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育范例

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范文1

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场所与重要途径,教学反思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开始与结束。

一、课堂教学活动前的教学反思

1.反思教学设计。课前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本,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时甚至对教学的效果起决定作用,是课前教学反思所不能忽略的。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照顾了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够不够。优秀的教学设计固然有许多条件,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人为本是其重要理念,因此照应学生实际是设计是否合理的先决条件。

2.反思本堂课在整个单元教学与章节教学中所占有的位置。就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来说,在一堂课中教师不可能实现太多的教学目标,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能够扎实使学生能力、情感等得到发展,循序渐进就能使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对一堂课有过多的期待,有时会让学生与施教者自身有过多压力,与教学初衷适得其反。

3.反思教具准备与课件设计是否充分合理。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在某种情况下,多媒体课件设计不够合理,运用不够恰当,反而会影响到教学效率与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反思其运用的必要性,扬长避短,使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积极作用。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反思

1.反思激励与评价是否调动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是否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鼓励与引导。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平等的心态和意识来对待学生的理解和发现,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没有畏惧和崇拜,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赞可夫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阅读氛围,就能使学生徜徉于智慧的乐园,在智慧与智慧的撞击中闪现思维的火花,以思维发展促进阅读能力发展。

2.反思某一教学环节是否与整个教学过程相协调,是否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或者是否到位。新课标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在理解新课标思想的同时,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变“教”为“学”。“教”是为“学”引路、架桥、导航,教师要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主导下,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是否使生成性课堂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能否对教学预设进行灵活调整并做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程改革理念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打破教师对课堂和学习过程的垄断,教给学生方法,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感悟,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与时间,而不应众口一词、千人一面。

三、课堂教学结束后的教学反思

1.反思课堂教学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与把握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误区。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理念才能有科学合理的行动,理念偏差容易导致行动失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理念反思,因此在课后它应是反思的第一要素。

2.反思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设计是否有趣味性、挑战性,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反思以下几点:①是否缩短了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坚持了“厚爱原则”,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成为真正的“朋友”,说出自己的心里话。②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原则,把训斥变为鼓励。学困生往往是被训斥的对象,越训斥越自卑,对学习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并产生抵触情绪。要反思是否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了恰当有效的鼓励,使其产生了某一方面的兴趣。③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氛围当中,从而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3.反思学生的课堂发言(课堂表现)或解题方法、解题结果的生成与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是否合理有效,特别对突发问题的处理是否机智。叶圣陶指出“课堂教学,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教师要反思学生是否进入这一境界,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了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只有激发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提倡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有独立、创造的思想,教育学生不迷信任何不思考和检验的结果,把“课堂”变为“学堂”,才能调动学生各方面的因素,摆脱被动的“死记硬背”的框架的束缚,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4.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得当,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某一种学习方式和方法,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机会,对敢于肯定自我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学生打破自卑,树立自信,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促使他们上进的真正动力。

课堂教育范文2

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学习情感与意志品质,它虽然并不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效,却对学生学业的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力。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自尊、敏感、爱表现,渴望从外部获取进步的动力,倾向于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但思想政治学科不乏大量的概念性、程序性知识,它们不仅为政治教师设置趣味性教学情境制造了障碍,也容易导致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受挫,因此高中政治教学一方面需要赏识教育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参与热情,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全心投入;另一方面,赏识教育以鼓励、赞美表达“教育的爱”,教师基于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意可换得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有利于融洽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运用赏识教育的策略

1.确立高中政治课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赏识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需要确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首先,赏识教育应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本位”的主张,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达到政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德育内容,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目标与理想追求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势潜能,全面培养学生追求理想的意志品质、道德情操。其次,赏识教育要求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认识到赏识的原动力是对学生的爱,“以人为本”的高中政治课堂需要彰显教师的“师德师爱”,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尊重。比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主观性较强,高中生的思维活跃,教师应弱化“师道尊严”,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允许学生质疑,实现课堂和谐地双向互动。

