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总结范例

美术总结

美术总结范文1

一、现如今高等美术教育面临的现状   1、现在美术高考被过度热捧所引起的问题。不少文化成绩不够,也没有特殊艺术特长的学生只是将美术高考当作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捷径,那些学生的家长抱着同样的心情让自己的孩子选择艺术专业这条道路,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高等艺术学院的大门上,这样的现状成为不能忽视的事实。作为学校,从中获利的心态更是有增无减,学费的增长,学生的扩招让高等美术的招生标准迅速降低。有违国家对于扩招的真正意义,也有违根本的教育规律。   如今我们所看见的高等美术教育与美术产业上的繁荣是虚的,兴盛是假的。在这种虚假美术教育发展势头的背面,无可避免地隐藏着各种危机。其一是美术人才的大量缺失,其二是美术教育极端功利带来的教育浮躁,以及因为高等美术招生规模盲目的扩大所引起的美术人才的大量过剩。但是真正的美术人才是缺失的,这和平庸的美术人才过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今的高等美术教育不断的丧失人文精神与最基础的艺术审美能力。   2、现如今高等基础美术学术陷入冷落。美术学包括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批评论的研究。在一般人的眼中,这些学问是非常没有“钱”途的。很久以来,基础美术学的教学和研究不例外是会处于依附或者陪衬的地位,更有甚是可有可无的处地。根据资料显示,如今在高等美术院校的专业选择,美术学在总课时比中不到8%,很多新设的专业根本不开选设美术学课程,尤其是那些一般综合高等美术院校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更是不可能出现。即便在开课的学校里,很多学生也对这类基础课程失去热情和兴趣,学生关注的仅仅是考试是否能够通过,老师也不做干预,能够考过就万事大吉。就连那些所谓研究纯粹艺术的人同样缺乏最基本的美术学素养,那些人只关心他们画怎样才能卖高价,把那些研究美术史论学者却看成了作品的寄生虫。这样给现如今的高等艺术教育带来了不正之风,和很坏的影响。   3、现如今国内的高等美术教育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   传统中国文化被“洋”文化冲击进入,无可避免地形成了美术形态的多元化多模样。除去中外传统意义上的架上手绘、工艺与设计、雕塑之外,如今的基础美术还涵盖了装饰艺术、电脑艺术与影视制作等各种全新的表现方式,包含属于大众文化中的通俗艺术、民间工艺美术、民俗器物等。这些涵盖了中外各种艺术领域的基础美术应当如何在高等美术学府中进行教育,才是现如今高等美术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我国高等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在如今更应该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建议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立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普通知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应当多样化,能够突破专业壁垒、可以有跨学科的特殊性;(2)不管运用学科中的课程还是接受主题综合性课程,要不采用规定性的方法还是形成性方法,都应该有探索与选择;(3)高等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到美术这门专业的本科课程与研究生的课程之间的链接;(4)必须关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断实施采用相关的课程,例如美术学与教育学针对某一项美术教育问题的探讨、将课程相融合,将不同学科在课堂上实现交叉学科、开放性课程,例如艺术哲学还有基础核心课程,就是以跨学科的课程进行组织教学,就如同现代重彩的表现;(5)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调整与设置与应当具备变通性与灵活性,在这样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带动本学科专业发展和社会不断变化的实际需要,同样带动学生单体多样化的抉择。现如今在以就业率决定招生数额的如今,有必要随时注意社会的动向来应对开设与其相关的新课程。   三、高等美术教育应当如何面对未来的发展和如今的现状   如今高等教育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高等美术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动。高等美术教育模式从之前主要以传统上的技能训练,转变成为整体素质上的提高和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意思想,更加注重他们心身健康和正确的人格培养,让他们具备社会生存能力与再发展的潜力和素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如今的状态是在长时期的发展中形成的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特点,在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中,还存在着由传统迈向现代转换的课题,同样也存在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不相匹配的矛盾对立,这些都需要我们改进和思考。从教育发展的规律来说,高等美术教育的模式形成是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高等美术教育具有长效性与稳定性。应当立足于长远,放眼未来坚实的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等美术人才。

