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及发展

生态农业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及发展

一、传统农业的生态优势

(一)在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基础上,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传统农业在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上,采用合理调整种植密度、轮作复种、间作套种、桑基鱼塘系统方式等生态型农业生产技术和措施,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和环境,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性,使农业生态系统得到良性的循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产出,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1.用养相结合,保持耕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古代倡导的地力常新观主要是针对“地久耕必耗”而提出的。要保证农业的丰产丰收,最根本的是要保持土地能够被不断利用,就需要采取适当的耕作栽培措施,这就是地力常新观最基本的观点。因此,用地要和养地结合起来,只用不养,就会造成土地被不断的消耗,只有用养结合,采用作物轮作、土壤轮耕、合理施肥、利用微生物活动等有效措施,既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产量,又能够维持地力,保证土地被永续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调整种植密度

为了解决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种植的作物株树越多,会导致单株的收获量减少这一问题,就需要适度减少单位面积上的作物的总株数,使得单株的收获量得以增加,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减少作物的总株数。这就需要在作物个体和群体之间进行关系的优化,即在个体和群体之间取最优的数量。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合理密植,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在保持合理的群体密度的基础上,给每个个体植株以较充分适当的生长空间和条件,保持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吕氏春秋》中“树肥无使扶疏,树硗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而多秕,硗而专居则多死”,就有合理密植思想。肥沃之地,不可种的过稀,瘠薄之地不要过密。并说:“是以先生者美米,后生者为秕。是故其耨也,长其兄而去其弟”,意即植株过密,要实施间苗,把大苗留下,小苗去掉,大苗可成饱满之粒。小苗多半不成粟。这样做可使得每个植株能充分地得到光热条件,单株生长发育结实良好,加上群体密度适合,丰收自然。

3.间作套种

间作套种是农业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农作物的种植方法。间作套种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等自然条件,在有限的生产期限内生产出更多的农业产品。并且,间作套种方法的应用能使得不同种类作物之间构成复合作物种群,往往能抵御病虫害,互利互惠。《齐民要术》第五卷《种桑、柘第四十五》中指出种桑树套种禾豆类的作物,将禾豆类离桑树近距离播种,利用豆科作物的根瘤菌起到固氮、肥田增产,又高效用地的目的。在《修齐直指》一书中,提出关中地区“一岁数收”和“二年十三收”的间作套种技术。杨秀元在《农言著实》中,也记述了三原县的油菜地中套种扁豆的间套做法。

4.轮作复种

轮作复种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大力推广,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进行作物轮作及连种、复种。传统农业中主要采用豆禾轮作,粮食作物与绿肥作物(一般是豆科作物)轮作的方式。这种合理安排作物前后茬关系的方法是高效用地的好办法,同时也达到土地用养平衡的目的。北魏的《齐民要术》对复种轮作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书中总结了一套轮作法,并对不同的轮作方式进行了比较,还特别强调了以豆保谷、养地和用地相结合的豆类谷类作物轮作制。

5.桑基鱼塘系统方式

桑基鱼塘是将低洼地挖深变成水塘,挖出的泥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为地基,基和塘的比例为六比四,六分为基,四分为塘,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用来喂蚕,蚕屎用以饲鱼,而鱼塘中的塘泥又取上来作桑树的肥料。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取得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桑基鱼塘发端于明朝中叶,由当时江苏常熟地区一个名叫谈参的人发明。他改变了原来那种把低洼的地方填起来防止水害的做法,而是将低洼的地方挖成塘,用于养鱼。挖出的土堆成堤岸,岸上种果树。池塘边种茭白等水生蔬菜,池塘上又架起了猪圈,用于养猪。这样养猪不仅不用占用耕地,猪粪还可以直接落入池塘喂鱼。堤外农田种植水稻,通过水塘的排灌,又可做到旱涝保收。由于经营得法,谈参一家的农业收入比别的农民提高了3倍,副业的收入又比农业的收入多了3倍,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谈参的这种做法由于用地少而获利多,很快就在地势低洼的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广开来,并依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变通。在太湖地区,有的是以农副产品养猪,以猪粪肥田,形成田猪互养。有的是以青草、桑叶养羊,以羊粪壅桑。还有的是以鱼塘种桑、种果或种蔗等,形成所谓的“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和“蔗基鱼塘”,这种形式主要盛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是人工生态农业的最初形态,它起到了各方面的作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面养鱼增加收入,同时消除了内涝的威胁,有利于水稻灌溉,适应了当地地势低洼、雨水充沛、河道密布、水域资源丰富的特点,既能合理利用水利和土地资源,又能合理地利用动植物资源,不论在生态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二)利用生态方法

