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论文10篇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论文10篇

第一篇

1、做法与成效

1.1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农业技术指导到户

精心组织实施“科技入户”、“挂县强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高产增效创建”等项目,形成“市级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技术推广路径。市农委选派56名专家,每人挂钩1个镇特色产业,建立1个“三新”技术示范点,推广1套高产优质技术。镇选派322名技术指导员,每人包干1个村,挂钩10个以上示范户,保证示范户得到一场以上技术讲座、一套技术资料、一张技术明白纸、一份物化补贴物资和一个技术员入户指导的“五个一”服务,示范户满意率达95%以上。全市共遴选种养业示范户5320户,每个示范户又辐射带动10个农户,促进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仅2013年各镇就实施高产增效创建项目25个,55万亩水稻由于以高产示范片区为依托,采用丰产抗病良种、精确定量栽培、肥床旱育稀植、防虫网育秧、机插秧、病虫害防治、麦秸全量还田轻简稻作等配套技术措施,平均亩产652kg,同比增产5%。

1.2以共享为目的,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

开展农业信息化服务全覆盖行动。建立东台农业信息网、畜牧兽医信息网等农业门户网站,及时更新各类农业信息;开通农信通、“12316”热线,根据农时季节、产销节点,采集编发技术、市场供求、政策、预警信息到农户手机,2013年通过农信通平台发送信息40多万条;发展《农家致富》手机报用户近5000户。市蚕桑中心与电信部门创建“蚕信通”信息平台,用户发展到22822户,覆盖了近半数蚕农家庭,在每年4~11月份蚕事季节为蚕农提供实时、便捷化方言版信息服务,2013年发送电话提示信息176万条。

1.3以培训为抓手,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

抓住创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市)的契机,将职业农民培训列入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考核目标,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农民由经验型向知识型、单干型向组织型、兼业型向职业型转变。坚持以市农广校、镇农技中心为培训阵地,精选师资,落实配套资金,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设施蔬菜、畜禽养殖、栽桑养蚕、水产养殖、农机化及林果7个专业的培训,大力提高从业农民素质。2013年累计培训农民87220人,其中菜单式专项技术培训68996人,职业农民培训18224人,持证劳动力比重年递增5个百分点以上。

1.4以多元为导向,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

以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科技超市为服务载体,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种苗中心、新品种新模式展示基地、实习基地,吸引农民前来观摩学习。绿美蛋禽专业合作社引进饲养产蛋率高、适应性好的蛋鸡新品种5万羽,集成应用机械喂料、集蛋、喷码、清粪、自动饮水等技术,配套湿帘—纵向通风系统等,面上带动50万羽蛋禽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翠园食品有限公司创办科技超市,为农民提供技术、种子、农药、化肥、市场行情服务,带动农民按照标准化发展瓜菜生产,并提供收购、加工、出口服务,提高了农户种植效益。

2、建议

2.1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作为种养大户的“升级版”,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促进未来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东台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将把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之一,加强与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对接,采取主动贴近式服务,为他们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灾害预警、质量检测等方面的低成本、便利化服务。积极引导他们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和农机设备的集成配套;推进瓜菜生产周年高效模式创新,探索解决设施瓜菜连作障碍难题,提升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推进畜禽良种繁育、平衡日粮、环境调控、疫病防治、机械化喂养、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推进沼气工程治理、发酵床养殖、有机肥生产、节肥节药节膜、节水节能节地及秸秆机械化还田在内的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推行股份合作、租赁托管等土地流转新方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2充分发挥科技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根据产业布局和特点,引导东台市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各类主体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农科教、产学研联合,探索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新模式新方法,试验示范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生产新技术。进一步夯实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富安茧丝绸产业园、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区、中粮标准化生猪规模化养殖示范区、永丰林农业生态园等十大农业重点工程,着力建设一批设施农业、生物农业、循环农业、智能农业生产基地,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上更好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农户”、“科技示范基地+大学生村官+农户”的新型农技推广模式。