美术总结范文2

1.1拓展思维,培养个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小学生很容易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发展个人天赋方面受到限制。然而,合作学习模式却打破了这一限制,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个人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一门需要灵感的学科,美术对于学习者的创造性和个性要求很高,而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往往正是作画者个性的真实流露和表达,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1.2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合作学习模式往往具有自由性较强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小学生可以自行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借此摆脱在课堂上受到的束缚和压抑,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小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一定的成绩,进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比如,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学生们通过集体协作,历经艰难和努力,从而得到想要的结果与成就,并从中获得快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1.3加强人际交往与沟通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实施,使得当前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也因此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为中心感,不熟悉甚至排斥合作。然而,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强小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帮助他们学会与其他人相处,实现小学生之间的合作。另外,针对难度系数比较大的美术学习任务,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合作,进行相互探讨,从而借助集体的力量完成任务。

1.4提高独立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塑造小学生的独立品质。实际上,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知识的收获,本身就可以称之为一种独立的表现,而合作学习模式则有利于将这种独立延伸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等其他领域,全方面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性。

2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2.1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尤其要关注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将其与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穿插,充分发挥好学生的带动作用,在提高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的同时,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另外,将学习能力较为平均的学生分配到同一小组,使其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彼此的优缺点,进而实现自我完善。

2.2落实合作学习模式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没有给予合作学习模式以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在过去多年里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再加上市场的复杂性,使得美术补习班的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家长因此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对小学生的美术学习造成影响。因此,应该对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并将其落实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

2.3重视整体构思,优化教学过程

美术总结范文3

1.1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合作学习模式往往具有自由性较强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小学生可以自行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借此摆脱在课堂上受到的束缚和压抑,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小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一定的成绩,进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比如,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学生们通过集体协作,历经艰难和努力,从而得到想要的结果与成就,并从中获得快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1.2加强人际交往与沟通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实施,使得当前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也因此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为中心感,不熟悉甚至排斥合作。然而,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强小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帮助他们学会与其他人相处,实现小学生之间的合作。另外,针对难度系数比较大的美术学习任务,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合作,进行相互探讨,从而借助集体的力量完成任务。

1.3提高独立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塑造小学生的独立品质。实际上,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知识的收获,本身就可以称之为一种独立的表现,而合作学习模式则有利于将这种独立延伸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等其他领域,全方面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性。

2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2.1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尤其要关注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将其与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穿插,充分发挥好学生的带动作用,在提高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的同时,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另外,将学习能力较为平均的学生分配到同一小组,使其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彼此的优缺点,进而实现自我完善。

2.2落实合作学习模式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没有给予合作学习模式以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在过去多年里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再加上市场的复杂性,使得美术补习班的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家长因此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对小学生的美术学习造成影响。因此,应该对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并将其落实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

2.3重视整体构思,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选择正确的合作形式。针对美术教学的合作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关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关于美术作品的合作创作。为此,美术教师需要对不同的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运用,并结合分组的基本要求——必要性和挑战性,正确为学生选择合作形式,并通过合理把握合作内容和时间,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其次,优化合作学习的过程。众所周知,学生才是美术教育的主体,而实施美术教学的目的则是为了帮助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并借助美术的形式对“美”进行表达,从而使更多人感受到生活和艺术的美,发现并体验美术的文化价值,进而实现其思想的提升和升华。因此,美术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教师对课堂的把握程度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优化美术合作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对相关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对课堂时间的正确、合理的把握,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产生思想的火花,进而塑造自身的美学理念,提高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把握,管理好班级所有小组,并通过深入观察,发现各个小组的优缺点和共同盲点,因材施教,尽可能地实现每个小组的成长与进步。最后,重视合作小组的总结与评定。作为合作学习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组的评定和总结直接关系到下一次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甚至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应该重视小组合作的总结和评定,尽力做好相关工作。具体地,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评定时,需要坚持全面和客观的原则,不仅要总结整个合作过程,还需要对整个小组及其小组成员进行总结,做好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总结,并且保证总结和评定的多角度性和多方面性。

3结语

美术总结范文4

高中有效性美术教学方案即计划,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使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方案定制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在搜集、参阅资料的过程中会不断对自己的课题有新的认识和想法,因此可以根据情况对初定的课题做出适当的调整,使选题更符合研究实际与教学需要。在制定教学研究计划中,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要确定自己教案面对的学生群体,如学生这一参与主体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等,如果涉及的学生群体总数过多,可以采取层次化教学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研究,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2.选择研究的方法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研究过程的方法与结果的检测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测量法等,而研究结果又涉及到各种评估方法。一线的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到一起,定期进行教学研讨。

