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科技3篇

地方农业科技3篇

(一)

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1、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抓项目、上档次、出成果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于2002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只有96项,科研经费达到106万元。全院审定农作物品种21个,鉴定成果16项,获奖成果23项。到2008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达到995项,科研经费达到1.3亿元。审定品种51个,鉴定成果20项,获奖成果20项。新上部级项目30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黄土高原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项目其动,单项经费2000多万元使全院的项目质量和经费额度明显提高。一直到2013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962项,科研经费1.5亿元。其中新上省级课题159项,部级课题80项,审定品种50个,鉴定成果25项,获奖成果23项。全院科研课题的数量和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2、以成果转化为中心,求推广、重配套、出效益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优势资源,2001年成立了以山西农业高新农业技术市场,省内外43个科技企业入住,成为山西省最大的农业高新技术与产品的集散流动场所。年交易额达3个亿。极大地促进了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以强盛种业、大丰种业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实体,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和原料生产基地,将科技成果组装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健全了产业开发的生产经营体系和重点推广体系。2003年山西省农科院申请到省级以上科研项目90项,到位经费2055万元,其中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项,经费550万元。2004年全院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即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工程、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结合。构建了全院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开发的基本框架。到2013年,全院实施了53项示范推广项目、推广新品种235个,集成配套适用技术260,组装高产高效种养模式30种,为山西省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

二、现阶段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多年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在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各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有效地促进了山西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间题。

1、竞争型成果偏多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偏低

对一个科研单位的农业科技成果总体来说,如果竞争型成果偏多,则这个时期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就不可能很高。山西的农业科技成果主要分布在种植业组、蔬菜果树林业组、畜牧业组、食品加工生物医药食用菌组、电子信息自动化组、装备制造电气组、化工环保材料组7个领域。每年大约申报300个左右项目,可以得到国家的经费资助有180项左右,产生经济效益突出的项目只有50项左右。争取到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只有7~10项,其转化率仅在35%左右,在农业增产因素中科技只占3~4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多在50~80%。例如,据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调查,经营型成果和突破型成果在一起只占成果总数的11.56%,其余皆为竞争型成果。这极大地增加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难度。竞争型成果过多,也说明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投资浪费的问题。

2、综合配套性技术不足,经济效益上的可行性缺乏

降低科技成果的使用成本、提高比较效益,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来说,意义尤其重要。例如,2000年我们引进日本的塑料薄膜技术,但因价格昂贵,只被应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花卉、蔬菜等领域。后来,科技人员不断进行技术攻关,以降低塑料薄膜的厚度和成本,由此引发了我国农业的“白色革命”,使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近年来,我们引进以色列等国的滴灌技术,该技术不仅设备昂贵,还需要精细的人工维护,且该技术的综合利用率低,无论企业、还是农户,受市场波动影响,其生产经营规模极小,酿成部分农业科技成果使用成本偏高而社会经济效益却不高的后果。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综合配套性不足,单项成果多,技术综合配套性不足,也是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促进其转化,在保证这些技术成果仍然具有使用价值、没有失效的情况下,只有继续支持和完善相关的综合配套研究。

3、成果针对性不强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采用的是以计划为主、以专业推广机构为主体,利用行政手段进行机制运行。成果推广项目的选题、立项直接面向政府和上级,导致所选的研究项目与现实生产联系不紧密,造成了成果针对性不强,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脱节,与农民需求脱节的倾向。调查表明,目前有80%的农业科研人员愿意从事高产技术的研究,60%的农业主管领导与70%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愿意从事推广高产技术工作,均与农民实际技术需求不同。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尚不完善,脱离用户现实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体制。

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制到应用的各个环节,只有各级政府、科研单位、推广部门、科技企业、农业专业协会、农民之间积极协作,上下联动,才能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