2.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赏识教育氛围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需要构建赏识教育氛围,通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融洽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性,促进教学相长。主要表现为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讲授《国家权利机关》一课,教师可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时政性特征,让学生提前收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新闻报道及相关点评,将时政热点融入教学内容,开展广泛的课堂讨论,奠定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又如,《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一课,高中生对商品与消费已经有了相当的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强化政治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性,改变传统政治教学的概念性讲授方式,针对货币产生过程让学生表演社会不同时期物品交换的情境,让政治课堂“活起来”,强化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作用。

3.规避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赏识误区

课堂教育范文3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提供教学相关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完成相应的知识传授,而教师则要根据学习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列的讲解,以此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达到教学目标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在“翻转”一词中:首先翻转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进行了转变,实现了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而学生在课堂上则以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其次翻转课堂促使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发展了转变,在翻转学习中学生具有完全独立的学习自主权,而教师则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最后翻转课堂的模式要具有了创新性与情境性。翻转教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式协作学习,促进学生的高阶段的判断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应用中的优势

1、增强师生之间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职业教育主要是教师控制教学节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的差异性,结果造成课堂的氛围比较呆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英语语法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结果造成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比较差。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特点,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了对相关知识的巩固。

2、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

翻转课堂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等技术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的安排学习,当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利用网络等工具向其他学生进行探讨,以此获知新的知识。

3、实现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学评价的单一模式,翻转教学不仅仅是重视学习效果的总结,也是对学生课前以及课中的各种表现的观察,比如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即要注重教学的质量,也要定好性质,并且做出总结。

三、翻转课堂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设计

1、翻转课堂教学实施前期设计。

教学前端设计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要根据对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等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教学目标等设计相关的学习资源,具体:首先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学习者是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教学效果如何受到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学习风格等决定具体的教学策略;其次对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对教材内容进行设计,根据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媒体手段;最后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设计。

2、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过程中最难解决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好多学生就是因为不爱学习才来到职业学校,因此怎么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环节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对课前活动进行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指导,以此得到教学的目的;其次课堂活动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问题,进而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发现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此设计出具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例如教师在进行职业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知识不足的共性,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3、课中设计模块。

微视频设计。翻转课堂之所以能够在教学中得以应用得益于微视频等信息的开展。微视频是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制作成微视频,其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情境设计、概念导入、案例分析和解释阐述等重要的教学角色,能够让学生系统直观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教学评价设计。学生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通过在课外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要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掌握和巩固进行配套学习,因此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评价设计。习题的设计也应该是循序渐进,在答题中应给予一定提示,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题,这些题目可以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在线互相讨论。

4、课后总结反思模块。

课堂教育范文4

分析生活教育理论下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探讨思想品德课程中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品德课中感恩教育的融入与渗透的对策。

关键词:

感恩教育;陶行知;思想品德;生活教育理论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思想品德课程应当融入感恩教育,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一、感恩教育分析

一曲耳熟能详的《感恩的心》,牵动着众多人的心。不论是对一个家庭来说,还是对一个单独的个体来说,感恩都是最为重要的品质。唯有形成了感恩的意识以及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才能够让一个人保持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作为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当中,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接触不同的人与事。《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如果存有感恩之心,能够对身边的人与物怀抱感激之情,那么将会唤醒学生的善良本性,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如此一来,也就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是养成良好品德、改善性格缺陷的最佳途径。

二、生活教育理论下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生活教育理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大众教育”。他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没有与生活挂钩,还远离了劳动的价值轨道,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来说是一种扼杀;而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具备创新能力与较高的胆识。因此,在现当代的教育中,应当以开放性为主,让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能够走进生活,以不断创新、实践以及探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其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道德素养,养成良好品质的关键时期。假如教师只是一味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学生可能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例如:什么是道德?或许学生可以从课本列出的定义中,了解到道德的核心是“礼义廉耻忠孝节悌”,是一种基于社会之上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以及生活的最基本的准则和规范。但是,此时,学生又会问,什么是“礼义廉耻”呢?什么是“忠孝节悌”呢?尽管我们可以通过书本或者是借助词典,对它们的字面意思进行了解,可仅仅只是从中获取到道德的片面含义,而未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道德的内在含义及其对人类的行为所起到的约束作用,也就相当于未对学生进行过道德教育。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将“生活教育理论”合理地利用起来,将抽象的思想品德形象化,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悟出道德素养及品质的内在含义,进而让他们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同时,感恩教育作为德育体系的核心,将其合理地融入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过程当中,使之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德育效果,还能够让学生从现实的生活中学会感恩,并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或物,都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进而让他们能够在感恩之情的驱使之下逐渐完善自我,促使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思想品德课程中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