3.确定方案的具体内容

美术知识比较杂乱,在搜集和参阅材料,不断了解研究教案的内容时,可以根据新的认识对研究方案做稍微调整,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制定每一部分切实、可行的计划。

4.确定方案设计的变量

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其他不可控的干扰因素等。比如高中课程时间少,美术课题组人员较少属于不可控因素,美术教师需要清楚方案设计的变量中哪些是可控的因素,控制的具体条件,还有存在那些不可控的因素以及由此造成的误差等,尽量使变量造成的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有效性美术教学方案的科学和准确性。

二、设计科学、周密、合理的有效性美术教学方案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研究都是从简便的、周期较短的、与教学实践结合密切的工作做起。广大一线的人民教师,在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下只要注意用心观察、不断积累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具体的教学方案有很多,我简单举几个例子。

1.课程目标细化分解

通过课前的预习能初步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分组讨论,了解美术作品的类别和种类划分;学生通过学习能总结出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意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对一件艺术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课下的交流,用“审美的眼睛”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认为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主要是采取学生分组合作的方式,挑选大家都不懂的问题,然后分开讨论,最后再互相分享经验。事实也证明,这种方法的确实有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益。但是需要具有很强的课堂掌控力,不能白白浪费了课堂时间。经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摸索和与同行们教研的交流学习,不断尝试各种方法,也可以来个基于标准的教学。

3.把握好教学过程

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设成一个标准的、统一的模式,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对要学习的美术知识互相补充,而且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每个环节上又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有不同的发挥。

三、总结

美术总结范文5

1.课程内容上

从2002年起实行多学科综合,在美术教学中将文化课知识作为研究的重点。由于普通高中的学生知识面窄,课外阅读量不够,把美术知识与历史、地理知识结合不但能整合美术资源,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高一美术欣赏课中有民族服饰、民居等内容,把这部分内容整合历史、地理知识,把傣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的聚居地生活习惯,美术文化特色进行单元学习,学生们不但能将文化课的知识进行拓展,而且寓教于学,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发课程资源的目的。

2.课程形式上

经过多年的总结与研究,普通高中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无法保证多个教学环节的完成,因此寻找一种可行的课堂模式成了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结合学校的教学科研开发“三学一验”的教学模式。“三学一验”教学模式为自学、导学、研学、检验四个环节,其中自学由学生在课前进行,导学、研学、检验在课上完成。这一教学模式在学校的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经过四年的实践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沉闷的课堂变成了主动学习的阵地。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科实际成为研究和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关键。

(1)课前自学。在教学进行之前把课程系统单元整合,请学生按单元系统自学。例如雕塑艺术部分,在课前把需要自学的要点制成自学提纲,并下发给学生。请学生在课前自行完成提纲,在完成自学提纲的前提下还布置了若干思考题,布置的思考题不能过多地限制学生的学习思路。

(2)课上的导学。五十八中的学习模式是分组制。班级的各小组已相对完善,组长负责制,并且在班级的座次也安排的很合理,这就解决了课堂的许多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的导学完成得很顺利。再以雕塑艺术部分的“外国雕塑撷英”一课为例,按教材体系把教材内容按时间和区域在自学提纲中分成六部分,小组自由选择,可以多选。

(3)研学环节最精彩。在课上各小组展示课件,展示准备的作品,介绍雕塑家,总结本组提纲的雕塑艺术特色等。如发言中有问题和不足,本组成员一同完成,也可其他组补充。这样一来,生动的课堂就出现在教师面前了,更惊喜的是学生的自我总结更让我们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以往他们没有如此优秀并不是他们自身的原因,而是没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机会与舞台。总结评价的方面有很多,如积极性、灵活性、动手能力、合作性、独立性等,总结评价的方式也可多样,如语言、文字、数据、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等。这让课堂变的更加鲜活,生动。