2.3打造多元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手段。有资料表明,信息化程度越高,农业格局越合理。东台市将加大要素投入,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多元化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在简报、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现有手段基础上,东台市充分利用农信通短信平台、“12316”惠农热线、《农家致富》手机报、QQ群等现代化信息渠道,确保关键技术和市场信息正常发送,在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突发等时期及时指导性预警预告,在农事季节编发简明、易懂、操作性强的技术信息,提高短信的适用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大力发展手机报用户,确保将最新、最适用的农业科技信息在第一时间直接发到农户的手机上,实现信息服务的“零距离”,真正做到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不光会种会养,而且能“掌控”市场,产品卖出好价钱。要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创新服务模式,应用移动互联、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发展精准农业、智能农业。探索构建蔬菜等农产品安全二维码追溯系统,只需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上网查询产品认证状况等信息,促进产地与市场的对接。以动物产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实现动物检疫证明网络化电子出证100%,动物防疫免疫标识的电子识别比例达100%,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可控。

2.4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农民职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为条件、互为支撑。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需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需要培养能适应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劳动者。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劳动效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当前,东台市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外、向其他产业转移,农业从业人员出现了数量萎缩、结构失衡、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等现象,“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日益突出。农广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担历史性地落在农广校的肩上。东台市要切实加强农广校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发挥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农职院校、科研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东台市将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功能定位,从专业领域、生产经营规模、收入水平等方面探索制定一套符合市情,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三类职业农民认定标准、条件、认定程序和管理办法,研究和完善一系列与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相适应的支持扶持政策,率先在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农业园区(基地、企业)负责人、农业服务人员中培养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懂市场、会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

2.5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各类竞争性服务主体,进一步完善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采用订单式、托管式、合作式等服务形式,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机耕机插机收、种苗共繁共育、动物免疫等专业化生产服务,鼓励大学生村官、种养能手、农机手等领办、创办专业化服务组织。力争东台市2014年大宗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比率提高到8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以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生产服务,特别是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应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加大支持力度,推进示范社创建。当前,东台市要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引导植保、农机合作社横向联合,为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提供“一条龙”、“保姆式”土地全程托管服务,承揽从机耕、机插、施肥、排灌、治虫、机收的全部作业,条件成熟的要推行“联耕联种”模式。

作者:王长青 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农业委员会

第二篇

1、在我国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问题

1.1农村专业干部少

目前我国农村的基层专业干部十分稀缺,农民在农业生产上出现的问题没办法自行解决,农村里的干部通常也是行政干部,无法为农民进行专业的辅导。而在和其它部门进行协调方面,由于没有基层农业干部为农民在业务拓展方面进行协调,偏远地区的农业拓展方面得不到完善,也就造成了我国偏远地区农业发展无法得到提高。

1.2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如果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就需要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材料,例如嫁接果树需要的新品种枝条,在进行沼气设施安装时需要的软管等。这些材料价格普遍偏高,我国偏远地区的农民显然不能自费,也就无法在农业技术推广上取得进展,农民的收入也会减少,生活水平降低。

2、改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2.1做好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

在对农民农业技术培训方面,国家可以通过和当地政府协调,让政府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培训,例如可以利用电视台、报刊等方式向农民普及一些浅显易懂的农业技术知识,也可以定期为农民举行宣讲会和培训活动,将一些较为深奥的农业技术知识传授给当地农民。从而在短时间内让当地农民对农业技术知识有一些了解。

2.2提高对农业技术员的待遇

由于偏远地区的生活十分困难,待遇很低,所以很多技术员不愿意去偏远地区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以往的技术员也选择了离开。我国政府应该提高农业技术员的待遇,使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例如可以在每年评选出优秀农业技术员,并且在电视台进行表彰,从而让社会承认这些在我国偏远地区的农业技术员,使得我国农业技术员的精神生活得到巨大提高,让我国偏远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展开。

2.3提高偏远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经费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较多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有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也难以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因此可以让当地政府多为农业推广工作拨出经费,并且派专人管理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可以提高,在当地农业水平较高,农民生活水平较好的时候可以考虑减少经费,形成良性循环。

2.4多派遣基层技术干部

在技术人员到位,经费也到达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可以派遣出基层技术干部为农民和技术人员服务。有了技术人员和经费,基层技术干部可以和其它部门和企业协调,为农民和技术员采购需要的农业推广材料,让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和每个人都能够物尽其用。