将感恩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以突出感恩的本质,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思想品德课程中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勇于承担责任。1)对国家怀抱感恩之心,努力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为国家今后的建设及发展,献出一份微薄之力;当国家遭受到侵害之时,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并以奉献自己为己任,共创国家新辉煌。2)对父母怀抱感恩之情,感激他们多年来的生养之恩。不耍小孩子脾气,听从父母正确的言语,认真学习,健康成长,不让父母过于担忧自己。要发愤图强,报效父母养育之恩。(2)懂得和谐相处。1)感恩社会。需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不论是哪种性格的人,哪种层次阶段的人,或者是哪种文化背景之下的人,我们都应当与其友好相处,以营造出较为和谐的社会氛围。2)感恩自然。需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懂得如何与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进行和谐相处,并树立起自然保护观念,让自然能够与人类融为一体。(3)珍惜生命。每一个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当好好爱惜自己,好好保护自己。这样,不论是对父母来说,还是对整个社会或者是自然来说,均是对其自身生命感恩的一种体现。因此,应当远离一切能够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威胁的事物,例如,要健康、快乐地成长,以回报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的恩情。

四、思想品德课中感恩教育的融入与渗透的对策分析

为了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促使其能够与思想品德课程融为一体,应当在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采取可行性较高的对策,健全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了解并掌握感恩教育的精髓。(1)合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感恩情境。感恩案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应当对这些感恩案例进行合理的收集,纳入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感恩的实质,形成感恩意识。同时,教师也应当学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素材,为学生创设出形象化的感恩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习得感恩教育的精髓。可以拿来作为感恩情境创设的素材是比较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说明类情境的创设素材。包括一些具有较高生活哲理或是含有感恩情节的文学类作品,如:童话故事、哲学小说、现当代伟人自传以及寓言故事等。2)体验类情境的创设素材。这类素材能够直观体现出感恩对人类的重要性,比说明类的更具有说服力及教育力,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感恩的实质。3)体谅类情境的创设素材。包括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事件,它对于提高学生对感恩的认知度以及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包括语音、视频以及图像,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点拨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以及启发式教学法),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实践教育。把课堂延伸至现实生活中,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而且,还能够将无形的感恩教育转换成为有形的教育,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际体验,知晓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以此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因此,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还应当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调查活动、实践活动、辩论赛、体验活动等。让学生通过不停思考、行动以及想象等,对生活中的感恩事件进行归纳整理,并挖掘人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针对这些不足之处,作出深刻的探讨与反思,以找出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之处的办法,让人性可以回归到最初的善。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做一些感恩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感恩带给他们的快乐。例如:教学生制作感恩卡,或者是教学生唱一首特定的歌,让他们将其献给父母或者是其他需要感恩的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当代社会中,我们应当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力度,让学生能够在成长的同时,逐渐完善自我,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而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高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效果来说,起着比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将其合理地融入并渗透到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中,让其能够在“生活教育理论”的帮助之下,逐渐完善我国现今的德育教学体系,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德、智、体、美兼具的合格人才。

作者:吴立荣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九华初中

参考文献:

[1]胡春玲.感恩教育,激发学生人性原动力[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01).

[2]毕大超.初中生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3]邬跃.感恩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切入口[J].教育探索,2010(04).