(4)检验环节可以课上完成,也可以作为家庭作业,还可以变为展示内容后面的单元进行展示,这就解决了以往课堂教学无法检验的弊端。在课堂上期待已久的学生们的热情目光,感受到了他们释放的深藏已久的学习热情,创造性与主动性就是这样被调动起来的,这也成为教学中一个特色。在这段教学中体会到美术学科教学一直以来处于高中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少,这些都成为教学的屏障。自五十八中的“三学一验”教学模式运用以来,更加明确了美术课程改革的目标,真正改变了美术课堂的那种生、死、硬的印象,作新型的美术教师,为学生营造全新的美术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找到符合学校美术教学的新路。本次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教学课时数增加了,由过去的36课时增加到54课时。二是教材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过去单一的美术鉴赏变为五个系列、九个模块,增加了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并且实行学分管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学时,才能获得规定的3个基本学分。单就增加的八个模块而言,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学识修养提出了极大挑战。面对巨大的挑战,通过积极参加并组织市、区培训,不断明确理念,理清思路,读懂课标,学习意见,深刻认识到:课改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能促进师生交流、师师交流、探讨、实验的平台。课改也是一个舞台:是一个能促使师生充分施展自己特长,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探讨各种教学形式,呈现“异彩纷呈”教学效果的舞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实现专业化发展,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必先实现专业化,这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教师的发展是不可能专业化的,只能是“教书匠”。因此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师与学生间教学地位的改变,这也是课程开发的又一大特色。

二、美术素质教学资源的开发

美术总结范文6

美术理论的意义

“美术理论”的定义有两种:从广义上来讲,它是指美术史、美术批评和美术基础理论;狭义而言,它单指美术基础理论。美术理论是从美术创作、艺术家及其作品,美术同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中总结出的规律。它主要针对美术活动而言,是人们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探索的结晶。美术理论的研究范围可概括为美术哲学和美术原理,细分则就是中西美术史、中西美术比较、美术批评、现当代艺术思潮研究、美学,等等。另外,有关美术作品的使用工具、材料、制作手法以及对绘画创作的经验总结,都是美术理论研究的内容。美术理论与其他美术学科确实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于,美术理论看似是程序化框架、大篇幅的理论总结,与美术创作无直接联系,其实不然,美术理论作为美术的一个分支,是艺术实践的产物,它的孕育与发展并不是孤立独行,其意义更不仅仅是理论而已。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美术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黑格尔说:“每种艺术作品都有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的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其他的观念和目的。

艺术的发展与特定的历史阶段紧密相连,是与社会综合的意识形态、经济、政治、文明传统与文化教育水平相关联的复杂而现实的问题。”从我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到对美术现象的认识,再到我们自己的艺术实践,无论是初次学习还是深入剖析对象,我们都会发现学科间的交叉无处不在。人文、地理、政治、自然、社会、历史、科学等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使得美术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所谓的动手能力上,也不仅仅只是要求美术教师拥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功底。对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美术学习更是一个贮备知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美术的发展是奇异的探索之旅,在这个旅程中会有万紫千红的景象,它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东方的自然美、西方的人体美,更从一定意义上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所以,老师曾说:“美术史不仅仅是绘画史,更是一部浓缩的历史发展史。”它成了人类文化最经典的组成部分。人类从不自觉到自觉,通过实践开辟出一条美术之路,顺着这条路往下走,美术观念、绘画理论自然产生。

观念一旦形成理论,理论就具备了形成体系的条件。当然,特定时期的美学观念源自各时期的哲学思想。在哲学背景下,美学研究的是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研究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回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发展,每位艺术大师的实践和每一次绘画技法的传承与创新,都建立在哲学思想基础之上。先秦时期《左传》里所说图画的“使民知神奸”,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功能说,而且决定了那个时期的青铜器装饰艺术风格。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中国的美学思想在此时有了一个大的转折。宗白华先生曾说:“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错彩缕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强调的诗、书、画、印开始勃勃兴起。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在汉代之前,还处在艺术的不自觉,美术理论也是只言片语,到了魏晋时期,绘画、审美渐渐自觉。美术史上超级明星东晋顾恺之与南齐谢赫的绘画美学思想,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先锋,堪称中国美术理论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他们的理论成果无不是艺术实践的总结。顾恺之在作画时悟出,一幅画“形”美不代表画美,“神”才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高要求。于是他身体力行倡导“传神论”。顾恺之的“传神论”一经提出,便引来绘画界的“蝴蝶效应”,其影响从人物画,扩展到花鸟、山水画领域。谢赫在顾恺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谢赫绘画的“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模写”。“六法论”指引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方向。唐代以孔孟儒学为正统,绘画风貌“灿烂而求备”。张彦远强调“书画之气,皆须意气而成”,张璪从画与人的角度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荆浩的《笔法记》、郭熙《林泉高致集》为后来的山水画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并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和审美标准。后来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苏轼、赵孟頫、倪瓒、董其昌、石涛等人的绘画思想,都为中国美术理论添砖加瓦。

