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

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

摘要:针对水环境治理,首先提出生态型水环境治理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新兴起的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各项技术的优势所在,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治理技术;水循环

统计表明,我国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污染严重,给工业与农业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且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应重视新治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逐步改善水环境。

1生态型水环境治理基本思路

1.1以水环境整体为重点

对水环境进行治理时,应从整体健康入手考虑。过去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有一定误区或弊端,如先期花费巨大资源建设收集系统,使用时还会消耗大量能源和成分;跨区域进行污水收集,导致区域内水量无法平衡;现有二级处理设施无法去除水中营养元素,使水体产生富营养化,大量滋生藻类,破坏生态平衡。对此,需要在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精准把握、控制并有效改善区域水环境[1]。

1.2确保水环境处于良性循环

水是一种可以再生与循环使用的重要资源,主要涉及自然与社会循环两种形式。其中,社会循环指的是人类通过开挖利用产生的水进入的循环;而自然循环则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两者相互交织,社会循环需要建立在自然循环基础上,同时还会对自然循环造成影响。若在社会循环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循环基本规律,加强污水处理,保证排放至自然界中的水可以满足环境要求,则会使自然循环良好维持,保证淡水资源可以被人们持续应用。以雨水为例,通过渗透与贮存,对其循环途径进行修复,控制暴雨的自然径流,减小洪峰流量,避免灾害的发生。

2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

2.1人工湿地

人地湿地,即仿照天然湿地,采用人工进行强化改造形成湿地构造,起到以较低的能耗进行污水处理的新技术。这项技术包含三种作用,即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与生物作用。待湿地成型后,填料的表面与植物根系可以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稳定生物膜。当废水从这一生物膜中通过,SS等物质将被阻挡,其他污染物在吸收等作用下被大量去除。

2.2湖滨带净化

湖滨带,即水陆生态交错带,是水、陆两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具有涵养水源、防旱、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湖滨带,将酶促填料及吸附填料等铺设于水底,形成由不同动植物及微生物构成的,且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多层次系统,对区域内的水体进行自然净化,并将完成净化的水传递至水系,去除营养物质,同时防止由径流引起的面源污染。

2.3人工浮岛

根据自然界的发展和物质交换规律,采用人工在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水域上进行植物种植,依靠这些植物具有的吸收作用及吸附作用,减少水中营养元素,最终实现净化目标。这项新技术对水生植物具有的净化功能予以了强化。以可在水中悬浮的填料为基础进行植物种植,并对其进行工程化规模处理,可对水域进行有效净化。这项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不会受到水深等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即便在深度较大的水域,只要规模足够,就能发挥出良好的净化功能,同时还能为景观配置创造条件。

2.4生态护岸

对岸堤的改造大多都是采用工程材料构建能抵抗冲刷的体系,用于提高岸堤防洪水平,然而,这样必定会破坏区域生态系统,使河流和陆地无法正常的联系,影响河岸作为一种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发挥。对此,应遵循尊重自然这一基本原则,通过介质排列,建立新型生态护岸,加快物质交换速度,为建成与发展生态护岸打下良好基础。按照不同的形式,可将生态护岸分成以下几种:缓坡、直立与陡坡。采用这种方式后,能对堤岸范围内的群落结构进行优化,并符合防洪及污染控制等基本要求。

2.5雨水径流促渗利用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土地资源利用产生本质变化,大面积植被与土壤都被硬质地面取代,使流域内的水文过程无法继续保持。因采用硬质的下垫层,使滞水空间被大量挤占,导致地面径流快速增加,不仅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还会引起城市内涝,对城市建设与发展造成极大困扰。利用绿地具有的渗水与过滤等作用,同时对其基层予以改造,增加雨水实际下渗量,对面源污染进行防治的同时,避免径流大面积产生,能从本质上降低内涝风险。通过原位下渗净化,在表层的土壤中使用促进渗透的材料,并对基层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在硬化地面中加大绿化地面的镶嵌面积,在排水沟渠与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种植,或铺设一层砾石来减少径流,净化现有的各种污染,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的目标。

3结束语

我国生态型水环境治理从最初的点源治理发展到当前的面源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污染的控制和水环境改善是极为艰巨的任务,怎样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与工程。对此,应尽快从本质上扭转现在这种被动局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对水环境治理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开展示范项目,在我国适宜的地区广泛推行,对水环境治理与污染防治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晓,曾敏,黄文彬,等.对新常态下广西实施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的探讨[J].南方国土资源,2017(7):57-58.

作者:李霞 单位:新绛县环境保护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