课堂教育范文5

小学综合实践是一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的学科,它强调学生亲历社会实践,这个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因而,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如何在综合实践过程中灵性整合案例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能力?本文从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安全教育,有效增强安全意识;结合研究性学习渗透安全教育,有效提高安全能力;结合社区实践活动渗透安全教育,有效拓展安全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综合实践;安全能力;灵性整合;有效提高

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该课程教学与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全面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特点,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1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安全教育,有效增强安全意识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都产生着重大影响,而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给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着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其中的信息呈现出鱼目混珠、难辨真假的特点,这对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会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还不具备很强的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他们极易收到互联网中不良信息及虚假信息的影响、诱惑与蛊惑,从而形成错误的观念意识,最终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严重的话还会走向犯罪道路。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主要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全面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从而尽可能避免网络不良与虚假信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作用。比如,在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中奖信息,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难以辨别真伪,但在网页上收到奖金、奖品等的诱惑,他们很容易就信以为真,从而依照提示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像姓名、学校、家庭地址、家庭收入、父母工作单位等告知有预谋的犯罪分子,从而增加了小学生的人身及家庭财产风险。互联网上还有很多不安全的信息,如钓鱼网站,有些网站会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隐藏”在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中,但学生点击链接时,电脑就中毒了,如果电脑上有网银行等信息就会被骗子利用了。在综合实践课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应借助案例教学法告知学生不要轻信网络上的中奖等信息,注意辨别钓鱼网站,并学会运用杀毒软件和安全卫士保护自己的电脑,从而有效提升安全意识,增加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2结合研究性学习渗透安全教育,有效提高安全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究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研究性学习中存在很多未知因素,这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活动的危险性。为了确保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都能安全地研究新事物、探究新奥秘,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做好充分的预设,尽可能多地预想出研究性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针对会对学生身心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情况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将这些预防措施告知学生,使学生在面对危险情况时能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比如,在研究花卉的嫁接方法时,教师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剪断植物茎与枝条时该怎样安全使用剪刀、刀片、手锯、接芽刀、枝接刀等,以有效预防学生在使用以上几种工具的过程中误伤了自己。在学生进行实际嫁接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主题为“嫁接植物”的研究性综合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为学生详细讲解各种嫁接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科学存放、使用、传递剪刀与刀片等,使学生在活动中生动地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积累使用经验,有效为后面的嫁接活动奠定基础,达到安全地参与实践,提升安全意识。

3结合社区实践活动渗透安全教育,有效拓展安全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突出特点是教学空间更为广阔、复杂,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更为深入,这需要教师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过程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最终为教学活动的高质量进行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制定恰当的安全教育方案,使得学生能全面了解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并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措施与方法,从而尽可能排除课程教学中出现危险状况的因素,进而为学生营造出更为安全的学习环境。如,每年的重阳节,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社区的敬老院做义工,帮助老人们清扫地面、擦玻璃、晒被褥、梳头等。现在不少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在家中基本没有参与过这样的活动,不知道在劳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因此,教师应提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学生擦玻璃时要注意的安全,如需要站在桌子、凳子上进行劳动时,不仅应确保桌子或凳子足够结实,而且还应确保它们都稳稳地放在平地上,并且在桌子或凳子上不应运动幅度过大。只有这样,学生在擦玻璃的过程中才能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实践活动已经超出了校园的范围,有些学生可能对新的环境不熟悉,即便是对活动社区比较了解的学生也不应该脱离组织、擅自行动,否则教师就无法掌握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也不能给予他们必要的现场安全指导,有可能引发一些危险事件的发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安全范围内活动,以免意外发生。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安全是确保教学目标高质量、顺利实践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深刻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依据综合实践教学特点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渗透,从而确保小学综合实践课程顺利、高效实施。

作者:张广亮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临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课堂教育范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被引入到课堂当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的课堂教学必然会有一番新的面貌。未来的学习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而目前的教学方式还无法应对这样的需求。本文将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对未来课堂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未来课堂;研究