3、结语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跟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还需要进步,而且我国的偏远地区农业技术发展较慢,农民生活水平较差,农业生产值也较少。因此我国可以多为偏远地区派遣基层技术干部,并且提高农业技术员的生活待遇,让目前的大学生多去偏远地区为农民服务。当地政府也需要进行宣传工作,让当地农民从内心明白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从而让我国偏远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

作者:刘云 单位:江苏句容市农业委员会

第三篇

1、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技术推广体系难以适应发展需求

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心是通过相应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教育、组织,更新农民的观念以及提高他们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以农民为主体。但是,目前我国没有这种以农民为主的制度,也没有一套科学的推广体系。在我国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中,是以技术人员和决策者为中心对农民进行单项传播,这样农民的主体位置就没有体现出来,始终处在被动的位置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没有以农民为中心,没有考虑农民的心声,致使农民对各项成果接受速度慢,从而使很多先进技术与成果都不能得到及时推广。

1.2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虽然有了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编制,实际工作中却不在岗位上,而是在做一些与农业技术推广无关的事情;而且在工作人员方面,有些人是通过正规考试进来的,但也有些人是退伍转业的,根本不是农学类院校毕业的,所以这部分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了解,这就致使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高,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差,难以适应农业新技术的发展形势,从而无法满足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需求。

2、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

2.1全面贯彻“以农为本”的理念

在农业推广技术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对农民的想法与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在了解农民需求后成立项目进行研究,这样能够使成果具有可行性,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农民的需求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要对农民在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充分了解,而且不同地区的农民要求可能会存在着一定差异,应要有针对性的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全面了解农民的想法,才能使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2.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据了解,如今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通过人来传播,只有推广人员具有较高素质才能给农民传播更加有效的农业技术信息,这样才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要营造一个良好环境,要采取各种方式来招揽人才,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人才来加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要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采取多种方式来加强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传播信息时,要从农民的角度着想,真诚相待,学会沟通技巧,对农民需求以及想法进行全面了解。

2.3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农业技术信息进行推广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信息化的出现适应民时展形势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求。在农业技术推广初级阶段,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信息传播。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信息要想得到广泛传播与扩散,就需要网络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来辅助进行。农民对科技需求是不同的,有的是在方法方面有所欠缺,有的是在理论方面有所欠缺,所以要耐心的教他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科技讲座,或者发放一些相关资料,只要农民能看到能得到利益,就会愿意接受新技术。在比较发达地区,可以使用多媒体、电话等与电视、广播、报纸相结合,这种丰富多样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会受到农民欢迎的。

3、结论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个复杂工作过程,本文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以期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薛春茂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农业委员会

第四篇

1、农业技术扩散障碍因素分析

由于对农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业技术主要是借鉴吸收国外成熟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高效、节约型的农业新技术少之又少,关键性产业化技术水平的落后在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也成为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在农业技术扩散体系中,由于技术扩散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自身能力水平的低下,用于农业信息流动的传播媒介和扩散渠道的不通畅,对新型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不够合理的推广引导方式都会对农业技术扩散造成一定的障碍。

2、加强农业技术扩散发展路径探讨

2.1加强农业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农村人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导致农民素质偏低,这样非常不利于农业新技术的吸收和应用,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加强农业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结合农村当地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大农村科技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同时进行农村农业合作社工作的建设,以便于农民进行知识交流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农户之间的联系和信任,这样才能够减少农业技术扩散和推广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阻力,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2.2政府积极有效参与和支持,合理引导和干预

农业技术扩散和传播推广不仅涉及到农民、农业技术科研机构和推广中介,更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有效推动、合理引导和干预。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农业技术扩散是不现实的,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科技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想,通过宣传和培训来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和农业技术能力,加大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和土地状况选择合理农业种植新技术和新的优良品种农作物,通过农业技术带头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来带动农民认可和应用农业新技术,从而实现农业技术在农村地区的迅速扩散和大力推广。