到了近现代,美术理论这个巨大的车轮凭借着自身的惯性继续向前发展,徐悲鸿、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庞薰、王朝闻等艺术大师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的绘画理论思想。这些思想凝聚了艺术大师的智慧。我们要从中吸取艺术养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中国美术的发展正是由于美术理论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才拥有风姿卓越的面貌。当然,我们应该结合时代背景来看问题。在学习美术理论时,我们应从传统的精华中挖掘现代性的元素,因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蕴藏着现代性的萌芽。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只是全部美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博大精深的美术理论体系,我们还需要更深刻的认识。

学习美术理论不仅让我们了解已有的艺术经验总结,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利用经验的价值,利用前人对美术实践的总结来指导我们现在的实践。这就涉及两个必须:一个是我们必须重视,第二是我们必须学习。现如今,我们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艺术种类的相互交融,同样也带来了艺术的狂躁不安,这不能不说是对美术类师生的一个考验。实践在继续,遗憾的是美术理论却渐渐不与它齐名。作为一名正在研修美术理论的学生,我深感学习美术理论的重要性,同时也惋惜美术理论课程在高校的不被重视。我曾经就美术理论的重要性这个问题问过身边艺术类的同学,从反馈中知道,他们还是偏重技法的研究。就美术而言,“重技轻理”明显是个亚健康发展状态,如果艺术类学生对本民族传统的理论精华都不甚了解,忽略传统文化知识,更不用说其他相关的美术理论知识。在我们进行艺术实践的时候,没有理论指导也是盲目的实践;不能全面掌握美术知识,不重理论修养似乎只是个匠人。新时期,我们要努力做内外兼修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艺术设计师甚至艺术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内到外都彰显艺术气息,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真正融入美术,才能使科学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思想转变为更富有内涵的艺术作品。#p#分页标题#e#

美术理论的学习

学好美术理论,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学生而言,要把美术理论放在一个整体的系统中学习,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这是其一;其二,对老师而言,要善于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对美术理论的兴趣。在学习阶段,我们不仅要打牢美术理论专业知识基础,同时也要扩展我们的视野。美术理论具有抽象性,而它又是以纯粹的理论形式出现的。很多同学会误以为理论的东西只要记记背背就行了,这是学习美术理论的一大误区。美术理论作为美术一个分支,它是与其他学科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死记硬背不仅浪费精力,而且,辛苦背下的东西最终还是会被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理解与记忆相互结合,双管齐下。把每一条理论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想想为什么每个时代所强调的美学思想不一样,为什么艺术家之间会有差别。

我们可以尝试给自己设计问题,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这是一个有效的理论学习方法。学习最需要的是老师的指点,特别是理论课的学习。学习美术的同学一般正规地学习美术理论是在进入大学后,但是,美术理论课程在部分院校只是以辅助课程形式出现,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美国教育学家贝斯特认为:“严格的智慧训练,有赖于优良的教学。”有优良的教学,才能给学生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贝斯特在他的研究结论中也指出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由此,要想美术理论真正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适当的理论教学改革还是有必要的,如可尝试着把理论课程与绘画技法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画画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美术理论里面的知识穿插到实践课堂中,画石膏模型、速写、基本素描、静物写生、出去采风等都可以结合中西方美术理论的知识点。当然,具体阶段要具体分析,比如在初高中绘画课堂,老师会根据绘画对象的特殊性,找出其特点,并对学生进行讲解。

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把西方绘画理论中所强调的明暗、光感、体积、线条、透视和色彩等基本的绘画理论方法传授给学生。老师可以多介绍一些大师的书籍和作品给学生学习,这个方法在画画的初级阶段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后期的绘画学习中,学生的画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技法也比较熟练,画面上的功夫转而可以上升为画外精神,这时候,中国美术理论的经典美学思想对艺术实践能起到指导作用。比如,在中国画人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一下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史,根据需要选取主要画家介绍一下他的艺术风格与成就。进入大学,美术理论课程学习偏向中外美术史这部分,好在这部分史论学习有专业老师的带领,学生也就有机会对它的整体有个大概的认识。理论课内容涉及范围很广、种类繁多,特别是中国美术史里面的理论思想更是需要有一定的语文功底才能明白。教师不仅要让同学们掌握这些知识,还要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就使课堂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教学实践课,主要就是自己准备课题上台讲课,一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角色互换。

