体和社会组织中得到他们需求的、中小企业可以承担费用的职业培训,即我国农民工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训练面临着人才有效供应缺失的现状。另外由于我国农民工对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培训需求不大,在预期收益、户籍人口等诸多制约因素影响下,尽管城市大学生的培养背景要优于一般农业劳动者的平均水平,但进城务工人员实际接受技术培训的意愿却远远不及理想的培训状况。

三、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中的主导地位

造成输出地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无法实现充分转移或转移后无法充分就业,输入地有许多职位缺乏就业人员和出现“民工荒”这样一种矛盾并存的现象从公共市场经济的视角,要求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成为投资制度的政策制定者和市场经济的社会监督员,并根据农民工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培训的外部性、公共商品与准公共商品的特性,适当增加投资规模,进一步完善投资制度,并就当前供求与培训市场中容易发生的合理供应短缺现象和与现实供求市场不旺共存的现状,运用看得见的手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以优化农民工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培训的体制环境和具体的培训环节。特别是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各省市都要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把任务重点分配到各县市。既达到促进培训单位之间展开公平竞争,提升培训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和盘活已有的培训资源,将有限的政府资金投入或直接补助给参培的农户,也达到了减少不确定性,让参培的农户在培训机构就业保证之下,进一步减少了劳动力转移就业机会的经营风险,从而提高了劳动力就业的社会稳定性。

(二)强化企业培训农民工的主体地位

根据企业的基本组成要件,职员(农民工)是其主体的要素之中,即在企业寻求的最高利益是职员(农民工)们和企业一起相互作用的成果。根据要素价值分享的基本原则,职员(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素质培养等)是公司本身的事情,因而,对农民工的培养是企业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企业要在进一步意识到职员(农民工)的培养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并由此加强了对农民工的培养力度。在具体方法上,既可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有规划、分步骤地训练工作,又可通过企校合作的多种形式,把我国农民工素养提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切实地实现了公司在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训练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三)发挥高职学校培养农民工的积极作用

高职学院作为培养农民工基本素质的较高素质的培养机构,具备丰富的教师和专业知识教学资源。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知识立国、质量富国时代的来临,高职学校在培养农民工基本素质方面已经发挥了愈来愈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加速发展高职教育,并发挥高职学校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积极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实际抉择[4]。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实际状况,高职阶段大学要实现入学、培养、任职推荐和职业安排的统一管理工作。各学科在设立培养工程项目、制定培养方案、选择课程等上,都要全面考察市场需求和企业用工单位特色,以提高适用范围和有效度。因此可积极地尝试和发展:订购式培养,即由培养学院和企业实际用工单元签订职业订购,通过企事业单位的委托书或职业订购,进行定向、定点招收培养;短时培养,根据用工场地和企业实际用工单元对职业人才的需求特性,开设期限不等的短时集训服务项目或选择丰富多样的办班形式,如开办夜班、周末培训班等;特色教学,是指针对本地区外出人才的从业习惯和择业特征,着力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人才输出品牌,从而培养出区域效应,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学效率。

(四)创新非营利性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模式

非营利性组织模式经常体现为,这种民办公助的技术培训—就业机会—与利益保护为一体的中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高培养就业工作模式。其既能利用政府面向社会的募集部分非国家财政性类教育经费,也能运用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在普通高校招生就业工作等方面所提出的资金援助和保障措施,为我国农民工这一技术比较薄弱的群体,提供进入高端劳务市场上所需的专业技能训练。从扶贫助困工作的总体目标以及相对低廉的培训收费标准和较优惠的费用支付方式等方面考虑,该模式也履行了当地政府的部分责任,其提出的面向农民工的培训业务也具有社会公益产品的特性。

(五)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财政投入

农业职业培训范文8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定向招生机制;定向培养机制;定向就业机制;经费保障机制

2018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又做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提出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坚持把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机制的实证研究,协调好农业领域的“留农”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两者间关系,合理配置我国有限的农业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来提高农民的培训效率,使其尽快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以解决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发展缺乏后劲的问题,这已成为我国亟待研究的时代性课题[1-3]。