2.3增加农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完善信息传播扩散网络系统

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而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了降低资金投入不足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制约,国家财政需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对农业技术推广中介进行一定的补贴和鼓励,对待用于农业技术研发的新技术贷款要求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政策条件限制,鼓励个人和企业对农业新技术方面的投资,这样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农业技术扩散将会更加顺利。鉴于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系统现状,为了便于农业新技术的扩散,需要对现有农村信息传播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借助多种信息传播媒介和扩散渠道,加强对农民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宣传和介绍,建立相对完善的农业技术扩散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迅速扩散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结语

农业技术扩散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需要政府积极参与、合理引导,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加强农业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促使农业技术扩散工作得以全面、顺利地开展,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作者:孙乃华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农业局

第五篇

1、我国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方法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较快,我国要调整发展步伐,吸收国外先进经验,转变当前的推广理念,明确职能定位,理顺财政关系,创新管理体制,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的扶持等方式,动员多方力量,合理配置资金,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高效且安全的支撑。

1.1结构设置创新,理顺管理体制。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中机构设置不合理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上下贯通、网络健全,发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功能,就要创新机制,打破传统的单一格局,整合资源,优化人员配置,建立现代化、网络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2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并完善我国当前的人事管理机制,更新用人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以岗定人。同时要建立并完善考核机制,根据工作特征进行职能分层,全面考核评价,打破平均分配模式,采取与绩效挂钩的方式,激发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1.3创新推广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观念创新,方式才能得到创新。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创新服务理念,以科技为先导,转变观念,强化推广机构的职责,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己任。要创新服务方式,发挥农业推广机构的信息、技术与行业优势,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农民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改变当前的服务方式,加快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拓宽服务领域,为了满足当前形势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能力,延伸服务链条,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

2、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必须要引起重视,不断创新,改变我国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技术的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平衡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郗玉东 单位:河北省高阳县龙化乡政府

第六篇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很多基层政府根本不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于这项工作多是走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一是政策制度不健全。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就是有一些规定,也不能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不重视,导致很多人才流失,影响了农业推广的进度。二是资金投入力度小。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业技术推广周期长、见效慢,所以不愿意进行农业技术投资。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农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1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进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一方面促使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传统农业是粗放型生产方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靠数量取胜,但是效率比较低,这种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依靠科技力量进行集约型发展。另一方面符合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年年上升,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目前的农业传统耕种方式已经落后,如不利用先进技术加以改进,就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也不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不利于农业的深层次推进、可持续发展。

2.2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技术推广,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有利于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管是粮食产业,还是畜牧业、养殖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能解放人力,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农民创收,走上致富之路,进而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步伐。

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具体对策

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简单地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提升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大中专院校引进一些专业技术人才,让他们成为技术推广的排头兵,通过他们的指导帮扶,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对于原有的技术推广人员,要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指导他们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扩展专业知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他们认识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坚持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了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

3.2因地制宜,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农业基本情况不同,农民的实际要求也不同,农业技术推广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农民需要的、便于操作并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实用技术,以便更好地推广,也能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二是结合农民的实际经验不断进行技术改进。推广工作要结合农民的实际经验进行,先要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农民实际情况,参考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技术,根据农民需要进行研究,以便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3.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技术推广内容

基层政府要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适当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为更好地研究出实用农业技术提供保障;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为技术的顺畅推广奠定基础;极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偏远农村的公路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完善技术推广内容。要注重实际推广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介绍,按照农民需要不断完善技术推广内容,切实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总之,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找到好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以便使我过的农业生产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温美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矿区发展协调服务中心

第七篇

1、农业技术推广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力度仍然不够

全国基层的乡(镇)大都会有农业技术推广站,但是其办公条件却让人不敢恭维。大部分的推广站没有相应的信息收集与传递工具,缺乏相应的设备辅助工作。在技术推广宣传与培训中,仍然采用教学板与宣传页等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有2/3“有设备,不办公”,另外的1/3连基本的办公条件都有没有。国家应做好对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保障工作,保障其正常工作。