防治病虫害和杂草,施用有机肥,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古代先民习惯运用各种耕作栽培措施来防止各类自然灾害及病虫草害。最早有关害虫的生态防治记载的文字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这里是指利用耕作措施来防治杂草和害虫。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又不断积累了以虫治虫等经验。以虫治虫是指利用某些能寄生于害虫的昆虫、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线虫以及捕食性昆虫和螨类、益鸟、鱼类、两栖动物等来抑制或消灭害虫的方法。在我国历史上,除了用蚁防治柑桔害虫以外,还有很多利用益鸟、青蛙和养鸭来防治害虫的例子。明代陈经纶在其《治蝗笔记》中详细记载了自己发明养鸭治虫的经过。有一年,陈经纶在教人种甘薯时,看到天边飞来了一群蝗虫,把薯叶全给吃光了,一会儿又飞来了几十只鹭鸟,把蝗虫又给吃掉了。他从中受到启发,认为鸭和鹭的食性差不多,于是便养了几只鸭子,放在鹭鸟活动的地方,结果发现,鸭子吃起蝗虫来,比鹭鸟又多又快,于是就号召当地老百姓大量养鸭。每当春夏之间,便将鸭子赶到田地里去吃蝗虫。后来,这种方法果然成为江南地区治蝗的重要办法之一,不少的治蝗专书中也都提到了这种治蝗办法。养鸭治虫是我国历史上利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它不仅可以消灭害虫,保护庄稼,同时还能促进养殖业的发展,起到化害为利的效果,是我国生物防治史上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关于施肥,有明确记载的可见于战国时期,如《孟子•万章下》说:“百亩之粪”。又《滕文公上》说:“凶年,粪其田畴而不足。”《韩非子•解老》篇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此后施用有机肥,如粪肥、绿肥等长期一贯被视为“肥田之法”。如《吕氏春秋•季夏纪》指出杂草腐烂后可以肥田,说明那时已经认识并且重视绿肥的功用。到南北朝时期,又增加了旧墙土、草木灰、厩肥等等,其后像石灰、骨灰、食盐、硫黄、石膏、卤水等,在不同的地区曾经有当作肥料施用的。唐宋时期出现了踏粪法,利用家畜制造厩肥,宋代陈?则主张用粪池和粪屋来收集肥料,元代王祯在其所著的《农书》中首次对于肥料的种类进行了分类。他把肥料分为苗粪、草粪、火粪、泥粪四大类。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主要利用的是生态方法来防治病虫害和杂草,施用有机肥,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传统农业对生态的促进作用

一是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崇尚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农业的发展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不可取的。传统农业采用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运用合理调整种植密度、轮作复种、间作套种、桑基鱼塘系统方式等生态型农业生产技术和措施,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良性的循环,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好结合。另外,传统农业不像现代农业似的,防治病虫害过多地使用农药,而是使用生态方法防治病虫害,如以虫治虫,同时,施用有机肥,这些都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促进了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石油农业的发展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土壤硬化、板结、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超标等问题,这主要是在发展石油农业的时候,过多地强调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扩大产量和规模,却忽视了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合理利用。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如传统的施肥技术和除草技术对维持地力不衰及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河泥肥料的使用,不仅肥效高、可疏松土壤,而且对河泥的挖涝,对增强河湖的蓄水能力又是一大贡献,生态价值凸显。再比如,当今人们种田几乎没有中耕除草的步骤,完全靠除草剂,加速了土壤性能的板结等状况。要想维持地力不衰,就需要重视对传统生态耕作技术的保护。