1定向招生机制

1.1社会心理纠偏

社会心理是影响和制约农业院校招生的核心因素之一。涉农专业招生生源组织难的根本点,在于考生和家长对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的片面认识。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现状,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厌农、鄙农、离农社会心理和固有偏见。有的人甚至将农学等同于种田,林学等同于种树,畜牧等同于养猪,认为这样的专业无所学、无所用。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更大程度上是受“观念”的影响,认为涉农专业注定要赴农村偏远地区工作。因此,涉农专业或农林院校除了要加强自身建设外,更要多向社会宣传,澄清人们对农林的误解,向公众展现科技农林、农林经济等现代农林专业的“面目”。事实上,现代农业已经具备了如下4个特征:第一,现代农业是规模化的,所以它是产业化的形式;第二,现代农业是专业化分工的,所以它的技术性很强;第三,现代农业是标准化生产的,所以它的管理要有很高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第四,现代农业是市场化牵动的,所以它对社会化公共服务有相当高的要求。这种经营方式的转变,都是传统农业从来没有遇到的。因而,澄清模糊认识,积极进行社会心理纠偏显得极端重要而迫切。

1.2国家政策支持

1.2.1经费支持

一是借鉴免费师范生政策,推出农业专业免费就读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学农,引导学生务农,制约学生留农,切实发挥政策实效。二是加大涉农专业大学生国家奖助学金受奖比例,或单设农业专业特别奖学金,给予农业专业强有力的正面引导。三是在中职阶段涉农专业免收学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高等农业专业范围,通过直接免费或上岗退费等办法,实行农业专业在校生免费就读普惠制。

1.2.2政策支持

在招生“入口”方面,借鉴中职自主招生的做法,赋予农林高校单独招生资格,扩大农林院校自主招生权。一是农林高校应加大对口招生计划和宣传投入力度,切实夯实生源基础。二要加大面向农业生产企业按照“工学结合”模式招收在学不离岗学生,解决工学矛盾,服务农业企业,扩大生源来源。对此,要着重解决好农业企业和农业院校的合作问题,如工学如何结合、工学如何交替等,在这方面,建立校企合作共享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共建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就可以把不同的企业、高校和数量众多的学员高度整合在一个乃至多个平台上,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三要加大面向农村青年招收全脱产或半脱产农业实践生,通过单独招生方式,定向培养直接服务农业生产的“永久牌”学生。四是在部分国家或省级重点农业高职院校通过挂靠方式,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构建中高职衔接、专本研互通的农业职业教育立交桥。既可丰富人才培养层次,还能进一步增强考生报考吸引力。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扩张农林院校“入口”。在毕业生就业创业“出口”方面,国家应出台鼓励有关企业任用涉农专业毕业生的特别政策。如农业行业职业准入制度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已基本确立。现在农业农村部明确规定了9个工种必须持证就业。伴随我国入世和食品安全立法,农业生产和经营事实上已成为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所谓职业农民的第一要义,就必须参照其他技术性行业实施职业准入制度。如农业企业招工、基层农技人员聘用、城乡绿化、园林规划设计乃至乡村花草管理等,均应从涉农专业毕业生中选择任用,使其学以致用,用其所长,为其服务农业提供制度保障。对于毕业生回乡从事农业创业的,政府优先给予项目贷款、资金扶持,且大力宣传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创业成绩突出的,在公务员录用招考中,给予加分照顾或优先录用待遇等,积极营造鼓励学农、激励务农的良好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2定向培养机制

2.1紧紧围绕复合性、多样性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育培养工作

在由经验型乡土人才向专业化、职业化技术管理人才的重大转型中,职业农民培养的目标更高、更具复合性和多样性。不仅需要生产技术型人才,也需要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类人才;既需要信息、展会、物流、观光农业等服务型人才,还需要园林、生态、环保、生物技术等生态型人才。但目前,农业职业教育还面临服务意识不高、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模式有待完善等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善于聚焦,善于服务,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实现农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来。

2.2积极发挥示范性榜样引领作用

典型带动和榜样示范是最具效果的教育手段之一。一要研究总结现有职业农民成功创富致富典型案例,将之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明确学习目标;二是加大“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积极发挥真实或仿真教学环境的示范作用和学习效能;三是大力推进并积极引进“能工巧匠”进课堂。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第一线专家技师的传、帮、带作用。