1.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权责不清,业务素质较低

我国的大部分推广中心的管理工作混乱,各工作人员对于其职权把握不清。在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脱责任;在有业绩时,疯狂争抢。而且在推广站中,大部分人员没有相应的学历与相关的技术素质,工作中无法合理的处理出现的问题。合理分配任务,理清权责,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技术推广站非常重要的环节。

1.3农民培训与试点工作的不到位

大多农民对新的科技成果存在抵触情绪,这主要是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再有就是文化素质不高造成的。而且,农业技术推广站在设立试点农户方面的工作力度不足,没有做到让榜样带动其他农户的技术改进工作。

2、解决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管理体系建设在我国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也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的完善。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中,完善管理模式,合理安排人员工作,做到信息收集、传递、反馈的一条龙式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竞争、奖罚、监督机制,带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工作之外,还要做好工作环境的改善与工作待遇的提高,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创造更加优秀的工作业绩。

2.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证正常工作的进行

我国虽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给予了财政支持,但力度明显不够,还需要更大的财政支持,更新工作站的办公设备与工作条件,使工作人员在先进的条件下进行更加有效、便捷的工作。在发放财政资金时,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2.3分清权责,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推广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工作人员的权责划分不清楚。在今后的改进中,合理分配工作,明晰各方职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评定。在工作人员工作素质不高的问题上,要积极引进人才和加大自身培养力度,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4加大新型农民的培养,建立典型试点单位

农业技术推广不仅是推广站的事情,同时也是农民自己的事情,所以农民应该积极配合其工作。工作站要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积极培养新型的现代化农民,促进技术的快速推广。除此以外,还要设立示范户,给其他农民进行示范,引导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技术的改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搞好了试点示范工作,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就会引起其关注,这样就会更加容易的加快新品种与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使推广工作深入人心。

作者:宋国强 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八篇

1、农业技术推广多元化的意义

一是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生产部门与科研部门的沟通,使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的发展,要依靠政策和科技的推动。我国大力推动农业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大国,政策对农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而根据调查,我国每年的科研成果非常多,但是运用于农业的科研却非常少,原因在于我国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部门的沟通力度不够,导致了科研机构不能及时了解农业生产的现状和问题所在,也就不能及时地为农业生产出谋划策。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有效地加强科研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沟通,使科研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率;二是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建立对科研技术的普及起到积极作用,对农村文化的普及起到关键作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须有科学技术做支撑。农民对科学技术了解的多少对农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发展,科研部门可将自己研发出的技术送到农村,实现科学技术的普及。农民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自身也受到科学文化的熏陶。科学文化在农村的普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推动作用,推动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三是农业技术的推广模式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村的服务体系。农村的服务体系包含很多内容,但都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的支撑。有了科学技术的推动,服务体系的建设就可以提高效率。农业技术的推广带来新的科学技术,这些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各类服务体系中,方便人们的生活与生产。

2、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建构

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科教单位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企业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农村经济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只是一味的注重科技的研发,而削弱了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技术的推广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科研技术与市场的推广是分离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缺乏人力资源,没有制定一系列的体系和制度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3、农业技术多元化推广模式的实施

首先,要制定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和激励政策,政府应加强资金的补助,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政策顺利运转。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机制,加强农业技术的供给;其次,政府应该加强财政供给,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的补助机制,向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应广泛使用大众传媒,促进传播媒介的使用,利用传播媒介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民对传播媒介的信任度,使农民相信大众传媒的力量,通过大众传媒农业的技术成果,供农民选择和使用;然后,可以采用项目推广的模式,把科研技术按不同的作用分成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派专门的人员进行推广。推广人员要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要对推广的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并制定一系列的推广计划;最后,现在网络通讯技术相当发达,进行农业技术的多元化推广,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在推广的过程中,以农民的利益为主,制定一切为了农民增收的方针。

4、结语

当前,农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科技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民要想在相同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必须借助科学技术。科技为农业的生产提供了保障。但是,目前农业技术的多元化推广还未普及,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农业生产是脱节的,因此,要想发展农业,必须完善农业技术的多元化推广。