一、前言

21世纪的技术革命已经给教育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也称为了教学的载体和工具。随着信息获取越来越容易,未来课堂的主要能力已经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教育界要从现在开始对未来教学加以研究,从而建立人才竞争力。

二、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

(一)未来课堂的定位

未来课堂指的是未来主要的教育形式,传统的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来源,而未来的课堂是学生和教师交往的平台,是探索知识的的地方。未来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就是互动性。传统课堂当中,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没有向教师反馈的畅通渠道,而未来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是主要的授课形式。另外,未来的课堂上,人、环境、资源、技术等要素都更加和谐,越和谐的课堂教学效果越突出[1]。

(二)未来课堂的特性

依托先进的技术,未来课堂将显示出与传统课堂并不相同的特性。首先是人性化的特性。未来课堂对学习者的情感和个人诉求更加重视,在所有的环节都体现出以人为本。比如教室和教具都是用可持续的再生材料制成。第二,未来课堂具有混合性,多种教学形式将在课堂上共同存在,比如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叉,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交叉,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交叉等。第三,未来课堂具有开放性。比如桌椅的摆放更加灵活,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布置,许多目前教师中原有的设备都将不必设置,便携式设备就能满足要求。第四,未来课堂具有交互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将是未来课堂的主要内容。

三、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开发

(一)未来课堂的设计理念与原则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课堂教学终于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移动智能终端给教师更多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未来课堂上,教学应当是围绕着学习者来进行的,环境、技术都是辅助工具,互动是课堂的核心。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2]。

(二)未来课堂的设计

未来的课堂将更加注重空间的利用,所以空间设计的原则对于未来课堂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未来课堂的主要设计重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课堂将无时无刻不处于网络连接中,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连接将是课堂授课的基础。第二,桌椅的组合将有更多的变化,所有的桌椅都将是可调节的,用以满足不同的教学要求和不同人的个体需要。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将更加依赖电子屏幕,一个课堂上将有多个电子屏幕用于教学。信息的表达倾向于图片和视频这样的直观形式。

(三)未来课堂的开发

开发未来课堂需要多种技术的成熟。首先,云端技术是未来课堂的基础,云端泛指网络,指的是将所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接入到互联网的技术。典型的云端技术就是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虚拟桌面技术,学生可以在云端平台上交互先实现被,分享资源获得个性化的服务。

四、未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早期的教学使用的基本载体是黑板和粉笔,随着视听媒体的发展,电视、收音机也成为了教学工具。再后来计算机成为了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移动信息终端的发展,未来的课堂将逐渐打破时空的限制,教学活动也将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3]。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指的是使用信息化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具体的信息化应用方式有六种:信息技术支持视觉化学习、信息技术支持建构现实的学习、信息化支持探究性学习、为创建学习共同体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化支持反思性学习、信息化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三)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和学之间没有清楚的界限,学生者通过交互终端自主学习、互相交流。教学活动在多个屏幕上同时展开,共用屏幕和个人屏幕同时产生信息[4]。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加大对未来课堂的研究力度,及时进行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转型。对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设计与开发已经模式的建构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作者:翟凤敏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叶新东,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82-87.

[2]王麒,许亚锋,张际平,陈卫东.未来课堂云支持系统模型设计与功能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4,06:69-76.