2.3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改革,构建科学的农民职业教育内容体系。立足学生实际,根据培养目标,注重因材施教、按需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以“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使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农民职业教育内容体系,使农民职业教育的着力点真正落实到提高职业农民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受训学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升上来[6-8]。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荐教学手段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新颖性、直观性、导演性、场景还原性、原理解释性等优势,注重教学效果,促进知识转化,切实增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

3定向就业机制

3.1明确“就地职业化”教育目标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相对比较脆弱的农村经济、社会系统面临的劳动力人口压力较大,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政府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农转非”效果虽然显著,但是面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青壮年劳动力流失过大、土地“撂荒”现象严重,“谁来种地”又成为值得反思的重大现实问题。如果只重视异地转移就业,而不加以关注就地职业化,只能培养一批批工业“工匠”,而不是新农村建设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因而,确立“就地职业化”教育目标是职业农民教育的前提。

3.2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就业保障机制

一是各级政府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基金和新型职业农民生产风险基金,扶持职业农民创业,降低农民创业风险。同时鼓励、引导、支持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在土地使用、贷款等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二是要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将从事农业合作社经营的职业农民统一纳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初始创业者,前3年由国家按照当地城镇最低生活费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补贴和缴纳各类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三是要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培训机制,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长期教育与短期教育结合、实时教育与急需教育结合、技术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后续教育培训管理,优先资助创业型职业农民参加教育培训,推动农民职业化发展。四是要创新职业农民选拔机制,从事农业生产3年以上的,报考事业单位或公务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五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科研创新机制,在农业继续教育、农业科技项目立项、农业成果审定等方面,享受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符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的,可优先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3.3加快农业就业立法

职业农民作为一项制度安排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之后,已经引发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的巨大变革。为数不少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将农业生产经营、农场继承和管理与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密切挂钩,建立起了严格的农业就业制度,通过法规、政策、资金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9]。如爱尔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三级(大区、县、小区)分支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还制定了农产经营合格证书培训计划和有关的奖励政策,明确规定了农场经营合格证是申请农业开发、设备安装补助的唯一凭证,极大调动了农民学农、务农的积极性。在我国部分农业领域,也已经开展了一些积极探索,如为促进畜牧行业健康发展,规范兽医从业人员行为,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2007年颁布的《动物防疫法》确定了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法律地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执业兽医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兽医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2009年,农业部制定施行的《执业兽医管理办法》中规定,执业兽医师的报考条件须具有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或水产养殖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这种制度设计极大激发了广大兽医人员学习、提升业务知识的积极性,为我国职业农民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4保障机制

4.1法律保障

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立法,保障农民教育培训权益。多年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上百万农民通过接受培训,提高了素质和技能水平,拓宽了就业门路,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愿望,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但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由于缺乏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教育培训工作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上存在事随人走、培训跟着项目跑的现象,随意性大,不确定性因素多,为农民培训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了困难。面对当前的新形势,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整合各方面资源,认真研究农民教育立法问题,制定专门、系统的农民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使农民教育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教育机构、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10-11]。

4.2经费保障

健全完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用人单位(农业行业企业)适度补贴,社会捐赠为辅的办学投入体制,是更好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薄弱,设施落后,人员匮乏,严重影响了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一是国家现有职业教育经费结构不尽合理,对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投入悬殊较大,尤其农业职业教育大多以属地管理为主,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高校基础建设能力必然有限,人才培养质量相应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招生和考生的志愿选择。因而,这种不得不追求招生规模的学费依赖型办学状况必须得到切实、有效的改善。二是用人单位(农业行业企业)适度补贴的分担机制尚没有得到确立,事实上存在企业参与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投入力度不大等突出问题。三是社会捐赠还没有成为广泛共识和普遍行动。凡此种种,削弱了学校自身发展能力,影响了职业农民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提升。要改变现状,必须调整或改变现行政策,切实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并通过立法鼓励农业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或投入农业职业教育,构建新型农业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系。

4.3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