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探索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探索

【摘要】

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转型是事关国民经济的大事。黑龙江省松花江农场土地资源较少,农业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值得探寻。本文从农场转型发展中获得的有益尝试出发,指出了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转型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农业经济;转型;路径

一、转型发展获得的成效

1.从优化农业结构出发,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在产业与资源共生的基础上,种植业结构发生了变化。2016年农场完成播种面积67386亩。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比例为11:66:23,其中经济作物1.5万亩。实施“水陆空”立体产业构想。“水”:在不足1万亩的水田里做文章,1000斤小龙虾从江苏盱眙“坐飞机”来到农场五作业区山脚下,占领了水稻的“地盘”,面积只有34亩,但和谐共生的效果很好,亩效益达3400元。种植奶香稻150亩,亩效益6000元。试种旱稻22.5亩,亩效益424元。水稻大棚二次利用养殖猴头菇25栋,纯效益6万元。沿松花江水面网箱养鱼12箱,纯效益7800元。“陆”:大鹅玉米共生项目120亩,养殖大鹅1100只,亩效益800元。食用菌110万袋,纯收入44万元。“空”:大榛子、樟子松嫁接红松等经济林258亩。造林100亩,栽植苗木2万余株。

2.从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出发,搭建起专业化平台,传统的经营观念发生了变化。农场现有玉米、水稻、农机、万寿菊、食用菌、红菇娘专业合作社24家,尽管在运作上不够规范,但所起的引领、引导作用不可小视,代表种植户在经营观念上发生了变革。农场立足“三山一水”黑土地,注册了“松江”地域品牌,实现全面积绿色有机认证,绿色有机种植理念落地生根。建立了农业服务站,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养分含量等进行检测,初步构建起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雏形。携手“大农网”,构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大力推广场淘、微商经营模式,摸索“一分地”平台销售租赁模式,农场依咪合作社、松美合作社“一分地”私人订制、场淘模式当年实现产值100余万元。为引导“互联网+农业”,还建立了“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300亩。

3.从注重投入着手,以科技政策为支撑,农业标准化建设发生较大变化。按照“集成创新,加快转化,服务产业,支撑领先”的原则,积极推广10项农业新技术,充分发挥水田、旱田两个科技园区的示范作用,全年农业各类培训1000多人次。按照“高效、低耗、安全、环保”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强了苗期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技术指导、药械更新、重大病虫害的检测与防治、秸秆禁烧还田培肥地力、治理水土流失、节水增粮等方面的工作。农机、耕地地力保护、大豆目标价格、玉米改种大豆轮作、玉米生产者及农工土地承包优惠等政策落实到位,补贴资金1000多万元,给农工吃了“定心丸”。

二、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经过综合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的问题: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资源短缺,争地包地热不减,产业化滞后,产业单一、结构不优,专业合作社运作不规范以及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三、转型发展的路径

(一)坚持结构调整提升农业效益

按照“优化存量资源,提升农业品质,改善农业设施,扩大域外增量”的思路,充分运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利好政策,顺应农垦改革大势,发挥国有土地的优势和功能,逐步破解农业发展“七大”难题。一是逐步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计划投资1200万元,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增强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二是逐步解决好土地承包问题。土地承包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敏感问题,目前“包地热”不减,人地矛盾突出,再加上五项社会保险费、管理费、政策性补贴和社会性支出,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等不断增长,按照农垦总局要求,要处理好农场与农工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既要保证土地增效,又要保证农工受益、农场增收。三是逐步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境内的耕地种细种精种优,另一方面,继续在俄租种土地或代耕,扩大外延生产。四是逐步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的问题。鼓励全民招商,吸收民营资本入股,重点是红菇娘产业化、小杂粮加工、玉米烘干项目,以此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五是逐步引导合作社规范运作,扭转合作社有数量没质量、有机构没机制的问题。六是逐步解决农业产业单一、结构不优的问题。按照哈尔滨管理局“稳稻压玉、扩经增畜”的原则,合理配置优势资源,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努力探索虾稻共作、鹅玉共生、网箱养鱼、林下经济、减玉增豆等发展模式。发展有机稻、红小豆、小杂粮等高效作物,并通过“互联网+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扩大销售渠道。稳定水稻面积,缩减玉米面积,主要种植优质、中早熟专用玉米品种,玉米改种大豆,种植杂豆、高粱及其他经济作物。虽然扩大水田面积的潜力不大,但深度挖掘的空间仍存,从苗床到田间全程提质增效,水稻育苗大棚二次利用,种植食用菌、蔬菜等,不适合种植旱田的地块考虑种植早稻。继续推广虾稻共作、奶香稻项目。同时,继续抓好林业经济。计划低产田造红松林100亩、地摆黑木耳130万袋、新增种苗繁育面积30亩、发展平欧大榛子面积30亩,在抓好林下经济的同时,建立最严格的林业生态保护制度,毫不放松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实施林政保护、森林防火、林区病虫鼠害防治“三位一体”的资源保护战略,实现有限资源,永续利用。按照畜禽禁养区划定范围,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活、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畜牧经济绝不能以影响和破坏人居环境为代价,科学规划、合理有序地推进人畜分离。认真落实“预防免疫、产地检疫、消毒灭源、疫情报告、应急处置”五大措施,确保畜牧产业有序健康发展。七是标准化体系建设问题。继续推进现代农业提升创优工程,重点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标准化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风景带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提升示范水平。大力开展“科技之冬”活动,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会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工队伍。建立严格有效的农业管理制度,将秸秆禁烧、农药包装物清理等纳入农业标准化管理范畴,更加关注农业面源污染,更加重视减农药、减化肥、减除草剂的农业“三减”工作,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保护与利用并举,努力实现经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二)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最佳的产业格局就是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加快推动农场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带建设。通过转变经营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利用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挖掘深广厚重的工业底蕴,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金融化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网络销售、文化旅游、物流、贸易、家政、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确保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20%。

作者:陈福平 单位:黑龙江省松花江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