课堂教育范文7

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即使用传统教学工具粉笔在黑板上一一罗列各种物理概念、公式、法则等,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被动者的身份接受,学习主体性被忽视,学习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被束缚,想象力和创造力被禁锢。而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分享功能,学生运用它可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角色则可定位为课堂的指挥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与航天”中“宇宙航行”这部分知识时,我就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技术查阅有关“牛顿对发射人造卫星的理论设想“”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和运行情况”的知识,并将查阅、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PPT,课堂上,各个小组轮流对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尝试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理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了解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这样,我通过运用现代教育及时改变了以往让学生以接受者的身份进行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攻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物理中有着很多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运用传统教学工具,不易表现出物理学中的“变”和“动”的特点,单纯的语言描述,更是无法让学生在短时内进行理解和感知。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特点,还能轻松实现大和小、快和慢、远和近之间的转换,所以,在进行一些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时,我们就可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其中,从而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感知的深度,使教学重难点得以成功攻破。比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内容时,对于“机械能”这一物理概念,若我们只是使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它的含义,学生不易理解,这时,我们就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能体现“机械能”这一含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震耳欲聋、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惊心刺激、富有挑战性的蹦极运动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对“机械能”这一概念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同时,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课堂呈现形式,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基础。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模拟物理实验过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然而,对于高中物理而言,有些微观和宏观的实验无法在物理课堂上完成,而若没有完成,则无法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相应的物理表象,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就更加难以达到清晰、透彻的程度。所以,这时我们就可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对无法在课堂上亲手操作的实验进行模拟,从而突破种种条件限制,使学生通过观看物理实验过程,形成直观的感知和认识。比如,对于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核裂变等实验,我们就可利用Flash课件和3DSMAX软件等,将其实验过程以动画的形式模拟出来,这样,我们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获得更为形象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四、结语

课堂教育范文8

在通常意义上,教师教育范式是一个包含形而上学范式、社会学范式和人工范式三个层面的相互连续、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形而上学层面的教师教育表现为教师教育共同体的知识观,主要关注教师教育的性质、何为教师以及如何成为教师的问题;社会学层面的教师教育,主要指教育共同体因为教育信念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教师教育理论与制度;人工范式层面的教师教育主要指教师教育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会集中反映在教育的课程与实践中。反观既有的教师教育范式,其主要特征是典型的工具理性主导下的范式类型。工具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将受教育者视为“容器”,教师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受教育者“装满”日后胜任教学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的过程,这种范式视受教育者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冷冰冰的工具,是在以知识教育为己任的教育理念下形成的,最终导致教育主体被极度的边缘化和物化。此种教师教育范式已与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专业发展和中小学教育教学变革对新型教师培养的要求相去甚远。而对话交往理性引领下的教师教育范式,首先在知识观上发生了转变,知识不再是价值中立的客观存在,都是某种意识形态的反映,教师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教师教育者不仅要关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要引导受教育者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人经验去理解、对话、批判和质疑社会文化,保持独立的文化思考力。对话交往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建构不仅需要在哲学层面重新论证教师教育的本真、在社会学层面建立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更需在具体的实践层面通过具体的课堂文化来践行这种范式。

对于文化,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BurnettTylor),是最早给予文化一词以明确界定的著名学者。他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这个界定偏重于文化的精神方面。在他之后,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310余种。尽管对文化的定义角度不同,解释各异,但一般认为,文化更多意指精神文化,其中信仰、思想、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课堂是传承人类文化成果、创造新的文化成果的场域,是在师生的互动中通过不同主体间文化的碰撞、冲突以及不断融合的一种文化选择、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化体系,其载体由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等构成,这种文化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它具有传播主体的特殊性和传播过程的特殊性。

在课堂文化中,传播主体具有互动性,文化的传播路径不是从一个主体单向的流向另一个主体,更多地表现为主体间的文化观念与形式间的多维互动与融合。在这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中,教育者需要凭借一定的载体将社会的主流文化传递给受教育者,在诠释社会主流文化的同时会以自身独特的视角解读社会主流文化,其表达的风格、处理问题的视角、都隐含着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课堂文化不仅促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人格上的成长,教育者也通过对课堂文化的建构获得了专业上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所以,课堂文化在引领受教育者获得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在以隐形的方式塑造着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受教育者的精神成长起着助推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中所提及的课堂文化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师生共同自觉遵守的课堂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有机整体。事实上,教师能营造出何种形态的课堂文化与其起初所接受的教师教育范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何种教师教育范式,就会衍生出何种课堂文化。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何种范式主导下的教师教育,最终都会映射到课堂文化的建构中,从而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文化生态。