美术总结范文7

关键词:美术教学改革;新型教学范式;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

近年来,为主动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需求,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积极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改革步伐。2013年,教育部颁布《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期以来教师培训,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1]。这个结论既实事求是,又切中要害,也说出了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现实。笔者开展的实地与网络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状况并不乐观。“师讲生听、师范生摹”的传统教学范式依然占统治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严重影响了核心素养的落实。美术教学改革呼唤新兴教学范式的生成。我们在经过深入调研和实践探索基础上,从改进教学方式入手,推出一种新型教学范式———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新疆南疆地区考察报告

笔者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南疆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体系构建研究”课题。2014年3月至12月,课题组赴南疆地区的和田、喀什和克州18所中小学,实地进行课题调研。在本项课题调研中,听课102节次,查阅教案547份,访谈美术教师93人,发放问卷14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61份。调查获得四组数据: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讲授法、演示法、讲授加演示和其它方法采用率分别占30%、25%、41%和4%;学生的学习方式,临摹、识记、探究和自主学习分别占51.2%、43.1%、3.4%和2.3%;课堂互动方式,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相互问答、学生阅读教材、学生问老师答分别占75.2%、14.4%、7.2%和3.2%;学生作业效果,完全雷同的作业、部分雷同的作业、有个性的作业和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人数分别占63.5%、26.3%、3.2%和7.0%。

2.网络的研究调查

南疆的教育或许具有其特殊性,不具有全面性、精确性,做全国性的调研会更有说服力。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网上进行搜索。搜索结果为:与“中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对应的网页数只有21个;去掉引号再搜索,对应网页数大增———约3,020,000个,即3百多万个网页丝毫不涉及美术教学模式,却空泛地谈论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问题。网上只找到2篇相关文章,《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之我见》《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模式探析》。而与“自主式中小学教学模式”“探究式中小学教学模式”“创新型中小学教学模式”“生成中小学教学模式”“推广中小学教学模式”等关键词对应的网页数均为零。综合以上两项调查的数据可知,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如下问题:美术教师教学方式更新滞后,学生学习方式多样性不足,课堂互动单一,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学研究鲜见推出符合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呼唤新型教学范式生成不仅是南疆美术教师的迫切需求,更是全国美术教师的心声。

二、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设计

1.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

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由课前教学设计、学生的微型课题研究(15~23分钟)、学生阅读教科书(5~8分钟)、学生写出感兴趣的问题(2~4分钟)、教师的评估与总结(8~10分钟)5个教学模块组成。

2.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设计

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格式,以组织学生的微型课题研究为主,其余四个教学模块的设计为辅。

(1)课前教学设计

该模块中教师以提炼结构化的任务或者问题为主。首先提炼难度大的课题性任务/问题———课题性任务/问题,接着用不断降低难度的方法来提炼一组结构化任务/问题。值得说明的是在课堂上以如此顺序来呈现任务/问题时,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时间和机会参与到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去,既面向全体又体现因材施教。先备结构化任务/问题,后备教学设计的其余内容,比如,教学目的、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等。过程完整化教学设计模板见表1。

(2)学生的微型课题研究

学生完成造型/设计/欣赏/综合的任务或问题(即课题性任务/问题)时,主要进行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式的改进。教师一旦呈现“美术课的课题性任务/问题”,学生立刻参与到“造型/设计/欣赏/综合”等活动中去。视当堂情况,教师呈现第一级的结构化任务/问题,再次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在计划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以降低难度的手段数次呈现任务/问题,数次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参与进美术的微课题研究———自主探究过程中来。值得提出的是,首先,实施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的课堂上,除了“教师的评估与总结”教学模快之外,一般不组织学生讨论,教师也不做讲解,执行所谓的教师的“六要六不要”和学生的“五要五不要”的新型课堂教学文化。其次,教学模块二的教学任务就是使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做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即参与微课题研究就是教学目的,不提别的教学要求)。或者课前计划时间用完,或者学生全部都“无事可做”,或者教师再也提不出新任务/问题时,教学过程可以进入第三个教学模块。

(3)学生阅读教科书

教师指定阅读内容、阅读要求和阅读时间,学生阅读教科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把自己造型/设计/欣赏/综合等活动中的成果或思路、想法、意图与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即跟美术编辑者进行较高层次上的对话、交流,并且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评估和打分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4)学生写出感兴趣的问题