1、开展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成果转化新机制

要提升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的档次和水平,就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围绕为山西农业现状,整合资源优势,拓宽横向联合,重点抓好农作物、畜禽新品种选育、绿色农产品的研制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课题,加大投资力度,高起点,上档次,出大成果。首先做好种子企业的整合、兼并与重组,全面清理山西省农科院各研究所主办的科技企业和经营实体,适当保留主营业务和研究所科研方向一致的科技企业,脱钩或注销其他类型的企业和经营实体,现代种业做大做强。把大丰和强盛建成山西省最大的“龙头”种业。按照“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探索育种研究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新路径、促进科研成果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

2、创办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基地

通过与政府、企业联合的方式,创办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基地,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对实验室成果进行放大试验、组装配套、完善工艺流程,为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成熟的配套科技成果。通过抓典型,树样板,让农民看得见,学的会。采用技术培训、承包、科技扶贫、咨询、示范推广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针对农业生产中全局性、关键性问题,选择具有一定实用性、商品性和较高经济效益前景的成果,组织力量集中开展产业化研究,加强对现有单项科技成果的组装、集成、配套和二次开发,建立成果数据库,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尤其要对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重点推介、宣传,促其快速转化。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自身优势,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加强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储备力度。

3、设立保护与补助农业科技成果的新机制

科研院所作为科技成果的成果转化者和持有者,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技术优势。农业科研院所从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出发,通过研究成果转化工作,积累和储备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其次是人才优势。农业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专家和农业培训的师资队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还有基地优势。农业科研院所在不同产业区,建立了服务产业的成果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了一批“看得见、学得会”的展示样板,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是反映农业新科技的生产效能,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体现。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申请专利和新品种保护,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科技人员的权益。设立农业科技成果后补助专项经费,对推广面积大,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农业科技成果给予后期补助,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科研院所要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组织科技人员下乡,把新技术、新成果带到生产一线,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院企合作、科技承包、创办企业及中介组织等,加强科技成果与生产的对接,如结合科技扶贫,组织实施好科技整县(乡)承包,整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作者:张越 张丛卓 孙贵臣 马晓垒 单位: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二)

一、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1、国外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经验

(1)农业科研方面:特点是产学研结合紧密。

(2)农业科技转化方面: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二是以研究机构和大学为依托的技术开发和试验型。三是农民组织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型。四是农业高科技园示范、带动型。

(3)国外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1)强力的政府扶持力度。(2)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3)产学研的紧密结合。(4)发达的科技与教育。

2、我国、我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情况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特点一是科技成果产出量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二是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据调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中,受农户欢迎的“热型成果”仅占成果总数的10%左右,加上一定配套服务才能接受的“温型成果”约占40%~60%;另外,约30%~40%的成果属于农民不感兴趣、不愿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冷型成果”。近10年来我国有省部级以上的农业科技成果2万多项,但得到应用推广的仅占30%-40%,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不足15%,所以,如何使农业科技成果走上产业化的道路,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3、我市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

(1)发展现状

①农业科技产业化情况。目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80%以上,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50%,2010年末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68.5%,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20%~30%。2012年全市重点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项目近百项,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30余项,项目覆盖面积4500万亩次,促进了我市农业新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建设水稻智能化育苗中心82个,全市实现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全覆盖,全面提高我市水稻生产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和品牌化水平;应用技术转移的比例达到60%以上。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全市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3.2%;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打造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五常、方正水稻园区、双城和呼兰等5个现代农业园区。全市每年重大技术推广面积达6000万亩次,良种覆盖率达99%。②我市农业科技产业化的特点和发展形式。我市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主要模式有四种,一是产学研合作模式。二是政府搭平台,实行科研与生产现场对接模式。三是成果示范+技术服务与生产对接模式,与农民实现零距离指导、对接。四是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实践与企业、农户对接。

(2)农业科技产业化问题

目前,我市农业科技产业化尚属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一是农业科技型企业少;二是农业科技企业与科研单位结合不够紧密;三是市场发育不完善,现行体制不适应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要求;四是国家对农业科技产业化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产业化运行主体的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制约;五是农业科技产业化理论研究滞后,认识还亟待提高。