二、不同教师教育范式主导下的课堂文化形态

(一)工具理性教师教育范式下的课堂文化形态

工具理性也称技术理性,是选择有效的手段达到既定的目标。工具理性企图将科学技术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方式推演到对人的培养过程中,其假设是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可通过精心设计的程序得以技术化和工具化,由此类推到教师教育层面,企图通过精心设计的教育理论课程及教师教育者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出一批批经过严格程序化训练的未来教师,强调受教育者基本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形成,这种偏重技术的教师教育成果可以以受教育者获得的教师资格证为标志,似乎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操作流程。但在这种以强调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的范式下,忽视了课堂文化的意蕴与丰富性。

1.课堂文化功能定位偏差

课堂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就是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不同文化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在课堂上传递和传播文化,学生相应的接受和继承文化。但在工具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下,教师教育者忽视了文化的传与承之间的天然联系,只重视传而忽视受教育者的承,机械地按照既定的操作流程向学生展现由专家学者设置的死的课程知识,这种课程知识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却很难及时反映学科前沿的动向与现实的需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识记,在教学操作上过分强调程序化、规范化和精确化,没有教育智慧的介入,程序化、规范化的教学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权,强调学生对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文化的顺从与接纳,使学生失去了对现存文化的质疑和批判精神,课堂功能萎缩为被动地传递和接受文化。

2.各种文化载体间的背离

在强调工具人的培养思维模式下,构成课堂文化的各种文化载体间出现了背离,教师文化对学生文化形成垄断趋势,一味地强调教师的权威与灌输,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注重教师的教的行为,没有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老师关注的是教案的内容在下课铃响之前是否传达完毕,一味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学术性,学科本位,知识至上,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情感需求和情感体验。学校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中只关注教师在上课时教学文件是否齐备,课堂流程是否到位,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等,而不去关注老师和学生的课堂感受,课堂缺少人文关怀精神。由此,教师生硬的行为方式和机械化的制度文化只能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疏离与对抗,师生关系的冷漠与边缘化。师生在课堂上的冲突以隐形的方式展现彼此的不满与懈怠。

3.教师教育者缺乏自觉的文化意识

在工具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下,教师教育者视课堂为训练适应环境而非创造环境的场域,将自己的职业行为解读为谋生的手段,忽视教师的形象的多维性,对自身的教师形象缺乏反思与修正意识,对受教育者职业与文化意识唤醒与培植的缺失进一步导致受教育者在教师专业发展之始便陷入泥沼之中。教师缺乏审视职业的勇气与意识,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技能与知识的成长,更是专业伦理、道德品质、实践智慧、文化底蕴等方面的成长,只接受学科理论与教学知识培训的教师,如果缺乏专业伦理、实践智慧和人文底蕴,就失去了成为优秀教师的原动力。这种单纯强调工具人培养的课堂文化只能造就一批在职业情感上淡漠、没有人文关怀意识的教师,导致学生群体职业自信偏低,缺乏积极地职业追求。

4.课堂文化意蕴的缺失

充满文化意蕴的课堂应该是文雅而可亲的,精致而人文的,鲜活而美丽的,它应该是社会文化的晴雨表。然而,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使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机械化、统一化,工具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下的课堂也在重复这样的思维方式,学生被教师教育者视为被动的、被控制的、被塑造的、被利用的客体,功利性、伪交往成为教师组织课堂学生进入课堂的目的,课堂教学只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获取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课堂因为教师的生存需要而存在,同样,课堂上的学习也只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书、拿到大学毕业文凭的一个手段,课堂主体间各取所需,因为彼此的利益需要而维持着缺乏积极心理关系支持的教育关系。

(二)对话交往理性教师教育范式下的课堂文化形态

1.课堂文化功能的全方位释放

交往与沟通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诉求,人类的交往与沟通要以对话为基本途径,教育的过程是不同主体间对人类现有文化的不断叩问与回应的过程,对话、交往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下的课堂文化视课堂为文化传递、创新的主要场所。不但强调制度文化的规范性执行,更强调以文化人,教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这个文化场域中的地位不是机械的传与承的关系,在关系的建构中更加注重教师教育者以积极的职业情感感染受教育者,以开放的文化心态接纳受教育者的困惑与不解,视教学过程为不同文化主体间思想价值观念不断发生碰撞、交流与融合的过程。能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恰当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课程文化在传递过程中引发受教育者的文化思考力。