作者:吕微 单位: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第九篇

1、农技推广现有模式分析

1.1现有主要推广模式分析

1.1.1多媒体信息推广

即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短信、报刊等方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如CCTV7军事农业频道推出的《致富经》、《农广天地》、《每日农经》等节目,会将优秀的农业技术教授给观众。这种模式下的推广主体多样,包括政府、企业、个人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的趋势,推广的农业技术较为丰富多样,受众广泛,能够实现大面积的农业技术普及。

1.1.2当地政府部门宣传推广

即依靠当地政府相关农业部门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此种模式下,推广的主体主要为政府,推广的农业技术比较统一具有针对性,依靠政府信誉及担保可以实现农业技术的快速普及。

1.1.3基层组织、企业推广

即村委会、居民自治委员会、农技推广企业等进行的农业技术推广。这种模式的主体以企业、集体组织为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农户的本质需求,推广的技术较为统一,受众集中,技术创新性较高。

1.2存在问题

1.2.1媒体传播模式缺乏精准性,接受程度较低

中国农村地区广大,情况不尽相同,依靠多媒体信息进行的农业技术推广难以顾及全面,往往顾此失彼。如电视媒体所推广的农业技术大都比较泛化,缺乏实用性和可视性,难以契合部分地区的农业需求,这样的农业技术必然得不到当地农民的认可。其次,以报刊为主的媒介所宣传的农业技术大多偏理论性,缺乏可读性与可靠性,农民对于这类技术往往是不会用、不敢用。此外,短信、网络等多媒体信息可靠性较差,农民对于这类媒体的掌握程度也不一致。如此一来,即使多媒体覆盖的受众范围最为广泛也难以提高某种农业技术在农民中的认可度。1.2.2政府传播模式缺乏创新性,体制弊端明显政府农业相关部门主推的农业技术除少数具有纯公益性质外,大都花费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在收效不明朗之前不会进行新技术的探索与推广,导致了创新性的缺乏;部分地区政府农业部门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出现了主推的农业技术对当地农业的弊大于利,导致了农民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此外,农户对自身长期积累而得的经验保护心理强,对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怀疑。因此政府推广模式也就难以见效。

1.2.3企业及基层组织可靠性不足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部分企业在市场的驱动下为了经济利益,会夸大甚至歪曲农业技术的实际效果,导致部分甄别能力不强的农民上当受骗,蒙受巨大损失。而部分基层组织由于地区限制队伍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往往不能推广适合的农业技术,由此也会对农民造成伤害。以上2个方面都会使农民对这种模式采取消极态度,久而久之此种模式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1.2.4农民的经验主义强烈

中国经济进入市场经济浪潮已经很多年,但是农村地区由于自身固有的特点,才刚刚开始市场经济的试水。大多数农民对市场经济不敏锐,加上风险的考虑,对相关部门组织推广的农业技术更是抱有怀疑态度,往往比较信赖自身的经验以及人传人这种模式推广的农业技术。但是人传人模式更新速度慢、传播范围小,收效甚微。

2、优化策略

2.1改进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2.1.1推动中央媒体素质化、地方媒体精准化宣传模式的转变

由于中央媒体具有全面覆盖性的特点,因此可以以农业素质、农业科技应用案例等为重点进行宣传,以此来改善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态度以及传统的经验主义。而地方媒体具有地方化的先天优势,能够较好的掌握本地农业特点,因此应该推动地方媒体加强开发专业、特色的农技推广节目。

2.1.2建立信息认证标准制度

对于短信、网络等新型媒体传播推广渠道,应该建立信息认证制度,对于合格的农业技术推广信息进行数字技术认证,根据数字认证可以在统一的信息认证平台进行确认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此外这类信息可以捆绑农业保险共同推出以此来打消农民的风险顾虑。

2.1.3政府部门认真调研化解信任危机

对于由政府失误导致的农民利益受损进而使农民对当地政府产生信用危机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市场调研,真正进到农户家中了解实际情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2.1.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企业、组织进农村的市场监管对于企业、组织进农村与农民合作应该大力提倡,与此同时应该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遭受损失,利用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的行为;还要加强监管部门对这一模式的监管力度。