二、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产业化运行的对策

1、整合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完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议有效整合我市科技资源,将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和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合并,把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科技社会化服务融为一体,使农业科研、推广、生产紧密结合,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化运行体系。充分的发挥科技研发和科技推广的综合服务功能。

2、科研立项与成果推广要面向市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建立以市场、企业和生产者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的完整体系,实现农业科研从立项到市场转化的产业化运行。提供产前、产中农业科技信息、农资和产后的农产品贮存、保鲜、运输、深加工等社会化系列化服务。

3、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提升农业科技投入效益。建立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确保稳定的投入机制,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主体作用,明确投入重点和主要投入目标。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4、建立人才机制,培养科研、推广和应用人才。借鉴发达国家农民职业立法制度,通过立法,对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规定了准入制度,将农业生产经营权与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挂钩。

5、营造科技产业化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一是培育一批专业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将技术市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引导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

6、以农业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农业科技产业化是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要把培育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科技转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平台,促进成果向民营科技企业转化,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7.健全三级组织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服务功能。健全三级组织,要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职责分明的有机体系。县级负责新科技成果的引进、试验。乡级负责示范。村级重点是推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为此,县级应设试验场,乡级应设示范站,村级应有示范户。

作者:张晶莹 单位: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三)

一、集成政策,整合资源

1、创新投入机制,激发活力

要建立“政府补助、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充分激发各方活力。要以财政资金为导向,扩大农业投融资金渠道,积极争取金融信贷支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业职业经理人等投资建设,与示范项目资金形成叠加放大效应,合力推进项目建设。

2、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为了加强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突出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按时、保质、保量全面完成,成立由政府主抓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或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规划的编制、项目审批、组织协调、工作推进、监督考核等工作,同时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部门联动、上下联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二、立足科技集成,强化科技支撑

1、立足科技集成,推广科技成果

近年来,成都市城乡一体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加大,农村尤其是二、三圈城的农村正积极承接着城市资源的延展。面向产业需求,围绕发展粮油、蔬菜、生猪家禽三大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伏季水果、茶叶、猕猴桃、食用菌、水产、中药材七大特色产业,要结合成都市各种农业项目的实施,以项目区建设为抓手,以粮经产业“双创双建”示范工程等为带动,以优良品种为核心,组装集成一批增产、节本、增效的重大关键技术,包括: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宽窄行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走道式秸秆还田栽培技术。重点是要合理安排主导优良品种,实行统一供种供苗;根据实际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率;大力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技术,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科企合作、强化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要紧紧依靠农业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研单位、农业推广部门与农业科技企业直接合作,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并促进农业科技、农业企业内部有良好的运作机制,外部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3、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推广步伐

要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要,着力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怎么转化、谁来推广、怎么应用、如何发展的具体问题,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和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搭建以农业科研院(校)为转化核心、以农业科技推广团队为推广纽带、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应用载体、以成果应用价值体现为目标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形成以现有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为主体,推进与农业高校、科研单位,特别是与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联合与合作,构建新型、高效、畅通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通过建设和调整,充分发挥三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渠道作用,创建机制灵活、形式多样、适合市场经济条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价值体现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三、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完善综合服务机制

1、推动集约规模经营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生产要素之一,必然要求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合理自由流动,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才能有效降低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本。要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入推广“1+4”以及“生产全托管,服务大包干”、“大园区+小业主”等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支持农村产权自由流动。支持有经营能力的专合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适度流转土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2、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规范化服务机制,稳定农业推广队伍,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广泛、迅速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实践。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农业服务超市,搭建“一站式”社会化服务平台,提高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劳务、全程农业机械化、农资配送、专业育秧(苗)、病虫统治、田间运输、粮食代烘代贮等服务水平,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行与金融单位合作,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产业风险互助基金等,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抵押贷款等,构建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机制和保障体系。

3、构建农业科技推广培育体系

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最终要依靠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他们接受、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要加快构建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为主体、农业科技示范带动户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补充、农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完善培训条件、创新培训机制,全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成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作者:李良玉 韩庆新 李兰 蔡良俊 李毅 杨新梅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四川省崇州市农村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