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转移国内外研究

农业技术转移国内外研究

1农业技术转移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一直以来把农业技术进步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业技术转移研究上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注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在农业技术转移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1农业技术转移的理论基础

国外早期研究就从理论层面为农业技术实现国际转移提供了可能性。首先,国家之间正常贸易关系的建立是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前提,不断演化和不断完善的国际贸易理论为农业技术国际转移提供了条件。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农业技术国际间转移,比较优势的产生是前提。先进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的技术差异,导致农业技术转移必然发生。20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速水和拉坦提出的“诱导创新模型”,解释了先进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过程,为农业技术转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理论基础。

1.2农业技术转移的必要性研究

国际社会不仅重视农业技术研发及其在国内范围内的转移应用,而且提出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必要性,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转移和一定区域的技术共享与服务,才能最大效应发挥农业技术的效益,促进全球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早在1977年,亚太技术转移中心(APCTT)就在印度班加罗尔成立,1993年移至印度新德里,成为亚太地区技术转移的门户,承担着亚太地区技术转移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在联合国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于1985年召开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会议,并拟定《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对技术转让做了规定,并对技术参与国际转移的各种事项做出规范。1995年,科尔和赫尔普曼在对经济开放活动分析过程中,提出对外开放的贸易活动中产生的国际技术溢出对于参加贸易的国家的生产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技术国际转移不仅解决了技术需求国家的生产发展需要,而且促进有能力的国家进一步开发新技术、完善技术转移途径,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发展和进步。

1.3农业技术转移效率分析

国外注重农业技术转移效果的研究,尤其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为重要目标。国外在对农业技术转移效果研究中针对性、实践性强,研究细致深入,但缺少系统的研究,比如对全国范围内的技术转移效率的监测和评价几乎没有,但对于国家资助的实验室、大学都有绩效监测体系,他们大多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科研资金投入的效益。国外从技术研发环节开始,就考虑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的可行性,依据产出效果不同对技术成果进行分类,方便对技术成果转化过程进行追踪和监测,这种以技术转移效果为导向的监测和评价管理办法,对于提高技术的实用性、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督导作用。技术商业化是技术转移的有效方式,在国外研究中,盖斯勒和克莱门茨在1995以43个联邦实验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实验室向51家工业公司进行技术转移的过程,来阐述技术商业化理论。评价农业技术转移效率的最重要指标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但无论农业技术转移效率或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其直接测算都难度较大,因为涉及到技术本身、技术原体和受体、转移过程的方方面面,要形成统一的测算标准并不容易。但RobertK.通过中间数据和调查的间接方法来衡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高低,为农业技术转移效果测评提供了新思路。

2农业技术转移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技术进步或技术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和资本的进入,我国利用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步伐才逐渐加快。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在借鉴国外农业技术转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展开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转移研究,但由于理论基础不足,相关研究并不多。

2.1农业技术转移机制研究

良好的农业技术转移机制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前提,能为农业技术转移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业技术发展有了较大的动力,农业技术的研发也逐渐以市场为导向,有了较强的针对性,农业技术转移机制效率有所提高。是我国较早以专题形式研究农业技术转移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农业技术供给方、农业技术转移中介组织和农业技术需求方三者之间技术、物质与资金关系的总和构成了农业技术转移机制的全部内容,农业技术转移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实现农业技术变革的过程,我国农业技术的潜力并未完全发挥,农业转移机制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当然,对农业技术转移机制进行研究必然涉及农业技术转移的主体,对各类主体的准确定位和相应扶持是建立高效的农业技术转移机制的前提。不同时期,我国农业技术转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就要求建立相应的农业技术转移机制。范旭认为,政府应该发挥调控和协调作用,要继续做好全程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有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并发挥示范推广的带动作用,为我国农业技术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科研机构是农业技术转移机制的重要主体,省级农科院作为地方的农业科研机构,承担着地方农业技术转移的重要职责。黄洁容等总结了我国省级农科院在农业技术转移工作中的职责和应注意的问题。认为要有良好的农业技术转移平台做支撑,要有有效的公共财政政策做支持,也要有完善的农业技术转移法律做保障。

2.2农业技术转移方式研究

适当的农业技术转移方式是促进农业技术成果发挥最大效益的前提。介绍了石家庄市农业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我国农业技术对外转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定合适的农业技术转移方式,如双方合作的目的、技术需求国的经济条件、待转移技术的性质等。对于农业技术转移方式的慎重选择,认为,其不仅影响经济效益能否实现最大化,且对于世界农业技术进步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双重目标的引导下,中国农业技术向发达国家转移方式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出口和许可证贸易为主。我国东南部在农业技术发展上具有相对优势,也是农业技术对外转移的主要区域。分析了广西输出农业技术的策略选择问题,进而提出“合资与合作开发生产、以独资形式对外直接投资、许可证贸易和商品出口”四种农业技术转移输出渠道。可见,国内学者更加注重农业技术对外转移中的方式选择问题。