2.各种文化载体间的有效整合

从构成性质来看,课堂文化由课堂自身文化和课堂载体文化构成。课堂自身文化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在一定课堂中的人和事所具有的文化意义。课堂载体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文化。按照课堂教学构成要素,课堂载体文化分为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物理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师范的课堂文化特质突出体现于课堂教学本身所追求的目标与教师正在从事的活动及其外显行为的同一性与共时性,教学信念是课堂文化之根,关注课堂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的教师教育范式把受教育者既视为发展的主角,又视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强调文化交流主体间的相互人格的完善、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交往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下的课堂文化强调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间的不断调试与适应,教师能以积极的态度建构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能敏感意识到学生文化对教师文化的需求,能积极应对与处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课堂规则严格执行学校的制度文化,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和意义创造的场所。

3.教师教育者有自觉的文化意识

教学信念是课堂文化之根,教学信念即关于课程的信念、教师角色的信念、学生的信念等,教学信念反映了教师对课程文化的态度及对构成课堂各因子间关系的把握,具有自觉文化意识的教师,知道教什么和怎样教,能用独特的文化视角审视及选择课程内容,会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帮助学生解读课程内容中隐含的文化理念,正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提出的,大学是一个教育的场所,而不是教学的场所。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是知识,而教育是一种心智的活动,应注重形成学生的品格。具有文化自觉的教师能在课堂上扮演好自己的教师角色,通过适当的角色定位提升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

4.平等交往的人际关系模式

课堂文化以生命的存在和提升为核心价值,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均以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的身份投入教学,以自身的思想、情感、态度整全而充分地渗入对问题的讨论、对话之中,师生共同创造教育的情境,并受情境引导,在此过程中,师生彼此真诚,敞开自我,对话沟通,谋求知识、情感、精神、态度、人格的互染互融。这种人际关系模式中,师生都成为关系中的主体,围绕着共同的客体———教学内容展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多向交往互动。师生间通过民主、平等的交往对话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师教育范式转型观照下的课堂文化重塑

教师教育范式从工具理性到对话交往理性的转型,是教育变革对于课堂文化的诉求与渴望,其催生出的课堂文化主要表现出以下的特征:

(一)教师教育者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

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教学场域那些不协调的、不公平的现象往往隐匿对文化的误解与偏差,文化觉醒促使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从他人的视角和自我的反观,去检视自己所显现的文化观念中的偏差,去挖掘尚未被注视到的潜在文化观念,以及它们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能关照彼此的文化差异。教师教育者在课堂文化的建构中应有敏感的文化意识,视自身为重要而且直观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形象树立应以文化形象为核心,以道德形象为基础,文化形象的树立绝不是简单的传经布道式的知识授受过程,他需要教师有明确的文化源意识,即学生也是课堂上的文化源,课堂是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不断产生碰撞、交流与融合的场域。这种场域需要教师有开放的文化心态,接纳学生的疑惑与质问。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展现方式会隐形地展示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的角度也始终渗透者教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教育者的清晰的文化自觉意识能推动教师在课堂文化的建构中以积极的教师文化影响学生文化,在示范的文化效应下引导学生形成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与自信。

(二)和谐、对话的课堂生态持续构建

从生态哲学视角看,课堂文化是师生集体在教学互动中建构的师生集体的生活方式,是由教学价值取向、教学活动样态、教学人际关系等构成要素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有机生态系统。和谐、对话的课堂生态环境能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使命感、更能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与表达,进一步达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在这种互动模式之下,教师能用包容的心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冒尖,宽容失败,对已有的观点及理论提出大胆的探索与质疑,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给予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使学生具有知识发现和能力生成的后续力,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不断地实现对自我的超越,课堂也才能成为具有活力的课堂。

(三)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目标评价机制得以彰显