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地方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地方农业院校的英语教师需改变目前单一的知识结构,学习农业院校优势学科的基础知识,努力成为新时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复合型人才,为农业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方农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世界各国在农业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多,作为世界主要交际语言,英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农业类高等院校来说,要实现和其它国家的交流,使中国农业走向世界,英语教学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地方农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普遍比较薄弱,缺乏学科带头人,导致英语教学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未能形成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特色,而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地方农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目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但是,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针对全国范围内综合性或外语类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的发展,而对于农业类院校的此类研究却很少。

一、地方农业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1.地方农业院校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各个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如农学、水利、食品、兽医等。随着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要求学生在高年级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即用英语讲授专业课,要把英语和农业院校的优势学科结合起来,形成农业院校的特色。而且,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农业院校需要培养社会急需的英汉双语人才,使农业院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和国际接轨,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挑战。然而,在我国的农业院校中,尽管英语教师在语言知识传授方面能力强,但却不具备讲授其它学科专业英语的能力。当前,农业院校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知识,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掌握和农业院校优势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顺应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战略需求,适时优化自身知识结构,逐渐完成从通用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转变。

2.职业倦怠对地方农业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

教师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工作压力下所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反应,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最严重的问题(连榕,2015)。当教师面对巨大压力,得不到外界支持,自身又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挫败感、焦虑,直至出现情绪耗竭、身心抑郁症状,即教师职业倦怠。当前,地方农业院校英语教师由于课时量大,学生生源差,英语水平低,在学校被边缘化等原因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缺乏主动性。他们在教学及教学改革中更多的是被动的受管理者,不能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使得教师只会周而复始机械地完成教学工作,缺乏独立思维与决策过程,无法感受教师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和尊严感,最终使得教师缺乏工作激情,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倦怠,进而影响到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3.地方农业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团队合作

目前,地方农业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同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持久的交流氛围。部分教师不想把自己经过长期积累获得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与其他老师分享,个体间的防范意识阻碍了团队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进步,从而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地方农业院校缺乏激励教师合作的有效措施,过于强调教师间的竞争,缺失引领合作的校园文化,即使在科研项目中申报了各种教学团队,即使有些教师有合作的意识和动机,合作往往是纸上谈兵,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4.信息化教学手段快速革新带来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教学日新月异,从互联网+到慕课、微课,从QQ到微信,从雨课堂到云课堂,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保障。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是满足新时代外语教学发展内在需求的一种新手段(王娜张敬源,2018)。然而,地方农业院校大多地处内地欠发达地区,接触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机会较少,当前快速更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给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英语教师缺乏使用现代技术的观念,缺少培训机会,不能及时了解到最前沿的科研动态,不能把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面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课堂的范围,这显然会对地方农业院校的英语教师带来挑战。

二、地方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培养多元化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目前,地方农业院校的英语教师基本上只具有英语语言文化、文学、翻译等背景知识。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农业和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作为中国农业走向世界的桥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院校的英语教师需要加快专业发展的步伐,使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成为英语复合型人才。第一,英语教师可以加强和农业院校优势学科教师的合作,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专门用途英语,进而能够用英语为学生讲授农业科技方向的课程。第二,英语教师可以和农业院校的优势学课学科合作申请项目,在拓展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可以帮助这些优势学科走出去,走向世界,如某地方农业院校动物科学学院的“马文化”研究做的特别好,但是到目前为止,“马文化”的研究并没有在全国,乃至世界引起广泛关注。如果英语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马文化”传递到世界其它国家,这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会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实践教学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行为的一个重要构成。反思的一个重要结果体现为教学中的反思性实践,这种实践以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为出发点,具有针对性,是原有基础上的教学变革和创新(吴一安,2008)。科学合理的反思可以规范和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契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持续性动态发展的动力源,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然而,大多数地方农业院校的英语教师反思意识淡薄,反思缺乏合作性,反思淡化批判性。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繁重,为了职称的晋升还要做大量的科研工作,所以在完成教学科研工作外,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反思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近年来农业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动机不强,严重影响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但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随着英语在农业院校优势学科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为农业院校培养走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

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绝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教师应具备合作意识,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如组建教学和科研团队,培养梯级教研队伍,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团队协作良好的教师发展机制。地方农业院校的英语教师基本上只具有英语语言文学的学历背景,因此教师队伍缺乏和农业院校优势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英语教师缺乏用英语教授其它农业类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无法很快适应英语专业培养创新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和各优势学科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通过团队协作,如英语教师进入其它优势学科的专业教师的课堂听课,学习专业知识,实现专业结构的多元化,逐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英语教师还可以和其它学科的教师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各学科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以服务于地方农业院校本科建设及农林特色外语教学研究的科研梯队建设工作,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4.转变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推进混合式教学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适时转变专业发展理念,尽快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改革的主力,只有他们真正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并且最终落实到符合现代要求和标准的教学行动上,改革才有希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夏纪梅,2007)。信息化教学日新月异,从互联网+到慕课、微课,从QQ到微信,从雨课堂到云课堂,英语教育信息化为实现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提供保障。信息化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混合式教学将课堂面授和在线学习结合起来,采取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知识构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推进混合式教学也能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院校具有天然的优势特色,应充分实现英语和其它优势学科的有机融合,为国家培养跨学科、多元化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而对于地方农业院校来说,培养既具有高水平的英语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农业类学科背景知识的英语教师是当前教师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地方农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榕.专长发展与职业发展视域下的教师心理[J].理发展与教育,2015(1).

[2]王娜,张敬源.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之反思—基于技术融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8(10).

[3]文秋芳,任庆梅.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趋势、特点、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语,2010(7).

[4]吴一安,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外语研究,2008(3).

[5]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发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语,2007(3).

作者:武彦君 黄永华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