第四模块中鼓励学生写出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人格个性的养成。经历第二、三教学模块,一般学生都会有自我反思,产生自己的问题、疑惑。学生人人都要写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收集学生写的问题,并筛选一些问题,当作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在下一教学模块中引用这些问题,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

(5)教师的评估与总结

在“教师的评估与总结”教学模块中,教师运用语言形式、板书、多媒体、教具等。参与教学过程,评估学生的造型/设计/欣赏/综合活动的成果及其表现(尤其关注主动参与微课题研究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变化和进步等),以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衡量现场表现;发表自己的见解、意见、态度和结论;可以展示自己同一主题的作品。总之,通过“评估与总结”再次唤醒、激励、鼓舞学生,强化巩固、拓展美术课的成效。

三、实施过程完整化美术教学模式的成效

美术总结范文8

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教育;美术教学;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美术能力和美术素养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美术教学的内容,创新出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良好的帮助。

一、游戏元素结合儿童绘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以此使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更好地投入美术学习中,进而达到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元素结合儿童绘本的新型教学方式,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教师要保证游戏元素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保证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融入美术教学游戏之中,以此才能提高游戏化教学的效果。其次,游戏形式还要与儿童绘本的内容相匹配,以便学生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美术知识又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在设计美术教学游戏时,务必要以儿童绘本和美术教学内容为基石,尽可能保障教学游戏、儿童绘本和美术教学内容三者合为一体,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及效率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开展“难忘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时,根据教学的内容,先为学生挑选相应的儿童绘本,然后设计出合适的游戏活动。以《第一天上幼儿园》绘本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第一次进入幼儿园时的情境,有的学生说“幼儿园中经常做游戏”,有的学生则说“幼儿园中有很多小朋友”。此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多种幼儿园中的游戏,像是“手指游戏”“构建游戏”等,让学生再次体验幼儿园时的美好时光。当游戏结束后,教师需要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展示出自己在幼儿园时的情境,有的学生画出教师上课时的场景,有的学生画出做游戏时的场景。通过结合儿童绘本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不仅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生活元素结合儿童绘本,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所以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为缺失,为此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用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活元素不仅要与儿童绘本内容相符,还要与美术教学内容形成配合之势,才能有效地发挥出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效果。第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必须注重学生的体验感,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生活元素,必须是学生的实际经历,一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二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应该科学转变教学身份,主要是从课堂“主宰者”的身份,转变为“引导者”的身份,并且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还要注重引导的方式和引导的时机。如此一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就会获得较大的自由和空间,也就能够提高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成效。例如,教师在开展“圆圆的世界”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融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以便达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目的。如,教师采用语言引导方式,将学生引至实际生活中,像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的图形,请同学们仔细寻找,说出哪些事物和圆形有关”。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说“钟表是圆形的”,有的学生说“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有的学生说“太阳是圆形的”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需要继续引导,以便帮助学生理解圆形的特点,以及圆形所具有的美感,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与美术教学内容相符的儿童绘本,鼓励学生认真识读并与自己对圆形的认识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更为全面、正确的了解圆形的特点。通过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成功的将生活元素、儿童绘本、美术教学,三者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与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实践活动结合儿童绘本,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实践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效果。主要是由于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感知事物,进而体会到事物所具有的美感,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及审美判断能力的目的。此外,实践活动要具有良好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可以为学生营造出高质量的审美判断环境。例如,教师在开展“漂亮的房间”教学活动时,先为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实践活动,像是“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装扮自己的房间,然后运用手机和照相机拍摄下照片,并且上传到指定网络”。而后,为学生提供一些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儿童绘本,一来提高学生对“漂亮的房间”教学内容的理念,二来为学生开展美术实践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思路。当学生得知实践活动内容后,便会结合儿童绘本中的内容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有的学生为自己的房间增添装饰品,有的学生对房间进行了全面的大扫除。总而言之,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完成教师设置的实践活动,从而既实现了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目的,又达到了培养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目的。