2.2构建新农技推广机制

2.2.1农业科研机构下乡推广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得到了很多的科研投入,但是这些科研投入往往只应用于实验田,与实际的农民联系不紧密。据此,可以构建农业科研机构下乡推广模式,即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所等每年定期下乡进行最新又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由于这类机构具有权威性,可以消除农民的疑虑。

2.2.2建立农业技术示范园区

即在大城市郊区地带可以建设农业技术示范园区。由于大城市周边农业以果蔬农业为主,市场效应强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对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建立示范园区具有可行性。

2.2.3建立农业技术员推广制度

由于大多数农民比较倾向于人传人模式,因此政府可以培养一支农业技术员队伍,由技术员下乡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检查,定期汇报反映效果,及时作出下一步的生产决策。由于传统的人传人模式以素质较低的老年人为主,因此此种模式要求政府必须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硬技术的年轻化队伍,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解决人传人模式的弊端。

2.2.4其它问题

除以上优化策略外,政府部门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逐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一定比例提高待遇水平、改善办公环境以吸引高素质的大学生投入其中;加大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主动寻求企业进行合作,扩大市场效益;与社会公益团体进行洽谈,吸引公益性组织加入。

作者:李梦楚 单位:重庆西南大学

第十篇

1、我国农业及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在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呈现多元化,农产品也不例外,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已经不适合当前农业的发展,满足不了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也增加不了农民的收入。在农产品生产完之后,农民首先要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然后才会考虑农产品的销售经营,这样就很难实现农业生产的专门化、区域化、规模化,更不用说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所以,要解决以上各种问题,实现农业产业化就需要将重点放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几大重要组成部分上。

2、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主体和服务对象

文章开头已经提及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农产品协会,这个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与外界的农产品需求者联系洽谈,使我国的农业能够走遍全国,甚至走向世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也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以往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种类、范围都很局限,通常只是种植一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像小麦、水稻、油菜、玉米、棉花之类的,农业生产结构亟需调整。想要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需要发挥农产品协会的主体地位,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一系列完整的农业资料,包括市场需求、农业生产前后的服务、农业科学技术等等。现在在国外,很多农产品发达的国家都成立了相应的农产品协会。譬如,荷兰的花卉生产在全世界是数一数二的,它就成立了花卉协会;泰国盛产优质大米,成立了大米协会;日本和韩国等小岛国也成立了蔬菜协会、生猪协会等,每个协会都为自己相应的农产品生产提供生产规模、价格信息,联系商家、与商家商定产品价格,保证市场价格的稳定。所以,在这方面我国的农产品协会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使我国的农产品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是农业企业,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主要是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不是政府亦或者是农民自身。最开始时服务对象是农民,后来逐渐转为农业企业,这要求服务体系的工作做出适当的调整。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业企业,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大力推广农产品,同时加强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如果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的产量就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益会明显更好,所以农业企业要格外关注生产技术的应用。尽管是由农民生产农产品,但农民的知识水平都不太高,不太懂得技术,没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就很难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另外,政府可以做一些相关的公益性活动推广农业技术,帮助农业企业普及技术,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

3、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自从迈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就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作为主要内容,旨在重点改进和提高。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大国,保证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而且就历年情况来说,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数量一直都满足着全国人民的需求,除了遇到大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旱涝、洪涝等之外。所以,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证食品安全。众所周知,现在市场上时常会出现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问题引起了消费者群体的格外关注,大家都不想买到质量差或无安全保障的农产品。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并不大,反而更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也要转变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发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也是科技运用的主体,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来决定的,可以说一个国家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以往为了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会向农民示范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虽然这种方法取得了成效,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根据示范学习运用技术的农民很少,大多数都只是看看而已,很少去真正实行。所以根据以往的情况,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是必要的,让农民了解到农业生产的相关技术,然后按照培训后所得的实践操作技术来展开农业生产,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增加收入,保障农民不再成为低收入群体。农民具备了农业生产的专业技术,将必定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4、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城乡差距仍然很大,而且这个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缩小城乡差距,为农村提供更多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村提供全面而充足的社会性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社会一部分的农村,更加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以上所提及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各个部分可以作为参考意见,便于借鉴和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

作者:赵明国 单位:黑龙江富裕县龙安桥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