2.3农业技术转移过程及实证研究

农业技术转移过程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和复杂性。国内学者对农业技术转移过程的研究多以实证研究为主,且以国内区域内的农业技术转移或某项具体农业技术转移为研究对象,对农业技术国际转移过程并没有相关研究。对中药材引种的技术转移过程进行研究,是一项对具体的农业技术在小范围内转移进行研究的微观成果。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农业技术发展情况不同,农业技术转移过程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认为,山区存在的供需矛盾和信息不对称现象影响了农业技术转移效率的提高,山区自然环境、宏观政策、产业结构、供给、中介、需求及体制等方面都存在欠缺和不足,制约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转移,并从政策、市场、资金、教育、组织等角度提出建议。垦区由于政策、组织等优势,其现代农业发展在我国处于优势地位,但由于我国农业技术转移水平整体不高,研究滞后,垦区也表现出农业技术转移不顺利的现象。在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概念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限制因素,主要有技术本身、劳动者素质和科研、管理部门意识方面的不足。尽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整体转化效率不高,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我国东部等发达地区进行了大量探索,在农业技术转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了我国发达地区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经验主要有:实施农业技术转移“信服通”工程;成立现代农业技术转移中心;率先采用“科技超市”形式;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这为我国探索农业技术转移新模式提供了参考借鉴。

2.4农业技术转移体系或模式研究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重视农业科技发展,为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和其他中介组织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是以技术转移理论的角度,对我国农业技术转移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很少。尝试对我国农业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农业技术转移体系包括从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技术推广到科研成果应用的全过程”的观点,为其他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也有学者善于借鉴国外国家的农业技术转移实践经验,如叶书宏等介绍了智利农业技术转移工作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特色鲜明,效果明显,不仅构建了产学研供销一体化体系,而且通过设立农业创新基金会为农业技术转移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引入农业科技项目,促进智利农业科技实现产业化,这种模式被乌拉圭等国采纳并加以推广。刘艳艳等同时将我国、美国、日本、欧盟的农业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或组织在农业技术转移中的优势,以此为借鉴,提出了对优化我国农业技术转移模式的建议。

2.5农业技术在国内不同区域间的转移研究

农业技术要发挥最大效益,必然要突破区域限制,实现不同区域间转移国内对不同区域间农业技术转移研究成果不多,以区域技术转移理论分析为前提,对闽台农业技术转移的模式和机制进行了梳理、整合、归纳和总结,认为台商直接投资模式是现阶段闽台农业技术转移的主导模式,而农业高新技术应该成为农业技术转让的主要内容。系统研究了中国杂交水稻品种跨省份技术转移情况,在界定跨省份技术转移标准的基础上,将2003—2010年杂交水稻主导品种推广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到我国杂交水稻品种跨省份技术转移较活跃的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对我国水稻品种技术转移情况进行定位和地理划分,在促进水稻品种及技术推广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2.6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研究

农业技术国际转移既可以是商业化转移,也可以进行非商业化运作。当前,世界农业技术发展不平衡,商业化技术转移发展较快。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主要途径,并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农业技术国际转移过程中表现出的正向外溢效应,同时也对制约因素进行了总结。关注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社会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在理论分析和案例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基本路径,异对农业技术转移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技术国际转移过程中,技术输入国的技术能力是影响技术转移效果的重要因素。以技术联盟中中方企业技术能力不强为背景,说明如何通过产学研联盟方式来解决技术转移效果不佳的问题。

2.7中非农业技术转移研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开始推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加对外援助项目,参与国际发展合作。我国注重中非农业技术合作,将其作为援非的重要形式。国内学者以中非农业合作为背景,探索我国对非洲进行农业技术转移的途径和模式。认为,中非农业技术转移不仅要把农业技术本身输入非洲,同时也要把我国发展农业的思想、理论和经验最大程度地融入非洲农业发展之中,这样才能提高双方农业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对非农业技术转移过程中,我国农业技术人员输入非洲存在一定的限制,主要有人数限制、批准过程繁杂和成本较高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对非洲进行农业技术转移的进行。我国对非农业技术转移成效不足还体现在,维持现有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成本高、困难大。中国—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成后,我国每年还要拿出200~300万元来维持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运营。可见,我国对非洲的农业技术转移机制尚未建立,存在着众多需要突破的问题。

3现有农业技术转移研究进展综述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农业技术转移基础理论或实证研究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国外在农业技术转移理论上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为我国进行农业技术转移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并且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发展优势突出,在农业技术转移机制或模式上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虽然系统的研究不多,但对微观主体或对微观领域的深入研究,正是我国学术界所欠缺的部分,值得我国学者借鉴参考。通过对国内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对农业技术转移研究,多以国内农业技术转移机制、体系、模式、途径、主体等研究为主,这些研究实际上体现的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内容,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技术转移理论研究不足,对于农业技术转移内涵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学术研究中不注重区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区别。在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中,从农业技术拥有方向使用方转移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也多以国内不同区域间农业技术转移实证研究为主,对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研究较少,也大多以我国作为技术接受方而言。我国作为农业技术供给方,向其他国家进行农业技术转移的研究就更少了。

作者:刘学瑜 蒋和平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