四、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儿童绘本的载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各学科和各学段应用十分广泛并且教学效果极为显著的科学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能力。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能够畅所欲言,积极地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诸多优势,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将小组合作学生模式作为绘本应用教学的载体,一来使学生可以围绕绘本,更好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二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学生后期的成长奠定基石。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如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思维特点等,将儿童绘本合理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以此提升绘本应用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必然会涉及学生分组的问题,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环节,主要是由于科学性的分组,能够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分组时,要将学生自身的情况作为出发点,尤其是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分组问题,条件可行的情况下,尽量将学优生和学困生分在同一个组别,以此促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帮带效果”,进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应重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过多的干涉,而是要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纵观全局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做出科学引导。例如,苏少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走进大自然》教学章节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功能,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关于大自然的儿童绘本,如《你冬眠了吗?》《神秘大森林》《海洋真奇妙》《雨从哪儿来?》等,然后教师要向学生表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学们,这节课请根据绘本内容,认识和理解大自然的美丽,接下来同学们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学习,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随后,教师就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分组,如将语言表达能力强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分为一组,又如将思维活跃的学生和不爱动脑的学生分为一组。如此一来,学生之间将可以形成有效的互补模式和帮带模式,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提高思维能力的效果。以《雨从哪儿来?》绘本为例,有的学生认为“雨就是从天上来的”,有的学生则说“雨是从云里来的”,有的学生说“雨是从海洋里来的”等,经过学生激烈的讨论,不仅对大自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还可以养成爱思考爱探索的精神品质。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结合绘本的内容,以及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描绘雨水形成的真正原因,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和魅力。通过采用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儿童绘本应用的载体,为美术课堂教学增添了活跃的氛围,并且成功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儿童绘本应用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合儿童绘本推行分层次教学方式,兼顾每一个学生

小学生身心发育成长的水平不一样,所以在学习方面也会表现出巨大的不同,此现象可以称之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单纯地采用统一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必然会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继而影响整体教学的效果。基于此,小学美术教学中儿童绘本的应用,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采用分层次教学形式,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取最为合适的教学体验,进而达到提高绘本应用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具体应用分层次教学方式时,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结合绘本和教学的内容,合理地划分教学层次,适当地调整教学的难度和强度,一来避免难度较大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二来提高儿童绘本应用的有效性。第二,结合小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划分教学层次,用以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在开展《玩泥巴》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先为学生寻找与之相关的绘本,然后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并分别为学生制定出学习的目标。如,针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升教学的难度和强度,像是根据儿童绘本中出现的内容,让学生运用泥巴制作出相关的场景,此过程相比简单的泥巴制作要难得多,不仅可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又如,针对动手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当地降低教学的难度,并且将教学目标放在培养学生动手兴趣上,用以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像是让学生结合绘本制作简单的泥巴作品,“简单的图形”“简单的小动物”等。此外,在分层次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层次评价,尤其在对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做评价时,要着重表扬、鼓励和赞赏,以便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分层次教学的方式,不仅将儿童绘本用于美术教学的效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还成功地提升了美术教学的人性化、科学性与系统性。

六、儿童绘本的应用要重视评价和引导

小学生在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性,如果小学美术教学中只是单纯的为学生提供绘本,并由学生自主进行绘本识读,就会形成学生只关注绘本内容,不重视绘本内容与美术知识的联系,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以此才能有效保障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基于此,教师在应用儿童绘本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进行客观、具体和针对性的评价及总结,一来帮助学生将绘本和美术知识建立联系,二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首先,注重绘本教学的评价总结时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在合适的时机通过评价总结对学生给予正确引导,继而形成事半功倍的绘本教学效果。其次,重视绘本教学评价和总结的方式,要求教师在评价和总结过程中,采用学生容易接受和心甘情愿接受的方法,避免采取批评、指责的评价总结方式。例如,在开展《走进大自然》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功能为学生展示丰富的绘本内容,并倡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实施交流与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地观察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动态,以便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教学评价和总结。以绘本《海洋真奇妙》为例,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能够大胆的分享和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能够以绘本内容为基础了解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并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向往之情和敬畏之情,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赞赏其是一个善于发现和敢于分享表达的学生,并鼓励全班学生向其学习和看齐。同时,教师还要做好绘本教学总结工作,用以提高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如同学们在本节课中表现得都很棒,那么请在余下的时间里,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结合绘本《海洋真奇妙》的内容,绘画出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通过对学生绘本学习的有效评价和总结,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绘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还有助于提升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将儿童绘本,合理地融入各种教学方式中,而形成了适合于当前小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坚持不断创新的思想,以便为小学生营造出更加丰富、生动和高效的儿童绘本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任亚楠.寻求儿童绘本与美术教育融合的最佳生长点[J].美术教育研究,2021(0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