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

民办本科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

[摘要]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对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加大,其中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突出。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用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成为一项重要任务。而针对会计专业教学,财务软件的普及应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会计电算化课程也成为了许多民办高校的重点实践课程。民办本科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问题,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一点,全面分析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会计电算化;应用型人才

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财会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应用型人才就不仅体现在需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工作经验。会计电算化实现财务会计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操作的融合,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因此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民办本科院校,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学当中的问题,完善教学过程,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特点

(1)会计电算化课程注重实践,是在财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实践教学。这门课程将财务会计、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相关课程在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之内整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背景之下,对于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水平。由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课程开设的落脚点必然是实践性为主导,加快学生们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2)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性较强。顾名思义,会计电算化的课程必须要依托于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其中包含了基础会计实训(会计手工账务处理)的基本流程,也涵盖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的专业知识,另外还会涉及ERP的专业课程知识,因此是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才可以进行操作,与单纯的计算机操作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整因为这样的课程特性,也使得本门课程的开设,更有助于提升财会类专业的同学对于本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3)会计电算化课程综合应用性较强。会计电算化课程因为其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作为基础,就决定了这门课程的综合应用型综合性强。会计工作本身就是注重整体性的,不论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都需要与其他部门有机地结合。同时会计工作还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在理解实际工作流程的基础之上,更容易掌握课堂上的操作,因此这门课程也鼓励学生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

2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2.1学生学习方面

(1)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平均年龄在18-22周岁,大部分属于90后,95后,甚至有部分00后,他们所成长的年代,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智能化的生活模式日趋深入,最显著的就是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95后是互联网使用的大军,即便在电算化的课堂上,有专业的财务软件支撑来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他们也依然习惯于使用手机来进行学习,搜索甚至是脱离课堂内容。这样的现状就致使了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的深入工作具有一定的障碍。同时也因为他们对于互联网以及电脑的操作熟练程度甚至会强于任课教师,也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轻视的心理,这也会让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2)对于民办本科类院校而言,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相对薄弱。这不仅体现在本身的知识掌握水平相对较弱,更体现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因为高考失利等特殊原因而选择三本院校,这样参差不齐的状况就会使课堂上的教学进度无法统一,影响教学质量。对于小部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较差的同学来说,随着课程进度的推进,可能会无法跟进教学进度,产生厌学情绪,这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2.2教师方面

(1)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堂教学多数是由教师讲授及演示与学生们的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因此,教师的讲授时长与学生的自主练习的时长分配问题就成为了这门课程设置之初的重点环节。目前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对于理论讲授占用过多时间,导致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练习,查漏补缺。而《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注重的就是学生们的实践操作也就是动手能力,如果不能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的话,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起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现今一般的高校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设置,大多是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先进行课程的理论知识讲授,之后由学生自主练习,根据资料信息完成相关的课程作业,达到学习的目的;另一种是老师通过控制学生的电脑进行统一的演示操作,让学生先观摩完整的操作流程,随后再由同学们根据演示的操作流程,自主进行练习,有具体的问题再由教师个别解决。但是这两种方式实际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不利于学习的深入开展。(2)由于《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需要将会计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操作的知识进行融合,因此对于小部分接触计算机较少的教师来说,熟悉计算机操作,解决计算机本身的问题已经相对困难,这样教学效果也会打折扣。

2.3财务软件方面

大部分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选取的是用友或者金蝶公司的财务软件,财务软件本身就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产生的,因此更新换代的频率相对较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首要的就是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及时了解最先进的财务软件,了解相关的发展,否则就会与社会需求脱节。

3解决对策

3.1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学术水平

电算化的课程性质决定了,作为一名专业的电算化教师,需要同时具有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巧。扎实的财会知识是基础,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用来解决在课程操作当中的一些软件方面的问题。高校电算化教师同时需要了解各种财务软件的特点,及从安装到中期应用到后期维护的相关操作,并能够对学生们在操作中遇到的各种个性及共性的问题及时解决。因此,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从以几个方面提高教师的素养水平:第一,增强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只有自己的能力提升,才能在根本上适应变化的形势。第二,高校可以多进入企业进行调研学习,也可以与一些财务软件开发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能够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

3.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互联网生活模式虽然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但是并不代表可以取代传统的生活和教学方式。计算机和手机等只能是辅助我们的教学工作,要让学生们首先了解到,手机不能取代计算机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会计电算化》课程里Excel在会计财务里的应用、会计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电算会计模拟实习等,都是需要电脑才能完成实践操作练习,并不是手机可以解决的。同时需要让他们了解,课堂的讲授所传达的知识与信息,也不是单纯的手机和计算机就能达到的效果。意识到课堂的重要性,是启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第一步。

3.3改进教学方式,顺应社会发展

民办的本科应用型学院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定位,就决定了教学工作一定是从学生实践出发的,尤其是实践类课程的开设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们可以提前熟悉一些业务流程,为将来进入社会缩短适应期做准备。因此《会计电算化》的课堂教学也需要以此为出发点,课堂上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辅助讲解的教学方式进行。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是自行讨论等方式解决,待确实无法解决时教师可以从中指导,而带有共性的难题则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梁少林,杨波.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05).

[2]黎奇.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教育科研,2018(06).

[3]王勋.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质量途径的研究[J].才智,2015(12).

[4]刘璐.市场人才需求探析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06).

作者:李心地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