三、传统农业的不足之处

尽管传统农业实践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掘的潜力,但传统农业实践的经验还是有着很多局限性的,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下,还是需要改进的。

(一)传统农业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比较低下,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不符合当前的社会需要。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的产量和发展水平,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在新的条件下,农业的发展目标已经不仅仅是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了,而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并且创造一定的价值,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农业生产的规模需要扩大,产量需要增加,质量需要提高。这些,都是传统农业所不能及的。

(二)传统农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传统农业技术主要是长期的农业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靠直观和表面的观察形成的一套技术思想体系,这种技术手段往往是比较落后的,导致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是以人力、畜力和各种手工劳动工具为主,技术装备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还主要是靠天吃饭。传统农业技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逐步完善,而且长时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一方面维持了传统农业的繁荣和传承,使我国传统农业和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又阻碍了技术革命和创新,使得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

(三)传统农业的农民文化水平偏低作为发展传统农业的人,主要是农民,他们开展农业主要都是依靠的经验,文化水平较低,甚至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文化,这就造成传统农业粗放的发展方式,没有专业的分工,农业想发展壮大是有一定难度的。

四、生态农业对传统农业的新发展

在认识了传统农业的生态优势和不足之处后,就有必要对传统农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传统农业中的生态观,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条可取之路。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至20世纪90年代得以在世界各国广泛发展。生态农业是在人们的积极参与下,遵循现代农业生态学理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的农业体系。生态农业追求稳定持续增长的生产力;稳定持续的土壤肥力;健康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在国内,现代生态农业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此后其理论和实践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内涵得到不断的充实。对于生态农业的概念,尽管表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总体观点是基本一致的:我国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的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进行经营和管理的一种良性循环、持久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现代生态农业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发展农业的系统的、整体的、全局的思想,是一种发展农业的优化组合技术,还是一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态农业的新发展:

(一)化石能源消耗要减少,生物技术措施要跟进化石能源的利用使我国的农业生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耗,跟进生物技术措施。农业生物技术是指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与疫苗的新技术。生物技术已经为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创新型的解决方法,比如生物固碳、生物农药、生物植保等技术。在当前,为了在农业发展中广泛推广生物技术措施,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首先从农民的需求入手,实施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惠民工程,大力普及沼气,积极开发秸秆气化。同时,对生物技术措施进行宣传,使农民认识到生物技术利用的好处,对积极采用生物技术的农户进行必要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奖励,使他们真正享受到生物技术带来的益处,这样才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增加生物技术的普及率。

(二)采用生态种植的方法,加强系统内部的物质再循环传统农业的间作套种、轮作复种等种植方法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应该改进这些方法,发展生态种植。生态种植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具体做法是在田野里使用微生物技术和轮作制,即豆类、粮食、苜蓿(一种氯肥植物)、根茎植物不断轮种,以增加土地的氮肥和氯肥,使地下水保持清洁。待农作物收获之后,再把其根茎和麦秆捣碎,喷洒上益生菌原液后埋入地下,使地表下形成一层肥沃的天然腐蚀质,同时又能促使有机物的转化,保持水土不致流失。

(三)应重视土壤肥力的维持和增进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它直接影响着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质量高低。通过施用人、畜粪尿及堆肥、沤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施用河泥、草碳等。建立合理的施肥、耕暄和轮作制度,综合培肥地力。

(四)注意系统内部组成的多样性农业生态系统也是由农业环境因素、绿色植物、各种动物和各种微生物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系统。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境、生物群体以及生物圈生态过程的总和,它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以及生态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尤为重要,因为无论是物种多样性还是遗传多样性,都是寓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直接影响物种多样性及其基因多样性。而要保持系统内部的多样性,就必须坚持天、地、人的合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往往会偏离这一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因此,生态农业应将天人合一的思想渗透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使农业系统内部保持组成的多样性,这样就能够使我国生态农业取得长足的发展。

作者:李丽娜 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