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城市建设实践

生态系统城市建设实践

一、背景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建设目标,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普遍恶化和区域生态支撑能力的持续衰退,建设生态城市逐步成为城市的发展诉求。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打造生态城市的重要的环节,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属性,并且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塑造城市景观、完善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作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将实验区建设成为滨水而聚、绿意盎然、和谐宜居、独具魅力的现代生态航空大都市成为实验区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绿地生态建设策略

实验区具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区内绿地生态资源丰富,绿地类型多样。通过对实验区河流水系、季风和城市布局等城市特征研究,我们提出“理水、引风、布园、赋意”的绿地生态建设策略。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挖掘地域特征对绿地布局的影响,构建与实验区城市特征相辅相成的城市绿地生态体系。

1.策略一:“理水”

“理水”即充分利用河流水系,通过打造亲水性的绿化开放空间建设,形成滨水绿化格局。实验区内河流水系资源丰富,区内汇集丈八沟、小清河、高路河、梅河、黎明河、杜公河等多条水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南至北蜿蜒流过。实验区河流水系生态效果显著、景观价值凸显,是城市绿地生态体系的精华所在。规划依托南水北调干渠、小清河及其两侧的公园和防护绿地形成“X”型绿廊,打造绿地生态网络核心骨架,形成蓝绿交织、相互映衬的两条重要滨水景观带。绿地生态建设以河流、湖泊为依托,成线形或环形布置,既可以使得整体景观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又可以避免集中大规模建造绿地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另外,城市绿地与水体的结合不但使绿地承担了对水体的内向保护作用,还承担外向的城市功能。绿地功能变得更加综合、动态化,与水体的结合不再局限于对于单一场地的纯粹艺术化造型而且承担起更多的城市功能。亲水的体验对人的吸引力也使得水岸城市空间更具活力。

2.策略二:“引风”

“引风”即根据城市季风的特点,合理布局绿地,构建城市通风廊道。实验区绿地布局根据城市主导风向系统性地分析城市功能和生态要求,在区内逐步建立合理的生态廊道体系,将城市生态腹地的凉爽、洁净空气,引入城市内部,稀释城市混浊的不健康空气,从而有效降低城市的污染,还城市一个清新的空间。实验区主导风向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和东北风。城市的氧源绿地分布在西北角、东北角和东南角为宜。城市东北角的湖泊处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可成为实验区优质的氧源绿地。南水北调水系和小清河组成“X”型绿廊、新G107两侧绿地与盛行风向构成较小偏角,构成了整个实验区的通风廊道。城市道路、滨水及带状生态绿地是城市绿地的主要通风廊道,特别是带状绿地的方向与该地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将城市郊区的气流趁着风势引入城市中心城区,为炎夏的通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在冬季,大片树林可以减低风速,减少风沙,改善气候。另外,“引风”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内部的热岛效应,促进城市与的物质、能量流动,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完善,有益于城市中人和动机物的生存。

3.策略三:“布园”

“布园”是根据城市不同的功能组团,均衡布置各级城市集中式公园,构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类型丰富、生态效应显著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根据城市结构和用地布局,实验区城市集中式公园绿地由大型公园和小型公园共同组成:大型公园:结合现状绿地及水系节点建设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满足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和游憩需求。根据实际需求及建设条件形成儿童公园、植物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等丰富类型的专类公园。小型公园:在居住社区范围内集中设置的公园绿地,形式灵活多样,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休闲、游憩等功能;在城市道路之外设置相对独立、规模较小的街头绿地,形成街道广场、小游园等,满足市民日常散步、健身等户外活动需求。

4.策略四:“赋意”

“赋意”主要是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体现传统文化风貌特色,与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相结合,实现现代化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环境的相互融合。实验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和航空科技特色,绿地建设融自然景观特色和人文景观特色为一体,突出航空科技特色,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智慧航空大都市主体实验区,塑造实验区独特的城市风貌,为实验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历史文化方面,针对实验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的特点,通过历史节点的塑造和串联,以及周边城市新建区域的协调,形成独特的历史人文的景观特色。在航空科技方面,航空会展交易中心、航空会展、全球交易中心等大型商业文化设施及街头雕塑、小品、展览的设置充分体现实验区独特的航空科技文化特征,使航空产业及其科技展示成为城市中特征鲜明的标志性景观。

三、绿地生态系统构建

通过上述绿地生态建设策略,实验区绿地生态系统以绿廊相依、绿道相连、绿核均布为布局特色,形成“一环、两轴、两带、三心、多园均布”的绿地生态结构。“一环”:围绕城市外环形成的100~400米绿带形成实验区生态屏障,构成环形的生态隔离缓冲区。“两轴”:以南北方向的国道和东西方向的城市干道组成的城市生态景观廊道。生态景观廊道具有生态和景观双重功能,是指具有生态功能的城市绿色景观。建立生态景观廊道既是对城市景观的充分利用,又是解决城市景观破碎化的重要措施。“两带”:“X”型绿廊,依托南水北调干渠、河流水系及其两侧的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构建实验区内核心的生态网络骨架,形成实验区内主要的滨水景观带。“三心”:在北区、东区和南区打造三大全市性综合公园,分别是森林公园、生态公园及古城公园。充分利用实验区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结合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来打造城市公园,既保护了本地的生态、人文环境,又避免因新开发城市公园造成的资源的浪费。“多园均布”:由综合公园、专类公园以及众多块状的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共同构成的生态绿核,体现地域特点及文化特色。

四、绿地生态廊道建设

绿地生态廊道作为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实验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绿地生态廊道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由那些为了多种用途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线性要素组成的土地网络,是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绿色资源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绿地生态廊道可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升发展品分位,是生态绿地区域统筹与生态共建的一种体现。绿地生态廊道从乡村深入到城市中心区,有机串联各类有价值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兼具以下功能:生态功能:可以保护自然与半自然环境,为植物成长和动物繁衍栖息提供充足的空间,为动物迁徙提供通道;为都市区提供通风廊道,缓解热岛效应;结构性加强城市景观的整体性与连通性,以防止被无序的城市扩张吞噬;社会功能:为人们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空间,可进行户外运动和交流创造长期社会价值;文化功能:通过将各类有代表性的的文化遗迹、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区串联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经济功能:不仅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能提升附近地块经济价值。根据实验区城市建设需要,我们在区域绿地生态廊道的基础上增加城市绿地生态廊道、社区绿地生态廊道,构建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地生态廊道体系。三级绿地生态廊道体系的同类型廊道网尽可能地成为连续的整体,各类型段落性的绿地生态廊道需通过其它类型绿地生态廊道相连,构建连续性、网络性、整体性的绿地生态廊道网骨架。实验区的城市绿地生态廊道以建设都市型廊道为主,以郊野型廊道为辅,共规划有33条城市绿地生态廊道,其中郊野型9条,都市型24条,总长度达到350公里。

五、结语

绿地生态系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效果以及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大背景下,实验区绿地生态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人文资源,通过“理水、引风、布园、赋意”的规划策略,重点突出绿地生态廊道建设,打造生态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营造滨水而聚、绿意盎然、和谐宜居、独具魅力的生态航空大都市。

作者:侯刘勇 单位: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